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歷史演義

三國演義七年級讀後感(集合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國演義七年級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國演義七年級讀後感(集合15篇)

三國演義七年級讀後感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淚。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魚潐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談笑中。”

一遍遍翻讀《三國》,細細品讀,想起第一次品讀至這首詞時,感慨萬千,思緒籌集。遙想當年,三國鼎立,羣雄爭霸,多少豪傑破空而出,又有多少豪傑轉眼間灰飛煙滅。縱使他們擁有萬千的智慧與膽識,即便他們可以過上富足的生活,可他們為了自己的國家卻毅然放棄了這些,他們為國捐軀,但雖死猶榮。他們的事蹟讓人們刻骨銘心,他們的名字也將會被人們所記住、所讚揚。

我感觸於一代軍閥豪傑曹操,他在自己的生命中嚴於恪守軍人本質。矢雨交際之中,他大顯英雄本色,毫無畏懼之態,但臨終之時卻淚雨黯然。他的生命包含無限坎坷。豪情壯志滿懷之姿與割發斷袍之態儼然形成鮮明的對比。他一次次用自己的智慧是守住了多少城池。可在戰功喜宴席上他又何曾想過又有多少士兵因此而葬送了性命。人們對於他的説法觀點不同,既有人對他持認同態度又有人對他報以否認態度。也難於他淚如泉湧。

我更有感於陳列在先帝廟宇中的皇帝劉堪。對於他的父親被人稱為“扶不起的阿斗”,對於這個還在負隅頑抗卻依然無法挽救國家命運的他來説,感慨萬千,卻只恨無能為力,只能祈求上天給予啟迪。最終的`他因受不了面對先皇、大臣、百姓的壓力,帶着無限的悲憤,滿腔無奈,拔劍自刎。蜀漢亡了,這個靠一槍一彈,用無數人的屍體而堆積起來的國家卻被這個擁有多少賢能武將的無能君主而給“拱手相讓”。想到這裏,不禁為那些為蜀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們而流淚。

《三國》既是一本彌足珍貴的史書,更是我的良師益友,“他”讓我讀懂戰爭年代人民的悲情、愁苦和王朝的歷史興衰,細細品讀,字字斟酌也許會帶給你少許啟迪。

三國演義七年級讀後感2

烈日炎炎的盛夏假期,我翻開我國曆史的篇章——《三國演義》,津津有味地閲讀完之後,令我深有感觸。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和《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齊名為“四大名著”。從“桃園結義”到“司馬懿統一三國”中的故事數不勝數,而且生動有趣,讓我看了還想再看下一篇,愛不釋手。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他能説是主人公之一,才華橫溢,料事如神。自從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他就忠心耿耿為劉備效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獨自撐起蜀國。儘管面對孫權,曹操那些“豺狼虎豹”也無所畏懼,膽大心細,在萬人之中顯示自己的才華,在劉備那兒也立下赫赫戰功,如:火燒赤壁,華容道,三氣周瑜,七擒孟獲……諸葛亮有句名言“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所以諸葛亮的計策中,除了空城計,其它都是在他的'掌握之中。

聽到曹操這個名字,大家眾所周知,他被人們認為是“超級大反派”。每當別人聽到劉備打了敗仗都心不甘情不願,但聽到曹操大了敗仗都拍案叫絕。曹操是“反派”?我不這麼認為:1。曹操成為奸雄那是被逼的,黃巾亂起,董卓進京,他怎能坐視不管。2。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為了討伐袁紹。3。曹操不陰險狡猾,曹操是因為出計而被視為狡猾,那諸葛亮豈不是更狡猾?4。曹操對百姓很好,大家都知道劉備打了敗仗會帶百姓逃亡,曹操其實也是如此呦!曹操本是大漢忠臣,但朝代出了問題,皇帝無能,所以終結了漢朝。但我們也要把曹操列入“英雄榜”。

當然,三國還有其他有名的英雄豪傑:智勇雙全的周瑜、大義凜然的關羽,力拔山兮的呂布……我也好想斗轉星移回到過去,和劉關張“四英站呂布”,與曹操煮酒論英雄,和孔明公瑾火燒赤壁……

《三國演義》真不愧為“四大名著”之一,不僅人物詳細,而且故事精彩,讓我的記憶裏又多了一份知識,收穫滿滿。

三國演義七年級讀後感3

書像一條河,有的已經隨着波浪漂流走了;有的已經失去了昨日的光彩;但有一本書卻像刀子一樣深深地刻在我心裏,那就是《三國演義》。

在《三國演義》全書出現以前,中國各類小説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幾十個字。《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説,中國小説由短篇發展至長篇的原因與説書有關。宋代講故事的風氣盛行,説書成為一種職業,説書人喜歡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為題材來敷演,三國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來在民間也已流傳,加上説書人長期取材,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飽滿,最後由許多獨立的故事逐漸組合而成長篇鉅著。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會上經過漫長時間口耳相傳,最後得到輾轉加工,集合成書,成為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説,這是一種了不起的集體創造,與由單一作者撰寫完成的小説在形態上有所不同。《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批吒叱風雲的英雄人物。在對三國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揭露鞭撻。今天我們對於作者的這種擁劉反曹的傾向應有辯證的認識。尊劉反曹是民間傳説的主要傾向,在羅貫中時代隱含着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

不知怎麼了,本書使我膽大了起來。以前,我一看到有人在放擦炮,我就捂着耳朵,跑的遠遠地。看着鞭炮有沒有放了。但自從看了《魯濱遜漂流記》後,我不再害怕了。都不捂着耳朵在看了。有時還自己放了玩玩。

我愛《三國演義》,它給了我信心,給了我優美的語言,給了我,這本書任我百看不厭,我十分喜歡它。

三國演義七年級讀後感4

馬踏斜日,象飛田角,一條楚河漢界給予後人多少遐想;摘一片龍井,飲一口西湖水,給予後人多少留戀;潑一幅水墨,誦一句《論語》,給予後人多少詩情。而今我舉杯邀明月,煮酒論英雄。

東漢末年,戰火紛飛,而俗語説“亂世出英雄”,而今我想再與孟德鑄就,論一番天下之英豪。

不義不富,不義不貴。

不義不親,不義不近。

墨子將義擺在了很高的位置,如果做不到“義”,就不必談後者。而這位英雄是忠義的化身,桃園之中,你義結金蘭,隨後為大哥奔走一生。因為最初的`誓言,你過五關、斬六將,護送兩位嫂嫂。而曹操敗走華容道時,你大義放走了他,因為你深知以前他對你的厚待,這是你對他的回報。因為“義”你沒有選擇曹操的位高權重,八千里路雲和風只為和劉備相聚;因為“義”你為蜀國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此刻只剩赤兔在風中哀鳴。你為後人留下了“待人需重情義”。當今時代,物慾橫流,許多人最純真的一面已被物質衝擊,但我們應該反思,雖然社會有黑暗之處,但是我們依舊應該以情義待人,給他人以温暖。

再飲一杯,再論英雄。

所謂治國者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齊家,治國,平天下”一直為古人推崇。而蜀國後期之所以富國強兵是因為有這位英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諸葛亮家訓中告誡後人的名言。諸葛亮一直嚴於律己,對子孫也嚴格要求。這使他為“治國平天下”打下了基礎。卧龍崗一出,認為天下三分,以連吳抗曹;三寸不爛之舌戰敗羣儒,赤壁之火嚇退曹兵。六出祁山,七擒孟獲。但只怪天妒英才,劉禪不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你以一生未踐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留給後人多少“財富”、多少“寧靜‘’和‘’致遠”,你使中華文化大放光彩。

中華之精華太多,我受益匪淺;中華之英雄太多,我數不過來。你們給予後人的是遐想,是留戀,是詩情,是榜樣。

最後,此杯已罷。

三國演義七年級讀後感5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它是著名小説家羅貫中寫的,這本書給我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那我就説幾個來個你們聽聽吧。

其中有一個章節是這樣的:關羽被俘虜後,曹操想把這名虎將佔為己有,心想關羽可能會像其他將領一樣,貪戀金銀財寶,迷戀於美色,重色輕友的人。便一直厚待他,贈給他不少金子銀子,也送了他許多美女,但關於全都一一退還了。曹操送給關羽的戰袍和新衣裳,他卻將新的穿在舊的裏面,表達自己無論受到再高級的待遇也不會忘記桃園三結義,背叛劉備。打聽到劉備的消息後,關羽立即決定去尋找劉備,他帶上嫂嫂,過了五個關卡,分別是:東嶺關,洛陽關,汜水關,滎陽關以及滑州黃河渡口並斬了曹操六名大將,這就是流傳至今有遠近聞名的著名成語—過五關,斬六將。

這讓我聯想到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我們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軍,組成了八路軍。但是傷亡慘重,雖然有些同志在抗日戰爭中死去,但他們是因為保衞國家而犧牲,是因為早日趕走日本侵略軍,讓中國人民過上平定,幸福,快樂的生活。所以,他們死的光榮。他們,將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永生。可是,也有一些人,因為覺得抗日戰爭死傷慘重,為了要活下去,便去給日本侵略軍告密,從此背上了漢奸的名義。他們雖然活着,但已經失去了生存的價值。因為要活下去,背叛了自己的`祖國,忘記了是祖國哺育他們長大成人。這兩個事例讓我明白了就算別人給你多大的好處,都不可以像漢奸一樣忘恩負義,這樣才會體現出你人生的價值。

三國演義,這本書記載了許多歷史故事,每個故事都説明了不同的道理,它就在書裏等待你去發現哦。

三國演義七年級讀後感6

《三國演義》記敍了三國時期古代的事情,我從一個名叫“火燒博望坡”的故事中體會到:一個人要取勝,就要靠智慧,蠻力永遠也鬥不過智慧。

在劉備剛剛找到諸葛亮的時候,其實諸葛亮是不受到人們尊敬的,因為他只顧着自己訓練剛招募來的幾千兵馬,什麼事也不幹。

張飛、關羽都覺得諸葛亮不會武功,沒本事,是個沒用的東西,不把他放在眼裏。曹操知道了,也不以為然,認為諸葛亮不過是個野人,他立即派大將夏侯敦帶20萬兵馬殺向劉備,去拿劉備的人頭。

劉備知道了,立即與諸葛亮商議,於是他便在博望坡仔細觀察,在這裏埋伏了一些兵馬,等待夏侯敦軍隊的到來,夏侯敦一到,劉備便衝上前去迎戰,但不一會兒就撤了,夏侯敦見了,連忙上前追趕,途中又遇見了趙雲,趙雲單槍匹馬,也是打了一會兒就撤。

慢慢地,夏侯敦的軍隊被引入了博望坡,諸葛亮下令放射火箭,於是,整個森林都被點燃了,夏侯敦的軍隊被困於火海之中,正在這時,劉備、趙雲衝上前去將夏侯敦的軍隊打散,隨後,關羽、張飛也衝了出來,把夏侯敦的軍隊一一消滅,夏侯敦也差點葬身火海。

其實,現代的戰爭中也有這樣類似的實力。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日本一心想着逐步蠶食中國。小兵張嘎又一次見到一個日本病倒了村子,便獨自上前去,手握着假的木槍,將日本兵的真強騙到了手中,這便充分的體現出了智慧戰勝蠻力的道理。

生活中的勢力與火燒博望坡也有着近似之處。

平時做英語同步探究,我總是習慣性地翻看最後面的`答案,結果次次考的很棒,次次得到老師的表揚,但是一道大考,我的狐狸尾巴便逐步顯露了出來,英語老師發現了之後,立刻撕掉了我的同步探究答案,意思是説,考試用的是日積月累的智慧,而不是蠻看配套的答案。

《三國演義》中的火燒博望坡告訴了我:“強者會用自己日積月累的屬於自己的智慧來取勝,而弱智,則會拼命地偷取屬於別人的智慧,做一個無形的盜賊!”

三國演義七年級讀後感7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每次聽到這首歌,我就心潮澎湃。《三國演義》是我百看不厭的一部名著,它不僅讓我瞭解了許多驚險曲折的故事,還讓我認識了不少個性鮮明的英雄。

説起趙雲,也就是常山趙子龍,大家肯定很耳熟。從“單騎救主”、“截江救阿斗”足可以看出他對劉備的忠心耿耿。再加上他具有武藝高強、正義凜然的英雄本色,難怪劉備説他“渾身是膽”“乃真丈夫也”。他實在是一個有情有義的硬漢子!

再説關羽,此人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典型的忠勇人物。因為他髯髮長二尺,一副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的.樣子,所以被人們譽為“美髯公”。他不僅是個美男子,還是劉備集團的得力干將。不管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還是“千里走單騎”,都能反映出他對劉備的赤膽忠心。他真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提到劉備,在作者眼裏,他是個“亂世梟雄”,但在我眼裏,他只不過是個“膽小怕事”的人。雖説在“青梅煮酒論英雄”中體現了他的遇事老練,工於心計,但他為了一個“義”字,不聽眾將的忠告,竟大動干戈,率領七十五萬大軍,草率伐吳,最後被陸遜用火攻破,最終蜀軍全軍覆沒。讀到這裏,我真為他的這種行為感到惋惜!

談起諸葛亮,他可謂是書中最具光彩的英雄人物。他憑藉自己的絕頂聰明,成功運用了“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擺八陣圖、空城計、七星燈”等一系列妙計。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和託孤之重,他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獲,六出祁山,雖説他滅魏吞吳統一天下的雄心沒有成功,但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已經流芳百世。他永遠是後人敬仰並崇拜的偉丈夫!

反覆品讀《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説,不但豐富了我的歷史文化知識,而且提高了我的個人道德修養,更重要的是,從書中的眾多英雄身上,我懂得了“英雄”的真正含義———為人誠信、機智勇敢、胸懷天下、無私奉獻。

三國演義七年級讀後感8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羅貫中根據有關史話和民間流傳故事與自己的想象經過高度熔炬後創作而成的。故事從漢代末年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公元169年)開始至三國歸晉(公元280年)而終。全面體現了東漢末年與三國時期封建統治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它具有無法估量的藝術價值,在人民中廣泛流傳,成為一座不朽的豐碑。

《三國演義》七成真三成假,其中塑造了許多帶一點虛幻色彩的英雄——有高風亮節的諸葛亮,英俊瀟灑的周瑜,奸詐殘酷的曹操,年少有為的孫權等等。

而我最喜歡的是英勇善戰的趙雲,他戰功數不勝數,一句“常山趙子龍”令無數勇將望而卻步。

歷史上的.趙雲其實不如小説,並不受劉備信任,也沒有五虎上將的説法,他很委屈——至高也就做到鎮東將軍,箕谷一敗更讓他降至鎮軍將軍……然而小説中的他仍是無數人的偶像,他自從公孫瓚轉到劉備帳下後,立下功勞,其中很多都是典故,其中他兩救後主劉禪更廣為流傳。

話説張飛吼斷長板橋後,劉備拋下兒子、妻子狼狽逃走,魏兵進攻時,他獨自一人在亂軍中斬敵無數,救回被奄奄一息主母抱着的後主救回,並擺脱衞兵追殺。

好一個趙子龍單騎救主,對劉備忠心耿耿,怪不得劉備要摔孩子來感謝趙雲呢。趙雲的膽量,武功也可見一斑,而且他也很講道理,且看“趙雲劫江奪阿斗”。

諸葛亮三氣周瑜後,東吳無可奈何,只好出損招,騙孫尚香吳國太病重,讓她把兒子帶來,讓劉備用荊州換兒子。可趙雲硬是單騎上船,以槍抵箭,跟主母講道理,直至張飛搶回阿斗。

趙雲的英雄氣概和俠骨柔腸是我最欣賞的,此外智取貴陽體現了他兵法上也有過人之處,另外他年近七十仍斬五將立新功的氣魄也令人佩服……

總之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英雄就是趙雲,他令我崇敬。而你對三國英雄如何評價呢?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喔!

三國演義七年級讀後感9

我愛看《三國演義》,看的都快會背了,我最喜歡故事中的連環計。

由於董卓一時打不過十七路諸候,就變得更加殘暴了,有許多忠良都被他殘害了,朝中大臣都敢怒不敢言。

司徒王允苦思對策,經過他的觀查,董卓老賊和呂布都是色鬼,於是就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王允先宴請呂布,然後命歌女貂蟬為呂布彈琴助興,琴聲優美無比,呂布聽的如痴如醉,而這位貂蟬是位美麗善良的`姑娘。呂布被她美貌深深的吸引了,王允一看,趁機説:“小女還未有夫君,就把她許配給你如何。”呂布一聽,喜出望外。

酒席散後,王允説:“等我選處好日子,就把小女送到你府中。”

幾天後,王允又宴請董卓老賊,貂嬋在一旁翩翩起舞,董卓大喜。王允説要把貂嬋送給董卓,董卓假裝推辭,王允一見就親自把貂嬋送進了董相府。呂布聞訊大怒,趕去責問王允。

王允裝着很為難的樣子説:“董太師親自來到我家,説是接貂嬋和你成親,我怎麼敢阻攔呀!”

第二天,呂布來到相府,貂嬋假裝流淚的樣子悽悽慘慘,又對呂布説:“自己非呂布不嫁,可受到董卓的侮辱,沒臉活在世上了。”説着就往河裏跳,呂布一下把她抱到懷裏,不料被董卓發現,董卓就拿着方天畫戟要殺呂布,呂布從後門逃跑了。

王允知道呂布和董卓有仇,就和呂布商量殺死董卓。

一天,王允把董卓騙進了宮殿,呂布趁機一戟刺死了董卓。老百姓們不論男女老少,都高興地在大街上載歌載舞起來,就像過節一樣。

貂蟬在三國演義中是位捨身報國的可敬女子,她為了挽救天下黎民,為了推翻權臣董卓的荒淫統治,受王允所託,上演了可歌可泣的連環計美人計,成功的離間了董卓和呂布,最終呂布將董卓殺死,結束了董卓專權的黑暗時期。

三國演義七年級讀後感10

我從小愛看《三國演義》,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就常捧着厚厚的《三國演義》啃,似懂非懂地沉入驚心動魄的大戰之中。

《三國演義》真不愧是我國最著名、最傑出的歷史小説,他向我們展示了精彩壯闊的.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無論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還是陰險狡詐的曹操,還是心胸狹窄的周瑜、英勇善戰的關羽、趙雲……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都已深深印在我心中。

諸葛亮是我在《三國演義》中最欣賞的一個人物,他的一生鞠躬盡,死而後已,他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謀,他火燒博望坡,借東風,草船借箭,巧擺八陣圖,空城退敵、以木偶智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一個個故事打動人心,。使人難以忘懷。就拿“草船借箭”來説吧,雖然他知道周瑜妒忌他,想用造十萬支箭陷害他,可他顧全大局,豁達大度,不願意在大敵當前時與周瑜鬧翻,而是將計就計,立下軍令狀。他預測三天內必有大霧,瞭解魯肅的忠厚,知道他不會泄露借船機密,更深知曹操多疑,料定他不敢輕易出兵。諸葛亮安排草船,精心偽裝,利用大霧,“一字兒擺開”,是為了受箭的面積大、數量多;讓軍士“擂鼓吶喊”,是為了虛張聲勢,提示曹軍射箭方向;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既能增加受箭面積,使船身保持平衡,又能使回程順風順水,巧妙地利用草船“借”來十萬多支箭,粉碎了周瑜的陰謀,使周瑜自歎不如……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怎能不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呢?

《三國演義》真是一部百看不厭的好書,每閲讀一次,我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讓我收益匪淺。作文

三國演義七年級讀後感11

“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每當我聽到這朗朗上口,京味十足的《三國演義》,它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瑰寶。

東漢末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中國進入了一個羣雄爭霸的時代。《三國演義》藝術地再現了這一段歷史畫卷。作者羅貫中用他那如椽的大筆,描繪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塑造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神機妙算的諸葛孔明,驍勇善戰的關雲長粗中帶細的張翼德,渾身是膽的趙子龍,心胸狹窄的周公瑾以及陰險狡詐的曹孟德等人。

《三國演義》裏共有四十三章,每一章都情節曲折,生動形象。我最喜歡《劉玄德三顧茅廬》這一章,它主要講了劉備為了拜諸葛亮為軍師,兩次去山上請他,可都沒看見孔明。第三次他終於見到了諸葛亮,便誠懇地邀他去做軍師,輔助自己,以恢復漢室。 諸葛亮看他態度誠懇,便答應了。劉備這種執着的精神感動了我。他三次恭恭敬敬的地上山找他,不怕失顏面,即使關羽,張飛再怎麼不屑,他也堅持以誠懇的'態度去拜訪諸葛亮,好打勝仗,保家衞國。 在這400多個人物中,我最不喜歡的是奸雄曹操,幾乎每次使出的計謀,都被諸葛亮破解了,可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而且他好逸惡勞,心懷不軌,逼死皇后,獨攬朝中大權,自立為王,簡直可與董卓相提並論了。我最敬佩的是劉備三兄弟,趙雲和諸葛亮,我覺得這三國中,唯有蜀國屬於比較正義的,雖説各國皇帝都有貪慾之心,可是隻有劉備心懷大志,想要振興漢室,而關、張、趙三人則驍勇善戰,視死如歸,忠心耿耿;孔明則神機妙算,足智多謀,據説還有呼風喚雨之技,特別在《諸葛亮草船借箭》與《孔明借東風》二章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聽大人們説,我的父輩們都是看《三國演義》長大的,這膾炙人口的曠世鉅作,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伴隨着我們童年的成長,讓我們的童年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三國演義七年級讀後感12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兒女情長沒法執着,有誰來煮酒,爾虞我詐是三國,説不清對與錯,紛紛擾擾千……”這首歌很好聽,我在想它到底要告訴我什麼……

抬頭看看窗外,雲灰濛濛的。心情很糟,是的我的考試考砸了。我要學習堅強,堅強是很重要的,也許吧,大家都這麼説。

哼着歌,我打開練習本,是談談曹操。清平之奸賊,亂世之梟雄。比起他我更崇拜“義字當頭”的關羽。我不喜歡一副仁慈樣的劉備,當皇帝的哪一個是仁慈的,不用手段帝位能是他的嗎?被火燒七百里連營就一病不起,堅強這個詞到不適合他。孫權會用人,卻僅僅守着父兄的基業,沒有帝的霸氣。這個曹操很狠,不得不説帝王這個詞在他身上貼切的很!

我拿來《三國演義》尋找曹操的身影,驀地我心頭一觸,原來曹操才是真英雄!這位大將軍在宛城折軍喪子後痛定思痛;這位漢丞相敗走華容道時嘲笑諸葛亮、周瑜;這位魏王割須棄袍後巧施反間計。連遭挫折卻不忘一統天下的抱負!曹操把堅強演繹到頂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公的詩好不令人痛快。

伸了個懶腰,此時已近黃昏。我好像知道了什麼是堅強,困難打不敗,挫折打不倒這便是堅強。

有人説:“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孫權的江山是繼承下來的,只有曹操的江山是打下來的!”

三國演義的文筆偏向於漢室,正如歌唱的“爾虞我詐是三國,説不清對與錯”亂世之中有誰是對的,誰是錯的呢?可在這亂世之中卻有真英雄!曹操雖然“奸”,這是作為軍事家應有的“奸”!

三國演義七年級讀後感13

在風起雲湧的漢朝裏,天下湧現出許多英雄例如:劉備關羽張飛趙雲曹操等等而我只偏愛關羽。他不僅飽讀詩書,而且非常重義氣,天生的傲氣更是舉世無雙。

自從讀了《三國演義》之後我每天都在幻想能像關羽那樣。關羽不被後人廣為流傳還被人們尊稱為武聖。可見關羽寧死不屈的精神影響了我們多少代人。

當我看到關羽倒走麥城的時候心裏不由得替關羽感到惋惜,但同時我也為關羽寧死不屈的精神感到自豪。

關羽他義薄雲天文武雙全是我最喜歡的武將之一。在水淹七軍的時候充分體現出關羽有勇有謀的表現。關羽人稱武聖,古往今來有多少人不佩服關羽的義氣下,世人稱關羽為關二爺,可見關羽是多麼具有影響力。關羽直到他生命最後的一刻還在罵孫權突出了關羽不怕死的精神。光這點就足以比任何武將、好千倍萬倍。可見關羽的忠心不二。

關羽的一生都在為他的.大哥劉備效力,沒有半點怨言,即使張飛錯怪了他,他也沒有半點生氣的樣子。可見關羽把兄弟情看的很重。

關羽與劉備、張飛失散是被曹操抓住。曹操勸關羽投降,關羽誓死不降,最後才跟劉備約法三章才寄在曹操跟前。當得到劉備的下落時,關羽更是馬不停蹄的趕到他身邊,一路上危險重重他卻過五關斬六將可見不怕任何困難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為了劉備他甘願放棄生命。可見他多麼重視兄弟情宜。

關羽跟劉備張飛一起討伐黃巾賊時留下赫赫戰功,關羽更是名震華夏。後收得周倉,不離不棄的跟着關羽。關羽死時,周倉自吻。可見關羽在他手下里具有良好的聲喻跟他在一起的個個都是義薄雲天。

在三國裏關羽最佩服孔明不僅是因為對他的網開一面還因為孔明的神機妙算。關羽一生為被打敗只因他倒走麥城時被小人出賣而導至他輸了從而被殺讓人覺得非常可惜。

關羽他最後的死雖然沒有流下什麼,但是關羽唯一留下的東西就是他的忠義,這就是我喜愛關羽的原因。

三國演義七年級讀後感14

最近,我讀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受益匪淺,它是我國古代著名作家羅貫中寫的,主要講述了三國時期,劉備、孫權、曹操三人通過努力各自創建了蜀、吳、魏三國,三分天下,從而展開了長久的紛爭。後來,由於劉備之子劉蟬整日不務正業,軟弱無能,孫權之孫孫皓大量消耗國家物資,最後都歸降於魏國的司馬炎,被晉國統一的故事。

這本書刻畫了許多傑出的人物,如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等等。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諸葛亮了。他原本住在隆中,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相助,諸葛亮被劉備的誠心感動,答應出山。諸葛亮出山後對劉備忠心耿耿,多次用計謀打退了魏、吳兩國的進攻,就連臨死前也用計嚇退了魏國的兵馬,他這種鞠躬盡瘁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書中也有許多情節讓我感動,當我讀到劉關張三人打敗呂布時,我為他們能打敗呂布而感到高興;當我讀到關羽被殺時,不禁為關羽感謝到難過;當我讀到張飛為了給關羽報仇卻因打了手下而被殺死時,我巴不得立即進入書中把那兩個手下打死;當我讀到劉蟬整日只知花天酒地,敵軍來到城下時,不僅沒有想到對抗,反而想投降時,我為蜀國有這樣的君主感到惋惜,又為蜀國這樣的滅亡而感到遺憾。

讀完《三國演義》後,讓我大開眼見。諸葛亮的博學多才、足智多謀;劉備的寬厚仁愛;劉關張三人的兄弟情深都是值得我學習的。我希望我長大以後也能像書中的英雄一樣,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幹出一番事業。我相信,只要我從現在開始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將來就一定能實現我的夢想!

三國演義七年級讀後感15

前段時間,我讀了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在《三國演義裏》,我最喜歡的人是諸葛亮,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諸葛亮在吳國的時候,周瑜覺得他太厲害了,想方設法想要除掉他,便説軍中缺箭,便叫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可是諸葛亮只要三天就能造出箭來,還下了軍令狀在三天之內造不出十萬支箭來甘願受重罰,説完便告辭了,周瑜聽了,心裏樂開了花。

周瑜手下魯肅去拜見諸葛亮,諸葛亮讓他私拔二十條船,每條船三十人,再在船邊立上成束的.草,用青布蓋上,而且不能讓周瑜知道,魯肅答應了。可是,借船給諸葛亮後,第一天和第二天都不見諸葛亮有反應,一直到了第三天的四更時分,諸葛亮突然叫魯肅去取箭,還叫人把那二十艘船用鐵索連在一起,向曹操水寨開去。五更時分,船就到了水寨諸葛亮又讓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排開讓將士們在船上擂鼓吶喊。由於是大霧天氣,曹操不敢出兵,只好射箭。天快要亮時諸葛亮又叫將士們一起喊到:“謝丞相箭!”這時船已經開出去了十多公里了,曹操想追也追不上了。諸葛亮回去一清點,每條船上都有五、六千隻箭,還多出了幾萬支呢。這讓周瑜非常生氣。

讀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做人心眼不要太小,因為在諸葛亮三氣周瑜時,周瑜看不得別人比他強,諸葛亮就利用這一點來對付周瑜,讓周瑜氣得箭傷裂開。周瑜臨死時長歎三聲:“既生瑜,何生亮?”,説完就一命嗚呼了。

雖然我很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但我最佩服的還是羅貫中能寫出這麼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