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第七天》讀書心得4篇

讀後感2.24W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第七天》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七天》讀書心得4篇

《第七天》讀書心得1

“於浩歌狂熱之際中寒,於天上看見深淵,於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於無所希望中得救。”

看餘華的書,需要做好直面現實的準備。

書的腰封上如是說:“與現實的荒誕相比,小說的荒誕真是小巫見大巫。”的確如此,這本小說裡夾雜著太多新聞事件,事件都是真實的,只不過餘華為他們安排了圓滿的.結局。這是一本絕望之書,也是一本希望之書。

我時常思考,現在的社會和以前到底有什麼不同,依然存在著貧富差距帶來的不公,富有者過著你想象不到的自由生活,貧苦者過著你想象不到的絕望日子,無錢無權無勢之人只能如螻蟻一般苟活,而那些錢權兩得之人卻能享受一切特權,將人三六九等分,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嗎?社會的文化趨勢越來越向著拜金而去,隨著年紀的增長我也意識到金錢帶來的快樂,身邊的同學朋友每天做著一夜暴富的美夢,網路上的大V也在引導人們走向金錢之鄉。如果我有錢,我可以在面對奢侈品時不眨一下眼睛,如果我有錢,我可以讓父母不再斤斤計較物價的跌幅,如果我有錢……我似乎意識到自己被金錢異化的靈魂,我不想屈服,可我真的能不被屈服嗎?

生活為我們帶來的無力感,在“死無葬身之地”被消解。

“那裡樹葉會向你招手,石頭會向你微笑,河水會向你問候。那裡沒有貧賤也沒有富貴,沒有悲傷也沒有疼痛,沒有仇也沒有恨……那裡死而平等。”

“那是什麼地方?”

“死無葬身之地”

人生而得不到平等,死後才能得到,看上去圓滿的結局,卻透露出殘忍。

原來這個世界已經不公到不奢求現世的平等了。

《第七天》讀書心得2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把《第七天》這本書看完,就讓人想起狄更斯的那句名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合上書,才發現那封面上的字“書中描寫的荒誕比起現實的荒誕”……也許世界就是這樣。

放下手中的書,轉身望向窗戶,放鬆一下緊繃的思維,解放自己的自由,烈日將大地照得刺眼,樹在無意中留下晃動的陰影。我面對著太陽,在思索我的世界—對自己靈魂的問詢,不經意想起山坡上的小墳堆,那裡埋葬著我的親人,它的渺小,讓人不會去注意,只有幾塊紅磚砌成的小屋,冥冥中,告訴我們她在這裡安息,我在那裡曾徘徊過,在這片樹林中曾穿行過,我獨自在墳堆前駐足,在這裡忘卻了夥伴的.約定這是兩個靈魂駐足的地方,但只有一個靈魂永遠在這裡停留。

又回頭琢磨,覺得有一種死亡般的寒冷和壓抑,把人逼到角落裡,堵著喘不出氣。活著的世界裡充滿了艱辛,死亡卻只是絕望的開始。但死去的世界裡,也有這樣一個地方: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樹木茂盛,樹枝上結滿了有核的果子,樹葉都是心臟的模樣,它們抖動時也是心臟跳動的節奏。很多的人,很多隻剩下骨骼的人,還有一些有肉體的人,在那裡走來走去,這裡沒有貧賤也沒有富貴,沒有悲傷也沒有疼痛,沒有仇也沒有很……這裡人人死而平等。無論外面的世界怎樣,這裡永遠是春天。也許熱和寒只是一線之差,生和死也只是一界相隔,我低下頭摸索般的開啟窗戶,又被外面的烏煙瘴氣,被迫般的

關上了。再次打量桌上的書,這才悟得書中的世界—我們在一棟棟拔地而起的摩天大廈間迷失了自己,我們的目光也在形形色色的玻璃幕牆中,變得乾澀、貧乏,內心是繚亂的,濃霧鎖住了這個城市的容貌,這個城市失去了白晝和黑夜,失去了早晨和晚上。但我們永遠嚮往著幸福,在這裡謀生,苦盡甘來。驅逐,去了那片“死無葬身之地”……在那裡,去等待下一次的“重生”,去逃離那黑暗的時代。

一個人的靈魂孤獨的安息在這兒,它眺望著遠處的美好—那個在冰冷的世界構建的暖巢—死無葬身之地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第七天》讀書心得3

歷經七年磨練,餘華新作《第七天》是一個比《活著》更絕望,比《兄弟》更荒誕的作品。從篇幅來看,這是一箇中長篇,然而書中並未給讀者描繪一個結構精巧嚴絲合縫的完整故事,而更像是一部凌亂蕪雜包羅永珍的短篇故事集。餘華借一個死人的口講述了一系列深黑色的故事,這些故事絕非鬼狐夜談或者道聽途說,故事中的事件都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故事中的人無一例外都“死無葬身之地”。餘華雖然將這些故事以魔幻和荒誕的筆觸串連在一起,卻仍是不加掩飾地給作品一個寫實主義的基調,餘華想展現給讀者的就是當前社會的一個濃縮,一個類似薄伽丘《十日談》般有批判諷刺又有美好溫情的現實世界。

書中所描繪的“濃霧瀰漫之時,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虛混沌的城市裡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殯儀館,這是它現在的名字,它過去的名字叫火葬場。我得到一個通知,讓我早晨九點之前趕到殯儀館,我的'火化時間預約在九點半。”這個充滿懸疑的開頭也就變得真實刻骨。畢竟死後還能徘徊在兩個世界之間,不啻為我們思考自己死亡的一次機會。當然這是唯心主義,但在曾以“先鋒”聞名的餘華筆下,七天,是能提供一次不長不短的生死體驗。的確,死亡的亡靈懷著對人世的眷戀在七天裡遊蕩,在亡靈與亡靈的對話中,又能重構或者還原起塵世的善良與罪惡。

與以往作品不同的是,在《第七天》中餘華不再以局外人的視角推進故事,而是置於第一人稱的敘述,與故事開始奔赴殯儀館火化的亡靈楊飛融為一體,記錄亡魂七日的癲狂際遇。一件件無由的橫禍,一樁樁無辜的死亡,他用近乎冷酷的客觀鋪展開來,血淋淋地呈現在讀者眼前。《第七天》延續了餘華一貫的直白殘酷風格,本書甚至將這種風格貫徹得更加徹底。無需繁瑣的結構,摒棄複雜的技巧,沒有矯飾的語言,除了“父親”,作者甚至沒有刻意塑造書中其他任何一個人物的面貌。餘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構建一個死亡與絕望和人性交織的地方“死無葬身之地”。書中將千瘡百孔的現世人間與靈魂穿梭的魍魎世界串聯起來,在歷史景深與現實斷面的交匯處展開了新一種關照世界、介入現實的嘗試。

總之,從《活著》、《兄弟》、《許三觀x血記》到《第七天》,餘華無論用什麼樣的表述形式,都體現了一位作家現世憂患和人文情懷:生即是為了活著的忍耐,是為了對抗死的抗爭,生命的原始價值亦是對抗苦難的磨合。《第七天》值得一讀。

《第七天》讀書心得4

從看過《活著》以後,就開始喜歡餘華,只是單純的喜歡,卻沒有更多的去了解他。我想,我可以借用錢鍾書老先生的話來開脫,即使我覺得今天學校的煮雞蛋味道鮮美,也沒有必要非得去見一見下蛋的母雞。

中學的時候再一本雜誌上讀到一篇文章——《我們為什麼要讀名著》,這篇文章的作者指出,名著的偉大之處就在於每一次讀你都將會有更多的收穫和體會。在讀《紅樓夢》的時候,我對此感觸特別深,雖然至今都沒有將《紅樓夢》完整的讀過一遍,甚至一直還在上篇徘徊。我重讀書的時候有一個很怪的習慣,我喜歡隨便翻一頁,從中間讀,讀的高興了覺得有必要看看前面,才會翻到第一頁開始讀。啊,扯得有點遠了~

我很喜歡這本書,除了男友,我沒有想要將它推薦給別人讀。我想,大概《人生若只如初見》這一類的歲月靜好般的文章才適合向廣大人民群眾推薦吧,諸如《海賊王》這樣才的漫畫、《活著》這樣滿滿艱辛與辛酸的文字,只適合喜歡同一口味的人吧。這讓我想起,向別人推薦介紹中醫學的情形,呵呵,我還太年青,現在才意識到自己與身邊的同學的想法原來是不同的……所以說無論是什麼,無論它怎麼好怎麼優秀,都只適合推薦給相信它的人。啊,扯得更遠了~

第一天:楊飛死的第一天,他是被砸死的,臉已經變形了。這一天,他去了殯儀館,在殯儀館,遇到很多侯燒者。這些侯燒者討論著自己的壽衣、骨灰盒還有墓地,富人區和普通區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想法,活生生的勾畫出了生活在同一個社會中的兩個階層之間的鴻溝。可是,楊飛他沒有骨灰盒,也沒有墓地,他只有離開殯儀館。他想起了他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天的遭遇和他的死因(此處是後面的一個很重要的鋪墊)

第二天:楊飛遇見了自己前妻,李青。並回憶了兩人相知相戀到相濡以沫再到勞燕雙飛,再講到兩人分開以後的各自的生活。在這段回憶裡,我看到了同事之間的冷漠,美麗背後的痛苦,還有愛情。

第三天:講了他的父親收養他的過程。讀這一段,給我的不僅僅是感動,更多的是思考。感動於養父子之間深厚的感情,感動於李月珍夫婦的善良,思考著楊飛生母一家的生活和楊金彪的生活。這一天,也講到了李月珍的死。

第四天:講了生活在這個社會底層的鼠族劉梅和張超的愛情故事,也引出了張剛與李姓男子之間的恩恩怨怨。

後面兩天沒有講什麼新鮮事兒,只是把前面所有事情的原因、內幕都揭開了,為所有的事情畫上一個句號。

首先,說說作者的寫作方法吧,個人覺得非常的巧妙,所有的事情都得到了合理的解答,也就說前面埋下的所有鋪墊,都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解釋的一清二楚,於人物形象來說,這樣的敘述顯示出了主人公楊飛最後對所有事都已經看透,於故事情節來講,將整個故事都顯得飽滿起來,而且不拖沓,沒有矯揉造作的痕跡。我喜歡餘華的小說,因為在他的小說裡面,沒有那些偽裝的痕跡,沒有為了感動而感動,沒有為了絕望而絕望,沒有那種“裝”的感覺;喜歡他的故事裡的每一個飽滿的人物形象,更喜歡他的這本小說中,冥冥中帶有希冀的感覺。

其實,我也很喜歡我買的這本書的封面設計,掀開最外面的包裝,裡面是質樸的,是粗糙的,是厚重的硬麵書皮。我喜歡這種簡單的書,特別是這種,看著簡單質樸,細細一看很有料,讀起來更有料的書。

書名第七天,在扉頁也寫的是《創世紀舊約》中的第七天,但是,內容卻是中國的傳統中的“頭七”。我不明白作者的用意何在?

在殯儀館,看到的掌權者、富人和一般人的區別,讓我覺得嘲諷,人死了,也還是這樣麼?人的攀比,自視清高在死亡來臨了的時候都沒有減少一點點,和殯儀館相比,死無葬身之處的人們的互助互愛則顯得更加的可愛,可是偏偏,他們是死無葬身之處的可憐人……

文中有一處,一位富人談論自己穿著的壽衣是狐裘,買的墓地如何如何,這些話被普通區的一個人聽到後,不住說他不懂,並議論富人的壽衣沒買對,墓地也沒選好。這不正是阿Q一樣的精神?或者說是,一種由於嫉妒而生的惡語中傷?或許人的本性就是如此吧?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極度渴望知道,人性的本性是如何的。到現在,我才慢慢明白,知道面對這樣的情況怎麼辦才是正確的最重要。讀小說有什麼意義呢?我絕不認為,讀一本小說就是為了掠奇。那麼讀小說,給我們的新的啟示,新的收穫又是什麼呢?

文中,講了兩類人的愛情。

一對是年輕的鼠族,張超和劉梅。劉梅既漂亮又聰明,張超也是一個勤勞肯幹的少年,可是他們卻走向了最悲慘的結局——劉梅自殺了,張超為了給劉梅買墓地,後大病了一場死了。是什麼造成了他們的悲劇?我簡單的分析一下,第一,因為劉梅吃醋,在髮廊與人大吵了一架而將工作吵沒了。在這個地方,如果說主觀的原因的話,是劉梅她對張超的不信任所造成的。第二,因為劉梅在做服務員時被佔便宜,張超與人打架,兩人均被開除。這個,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說,姑且算是社會的黑暗吧。第三,在髮廊和飯店之外的地方,兩人再沒有找到其他的工作,更是很有“骨氣”的表示不去那樣的地方上班,說明兩人文化水平不高和心理的不成熟。第四,劉梅因為張超送給他的iPhone是高仿機而不滿於張超騙了她,最終走向了極端。其實,當劉梅這樣理解的時候,她就已經錯了,不離不棄相濡以沫的兩個人在一起這麼久,該有的信任卻沒有建立起來?還是這信任敗在了這一時的衝動上去?張超由於照顧重病的父親,而沒有及時看到劉梅的留言,劉梅的神展開就開始了,她固執的認為張超已經看到了她的日誌卻像一個縮頭烏龜一樣不承認。這……我,真的無話可說。說實話,這裡給我的震撼是最大的。因為,我常常會為了一件小事,和男友吵起來。而吵起來的原因,我會說,我不是因為這件事本身生氣,而是這代表了你騙我。其實,不是那樣的是嗎?在這裡,我想向我的'男友說一聲,對不起。我會好好改改自己這個壞毛病了。我高中老師說,為什麼讀小說很有意義呢?因為在小說裡,你看到了某些人的影子。看到了別人的影子,讓你更懂人情世故,看到自己的影子,讓你警醒自己的缺點。

還有一對,是楊飛和李青。李青很漂亮很聰明。其實我在劉梅和李青上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過都限於性格方面的,因為,我實在不是一個漂亮聰明的女孩兒。李青選擇了楊飛,因為他的獨特,他的善良,他的樸素,他的誠實可靠,還有他無微不至的愛和關心。而突然有一天,有一個男人出現了,這個人撬開了李青追求向上飛的野心,所以李青離開了楊飛。雖然,李青最後的結局是不好的是殘酷的,但是,我不敢保證,有一天面對那樣一個令人垂涎機會的時候,我的選擇會是留下。直到看完以後,很久,我都在想,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李青她到底應不應該留下?雖然,她確定自己是愛楊飛的。但是,李青也曾經得到了她想要的東西,她也曾閃耀過,不是嗎?可是,如果,她跟著楊飛,他們會有一個孩子,或許已經上高中了,一家過著雖然拮据但是幸福安康的生活。這,算是在愛情,家庭和夢想之間的博弈嗎?

楊飛是楊金彪在扳鐵路叉道德時候撿到的。讀罷這個故事,我不得不說,楊金彪是個好人,是個好父親。除此之外,我真的找不到其他的語言去形容了。還有楊飛生父生母……我也不是自己父母親生的,但是,我和楊飛一樣幸運,得到了好人的照顧,我比楊飛更幸運的是,我不僅僅有父親還有母親。文中的楊飛,像是一個兒子一樣照顧著自己的父親,他真的很孝順,也幾乎做到了他所能做的所有,但是我仍然覺得遠遠不夠,遠遠不夠。我覺得,無論怎樣,楊飛是報答不完父親對他的愛,而我又何嘗不是呢?天下又有幾人能報答完自己父母的恩情呢?

而楊飛生父母一家的情況,習以為常的爭吵,莫名其妙的大鬧,讓楊飛,讓我們這些讀者,好好的冷眼看了把戲。是的,是戲,那樣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吵架,那樣無聊的吵架,真真是,一點意義都沒有,白白被人笑話了去。

在這本書裡,勾畫了世界百態圖,讓人憂讓人喜讓人憐,卻又因楊飛已是私人之身的身份而變得遙遠,真真的如同,這個世界和那個世界的遙遠的距離。因為遙遠,而變得什麼都不重要了。就像所有在死無葬身之處的人,那樣荒誕,那樣無奈,那樣毫無意義的度過每一天。然而,最乾淨的也是死無葬身之處,因為,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已經拋開了那些矛盾與仇恨,成了互助互愛的群體。

在那死無葬身之處的一棵樹下,有兩架骨骼在“下棋”。生前,一個被另一個人所殺,殺人者又因殺人而被判死刑。然而,就是這樣有著深仇大恨之人,在死後,卻互相陪伴,互相安慰。突發奇想,不是有點像《天龍八部》裡喬峰他爹和慕容復他爹在被掃地僧先殺後救活之後一樣麼?或許,在死亡面前,在生命面前,所有的仇恨都顯得那麼不值錢那麼不值一提了吧?

我不知道怎麼來結這篇讀書筆記的尾,那,就像一個國小生一樣,抄上一句餘華自己對這本書的評論吧——“與顯示的荒誕相比,小說的荒誕真是小巫見大巫”

我想,我應該再多讀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