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稻盛和夫自傳的讀後感(精選10篇)

讀後感9.29K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稻盛和夫自傳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稻盛和夫自傳的讀後感(精選10篇)

稻盛和夫自傳的讀後感 篇1

讀完道盛老先生的自傳後,從字裡行間傳遞出來一種不能言語的,持續的,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灌滿我整個身心。一個多病又頑劣的窮小子成長為日本影響力的企業家,是他那份做事的執著和堅定還有那份大義名分的愛而有了今天的成就。

也讓我深深的反省了自己的言行和身心。至從接觸道盛哲學才讓我更深刻的清楚自己做企業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生活物質上的滿足,它讓我的思想境界提升到了要站在人類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是我原來想都沒想過的問題,開闊了我的視野和心胸。

從道盛老先生的自傳瞭解到他老人家一生真是在真槍實幹中過來的,就是在這種真乾的狀態下去悟出人生的真諦——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

從身體力行去做事情從而轉變到心性上的提高,從心性上的提高轉變到做事上,他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同時也以敬天愛人為做人做事的準則。

從他的身上也深深的讓我看到了他勇於創新鍥而不捨的奮鬥精神,因為他的這種精神感染到身邊的人也能和他一樣的忘我奮鬥,不斷的一次一次的有新的成果誕生。這也讓我體會到成功沒有捷徑,只有真正的付出才能有預期的成果。

從稻盛和夫的例子也告訴了我們,唯有腳踏實地,而且全力以赴於當下的工作,才是最有力的完善自我的方法,在工作中,我們能夠獲得提升,能夠從工作中不斷反省,從而改變性格,能夠在全神貫注的工作中獲得神的啟示,唯有努力工作才是磨練心智的方式。

稻盛和夫自傳的讀後感 篇2

一直以來我對人物傳記都特別有興趣,今天我讀了一本《稻盛和夫自傳》,讀完這本書我有很多感受想要分享。

稻盛和夫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我們知道他把瀕臨倒閉日本航空救活,並實現了盈利。我之前看過稻盛和夫的《活法》和《幹法》,從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利他之心。這個可是了不起的一個方法。“利他”並不代表損害自己的利益,是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適當去幫助別人。

稻盛和夫出生在鹿兒島市,少年時代的他也曾是個“孩子王”,可在之後的人生中,他經歷了考試失利、身患結核病、遭遇空襲,就連就業也不盡如人意。有段時間他也曾苦惱不已,抱怨自己簡直是倒黴透頂。用他自己的話說,如果走錯一步或許就會侮辱歧途。

稻盛和夫家裡有六個孩子,生活非常清貧,戰爭又讓他失去了一切,他必須儘快地步入社會,掙錢養家。大學畢業後,他成為了一名小技術員,負責當時還是全新領域的新型陶瓷的研發工作。他相信,總是抱怨社會也是於事無補,不如胸懷希望,堅信有更美好的未來。所以他將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最終他成功將研究成果市場化,並憑藉重任的支援,創立了新公司。45年過去了,京瓷已經發展成為銷售額超過1兆日元的大型企業。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經歷各種不如意,不論是感情還是工作,甚至是學習,都會有不如意的。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常常選擇洩氣,或者是逃避,抱怨社會。而強大的人他們會選擇自強,他們會及時調整心態,迎接挑戰。

日本經濟曾經有過一段時間的輝煌,但是後一蹶不振。經濟增長緩慢,讓當時日本人感到特別焦慮。然而,日本卻挺過來了,日本今天仍然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也是人口發展指數極高的國家。在日本一個普通人可以做一份工作做一輩子。從《活法》和《幹法》中我體會到稻盛和夫的智慧。

讀完《稻盛和夫自傳》後我明白,如果一個人的一生總是風平浪靜,他很難取得成功,只有直面困難,心懷利他之心,我們就可以創造更好的明天。

稻盛和夫自傳的讀後感 篇3

網上訂購了《稻盛和夫自傳》和《幹法》兩本書,這兩本書都是由稻盛和夫親自撰寫的。

昨天下午剛剛才收到,我基本上花了通宵就看完《稻盛和夫自傳》,只是在昨晚11點多鐘時睡了2—3個小時,然後醒了就繼續看,等看完了,都已經天亮一段時間了。

我看完《稻盛和夫自傳》,讓我的內心釋然很多。今年是我的本命年—虎年,俗話說,本命年當中如果運氣好這一年中運氣都會好,如果運氣差這一年中運氣就差。當虎年已經過去三分之二的時候,我發現我的運氣時好時壞,我到現在都沒有猜到會有這麼多的事發生在我身上,時好時壞。

《稻盛和夫自傳》讓我瞭解如何以利他之心幫助別人。如果你做的事都以善念出發,那麼感動了老天,老天也會幫你的。

這本自傳我覺得自己還沒有任何思想深度去作評論,只有分享一下前輩稻盛和夫在書中寫的一段話,這段話對我有深刻的啟發,期待對您有所啟發,我們一起共勉。

回顧自己走過的人生,我認為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或國家,都有著各自的命運。然而自己的命運並不僅僅就是由個人的命運所決定的,而是由與已相關的公司和國家等許多命運的波濤相互重疊撞擊所形成的。但命運絕非一成不變的,根據這個人的想法和行動,其人生時刻都在發生變化。佛教稱之為因果報應,只要一個人思善行善,那麼這就會成為原因,事物就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如果命運正處於逆境之中,那麼無論怎樣努力地行善,或許也不會立刻顯現出善果,但從更長的幾十年的時間跨度來看的話,行善必將有善報。另外,無論有何種幸運降臨,在感到慶幸的同時,還必須時刻保持一顆謙虛之心,傲慢狂妄只會成為自取滅亡的原因。

在波瀾萬丈的人生中,無論遇到怎樣的艱難和困境,都不能怨恨、嘆息、墮落,而是應該積極樂觀地接受人生的考驗,腳踏實地地付出努力。無論對於何種命運,只要時刻抱有感恩之心,積極進取,人生的大門自然就會敞開。在我古稀之年,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

稻盛和夫自傳的讀後感 篇4

讀這本書之前,對稻盛先生的瞭解只是流於表面,略微看過他的兩本著作而已,曾無知的覺得他有時候說的東西會顯得有點幼稚、過於簡單或人不夠聰明。

這實在是對於稻盛先生極大的誤解,我終於明白馬雲先生為何會大力推崇稻盛先生人生、經營哲學,大道至簡,大智若愚阿!提高心性、磨練意志,為他人、為社會、甚至為整個人類鞠躬盡瘁,貢獻價值!這就是稻盛先生終生知行合一的價值觀!

稻盛先生出身於貧困家庭,從小就幫助父母拓展自己的生意,在實際的歷練中為今後創業打下了非常好的市場營銷基礎。大學畢業後開始為艱難的生存找工作,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與自己專業對口的企業工作,卻因為市場環境惡化與企業內部經營混亂而瀕臨破產,一開始的稻盛先生也是牢騷滿腹,抱怨命運。

可是沒多久他就醒悟了,決定變被動抱怨為主動改變,全力以赴的幫助企業改善經營狀況,研發新的產品,可是好景不長,自己的理念與企業內部的高管不同,在經歷艱難的抉擇後,稻盛先生憑著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影響力,自己創辦了企業,從而開始了一發不可收拾的雄圖偉業!

然而創業是條不歸路,一旦選擇那就是終身與無窮無盡的問題和困難相伴,期間憑藉著稻盛先生的善良、忠厚、使命感、價值觀,激發點燃所有員工的工作激情,全力以赴的攻克一個又一個難以想象的技術難關,創造一個又一個數不盡的商業奇蹟。有生之年白手起家,創造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稻盛先生是這個世界上極為罕見的把哲學思想與企業經營完美融合的企業家、思想家!

在先生功成名就之後,不斷實踐自己的理想,設立國家獎項京都獎,鼓勵那些潛心研究核心技術、尖端科技的科學家、藝術家為社會、為人類造福。

不斷的通過併購、收購的方式去不幫助那些那些對社會有價值卻瀕臨破產的企業,成立盛和塾,把自己的經營理念和哲學不斷傳輸給年輕的企業家,幫助他們去提升和成長,為社會不斷持續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擁有巨大財富的稻盛先生一直秉承著與馬雲一樣的財富觀,這些錢,不是我個人的,而是社會的,社會賦予我使用這筆巨大財產的權利,我必須把他用於社會和人類美好生活的創造!

稻盛先生一生信仰佛教,喜好鑽研哲學,秉承利他之心,鞠躬盡瘁為他人服務!如今稻盛先生84歲,回顧他的一生充滿了跌宕起伏、勵志成功,幫助那麼多的人、做了那麼多的好事,成就那麼大的事業,內心該是多麼幸福和美好!看稻盛先生的面相是那麼的親切、和藹和安詳,這都是起內在的信仰和使命感使然!

縱觀歷史風雲人物,無不是經歷各種困苦、挫折、打擊,然而他們往往擁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和頑強鬥志,化不利為優勢,不斷摔打不斷強大,最終成就非凡人生!回顧自己的人生經歷,經歷的種種困難與挑戰,成績與結果又算得了什麼呢?逆境勿沉淪,順境勿自傲!

全力以赴創造屬於自己生命的輝煌與偉大!而且未來做的事情一定秉承為他人、為社會創造價值,那是道,那是人生幸福的宇宙終極法則,萬古不變!“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

稻盛和夫自傳的讀後感 篇5

稻盛和夫在度過了自己艱難的童年生活,考上了大學。然而在畢業抉擇自己的出路的時候卻處處碰壁。最終在自己的導師的幫助下,進了一家快要倒閉的生產絕緣子的公司。

就在他為自己終於找到工作的而高興的時候,卻發現這家公司的條件極其艱苦,與他一同被僱來的幾名大學生都在不久都辭職了。而當時稻盛和夫的家裡不讓他辭職,於是他只得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公司裡做研究。

這時的稻盛和夫到了進退維谷的地步,反而感到輕鬆了,他知道再怎麼牢騷也於事無補,乾脆潛心的做科研。在經過了兩年的努力中,他終於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並在公司裡有了特磁課。

但是後來由於新任的技術部長的一句“你到底懂不懂新型陶瓷啊?”於是稻盛和夫辭職了,他的特磁課的幾個同事也跟著他一起辭職,並創辦了今天的京瓷公司。

到現在,稻盛和夫的京瓷公司以及後來他創辦的KDDI都成了世界500強的公司,而他也成為了兩大世界500強的創辦人。

如果不是他心態的轉變,也不會有他今天的成功。心態好了,事業就會變好,事業一好起來,就會得到相應的獎勵,於是又是心態變好,這樣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

我非常贊同他的一句話:“我們的人生只有一次,所以應該竭盡全力,做到每天都不留下遺憾。”

儘管我們有些人在學習上是落後與別人的,也有些人說學習是一場馬拉松比賽,應該考慮合理分配節奏。但是有些落後的人就算拼命的衝刺也趕不上別人,也許他們沒有什麼勝算,但是這些同學應該在一開始就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奔跑,否則就不應該參加這場比賽。如果今天不遺餘力的努力了,那麼自然就可以看到明天;這周竭盡全力就自然有了下一週;這個月勤奮的話就自然可以看到下一個月;今年同樣拼盡全力的話,就能看到明年。

每時每刻都在付出努力是最為重要的,總有一天你會看到成功的!

稻盛和夫自傳的讀後感 篇6

向創立兩家世界500強公司的稻盛和夫學習創業必備的品質。

稻盛和夫,這個名字對於很多人來說是非常熟悉的,對於他傳奇的人生更是大家所樂道的。他創立了兩家世界五百強的公司,在年近80高齡時出山挽救了日航,讓日航轉虧為贏;他的經營哲學受到全世界企業界的追捧,出版了《幹法》、《活法》、《阿米巴經營》等書;創辦了盛和塾幫助年輕創業者,被稱為日本的“經營之聖”。然而,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稻盛和夫身上究竟具備哪些優秀的品質才使得他有了今天的成就?有哪些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呢?在《稻盛和夫自傳》一書中,稻盛和夫先生詳細的講述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從中讓我瞭解到他身上具備眾多優秀的品質,對創業者會有很多的啟示。

第一條: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在稻盛和夫先生的自傳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做到極致,他所付出的比任何人都要多,不成功絕不罷休,一定要堅持到底,這是創業者必須具備的素質。在創業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需要創業者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只有這樣才有成功的可能性!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並不是創業成功的充分條件,卻是基礎必備條件。稻盛和夫先生在大學畢業後進入了面臨倒閉的松風工業,與他一起去的五個人都先後離職了,只有他堅持下來了,他沒有抱怨選擇全力以赴的去研發產品,最終他研發出了精密陶瓷,這也為他離開公司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條:要謙虛,不要驕傲

當取得一定成績的時候要能夠做到不驕傲,只有謙虛、不驕傲才有更進一步的可能,否則將會止步不前,甚至會最終走向失敗。稻盛和夫先生首先創辦了京瓷,之後又創辦了第二電電,這兩家公司都成為了世界五百強企業,這是非常罕見的,一個人能創辦一家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就足以驕傲終身了,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和稻盛和夫先生為人謙虛是離不開的。稻盛和夫的謙虛也為他贏得了很好的人脈關係,與很多企業家包括員工都保持著很好的關係。

第三條:要每天反省

每天反省是讓自己加速成功的非常好的方法,孔子曾說:“吾日三省吾身”,曾國藩每天堅持寫反省日記,可見每天反省是多麼的重要。每天反省對於創業者尤其重要,今天哪些事情做的還不夠,需要怎麼改善,有什麼具體的辦法,把錯誤的通過反思去除掉,這樣就可以有效的規避掉創業路上可能遇見的問題。因為每天反省,在做事情的時候就更容易成功!

第四條:活著,就要感謝

無論是父母,還是親人,還是朋友、員工等,甚至是商業競爭對手,我們都要感謝!對父母、親人我們還比較容易生起感恩心,然而對於競爭對手我們就很難做到了。對於創業者來說,需要有非凡的心胸格局,能夠容納更多的人和事,這是事業能夠做大、做的長久的重要因素。感謝我們遇到的、相識的每一個人,你會發現事業會蒸蒸日上,而且心情格外的舒暢!

第五條:積善行,思利他

稻盛和夫先生一生奉行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他也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積德行善是他人生的信條。對於創業者來說,這一條內容也非常關鍵,如果你的眼中只有錢、只有自己的利益,那就決定了你事業很難成功,或者說最多隻能賺點小錢!創業是和人打交道,只有你想著別人,讓別人賺錢了,你才有可能賺到錢,利益別人就是利益自己,這方面是必須要考慮清楚的。

第六條: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我們很容易被煩惱左右,很容易情緒化,這對於創業者來說是非常致命的!煩惱太多,頭腦是沒辦法保持清醒的,在做決策的時候很容易犯錯,對事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所有的創業者都要努力讓自己不被煩惱左右的人。

創業成功一定是有方法的,稻盛和夫先生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創業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的,做好這六條對於創業會有非常大的幫助!如果你想更多的瞭解稻盛和夫,推薦大家看一下《稻盛和夫自傳》,希望對您有幫助。

稻盛和夫自傳的讀後感 篇7

看了這本稻盛和夫寫的【你的夢想一定能實現】,我看到了他這些年來走的成功軌跡。而他的成功軌跡強烈的撼動了自己之前所學的那些“心靈”類的觀念。這種憾動並不在於改變了我對那些知識的認可,而是在於我看到了塑造一個真正的成功的人,一個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所應採用的方法。

顯然,從他的人生經歷當中,我看到他並沒有閱讀過太多關於成功學的東西,但是他讀的一本書對他的影響很大,而書中的理念便是心態具有無窮的力量。這種思想與吸引定律是相一致的。但是,從他的人生經歷當中,我看到的更多的並不是他如何去研究這一類思想的原理,而是不斷的通過改變自己的心態,塑著自己的人生。

從他的經歷中,不難發現,他從小並不是一個明顯具備成功特質的人,包括一性一格方面也存在懦弱等方面特質,但是這一切都沒有阻礙他向前的發展。我學習了太多關於一性一格,關於人生,關於心靈等的道理,而這些也常使我掉入一個陷阱,那就是自認為自己並不具備所謂的“成功個一性一”,因而我需要不斷彌補,才能有較大的突破。而過份的關注這個“個一性一上的缺陷”不自覺得使我把更多的一精一力投入到一個虛假的命題上,那就是似乎我可以僅僅直接尋找改變一性一格的方法便可以改變命運。而我也認定自己,在沒有培養出“成功個一性一”之前,自己是無法成功的……這一類的限制一性一信念嚴重的阻礙著我的發展,使我忘記了成長是人的本一性一。當然,不斷的反省是好的,但是不應該讓反省到的那些缺點影響到自己追求進步追求成功的信念。

從稻盛和夫的人生經歷當中,我看到那些成就偉業的人,小時候的一性一格未必一定很突出,有明顯的成功特質。這對於我來說,實在是太令我振奮的訊息了。因為我一直覺得自己的一性一格不會成功,也一直為改善一性一格苦惱著,不斷的尋找著各種方法與途徑。但是,當我看到即便此前的一性一格並不具備成功特質,一樣可以通過不斷的努力完善它,塑造它的時候,我知道我不應該停留在原地轉圈了。是時候起程,為美好的未來拼搏了!從他人的生經歷中,我看到真正能夠推動人格的健全,一性一格的完善的方法,最有效的便是工作!在全力以赴的工作中,在對一個富有意義的目標的追求中,人的一性一格、人格是在不斷的提升的。

回顧這些年來我的生存狀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停止了用努力工作來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我一味的尋找著那些可以迅速改變個一性一的方法,那些可以藉由“靈一性一”來創造奇蹟的理論。但是,稻盛和夫的例子告訴了我,唯有腳踏實地,而且全力以赴於當下的工作,才是最有力的完善自我的方法。在工作中,我們能夠獲得提升,能夠從工作中不斷反省,從而改造一性一格,能夠在全神貫注的工作中,獲得神的啟示……!努力工作,才是最佳的成才方式。

通過看這本書,也讓我化解了內心的一種焦慮情緒,讓浮躁的心變得沉靜起來。此前我一直擔心自己轉換行業,進入興趣的行業是否能夠成功。這種擔憂與焦慮使我左右搖擺,徘徊不前。但是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隻要我肯付出努力,甚至付出超出任何人的努力,那麼我一定會有所收穫。只要我選擇的方向與宇宙的意志相一致,只要我的內心儲存著善念。想到這些,我不再為未來能否養活自己感到擔憂,不再為自己可能比周圍的同學落後很多而焦慮。因為我知道,只要全力以赴的工作,就一定能夠收穫幸福!工作,蘊藏著美好人生的一切元素!

除了強調全力以赴的投入工作,我還看到一個富有智慧的稻盛和夫。他的智慧表現在他對每一天的態度。即便建立了如此龐大的公司,他仍舊不刻意為公司定立5年或者10年等長期目標。而他更重視的是盡全力投入當天,當今天很好的投入以後,第二天自然到來,再繼續以全然的熱情投入其中。因為,當計劃沒有實現時,一個人難免產生消極的情緒,而竭盡全力於今天,則更容易讓人創造奇蹟,讓人感受到幸福與喜悅。這種活在當下的思想,讓人容易體驗到快樂!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一句古話: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這句話裡暗含一著太多的哲理。當一個人做到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時候,無私的一精一神更容易從他身上得到展現。而不問收穫,同時也是一種最佳的“放任”思想,只問耕耘,則是最佳的“吸引”狀態。這可以說是深刻的融合了吸引定律的思想一精一華。不問收穫,不等同於不要收穫,而是相信收穫會自然而然的獲得。就如我渴望從事自己覺得有意義的工作,但是卻又擔心這樣會掙不到錢,養活不了自己,但是牢記這句話,使我相信,只要我勤肯的付出努力,就會獲得巨大的回報。我突然意識到,過去自己有太多的限制一性一信念,尤其是關於工作與成就。我意識到一性一格存在的不足後,總是覺得以我現有的這種一性一格,無論自己如何努力,都無法獲得巨大的成功,但是看到這裡,我突然明白,無論此刻我存在多少問題,但只要我對工作擁有極大的熱情,盡全力投入其中,藉由不斷反省,我就能夠突破自我的種種限制。

學習了吸引定律,深入瞭解了靈一性一成長以後,我過多的投入一精一力於如何改善自我,化解各種情緒等問題。妄求通過化解各種負面情緒來達到成就事業的目的。但是,我漸漸的意識到,我找錯了方向,或者說如果我的目標更多的是成就事業,那麼我忽視了真正重要且最為直接的方法。我感受到,自己在接觸靈一性一成長等知識後,過多的在意自己是否情緒良好,雖然控制情緒的能力的確增強,也能找回一些能量,但是同時我也發現,為了讓情緒變好,我有種降低自我標準的傾向。

另一方面,學習了吸引定律,好似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幻覺,那就是我只要懂了吸引定律,就可以輕鬆的創造奇蹟。但是,現實不斷的教訓我,也讓我發現,學習吸引定律以及心靈成長的知識,作為一個渴望成就事業的人來說,並不意味著他可以少做一些事,一切都等待上天給他安排好,相反他仍舊要做那麼些事情,仍舊要刻苦努力,甚至付出比常人多出數倍的艱辛,只不過在付出這些的同時,懂得這些道理的人,應該在心境上更能夠控制得好,能夠儘量保持正面樂觀積極的態度。而真正藉由吸引定律的原理創造奇蹟的人,恰是那些全力以赴,全神貫注,付出比常人多出數倍努力的人,他們的努力獲得了能量的支援,他們的付出獲得了神靈的幫助,他們的思想獲得了神靈的啟示,如此才會創造奇蹟。

從書中,我還看到了一個令自己感動的例項。那就是要如何面對那些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的態度。雖然新世紀思想等等,都在強調要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但是我漸漸明白事情確實有適合與更適合之分,但是喜歡與興趣確是可以培養的。更重要的是,當眼下的工作並非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我們要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它。稻盛和夫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也讓我看到了一種希望。他在剛剛工作時,未來幾乎沒有什麼希望,而與他同去的那些應屇生都紛紛跳槽了,只有他留了下來,雖然這並非他所願意的,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選擇了換一種心態去面對工作。在一個尚不具備條件轉換行業,轉換工作的時候,即使當下的工作枯燥、無趣,甚至看不到什麼意義,他仍舊應該全力以赴於其中,踏踏實實的幹下去。這看起來是一種愚的表現,但事實上恰是這種踏實的作風成就了稻盛和夫。

駒於面臨找工作,同時要完成課題的我來說,我更加清醒的意識到,這種踏踏實實的作風的重要意義。尤其當我對課題缺乏興趣時,我告訴自己無論如何我都要盡全力完成它。在過去,我覺得很多工作都沒有意義,或者說即使做好了,也看不到獲得巨大成就的希望,但是我從他的身上看到,只要堅持踏踏實實的工作,不斷的積累,起步時再小的工作,再無意義的工作,到後來積累起來也一定是一項偉大的成就。稻盛和夫的書,對於當下浮躁的人來說,真的是一劑定心丸。告訴我們紮紮實實、穩步積累的工作的重要意義。無論當下的工作是什麼,無論我們喜好與否,只要我們選擇在當下投入這樣的工作,就需要盡全力將其完成,這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智慧的選擇。

結合佛法的理念,我想到堅持不懈的艱辛工作就是一種戒,利用持戒方能生定,進而得慧!在追求成長與靈一性一提升的道路上,我選擇藉由全力以赴於工作,來達到未來美好的境界。身居其位,便謀其政!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吧。當然,不要忘記適時反省。今生既然來到世上,必然有其特定的目的。放下為了自我感覺良好而選擇的享受,為了創造美好的世界承受更多的痛苦吧,這才是宇宙的意志,而痛苦也將隨著創造的不斷拓展,逐漸化解,由苦變樂。

稻盛和夫自傳的讀後感 篇8

最近,經朋友推薦我開始閱讀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著作,《稻盛和夫自傳》、《活法》、《幹法》、《你的夢想一定實現》、《創造高收益》……幾乎市面上能見到的稻盛和夫先生的書我全部買來,仔細閱讀。就像一隻飢餓的牛,闖進了長滿青草的園子,近乎瘋狂的咀嚼。讀書本來就是我生命中的必需,(我曾數次提醒同事們讀書的重要,讀書的幸福,可惜很少有人能聽得進去,並且身體力行堅持讀書的,我說不讀書悟道的人,活得很是可憐)。更何況是讀到如此簡單,深刻,質樸,優美的書呢。

一種強烈的認同感和強烈的共鳴,不斷地向我襲來。我忍不住將稻盛先生的書讀了一遍又一遍。這哪裡是白紙黑字的書啊,字字珠璣,句句生花,這簡直是老先生畢生心血的一種完美無私的呈現啊。對創業者、青年人、世人的諄諄教誨像是一曲曲人生優美的樂章,一首首充滿哲理的散文詩!

當下的社會,物慾橫流,拜金主義,不勞而獲,缺乏道德,毫無信仰,毫不利人、專門利己,似乎已經成了一部分人的代名詞,我稱這部分人為“行屍走肉”。一個沒有靈魂、追求和信仰的人,可不就是行屍走肉麼?多麼可悲而又可憐的人啊,但很多人確確實實是這樣活著的。人活著的目的和意義何在?人為什麼要工作?換言之,人應該有怎樣的“活法”和“幹法”,應該有怎樣的人生觀、價值觀、勞動觀,這些看似老掉牙的問題,正是當今社會芸芸眾生所最最欠缺的,缺乏對此類問題的本質思索,沒有明確正確的答案者,可不就是行屍走肉乎!

人活著的目的和意義何在?稻盛先生講在於“提高心性,磨鍊靈魂”,——這就是最好的“活法”。

人應該怎樣對待工作?自我燃燒,付出比別人更加倍的努力。視苦為樂,甘之若飴。工作是對人生的修煉,每日反省,日日精進……

如何經營事業與人生?敬天愛人,以德經營,利他經營。“萬術”不如“一道”,公平,公正,正義,誠實,謙虛,勇氣,博愛,勤奮,樂觀等都是最根本的“道”。守正於道,真心通天。經營企業不正是經營人生麼?

我一向認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哲學家+心理學家+實幹家。已故國學大師季羨林說“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季先生做了非常中肯的評價,感謝稻盛和夫先生為我樹立了事業和人生的榜樣!感謝朋友推薦讓我讀到了如此質樸美妙的書籍!

稻盛和夫自傳的讀後感 篇9

初初懷揣著好奇與嘗試的心態加入讀書會,讀從略讀《心靈管理》到《稻盛和夫自傳》,開始我以為成功的稻盛先生所說的心靈管理只是成功人士對成功必然的一種解釋,讀了此書後漸漸地被稻盛先生的經歷所震撼,或許是被那種在各種挫折過程中那永不放棄的精神,經歷百般磨難後所展現的談定與從容所震撼,讓我由心底裡生出敬佩之情。稻盛先生的光環,給我在這浮躁的社會裡的生活又注入一縷希望之光。

稻盛先生的一生充滿曲折,勤奮學習的他卻在求學的路上屢屢挫敗,在學有所成之時卻經歷戰爭和經濟危機,艱難就業卻是在艱苦的環境下苦苦堅守,在創業和經營的過程中也屢次遭遇研發失敗、員工躁動、資金匱乏、石油危機、客戶流失等等的挫折。讓我想起前輩對我說過的一句話,失敗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是的,如果稻盛先生在任何一次挫折前選擇了逃避,那麼就沒有我現在讀的稻盛和夫自傳。

這是本書中對我影響的一段,引用“人生就是如此的波瀾起伏,誰都無法預料未來,既有令人羨慕的幸運降臨,也會遭遇到始料不及的失敗與考驗。人生的陰晴之分,不是幸運和不幸,而取決於自己的內心。在困境中絕不能放棄希望,而在取得成功的時候,更需要抱有一顆感恩之心、謙虛之心,必須時刻竭盡所能積極向上。人如果認識到了這一點,就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回想起自己的成長經歷,同樣經歷了很多的挫折與失敗,然而我要感謝這些給我造成挫敗感的人,因為他們沒有把我給毀滅,而是使我變得更強大。讓我想起有首歌叫‘what dosen't kill u makes u stronger’,好勵志的一首歌。

現在大三了,從大一剛入學到現在,漸漸地體會到:現在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沒有錢,都很渴望成功,他們有著年輕輸得起的資本,以各種方式奮鬥在各行各業,然而真正對結果滿意的卻少之又少。很多人視稻盛先生為榜樣,想極力去模仿他成功的軌跡,想學習他那屢敗屢戰的精神,想學習他那以人為本的管理,我不認為這樣做是的,因為那只是學習,而不是設身處地的去經歷他所經歷的一切。是的,人生在於經歷,跟浩瀚的宇宙比起來,人的一生只不過是一瞬間,如果沒能活出自己的價值,人生就毫無意義。

讀了稻盛先生的經歷,讓我想起了很多自己也有過的經歷,以後的事情雖說無法預料,卻可以期待。正如稻盛先生所說‘人生的陰晴之分,不是幸運和不幸,而取決於自己的內心’,自己心中的夢想,那是我遇到挫折永不放棄的動力。願我的生命中有足夠的蔭翳,讓我去造就一個美麗的黃昏。

從稻盛先生看企業家精神。

以人為本,這個在當下社會早已為眾人熟知的詞,到底是個人或企業的立足之本還是企業家為謀利而披上的外衣?粗略地讀了稻盛和夫在不同時期的經營過程,稻盛先生多次提到了以人為本、利他、為企業員工謀求幸福,作為一名讀者,我體會了那種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美好的社會氛圍、團結一致的奮鬥。

當下我們討論了很多有關企業家精神的話題,張維迎教授說“企業家就是為全人類謀福利,為人類發展、社會進步而奉獻自己的勞動的人”。現實中,很多人把企業家想象成富裕的代表,很是崇拜和嚮往,我認為這是一種完全錯誤的解讀,企業家與壞官不同,他們之所富裕是因為他們對社會多作了貢獻。

所謂的企業家,是那些敢於冒險,又能看到潛在市場、潛在利益,有的企業家。然而,與之不同的是,稻盛先生把這一成果歸因於他一心利人、了無私心、動機至善的經營理念。從博弈論的角度看,現實中的利他可行否?從現在的社會情況可見納什均衡是在博弈雙方都選擇利己的情況,並且採用針鋒相對的策略,當然這肯定不是社會福利化的情況。在管理人員與被管理人員的博弈中,管理人員可以完全利他、可以先利己後利他、也可以完全利己,被管理人員可以選擇拼命工作、按時按量完成工作、消極工作。現實情況的納什均衡是管理者先利己後利他和被管理者按時按質完成工作。

然而,在稻盛先生的管理下,這種均衡變成了管理者完全利他和被管理者拼命工作,無疑這就能做到社會福利化。懷著一顆為社會變得更好的心,會有人會拒絕變得更好嗎?當然不會,所以他們創造財富工作能夠為全人類所認可。然而,真正企業家的利他是要做到接受與人博弈的過程中吃虧的境地,以至於損失慘重,他們之所以敢於去打破囚徒困境,是因為他們經營的崇高目標是國家富強、社會進步,每個人的利益包含在國家和社會利益的奮鬥之中,只有以國家的富強、社會的繁榮為創辦企業的目的,才有希望實現自己的利益。

對於稻盛哲學,我想我只接觸了皮毛,不是置身於當時的境地也許很難真正感受當事人的心境,有一點我堅信的是,當人發自內心的追求一樣東西的時候,失敗只是暫時的,只要堅持到最後失敗是會向成功轉化,但前提是腳踏實地,企業家都是這樣一步一步地邁向成功的。

稻盛和夫自傳的讀後感 篇10

關注稻盛和夫,是我的好朋友在微博上推薦我關注的!這是一個不為大多數中國人熟知的名字,他1932年出生於日本鹿兒島,1955年畢業於鹿兒島大學工學部。1959年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1984年創辦第二電電株式會社,這兩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之列。在日本四大“經營之聖”(另三位分別是松下公司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創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中,他是年齡最小的,也是目前在世)。事業成功之餘,稻盛和夫在1984年創立“稻盛財團”,同年創設“京都賞”,以表彰對人類社會發展具有卓越貢獻的人士。

稻盛先生立書很多,有談人生的,有談管理,有談經營的,我是先從關注他的微博開始認識他的,然後就在網上讀了他的自傳。

讀了全書就覺得稻盛取得成功,離不開踏實、負責的態度。稻盛由於不是大學畢業,有沒有門路,剛畢業時靠導師推薦去了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半年後,和他同時進公司的大學生都走了。不是覺得沒有前途就是薪資低、不值得。稻盛覺得與其這樣得過且過,不如靜下心來專研技術,幫公司開發有競爭力的新產品,誰說公司不能改變呢?他帶著鋪蓋住進了實驗室,沒日沒夜的做科研。在導師的幫助下,終於研發出了高階的新產品,贏得了松下公司的訂單。後公司又面臨罷工,稻盛覺得如果他們部門再罷工,公司就跨了,如果不能按時交貨,客戶受到的損失也很大。他就自掏腰包保證員工食宿,偷偷的組織員工進行生產,最終按時把產品交給客戶。全書中還有許可類似的例子,這種多為他人著想的理念一直幫助他成就事業。讀到這裡,我想:作為教師,我們也應該像他一樣,把學生和學校放在心裡,把培養學生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努力落實到日常工作中。也許更耐心細緻地解答學生和家長的問題和困惑,會耽誤我們下班的時間,也許精心備課和反思教學會耗費我們更多的精力,但積少成多,終是會看到效果的。

其次,讀餓這本書更讓我深刻體會到以身作責,把團隊凝聚起來是多們的重要。稻盛所在的會社有著非常嚴苛的獎懲措施,團隊成敗與個人利益也連在了一起,但為什麼員工的執行力還在打折扣,那麼心不甘,情不願呢?稻盛覺得其中一點在於領導人要以身作則,通過踏實、忘我的工作,讓周圍的人感動、誠服。慢慢的,員工就會跟著一起奮鬥。你的目標就自然而然的發自內心的成為了他的目標。書中有這麼一個例子:京瓷公司在美國開了一家子公司。子公司的領導是日方派去的,總共3個人。半年過去了,子公司還沒有開啟銷售局面。子公司的領導真的急了。3個人白天忙生產、科研,晚上出去跑銷售,往往沒睡兩三個小時又來上班了。這在到點就下班走人的美國是難以想象的。子公司的美籍僱員看他們3個人這麼忙,這麼努力也被感動了。他們主動下班留下來幫助他們,忙生產的忙生產,忙銷售的忙銷售,漸漸的銷售情況上去了,公司好轉了。在我的身邊也有著這樣一個團隊,語文大組哪個老師要公開教學,每個老師都會無私地提供幫助;我們三年級組更是一個溫暖的集體。當本學期我接受了兩個班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後,同級組的老師總是儘自己所能幫助我,有時幫我一起批改來不及的練習卷,有時把我的辦公室值日工作悄悄承包掉了,有時給我倒上一杯熱水放在我的桌前……在他們的幫助和關心下,我們三年級組的各項工作成效都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和表揚,這就是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最後,我特別喜歡稻盛先生的一些富有哲理的話語,我想借此和大家一起分享兩段話:

(一)人生就是一幕戲,每個人都是主角。然而,我們不只是在演出,更是這幕戲的創作者。因為一般戲劇總有個既定的結局,人生則不同,結果往往掌控在我們自己手中。

有些人相信,命運在我們出生時便已註定。我不同意這種說法,我想,通過心靈和思考的昇華,命運可以因此而改變。

與其和“命運”作無謂的相搏,不如潛心想想:如何來為自己寫一部劇本,從而扮演自己心儀的角色?越早動手,就越能利用每一刻,掌控自己的人生。

在生命的每個轉折點,都有機會在等著我們——如果我們努力,就能抓住機會;反之,若心中沒有清晰的任務和目標,原本唾手可得的,也將成為過眼煙雲。

在如戲的人生裡,為自己寫好指令碼的人與庸庸碌碌混日子的人,有著天壤之別。

(二)每當父母、師長告訴我們何為人生時,年輕的我們總是不以為然。我父母最喜歡的格言是:做父母的即使必須付出巨大的代價,也要讓年輕人親身體驗苦難。而我則認為: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經驗傳給下一代,他們就用不著受苦了。

我們都經歷過叛逆少年時,但不要忘了父母、師長給我們的諄諄教誨。

獨自開始人生之旅,猶如沒有羅盤指引終將迷失在茫茫的大海中。

長大成人後,我們應該常常回想前輩對我們的教導,並把這些教導當作人生的指南針,以免迷失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