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修鞋的老人作文

作文3.04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修鞋的老人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修鞋的老人作文

修鞋的老人作文1

在我家門口有個修鞋鋪,鋪主是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老人的生意每天都很冷清,但他的人卻很熱情,經常幫我們清掃地面。而且,他也很喜歡孩子。只是那雙飽經風霜的眼睛上一條深深的疤痕使得所有的孩子都不敢與他親近。

同樣,我對這個老人也沒有多少好感。

一天,媽媽的鞋子壞了,囑咐我去給那老人修。我猶豫着,遲遲不肯去,最後見媽媽要發火了,這才怏怏不樂地出了門。

出了小區的大門,遠遠的就看見了那個格外顯眼的修鞋鋪。我不敢往前邁步了,一瞅見老人那條如蛇一般的長疤,我就發怵。這時,老人看見我了,親切地説道:“孩子,來,來,來。”説着,還朝着我招了招手。我遲疑了一下,緩緩地挪動着腳步。

“爺…爺爺,修鞋。”我説着,將鞋遞過去。老人笑着説:“小姑娘,修鞋子啊?”我點點頭,“這可比較麻煩哩!來,你先坐坐吧。”説完,老人端來一張小椅子。我小心地拂去上面的灰塵,輕輕坐了上去。

老人拿起鞋子,湊到眼前仔細看了看,然後從工具箱裏翻出一個小刷子和一瓶膠,嫻熟地將壞了的鞋跟粘了上去。然後又掏出一個長長的傢伙,將掉下來的鞋帶子給塞了進去。

“差不多了,讓它再幹一干。”老人説着,將鞋放到了地上。這時我突然發現老人的眼睛一直在盯着我看,我不好意思起來,問:“爺爺,還有什麼事嗎?”老人歎了口氣:“你陪我説説話好嗎?”沒等我答應,老人就開始説起來:“小姑娘啊,你是替你媽媽來修鞋的吧?真是個懂事的孩子。你們現在幸福啦,哪裏還知道長輩當年吃的苦?呵呵,瞧我這把老骨頭,説這些做甚,説了你們也不懂……”老人絮絮叨叨地説着,我的心頭一熱,對老人有了些許好感。

“好啦,不説了。鞋子幹了,就給2塊錢吧。”老人説。我從兜裏掏出一張紙幣,給了他。隨即起身,拎着鞋就走。

剛走了幾步,只聽老人又喊了一聲:“等一等,孩子!”我頓住了,怎麼了?一回頭,看見老人一瘸一拐地走過來。我愣了,老人原來是個殘疾人!我回過神,覺得老人的'臉不再恐怖了,他的笑容也慈祥了許多。老人拍拍我的肩膀説:“小姑娘,真不好意思。你的零錢忘記給你了。”見我一臉迷茫,又補充道:“剛才你給了我5塊錢。”我滿臉羞愧,忙擺擺手:“不,爺爺,我不要,您留着吧。”他不依,硬是將3枚硬幣塞給了我,走了。

我望着老人遠去的身影,又看了看手中那三枚汗津津的硬幣,歎道:“唉,這個修鞋的老人……”

修鞋的老人作文2

距學校不遠處有一位修鞋老人。

他終日佔據着巷口拐角那一平方米左右的地方,修鞋的工具有序地排成一列,放在一張漆跡斑斑的木桌上。鞋氈、針線等物品碼在腳邊,自己則坐在一個年代久遠的小馬紮上,看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修手裏各式各樣的鞋子。

本以為自己與老人是沒有什麼交集的。不料“飛來橫禍”,自己的鞋子在一次碰撞中痛苦地張嘴呻吟,只得求助於老人。他拿着鞋子在手中上下翻看,又於破損處用粗糙而佈滿老繭的手摩挲幾下,再看看身旁的工具,微笑着抬頭説:“能修,十分鐘。”

説着他便忙碌了起來。也許是很少有機會細緻地看修鞋吧,我對他的`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好奇。老人一翻手將鞋放在鞋架上,順手抽出一根字跡模糊的捲尺,將裂口大小一量,放下捲尺的同時從地上抄起一個小鐵釘,旋即在鞋面上敲打。三兩錘之間,鞋子復原了。這一切讓一旁的我覺得,修鞋也是門藝術。往日那髒兮兮油乎乎的印象也隨着老人的敲打開始破裂,不經意間也開始仔細地打量老人。

老人穿着破舊,領子發黑的毛衫外是一件寬大而厚實的舊布襖,布襖的年歲看着不比我小多少。老人的背駝了,修鞋時彎成了一張弓,眼睛也不太好,不時用沾着黑污的袖套擦拭。臉上佈滿密集的褶皺,手上的裂紋如溝壑般狹長深邃,整個人倚在桌旁,四周空蕩蕩的,只有鐵器碰撞的聲音。

老人的修鞋工作已近尾聲了,他拿出針,用一塊乾淨的布擦亮,又放在嘴裏潤了潤,小心翼翼地拿起線照着針眼輕輕穿去。整個動作進行得很慢很慢,身子蜷在一起,眼睛距針尖不過幾釐米。我在一旁看着老人在鞋子上走着線,一點點顫巍巍但細緻地完成一件藝術品。最後一針穿過打結後,老人拿着鞋子在手中驗看,又在原先破洞處用粗糙的、佈滿老繭的手來回摩挲幾下,彷彿有幾分不捨地微笑着抬頭説,“來,試試。”

穿上鞋,腳上還留有老人手上的温暖,來回走幾步,是熨帖的踏實。我客氣地問道:“爺爺,多少錢?”“三塊吧,放那就成。”老人説着又拿起下一雙鞋,頭也不抬地做起下一單生意。

看着老人忙碌的樣子,便不忍再打擾,道聲謝後轉身向家的方向走去,老人修過的鞋子踩在地上多了些厚實。回頭望去,老人倚在桌旁,低頭忙碌。巷口外車來車往,人們腳步匆忙,衣着光鮮。

剎那間,無限感慨湧上心頭。在繁忙而嘈雜的生活洪流裹挾之下,誰又注意到這巷口拐角處的老人了呢?但在他身上閃現着久已逝去的平凡之美:卑微而不失自尊,艱辛而不失温暖、平凡但永遠認真地活着……

修鞋的老人作文3

夕陽西下,那霞光將老人孤獨的背影拉得很長很長......

暖陽鋪柔光,小巷靜空蕩。閒情悠悠去,安逸心舒暢。我歡快的走在小巷裏,兩旁的人家種絲瓜的籬笆架被爬山虎佔去了位置。綠綠的,青翠欲滴的,微風一吹,葉子就開始打顫兒,像綠色的波浪在牆上輕輕蠕動;像綠色的小精靈在牆上跳躍着。拐過小巷口便是老爺爺的修鞋鋪了,我不禁揚起嘴角,加快了腳步。

拐過了巷口,沒有往常老人爽朗的笑聲也沒有老人等待我的身影。我不禁疑惑,踏進店門,是死一般的沉寂,只有老人瘦小似乎又帶些孤獨的背影。“爺爺!”老人轉過頭來。對上了老人帶着憂傷的眼睛。“丫頭,來了啊,坐坐吧”老人一邊用沙啞的嗓音招呼我,一邊拿起一旁的小板凳,並用衣袖使勁的擦了又擦,這才遞給我。我接過凳子,小心翼翼的詢問道“爺爺,你今天怎麼了?”老人長歎一聲,半晌才説道“老婆子走啦,這日子一下子也就冷清了。兒子説要接我去大城市,可是我不想去啊。”我猛地一愣,奶奶去世了?!上個月我來的時候,她還笑容滿面的和我磕家常,“老頭子一個人在這兒我不放心,做點好吃的`送過來給他。”我回過身來,“那爺爺為什麼不和您兒子去住呢?”“大城市有啥好的?大城市人有錢,不修鞋,我去能幹啥?再説了,我去了誰給你奶奶上墳……”説着説着,一行清淚從老人那略微渾濁的眼睛裏流出,從他那黝黑,佈滿皺紋的臉上落下。一滴,兩滴,都承載着老人對逝去愛人的憂傷,思念,以及那無人能懂的孤獨。老人用他乾瘦的手擦去眼淚,一遍又一遍……我手足無措,只得匆匆道別。我回頭望去,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老人身上,但那抹瘦小的背影卻顯得那麼的孤獨失落

我無法閲讀老人的孤獨,更不能讀懂他的孤獨。

又過了幾天,再去鞋鋪,老人已不在,店面上貼着吉房出租。“小姑娘,要修鞋啊,去別處。這家老人被他兒子接去大城市過好日子啦”我隔着玻璃,望着老人修鞋坐做的板凳。閲讀着他的孤獨,眼前又浮現出那天他孤獨的背影,和那讀不透的孤獨。

夕陽西下,涼風襲來,帶走了一絲悶熱,卻不曾帶走老人的孤獨。

修鞋的老人作文4

修鞋的老人。留在我記憶深處的是一位修鞋老人,每當我走到上學的路上,他那瘦瘦的身軀,慈祥的面容就會出現在我的面前。

兩年前,在我上學路的一棵高大的梧桐樹下,多出了一位瘦瘦的老人和一隻高高的、窄窄的木箱。每天早晨,這位老人便推着大箱咯吱咯吱地來到樹下,先從木箱裏掏出一隻帆布馬紮,再扳起縫線的機頭,然後將一張黃不黃,白不白的塑料布展開鋪在地上,便等着顧客來光顧了。

這是一個面目和善的老人,他微黃的額頭上刻着幾道深深的皺紋,老花鏡後面的一雙眼睛微微向上,看上去總是笑眯眯的。老爺爺修鞋不只是態度好,收費低,而且修的鞋牢固結實。所以,人們都願意到他這裏來修鞋。

時間長了,我們就熟悉了。有時放學比較早,我總愛蹲在鞋攤旁看他修補鞋子,有時沒有什麼生意,他就叫我脱下鞋子讓他看看,或在鞋幫上粘上一塊橡皮,或在寫面上縫幾針,經他修的鞋又跟腳,又舒適。我要付錢時,他總是笑呵呵地説:“這是無償服務,要付錢等你掙了工資再説。”不久前,一個農村婦女急匆匆地趕來,蹺起右腳,布鞋的鞋面與鞋底幾乎分了家,老爺爺接過鞋,一針一針縫了起來,鞋子補好後這位大嫂看了看,十分滿意,可在付錢的時候發現錢包不見了,急得鼻尖上都滲出了汗珠。

老人一問,方知她家離這裏百十里地,不但修鞋的錢付不出,就連回家的路費也沒有了。老人看着她着急的樣子,從身上摸出兩張十元的鈔票遞過去説:“這點錢,你拿去吧,以後出門當心點。”大嫂連忙擺手:“這怎麼行?不收修鞋的'錢,我已經很過意不去了,哪能再要你的錢?”老人爽朗地笑着説:“人出門在外,總會有難處,互相幫忙,總是應該的,你就別推辭了。”大嫂收下錢激動地説:“您真是個好人,下次進城一定把錢還給你。”老人笑了笑説:“你快趕路吧!這點錢就別放在心上了。”

一晃幾天過去了,都不見老人。有一天,我意外地碰到了給他送飯的女孩,左臂上套着黑紗,我過去詢問,得知老人已經去世兩天了。吃過午飯,我突然看到一個婦女提着一籃雞蛋在向過路人打聽着什麼,我仔細一看,這不是上次丟了錢的大嫂嗎?剎那間,老爺爺和善的面容又出現在我的面前。在淚光中,彷彿又看到了老人那瘦削的身影,以及圍着他修鞋的一個個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