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清明的作文彙編七篇

作文2.23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的作文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的作文彙編七篇

清明的作文 篇1

我透過綿柔的雨絲織就的如煙的春紗,我望着那些打着傘、匆匆避雨的行人,不由得想到:為什麼要躲藏呢?讓我們的身心一起來感受這春雨帶來的清涼吧。於是,我收起傘,走進雨中,細小的雨滴打在身上,一點也不覺得冷,只有一種親切、清新的感覺……

但是那種“萬般愁緒湧上心頭”的感覺,卻在四處蔓延。這是自然。有誰會在清明的時候大肆祝賀些什麼呢。即使真有,大家也會覺得比往日少了寫什麼,又多了些什麼。

我抬頭望着天空,不禁朦朧了雙眼。曾經那麼疼我的曾祖父現在可還好?他,也有在想我們嗎?記得小時候大人們會説,人走後,會化作深邃夜幕裏繁星中的一顆。星,總在不停地閃爍着,感覺,離我們越來越近,越來越亮。讓你睜不開眼睛。可是,那種感覺,很親切,如同離去的.人重新又回到自己身邊一般。

我搖搖晃晃望着夕陽的最後一抹餘輝沉了下去。空氣異常的凝重,像積滿了灰塵的古屋,凝重、悽清、幽暗。微風在樹枝上纏繞着,像是淘氣的孩子,弄得早春的嫩葉瑟瑟發抖。一切都是濕漉漉的,擁擠的街道,門前的自行車,懸掛的條幅,還有那些表情凝重的人們。就像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裏説的那樣:“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就是那雨,斷斷續續地下着,回過神來,才發現臉龐不知何時已留下兩道淺淺的淚痕……

清明的作文 篇2

“又是一度清明至,道路泥濘人傷悲,死者魂魄已飛散,人作古黃土葬埋。老天有情雨作淚,墓前祭古酒一杯。淒雨和淚悲腸斷,活者常為此節哀。”這是一首在明間廣為流傳的《清明吟》。每逢清明時節,我都會情不自禁想起我那黃土下的父親。

那一年,我九歲。就是在那萬物復甦的春天,一切都充滿着生機勃勃,而那我那苦命、平凡而偉大的父親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給帶走了。父親宛如冬天裏的一片雪花,眨眼就從我眼前消失了。當時的我還小,還不懂得什麼叫生離死別,還不知道死究竟意味着什麼。直至父親的棺木被放入墓坑,隨着鐵鍬的飛揚漸漸變成一丘黃土,我才意識到我再也見不到我那敬愛的父親了,於是我哭喊着去扒那堆黃土……

回到家裏,我望着父親的遺像發呆。我根本無法接受這殘酷的現實,我怎麼也不相信,那麼疼我愛我的父親就這樣丟下我和母親,獨自一個人去了。以後的日子,每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摟着自己的.爸爸親熱,而我只有跑着回家,對着父親的遺像獨自流淚。有時候,夜裏睡覺夢見了父親,然而一覺醒來後,卻什麼都沒有了,淚水也早已沾濕了枕巾。

以後的日子,我與那體弱多病的母親、年邁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的生活着。每逢到了清明的時候,我都會到父親的墳上去祭奠一番。每次我一個人帶上酒菜、帶上紙錢,獨自一人坐在父親的墳前,擺上酒菜,點上紙錢,然後慢慢跟父親嘮着家常,我相信父親會聽見的,只不過他在另外一個世界靜靜地聽着我説話。看着眼前的紙錢灰飛煙滅,感悟着生與死的祕密,其實只不過是陰界與陽界的交錯。

寒暑易節,時光飛逝,屈指算來父親離開我已經有整整二十個年頭了。其實早就想給父親寫點什麼了,但是,父親,這個深藏在我心底裏多年的詞,一直沒敢去觸動它,父親也一直是我心中不敢揭開的傷痛。“青山本是傷心地,白骨曾為上冢人。”每至清明,我都會吟上這句詩,感歎着人生的短暫,我們每個人都將會成為冢中人的。又是一年清明至,我也又將會去看看我那久違的父親了!

所屬專題:20xx清明節詩歌散文專題

清明的作文 篇3

清明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天清氣明的日子裏,人們沐浴齋戒,祭祀先人,我的家鄉也不列外。

家鄉主要的祭祀活動是掃墓,也叫“掛山”,這也許是先人的墓葬大都在山上的緣故吧。掃墓的時間很講究,一般要求前三後四,即是清明前三天和後四天的時間段內,否則就不為敬了。不像上海人提前半個月就掃墓了。而且還看黃曆,如果在要求的時間段內有不宜的日子也不行。在此期間清明節那天稱為正清明,最為敬了,但若是那天不宜也只能作罷。祭祀活動也很講究。首先是掛山,即是鳴放鞭炮,不僅香霧繚繞而且聲音響徹山谷,此事便啟動了鄉民,知道誰家的子孫來祭拜先人了,有孝心。接着便貢獻祭品,插上香花蠟燭,燒紙錢元寶,跪拜致禮。祭品多寡隨兒孫意願和能力,沒有定規。一般是酒肉點心米飯饅頭水果之類。很有意思的是,香插三柱而且串上三片冥錢,不點燃。問其故,沒人知其源,只是説:“千思萬念,當不得清明一吊錢。”由此可見清明祭掃在人們心中是多麼重要。然後便是培墳,即是給墳堆培土並清除墳旁雜草及整理清潔等。諸事完畢最後則在墳墓上插上清明吊,這是清明掃墓的隆重象徵。從前使用白紙剪成的長長的花式各樣的`帶有流蘇的串串,用竹竿高高挑起,一片肅穆悲涼。現在的清明吊更是花式各異形象獨特,而且是流光溢彩五顏六色繽紛燦爛爭奇鬥豔,顯示出一派繁華榮昌,更具喜慶韻味。這也説明隨着時代的前進,人們對於生和死的觀念也在不斷變化。

所以,從前清明節掃墓,路上行人匆匆,而且滿懷憂傷。於是便有了古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句。借酒澆愁,何等淒涼!今天,又值清明長假。人們不僅乘車掃墓而且很多人還自駕小車前往。城裏人更是兼帶着踏青賞春。一路歡聲笑語,在風景如畫的自然山水中盡情放飛心情。此情此景,我不知道詩人將會如何描寫他。

永遠的清明,永遠的祭祀先人。但隨着喪葬制度的改變,家鄉今後掃墓應是另一番風景。

清明的作文 篇4

三月春生綠野翠,蒼穹煙雨霧色灰。又是一年清明時,行人匆匆淚潸潸。

-----題記

天空灰濛濛的,整個城市籠罩着一層薄紗,淡淡悲涼,絲絲憶念。空氣濕漉漉的,瀰漫着對逝者的哀思。細雨濛濛,透過細膩的雨絲,彷彿能看透街上的行人,令我不禁想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哎,又是一個清明。

一雨點醒上帝淚。自然界中的雨,是再尋常不過的事。但卻有人説,清明的雨,是上帝的淚,是上帝在哀悼那些死去的人,是上帝在思念那些離去的人。也許你會覺得這很可笑,但人們卻固然地認為確乎所以,因為清明沒有人會大聲的笑;因為清明是在哀悼那些死去的親人;因為清明是洋溢着思念的節日。

在這煙雨迷濛的日子裏,你的腦海是否會浮現出“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的景象?你是否會想起那段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日子?你的眼前是否會浮出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的身影?你的耳邊是否會響起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有主義真”的'誓言?你是否會想起渣滓洞里昂首挺立的劉胡蘭?你是否會想起長征路上倒下的年輕戰士?你是否會想起那些為建設祖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模範人物?

我想,你們應該記得。那段血雨腥風的日子,在中華民族面臨着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先烈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是他們與日本侵略者進行着殊死拼搏;是他們用自己的脊樑擎起了中華民族的希望;是他們用自己的犧牲重新樹起了中華民族的豐碑。終於,他們高唱着“義勇軍進行曲”,在那個神聖的日子,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從此,在世界東方的天空中多了一抹引人注目的紅色,那是中國人在向世界宣告勝利,那是中國人在向世界宣告:一條巨龍正在崛起!東方雄獅終於從噩夢中覺醒,它的存在必將讓世界更加絢麗多彩!

“紅花無情笑東風,青山有幸埋忠骨。”可愛的人們啊,你們為人民的利益而死,你們的死重於泰山,你們與青山同在,你們與大地永存。你們永遠是我們心中的一塊豐碑。安息吧,可愛的人們,你們的精神永垂不朽!你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我們將帶着崇敬之情奮然前行!

思想永遠昂揚,靈魂永不跪倒,步伐永遠堅定,這是我們面對先烈們的錚錚誓言。

-----後記

清明的作文 篇5

談起清明就會説到下雨,似乎清明和雨存在着必然的聯繫。清明的雨總是格外清涼,雨中的清明也分外淒涼。無雨的清明,彷彿失去了一種韻味,一絲應有的憂傷。

今年的清明沒有雨。早上打開窗簾,廣場上濃郁的綠瞬間照亮眼球,一簇簇粉嫩的花,一片片厚重的綠刺穿瞳孔,衝擊着靈魂。沒有雨幕的遮擋,生命變得躁動不安,變得放蕩不羈。這發狂的活力讓我大驚失色,不停自問:這是清明嗎?

三年前的清明,我隨集體來到黑鐵山祭奠抗日烈士。清晨下了一場細雨,我們沿着未乾的公路來到了黑鐵山。山不高,山頂怪石嶙峋,一副猙獰的面目只因被雨浸潤才略顯温和。在這山上埋葬了當年抗日英雄的遺骨。巨大的石刻碑文記載着那段沉重的歷史,紀念這些在此長眠失去生命卻得以永存的偉大靈魂。雨後的清明分外淒涼。

然而,今年的清明沒有雨。耀眼的陽光照亮了每一處角落,使我無法均勻的呼吸。人工灌溉的草坪不屑於春雨的恩澤,所有的花草樹木都在衝着太陽咆叫。

但是,清明難道只能是沉浸在憂傷中去追念逝者嗎?無雨的清明為何不能成為歡樂的海洋

於是,我走出家門,來到廣場,衝向那片厚重的綠,讓這放蕩不羈的、發狂的生命力與我的精神和靈魂在熾熱的.陽光下,寬廣的天空中激盪,碰撞,交融。去聆聽生命的交響,來領略春天的魅力。所有的一切在剎那間顛覆,或許這正是亙古不變的規則。

人們漸漸聚集在廣場上,風箏一個接着一個的飛上了天空。明亮的世界裏,可愛的風箏盡情地飛翔,風箏線的那一頭則是一羣可愛的人兒和他們願意親近自然的心。

無雨的清明失去了一絲憂傷但並不缺乏韻味。情至斷魂又何須春雨紛紛,縱千里孤墳也不必共話淒涼。

我回到家,寫下這些文字,用它們記錄下這無雨的清明。

清明的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時間過得飛快,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有到了。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紙錢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

今年清明這一天,天氣特別好,可不像詩句上説的那樣。那天我起了個大早,因為我們一家人要一起去掃太爺爺的墳。剛出門時,感覺心情特別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剛出籠的小鳥,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山掃墓。可從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沒我這麼高興,也許是去掃墓的原因吧。

在山腳下,我覺得跟別的上沒什麼兩樣,可到了半山腰可就不一樣了。那裏雜草叢生,雜草高出了我一個頭。走着走着,我們來到了太爺爺的`墳墓前,在墳墓的周圍到處是一些樹枝跟雜草,它們彷彿懂得掃墓人的心情似的沒有生機。

我們先把墳墓的周圍的草除一除,接着在墳墓上用些小泥塊壓上黃紙,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們輪流給太爺爺磕頭。爺爺在墳前唸唸有詞,報告着這一年來家裏的大事,還請太爺爺保佑全家大小平安。我想:在此長眠的太爺爺一定聽到了我們的話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會保佑我們的……

最後,我們在墳墓前的空地上把紙錢燒了,等燒完了還用帶來的水滅了火星。因為太爺爺墳前有一座涼亭,我們就坐在涼亭裏吃東西。爺爺還把吃完的蛋殼撒在墳墓上,我好奇地問:“爺爺,為什麼要這樣呢?”爺爺説:“表示祖先跟我們在一起啊!”死人明明就在這嘛,怎麼會跟我們在一起呢?也許他活在爺爺的心中吧!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最後爸爸再檢查了一遍,我們就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説有笑,心情非常輕鬆。回來時我想:原來清明節是表示對先人的懷念日,也是家庭團聚,也是踏青賞春的好機會。

今年的清明節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明年我一定再來掃墓。

清明的作文 篇7

“不行,清明節必須燒紙!”“為什麼?老師都説這樣不對!”“老師説的也不行!”“不行也要這麼做!”家裏傳來了激烈的爭吵聲。

清明節到了,老師教育我們要文明祭祀。我回家和媽媽商量,準備在做清明時不燒紙,不放鞭炮,買一束鮮花祭祀。媽媽一聽,火冒三丈。於是就有上面這段爭吵。

我想做清明是緬懷祖先,燒紙錢真的沒有用。媽媽説:“不管燒紙有沒有用,我們都要做,這是祖輩傳下來的規矩。”我説:“國家現在提倡環保祭祀。昨天班會課老師還提到了呢!”媽媽説:“不管老師怎麼講,我們都要燒紙。”我不甘示弱地説:“如果別人都獻花?你還燒嗎?”媽媽生氣地説:“燒!燒!”

正説着呢,剛好《新聞聯播》裏播放密雲大火的新聞,我咕噥一句:“肯定又是燒紙惹的禍。”媽媽尷尬了半天,説:“如果明天有其他的人不燒紙的話,我們也不燒了吧!”我高興地直點頭。

星期天早上,我們搭車去做清明。

路上我一直暗暗地祈禱:今天一定不要有人燒紙呀!到了山腳,我看到山路上人頭攢動,絡繹不絕地向山上走去。我睜大了眼睛,在人羣中尋找沒有帶香紙上山的人。終於在人流中找到一對年輕夫妻。他們手上拿着一束鮮花,沒帶香紙。我輕輕地拍了拍媽媽,指了指他們。媽媽點點頭,帶我來到了一家小賣部買了三束鮮花。

來到爺爺的的墓前,望着那光禿禿的墳堆,眼前浮現出爺爺慈祥的笑容。我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落了下來。我把鮮花恭恭敬敬擺放在墓碑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一邊磕,一邊在心裏向爺爺解釋獻花的原因,請求爺爺原諒我。

一陣風吹來,我彷彿感受到爺爺正在稱讚我,像我以前考了100分一樣撫摸着我的`臉龐。我終於露出了笑容。

後來我們又往前走,去給我的太公太婆掃墓。我和媽媽都是獻上了鮮花和我們的一份真誠!

這就是我做的第一個綠色清明,下一次我一定會勸服爸媽,採取植樹祭祀。

我相信,以後大家都能轉變觀念。到那時,我們的天空會更藍,空氣會更清新,山林也會更安全!生態文明的祖國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