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5個

成語故事5個 反客為主

成語故事5個

三國時期,劉備統率大軍前去攻打漢中。漢中的守將夏侯淵得到消息後,馬上派人通知上司曹操,曹操聽説後大吃一驚,立刻親自率兵四十萬前往抵禦劉備的軍隊。

夏侯淵知道曹操的援軍馬上就到,便派夏侯尚帶兵進攻。劉備的將領黃忠見曹軍前來挑戰,就派大將陳式去迎戰。夏侯尚和陳式交戰了幾個回合之後,夏侯尚便假裝戰敗想要逃走,陳式乘勝追擊。誰知走到半路,山上突然滾下來很多大木頭,砸中了陳式,夏侯淵便生擒了陳式。

黃忠聽到部下的報告後,連忙去和謀士法正商量。法正説:夏侯淵這個人很浮躁,有勇無謀。我們可以採取步步為營的辦法,激勵軍隊向前推進,然後引誘夏侯淵來戰,從而捉住他,這就是反客為主的戰法。

黃忠採納了他的建議,將陣地穩步向前推進。夏侯淵見蜀漢軍隊不斷向自己這邊推進,便組織人馬進行反擊,派夏侯尚率軍出戰。結果,夏侯尚與黃忠一交手就被活捉了。

夏侯淵非常生氣,出兵包圍了黃忠的軍隊,還破口大罵。可是,任憑夏侯淵怎麼辱罵,黃忠就是不出戰。時間慢慢過去,曹軍越來越疲憊。這時黃忠突然出戰,夏侯淵來不及防範,被黃忠一刀砍成了兩段,曹軍大敗。

後來人們就用反客為主來表示客人反過來成為主人,比喻變被動為主動。

成語故事5個 分道揚鑣

南北朝時期,北魏的元齊為朝廷立下了大功,被封為河間公。他有一個兒子,名叫元志。元志精明能幹,很有文才,被任命為洛陽令。

有一年,北魏孝文帝採納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議,將都城由山西平城遷到河南洛陽。按照當時的封建禮節,官職低的元志應該給官職高的李彪讓路,但元志生性倔強,不肯避讓。他們兩人爭執不下,只好一起前往皇宮去請孝文帝裁決。李彪説:御史中尉是皇上的重臣,作為官職比我低的洛陽令,元志不應該搶道。元志説:我是洛陽這個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凡是住在洛陽的人,不管是誰,統統編在我的户籍本中,御史中尉也在我的管理範圍之內,我為什麼要給李彪讓路呢?

孝文帝見自己手下的兩個大臣發生爭執,而且各有各的道理,便和稀泥説: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道揚鑣(biāo)。自今以後,可分路而行。意思是説,洛陽是我國的都城,你們雙方各有職責,那麼就把路分開作為兩部分,你們各自驅車在一邊走。從今以後,誰也不要搶佔誰的道路。

元志和李彪從皇宮出來以後,馬上用標尺量路畫線,每人各走半邊,也就相安無事了。

後來,人們用分道揚鑣作為成語,比喻志趣、目標各不相同,所以最好各走各的路,互相不干涉。鑣,馬勒口;揚鑣,舉鞭驅馬前進的意思。

成語故事5個 分庭抗禮

一天,孔子和學生們在樹林裏休息。學生們讀書,孔子彈琴。一條船停在附近的河岸邊,一位漁夫靜靜地聽孔子彈奏。孔子彈完了,漁夫招手叫來孔子的學生子貢和子路,問了孔子的情況,又説了幾句寓意深刻的話,就轉身走了。

子貢把漁夫的話告訴了孔子,孔子追上漁夫表示要虛心求教。於是,漁夫就和孔子暢談起人生的道理來。孔子謙卑地對漁夫説:我願意做您的學生,得到您的教誨。漁夫沒有答應他,獨自划船走了。這時,顏淵把車子拉了過來,子路請孔子上車。可是孔子仍然呆呆地望着漁夫遠去的方向,直到水波平靜下來,聽不見槳聲了,才登上車子。

子路問孔子:我為您駕車已經很久了,不曾看見先生對人如此謙恭尊敬。就是天子和諸侯見到您,也是相對行禮,平等相待,您還帶有點自尊的神色呢。(原文是:‘由得為役久矣,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夫子猶有倨傲之容。’)但今天,那個漁夫漫不經心地站着,而您卻彎腰弓背,先施禮後説話,是不是太過分了呢?孔子便向他説明了如此謙卑的原因。

分庭伉禮是説賓主相見,分別站在庭中兩邊,相對行禮,平等相待。伉,對等。現在寫作分庭抗禮,用來比喻平起平坐,或表示互相對立。

成語故事5個 奉公守法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足智多謀,英勇善戰,立下顯赫的功勛。趙惠文王封趙奢為馬服君,官列上卿。

趙奢原來是一個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他對趙王一片忠心,收税時大公無私,一視同仁。

有一次,他到趙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趙勝家去收田税,誰知道趙勝的管家蠻橫不講理,就是不肯繳納田税。趙奢根據當時的法律,嚴肅地處理了這件事,殺了趙勝手下九個參與鬧事的人。趙勝知道後,大發脾氣,揚言要殺趙奢。趙奢知道趙勝要殺自己,不但沒有躲避,反而找到趙勝,對他説:您是趙國王族的貴公子,卻放縱管家違反法律。如果大家都不遵守法律,國家必然衰弱。國家一旦衰弱,其他國家就會來侵犯我們,甚至把我們滅掉。到那個時候,您還能保持現在這樣的富貴嗎?但是,您要是能夠奉公守法,那麼百姓也會以您為榜樣,天下就會穩定,國家也就強盛起來了。您身為王族公子,怎麼能不重視國家的法令呢?

趙勝聽了這一番話,知道趙奢是個有才幹的人,於是就在趙惠文王面前建議提拔趙奢。趙惠文王聽從了趙勝的建議,任命趙奢為統管全國賦税的官吏。從此,趙國的賦税公平合理,百姓富足,國庫得到了充實。

後來,人們就用奉公守法這個成語,指某人嚴格地遵守國家的法律制度,做事非常規範。

成語故事5個 赴湯蹈火

東漢末年,劉表擁兵十萬,稱雄荊州。他外表儒雅,但內心多疑。當時曹操和袁紹都想拉攏劉表,但劉表卻不知道該歸順誰。有一天,劉表的屬下韓嵩(sōnɡ)説:曹操他一旦擊敗了袁紹,就會移兵進攻我們,那時將軍您就難以抵抗了。所以歸附曹操乃是萬全之策。劉表説:如今天下大亂,未知所定,我也難以適從。目前曹操住在許昌,你替我前去探一下他們的虛實如何?韓嵩説:我是您的臣下,自當為您效勞,就是赴湯蹈火,我也勇往直前,在所不辭。如果將軍已作出歸順曹公的決策,那麼派我進京是完全正確的。如果您主意未定,就派我進京,天子封我一官,我就是天子之臣,按道義就不能再為將軍效勞了。那時,將軍就不要為難我了。劉表含糊其辭地要他去一趟再説。

韓嵩到了京城後,受曹操控制的漢獻帝封他為零陵太守。劉表得知後,認為這是韓嵩對自己的叛逆,準備等韓嵩回來後就殺了他。韓嵩一進門,劉表大罵:韓嵩逆賊,竟敢叛我!韓嵩説:我早已有言在先。今日是將軍辜負我,不是我辜負將軍!劉表啞口無言。劉表的妻子見此情景,便悄悄地勸諫道:韓嵩是本地頗有影響的人物,況且他理直氣壯,誅殺他恐難以服眾。劉表自知理虧,只得下令赦免了韓嵩死罪。

後來,人們就用赴湯蹈火來形容即使面對滾燙的熱水和熊熊大火,也勇往直前,比喻不避艱險。湯,熱水。

標籤: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