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對聯領字和領字的使用

對聯領字和領字的使用

領字的概念

領字,是指在一個聯句裡面起到統領作用的字(詞)。

什麼叫統令作用呢?對聯中,常有一些自對的句子,如:清風朗月、勁柏蒼松,這些自對的句子,可以單獨使用,但當它們要用到結構比較複雜的聯句裡面的時候,就需要有一個引領,比如說,剛才的兩個自對句放在一起要成為一幅對聯,難免有點牽強,但可以這樣處理:

此處有清風朗月,

其人如勁柏蒼松。(按古韻,柏,入聲)

這樣就把景物與人物(人品)聯絡在一起,而"此處有"和"其人如"就被稱為領字了。

領字的來源

對聯最早從詩來,從賦詠來--這裡要說明一點,對聯的起源之爭是一些專門研究這方面的人長期糾纏不清的課題,我們不必作這類對我們無甚幫助的爭論。

早期的作品(如宋代)有很明顯的駢賦痕跡,大量使用虛詞,也就是"之乎者也"類的,到了明朝,便大量的轉入與律詩句式相仿的五七言句,清朝時期,長聯的數量開始多了起來,對聯的形式和手法也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廣容性了。

而領字的最早普遍使用,是在元曲裡面。元曲又稱詞餘,其發展是來源於詞,但隨便翻一翻元曲,你會發現,除了一些很短的小令彼此間是相同之外,大部分同曲牌的作品,其字數都會是不一樣的,這與詞的字數有比較嚴格的規定有所不同,為什麼有這樣的不同呢?這是領字的存在產生的影響。

而對聯由駢賦得四、八言聯,自詩得五七言聯,因詞得長短句,在繼續發展的時候,就把領字也融到自身的應用上面去了。

還有一些聯句,在語氣上極口語化,這也和戲曲入聯關係密切。

有心欲更詳細瞭解領字的聯友,可以查詢一下元曲的資料看看,當然,元曲也並非首首都有領字的(很熟識的馬致遠《天淨沙·秋思》就不帶領字),這就要大家加以分析和判別了。

領字的運用

領字在聯句中的運用沒有一個量的規定和標準,大觀樓長聯中:"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一個"看"字便引領以下的四句,又"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這裡有兩處帶領字,"趁"字,領"蟹嶼螺洲","梳裹就"三字,領"風鬟霧鬢",後面的"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其用法一致。

於是,我們可以下一個結論,領字的多寡,是要結合聯句本身的要求來定的,這個要求,主要是來自句式變化的考慮,這裡不便展開太多的討論,以免沖淡了主題。

長聯中的領字起到引領承接的作用而大量被使用,那麼,在短聯中有沒有這樣的體現呢?可以說,領字在短聯中的應用比例比較少,但也不能否認其存在,之前我撰的一個例子,是在一古聯的基礎上稍作更改而來的。

領字的使用要求

領字有什麼使用要求呢?有人認為,領字必須是虛的,也就是剛才說的"莫辜負"、"都付與"這一類的,才能稱作領字。我對此觀點持不同意見。

我的理由是,領字的作用就是要牽領下文,以下文作為主體,領字是輔助性質的,能認同這一點的話,實詞虛義的也能成為領字,就如"三千年"、"一萬種",看上去全都是確切的數字,但只要不是專門要挑刺的都知道,三千年是一個概指,一萬種更是一個誇張手法,它們都是為突出下文服務的。

不過,要指出的是,在長聯裡面使用實詞虛用的手法,會比在短句裡面使用要困難得多,所以實詞虛用,要注意用得其所。

領字與聲律的關係

當一個聯句引入領字之後,我們便不能再對聯句用詩律的句式來要求。

比方說,大觀樓長聯的"看東驤神駿"若用五言律句來衡量的話,顯然就是破律的了。所以儘管有很多的作品在引入領字之後依然因為注重聲律而儘量做到與律句句式吻合,但在聯律上並沒有嚴格的要求,我甚至喜歡以運用領字來突破千篇一律的常用句式,當然了,這是我個人的喜好,不強加於人。

領字在對仗上面也比較寬鬆,在對應位置上的聲律要求也被列為可不予計算,究其根源,就是因為領字雖然在聯句中起到的作用不少,但它始終是為了給主體服務,為了明確它在句中的主次地位,有意地忽略它的聲律、對仗要求,也就是我在另一篇文章裡面提及的,模糊輔助物,突出主體了。

常用領字(資料來源:常江《對聯知識手冊》)

一字

看 望 聽 想 讀 覽 喜 溯 悵 怕 任 待 問

憑 嘆 嗟 念 試 應 將 須 對 莫 正 乍 總

奈 但 料 似 算 更 真 並 怎 方 盡 況 漸

倘 雖 彼

二字

跡將 卻將 莫非 何須 只須 須知 須念 還須

即此 如此 居然 自然 但看 但聞 但得 但願

記得 不忘 恍如 不妨 何不 也算 看來 不覺

切莫 豈料 總合 更兼 只要 只將 只是 只期

只餘 若是 已是 不是 便是 又是 雲呈 況是

哪怕 那堪 此日 當年 尚待 依舊 自思 自愧

且把 莫把 未省 休說 無怪 休辭 豈惟 沒道

未必 何必 何況 安得 縱使 試問 試看 敢向

不堪 猶覺 卻憶 未聞

三字

最難忘 最可憐 最無端 最堪憐 最妙處 最好是

只贏得 只落得 只留得 只刑得 寫不盡 望不斷

流不盡 看不盡 禁不住 賞不盡 全不念 君不見

只不過 倒不如 哪管他 休淪他 誰管它 且任我

才領得 好領取 莫辜負 都付與 且探尋 且看那

請看那 放眼看 擾想見 猶剩得 猶記得 再休提

再休說 再休管 無怪乎 又還是 又何妨 無非是

又誰料 又準知 又添得 又何必 又奚必 更能消

消受得 更何須 何須問 況更有 更有些 應有些

正有待 待他年 看今日 回溯那 更憶及 憶幾番

聽幾番 怎脫去 怎拋卻 怎識得 便怎地 豈徒覽

切莫要 說什麼 皆因是 可直作 看破那 還須要

未曾聞 唯此地 都幻作 盡收歸 焉能免 要爭個

安排著 才覺出 有多少 休忘卻

領字的概念

領字,是指在一個聯句裡面起到統領作用的字(詞)。

什麼叫統令作用呢?對聯中,常有一些自對的句子,如:清風朗月、勁柏蒼松,這些自對的句子,可以單獨使用,但當它們要用到結構比較複雜的聯句裡面的時候,就需要有一個引領,比如說,剛才的兩個自對句放在一起要成為一幅對聯,難免有點牽強,但可以這樣處理:

此處有清風朗月,

其人如勁柏蒼松。(按古韻,柏,入聲)

這樣就把景物與人物(人品)聯絡在一起,而"此處有"和"其人如"就被稱為領字了。

領字的來源

對聯最早從詩來,從賦詠來--這裡要說明一點,對聯的起源之爭是一些專門研究這方面的人長期糾纏不清的課題,我們不必作這類對我們無甚幫助的爭論。

早期的作品(如宋代)有很明顯的駢賦痕跡,大量使用虛詞,也就是"之乎者也"類的,到了明朝,便大量的轉入與律詩句式相仿的五七言句,清朝時期,長聯的數量開始多了起來,對聯的形式和手法也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廣容性了。

而領字的最早普遍使用,是在元曲裡面。元曲又稱詞餘,其發展是來源於詞,但隨便翻一翻元曲,你會發現,除了一些很短的小令彼此間是相同之外,大部分同曲牌的作品,其字數都會是不一樣的,這與詞的字數有比較嚴格的規定有所不同,為什麼有這樣的不同呢?這是領字的存在產生的影響。

而對聯由駢賦得四、八言聯,自詩得五七言聯,因詞得長短句,在繼續發展的時候,就把領字也融到自身的應用上面去了。

還有一些聯句,在語氣上極口語化,這也和戲曲入聯關係密切。

有心欲更詳細瞭解領字的聯友,可以查詢一下元曲的資料看看,當然,元曲也並非首首都有領字的(很熟識的馬致遠《天淨沙·秋思》就不帶領字),這就要大家加以分析和判別了。

領字的運用

領字在聯句中的運用沒有一個量的規定和標準,大觀樓長聯中:"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一個"看"字便引領以下的四句,又"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這裡有兩處帶領字,"趁"字,領"蟹嶼螺洲","梳裹就"三字,領"風鬟霧鬢",後面的"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其用法一致。

於是,我們可以下一個結論,領字的多寡,是要結合聯句本身的要求來定的,這個要求,主要是來自句式變化的考慮,這裡不便展開太多的討論,以免沖淡了主題。

長聯中的領字起到引領承接的作用而大量被使用,那麼,在短聯中有沒有這樣的體現呢?可以說,領字在短聯中的應用比例比較少,但也不能否認其存在,之前我撰的一個例子,是在一古聯的基礎上稍作更改而來的。

領字的使用要求

領字有什麼使用要求呢?有人認為,領字必須是虛的,也就是剛才說的"莫辜負"、"都付與"這一類的,才能稱作領字。我對此觀點持不同意見。

我的理由是,領字的作用就是要牽領下文,以下文作為主體,領字是輔助性質的,能認同這一點的話,實詞虛義的也能成為領字,就如"三千年"、"一萬種",看上去全都是確切的數字,但只要不是專門要挑刺的都知道,三千年是一個概指,一萬種更是一個誇張手法,它們都是為突出下文服務的。

不過,要指出的是,在長聯裡面使用實詞虛用的手法,會比在短句裡面使用要困難得多,所以實詞虛用,要注意用得其所。

領字與聲律的關係

當一個聯句引入領字之後,我們便不能再對聯句用詩律的句式來要求。

比方說,大觀樓長聯的"看東驤神駿"若用五言律句來衡量的話,顯然就是破律的了。所以儘管有很多的作品在引入領字之後依然因為注重聲律而儘量做到與律句句式吻合,但在聯律上並沒有嚴格的要求,我甚至喜歡以運用領字來突破千篇一律的常用句式,當然了,這是我個人的喜好,不強加於人。

領字在對仗上面也比較寬鬆,在對應位置上的聲律要求也被列為可不予計算,究其根源,就是因為領字雖然在聯句中起到的作用不少,但它始終是為了給主體服務,為了明確它在句中的主次地位,有意地忽略它的聲律、對仗要求,也就是我在另一篇文章裡面提及的,模糊輔助物,突出主體了。

標籤:領字 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