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典詩詞 > 詩詞集

陳亮的詩詞《虞美人·東風蕩颺輕雲縷》賞析

詩詞集1.86W

《虞美人•東風蕩颺輕雲縷》

陳亮的詩詞《虞美人·東風蕩颺輕雲縷》賞析

宋•陳亮

東風蕩颺輕雲縷,時送瀟瀟雨。水邊台榭燕新歸,一點香泥,濕帶落花飛。

海棠糝徑鋪香繡,依舊成春瘦。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賞析】

東風輕吹,浮雲片片,時而下起陣陣春雨。春燕初回,銜泥築巢,美景如畫。海棠花已經落了,散在地上,鋪了一路,枝上已是綠肥紅瘦,春天也快要走了。“黃昏庭院柳啼鴉”,時間已經到了黃昏,院子裏靜悄悄的,只有柳陰裏傳來陣陣鴉鵲的叫聲,在這樣的情景下,作者憶起了一段美好的往事。“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人是“那人”,事是“折梨花”,十分簡單的動作,卻造就了一個絕美的境界。“那人”定是作者思念的人,關於她的外貌,作者隻字不提,只一個“折梨花”的動作,便惹人浮想聯翩。她一定是一個梨花般清麗脱俗的女子,她愛梨花,要折來一枝送給心上人。梨花是純潔無暇的,是素淨淡雅的,代表着她的那份最純潔真摯的感情。那個場景是在“花前月下”,朦朧的月色籠着清雅的梨花,梨花映着女子美麗的面容,雖不是“人面桃花”的美豔,卻讓人見之不忘,一生牽掛。

全詞和婉秀麗,意境幽美,表現了陳亮詞風的多樣化。

擴展閲讀:陳亮的簡介

陳亮出生於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在他的身敍中説:“陳氏以財豪於鄉,舊矣,首五世而子孫散落,往往失其所庇依。”(《陳亮集》卷15《送巖起叔之官序》),陳氏在其祖父代,家境富裕,人丁興旺。“當時聚會,動則數百人”“其後數年,死生困頓,何所不有”,從此便沒落下來,陳亮的曾祖父陳知元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間“以武弁赴京守禦,從大將劉元慶”死於抗金戰鬥之中。他的祖父陳益“明敏有膽決”,其父陳次尹剛成年即為全家生活而奔波,陳亮的母親,14歲便生下了陳亮,對陳亮的哺養教育之責,主要由祖父母承擔,他們把復興陳家的希望寄託在陳亮身上。陳亮説:“皇祖、皇祖妣鞠我而教以學,冀其必有立於斯世,而謂其必能魁多士也……少則名亮以汝能,而字以同父。倦倦懇懇之意”。

《宋史·陳亮傳》説他“生而且有光芒、為人才氣超邁,喜談兵,議論風生,下筆數千言立就”,從青少年開始,就顯示了他是一位聰穎精明,才華橫溢和志量非凡的人。在18歲時,他就考查了歷代古人用兵成敗的事蹟,寫出了《酌古論》3篇,討論了19位風雲人物。當時的婺州郡守周葵看了這部書,對他十分賞識,讚譽為“他日國士也”,並“請為上客”(同上)。然而,周葵所欣賞的是陳亮博通古今的才華,期望把這位有希望的青年人納入道德性命之學的軌範中去,孝宗隆興元年,周葵參知政事,聘陳亮為其幕賓“朝士百事、必指令揖亮,因得時豪俊盡其議論”。周葵授以《中庸》《大學》曰:“談此可精性命之學”,但陳亮對此不很感興趣,他後來説“紹興辛已,壬午之間,餘以報治兵事,為一時明公巨臣之所許,而反授《中庸》《大學》之旨,餘不能識也,而復以古文自詭於時,道德性命之學亦漸聞矣。”經過學習,陳亮雖然對道德性命之學有所瞭解,但他卻認為,那種空談心勝的道德性命之學無補於實際,更不能解決抗金統一事業,所以沒有按照周葵為他設計的道路去實行,而是繼續研究前人的歷史,並且又撰著了《英豪錄》和《中興遺傳》兩部著作,冀圖從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中總結出中興復國的借鑑。

擴展閲讀:陳亮的文學創作

陳亮的政論文、史論,如《上孝宗皇帝書》、《中興五論》、《酌古論》等,提出“任賢使能”、“簡法重令”等革新圖強言論,無不以功利為依歸。其哲學論文,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為永康學派的代表。他提倡“實事實功”,有益於國計民生,並對理學家空談“盡心知性”,譏諷為“皆風痺不知痛癢之人”。他還與朱熹多次進行論辯。所作文章,説理透闢,筆力縱橫馳騁,氣勢慷慨激昂,自稱"人中之龍,文中之虎",可謂“推倒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甲辰答朱元晦書》)。

陳亮有詞74首。他的愛國詞作能結合政治議論,自抒胸臆,曾自言其詞作“平生經濟之懷,略已陳矣”(《水心集》卷二十九《書龍川集後》)。如〔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念奴嬌〕《登多景樓》:“憑卻江山管不到,河洛腥羶無際。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以及〔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父老長安今餘幾?後死無仇可雪”等,其愛國憤世之情,慷慨激烈,氣勢磅礴,與辛棄疾詞風相近似。劉熙載《藝概》卷四説"同甫與稼軒為友,其人才相若,詞亦相似"。

陳亮作詞,曾自述:“本之以方言俚語,雜之以街譚巷歌,摶搦義理,劫剝經傳,而卒歸之曲子之律,可以奉百世豪英一笑。”(《與鄭景元提幹書》)所作除愛國豪壯之詞外,亦有豔麗、閒適、應酬和投贈、祝壽之作,其中如〔水龍吟〕“鬧花深處層樓”、〔虞美人〕“東風蕩揚輕雲縷”等,頗為清幽閒淡,疏宕有致。然而他的應酬、祝壽之詞則大都無甚新意,但“不作一妖語、媚語”(毛晉《龍川詞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