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傳説

經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

傳説3.02W

經典的地理故事可以把廣大地區的地理事物呈現在人們眼前,使人一目瞭然,以下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經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歡迎大家閲讀。

經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

經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篇一

提起地球的自轉,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它是一個不容置疑的真理,但如果讓人們對此作出證明,或許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對於人類初次作出的對地球自轉的證明來講,曾發生過下面一個故事。

16世紀時,“太陽中心説”的創始人哥白尼曾依據相對運動原理提出了地球自轉的理論。可從他提出這一理論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這一理論只能停留在讓人們從主觀上接受的水平,直到19世紀才被法國的一位名叫傅科的物理學家,用他自己設計的一項實驗所證實。

傅科是用一種特殊的擺來進行實驗的。這個擺由一根長60餘米的纖細金屬絲懸掛一個27千克重、直徑約30釐米的鐵球所組成。當時人們把這種從未見過的“超級擺”稱之為“傅科擺”。

1851年的一天,傅科在法國巴黎萬神廟的圓頂上將他親手製作的傅科擺吊上,讓擺在廣場上悠然自得地擺動着。這時,成千上萬人前來觀看這一奇妙的實驗。隨着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他們發現了奇蹟,那就是擺在悄悄地發生着“移動”,並且是沿順時針方向發生旋轉。有的人在擺動開始時,明明看到擺球運動到自己眼前,又蕩了回去,可經過一段時間後,擺球竟離自己越來越遠。這對於圍觀的人們來講,他們通過對現象的觀測都得出這樣的結論,眼看着自己沒有移動,那一定是擺平面發生了“移動”。

其實擺動的平面是不會發生移動的。我們知道作為一種物質運動形式,擺是無法擺脱地球自轉的。傅科選用較長的金屬絲,是為了讓擺動的時間達到足夠的長度,這樣便於觀察擺動的變化,同時選用較重的擺球,是為了增加擺本身的慣性和動量,以克服空氣的阻力,一旦它擺動起來,作為一種運動狀態,有滯後於地球自轉的慣性,即能夠減少地球自轉的影響。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分析,由於地球的自轉,每一個觀測者都被地球帶着運動,儘管觀測者站在原地沒有動,可腳下的地面是動了,也就等於把觀測者悄悄地帶離了原地。因此,真正沒有移動的是擺動平面。

傅科擺的擺動作為地球自轉的有力證據,現已為世界所公認。我國北京天文館的大廳裏就有一個傅科擺,一個金屬球在一根系在圓穹頂上的長長細線下來回擺動着。下面是一個刻着度數的像鐵鍋似的大圓盤,人們可以由此讀取擺動平面旋轉的度數。前去參觀的人們都喜歡在這裏停留一段時間,親眼看一看地球是怎樣自轉的。

經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篇二

在河南境內古代曾有一個杞國。杞國有一個人聽説天是無限高遠的空間,日月星辰都在天空中飄浮着,他就害怕日月星辰會掉下來,打壞莊稼砸死人,甚至地也會陷下去,因而他整天憂心忡忡,愁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不知如何是好。有一位好心人,擔心他愁壞了身體,拉着他一道去問懂得天地道理的聰明人。

杞國人問:天會壞嗎?

聰明人解釋道:天是氣體結合而成的,到處都充滿了氣體,你整天呼吸、運動都在氣體當中,每時每刻都在同氣體打交道,為什麼要擔心天會壞呢?

杞國人接着又問:天果真是氣體構成的,那麼日月星辰不是要掉下來嗎?

聰明人又回答説:日月星辰也是氣體構成的,只是它們會發光而已,即使掉下來,還是落到氣中,也不會有什麼損傷的。

杞國人又問:那麼地會壞嗎?

聰明人答:地是固體的大塊,到處都塞滿了,你每天在地上行走,跑跳都隨你的便,為啥還要擔心它會壞呢?

杞國人聽了轉憂為喜,高興地回去了。

其實,從現在來看,這些回答不一定都對,特別是日月星辰是否會掉下來的問題,根本沒有正面答覆。幸虧這個杞國人不求甚解,三言兩語就被打發走了。這個故事本是諷刺那些產生不必要顧慮的人,現在看來,這個杞國人的憂愁還有道理哩。

現代天文學告訴我們,宇宙中的各種天體按照一定的系統和規律,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從而形成不同層次的天體系統。比如,由於地球質量比月球大得多,吸引的結果使月球圍繞地球公轉,在宇宙中形成了一個很小的天體系統——地月系。地球和其他行星圍繞太陽公轉,它們和太陽構成高一級的天體系統——太陽系。太陽系是由太陽、行星、衞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星際物質構成的天體系統,地球僅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

太陽系又是更高一級天體系統——銀河系中極微小的一部分,銀河系是由許許多多的恆星和各式各樣的星雲組成的一個龐大的恆星系統,太陽僅是銀河系中的普通一員。銀河以外,還有許許多多同銀河系規模相當的龐大的天體系統,稱為河外星系。銀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組成總星系,它是現在所認識的最高一級天體系統,也是我們觀測所及的宇宙部分。至於總星系以外是什麼樣子,隨着科學的發展,空間探測技術的進步,人們對宇宙的認識將會不斷擴大和深入。

從以上可知,宇宙中的各種天體都是按一定的系統和規律運動的,這是自然規律所決定的,而古代人不懂這些道理,所以,就“杞人憂天”了。

今天,面對地球上大大小小的隕石坑,以及1994年7月發生的蘇梅克—利維9號彗星與木星相碰事件,我們也不能排除小行星、彗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這已引起國際社會和科學界的密切關注。但我們也不至於像杞國人那樣整天憂心忡忡,這次對彗木相撞事件的觀測,就是在全世界天文學家的通力合作下完成的。它表明,人類已掌握了小天體飛來撞擊行星的規律,如果將來某一天真的有天體撞擊地球,人類將用最先進的科技手段改變小天體的運行軌道,以確保地球安然無恙。

經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篇三

故事發生在20xx多年前的魯國。一天,孔子在路上碰到兩個孩子正爭得面紅耳赤。孔子上前問他們説:“你們為什麼事爭得不可開交呀?”

兩個孩子爭先恐後地告訴孔子,他們正在爭論早晨和中午的太陽哪一個離我們近。

一個孩子説:“我認為早晨太陽出來時離人近,中午的時候離人遠。因為早晨的太陽看起來有車蓋那麼大,中午的太陽看起來只有菜盤子那麼小。這不就説明早晨的太陽離我們近才顯得大,中午的太陽離我們遠才顯得小嗎?”

孔子聽了覺得有道理。但還沒等他點頭稱是,另一個孩子馬上反駁説:“早晨太陽出來時,到處涼氣襲人,中午卻熱得像站在沸水邊一樣難受,這不是因為早晨太陽離我們遠才覺得涼,中午太陽離我們近才覺得熱嗎?”

孔子一聽也覺得有道理。可這樣一來他就無法斷定兩個孩子誰説的真有道理了。

兩個孩子看到孔子似是而非的樣子,急得直跺腳,一個拉着孔子一隻手説:“孔大人,您可得給我們評個準理,看到底誰説得對呀!”

兩個小孩子給滿腹經綸的孔子出了個難題,大學問家無可奈何地搖搖頭,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搞不清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十分失望,望着孔子遠去的背影取笑説:“還説他學問大得很呢!原來也不過如此而已!”

20xx多年前的兒童,從他們的生活體驗中能悟出物體近則大遠則小;同一熱源近則熱遠則涼的道理,並且以此來判斷太陽的遠近,這是難能可貴的。但受當時科學認識水平的制約,不能準確認識地球之外的許多天文現象是不足為怪的。孔聖人也非先知先覺,他的學問也受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我們同樣不能苛求他。

現在我們知道日地距離在一天內的變化是微不足道的。早晨太陽離我們稍遠一點,中午稍近一些,兩者相差約等於地球半徑,僅相當於日地距離的1/2300,這對觀察太陽的大小和太陽輻射到地球的熱能都不起多大影響。

早晨的太陽看起來大一些,中午的太陽小一些,實際上是一種視覺誤差。因為,早晨太陽剛從地平線上升起來時,有山峯、樹木等地面物體作對比,太陽就顯得大一些;而中午的太陽高懸在空曠的天空,相形之下就顯得小一些。實際上用儀器測太陽的視直徑,若不考慮地平線上大氣折射的影響,早晚都是一樣的。

至於地面温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太陽高度角。早晨,太陽斜射,同束陽光照射的面積大,單位面積上得到的太陽輻射少;同時,因為斜射陽光通過大氣層的厚度大,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多,再加上夜晚地面輻射散熱,日出前後地面熱量虧損到極大值,因此,早晨氣温低,顯得涼爽。而中午呢,一方面太陽高度最大,陽光直射或接近直射,熱量集中,另一方面陽光通過大氣的厚度小,太陽輻射被削弱得少,再加上地面熱量盈餘,氣温已經升高,因此,中午就熱得多。實際上對於每秒30萬千米的光速來説,早晨和中午日地距離的微小差別根本不會影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的多少。

標籤: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