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石溪胡氏宗祠楹聯欣賞

上聯:舜帝之裔,武王之臣,周室作陶,陳藩封國。從滿公而降,百代源流,箕裘克紹,天下宗親歸一統;

石溪胡氏宗祠楹聯欣賞


下聯: 漁樵則商,耕讀則仕,治時問宰,亂世盡忠。自安定以來,千年史冊,燕翼貽謀,中華兒女有三胡。

1385年,石良辭官榮歸故里,在老家九姑豆溪建宰相府,在縣城最熱鬧最繁華的欽聖門建造石氏宗祠,始修家譜。可謂光宗耀祖,蔭庇子孫。老一輩人說當時石氏宗祠全縣第一,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宗祠原址在縣城實驗國小內,今已不存,然而宗祠的五幅對聯卻記在有識之士的心中,後收入《安徽名勝楹聯輯注大全》。我在1998年安慶市教育幹部培訓時看到此書,在欣賞楹聯時發現幾處註釋“具體指該族何人待考”。為此我借來族譜,尋根“六順堂”,對五幅楹聯作了粗淺的註釋,以對祖宗負責,對外人有個交待,更求教於方家。

俎豆甲兵千載業

江湖廊廟一般心 (石良撰)

俎,古代祭祀,設宴時盛置牲口的禮器,木製漆飾。豆,盛肉的一種器具。俎豆,都是古代宴客朝聘祭祀用的禮器。甲兵,指鎧甲和兵器,也指士兵,泛指武備。 江湖,舊時泛指四方各地,指各地的民眾。廊廟,指古代帝王與大臣議論政事的地方,這裡指在朝為官。

這是石氏宗祠的大門楹聯,也是石良公自述心曲,抒發作者的功業與情懷。

大意是:我帶著三千宿松子弟兵和大批糧草救駕,助大祖解救鄱陽湖之圍,跟隨太祖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創下大明千秋偉業,也為我石氏光宗耀祖;我深感皇恩浩蕩,不管是在朝廷為官還是退職告老還鄉為民,我對朝廷的赤膽忠心對老百姓的關愛之情始終不變——“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小孤山》一書作者龍韻在石良墓上有一副對聯:百戰功垂洪武業 千秋勳在相公碑,“相公碑”即石良墓上的“誥敕碑”,也是對石良公這幅楹聯作註解。

祖澤千年崇禮樂

家風百世擅箕裘(石良撰)

禮,規定社會行為的法則規範儀式的總稱,也指四書五經中的《禮記》。樂,音樂,古人以作樂崇高,這是意指古代有修養有禮貌溫文爾雅的文士風範,泛指儒家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儒家經典。箕,簸箕。裘,毛皮的衣服。箕裘,謂克承父業。《禮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

如果說第一幅楹聯是述志,那麼這一幅就是家訓,是告誡石氏後人:要學習秉承石碏 、石奮的優良家風。

大意是:我石氏祖上有德,忠於祖國,大義滅親,奉公守法,崇尚禮樂,“忠純”“孝謹”優秀家風稱誦當代,流芳百世;我等石姓後輩當恪遵祖訓,學文習武,知書達理,尊老愛幼,和睦鄰里,美德家風代代流傳。

萬國來同試看他歐美文明都存國粹

百家騰躍先治我徂徠經術莫負家傳 (石長信撰)

石長信,字恂如,宿松石氏20世裔,光緒21(1895年)進士,任浙江道、湖南道監察御史,都監察院給事中,著有《仙田集略》。來同,來朝。同,會朝之名。國粹,國之精華。徂徠經術,宋朝石介字守道,天聖八年(1030)進士,國子監講學。篤學有志,樂善疾惡,遇事敢為。後丁父母擾,躬耕于山東徂徠山下,以周易教授,魯人號之“徂徠先生”。《宋史》有傳。

大意是:世界各國到我國朝會(實際上多是列強到中國侵略掠奪),君且看,歐美各國文明都保留各國精華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包括堅船利炮洋槍火藥和工業技術等現代文明);我文明古國,五千年中華文明,先秦諸子百家經典如《周易》等在世界產生廣泛影響,我石氏先祖守道公在《周易》研究、修身治國齊家等方面都有精到的見解,這些國寶家傳我等後輩當繼承發揚光大,莫讓失傳。

萬石君開百代宗風有孝子有忠臣祠宇接宮牆緬當時耆舊衣冠為百年名宦鄉賢增光竹帛

六順堂稱一邦望族多乙科多甲科家聲揚譜牒數近日詩書門第只一姓部曹御侍出色鬆滋(周永濟撰)

周永濟,清末民國時宿松人,光緒28年舉人,任過知縣、鹽大使等職,民國初年為宿松縣議會副議長。

1、萬石君,指石氏18世祖石奮。這是我石氏先祖中一位非常顯赫的了不起的前輩,《史記》《漢書》均有傳。十五歲時為漢高祖小吏,後升中涓,文帝時“積功勞為大中大夫”,景帝時為“九卿”“上大夫”,與四個兒子皆官至二千石,景帝親稱為“萬石君”。 2、祠宇,此指“石相祠”《史記》說萬石君小兒子石慶為內史御史大夫丞相封牧丘侯,他為齊相時“舉齊國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齊國大治,為立石相祠”。 3、宮牆,指文廟。 4、耆舊、故老,年老的好友。 5、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古上曰衣下曰表,冠,衣帽。 6、六順堂,石姓譜堂。 7、乙科、甲科,均為古代科考名目,明清時代舉人為乙科,進士為甲科。據不完全統計,明清時期我石姓中舉為官者達30餘人,進士10餘人。8、譜諜,記述氏族或家族世系的書,即族譜或家譜,此指《石氏族譜》。9、部曹,古代職官的治事機構中,有部又有曹。漢時尚書五人,一人為僕射,四人分為四曹(猶現在的部)。後世尚書為各部長官,各部之司官為部曹。查家譜“部曹”猶指石綸(吏部郎中)、石礪金(候選刑部郎中)、石長仁(吏部主事)、石廣均(兵部主事曾國藩為之作《榘先生傳》)、石鳳池(工部員外郎),等均在京城各部為官,地位顯赫。 10侍御,古代貴族侍從官,清代稱御史為御侍。家譜載:石長信為監察御史、石鏡潢為刑部主事直隸司部員外郎遼瀋道御史兼雲南部監察御史、石葆元為翰林院編修、石毓瓚為翰林院中書舍人、石雲龍、石長佑為內閣中書,均為地位顯赫的天子腳下的京官。11鬆滋,宿松別稱,宿松漢時置鬆滋縣,晉武帝時改稱宿松縣。

大意是:萬石君,為人謙恭,處事謹慎,開一代典範家風,其家多忠臣孝子,堪稱時代楷模,齊國為其子慶立“石相祠”與孔廟相併排。今天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緬懷當時九十高齡的萬石君,德高望重,子孫個個成才,皇帝讚賞,群臣欽佩,百姓仰慕,威名赫赫,百年望族,京中名宦,鄉下聖賢,名垂史冊,為石氏家族增光添彩。

今日以“六順堂”著名譜堂為標誌的宿松石姓,是本縣名門望族。青年人讀書求功名,舉人、進土層出不窮,光宗耀祖,通志、府志、郡志、家譜中三十多人名載史冊。近百年在朝廷天子腳下為地位顯赫的京官,各部委擔任要職的有石綸、石礪全、石長仁、石廣均等二十餘人,書香門第,人才輩出,宿松只石氏一姓,為祖上增光,也為宿松地方添彩。

唐以前世系難稽東浙侍郎西江學士先開後繼祖若孫恪守官箴當年燕翼相承歷十朝昭穆源流確向圖書核定;

元之始門庭愈熾臨淄花縣閩省薇垣大法小廉兄與弟各標勳業今日鳳毛迭起萃一族功名人物全憑家乘收來(朱典撰)

1、稽,考查,稽考。2、東浙,唐時浙江分置東西兩路,以錢塘江為界,東稱東浙,西稱西浙。3、侍郎,官名,權位僅次於尚書。譜載石山任浙江嵊縣知縣,後升任福建漳州府通判兼署本府同知。石思哲任浙江秀水令。4、西江,珠江干流之一,在廣東西部;西來的大江,泛指大江。學士,官名。魏晉六朝徵文學之士主掌典禮編纂撰述之士,通稱學士。唐開元時始置學士院,官員稱翰林學士,掌起草皇帝詔命。其後有承旨、侍讀、侍講、直學士、侍制等品秩之分。清內閣翰林院皆有學士之官,從四品。“西江學士”可作兩種理解:其一指在江西為官,如石壽祺任江西安福等五縣知縣,石邦鎮任江西安遠知縣,石序任江西分宜知縣。其二指宿松在朝廷內閣翰林院任職,如石雲龍、石長佑二人皆為內閣中書,石述、石葆元均為翰林院編修,石毓纘為翰林院中書舍人。5、祖若孫,即祖父與孫子皆顯耀,遠祖如石奮祖孫三代十八人皆官二千石,石良四代將軍,石葆元、石廣均、石長佑“祖孫三進士”成為宿松讀書人的楷模,下聯“兄與弟”亦指石奮四個兒子皆官二千石,石佐邦、石補卿兄弟皆知縣等。6、官箴,原指百官對帝王的勸戒,後指對官吏的勸戒。7、燕翼,善為子孫謀慮。8、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廟或墓地的排列,以始祖居中,二四六居左,稱“昭”,三五七居右,稱“穆”,用於分別宗廟內的長幼,親疏和遠近,泛指家族和輩份。9、熾,火旺,旺盛,昌盛。10、臨淄花縣,任臨淄花縣知縣。臨淄,舊縣名,即今山東淄博市。花縣,即河陽一縣花,是對縣令政績的稱頌。通志府志郡志載,石尚貞任膠州判署,免高密縣“租田稅”,擢蒼梧令,後任膠州牧,受當地百姓愛戴。11、閩省薇垣,福建省布政司。薇垣,清初稱布政司。林則徐撰《敬齊先生傳》介紹,石鼎任福建省寧化等五縣知縣,遷升廈門府同知,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愛戴。12、大法小廉,謂大臣盡忠,小臣盡職。《禮記禮運》13、鳳毛,喻珍貴稀見的人物,即鳳毛麟角。14、家乘,即家譜。

作者朱典也寫作朱點,清末宿松文士,事蹟不詳。但可以肯定是一位極有才華與宿松石姓有

一定緣淵很瞭解石氏族譜的聰明人。

對聯的大意是:唐朝以前,石氏家族歷代 世系難以確切稽考。在浙江為官的有知縣知府:石思哲石山等,在江西做知縣知府的有石長佑石壽祺等。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先祖萬石公石奮父子五人皆官二千石,石慶父子十三人皆官二千石,一代更比一代強。孫超祖謹遵為官之道。遙想當年,先輩為子孫深謀遠慮,家風美德世代相傳,發揚光大歷經十餘朝代,祖輩們的光輝事蹟,分昭穆,明親疏遠近之別,序長幼尊卑之殊,全通過家譜核實記載。

元朝開始,宿松石姓越發昌盛,在山東為官的石尚貞,為命請命,免高密“租田稅”上昭天心下順民意,提拔為蒼梧令膠州牧,被譽為“縣花”。在福建省為官的石鼎任五縣知縣,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愛戴,林則徐為之作傳。石氏家族中為官者大臣盡忠,小臣盡職,父子兄弟同朝為官,各自建功立業,名標史冊。我們這一代更是鳳毛麟角,京官地方官比比皆是,這些時代風雲人物都聚集在石氏一族,全憑家譜收集。

上聯:舜帝之裔,武王之臣,周室作陶,陳藩封國。從滿公而降,百代源流,箕裘克紹,天下宗親歸一統;


下聯: 漁樵則商,耕讀則仕,治時問宰,亂世盡忠。自安定以來,千年史冊,燕翼貽謀,中華兒女有三胡。

1385年,石良辭官榮歸故里,在老家九姑豆溪建宰相府,在縣城最熱鬧最繁華的欽聖門建造石氏宗祠,始修家譜。可謂光宗耀祖,蔭庇子孫。老一輩人說當時石氏宗祠全縣第一,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宗祠原址在縣城實驗國小內,今已不存,然而宗祠的五幅對聯卻記在有識之士的心中,後收入《安徽名勝楹聯輯注大全》。我在1998年安慶市教育幹部培訓時看到此書,在欣賞楹聯時發現幾處註釋“具體指該族何人待考”。為此我借來族譜,尋根“六順堂”,對五幅楹聯作了粗淺的註釋,以對祖宗負責,對外人有個交待,更求教於方家。

俎豆甲兵千載業

江湖廊廟一般心 (石良撰)

俎,古代祭祀,設宴時盛置牲口的禮器,木製漆飾。豆,盛肉的一種器具。俎豆,都是古代宴客朝聘祭祀用的禮器。甲兵,指鎧甲和兵器,也指士兵,泛指武備。 江湖,舊時泛指四方各地,指各地的民眾。廊廟,指古代帝王與大臣議論政事的地方,這裡指在朝為官。

這是石氏宗祠的大門楹聯,也是石良公自述心曲,抒發作者的功業與情懷。

大意是:我帶著三千宿松子弟兵和大批糧草救駕,助大祖解救鄱陽湖之圍,跟隨太祖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創下大明千秋偉業,也為我石氏光宗耀祖;我深感皇恩浩蕩,不管是在朝廷為官還是退職告老還鄉為民,我對朝廷的赤膽忠心對老百姓的關愛之情始終不變——“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小孤山》一書作者龍韻在石良墓上有一副對聯:百戰功垂洪武業 千秋勳在相公碑,“相公碑”即石良墓上的“誥敕碑”,也是對石良公這幅楹聯作註解。

祖澤千年崇禮樂

家風百世擅箕裘(石良撰)

禮,規定社會行為的法則規範儀式的總稱,也指四書五經中的《禮記》。樂,音樂,古人以作樂崇高,這是意指古代有修養有禮貌溫文爾雅的文士風範,泛指儒家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儒家經典。箕,簸箕。裘,毛皮的衣服。箕裘,謂克承父業。《禮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

如果說第一幅楹聯是述志,那麼這一幅就是家訓,是告誡石氏後人:要學習秉承石碏 、石奮的優良家風。

大意是:我石氏祖上有德,忠於祖國,大義滅親,奉公守法,崇尚禮樂,“忠純”“孝謹”優秀家風稱誦當代,流芳百世;我等石姓後輩當恪遵祖訓,學文習武,知書達理,尊老愛幼,和睦鄰里,美德家風代代流傳。

萬國來同試看他歐美文明都存國粹

百家騰躍先治我徂徠經術莫負家傳 (石長信撰)

石長信,字恂如,宿松石氏20世裔,光緒21(1895年)進士,任浙江道、湖南道監察御史,都監察院給事中,著有《仙田集略》。來同,來朝。同,會朝之名。國粹,國之精華。徂徠經術,宋朝石介字守道,天聖八年(1030)進士,國子監講學。篤學有志,樂善疾惡,遇事敢為。後丁父母擾,躬耕于山東徂徠山下,以周易教授,魯人號之“徂徠先生”。《宋史》有傳。

大意是:世界各國到我國朝會(實際上多是列強到中國侵略掠奪),君且看,歐美各國文明都保留各國精華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包括堅船利炮洋槍火藥和工業技術等現代文明);我文明古國,五千年中華文明,先秦諸子百家經典如《周易》等在世界產生廣泛影響,我石氏先祖守道公在《周易》研究、修身治國齊家等方面都有精到的見解,這些國寶家傳我等後輩當繼承發揚光大,莫讓失傳。

萬石君開百代宗風有孝子有忠臣祠宇接宮牆緬當時耆舊衣冠為百年名宦鄉賢增光竹帛

六順堂稱一邦望族多乙科多甲科家聲揚譜牒數近日詩書門第只一姓部曹御侍出色鬆滋(周永濟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