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家鄉的春節作文彙編15篇

作文3.01K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的春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春節作文彙編15篇

家鄉的春節作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重重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描寫了春節一片繁榮之景,在我的家鄉春節可是個最重要的節日。

過年了,可是準備是一大難題,看看我的家鄉是怎麼準備的吧。我的家鄉是東北那旮的一個小村落,過年時可有夠忙的。去縣城買各種食品,像魚啊、糖果啊、田雞啊等等五花八門應有盡有無所不有,大魚要挑活的、糖果要挑甜的、田雞要挑肥的,這才能滿足我們的胃口。可有人問了過年怎麼不買雞鴨菜呢?因為啊在我的老家,家家户户都有菜園,養着胖乎乎的雞鴨豬牛。我們過年吃的肉總是香噴噴的,因為他們的飼料就很好,菜是我們家鄉的'一大特色。

包餃子,可是有我們特殊的方法。餃子的餡兒也是各式各樣的,菲菜雞蛋的,雞蛋是山中野雞蛋;狍子肉,東北特有動物;酸菜豬肉的,傳統的酸菜醃製,到處都洋溢着農家氣息。形狀也有講究——包的像麥子穗,皮薄餡厚倍香,好看又有含義,預示着明天能有好收成。在煮法上更是別具一格。用大鍋架在土坑上,在底下堆上柴火,火焰彷彿呼之欲出,在跳着激昂的舞,濃煙滾滾,驅散着寒冬臘月的寒冷。用天然木頭燒出來的餃子另有一般風味,香噴噴的,好吃到彷彿不是人間存在着的美味。

要説過年的時候,小孩子可是最高興的。給長輩們説上幾句祝福的話,便有紅包拿,拿到紅包後都樂呵呵的美滋滋的。吃着如宮廷御宴般的美食,看着春節聯歡晚會,彷彿家裏剩下的雞、豬、鴨、牛也都跟着高興起來,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要説小孩子期盼的還是放鞭炮,別看村子小,鞭炮樣式可不少。幾千響的長連鞭炮、二踢腳、小陀螺……各式煙花甭提多漂亮了。一縷青煙冒出“嘶——”小孩子就歡呼雀躍起來。鞭炮聲雖然極其響亮,小陀螺的聲音雖機器清脆高昂,但合起來卻如一場樂會,在指揮棒的指揮下分外和諧動聽、嚶嚶成韻。

我的家鄉最大的特色——酒。老人們從地窖裏拿出了珍藏三四年的酒。有白酒和葡萄酒。白酒用自己家最好的高粱釀製而成,葡萄酒是山上的野葡萄和城裏最好的冰糖泡成。特別是葡萄酒——濃郁的酒香中夾雜着葡萄的香氣,彷彿飄出了酒罈勾引出人對美酒想喝的渴望念頭,攤稱酒中之極品,莫一口酸溜溜的莫一口甜滋滋的。豪爽的東北人用大碗喝酒,喝完之後借酒助興,兩個人就高唱着二人轉,兩個人的聲音完美交融,婉轉動聽一點違和感都沒有。

吃完飯後小孩子總是唱着老人給他們講故事,小孩們聽着聽着忽而高興、忽而緊張、忽而害怕彷彿深入其境,老人們也不厭其煩的講着一個又一個生動形象的故事。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我最愛的節日。

家鄉的春節作文2

我的家鄉西樵流傳着這樣的説法:每到臘月初八,最早熬臘八粥的人家,福運將是最早來的,也是最旺的。我們也信,過年了,誰不想福運當頭?因此臘月初八天一亮,家家户户鞭炮紛紛響起,一聲聲猶如擂鼓般響徹大地,震耳欲聾。這天的粥,非常香,香過了百花芬芳。

過了臘八就是年。從這天起,年味就漸漸濃了,人們陸陸續續地開始購置年貨,宰豬殺羊,蒸糕燉肉,掃屋擦窗,裁剪新衣,為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新年準備着、置辦着……

除夕夜,家家燈火通明。不絕於耳的鞭炮聲響徹天空,過去的煩惱和悲傷被炸的灰飛煙滅,蕩然無存。辛苦了一年的人們在這一天得以團聚,天南地北趕回家的親人圍坐在一起,吃着香噴噴的年夜飯裏,談笑風生裏,飽含着快樂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酒足飯飽之後,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圍繞在電視機前,欣賞着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歡聲笑語不斷,甜蜜的聲浪瀰漫着整個夜空。

午夜12點,新年的鐘聲敲響,一朵朵煙花飛上天,像一顆顆流星散落天際,在深藍色的天幕映襯下顯得格外燦爛,格外美麗。勞累了一天的人們熬不住了,接了年之後紛紛睡去,當他們進入夢鄉的時候,仍然有煙花絡繹不絕的飛着,煙花把家照亮了,也照亮了每一個孩子的心。

七年級不出門,據説是在家中守着“福”。大年七年級,人們都不外出,一家人在家裏看着電視,包着餃子,團聚的甜蜜之情溢於言表。大街上冷冷清清,沒有一個人,滿大街都是煙花爆竹的碎紙屑,家家門窗上都貼着紅紅的.新對聯,處處都是吉言祥語,對生活的美好期望盡在其中。

到了正月八年級,那些嫁出去的姑姑,姐姐們都回來看望家中的父母和其他的親戚朋友,一句句温暖人心的祝福,整日迴響在耳邊。人們在一起吃飯、喝酒,進行着各種娛樂活動,親戚與相鄰們今天聚到這家,明天在那家,和樂相處。大家共敍離情別緒,開心的共話新年打算。這樣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

家鄉的春節最數熱鬧的日子就是正月十五鬧元宵了。四面八方的人們聚集到體育場上,參加元宵節民俗活動。燃孔明燈,放焰火、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人們玩的不亦樂乎。這一天也會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可以和父母一起把新年所得的紅包拆開,一部分由父母保管或存入銀行,另一部分,將會變成他們的零花錢。

“吃過是午飯,下田把活幹。”正月十五過後,隨着各種各樣的拜年活動陸續結束,這個年才算結束,新的一年又開始了,大家又開始各忙各的,又陸陸續續為更美好的生活奔波着、忙碌着。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井然有序的日子裏,充滿了祥和喜慶的氣氛,人們幸福歡樂。

家鄉的春節作文3

我的家鄉,坐落在四川省遂寧市的一個小村莊。當我還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就隨媽媽離開了她,來到了遠隔千里的新疆,現在已經8歲的我,只在近幾年的春節回去過幾次,所以對於家鄉,我沒有太多的印象,然而家鄉的春節卻讓我難忘。

每年的臘月二十,春節就算開始了,各家各户都開始置辦年貨:買一些糖果、水果、瓜子、自家炒一些花生,做一些紅薯條等,還買回大堆的煙花、鞭炮,這些都是為小孩子們準備的。這段時間只要有小孩來玩,大人們就會給他們發吃的,發玩的,就因為這樣,孩子們可喜歡走家串户了。大人們則要買些魚呀、肉呀、菜呀,煙酒呀等,因為從這天開始,我們鄰里之間、親戚之間就開始了今天東家吃明天西家喝,互相拜年,互道春節祝福,這樣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才各自回到自己的家。

大年三十中午,家裏的老人總是會準備一大桌好酒好菜,等着自家的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孫子們回家團圓。這一頓的食物一定要非常豐富並且還很多,晚上接着吃也吃不完,説這叫年年有餘。到了晚上,早早吃完飯,一大家子圍坐在電視機旁熱熱鬧鬧地聊天嗑瓜子吃花生玩牌看春節聯歡晚會,可在這個過程中總有人會莫名其妙的消失一小會兒,你猜猜他們幹啥去了?告訴你吧,他們有的是“偷青”去了,所謂“偷青”就是偷偷的到別人家的地裏摘一些綠葉菜回家,説是為了來年的豐收,這種行為沒有人會認為是不道德的,也不會遭到責罵。另外,還有的是母親或奶奶拉着年幼的小孩去了竹林裏,幹啥啦?搖竹子,説是搖了竹子才能長得高,長得和竹子一樣高。奶奶也拉着我去搖了,因為她也盼望我長高。當春節的鐘聲敲響時,整個村莊瞬時沸騰了,各家的鞭炮聲匯成一片響徹雲霄,聽爺爺奶奶説:誰家的鞭炮聲越響並且連續不斷就説明誰家來年的運氣好一帆風順。空中是煙花的海洋,好看極了,地上孩子們也毫無睡意,追着叫着鬧着,高興極了。興奮之後,我們小孩子瞌睡了,家裏所有的大人們就開始給我們發壓歲錢,抱着自己的壓歲錢我們很快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春節第一天,沒等我們睡醒,又被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叫了起來。為何早上還放呢?爺爺説:早上放鞭炮為的是新的一年一鳴驚人,開門紅。大人們當然早早的起了牀,他們為全家人包湯圓吃,並且會在其中包幾個帶硬幣的,誰吃着誰的運氣好。吃完早飯全家出門,有的去爬山、有的東一堆西一羣吹牛聊天、還有很多人提着貢品去祭奠家族已故的老人,以表達對他們的思念與感恩之情,在路上只要碰上了都會互道一聲春節好,可和諧了。

這就是我印象中家鄉的春節,挺有意思的吧!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在家鄉過春節,朋友們,歡迎你們來做客喲。

家鄉的春節作文4

我的家鄉是一個熱鬧的小城市,雖然沒有高聳的摩天大廈,也沒有川流不息的車海,但是每逢春節,寧靜的家鄉總會透露出一種忙碌的喜悦氛圍。而家鄉的春節自然要有幾個重要的日子,除夕就是第一個。

家鄉的除夕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團聚的日子,只有每逢除夕我才能見到我久別的父親,才能享受真正的一家團聚之情。待夜幕降臨,所有的家人都團聚在飯桌前,各自講述着自己的經歷和一年以來的收穫,不時還能迸發出一陣笑聲,此時的我才能徹底感受到春節的特殊含義。待用餐過後,真正的歡樂時光才從此時拉開序幕。大人們就開始一項很特殊的"工作"——打麻將,這在我們家鄉是非常普遍的,此時打麻將不一定要有個輸贏,關鍵在於藉此機會拉攏一下親戚朋友之間的感情.而在此時,我們弟兄幾個則開始春節的獨有活動——放鞭炮。各式各樣的鞭炮帶給我們不同的快樂:轟隆一聲,春雷齊鳴,儘管我們都捂住耳朵,儘管我們都有一絲害怕,但那種驚喜是我們很久都沒遇到的;火光一瞬,焰火沖天,此時我們正沉浸在五光十色的絢爛天堂!但是在一陣喧囂之後又忽然寧靜下來了,大人們也不"工作"了,都開始擺弄着一長串鞭炮。當時鐘的秒針,分針,時針都匯聚在最高點時,震耳的鞭炮聲鋪天蓋地而來,所有人臉上都洋溢着喜悦,都彷彿在告訴我:新的一年來了!

家鄉春節的第二個重要日子就是七年級。在我的記憶中,七年級是睡不成懶覺的,父母總是很早把我喊起來,穿上新衣服,吃完湯圓或麪條,便開始我們的`拜年之旅。七年級拜年在我們家鄉是一個很重要的習俗,代表着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也是一種美好的祝願。小孩子逢人就説好話,然後就等着大人的紅包,大人當然不會這麼容易就給紅包,還故意"為難"一下你,把你弄得很急之後,再笑呵呵地把紅包給你,現在看來這都是一些再美好不過的童年記憶。

家鄉春節的尾聲就是正月十五,這雖説是尾聲,但仍可以和除夕有得一拼,吃湯圓,鬧花燈就是正月十五的特色。正月十五的時候,春節將逝,人們都即將恢復忙碌的工作,自然要在這最後的放鬆中狂歡一次。家人聚在一起享受完美味的湯圓後,便一起出門"鬧花燈"。花燈會可是熱鬧非凡,各式各樣的花燈掛滿了整個會場,人羣熙熙攘攘,不時還有幾個小孩拿着精緻的花燈從你身邊擠過。兩頭"獅子"在會場中央狂舞,還不時引起一陣喝彩。一家人穿梭其中,賞花燈,猜燈謎,觀舞獅,那種樂趣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一眨眼,春節就逝過,我們又在期待中迎來新的一年。家鄉的春節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團聚時的温馨,不僅僅是鞭炮響起時的驚異,不是收到紅包的喜悦,更不是花燈會的難忘,它所帶來的是我們國家五千年來的風俗習慣,它所帶來的是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藴!

家鄉的春節作文5

我的家在四川省江油市小溪壩鎮的五里壩村,那裏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我們那兒過春節是非常温馨和熱鬧的。

每逢春節快要到來的時候,不論是遠在天邊打工的人們,還是在近處工作的人們,都會齊整整的趕回自己的老家,為一年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準備着,忙碌着,操勞看,都願意把春節過成一個温馨,愜意的節日。

到了臘月二十三,各家各户都開始徹底清掃庭院了。據説,在這一天裏,灶神菩薩就要奔赴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在這一年裏,這家人的所作所為,於是各家各户的人都要徹底清掃庭院,並誠心向灶神菩薩上供,好讓他照顧下自家人,多向玉皇大帝美言幾名句,以祈求來年的風調雨順和家庭的穩定團結。

然後的幾天裏,每家人都要準備年貨和過年要吃的東西,就像我們家就要上街去買很多的東西,像糖果呀,白酒呀,飲料呀……好多好多的好吃的,還開始攪涼粉,做豆腐了,一般就要攪幾大盆涼粉,還要做好幾大板豆腐,好為過年做好食物的準備。

轉眼間,大年三十了,各家各户都是要貼春聯的,紅紅的春聯往門邊一貼,馬上就有了新的味道,呈現出萬象更新的'景象。中午的那頓團圓飯一定是豐盛無比的,三十的早飯剛吃過,一家人就馬上準備這頓團圓飯,殺雞的殺雞,煮肉的煮肉,還一定要把臘肉煮上一大鍋,不僅是為三十的團圓飯準備,還要為七年級到十五的客人來臨做好存留。中午到了,每一家人的八仙桌上一定會是滿滿當當的,這個意義可不尋常,不但體現了當年的富足,還預示了明年的輝煌。吃這頓飯前,還有一個重要的儀式,那就是向祖宗們祭拜,並請他們先入席,等那香燭燃過了,一家人才其樂融融的坐上桌,享受那一年的收穫。

除夕夜,更是重要的,老人們有句古話,那就是:討口子也有個三十夜。8:00左右,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談談家常,觀看精彩的節目,不時傳來陣陣笑聲,好一派其樂融融的温馨氛圍!這一晚,除了小孩子幾乎沒有人會睡覺,都要守歲,老人守歲表示珍惜時間,孩子守歲便是為自己祈禱,祈禱自己健康成長。等到0點時,當春節聯歡晚會的鐘聲響起,各家各户的鞭炮也會及時響起,那預示着今年一定會風調雨順。鞭炮放過,各家各户的壯勞力就會挑上水桶,到水井去挑水,第一家去的挑到水的人家會非常高興,因為他挑的可是“金水”哦,這擔“金水”表示了他們家將會和和美美,並且財源廣進。

大年七年級到了,天剛亮,男女老少都換上新衣服,整裝待發,早早的吃過了早飯,走親訪友的走親訪友,招待客人的招待客人。大人們三五成羣的來來往往,小孩子成羣結隊的嬉戲,無法掩飾的笑容早已從心底透出。這就是“小娃兒想過年”的年啊,家家户户的屋子裏,充滿着笑聲,洋溢着歡樂。

這就是我們這兒的春節的過法,你看看,是不是體現了團圓、温馨、和諧和熱鬧呢?

家鄉的春節作文6

春節,是我國一年當中最熱鬧,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早早的,街上“展覽”的對子、“福”字、窗花、糖果等年貨給我帶來了一絲絲“年味”。

從臘月二十三“祭灶官”吃芝麻糖開始,大家就開始準備過年了。這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我們小孩饞的總想先嚐嘗又酥又甜的芝麻糖。可是總要等到奶奶先到廚房的灶王爺前祭祀一翻,才能吃到喲。據説,這樣灶王爺才能上天言好事。

臘月二十四,家家户户掃房子。媽媽要早早的把屋子收拾幹靜,這是為了新年有一個新氣象。過了二十四大人們忙着殺魚、肫肉、蒸花饃,準備年貨。

每當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裏裏外外的門户裝點一新。春聯也叫門對、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

到了大年三十,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把節日的氣氛裝點的更加濃厚。吃過午飯後,端出香噴噴的肉餡,一家人就包起了餃子,男同志擀皮、小孩們當運輸員,媽媽們就負責製作精美的水餃。奶奶還要在餃子裏放進硬幣,看誰最有福氣。當一盤盤挺着肚子的水餃端上桌時,大家找到自己滿意的餃子,張口就咬,希望自己能走好運。最後,那個帶有福氣的餃子還是被爸爸吃掉了。

除夕,家家户户吃的都是餃子,我們早早的吃晚飯,守在電視前看春晚,也是“守歲”。

七年級到初六這幾天,就是我們小孩子“掙錢”的最好時機。天天不是呆在爺爺家,就是泡在姥姥家,用媽媽的話説,就是“整天不着家”,但我們仍然樂呵呵的東跑西竄。

我們這的春節一般到“二月二,龍抬頭”的時候才告一段落。雖然濮陽不算大城市,但是它也與許多大城市一樣,熱熱鬧鬧的迎來春節,又熱熱鬧鬧的把它送走。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

我的家鄉在湖南,那裏過年的習俗很有趣。在臘月二十九(除夕夜),我們一家大小圍在一起吃團圓飯,我們的團圓飯可講究了:我們吃飯一定要有三大樣:魚、雞、肉。魚一定要蒸着吃,在魚上還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這樣象徵着財源滾滾來、年年有餘的好兆頭。雞一定是公雞。肉是臘肉,我們的臘肉不像四川那裏蒸着吃,而是用豆角炒着吃,這樣吃特別美味,特別有嚼頭。吃完飯後,我們就要進行守歲,一家人圍在一起,其樂融融,説説這一年經歷的酸甜苦辣。

在七年級的早晨,我們像爸爸媽媽請安(拜年)説些吉利的話,這樣可以獲得一份橘子和一份利是,這樣象徵着大吉大利。然後我們會出門向別人拜年,別人會放鞭炮來迎接我們,這樣表示湖南人們的熱情似火好客、友好。

看,我們過春節是不是不跟你們一樣呢?你們想來我們湖南過春節嗎?

家鄉的春節作文7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逛廟會是春節期間的一項重要活動。辛卯年七年級的上午媽媽帶我去地壇廟會玩兒,我們還在馬路對面的時候,就看見四面八方的人都向地壇廟會走去,人山人海的。我們好不容易才買上了門票,就隨着人羣緩慢地在甬路上走。一路上我們看見路的兩邊各有六面打鼓,鼓上面寫的全是繁體字,媽媽讓我認這鼓上的字,我本來不認識繁體字,但是鼓的旁邊有動物的圖案,經過我仔細的辨認,知道鼓上面寫的是十二生肖屬性。

在路的兩旁種滿了各種松樹。它們那灰褐色的樹幹,就像旗杆,高高地聳立在兩旁。松樹的樹幹並不粗,只有碗口那麼大,樹枝一層層的向上面舒展開,活像一座塔,所以人們把它們稱為塔鬆。聽媽媽説,松樹的樹幹是良好的木材,可以造紙;松樹的葉子可以提煉油;松樹的脂液可以做松香、松節油;它的枝和根還是很好的燃料。

我們經過了檢票口,就進入了地壇廟會裏。迎面看見一隻吉祥物——兔子,在向遊客招手,好像在向剛進門的遊客説:“您好,歡迎光臨,兔年吉祥。”還有好多遊客圍着它照相留念。

這裏有許多琳琅滿目的商品,我的眼睛都看不過來了。當然,許多商品都和兔子有關係。例如:各種各樣的兔耳朵髮卡,還有形象逼真的兔爺等。我最喜歡兔耳朵髮卡,於是我拉着媽媽一起挑了起來,這時走來一個二十多歲的大姐姐,她問攤主:這樣的髮卡多少錢?攤主説:“大的二十元,小的十五元。”於是這位大姐姐也挑了起來,這時我已經挑了一個白色長耳朵上有粉色桃心的髮卡,而那位大姐姐挑了一個大大的紅色兔耳朵髮卡,我們都戴上了髮卡,相互看了一眼,笑了起來,媽媽給我付了錢。繼續向前走,這時我發現原來有許多和我一樣戴着各種顏色髮卡的人,她們頭上戴着髮卡,身上穿着漂亮的衣服,臉上洋溢着快樂的笑容,跟旁邊的人或説或笑,很高興。我們繼續往前走,前邊全是賣花花草草的`,有真的,也有假的。我的媽媽買了一束金邊富貴竹,杆是挺直的,一節一節的很像竹子,它的葉子長長的,翠綠的顏色,很惹人喜愛,尤其是在每一片葉子的邊上是金黃色的,在陽光的照耀下,美麗動人,在早春的時節帶給人一股春天的氣息。走着走着,我們拐進了一條小路,裏面全是賣小吃的,有驢打滾、羊雜湯、炸灌腸。每個小攤的前面都擠滿了買小吃的人,有的人手裏拿着香噴噴的羊肉串,還有的人手裏託着熱騰騰的茶湯……讓人看見了都迫不及待地想去買。沒買到的人,手裏拿着錢,使勁向前伸着買小吃。一路上我們東瞧西看,五彩繽紛,稀奇古怪的東西,呈現在我們眼前,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好不愜意。

最後,我們又隨着返回的遊客走向大門。剛剛離開大門的時候,我們又看了一眼吉祥兔,它好像在對我們説:“祝您兔年吉祥,萬事大吉。”我不禁有一種戀戀不捨的感覺,地壇廟會明年見!這一天可真愉快,真讓我難以忘懷。

家鄉的春節作文8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中國人民同歡喜共度過,雖然各地的習俗不同,但歡樂仍在每個人的心中盪漾。照我們家鄉的習俗,春節的開端大約是在臘月二十幾吧,一過臘月二十,家家户户都開始準備過年的物品,孩子們也陸續放了假。歡天喜地的和夥伴們一起玩耍,大人們也忙裏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榮景象。

先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是春節的彩排,這天剛擦黑,家家户户絡繹不絕的鞭炮聲便響起,家家吃餃子。

過了二十三,轉眼來到除夕,在這一天,家家户户貼對聯紅紅的對聯往門上一貼,呈現出萬象更新的景象。除夕夜,在外的兒女不是迫不得已,都要趕回家吃團圓飯。8:00左右,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談談家常,觀看精彩的節目,不時傳來陣陣笑聲,好一派其樂融融的家族!這一晚,除了小孩子幾乎沒有人會睡覺,都要守歲,老人守歲表示珍惜時間,孩子守歲便是為父母祈禱,祈禱父母長命百歲。

大年七年級天剛亮,連續不斷的鞭炮聲響起,男女老少都換上新裝,整裝待發,早早的吃過了早飯,男人開始走親訪友,女人在家中招待客人。大人們三五成羣的來來往往,小孩子成羣結隊的.在街上嬉戲,無法掩飾的笑容早已從心底透出新年對孩子來説是夢寐以求的,因為這是他們可以脱離作業的壓迫,享受新年的沐浴。到了下午,街上的人們更是連續不斷,相別已久的老朋友相逢在一起,看着彼此的笑臉,有説不盡的話語無限的思念和牽掛,家家户户的屋子裏,充滿着笑聲,洋溢着歡樂。

大年八年級,各家各户正式開始走親訪友了,街上絡繹不絕的車輛,商店裏琳琅滿目的商品開始運行了。

正月十五來了,春節的另一個高潮上市了。這一天,人們都要吃元宵,元宵代表團團圓圓,這可忙了孩子,吃飽了晚飯迫不及待的跑到街上去,展示自己絢麗的煙花。大街小巷裏,煙花聲、鞭炮聲、歡呼聲響成一片,各式各樣的煙花,不僅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當美麗的煙花打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紅花,有的像五彩花,點點滴滴,匯成花的海洋,它們像對我們微笑,招手,在向我們致謝,謝我們給予了他們生命讓他們在天空中伸展自己的腰身,多麼快樂,多麼活潑!奼紫嫣紅的禮炮,打響了天南地北,讓人們目睹自己的風采。正月十五是孩子們最快樂的一天,在這一天,他們可以得到童心、得到快樂、可以無拘無束的過一個節日!

春節在正月十五結束了,學生該上學了,大人們也該去做自己的事情了,正月和臘月是農村最閒暇的時候。孩子們戀戀不捨的離開了,期待新的一年的到來!

家鄉的春節作文9

俗話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一個地方的節日、活動、吃、穿等都會有不同的習俗。

而我現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家鄉的春節。

按照家鄉的習俗,春節在臘月二十二就已經開始了。二十二到二十四這幾天啊,家家户户的特別忙,打掃房子、買新衣、好在過年時顯出一片萬象更新的氣象。

到了臘月二七、二八,大家都開始去挑選雞鴨、羊等年貨。有一些自家養的雞鴨也都挑選出最大的一隻,用籠子來關着,好生餵養着,好在過年是宰來吃。

新年到,福就到,想福到,福就“倒”,大年三十家家都開始貼上對聯,這時候孩子們可就閒不住了,幫幫這家貼一下,看看那家貼的怎麼樣。這時候能聽到一些孩子奇怪的聲音:“媽媽,媽媽,不對,福倒福倒了。”旁邊的大人都笑着説:“對了對了,福倒福到。”

除夕這天啊可是大有講究的,家家户户的'開始趕做年夜菜,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的穿起了新衣,除夕夜家家燈火通明,鞭炮聲連連不斷,一羣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有説有笑。有些孩子都找人打起撲克,大人的們吃完飯後都圍在一起喝茶,而老人們都再一起聽京劇,那叫一個熱鬧啊。按照我們這裏的習俗,除夕這一天,孩子大人們都得要守歲,為的是洗去前年的舊塵。

正年七年級,親朋好友都來拜年,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這個時候了,可以得到許許多多的壓歲錢。當時的心情可真是快樂無比了,個個都在攀比看看誰得到的壓歲錢多。大街上,小販們都開始拿出零食,玩具,來賣,時不時都可以聽見一聲呦呵“冰糖葫蘆耶,又大又甜耶。”“糖人哎,剛剛畫好的糖人哎”晚上,大人和孩子們則是買各種煙花來放,什麼“滿江紅”“仙女下凡”各種各樣,給天空也過過年,讓天空也和我們一起開心。大家都可以去看春節舉行的比賽,那加油聲可是比打雷還大,但是人們都不在意輸贏,圖的就是一個快樂。這一天大家都還得吃餃子、橘子、魚,象徵着大吉大利,年年有餘。

元宵夜更是熱鬧,大街上都舉行着花燈展覽,遊園會,大人們都緊緊握握着孩子們的手,生怕他們會走丟,可孩子們看到這麼好玩好看的東西可就按耐不住了,掙脱大人的手要去買。當然,元宵少不了的肯定的湯圓啦,象徵着一家人能夠團團圓圓的。

元宵一過,孩子們上學的上學,大人們幹活的幹活,可惜的是外地的一些人士都還沒有過完元宵就走了,有一些則是連年也不能回來過,而一些孩子也是年都沒有過完就去上學了,雖然説呢,人雖不在,但心意一直在,情意永在。

我的家鄉不是這麼的聞名,但是它的春節也是一樣的熱鬧,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10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中國人民同歡喜共度過。我的家鄉在新疆和碩縣,這裏有着獨特的風俗,春節也更為熱鬧。

照習俗,在臘月二十過後,家家户户都開始準備過年的物品,孩子們也早已陸續放了假,歡天喜地的和夥伴們一起玩耍,大人們也忙裏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榮景象。

先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是春節的彩排,這天剛黑,家家户户絡繹不絕的鞭炮聲便響起,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已端上了桌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高興地吃餃子,喜迎新年的到來。

過了二十三,轉眼來到除夕,在這一天,家家户户貼對聯,紅紅的對聯往門上一貼,呈現出萬象更新的景象。除夕夜,在外的兒女都要趕回家與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説説離別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嚐美味佳餚,享受着團圓的樂趣。春晚如同年夜飯的`餃子,是大家必看的節目,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談談家常,觀看精彩的節目,不時傳來陣陣笑聲,好一派其樂融融的家族!這一晚,除了小孩子幾乎沒有人會睡覺,都要守歲,老人守歲表示珍惜時間,孩子守歲便是為父母祈禱,祈禱父母長命百歲。

大年七年級天剛亮,連續不斷的鞭炮聲響起,男女老少都換上新裝,整裝待發,早早的吃過了早飯,男人開始走親訪友,女人在家中招待客人。大人們三五成羣的來來往往,小孩子成羣結隊的在街上嬉戲,無法掩飾的笑容早已從心底透出,新年對孩子來説是夢寐以求的,在喜慶的節日裏他們可以脱離學習的壓力,享受新年的沐浴,同時肯定是賺足了便宜,因為他(她)們能得到大人們的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裏別提有多高興!

到了下午,街上的人們更是連續不斷,相別已久的老朋友相逢在一起,看着彼此的笑臉,有説不盡的話語無限的思念和牽掛,家家户户的屋子裏,充滿着笑聲,洋溢着歡樂。

大年八年級,各家各户正式開始走親訪友了,街上絡繹不絕的車輛,商店裏琳琅滿目的商品開始運行了。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我們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節日,家家户户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吃飽了晚飯,孩子們迫不及待的跑到街上去,盡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着一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看,美麗的廣場上,五彩的煙花已騰空而燃,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紅花,有的像五彩花,點點滴滴,匯成花的海洋!

一眨眼,春節悄悄地過去了,大人和孩子們在這喜慶而熱鬧的節日裏又迎來新的一年,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在這裏,祝福家鄉越來越紅火,祝福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家鄉的春節作文11

我最喜歡過寒假,因為整個寒假裏充滿了節日的氣氛,年味特別濃。年前忙過年,年後忙拜年。我發現這濃濃的年味主要還是我們小孩渲染的。我們吆三喝四,成羣結隊,一起放鞭炮、玩遊戲,夜晚打燈籠周遊四方。這年味啊,真正屬於我們童年!

春節期間的風俗習慣主要表現在三個重要節日。家鄉的人們尤其重視小年、除夕和正月十五這三日。這三日可真熱鬧!

小年那天,每家每户都會請祖,也叫“接祖宗”。“接祖宗”是以堂軒為活動場所。如果是大屋,每家每户會抓鬮輪流值年。輪到哪一家值年,這一年的臘月二十四日就由這一家擺香火接祖宗。傍晚時分,人們會將所有地方的燈全部打開。還會準備一條魚、一塊生肉、一隻雞和一碗米飯放在托盤上,由當家的.端出去,並從家中拿出幾刀香紙燒,燃幾把香,放一掛鞭炮,磕三個頭。有祠堂的家族,祠堂內供有祖先排位,需再次敬香、燒紙、放鞭炮、磕頭。請祖完畢,回到家中,晚餐才正式開始。既然有請祖,就有送祖,“送祖”一般是在正月十五的晚上(也有在正月初七晚上的),人們會拿着供品去逝者的墳前祭奠。

大年那天是人們一年中最繁忙的一天,但也是最快樂的一天。那天大人們要置辦年貨,小孩子們則忙着去買玩具和煙花。太陽下山之前,人們會貼春聯,聽爺爺説:“春聯藴含日子紅紅火火之意,除此之外,還能渲染節日的喜慶。”貼完春聯,人們會買幾枝假花和幾盞燈送到列祖列宗的墳前,有時還會燒幾刀香紙,燃一把香,放一掛鞭炮,以此表示人們對那些已經逝去的先人的尊重。

元宵節那天,人們會用糯米粉、靈芝粉做圓子。將粉和好後,分成一塊一塊的小團,趁它未乾裂,立馬將它搓成圓的。可以用香油、葱、醬油、魚或肉等作料炸着吃,也可以用紅糖當佐料炒着吃。吃圓子時,一定要趁熱吃,涼了會影響口感。

聽老人説,以前的元宵節特別熱鬧。熱鬧的原因就是鬧花燈。從正月初幾就開始“戲燈”,一直到元宵節晚上才燃燈。有一首宋詞這樣寫的:“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晝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青衫袖!”寥寥幾句,給人多少美的遐思!現在隨着時代的發展變化,元宵節的那種味道造就消失殆盡了。現在家家户户有電視機,電視節目可謂是百花齊放、賞心悦目。手機、電腦把人們帶進虛擬的網絡世界。一部小小的手機,內部的虛擬世界廣闊無垠,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裏,要什麼有什麼;還有浩若繁星的網絡遊戲,更是吸引着年青一代。我一個國小生都能感受到年味正在一代一代逐漸變淡。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世界上所有的風俗習慣都是老祖宗留下的,世界上所有的風俗習慣都有着它自己的文化故事,世界上所有的風俗習慣都有着獨特魅力。

家鄉的春節作文12

相傳,在古代有一種兇猛的野獸,生活在深山老林裏,叫做年。這種野獸每過365天的黑夜就要從山裏竄出來,危害人間。人們都很害怕,於是這天晚上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不睡,一起在桌子前吃團圓飯,而且這頓飯特別豐盛。慢慢的,人們在於它搏鬥中,發現這種野獸怕火光和巨大的聲響。於是每到大年夜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外面燃放鞭炮和煙花,以驅趕野獸。年被鞭炮和火光嚇走後,人們又怕它再回來,一家老小就整夜不睡,圍着一張桌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春節的傳統習俗:放鞭炮、煙花和守夜吃團圓飯。

過春節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習俗:貼春聯。貼春聯也是有來歷的。

春聯,古代稱桃符。在東漢王充《論衡定鬼篇》中,神荼、鬱壘是住在桃樹上管鬼的神,一發現惡鬼就把他們扔給老虎吃掉,所以人們認為鬼怕神荼、鬱壘,也怕桃樹,人們就把桃符掛在大門旁邊,以起到驅鬼的作用。

過年還要吃餃子和年糕,它們是從哪來的呢?

從前,有一個昏庸的皇帝聽説人若吃百樣飯,就能長生不老,於是下令各地尋找巧手的.廚師。不久,各地被選中的廚師,陸陸續續來到了北京參加篩選,蘇巧生因為自己高超的藝技,被選中了。有一天早上,蘇巧生髮現自己已經為由皇帝做了99頓飯,還差一頓飯就可以離開北京回到家鄉去了,就很高興。可是,就在做飯的時候,發現不知道該做什麼了,他又氣又怕,既想逃跑,又想毒死這個狗皇帝。突然,他瞥見菜板上還剩下一些羊肉和菜,就把它們剁碎了,胡亂加了些調料,用麪包成了許多小角角,下到開水鍋裏煮熟後,就端給皇帝吃了。他正躲在廚房裏等死,沒想到皇帝跑到廚房裏問他:就今天這頓飯最好吃,這是什麼呀?蘇巧生隨口答道:這是民間上等的食品扁食。蘇巧生做完100頓飯後,皇帝還不讓他走,他特別生氣,就半夜跳牆逃走了。人們為了紀念他,每年過春節就包這種扁食,慢慢的,就形成了餃子。

年糕是源於春秋時期吳國的丞相伍子胥。有一次在宴會上,皇帝問怎樣能保護首都,大臣們都建議用高牆把城市圍起來,這樣敵人久攻不進來了,皇帝非常贊同,就命伍子胥承辦此事。高牆修好以後,伍子胥找來隨從吩咐他:這座高牆能保護首都,可是敵人若圍而不打,城中百姓就要捱餓,我如果被彈劾賜死,缺糧時,你就挖牆三尺取糧。隨從也沒在意,以為伍子胥喝醉了。皇帝駕崩以後,夫差即位,聽信讒言,賜伍子胥自刎。越國來攻打吳國,看見高牆,就圍而不打,城中缺糧,百姓哭聲連片,隨從這時想起伍子胥説的話,就帶領百姓挖牆三尺,發現城磚都是用糯米粉做得,這些糯米粉救了百姓的命。於是,每年人們都用糯米粉做板磚,用來紀念伍子胥,這就是年糕的來歷。

過年的年夜飯上,必定有魚這道菜,這有幾個原因:一是象徵年年有餘;二是因為它比起豬、羊等較便宜;三是因為它比較清淡。作文

家鄉的春節作文13

我的家鄉在潮州,那裏有着自己獨特的風俗,春節更為熱鬧。

每當“爆竹一聲除舊歲”時人們就開始了舞獅,舞獅由兩人合扮一頭大獅子,一人扮小獅子,另一個扮武士,獅子忽而翹首仰視,忽而回頭低顧,忽而搖頭擺舞,千姿百態, 妙趣橫生。

一眨眼,春節悄悄地過去了,大人和孩子們在這喜慶而熱鬧的節日裏又迎來新的一年,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在這裏,祝福家鄉越來越紅火,祝福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精彩。雖然春節期間大家都忙裏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歡樂相比,我想應該是歡樂佔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一個時刻。因為在這個時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會回到家裏,與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説説離別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償美味佳餚,享受着團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可以到室外去觀看四處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四處每一聲喜慶的祝福。走在小鎮的.每一條大街小巷,你都會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動人心的時刻。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門、千姿百態的煙花不斷湧現,我們所看到的煙花越來越美、人們燃放的煙花也越來越多,特別是今年我感到變化很大。除了晚上八點鐘的春晚外,到了十二點左右,也就是午夜零點時刻,我們又能聽到一陣一陣激烈的爆竹和鞭炮聲,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是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啊!

大年七年級的早晨,我們總是要吃湯圓或麪條,這是我們的傳統。從七年級開始至初十左右,我們大家都要到親戚朋友家裏去作客拜年。去時一般都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一片客氣之意。同樣,親戚朋友來作客也是如此。無論是我們去作客,還是親戚朋友來作客,小孩子肯定賺足了便宜,因為他(她)們能得到大人們的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裏別提有多高興!

正月裏各個商家初次開門都會燃放爆竹,企業開工一般在初六之後,也都會燃放大量爆竹,還有的放煙花,都呈現給人一派喜慶的景象。正月裏我們家鄉還有各類豐富的娛樂活動,如書法家們為大家現場書寫並贈送春聯,京劇、越劇愛好者們會組織演唱會等。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我們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節日,家家户户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的春節多姿多彩,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是我們可以輕鬆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節裏,男孩子們可盡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着一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一起玩,但看着我們那高興的樣子,他(她)們也都心花怒放!

春節是快樂的節日,是豐收的節日,讓我們一起來慶賀吧!

家鄉的春節作文14

世界上能有哪個日子能讓一家人團圓在一起?

世界上能有哪個日子最讓孩子們期盼不已、興高采烈?

世界上能有哪個日子能讓我們在熱鬧中感受到濃濃的年味?

沒錯,就是這個充滿年味的節日——春節!

按照家鄉仙河的老規矩,過春節差不多從冬至就開始了。

冬至前後,人們便把雞、鴨和鵝用籠子關起來,以減少它們的活動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餵養。到了過年時,家禽就長得又大又肥。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傳統的“小年”。這天,人們要把灶台打掃乾淨,殺雞宰鴨來祭“灶神”。

臘月二十五日前後,人們選擇吉日把家裏打掃得一塵不染,乾乾淨淨迎新年。這時,千家萬户都忙碌起來,蒸饅頭、爆米花、炸油鼓……

除夕可真是熱鬧非凡啊!家家户户趕做年夜飯,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門外貼好紅紅的春聯;有條件的人家,還會在門口掛上兩個大紅燈籠。除此之外,大家還在房間門口貼上“利市”。出門在外的人,必定要趕回來,吃團圓飯。這一夜,一家人團團圓圓在一起吃年夜飯,還要守歲,觀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這一夜,家家都通宵燈火,鞭炮聲徹夜不絕。

除夕之夜,我們這些小孩最喜歡的還是放鞭炮。我們一羣小朋友,手裏拿着鞭炮,在大人們地帶領下放鞭炮。煙花在天上炸開時,一朵朵七色花鑽出來,像彩虹一樣,五彩繽紛;又像仙女散花,送給人們幸福。好漂亮!家家燈火通明,熱鬧極了。

正月七年級,吃餃子。我走進廚房,看到那小巧玲瓏的餃子,不禁想自己學學包餃子。我拿起餃皮,將肉餡兒放入餃皮上,然後一捏一轉,餃子就包好了,煮好後,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真香啊!

大年七年級是家鄉仙河春節的最高潮。早上,要互相講吉利話祝賀,給小孩和老人們壓歲錢。吃罷早飯,人們就從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湧上街頭。同時,各種慶祝活動也相繼舉行,舞獅、籃球賽、唱歌、跳舞、下棋、射擊……內容可豐富了。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羣在逛街,有的圍在一起觀看錶演,耳邊不時響起如雷鳴般的掌聲、喝彩聲。

正月八年級這天開始,人們便要到親朋好友家串門拜年。

九年級,大家一大早就起牀,開門掃地,把掃成堆的鞭炮紙燒掉。

湯圓一上市,春節便接近了尾聲。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這天晚上,有張燈結綵、猜謎踏歌的`活動,突出了一個“鬧”字,人們還要吃湯圓,預示着新的一年快樂吉祥。

過了這天,春節也就過完了。農民們開始準備春耕,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新的一年開始了,人們紛紛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標進發、努力了。

家鄉的春節作文15

俗話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今天請大家跟着我去安徽大別山金寨縣體驗一個不一樣的春節!

聽爸爸説:春節最早來源於三皇五帝的虞舜時期,舜即天子位帶領部下祭拜天地,從此人們便將這一天當做歲首,也算是正月七年級。每逢七年級,一大家子人都要早起,穿上剛買的新衣服,在鞭炮聲中開啟這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早飯過後就各自忙開了,貼對聯、掛鞭炮、準備年飯大家不亦樂乎。

上午的時間很短暫,轉眼就到了中午。按照老家的習俗,年飯在中午吃,所以我們叫它年飯,而非年夜飯。吃這頓飯可有不少講究呢!你瞧,桌上必須有圓子,象徵團團圓圓。加上其它美食,雞鴨魚肉蛋等,一共九道,象徵長長久久。年飯前必先接祖,把老祖宗的靈魂用鞭炮聲請回家,以表敬重。長幼有序,長輩先吃,晚輩後吃。吃年飯時,不可狼吞虎嚥,講究一個慢字,細嚼慢嚥,不管合不合口味,每一道菜都必須要品嚐,意思是將每道菜預示的好彩頭都討到。平時不許剩飯的好習慣,一到七年級可就不同了,須剩下許多飯菜才好,寓意為年年有富餘。飯桌上,大人們還會給老人、孩子壓歲錢,壓歲錢的數字大多是帶有六、八,為討個吉利。

年飯過後,就到了小孩子最喜歡的環節逛大街。我們拿着大人們給的壓歲錢去大街上到閒逛,買自己喜歡的禮物。街市上一片繁華。張家商店掛出水滸好漢人物大聯歡,李家商店天花板上繪製西遊故事人物賀歲圖,王家商店播放吸引人的故事真是家家張燈結綵,人人喜氣洋洋。我們小孩子先看熱鬧再挑選喜歡的物件,軟軟糯糯的橡皮糖啦,造型各異的小玩意兒啦,還有長長短短的煙火爆竹啦,都是我們的最愛。

逛完街市回到家,大人們也從外面祭祖回來準備晚飯。晚飯通常會吃餃子、麪條。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新年吃麪,當然是預祝壽長百年。

吃完晚飯,全家人團坐在一起守歲,再困也沒有一個人去睡覺。此時是親情最濃的時候大人們在一起聊天,看電視。小孩子們在一同分享白天的收穫。直到十二點的鐘聲響起,爆竹齊鳴,在大家的歡呼中,守歲結束。窗外家家户户的燈逐漸地熄滅,整座城市進入了夢鄉,一團團幸福的.煙霧包圍着金寨的夜空,使春節的夜晚更加朦朧、迷人。

到了年八年級、九年級親戚朋友相互串門,拜年説吉祥話。家家户户掛彩燈,窗户上貼年畫。小孩兒們跟大人們走家串户,拜年説吉祥話,大人圖吉利,小孩當然是掙得壓歲錢啦!

隨着年初四的爆竹聲響起,春節接近尾聲,初四的爆竹意味着送年,但並沒有減弱人們歡度春節的熱情,不少人家還在歡慶呢,似乎想把這個春節留的久一些。

每年春節,我們都會將這些風俗重温一遍,年年歲歲,代代相傳,綿延不息。風,毫無預兆地席捲整片曠野,撩動人的思緒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