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線上字典 > 歇後語

京味兒歇後語大全彙總

歇後語2.92W

京味兒歇後語之一:天安門的獅子篇

京味兒歇後語大全彙總

天安門的獅子---對兒擺著。注:天安門前後的石獅子都成對兒擺放,比喻成雙成對的東西。

皇城角兒上看牆---多饒一面兒。注:這裡的皇城實際是紫禁城,站在角樓看城牆總能看到兩面兒,比喻言語行動過份,適得其反。

故宮裡插柳條兒---豎不起來。注:紫禁城裡除了御花園,一律不準種樹,以策安全,因此種樹也活不了,比喻自己不爭氣,別人扶不起來。

太和殿的匾---無依無靠。注:太和殿的匾額懸掛在殿簷下,背後有空隙,比喻無人幫助,孤立無援。

盧溝橋上的獅子---數不清。注:盧溝橋上雕刻的石獅子極多,難以數清,比喻事物數量太大。據文物部門統計,盧溝橋上有石獅子485個。

香山的臥佛---大手大腳。注:香山東面的臥佛寺,供奉一巨大臥佛,手腳為常人的兩倍半,比喻花錢不計算,隨意出手。

京味兒歇後語之二:永安寺的獅子篇

永安寺的獅子---頭朝裡。注:北海南門裡的永安橋正對白塔,其北側的牌樓“堆雲”下有一對向北的石獅子守著橋頭,好像再北側的永安寺大門前的石獅子,而且頭朝著寺門,比喻自私自利的人。

萬春亭上聊天兒---說風涼話兒。注:萬春亭是景山上正中最高處的亭子,四面透風。

十三陵的石人張嘴---沒話可說。注:十三陵神道有翁仲12個,其中四個武將張著嘴卻不會說話。

前門樓子搭腳手---好大架子。注:腳手即腳手架。

鐘鼓樓上的家雀---耐驚耐怕。注:舊時北京鐘鼓樓定時擊鼓撞鐘,而在其樓簷下的家雀(麻雀)卻習以為常,並不驚怕,比喻遇事不驚的人。

皇上家的祠堂---太廟(太妙)。注:天安門東側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原為明清太廟,祭祀皇上的祖先。此處諧音。

京味兒歇後語之三:潭柘寺的石魚篇

潭柘寺的石魚---好看不好吃。注:潭柘寺龍王殿廊下有一懸掛的石魚,色如紅銅,敲擊有聲,但不能吃,比喻華而不實的事物。

潭柘寺的佛光---照遠不照近。注:潭柘寺歷史悠久,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只說,因此名氣也大,招引許多遠方香客,但是附近百姓反倒很少參拜,比喻並無真本領,在近處吃不開,只能在遠處招搖撞騙的人。

卸甲山的松樹---一邊歪。注:卸甲山位於密雲西北,山上的松樹多向東南歪斜,系該地多西北風的緣故,比喻眾人意見一致,都是一個傾向。

萬壽寺彎腰---頂上見。注:現在的西三環紫竹橋北長河北岸有萬壽寺,系慈禧的行宮,原來每年農曆四月在此有廟會,同時在西頂娘娘廟也有廟會,熟人在萬壽寺廟會相見彎腰鞠躬後,總會說“頂上見”,就是還會在西頂廟會再見,比喻遇事要爭個高低。

土地廟著火---慌了神兒。注:京城土地廟極多,廟一著火,著慌的肯定是那些供奉的神仙,比喻遇事慌張,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人。

周瑜噹噹---窮(都督)嘟嘟。注:北京人管進當鋪當東西叫“噹噹”,周瑜系三國東吳水軍都督,諧音比喻說話嘮叨,一件事兒說個沒完沒了。

京味兒歇後語之四:西太后聽政篇

西太后聽政---專出鬼點子。注:慈禧聽政時期,正是帝國主義侵華事件頻發時期,處理的“洋務”極多,謂之“鬼點子”,比喻那些專門出壞主意的人。

袁世凱做皇帝---好景不長。注:袁世凱改元“洪憲”僅83天,比喻做一件事或過好光景的時間很短。

喇嘛的帽子---黃啦。注:藏傳佛教宗喀巴派的喇嘛頭戴黃帽子,比喻辦事情不成功,失敗了。

吃了烤肉到盧溝---宛(晚)來宛(晚)走,注:烤肉宛是北京著名的烤肉館兒,宛平城位於盧溝橋畔,諧音比喻來得晚走的也應該晚。

六必居的抹布---甜酸苦辣全嘗過,注:六必居是北京有名的老醬園子,其抹布當然是擦抹過各種味道,比喻飽經風霜,經歷坎坷,見多識廣。

砂鍋居的買賣---過午不侯,注:砂鍋居,正名和順居,北京有名的“燒、燎、白煮”館兒,過去每天只做一口豬,經常是午間就賣完了,過午才來只能等明天了,比喻辦事情要趕早,不能耽誤時間。

京味兒歇後語之五:會仙居的炒肝篇

會仙居的炒肝------沒早沒晚。注:前門外鮮魚口會仙居賣炒肝,從早到晚不間斷,比喻一些人辦事不計算時間。

王致和的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注:前門外延壽寺街原有王致和南醬園,以生產豆腐聞名,延續之今一直未斷,比喻某些行為名聲不好,但是一些人還覺得有利可圖,願意幹。

六月天下暴雨------猛一陣子。注:北京夏季多暴雨,雨勢雖猛卻時間短,比喻某些人幹事情開始時勁頭兒足卻不能持久。

端午節的黃花魚------正在盛市(勢)上。注:端午時節正是北京的黃花魚上市盛時,諧音比喻某人發展勢頭正在最盛之時。

七月十五吃月餅------趕先(鮮)兒。注:月餅本是八月十五吃的食品,七月十五就吃了,提前一個月,搶先了,諧音比喻湊熱鬧,趕新鮮,追時髦的人。

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注:八月十五的月亮格外圓而亮,比喻心胸坦蕩、光明磊落的人。

京味兒歇後語之六:廠甸的大糖葫蘆篇

廠甸的大糖葫蘆---串上了。注:琉璃廠廠甸每逢正月有廟會,定有長約五尺的大糖葫蘆發售,比喻某些人為了共同的目的而互相串通好了。

三十晚上吃餃子---沒外人。注:除夕夜家家吃餃子,沒有客人在座,因為都在自家團圓,比喻某場合在一起的都是彼此信得過的朋友,可以推心置腹。

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注:天橋的藝人以賣藝為生,賣藝之前都是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地介紹其技藝,等待觀眾聚集後才開始練習,比喻那些只會說不會幹的人,不實在地做事。

小鋪的蒜---零揪兒。注:一般人家吃蒜都是到衚衕裡的小鋪零買幾頭,而不是成辮子的儲存,買時掌櫃的從蒜辮子上往下零揪,比喻辦事不整在,零敲碎打。

小衚衕趕豬---直來直去。注:北京有許多窄小的衚衕,在這樣的衚衕裡趕豬,只能直進直出,比喻說話痛快,不拐彎抹角。

門頭溝的財主---窯(搖)頭兒。注:門頭溝是京西礦區,煤窯眾多,窯主多是有錢的財主,諧音比喻對某件事情的否定或不同意。

京味兒歇後語之七:開瓶兒的二鍋頭篇

開瓶兒的二鍋頭---衝勁兒足。注:二鍋頭是北京特產高度清香型白酒,早年有“燒刀子”之稱,入口熱辣,謂之“有衝勁兒”。比喻為人做事有闖勁兒,潑辣,敢作敢為。

老太太喝豆汁兒---好稀(喜)。注:豆汁兒乃北京特色小吃中最具地方色彩者,能否喝豆汁兒可謂判斷老北京兒的標誌。諧音比喻個人喜好某件事情或某個物件,別人干涉不著。

四牌樓的警察---管不著那一段兒。注:街頭警察都是分地段各負其責,在自己管轄地段之外的不能越界辦理,比喻責任分明,但不管非自己管界的閒事。

艾窩窩打金錢眼---蔫有準兒。注:京城道教名剎白雲觀有窩風橋,橋洞內懸掛一個巨大銅錢,錢眼中有一小鐘,遊人用小銅錢打大銅錢,擊中小鐘的會發出清脆響聲,寓意好運。艾窩窩則是用糯米做的小吃,以其打金錢眼當然不會有聲。比喻辦事情心中有數,不是聲張,穩妥的人。

蠍子拉屎---毒(獨)一份。注:蠍子蜇人時會分泌有毒的液體,諧音比喻那些做事太獨,不管別人的人。

窩頭翻個---現了大眼。注:窩頭是舊京平民的普遍主食,上尖下圓,中空為圓眼兒,如果把窩頭翻個,就顯現出圓眼兒了。比喻想出風頭反而出醜的人。

京味兒歇後語之八:涼白開沏茶篇

涼白開沏茶---沒味兒。

注:比喻沒有吸引力的人、事情或作品。

荷葉包釘子---個個想出頭。注:舊時北京街頭賣食品的多用荷葉包裝,但是用荷葉包釘子必然露出釘子頭來,比喻大家都想顯示自己而不願意聽從別人,不齊心。

挑水的回頭---過井(景)了。注:舊京百姓多吃井水,有專門挑水、送水的力夫,俗稱“挑水的”,諧音比喻過時、落後,追悔,帶有感傷色彩。

宛平城的知縣---年年換。注:明清時期,皇帝每年要到先農壇籍田,收穫後向先農壇所在的宛平縣知縣交稅,以示帶頭守紀。但是知縣收皇帝的稅又屬以下犯上,本該殺頭,念起為國收稅,以罷官處之。比喻那些每年都在變化的事物或人。

標籤:歇後語 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