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選】上帝的禮物的作文三篇

作文3.01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上帝的禮物的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上帝的禮物的作文三篇

上帝的禮物的作文 篇1

上帝的禮物甘肅臨澤縣平川中學 九三班 劉麗梅上帝曾經説過:“我將世界上最閃亮的珍珠贈賜予你們,現在我已看到它的光輝。”——題記一片純白的羽毛,在熠熠生輝的陽光中,悠悠飄落;一瓣落紅,再在莽莽廣闊的大地上,慢慢歸化;一滴剔透的露珠,在茵茵新嫩的葉莖上,悄悄滑落……追尋着那神祕的光輝,我找到了汨羅江畔……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的人生路漫漫,他只希望展現自己的.才華為國所用,為平民所利,卻曾想沒有伯樂的賞識。他義無反顧的 身一跳,歲着汨羅江的水把光輝帶到了今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為五斗米折腰,不為世俗權貴所濁,他隱居深處為自然所陶醉,為山水所陶治,一縷光輝穿越時空,在田園間迴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範公用詩人獨有的敏性,用詩人特有的細膩,用詩人唯有的恣肆的文筆道出了一種責任,一中大志,一道光輝順着歷史在紙上躍動……追尋着光輝,我來到了這裏……“折斷我的翅膀,也要送你飛翔。”張米亞老師正是用自己的翅膀使地震中兩個孩子脱險。當救援人趕到時,他抱着孩子的雙臂已經僵硬,醫護人員不得不含着淚將之截去,救出孩子。一道光輝如春雷般在汶川上空閃耀……“我曾經向孩子們承諾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供他們畢業,怎麼能説話不算數呢?”病榻上,叢飛依然想着他一百多個孩子。他把自己的生命毫不保留地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他曾經用歌聲點亮生命,用歌聲燃起了178個孩子心中的明燈,而今天,這光輝依然燦爛……我找到了,這偉大的光輝——人格。當我淚流滿面來到上帝面前時,上帝説了這樣一句話:“上帝的禮物要珍藏,不能弄贓 ,要永遠閃亮。

上帝的禮物的作文 篇2

“對手” 一提到它,大家可能都不陌生.然而,你瞭解對手嗎?你有對手嗎?如果有了對手,那不是壞事,因為它會使你的人生更輝煌,更燦爛。

世界萬物循息進取,有生有息,這一些都源於對手,對手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禮物,感謝上帝,感謝它送給我的禮物。

對手向我挑戰

每一次的考試,都伴隨異常激烈的競爭,能者上,庸者下。自己當然也不例外,在學習,考試也許就是衡量我們的天平吧!誰的分數高,誰就能將天平傾向它。因此,每個人都在拼搏。於是,我的對手來了。

我們互不相讓,批次競爭。不讓自己變得“庸” ,我每天都提醒自己,對手又在向我挑戰了,我不能放鬆,對受讓感到壓力,我們誰也不會輕視誰,然而,幾次考試,我都失敗了,對手這次給了我極大的.挑戰。

我與對手交朋友

每一次空虛的競爭,縹緲的挑戰,使我們沒有太多收穫,並覺得生活沒趣,我深知光有競爭,是一盤散沙,我與對手應該合作,成為朋友。

對手和我在一次作題中“和解”了,她主動和我握手,談心,就這樣,我們做了“競爭”的朋友,在臨近會考的日子裏,對手能夠成為朋友,那麼,我們就能挑戰極限,走向成功。

有人説過:“對手也是朋友,”我終於相信了。

對手幫助我

這幾天,自己不知是怎麼了,總是學習沒勁,沒有進取的動力,大腦中思考的閥門,也處於關閉狀態。她好像看穿了我,主動與我談話,她告訴我“人總有一段時間會這樣,毅力才是最關鍵的,永不放棄,才有希望我可以幫助你,別忘了我們不僅是對手,還是朋友。”

然而,她真地做到了。一天,我又遇到一個難題,在我要放棄時,她出現了,幫我分析,講體給我聽,給我鼓起,這時,我才發現,原來對手更多時候是朋友。

因為有了對手,我才度過難關。

對受讓我憂,讓我喜,我的進步絕對是因為對手的存在。朋友,回首往事,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對手,我們與對手是競爭的朋友。因為有對手,我有了壓力,有了動力;因為有了對手,我有了信心,有了成功;因為有了對手,我有了友誼,有了財富;因為……感謝對手.

感謝上帝,送給我的禮物——對手!

上帝的禮物的作文 篇3

就在幾個月前,AlphaGo以僅僅一負的成績戰勝了頂尖的人類棋手們而引起熱議,在一眾感慨人工智能強大的評論中,一條“AlphaGo輸掉的那一局如果不是因為棋藝不精,而是故意輸掉的,那將有多可怕?”使大家一陣後怕,這意味着人工智能會像人類一樣思考?會使《終結者》中人工智能統治人類的假想成真?

然而蘋果公司的總裁庫克的這番話或許更值得令人深思:“我不擔心人工智能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試想一下,在絕症家人的病牀前,看着與病魔頑強搏鬥的至親,數據顯示他將不久於人世,負責解析數據的電腦給出的指示是可以再搶救,哪怕只有1%的希望,而家屬呢?權衡治療所需的昂貴費用和成效,再斷定收效甚微且一定救治無效的情況下,在“放棄治療”的單子上籤了字,何其可悲?至親為了多看你一眼,甚至想多陪你走一段,縱使幾乎無望,也努力找尋這一絲可能性。而你呢?確實希望渺茫,然而付出與得到的不成正比,讓你親手掐滅了這一絲絲的希望,何其可悲?

又比如,近來有不少捨己為人,跳河救人,自己卻再也沒能上岸的勇士。我不是要提倡這種行為,其本身也確實有不可取的地方,但換個角度想,一天,你在河邊散步,忽然一聲聲稚嫩的.呼救,夾雜着莫大的絕望,傳入你的耳朵,那是一個不幸失足落水的孩子。你立馬拿出手機報了警,然後,在等待救援的過程中,孩子的呼救聲漸漸弱了下去,而周圍只有你一個人,你心中想:縱使會水,孩子生還的機率幾乎小於10%。若我去救,其生還率或許達到50%甚至更高,但我因此而溺亡的機率也高達80%……

計算機式的分析讓你漠然立於岸邊,甚至目睹他的下沉和掙扎的過程。後來孩子沒能活下來,你心中想:警方若早5分鐘到達他的生還率會增加20%……自始至終,你是一個旁觀者,這個事件的發生也與你無關。

毫無疑問,你是對的,你很理智。

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明知如此還要去做的人呢?

因為,人是有感情的,人,是有同情心的。

他們不傻,他們也知道這會有莫大的危險,他們也會考慮到後果,可是他們還是這麼做了,甚至有很多還是大學生

在風華正茂的年紀長眠於水中,多麼令人唏噓。他們把他們的未來交到落水者的手中,讓他有活下去的機會。就如前面的這個例子,他們看到如此情景,不忍,同情,掙扎,最後跳入河中,那一刻,感性蓋過了理性,那一刻,人性閃爍着耀眼的光輝。

我舉這個例子並不是貶低那些沒有下水救人的人,平心而論,我可能也做不到。他們是英雄,是偉人,是人性中至善一面的充分體現,而若像計算機一樣,社會確實會“進步”,做任何事都要先權衡利弊,非常有質量。可同時呢?人們不再需要情感,那是影響判斷的,多餘的障礙。街頭的乞丐直到餓死也不會討到一分錢,流浪的貓狗永遠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殘疾人會漸漸被社會淘汰……可怕,殘酷,這並不是我們要的,我們不是機器!

生而為人,人有七情六慾,方才為人,棄之,談何為人?

人工智能不足為懼,反而,我們本身的變化,才是值得深思和探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