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閱讀《艾青詩選》讀後感

讀後感1.39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閱讀《艾青詩選》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閱讀《艾青詩選》讀後感

暑假,很喜歡躺在陽臺的躺椅上,依傍著落日晚霞的餘暉,吹拂著偶爾掠過的微風,傾聽著旁邊樹上夏蟬的吱唧,有時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去品讀艾青的詩,我沒有機會處在艾青的那個時代中,而眼前的環境又是如此優雅愜意,我肯定不能完全體會到艾青當時的心境該是有多麼的複雜、悲痛和無可奈何,然而從他的詩句的點滴中我依舊能夠深深地感受到那種悲切,一首作於1937年12月28日雪夜的《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再一次讓我見識到了在艱辛的歲月裡掙扎的農人——那張被歲月與風霜的利劍折磨得充滿溝壑的臉,那根早已被生活的重擔壓彎了的脊樑,那雙因為對生活缺少期望的黯淡的眼眸。我感到的不是心痛,而是憐憫,我很同情那些由於無休止的戰爭的受害者,對於命運給他們帶來的磨難他們只能忍氣吞聲地理解,而我們這麼旁觀者僅有嘆息和悲憫的權利。但當我讀到“中國的痛苦與災難,

像這雪夜一樣廣闊而又漫長啊”,我感到了悲痛,為這個在風雨中飄搖的民族,為這個千瘡百孔的國家感到悲痛,我想當時的作者肯定比我更加憤怒、惆悵和悲痛,否則怎樣會寫出“中國,我在沒有燈光的晚上,所寫的無力的詩句,能給你些許的溫暖麼?”這般詩句。雪中的中國在顫抖,在哭泣,正當被黑夜籠罩住的中國又該如何找到前方的光芒。

一篇又一篇無聲的詩作,一點又一點充滿血淚的詞句,這些讓我這個無知的讀者時刻在期待著遲來的黎明。

最終,我和作者以及廣大的勞動人民等到了盼望中的曙光,一篇《黎明的通知》彷彿在向世間宣告被黑暗和痛苦吞噬的日子即將走向終結,而新生活的詩篇就要開啟,從作者的歡快雋永的文字間我讀出了字裡行間流露出的那種喜悅,作者是光明的使者,將光明與喜訊傳播開去,“開啟所有的窗子來歡迎,開啟所有的門歡迎”,甚至是讓汽笛鳴響,讓號角吹響來歡迎,歡迎這讓中華四萬萬同胞歡呼的訊息,讀到此,才覺得一向繃緊的那根心絃此刻鬆了下來。

或許真的是一首詩一種心境吧,讀了《艾青詩選》裡的很多詩,發現都是在感嘆人民生活的艱難困苦,為民族命運的擔憂和一向追求光明,當我遇見《盼望》時,我卻又是另一番心境。

都說我們的人生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帆船,我們不僅僅是船長,還是水手,舵手,艾青說“一個海員最喜歡的是起錨所激起的那一片潔白的浪花,另一個海員最使他高興的是拋錨所發出的那一陣鐵鏈的喧譁,一個盼望出發,一個盼望到達”,這是我最喜歡的詩句

之一,因為少了悲愴的氣息,呈現的是一種豪邁慷慨的氣魄。不管是盼望出發還是盼望到達,這樣的海員都是勇敢堅毅的,他們不怕遠方未知的驚濤駭浪,不怕前方的狂風驟雨,有了這份盼望,他們會果敢地克服即將面臨的任何艱難險阻。我捫心自問,我心裡有這種盼望嗎?答案是模糊的,因為我並不能找到那份清楚的盼望。

記得在大一的一次大學生職業生涯課上,教師讓我們輕輕閉上眼,聆聽著優美的輕音樂,讓我們想著我們的未來,可是當時我的腦海中總是一片空白,我不明白將來會在什麼樣的公司裡工作,不明白可能會有怎樣的經歷,不明白將來的家是什麼模樣……可當教師問道有多少人能夠清楚地看見自我的將來的生活的,我發現全班150人僅有4,5個人舉起了手,我認識到原先大學生對於自我的未來是如此的一無所知,就算是國小生也會大膽地想,但我們此刻都少了那種兒時的魄力了,兒時那種純真的夢想在如今看來好像成了荒誕的幻想。沒有了心中的盼望,我們便不會更加努力地生活,我和大多數人一樣感覺上了大學以後變得頹廢了,變得庸碌了,我以往多次尋求原因,可總是不了了之了,此刻我堅信了,真正的原因就是我們已經缺少的那份“盼望”。

讀完《艾青詩選》,我真正認識到了一個“用生命為祖國頌唱”的艾青,“一生關心勞動者生活”的艾青,最重要的是我想我得到的不僅僅是那個時代的悲慘生活的寫照,更多的是關於那個時代的思考以及我此刻大學生活的思考,我會深思,就算少了艾青所說的那清晰的“盼望”,我也會找尋近期的“盼望”,我會像那些海員一樣,盼望著我的大學生活的出發,盼望著我以後夢想生活的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