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隨想錄讀後感

讀後感2.07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隨想錄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隨想錄讀後感

隨想錄讀後感1

初次接觸老先生的作品並不是在一個多麼成熟的年齡,只是進入國中時,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了他的《隨想錄》。當然大多是無法讀懂的,所以對於僅少明白的幾篇,記憶是不敢模糊的。感動、啟示自然不必多說,然而令我吃驚的卻是當初讀《隨想錄》時的成就感和一點一滴的感悟,還是沒有絲毫的褪色。

整本書的文章我大致都過了一遍,這本書我不敢說他寫的很好,但題材是很好的,效果也是不錯的,尤其是在那個時代背景下。《懷念魯迅先生》這篇文章給我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魯迅在生前他的為人、做人的原則以及人品和寫作時的態度。文中說道:他是一個和藹可親的小小老頭子,一個沒有派頭、沒有架子、沒有官氣的普通人。雖然魯迅先生已離開人世,可是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出巴金對他的崇拜、仰慕、敬愛之情。因為魯迅先生為他樹立了一個榜樣。魯迅一生寫的全是關於真話的書,他不斷探索真理,追求進步,而且令我也最敬佩的一點是他不怕承認錯誤,更不怕改正錯誤,他寫的'每篇文章其實都是把心交給讀者,這真是一個非常偉大的表現!就因為如此,巴金也同樣願意投入並獻身於寫作,不僅是為了寫作而寫作,更是為了真切地來打動每個讀者的心。因此巴金也敢於解剖自己的靈魂、敢於承認錯誤。在整本書的後記中巴金也說自己的確欺騙過自己的感情,而且還犯過許多錯。從這裡也能反映出巴金在對於自己犯的錯時他真誠、謙虛、質樸的態度。這些一切的一切,都是從魯迅先生那兒學來的,這使巴金對待人生有了一種既然不同的看法,更使他有信心在未來的寫作上敢於敞開自己的心扉與讀者進行心靈上的溝通。其實他是在還“心靈上的債務”,為了洗清罪過,他的傷口在流血!懷著對美好理想的追求,對完美人格的追求,巴金在《隨想錄》中痛苦的回憶,直到一步步逐漸深入地獨立思考。這是一個怎樣艱難的過程!

如今進入21世紀,我們同樣應該為了真理而去奮鬥,不應該虛構,更不能弄虛作假。看起來你這樣做並沒有對不起任何一個人,其實你已經在無形中背叛了自己的良心!我們應該像魯迅先生和巴金老先生一樣,學習他們敢說、敢做、敢追求的品質!在此,我還想多說一句:人死不能復生。雖然魯迅和巴金已離開了人世,但我想我會永遠記住並懷念他們的,因為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他們無私的奉獻精神。就像《隨想錄》帶給了我們希望和勇氣,就像巴金老先生,斯人已逝,卻留有餘香!

隨想錄讀後感2

《隨想錄》是一本好書,《隨想錄》我是看不懂的。

不是說看不懂的書就是好書,那樣好書未免太多了吧。而是說,書如巴金老先生的生平一樣,經歷的太多,太深邃,我一個站在十幾歲尾巴上的孩子,是不敢說懂的。

《隨想錄》是巴金老人的一顆心,一顆“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良心”。從1978年12月開始動筆,直至出版,歷經八年完成了150篇,被譽為是一部“講真話的書”。真話是不好講的,亦是不好聽的。在這20多年中,巴金老人硬是用真話震撼著思想界、讀書界每一個有良知人的心。

我的“真話”即是:書我是看不懂的。沒有晦澀的字詞,沒有複雜的句式,滿書只有我認得的清清楚楚的文字,卻是不懂的。如同在電視機前看到的慈祥的巴金爺爺是一樣的,他的滄桑我無法讀懂。

懂不懂是一個問題,去不去懂又是另一個問題,在這如大海般的思源中,只取一瓢,便能充滿我這稚嫩的內心。初次翻開,只見得滿書的,是我所不愛看的。然而我錯了,從《望鄉》的'討論到後來的關於騙子問題——包括清除精神汙染的問題到人道主義的問題,包括對許多文學作品的討論,到人文思想解放和追究責任的問題,巴金老人一步一步地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近八年實踐的思想史。他在懺悔,來自自己的靈魂深處,也來自普遍的社會現象。而我也隨著他一同自我懺悔,直到內心深處。

巴金老人的地位高不可攀的立在了一個被公眾仰視的位置上,卻從未有過輕鬆與快樂。他身不由己,更沒有辦法擺脫,而自己也不是那種拍案而起、奮起抗爭的人,於是他選擇了最直接的方式——自我的懺悔,希望可以悄悄的改變社會,無論結果,永不放棄。

難以想象我們的百年文學史、文化史,如果沒有巴金老人的存在會是怎樣的。他不僅用文字形象給世人提供了百年曆史的畫卷,同時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人格和精神為百年的民族提供了一個讓後人認真解讀和研究的範例。滿一本“隨想”,脫離了起碼的邏輯和理性的限制,隨感隨想,完全的自由自在。在巴金老人退兩步進一步的求生中,有些話是不必完全說透的,於是文字背後的隱晦、曲折,才散發出獨特的味道。如果不真正的靜下來,不走進那個時代,又怎能理解那文字間的深重內涵。

合上書是滿眼的沉痛,我甚至再無力去翻開。巴金老人留下思想安然離開,將自己的矛盾字字印於紙上,清醒中的痛苦,軟弱中的勇敢,隨之沉默;無論我們最終能咀嚼多少,畢竟我們試圖瞭解過,不是嗎?這對於巴金老人,對於我們,就夠了。

隨想錄讀後感3

做任何一項工作,如果能做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那基本上就是一種藝術了。因為在這極端和精緻的背後,是對這項工作精準的理解,以及通過獨具特色的方式進行的呈現,這本身就是“藝術”的特質。教育工作也是如此。

李希貴的《教育藝術隨想錄》,看上去是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教育教學、教育管理行為的瑣碎記錄,但其背後始終閃耀著先進教育思想的光輝,也是他的教育藝術的集中呈現。

教育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教育要成就每一個孩子,這樣的口號大家耳熟能詳,但最為普遍的情況是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知行不一致的現象體現的特別明顯。李希貴校長顯然看到了這一點,並在這方面做了許多遵循教育規律的探索和實踐。

讓學生學會選擇,讓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實際確定課程層級,選修相關的課程,其價值不僅僅在為學生提供適切的學習上,更是為他們今後走上社會學會選擇。教育觀點:

1、對於教師,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適合評先進,應儘量少評先進。許多時候,學校生態都是因為甄別好壞而被破壞的。

2、成為一名研究型的教師並不意味著必須會做科研課題,另一方面,研究型教師的`成長也必然是一名教師自我發現、自我喚醒後水到渠成的結果。深諳於自己的教學,並在日常教學中學會反思,也同樣是一種研究能力。

3、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去統一思想,甚至試圖統一步調,而應該統一目標,並鼓勵先進、允許落後,允許不同的節奏、多元的方式,但指向共同的願景,這應該是一種更健康的機制。

4、成熟的管理者不應該天天思考著"不許幹什麼",而需要關注的恰恰是"應該幹什麼"。

5、凝聚老師和家長的力量,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確立共同目標,以孩子的成長為唯一目的。當學校的一切工作都圍繞這個目標的時候才能真正凝神聚力,教師、家長心情舒暢。

李希貴說:“成功的管理者不僅要對自己的指揮和激勵能力堅信不疑,還必須能夠傳達出自己的高期望,這樣才能從普通人身上得到超常的成績。”這也是體現他教育藝術的一種信念。

隨想錄讀後感4

一百五十篇隨筆,更像是一百五十篇日記,一百五十次懺悔。

“我就這樣給逼著用老人無力的叫喊,用病人間斷的嘆息,然後用受難者的血淚建立起我的‘文革博物館’來。”老人的晚年並不幸福,十年**的夢魘折磨著他,得不到一絲安寧。“我不曾滅亡,卻幾乎被折磨成一個廢物,多少發光的才華在我眼前毀滅,多少親愛的生命在我身邊死亡。”

老人是孤獨的,那從前的老友,那一生的摯愛,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都在這無盡的黑暗中悄然隕落,留下的,也在重創之後漸漸衰老、凋謝,而他,拖著病態的身體,破碎的心,遍體鱗傷地殘喘著。也許,如果不是那一顆偉大的藝術良心,如果不是為了能站出來講幾句真話,他也會抵不住“傷口”的潰爛,早早收場。——“到了我不能保護自己的時候,我就像高爾基所描繪的鷹那樣帶著傷‘滾下海去’。”

老人反反覆覆絮叨著那些個可怕的字眼,那些個恍如昨日的畫面,那些個音容笑貌從不曾模糊的面孔,他恨自己沒有勇氣站出來為朋友說一句公道話,他恨自己唯唯諾諾逆來順受,他恨自己浪費了十年光陰沒能更多地為他所愛的國家和人民留下點什麼,他要贖罪,於是,他用千斤重的筆劃開歷史的裂縫,扒開自己仍然在化膿流血的傷口,他惟一的'心願就是“化做泥土,留在人們溫暖的腳印裡”。

“不少人受屈含冤痛苦死去,不少人身心傷殘飲恨終身,更多的人懷著餘悸活到現在。”老人像一隻受驚的小動物,一邊舔舐著傷口,一邊懷疑地看著周圍的一切,一點點動響都會嚇得瑟瑟發抖。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摺磨吞噬著老人的健康,20xx年10月17日19時零6分,老人安詳地去了,他說了想說的話,他說了真話——“沒有神,也就沒有獸,大家都是人”。

20xx年老人九十九歲之時獲選《感動中國》人物——“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鉅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裡行間燃燒的激情,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地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他貫穿於文字和生命中的熱情、憂患、良知,將在文學史冊中永遠閃耀著璀璨的光輝。”

願老人安息!

隨想錄讀後感5

捧起《巴金隨想錄》,發現在文學作品裡真誠與真實最能讓讀者與作者接近,無論隔代多遠或身份差異多大,那“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讀者總能解出其中味道。

讀完隨想錄,油然而生的代入感使我覺得我與這位老者靈魂的接近,越接近這位偉人,感覺只看到一位歷經歲月、飽食困苦的老人在哭泣。

《隨想錄》裡讓我篇篇都看到的是關於說真話。這讓人更深地明白,一個百歲老人用自己少有的為文生涯得到的,用自己的顫抖的筆寫出的最深刻的就是一個“真”字。只有真,才有善,才談得上美,才有其他。假的再好,也是假的,也是會害人的。他的一生中,看到過無數的假,領受過各式的假把式,遭受過種種假的殘害,也最清楚假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所以他不遺餘力地揭露假的東西,假的危害; 用真情真事真話來向讀者表達真實的情感,說明真實的情況,告訴真實的道理。我感覺到,這些似乎有些 囉 嗦的關於說真話的真話,就是他從自己經歷中得來的最重大、最關切、最刻骨銘心的人生經驗教訓。所以他要反覆告誡人們,就是因為過去的假的教訓並沒有得到人們的吸取,假的事例還在不斷湧現,他擔憂東西會為害人們的生活,會損害我們的民族國家。

巴老用很大部分文字回憶了故人,回憶了不堪回首的十年歲月。他說這是“還債”。我看到,他所說的“債”,一方面是說了錯話的虧欠,一方面是對故人的懷念,更主要的是為讀者的所表達的歉意,他為他幾十年裡沒有好的作品,為他這樣一個受到人民敬仰的作家沒能更堅強一點作出表率,也為曾經言不由衷說過的錯話身不由己做過的'錯事。由此我看到了一個作家的良心,他的可愛可敬,他的童真。在這裡,我看到一個人民作家的責任,一個人民作家的道義在那裡。

《隨想錄》讓我久久思索的,還有巴金老人寫作的艱辛。由於嚴重的疾病,老人拿不穩筆,又幾次住院。但他“還債”的願望強烈,向讀者說心裡話的決心不曾動遙有的1000 多字的文章他斷斷續續要寫幾個月,有時候一天只能寫出幾十個字。看到這些,我常常會在眼前浮現出老人艱難地坐在病床上拼盡全力寫下一個字的景象,不禁生出驚歎。他用自己的經歷,用自己的教訓,用自己吃過的苦,嘗過的難,從自己不短的人生,告訴讀者,告訴人民,告訴國家,自己的認識,自己隨想錄讀後感的理解,自己的期待。

讀了此書,讓我能記憶一生的也許只有一個字:真。從說真話開始,辦真事,做真人,有基本的責任心。

隨想錄讀後感6

自從認識了幾個字,讀了幾本書,走了幾里路,我便開始思考人生,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何在?可那時候小,沒經過世事,自然也就沒有答案。今天,當看到季羨林隨想錄時,又勾起了我心底沉睡的思考。

季羨林說,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當看到這句話時,我頓悟,終於找到了一種完滿的答案,能夠解釋所有人人生意義和價值的答案。但他把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歸結於有沒有責任感,這一點我的理解又跟他有所不同。我認為,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

若論一個普通人的存在,放在小小的一輩子裡,侷限於這狹小的時間與空間裡,或許很難明瞭我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在哪裡,亦看不出我們對於人類發展所做的貢獻在哪裡。但如果是作為人類發展的一個環節,一段鏈條,或者是接力賽中的一段路程呢,我們的存在明顯就具有了不可或缺的意義與價值。大多數人的一生都是平凡的,談不上為社會做了多大的貢獻。但作為一個社會人,他必然與周圍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而每一種聯絡又都會產生相應的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不可否認,無論是積極還是消極,都有它自身的意義。這就是一種傳承,一種人類文明的進化方式,最終形成一股推動人類不斷髮展的默默的力量。()我覺得這就是人生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季羨林還說,這個道理不是很多人都能夠明白的,他們都活的渾渾噩噩,一無意義,二無價值。但我要說,明不明白又有什麼關係呢?即使不知道意義何在,就像廣大普普通通的農民、工人,還有我們,每個人都同樣努力的活著,關於的責任並沒有被推卸掉,我們都承擔起了本該承擔的一切,完成了人生的接力賽,怎麼能說是沒有價值的呢。馬克思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人類文明不斷髮展的主要力量。這當然包括了所有的人,好人壞人,平庸的人,傑出的人等等,他們都對人類的發展起到了或多或少的作用。好人自然受到推崇,被作為社會道德的典範;而壞人則作了反面教材,教會了人們什麼事情是錯的,是不能去做的。平庸的人和傑出的人也都創造了社會價值,只是按照現代人的標準,價值的大小不一而已。

總之,我認為人活著本身就是一種意義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