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給”比“拿”作文(精選26篇)

作文2.93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給”比“拿”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給”比“拿”作文(精選26篇)

“給”比“拿”作文 篇1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想龔自珍之所以這麼説,是因為他想對清王朝再盡一份力,再回報一次生他養他的祖國。

我不否認當時的清王朝已經走向衰落,但這又能怎樣呢,能阻止一顆對祖國熱愛的心嗎?它曾給予我們那麼多,它連接着我們的血我們的肉。

“魚唯一的就是水,要是水蒸發了,那魚就會和水一起消失掉。”這像不像我們和祖國的關係呢?正因為如此,當我們的祖國受到蹂躪時才有那麼多的人不顧一切地保衞它。

我們生活在社會當中,時時受人恩惠,也許我們還不知道,也不曾想過要報答呢。

在陌生的校園,我們不曾瞭解對方是誰。一個友愛的眼神讓我們走在了一起。共同分享着喜悦,共同承擔着痛苦。不論是你的還是我的,我們都把它當作自己的。或許有不滿,或許有怨言,但都是我們一起面對,一起走過來的。你能算得出誰付出得多一些,又有誰少一些嗎?感情是算不清的。

面對母親,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彷彿就註定了我們將欠這個人一輩子。是她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呼吸到了世間的第一縷空氣,讓我們可以感受世間的美好。她愛我們,她的愛是那麼深,那麼廣,就像無邊的海洋,包容着我們的一切。而我們呢,對她的愛顯示出一種不屑一顧,一種理所當然。這生命,這感情我們能算得了嗎?

既然他們給予我們,我們就應該懂得回報。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點,哪怕只有一天,或者是一個微笑,都能把我們對周遭愛的心表達出來。

我們應該知道,只有一個人是難以做好一件事的。而你做好了一件事必定遭到別人的很多幫助。有你知道的,也有你不知道的。有你熟悉的,也有你陌生的。既然這樣,那我就對周圍的所有人都存有一顆仁愛之心吧。在幫助別人,感恩別人時也是對幫助你的人給予的回報。

蓋茨曾説,我的公司不需要不懂得回報的人。

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世人給我們的關愛,並給予世人更多的愛。

“給”比“拿”作文 篇2

週六閒來無事的時候,偶然趕上了一個欄目——“交換空間”的播出,便饒有興趣地看了起來。初衷,只是因為個人對家裝的興趣愛好。但看完後,忽然發現這個欄目之所以能紮根中央2台這麼長時間,不僅僅是因為它給人帶來了家裝的奇妙體驗,還有它深深包含在本質中的“給予”——交換空間嘛。

套用片尾曲的一句話——“兩個勇氣可嘉的房子”,一間代表一支隊伍,隊伍成員是另一間房子的夫婦和欄目邀請的一名設計師。兩支隊伍互相為對方送上一份大禮——給對方的家來一次脱胎換骨的裝潢。於是我便想:都是互相給對方家裝潢,又都不知道對方把自己家裝潢得如何,他們會盡心盡力地去為對方裝潢嗎?然而我的顧慮很快便被打消。

他們真的是在盡力為對方付出!紅隊賣力地為藍隊刷牆,藍隊賣力地為紅隊貼壁紙,最後呈現的,是紅隊給予藍隊的主題為“咖啡的誘惑”的新家,藍隊送給紅隊的名為“幸福的起航”的新房——紅隊家主人是一對即將開始婚姻生活的年輕伴侶。我突然恍然大悟地想起一句話——與人玫瑰,手留餘香。

記得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是在國小的一次語文課上。當時似懂非懂地説“是啊是啊!”此時一想,心中驀地多了幾分對“給予”一詞的感歎與感動。其實,稍留份心就會發現,給予在我們的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也許是上學路上給好友的一聲問候,也許是為了哄弟弟妹妹而送出去的水果糖,也許是心血來潮送給別人的小卡片……每一次給予別人,自身就會有一種不由自主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從何而來我不知道,也許是因為人本身是需要彼此取暖的動物

。在給予的時候,不會想太多,不貪圖別人要怎樣怎樣回報,只要對方一個微笑,心中便春暖花開。給予了別人,別人自然也會給予你,這便是構成人世間許多美好的元素之一。給予了別人,自身得到了洗禮,“手留餘香”是“給予”帶來的温暖的“副作用”。

送你一束玫瑰,回贈一個微笑,我把身上沾染的玫瑰花香帶到大街小巷,帶到心靈最純淨柔弱的底層……原來我們一直都在“給予”和“被給予”,這是一張温暖怡人的網,打撈着世上許許多多的玫瑰,許許多多的美好。

而那個節目的最後,紅隊與藍隊都要三重禮——送給對方其實也是送給自己的禮物,對方為自己裝潢的家,以及,紅隊的未婚夫送給未婚妻的婚紗,藍隊的妻子送給丈夫的馬甲。處處都是給予之香!

“給”比“拿”作文 篇3

世上每一件事都需要給予才有能做到,當有了給予這個名詞時,獲得也就誕生了,給予與獲得是一對孿生兄弟,世間萬物有給予就有獲得,當給予消失時,獲得也就蕩然無存了。

我們總想獲得,然而真理告訴我們:有付出,也才會有回報。如果説獲得是天空中的一顆璀璨之星,那麼給予便是通天之梯,只有沿着這座梯,才能摘下星。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學會給予,獲得才會張開它看似吝嗇的雙臂,主動向我們迎來。

也許有時候的給予是微不足道的,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曾在二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在軍營中發表演講,當時正下着雨,丘吉爾演講完畢後從台子上下來時滑倒了,翻了個大跟頭,二戰期間,一次雨天丘吉爾剛從演講完的台子上走下去不幸滑倒,摔了跟頭,當時士兵沒見過首長出醜便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陪同人員驚慌失措,而丘吉爾摔掉身上的泥水,衝着士兵們微微一笑,他對陪同人員説:“這樣我剛才的演講可能會更有效果。”果然,士兵們見首長如此親切,平易近人,肅然起敬,個個士氣大振。

只是一個微笑,卻換來軍隊的信任。或許給予的很少,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如果丘吉爾當時大怒或是指責,結果必然適得其反。給予愛,獲得了愛;給予狠,獲得了狠;給予汗水,獲得了果實;給予懶惰,獲得了空虛。世界就是如此公平,只有給予別人珍貴的東西,才能獲得更珍貴的東西。

天空將密集的烏雲化作甘霖,滋潤了萬物,給予了萬物生命之水,才獲得了一望無際的蔚藍與金色的陽光,美麗的彩虹。

庫柏,這個名字或許有人聽過,她曾經説過一句很著名的話:“如果你不是一個出色的戰地記者,那是因為你離戰火不夠近。”確實,榮譽總垂青於那些為工作獻出一切的人。庫柏在越南戰場上拍攝時,不幸踩中一顆地雷,喪身戰場,而當人們發現她時,那雙手卻緊緊地握着滿足鮮血的攝像頭。她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戰地記者。“而他所要的並非榮譽,只是人生的價值,那份為了工作忠心奉獻,為人類事業忠心奉獻的執着讓她收穫了價值。

希望是給予積極進取的人,成功是給予堅持到底的人,健康是給予涵養身心的人,財富是給予勤儉精明的人,智慧是給予用心學習的人,機會是給予準備完全的人。

對着鏡子,你對它哭,它會對你哭;你對他笑,它會對你笑,那麼不妨多笑一笑,那樣你也會獲得更多的燦爛。

“給”比“拿”作文 篇4

綠樹作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存在於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綠樹對人類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環境效益。而且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巨大的經濟效益。每當我看到那充滿生機造福於人類的綠樹,我對它那無私的給予頓生敬意,而綠樹在給予的背後,必須深深紮根與土壤中,不斷的吸收水分和養料。更不可思議得一棵不大的樹,一晝夜吸收的水分竟達5公斤多,這不禁令人想到凡是能夠給予的萬物都是在吸收的前提下進行的。

吸收與給予之間,存在着不容置疑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

吸收是給予的前提。只有吸收了,才可能給予。正如為人類做出貢獻的春蠶,只有吃進了桑葉,進行消化,吸收,才能吐出對人類有用的蠶絲。若不是牛吃了草,經過消化吸收,哪裏有香噴噴的牛奶供人們飲用?給予離不開吸收,吸收決定給予,吸收多少就直接決定給予多少,離開了吸收談決定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德國資產階級唯心主義哲學家尼采就自詡過他是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予,不想取得。而他卻不知即使是太陽,使他發光發熱的能量也是有核聚變過程中消耗一些質量而釋放出大量的能提供的。如今在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中,需要大批具有真才實學的技術人才。如果當初他門沒有同海綿一樣吸收知識,如何為祖國的美好前途貢獻自己得力量呢?

而給予又是吸收的目的。只有給予了,吸收了的東西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如果只是吸收,從不給予,那個人就是自私,他吸收的東西也是毫無家價值的。從人生價值來講,愛因斯坦曾經説過;“應當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貢獻對社會越多,他得人生價值就越大。而他貢獻的越多,則説明他吸收的越多。可見吸收的價值是通過給予來實現的。魯迅先生説過:“我吃進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他是這摸説的,也是這摸做的。在中國革命最危機的關頭,魯迅先生毫不顧幾自己的生命安為,以如同匕首雜之狠狠刺向反動統治階級,把自己的知識,才華以至生命都無私的貢獻給了中華民族解放事業,最終受到中國人民永遠的愛戴和敬仰,同時他也實現了自己光輝得人生價值。

我們要以辯證的觀點和端正的態度來明確兩者之間的統一關係。我們現在正處於吸收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階段,我們要奮發努力,廣泛的,深入的,不只疲倦地吸收!

“給”比“拿”作文 篇5

“沙沙沙”,馬路邊有一位勤勞的“園丁”,她正為了我們美麗的杭城默默付出着……

萬里無雲,春風拂面,多麼美好的一天!我正揹着沉甸甸的書包,來到少年宮補課。我從公交車上下來,正看見遠處那耀眼的一點“橘黃”用乾乾毛糙的毛巾擦着汗水,我非常疑惑。“這麼個大熱天,他們在這裏做什麼呢?”我帶着疑惑迫不及待地走了過去。原來是一名正在打掃着地上枯黃葉子的保潔工人,她正坐在路邊髒兮兮的階梯上休息。我在車後默默觀察着她,她的臉比較黑,黑黑的臉上也有些紅紅的,眼角還有一些魚尾紋。我想:太陽太猛烈了,她肯定在太陽底下曬了很久了吧。她先用手扇扇臉,又用毛巾擦了擦從額頭留下來的晶瑩的汗珠。她的動作不停的來回了好幾遍,然後又左顧右盼,似乎在尋找着什麼。她看見放在樟樹下的一個大杯子,她拿起杯子打開蓋子,可是搖了搖,裏面已經沒有水了,於是,又依依不捨地放下杯子。她往前走,拿起了工具車上的掃把,又繼續的開始打掃地上的落葉。

我微微看見她的嘴脣有些發皺,應該是太久沒喝水了,太渴了!我摸了摸我書包裏媽媽給我特意準備的那瓶冰鎮的礦泉水,我想:它一定很解渴,要不我就把礦泉水給這位阿姨吧!我從書包袋裏抽出它,看着那位保潔工人,又看看礦泉水,不知道要不要把它贈給她?“算了吧,這麼大熱天的,肯定有地方可以灌水的,這裏還是少年宮,周圍這麼多店,實在不行,就買一瓶嘛!”我抓抓頭,邁着步子,向少年宮走去!正當我要走進少年宮的大門時,腦袋中突然想起語文課上袁老師和我們語重心長地説過:“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連忙轉過身,回過頭,小跑到那位保潔阿姨那,“阿姨,這麼熱的天,您辛苦了!這瓶水您拿着!”那位阿姨眼角上揚,説着一口不標準的普通話,“謝謝你呀!小朋友!”阿姨話音剛落,我看着阿姨,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然後風一樣地跑進了少年宮。

呀!我回憶着這個美好的事,心裏美滋滋的。我的這件事讓我想到:給比拿快樂!

“給”比“拿”作文 篇6

今天我學習了一篇課文:《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了這篇課文,我受益匪淺。懂得了“給”永遠比“拿”重要,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人的一生,不可能平靜的度過,他不能孤立於社會及他人,他需要有他人的關愛與幫助,同時他也應該為他人付出自己的愛。“送人玫瑰,手有餘香”,那是幸福的香味,關愛的美麗。

給予,是人善良的本性。我也做過一件給予的好事,就讓我來説説吧!小時候,我很頑皮,是人見人煩的“小惡魔”,從來都不會説好話,但經歷了那件事後,讓我一瞬間成長了許多。一個假期的早晨,我悠然的在廣場上哼着小曲兒散着步,突然,一件事吸引住了我的我的目光。一羣看着比我小的小孩子正嘲笑着賣燒餅的老爺爺,老爺爺腿腳不便,走路一瘸一拐的,顯得蒼老無力。看到這一幕,我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怒意,跑過去對老爺爺説:“老爺爺,你不要理他們,他們就是一堆無理取鬧的小屁孩!”那羣孩子的“頭領”也生氣了,衝我喊道:“你哪來的!憑什麼説我們是小屁孩!”“哼,你們再不走,我就把你們的媽媽找來,讓她們揍你!”這招果然管用,那羣孩子一聽,連忙走了。這時,老爺爺抬起頭來,用渾濁的眼球望着我,説:“孩子,謝謝你,有好多年都沒有人理我這個老人家嘍,正好燒餅剛出鍋,拿兩個吧!”我推辭了一番,但老爺爺執意相贈,我只好收下了。在回家的路上,啃着熱騰騰的燒餅,心裏有着説不出的滋味!原來這就是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呀!

回望我們生活的社會中,茫茫人海,在生命中的匆匆過客有不少。但是人們卻不曾忘記留下自己的一份愛,一份幫助。他們的幫助儘管很渺小,但卻讓每一位受助之人如沐春風,或許這就是愛的魔力,人類最無私的美麗,它讓這個世界遠離渾濁,走向光明。

“給”比“拿”作文 篇7

給永遠比拿快樂!週五那天,我深深體會到了!

週五的早上,第二節課上美術課。上課之前,我正在教室裏閒逛,突然發現高允諾老是在門外轉來轉去,轉得我眼花繚亂,看她那樣,似乎是有什麼事情。我便關心地問道:“諾諾,你怎麼老在門外轉來轉去呢?”她焦急地告訴我,“不是要上美術課嘛!今天我發現一樣重要的東西馬克筆忘帶了!你説我該怎麼辦!”“嗯對了!我好像帶了一個小盒子的馬克筆,我可以借給你。”“真的嗎!那就謝謝你了!”高允諾高興地説。“沒關係,同學不就是要相互幫助麼!”我也高興地説。

可是,我忘了我那個小盒馬克筆放哪了?“啊!白高興了。”高允諾沮喪地説。我想想,在門口?不在;在廁所,那是不可能!我心想。我一邊撓着頭髮一邊回憶。天啊!老天爺!我的小盒馬克筆到底在哪?為了不讓同學失望,我滿頭大汗滴繼續找,“陳奧,我看算了吧!沒有也沒關係的。”高允諾安慰我。“可是找不到美術課你就沒辦法上了!”我難過地説。正在我難過時,我想起來了。“對,在同桌那,我去拿給你。”高允諾接過筆,連忙謝謝我。

看着諾諾的笑臉,我也無比開心。是的,給,真的比拿快樂!

“給”比“拿”作文 篇8

記得這學期我們學了一篇又關於高爾基和他的兒子的一件事。裏面告訴了我們幫助別人不向別人索取東西來的愉快。這周,我就遇到了這件事。

昨天,媽媽從學校把我接回來,下車時,看到了20快錢,我不敢相信,我又把眼鏡摘下來,有布擦了擦,又看了看,沒錯,這就是20塊錢。我下了車吧20元錢小心翼翼地撿起。把上面的灰擦掉,心理有説不出的高心,我長那麼大,要麼就是撿到1毛,要麼就是1元。怎麼可能撿到20塊的呢?自己覺得都有些不可思議。一開始,我本想佔為己有的,可轉念一想,我要是把這20元錢放進口袋裏,對的起胸前的紅領巾嗎?進過我的慎重的思考 ,我還是準備像歌中唱的那樣交給警察叔叔手裏面。我走到了門口,將20塊錢交給的門衞叔叔,門衞叔叔叫我把電話號碼留下來,我把爸爸的電話留了下來,他説:“晨晨,如果丟了這20塊錢的人來找門衞叔叔的話,叔叔會讓他來謝謝你的!”我高興的點點頭,跟叔叔再完見,就蹦蹦跳跳的回家去了。

通過這件事,讓我更加深刻的記住了,“給”永遠比“拿”愉快!

“給”比“拿”作文 篇9

如果説作為一箇中國人應該永遠銘記XX年8月8日,那麼作為一個岳陽人,也應該永遠銘記XX年6月3日。

是的,每一個岳陽人都無法忘懷那一天。當岳陽張開雙臂,迎接神聖的奧運聖火時;當她面向全中國,面向全世界,展現出最美好的一面時,身為一個岳陽人,在那一瞬,不能不為她驕傲。

記得那一天,我起得比平常早很多。不過很早就封路了,上班、上學的人們都只能走着去——不管多遠。可是,我沒有在人們的臉上看見有埋怨的表情。沒有。人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每個人都在談論着即將到來的神聖時刻。走在路上,你能聽到的詞就是奧運、聖火、奧運、聖火……而能夠看到的,也只有五星紅旗,不管黃髮還是垂髫,或是臉上貼着國旗,或是手中揮舞着國旗,或是穿着印着國旗的衣服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小孩,人還沒有手裏舉着的國旗高,穿着一件印有“中國加油!”字樣的衣服,臉上貼着國旗,頭上還綁着一條“中國必勝”的帶子;一位頭髮斑白的老人,也穿着胸前印着愛國心的衣服,佈滿皺紋的臉上帶着笑意……聖火,點燃的不僅是激情,還有每個人的愛國心。

就這樣一路擷取感動,我來到了學校。雖然這一天是星期二,我們不能親眼見證這一神聖的時刻,但是我們也有我們自己表達我們對奧運的支持、對聖火的歡迎的方式:大部分同學都沒有穿校服,而是穿着印有支持奧運的標語、圖案的衣服,而平常要求大家必須穿校服的學校,今天也並沒有管;很多人臉上貼着國旗;每個班的教室裏都至少有一面大國旗、一面小國旗和一面五環旗。下早自習後,更是有很多同學跑去纏着校長,請求他讓我們去看聖火的傳遞。那一瞬間也是讓我特別感動的,每一個人都揮舞着國旗,臉上都貼着國旗,衣服上都印着國旗,紅色和金色主宰了整個世界……聖火,傳遞的不僅是夢想,還有每個人的愛國心。

這樣的場面,似乎從來都是在電視上看到的,這一刻就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讓我都有些不敢相信。如果不是奧運,如果不是聖火,我們的愛國心,怎麼會忽然被激發出來?如果不是奧運,如果不是聖火,我們,又怎麼會忽然強烈的意識到:我是一箇中國人!

那一幕,是我永生永世難以忘懷的。在我以為我們的愛國心已經衰退了的時候,它,讓我明白,原來,我們對腳下的這一片土地,愛得如此深沉。

哈哈,我的數學考試又得100分嘍!”一陣爽朗的笑聲從六年一班的一位十一二歲的小男孩口中傳出。他,就是我們班的數學小神童——周家樂。

周家樂,帥氣的臉蛋,一雙明亮的大眼睛,一對靈敏的耳朵,中等身材,一頭整齊而烏黑的頭髮,嘴邊總掛着笑容。雖然家樂長相一般,但卻是一個學習認真的小夥子。

六年級剛剛開學的時候,老師便安排家樂坐到我後面。我想:一看就是個不愛説話的同學,學習成績不怎麼樣吧。我有點瞧不起他,本來數學成績不錯的我,便向他下起了挑戰書,我轉過身子,對他説道:“家樂,我們來比比,看數學第一單元考試誰考得棒,好嗎?”“行啊!”家樂滿有自信地回答道。哦!還挺有信心的嘛,我倒要看看你考得有多“好”。我不禁想到。自從我對家樂下挑戰書後,家樂便開始認真學習起來。早上第一個到教室的總是他,放學後最後一個離開教室的是他,上課積極發言的是他。每當星期五我們照常進行“瘋狂打球”。當我回教室拿書包時,發現家樂還在學習,時不時他在草稿上“沙沙”地寫起來,時不時還唸唸有詞。我走進教室,説道:“家樂,走!打球去吧!”“不行!我作業還沒寫完呢!你先去吧。”説着,家樂又埋下頭繼續寫作業了。

轉眼間,數學第一單元的考試已經到了。試卷剛發下來,我便起筆,認真地寫起來。寫到一半,我轉過身去看一下家樂,只見他正認真地寫着試卷,幾顆豆大的汗珠從他的額頭上流下來……

“叮鈴鈴……”“同學們,請把試卷交到組長那兒。”監考老師嚴肅地説道。“呼……,考試終於結束。”我喘了一大口氣。接着,我和同學們交對一下答案,呀!錯了一道判斷題,真不應該啊!下午,試卷發下來了,我考了99分,當我要轉過身去看家樂的試卷時,突然,一陣刺耳的聲音從我耳邊響起。“哈哈,我的數學考試得100分嘍!”家樂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哇!家樂,你真棒,我承認我輸了。”我沮喪地説道。“璟智,考試怎麼能算輸贏呢?只要你努力學習,你也可以考100分的呀!”他拍拍我的肩膀説道。後來,家樂便成為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再過半年,我們就要離開母校,要各奔東西了,我可能忘記國小生活裏的一些事情和人物,但是,我一定不會忘記他——周家樂。

“給”比“拿”作文 篇10

人們常説:“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是啊,一個人,如果時時處處都能給別人留下美好的東西,那他的心裏就會是滿足而充實的。學了《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文後,我更加了解了給與拿的意義。

高爾基的那封信至今還讓我記憶猶新,信裏寫着: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讀着這句話,我不禁想起了一件事。

那是一個春天,紫金山百鳥爭鳴,生機盎然。我和小夥伴手牽着手一同奔向紫金山的山腳。雖然是春天,可陽光還是那麼明媚,甚至有點熱了。大家不由自主地拿起紙巾擦汗,並大口地喝着水。我拿着空空的水瓶,覺得很麻煩,便動起了歪腦筋,想趁人不備把它扔掉。後來,我趁大人們正在興頭上,便抬手一揚——瓶子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然後狼狽地倒在了地上。放眼望去,透明的瓶子在草芽中顯得分外耀眼。那一天,我過得很不愉快,因為,我“拿”走了紫金山美麗的環境,也帶走了別的賓客對南京人的好印象。

時隔兩年,我又來到了紫金山。同樣是春天,同樣是紫金山,我卻又有了一個菲比尋常的任務:為紫金山做一次清潔。那天,我為這座城市帶來了美好。坐在石頭上,眺望遠處的風光,我突然愛上了這座深情的城市,這大概是那個月中最美好的一天了。我想:我給這座城市的一角帶去了美好。

是的,“給”不僅僅是付出,這是一方能擦去心靈塵埃的良藥。

“給”比“拿”作文 篇11

在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學校組織同學們捐款,捐給一個患了白血病,在死亡邊緣跟死神搏鬥的大姐姐。聽説她在得白血病之前成績優異,是班級裏的尖子生。她的作文常常被老師當作範文在班級裏誦讀。

這次捐款是珊珊來遲的,由於我們的班主任老師一時的疏忽,導致了我們班全體同學在捐款那一天的早上是向老師借的,因為那些宣傳紙是我去拿的,所以只有我一個人是帶了錢的,我捐了六十六塊錢,寓意六六大順,祝願那位大姐姐早日出院。

在捐款前一天老師沒發宣傳單,可我卻告訴了同學們,有些同學似信非信,那些同學聽了不相信的同學的話,就都開始發話,其中一個同學説:“同學們陳淳在騙我們呢!大家不要相信!”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捐款那天,同學們都對我説了一聲發自內心的道歉,有的同學説早知道就不該相信那位同學的話,而是應該聽陳淳的話了。有句名言説得好:“不聽陳淳言吃虧在眼前”。

我呢,就坐收“漁翁之利”,由於我在班級中捐款最多,老師讓我以班級的名義把錢捐上去的。雖然我捐的沒有老師多。

從那次捐款後,我發現捐款不一定是要錢捐的越多越好,而是捐的每一元錢都必須包含着一顆包容與同情的心。

“給”比“拿”作文 篇12

帶着好奇與興奮,埋身於《閃着淚光的決定》的世界裏,一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就覺得這是一個人做出一個重大的決定。看完這本書後,才知道這個決定是一個女孩剪掉她一頭心愛的濃密的長髮,雖然剪掉頭髮不是什麼重大的事情,但是對於書裏的女孩來説,意義卻非常重大,因為曾經有一個對於她很重要的人,對她説過這麼一句話 : 女生的頭是用來長頭髮的,越長越美……

在這本書裏,我明白了一個孩子如果不曾為一件特別想做的事,一個特別想珍惜的人認真過努力過,就不能算是真正的長大!也懂得了,人,總會遇到另一個人,從而變得成熟,也為這個人改變了自己!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又瘦又矮的女生悟那,由於披散着一頭濃密的長髮而被叫做墩布姑娘。她的死黨圖圖試圖讓她剪去長髮,沒想到一把扯出一個憂傷的大祕密!當悟那還是瓶子妹妹時,遇到了大象哥哥,因為他動不動就被醫生往鼻孔裏插根粗粗的管子,像老長的大象鼻子。一對得囚禁在病房裏的孩子互相加油,每天努力的活下去。可是大象哥哥突然消失,生死未卜,只留下了奇妙的圖畫書《長髮姑娘》。大象哥哥在離開之前,做出了一個男子漢的決定,救了瓶子妹妹。幸運康復的瓶子妹妹懷抱最後的希望,開始漫長漫長的等待。直到有一天,大象哥哥突然出現,瓶子妹妹終於做出了一個閃着淚光的決定……最後瓶子妹妹把她的長髮剪了,因為她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大象哥哥給的,所以她要每天把自己打扮好。在生活中我們有多少次改變的機會?有多少次重頭開始的機會?又有多少次閃着淚光的決定呢?

這個故事貫穿着生命的相聚和離別、拯救和感恩的主題,輕巧透明的故事中流露着沉甸甸的對生命的無比熱愛,清澈憂傷,温暖有力,使人熱淚盈眶。

這篇故事讓我明白了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也讓我明白了要付出愛才能讓成長的道路走的.更踏實。

“給”比“拿”作文 篇13

“老師,李佳給我出的練習題,我全做完了,她還幫我批改過了呢!”一下課,我剛走出教室,李琳就拿着兩張稿紙興沖沖地喊着追了上來。我還沒來得及答話,李振曉也把課堂練習本送到了我眼前,急促地説:“老師,潘慧霞給我聽寫的生字,錯的我都改了,你快看看!”看着他倆高興、自豪的模樣,我不禁舒了口氣,想起了兩個多月前的那堂語文課。

那是我初接班不久,有一次的語文課內容是《語文園地》的“聽話.説話”訓練。要求學生把自己最欣賞的一張圖畫、畫片、郵票等給同學們介紹一下。為使每個同學都有發言機會,我決定先讓同排的三人小組互相介紹,然後再指定一名同學給全班同學介紹。我剛説完“先請三人小組互相説一説”,只見高進、張深、李文博一個從前排扭轉過身,一個從後排內側探着身子趴在桌子上,一個從走道那邊橫過來。於是,超越界線的三個腦袋便湊在走道中間,熱火朝天地説了起來。他們三人程度相當,個個能説會道。大概是為了顯示一下自己,當我走到他們跟前,他們更是講得眉飛色舞。我剛想問問他們為什麼不按我規定的學習小組討論而自行組合,無意中瞅見了他們周圍那些不善言辭的同學,只見他們正漫不經心地小聲嘀咕着,看到我,頭埋得更低,一臉的愧色和膽怯!無獨有偶,我發現還有兩組成績優秀的同學聚在了一塊兒,而那些成績平平的學生顯然被遺忘了。課是按時上完了,但班上那種兩極分化、優先生不幫助後進生的不正常現象卻使我陷入了深思,我決定先進行“各個擊破”。

一下課,我就把高進他們三個請到辦公室。我首先極力表揚了他們課堂討論熱烈,然後話鋒一轉問:“你們為什麼不參加自己的小組討論面要自行組合?”“跟他們説?簡直是對牛彈琴,他們會説什麼?”李文博快言快語,臉上充滿了鄙夷的神色,言語中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過錯。“那假如把你們顛倒一下位置,你不善長説話,他們又不願跟你合作交流,你又會有什麼想法呢?”一句話,使他們幾個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回答。

沉思了一會兒,機靈的高進不好意思地笑了:“老師,我們是有點太自私了。”聽了這話,我趁熱打鐵:“跟比自己能力強或跟自己能力相當的同學合作當然能促使自己進步,但跟能力不如自己的同學合作並真誠地幫助他們,同樣會受益匪淺!你們聽説過‘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嗎?”張深搶過話來説:“老師,幫助後進生也有好處,比方説,他有不會做的題在你的幫助下得到了解決,他的成績就會不斷提高,他從內心裏會非常感激你,這時你也會享受到幫助他人的樂趣,並且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也使自己學會的知識得到了進一步鞏固。”真沒想到他一口氣竟説出那麼一大堆道理,看到我不斷地點頭,他們的臉上都綻開了笑容。

“一花獨放不是春”。為了在全班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風氣,當天的課外活動,我針對這一問題在班裏展開了“如何與人合作”的討論。討論中,同學們認識到了只有學會合作,互相幫助,才能收穫成功,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給予別人永遠比向別人索取愉快。藉此時機,我又開展了“一幫一”的活動。先讓同學們自願結成幫扶對子並登記造冊,然後自己利用課餘時間互相幫助,取長補短。

這不,開頭的一幕就是李琳和李振曉給我彙報對子幫扶的情況呢!

“給”比“拿”作文 篇14

今天,我們學習了十四課,讀了課文,是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給”永遠比“拿”愉快。

記得那天,剛好是訂牛奶的同學領禮品的日子,五個同學馬上就拿到了獎品,可輪到鍾子傑時,只剩下一個粉色的文具盒了,鍾子傑不知是拿還是不拿,好像都快急哭了,因為他覺得粉色是女孩子用的,不適合自己。就在這時,楊鎮瑜拿出了他拿到的藍色文具盒,給了種子傑。然後,老師讚揚了楊鎮瑜這種精神,這時,坐在位置上的我們,也響起了掌聲。這時,楊鎮瑜的臉上也露出了十分自信的笑容。這件事大家可能已經忘記了,但我們可以問問自己,如果我是楊鎮瑜,自己會不會像楊鎮瑜一樣把文具盒給鍾子傑。我想大家都不會,所以,生活中這個小小事例也告訴我們:“給”永遠比“拿”愉快。

同學們,在我們生活中都會有一些這樣助人為樂的人,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向他們一樣。這個小故事就告訴了我們:“給”永遠比“拿”愉快。

“給”比“拿”作文 篇15

過完年了,我和媽媽乘坐回家的公交車。

回家的人很多,但位置不夠坐,所以有好多人只好站着。我和媽媽很幸運,坐到了位子,而且又是前排的。

車又停了,又一大批人上來了。一位提着打包裹的老太太上來了,她滿頭銀髮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她先用有着魚尾紋的單眼皮看了一下車內,然後找了一個可以站的空位,接着把她那沉甸甸的大包裹放在地上,在搖籃一般的車裏艱難地搖搖晃晃地站立着。

我有些可憐那位老太太,但又想:誰叫你這麼晚上來,又正好是趕上過完年人最多的時候,有位置是不可能的,給你一個站的位置就很不錯嘍。

那位老太太站得似乎有些累了,便靠在一個座椅上,休息片刻,還時不時地彎下腰把倒掉的包裹扶正。

此時,我想:唉,過完年一個人回家多不容易,還是一個老太太自己回家,而且是站在公交車上。怎麼所有的黴運都在她一個人身上體現呢?這多不公平呀!要不……我讓座位給老太太坐?還是算了吧,説不定,她下一站就下車了,還是再等等吧。

又過了好一會兒,車上的人不但沒有減少,還越來越多,老太太還是沒有下車,而且還被人羣擠得東倒西歪。

我的心又開始動搖了:老人家畢竟身子骨弱,哪經得起這般折騰啊!不管三七二十一,讓座位吧!

我一下子站起來,老太太被嚇了一跳,臉上露出一絲恐懼,“老奶奶,您坐吧。”我讓出位置説道。老奶奶轉恐懼為高興,説:“謝謝你啊。”我撓撓頭,站在空位上。

老奶奶坐下去後掏出一塊餅乾給我,我十分開心,興奮地吃起來,“真好吃。”我説道。

把座位讓給老奶奶的那一刻,使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一位名人曾説過的一句話:給永遠比拿愉快。

“給”比“拿”作文 篇16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十四課《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讓我想起了以前親身體驗的一件事。

那是在一個炎熱的夏天,驕陽似火,讓人感到十分焦躁。我和媽媽去公園散步,到了公園後,媽媽看我滿頭大汗,便遞給我一元錢,叫我買一個冰棍。我拿着錢蹦蹦跳跳地向食品店跑去。到了食品店,我發現有一位老爺爺站在食品店旁邊,一臉的無奈,好像有什麼難事。我走前去,問了問,原來,老爺爺上街溜達,天實在是太熱了,老人家正準備來食品店買瓶水解解渴,可這時候才發現,自己隨身帶的二十元錢不翼而飛了。聽到這裏,我毫不猶豫地把那一元錢塞進老爺爺的手裏,然後飛快地跑出食品店,一路上,我美滋滋的,雖然我沒有吃到美味的冰棍,但是我幫助了他人,解除了這位老爺爺的燃眉之急。媽媽見我沒買冰棍,便好奇地問我:“我讓你買冰棍的呀,沒有買嗎?”“不是,我把一元錢給一位老爺爺了。”我跟媽媽解釋道。接着我把老爺爺的事告訴了媽媽,媽媽直誇我是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我的心裏更加開心了。

從這件事中,我想到了一條諺語: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希望大家做個助人為樂、為他人着想的好孩子。

“給”比“拿”作文 篇17

“給永遠比拿快樂。”這是高爾基先生的名言,同時也是我的座右銘。

記得在上一次的“手拉手”活動中,也是我對這句話感觸最大的一次。當時,老師號召我們全班有錢捐錢,有物捐物。我呢,也想捐,但是轉念一想:反正全班那麼多人都會捐,也不差我一個,再説了,我把東西捐出去,也起不了多大作用,還不就是杯水車薪,何必呢?剩下的錢我還能為自己買點好吃的,好喝的,這樣不是更好。

於是,我就打算不捐了。第二天,上英語課時,我忘帶了英語書。當時,還有一個同學也沒帶書,老師就讓他站到門口去,下一次再不帶就叫家長。怎麼辦?我也沒帶書,要是被罰站了,多丟臉啊。我皺着眉頭坐在位置上,同桌似乎讀懂了我的表情,把英語書往我這邊推了推。老師朝我們這邊走來,看見我和同桌共用一本書,就知道肯定又有人沒帶書,便很生氣地説:“你們倆誰沒帶書,給我站起來。”不好,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我還是乖乖的站起來,承認錯誤吧。就當我準備站起來時,同桌拉了我一下,然後他站了起來,説:“老師,是我沒帶書。”然後他就接受了老師的“口水洗禮”。我感激地望着他。

後來,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對我説:“你聽過一句話‘給永遠比拿快樂’嗎?你已經經歷過了拿,應該再去接受更快樂的給了哦。”當天晚上,我拿出了自己全部的零花錢300元,還有一些書本,第二天全部拿出來通過“手拉手”活動捐了出去。

是呀,給永遠比拿快樂,給是一幅美麗的畫,是一支悦耳動聽的歌,還是一首難以忘懷的詩,它會給我帶來快樂,所以我一定要多多獲得快樂。

“給”比“拿”作文 篇18

高爾基説過:“給,永遠比拿快樂。”我想説:是的!因為,我就在那一次秋遊中知道了那個道理。

記得那一次,剛到景點,我的肚子就餓得咕咕叫,在老師給我們介紹景點時,我的“求知慾”感覺變成了“求吃欲”。終於,老師説可以吃飯了。

我趕緊打開書包,拿出了媽媽給我烤的雞腿,準備自己一個人大飽口福,可剛要吃,我旁邊的同學要和我分享他的美食:“金琛博,你快吃,這是我媽做的蛋包飯!”説着遞給我一個蛋包飯,然後他又給別人發了起來,“嗯!真好吃,謝謝!”大家開始誇讚。

我看見他,也決定分享我的炸雞腿,可我心裏似乎出現了兩個小人,一個説:“不行,這可是媽媽炸的,給了別人,自己咋辦?”一個反:“不行,給,永遠比拿愉快,你給別人,你也會快樂的!”最終,我還是沒有分享。

可是,“快,你多吃點,我的炒飯!”“你也吃一點的菠蘿!”小夥伴們分享食物的聲音此起彼伏,我越發難受,忍不住了:“我的炸雞腿,特好吃,大家快來拿!”雖然雞腿被一掃而光,可我的心裏很高興。

在我分享雞腿的那一刻,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給,永遠比拿快樂!

“給”比“拿”作文 篇19

愛心,是個神奇而美妙的東西。它能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間的温暖,能使命運坎坷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能使孤獨寂寞的人生活明媚。愛心是一個百變盒,變出人生百態,變出每個人臉上的喜怒哀樂,因為它的存在,社會充滿真情,人間洋溢真愛。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做一個正能量的傳遞者,一個愛心的守護者,帶動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正能量,生活充滿和諧與温馨。有一次,我和爸爸去公園玩,看到一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穿着破爛不堪的衣服,滿臉的皺紋,骨瘦如柴,雙膝跪地,手裏端着一個破舊的瓷碗,顫顫巍巍並用微弱的聲音説:“好心人,我那兩個不成器的女兒都丟下我不管了,能不能給我一點錢讓我買些吃的······”聽到這裏,我的心像被什麼東西戳了一下,鑽心的疼。我拿出爸爸剛給我的要買冰淇淋的兩元錢,想要給老爺爺,卻被爸爸一把拉住,“現在有些老人,想不勞而獲,通過編故事獲得人們的同情心,你不要被他們給騙了!”“就算他們是騙人的,但老爺爺已這麼大年紀,走路都困難,又怎麼會放下自尊心到街角來乞討呢?他一定是真的遇到了困難。”我堅定地回答。爸爸想了想,感覺我説的有道理,摸摸我的頭,給了我莫大的鼓勵。我把硬幣放到老爺爺的碗裏,那一刻,我感到無比自豪。雖然兩元錢微不足道但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這是我的一份愛心,一份“給,永遠比拿快樂”的喜悦。老爺爺沒有多説什麼,眼角流下的,是一份感激的淚水。此時,陽光明媚,空氣中跳動的,是春日裏温暖的音符。

我們生活的城市中,因為有愛心的存在,處處匯聚着許多正能量。

正能量是我們生活中極其需要的東西,只有正能量,才能讓我們看到那些有愛心的人,才能讓我們的城市變得更加美好。當正能量被傳遞時,它會產生莫大的號召力,淨化你的心靈,帶動身邊的每一個人積極參與進來,一起去幫助有困難的人。它無時無刻不存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裏,做着有益城市,有益他人的事情。

我的鄰居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奶奶,雪白的頭髮,臉上雖已有皺紋,但眼睛總是炯炯有神,奶奶對誰都笑呵呵的。每次微笑,都讓我感到有股暖流湧入心田。奶奶臉上的皺紋,是生活的印記,是歲月的痕跡。老奶奶每天早早的就起牀,每天都會把我們的樓棟仔仔細細的打掃一遍,還會用水從樓頂一直衝到樓下。每當我上學時,腳下踩着一塵不染的樓梯,心裏都美滋滋的。下雨時,奶奶就會拿出掃了無數灰塵的掃帚,把雨水一點一點地掃到下水道里。鄰居家誰有事情,奶奶總是第一個出手幫忙。奶奶有一手好的廚藝,每次做出美食,總是和大家一起分享。春節到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準備年貨,一場瑞雪也如期而至,瑞雪兆豐年嘛。但奶奶怕有人摔倒,便拿着掃把出來掃雪,冰天雪地、寒風呼嘯。奶奶穿着厚厚的棉襖,帶着棉帽,臉凍得通紅,手腳都要被凍僵了,可她還是堅持着。路面滑滑的,年輕人走在路上都要小心翼翼,奶奶就這樣掃一會兒,歇一會兒,掃一會兒,歇一會兒,一條不算多長的路,奶奶掃了一個多小時。看着乾淨的馬路,奶奶臉上露出了笑容。也許在奶奶看來這只不過是最平常的一件小事,但從這件事中,我們看到的,是一種正能量。

愛心無價,愛心的力量無窮,愛心會陪伴你我一生,讓我們一直幸福、快樂下去。我要繼續堅持着這份愛心,就像鄰居家的奶奶一樣,做一個愛心的見證者。

正因為許多人都加入了傳遞正能量的行列中,永不磨滅的愛心之火將更加旺盛!正能量,需要我們用自己的愛心去傳遞,傳遞出一片美好的未來。做一個正能量的傳遞者!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吧!從我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個愛心的見證者,做一個正能量的傳遞者。請大家相信:“給,永遠比拿快樂。”

“給”比“拿”作文 篇20

給予是很快樂的,給予了別人,別人也會感到很快樂。今天,我就給你們講一講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

記得有一天的早上,第四節數學課要考試,卷子一發下來,等老師説開始考試的時候,我們便爭先恐後地做起了卷子來。

突然,一聲細小的聲音從我的耳朵裏面穿過:“怎麼辦呀,我沒有帶尺子!”我抬頭一看,原來是李芸舒沒有帶尺子。

我看着李芸舒,她急得就像是一隻熱鍋上的螞蟻,臉漲得通紅,就像是剛剛喝醉了酒一樣,一粒粒豆大的汗水從她的臉頰上流了下來。我看着李芸舒一幅心急如焚的樣子,心裏情不自禁地想到:“我借給她吧!”

正當我要拿尺子的時候,我愣住了,心想:“不行,我自己都還沒有用好,不借!”於是,我打消了這個念頭,繼續做起了試卷。

過了一會兒,我看了看李芸舒,她急得雙腳直跺,滿臉通紅,兩隻眼睛裏佈滿了閃閃的淚花。我心想:“哎,還是把尺子借給她吧!”我拿着尺子往李芸舒那兒一遞,用笑容滿面地看着她。李芸舒接過尺子了,連説:“謝謝,謝謝!”我聽了這一句話,心中比小熊吃了蜂蜜還要甜。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給予比索取更加的快樂!

“給”比“拿”作文 篇21

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索取,那一天,我和爸爸的所作所為,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那是春天裏的一天,我和爸爸騎着摩托車從江都返回邵伯。我雙手摟着爸爸的腰,風兒柔柔地撫摸着我們,陽光暖暖地照耀着我們,路邊田野裏麥浪滾滾,一切都是那麼地生機勃勃。

突然,爸爸嘀咕了一句:“那個人是不是遇到麻煩了?”我側頭一看,只見前方不遠處一個人正彎着腰,衣服全都敞開了,推着摩托車,蹣跚地走着。路過他身邊時,只聽到他氣喘吁吁的,再一看臉上,全是汗水,爸爸問:“你是不是遇到麻煩了?”那個人頭也不抬地説:“唉,別提了,我以為一路順風的,誰知半路上沒油了,害得我已經推了一里路了!”爸爸聽了安慰地説:“不要急,我們來想想辦法吧!”我聽了,用手指捅了捅爸爸,説:“你的後備箱裏不是有一根長的麻繩嗎?用它拖着摩托車,不就行了嗎?”爸爸聽了,一拍腦袋説:“哎呀,我怎麼沒有想到呢?”爸爸從後備箱裏拿出那根長長的麻繩,麻利地將麻繩一頭扣在自己摩托車後備箱的支架上,一頭扣在那人摩托車龍頭的籃子上。然後,重新坐上摩托車,帶着我,拖着那個人和他的摩托車,緩慢地向加油站開去。

過了大約十五分鐘,到了加油站,那個人給自己的車子加了油,爸爸也順便加了油。那個人千恩萬謝,爸爸和我笑着説:“沒關係!”

我們再一次坐上摩托車,心情十分愉快,因為我和爸爸幫助了別人,用高爾基的名言來説,那就是“給永遠比拿愉快。”

“給”比“拿”作文 篇22

在2009年夏天一個美麗的夜晚,我取出小金庫裏的15元錢,開心地拉着媽媽和我一同去買書。

我們要經過未開放的二橋,我突然看見一個叔叔在唱歌,周圍又有很多人,我只見那叔叔一邊唱一邊流淚。我走過去,看了看他面前的紙,原來這個叔叔考上了大學,為了能讓他上學,他家向銀行貸了款,可是母親突然又生了胃癌,下一個學期的學費迫在眉睫,家中真的是四面楚歌,我看着看着,淚水也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我掏出錢包,取出了那15元錢,用含淚的目光看了看媽媽,媽媽默默的點了點頭,我把15元錢放下去説:“祝你媽媽早日康復!”“謝謝!”見那男子開心地笑了,我也十分開心。

雖然書沒買,錢也沒了,但我感覺到,給永遠比拿快樂,讓人十分滿足,不留遺憾。

“給”比“拿”作文 篇23

高爾基在給兒子的信當中寫到:“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給我的啟發是:只要你真誠地付出,人家受益自會予以回報,那你也將是多麼愉快呀!

有時看雜技,台上的小丑在盡力賣弄他的雜耍,引來觀眾的歡笑聲和掌聲,其實在人生的舞台上,我們都在扮演着一個個角色,揮灑自己的智慧與汗水,奉獻社會造福於人,獲得了人們的認可。

一名老師認真負責地教育學生,定會贏得家長和學生的尊敬,一名醫生妙手回春,救死扶傷,人們稱他們為“白衣天使”父母給孩子無私的愛護,也會在孩子的心中播下愛的種子,我是新世紀的一名國小生,我要按照學校的要求,“説普通話、寫規範字、做文明人”。樹立良好形象,認真學習、勤于思考、尊師愛友、關心集體,爭當“三好學生”。

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能給別人留下美好的東西而又不索取什麼作為回報,那你的心情給永遠比拿愉快!

“給”比“拿”作文 篇24

今天,我讀了一篇短文——“給永遠比拿更愉快”。

內容大概是這樣的:有一天,高爾基的兒子和他的媽媽一同去意大利看望高爾基。並在他的院子裏,灑下了好多花種。不久,他的兒子就回俄國去了。春天,兒子種的花都盛開了,高爾基站在窗台前,看到院子裏的鮮花,心裏高興極了!就給兒子寫了一封家信,並在信中教育他:“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只要留給人們的是美好的東西,那你的生活就會更加愉快”!

我從這個故事裏體會到: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只要盡我所能,給身邊、周圍的人,奉獻一片愛心,留下美好的東西。那麼,我的心裏是多麼的愉快。比如説,前不久,發生在我們班上的一件事情,上完第二節課後發間點的時候,值日生把一個破了口的果凍發給了我們班劉州崴同學,於是,他去找老師調換,可老師告訴他已發完了。他只好氣呼呼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看到別的同學都津津有味的吃着,他卻眼睛盯着那個破果凍,愁眉苦臉的坐在那裏發呆。這時候,我悄悄地走了過去,把發給自己的果凍讓給了他,他感激的望着我説:“謝謝”!後來沒想到,老師在課堂上表揚了我,我的心裏比吃了果凍還要甜呢!

我們現在應從身邊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培養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給永遠比拿更愉快”,這句話將永遠牢記在我心中。

“給”比“拿”作文 篇25

世人皆説:給予是一種快樂。但是,當每個人都給予別人東西時,那個收東西的人,又只能以需要幫助的人充當嗎?—————題記

我認為:拿不僅是種快樂,更是一種道德。當自己(不管窮人還是富人)把自己精心製作的禮物或別人需要的東西送給那個自己需要感謝或幫助的人手裏時,心裏是不是很高興,還有種慾望,希望收東西的人對自己説聲謝謝,並説這個禮物很漂亮,他(她)很喜歡。但是,拿這個禮物的人,必須不能拒絕,畢竟,這是人家的心意。而且要説這個禮物很漂亮,不管這禮物是不是真的很漂亮。這就是一種很少人領悟得到的道德。

這樣説或許真的有些深奧,那就以一個故事來説明:一個富有的人家,我們稱這家的男主人為阿貴。一個拾破爛的人家,男主人叫阿寧。有一天,阿寧在阿貴家樓下拾垃圾,就是那麼巧,阿貴恰好下樓倒垃圾,看見了阿寧的女兒梅兒,就對阿寧説:“孩子到了該上學的年齡了,到咖啡國小來吧,我是那兒的校長,我可以給她補助。畢竟孩子學習要緊。”阿寧連聲説好,果然第二天就到咖啡國小報到了。過了好幾天,阿寧敲開了阿貴家的門,拿着大袋小袋的食物,阿貴一直對阿寧説不用了,其實阿貴説的並不是客套話,而是實話,他家根本就不缺也用不着這些東西。阿貴的妻子莫洪卻説:“謝謝你阿寧,這些東西我們正好需要。”説完便將東西接來放好。阿寧很高興,在客廳坐了一下,聊了聊就走了。

阿寧走後,阿貴很不解地問妻子:“那些東西我們並不需要,而且人家那麼窮,你為什麼要拿人家東西?”莫洪説:“你想想,別人那麼窮,那麼想要感謝你,鼓起勇氣敲開了我們家的門,希望他送你的東西你喜歡,你怎麼可以拒絕他呢?”

這個故事就是由前面的道理為中心所改編的。這樣轉為故事化,就推翻了:給永遠比拿好的觀點。

“給”比“拿”作文 篇26

高爾基有一句名言:給,永遠比拿快樂!我覺得這句話説的很對,因為在生活中,我也碰到過這樣的事情。

有那麼一個星期,我們班的小潘因為感冒了,所以整個星期也沒來,連期會考試都錯過了。而且在這幾天裏,我們學習了好多知識,也做了很多作業。因為我是他的好朋友,又離他家最近,所以每天的作業都是我給他送去的,一天也不例外。我心想:這幾天我們上了好多節新課,小潘都沒來學,一定都不會做,我去幫他補一下課吧!

於是,我每天放學都先把作業放在他家,然後告訴他要做什麼作業。我回家做完作業後再幫他去補課。如果他不在家,我就給他寫張紙條,告訴他要做什麼,然後和他的作業,疊在一起放在桌子上,明天再幫他補課。

我幫他補課的時候都先告訴他題目的概念,給他在紙上列一下,再出幾題類似的題讓他做,直到他弄懂,我才回家。他奶奶在我每次走時都一個勁兒地道謝,説:“謝謝你啊!幫我們家孫子帶作業,還幫他補課,真是辛苦你了!”邊説還邊往我口袋裏塞水果和糖,表達她的謝意。

即使我百般找藉口推辭,比如“家裏有好多”“我不喜歡吃”,她也硬要叫我拿回家,再跟我告別。每次我揹着書包,拿着水果和糖,踏着輕盈的步伐往家走,這個時刻心裏都是暖洋洋的。

這幾天給同學補課,讓我明白了:給,確確實實比拿要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