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讀後感1.86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後感1

《羅密歐與朱麗葉》透過波瀾起伏的戲劇衝突,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優美抒情的人物語言,描繪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感情杯具。男女主人公出生在兩個世代為仇的封建家族,他們在偶然的相會中一見傾心,卻根本不可能結合。他們求助於勞倫斯神父,神父同情和明白他們,祕密給他們舉行了婚禮。但封建家長凱普萊特卻要把女兒朱麗葉許配給少年貴族帕里斯,並強令立刻成婚。朱麗葉再一次求助於勞倫斯,神父贈藥讓她假死過去,以躲過這場劫難。羅密歐則因在格鬥中殺死了凱普萊特夫人的內侄提伯爾特而受到了放逐曼多亞的懲罰。羅密歐得到妻子的“死訊”,悲痛萬分,抱了以死殉情的決心連夜回到維洛那,在朱麗葉的身邊服毒自殺。從昏迷中醒來的朱麗葉見丈夫已死,也飲毒、自刎死去。羅、朱的悲慘結局使雙方的家長看到了世仇的慘重代價,在親王的主持下言歸於好。從這個故事梗概中能夠看出,凱普萊特和蒙太古兩位封建家長,代表了陳腐沒落的封建思想和傳統,他們心胸狹窄、武斷專橫,無視青年人的自由和感情,釀成了家族之間的仇恨和衝突,給所在的城市帶來了動亂,又自食其果失掉了自己的兒女。而羅密歐與朱麗葉,則代表了一種新的人文主義思想,他們同封建思想和傳統作著勇敢、機智的鬥爭,儘管鬥爭的結局是一場悲劇,但換來的卻是人文主義精神的勝利和弘揚,我們在杯具中感受到的是莎士比亞那澎湃的激情、高昂的鬥志和崇高的理想。

羅密歐出身於封建大家庭,卻沒有繼承封建傳統和思想,而是順應時代的發展,背叛了封建家庭,成為一個堅定的人文主義者;他真誠、勇敢,有文化、有潛質,有一顆博愛之心;他追求一種自主、自由、完美的感情生活,哪怕是“錯愛”了仇人的女兒,也毫不退縮;他沒有門戶之見,愛上了朱麗葉,就把凱普萊特的家人當作自己的親人,一心期望化解宿怨;他對感情忠貞不渝,為了感情和愛人,他甘願被放逐他鄉,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注重友情,在朋友被仇人所殺,他的感情面臨“風險”的時候,他拔刀相助殺了仇人,卻使自己的感情遭遇了一場“災難”,顯示了他的高尚品格。正是在家族矛盾、感情磨難和朋友情誼等一系列故事發展中,他那人文主義者的精神和風采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朱麗葉只是一個14歲的貴族小姐,但她勇敢、堅強、智慧,她衝破大家族的重重束縛,大膽地愛上了羅密歐,並把自己的一生託付給了情人;她深知羅密歐被放逐“迴歸”無望,卻絕不願與少年貴族帕里斯再結姻緣;她幾次用智謀騙過父親,冒著生命危險服下藥,都是為了實現她的完美感情;她把感情看得和生命同等重要,羅密歐一死,她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感情是未成年孩子家長最忌諱的東西,感情是青年男女們最想擁有的東西,感情是年邁的老人望著老來伴時所感激的東西。它扮演著許許多多的主角,它能夠是杯具的導演也能夠是喜劇的策劃人;它能夠是毒藥也能夠是蜜糖,沒人能摸得透它。一旦跳進感情的陷阱就如同離弦的箭再也收不回來,只是固執地朝著自己的目標飛去,不去理會距離,筆直地穿過空氣,最後落地。落地後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完好無損地到達了目標,另一種便是正因某些原因,折斷了羽翼……

很明顯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感情之箭被折得粉碎,破壞者的力量強大得如同能夠劈開松柏的雷電。不好以為堅定的感情就能長久,一旦它有損於第三者的利益,那麼這段情必將受到被迫拆散的危險。不管他們是否無辜,不管他們怎樣反抗,這個故事的背景就已為他們的結局作了鋪墊。他們悲慘嗎?也許是的,正因他們沒能相守到老,而是紅顏英年早逝,也許不是,正因他們尋到了最後屬於自己的另一半。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生命誠可貴,感情價更高。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後感2

《羅密歐與朱麗葉》約寫於16世紀90年代中期,代表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戲劇創作的高潮。該劇主要講述男主人公羅密歐與女主人公朱麗葉的悽美感情故事,在一連串的機緣之下,兩人最後雙雙殉情。

本劇不論於古於今,都有著不可複製不可替代的深遠影響,是杯具創作史上的一塊不朽的豐碑。

先不說劇中的伉儷情深、繾綣纏綿,單看莎翁對跌宕劇情的精巧構思,尤其是將“藥”作為一個影響劇情發展的極具杯具色彩的點,就不得不歎服莎翁浩瀚的想象力——它讓羅密歐殞命,讓朱麗葉被埋進象徵死亡的墳塋,也最終送葬了他們的感情。

在莎翁的筆下,朱麗葉所飲之藥,只是一種讓生命在42小時內假死的藥,當朱麗葉在墳墓中醒來,看見的卻並不是新郎伴她奔向完美的世界,而是羅密歐倒斃一旁的殘酷現實,原來羅密歐以為朱麗葉已經香消玉殞,他亦飲下烈性毒藥,此烈性毒藥“縱使有二十個人的氣力,也會立刻殞命”。

但“藥”本身豈會釀成杯具,只有人才會啊!藥的背後,其實交錯的是一幕幕愛恨情仇、人情世故,這對有情人最終也是因此而雙雙奔赴黃泉……

這不得不談到當時勢力強大的封建勢力。在那樣的時代裡,自由婚戀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可說是舉步維艱,更何況羅密歐與朱麗葉雙方的家族本是世仇,當兩人在勞倫斯神父的支援下最後成婚,兩個家族之間的世仇也許能夠就此消解,可一場突如其來的械鬥卻如洪水猛獸般將羅密歐推向了被放逐的境地,“唉!我是受命運玩弄的人”。這真是驚天動地的嘶吼哀號啊!新婚的羅密歐,方才還是春日般的風和日麗,霎時刻,卻被一場飛沙走石、狂風驟雨,捲走了一切期望與幸福。之後,親王的`親戚巴里斯向朱麗葉求婚,朱麗葉被逼出嫁,在被逼出嫁的前夕,朱麗葉服下了神父勞倫斯配置的假死藥,可一切卻變的陰差陽錯,四十二小時後,期望全都化成了泡影,兩人生命的篇章也這樣永遠的完結了。

仇恨是羅密歐與朱麗葉杯具的根源,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杯具也是那個時代的悲劇。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後感3

<羅密歐與朱麗葉>約寫於16世紀90年代中期,代表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戲劇創作的高潮。該劇主要講述男主人公羅密歐與女主人公朱麗葉的悽美感情故事,在一連串的機緣之下,兩人最後雙雙殉情。

本劇不論於古於今,都有著不可複製不可替代的深遠影響,是杯具創作史上的一塊不朽的豐碑。

先不說劇中的伉儷情深、繾綣纏綿,單看莎翁對跌宕劇情的精巧構思,尤其是將?藥?作為一個影響劇情發展的極具杯具色彩的點,就不得不歎服莎翁浩瀚的想象力??它讓羅密歐殞命,讓朱麗葉被埋進象徵死亡的墳塋,也最終送葬了他們的感情。感人簽名

在莎翁的筆下,朱麗葉所飲之藥,只是一種讓生命在42小時內假死的藥,當朱麗葉在墳墓中醒來,看見的卻並不是新郎伴她奔向完美的世界,而是羅密歐倒斃一旁的殘酷現實,原來羅密歐以為朱麗葉已經香消玉殞,他亦飲下烈性毒藥,此烈性毒藥?縱使有二十個人的氣力,也會立刻殞命?。

但?藥?本身豈會釀成杯具,只有人才會啊!藥的背後,其實交錯的是一幕幕愛恨情仇、人情世故,這對有情人最終也是因此而雙雙奔赴黃泉?

這不得不談到當時勢力強大的封建勢力。在那樣的時代裡,自由婚戀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可說是舉步維艱,更何況羅密歐與朱麗葉雙方的家族本是世仇,當兩人在勞倫斯神父的支援下最後成婚,兩個家族之間的世仇也許能夠就此消解,可一場突如其來的械鬥卻如洪水猛獸般將羅密歐推向了被放逐的境地,?唉!我是受命運玩弄的人?。這真是驚天動地的嘶吼哀號啊!新婚的羅密歐,方才還是春日般的風和日麗,霎時刻,卻被一場飛沙走石、狂風驟雨,捲走了一切期望與幸福。之後,親王的親戚巴里斯向朱麗葉求婚,朱麗葉被逼出嫁,在被逼出嫁的前夕,朱麗葉服下了神父勞倫斯配置的假死藥,可一切卻變的陰差陽錯,四十二小時後,期望全都化成了泡影,兩人生命的篇章也這樣永遠的完結了。

仇恨是羅密歐與朱麗葉杯具的根源,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杯具也是那個時代的杯具。清晨問候語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後感4

對於莎士比亞的這部描繪了純潔感情,轟動了全世界的經典名著,我雖然早有耳聞,也略知故事梗概,真正拜讀卻是最近幾天的事情。帶著一股崇敬的心理,我從頭至尾,詳詳細細,一個字不落地欣賞完畢之後,卻有了一種跟別人不一樣的明白和感觸。

有心人自戲劇的開篇,就能夠得出一個結論,羅密歐的初戀情人,並不是朱麗葉,而是一個名為羅瑟琳的女子。文中對羅瑟琳的著墨並不多,只是從羅密歐對班伏里奧的描述中,約略道出了她的美豔不可方物,以及他對於羅瑟琳的感情。

在此時,羅密歐的心目中,除了羅瑟琳,再也裝不下其他女子,只有羅瑟琳才是最聖潔,最美麗,最能夠深入他內心的人。他甚至為了羅瑟琳而鬱鬱寡歡,冷落了親人和朋友,並以“她已經立誓割捨感情,我活著也就等於死去一般。”來答覆班伏里奧,可見他對羅瑟琳的愛有多麼深了。

其後,班伏里奧以凱普萊特家的舞會來誘惑羅密歐,期望羅密歐能夠結識到比羅瑟琳更加美麗,更能令他傾心的女子。不出班伏里奧所料,羅密歐果然一眼相中了朱麗葉,與她一見鍾情,把羅瑟琳忘得了一乾二淨。他驚攝於朱麗葉的美貌,並用這番說辭否定了他以前對於羅瑟琳的感情,“我從前的戀愛是假非真,今晚才遇見絕世的佳人。”

羅密歐與朱麗葉祕密相見之後,又打算祕密完婚。深知羅密歐感情經歷的神父勞倫斯,指責他喜新厭舊,見異思遷,他以“我此刻所愛的她,跟我心心相印,不像前回那個一樣。”來反駁勞倫斯。勞倫斯為了讓蒙太古與凱普萊特兩家,能夠正因兒女結盟,而冰釋前嫌,重修舊好,最終主持了他們二人的婚禮。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感情雖然十分真摯感人,也確實至死都忠誠於對方。但是,他們當初相互之間並不瞭解,只是單憑一張美麗的容顏,便輕易將感情拋灑。這種草率的態度,即便他們最終有了完美的結局,能否幸福到永遠,也還是一個未知數。

就如童話故事一樣,公主和王子總是在結合在一齊後,嘎然而止,是同一個道理。感情,浪漫和美麗,總是經受不住平淡生活的考驗,故事如果繼續下去,恐怕會令所有的人都為之失望和意外。

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杯具,跟他們的不夠冷靜,過於衝動,缺乏生活的閱歷,脫不開干係。倘若他們不是那麼急於殉情,不是那麼急切地想要相伴終身,一切都將是另外一個結局。或許這就是戲劇的藝術效果吧,非我這等俗人能夠欣賞。

我從小就喜愛看書,一到暑假,便纏著媽媽到圖書館借了幾本書,其中《羅密歐與朱麗葉》個性吸引我的眼球,我一口氣把它給看完了。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士比亞的傳世經典之作,被人們稱為西方版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它講述了這樣一個經典的感情故事:故事發生在維洛那名城。羅密歐與朱麗葉一見鍾情,訂下了海誓山盟,但雙方家族是世仇。羅密歐在格鬥中殺死了朱麗葉的堂兄,被驅逐出城。朱麗葉被父親逼迫嫁給一位伯爵。萬般無奈之下,朱麗葉服用了假死的藥。羅密歐得知“死訊”,連夜趕回,在朱麗葉身旁服毒殉情。藥效過後,朱麗葉醒來,發現羅密歐己死,她悲痛欲絕,將匕首深深地刺進了自己的胸膛。

當我讀到“羅密歐從他懷裡掏出毒藥,倒進嘴裡”時,我的心彷彿被揪了起來:“羅密歐,你等等,你等等,朱麗葉只是服用了假死的藥!朱麗葉立刻就要醒來!”但是,再喊什麼也沒用了,毒藥結束了羅密歐年輕的生命!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死,換來了兩個家庭的和解,但正是由於家族的仇恨才釀成了這種無法挽回的杯具。為什麼直到眾人紛紛的離逝,直到最後一刻,仇恨才化解?為什麼兩家人不能互相寬容,互相諒解一些呢?如果雙方能夠寬容一點,那麼結局也許就不會如此。

仇恨使人喪失了理智,丟失了許多人的性命。我想我們就應學會“退一步,海闊天空”,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待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同學之間也要學會寬容,這樣才能友好相處,共同進步。平時,經常見到同學之間正因一點小事而爭吵,最終傷了感情。仇恨不會使人快樂,寬廣的心胸才能與人和諧相處。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後感5

羅密歐和朱麗葉,這兩位深深相愛對方的戀人,偏偏生長在積怨深重的兩個大家族中。一方面朱麗葉的父母要求她和泰保爾羅結婚,可是她不願意和他結婚,便向勞倫斯教士要來了靈藥,這種靈藥可以讓人偽裝一天的假死。在朱麗葉假死了以後,羅密歐以為朱麗葉真死了,便服毒自盡了。朱麗葉醒來了以後,發現羅密歐死了,自己也殉情了。雖然羅密歐與朱麗葉死了,但他們的死卻成了兩家化解仇恨的紐帶。從此,凱普萊脫和蒙太久便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了。讀過這本書,我不禁感慨:本來羅密歐與朱麗葉可以終成眷屬,但是命運往往卻事與願違。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短短的一句話,從古流傳至今,經歷了千千萬萬年,依舊沒有被人忘卻。這是為什麼?它所帶的問卻是人們千千萬萬年依舊不能解開的。兩個人深愛著對方時,可能一輩子是一帆風順,沒有任何地阻礙;可是,也可能在愛情的路上出現百般阻撓,狂風暴雨,困難重重。不過,他們相同的特點是:可以為深愛的另一方付出,又或者是犧牲。我們在《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裡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為了家族的利益,羅密歐與朱麗葉彷徨著,在走投無路時,選擇瞭解脫。

愛驅使著他們向死亡邁進,情催促闐他們拋開家庭走到一起,仇卻註定了他們命運的相斥,痛苦的背後藏著多少無奈啊。可是,他們到最後卻造就了他們兩大家族的和解,未嘗不是一件讓人值得高興的事;他們下到黃泉時,能夠在一起毫無阻礙的相愛,與相愛的人共赴黃泉,也是一件能令人感到此生無憾的事啊!聯想到最近學過的《孔雀東南飛》中,主人公焦仲卿與劉蘭芝,相愛卻不能愛,相結卻又被迫相離。劉蘭芝因母親和兄長的多番相勸改嫁,終答應了。可是暗地裡下定決心——在改嫁當天以死來表示自己對焦仲卿忠貞和遵守他們之間的諾言,焦仲卿誤會了她,以為她真的下嫁他人,可是經過劉蘭芝自己的一番辯白,焦仲卿終於明白了她,但是此時的焦仲卿已無法挽回劉蘭芝要死的決心,眼睜睜的看著劉蘭芝奔向湖中……最後,他自己也寫了一封遺書後,也上吊自殺了。故事的結局當然是兩人合葬在一起,轉世成為孔雀,用是在一起並告誡後人。所以說愛情的力量,是多麼的龐大,能左右一個人的生命的長短。

一個美好故事的結局,通常都以喜劇告終,讀者看了固然高興,可看過以後過幾天就會被遺忘。一個故事如果以悲劇結尾,那它一定會在讀者心裡留下點什麼,或是遺憾,或是可惜,讓讀者反覆咀嚼,思考。人都是追求完美的。與此同時,人們也讚頌殘缺之美,這似乎很矛盾,但又不似乎不矛盾。

愛比天大,但比生命小!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後感6

《羅密歐與朱麗葉》約寫於16世紀90年代中期,代表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戲劇創作的高潮。該劇主要講述男主人公羅密歐與女主人公朱麗葉的悽美愛情故事,在一連串的機緣之下,兩人最後雙雙殉情。

本劇不論於古於今,都有著不可複製不可替代的深遠影響,是悲劇創作史上的一塊不朽的豐碑。

先不說劇中的伉儷情深、繾綣纏綿,單看莎翁對跌宕劇情的精巧構思,尤其是將“藥”作為一個影響劇情發展的極具悲劇色彩的點,就不得不歎服莎翁浩瀚的想象力——它讓羅密歐殞命,讓朱麗葉被埋進象徵死亡的墳塋,也最終送葬了他們的愛情。

在莎翁的筆下,朱麗葉所飲之藥,只是一種讓生命在42小時內假死的藥,當朱麗葉在墳墓中醒來,看見的卻並不是新郎伴她奔向美好的世界,而是羅密歐倒斃一旁的殘酷現實,原來羅密歐以為朱麗葉已經香消玉殞,他亦飲下烈性毒藥,此烈性毒藥“縱使有二十個人的氣力,也會立刻殞命”。

但“藥”本身豈會釀成悲劇,只有人才會啊!藥的背後,其實交錯的是一幕幕愛恨情仇、人情世故,這對有情人最終也是因此而雙雙奔赴黃泉……

這不得不談到當時勢力強大的封建勢力。在那樣的時代裡,自由婚戀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可說是舉步維艱,更何況羅密歐與朱麗葉雙方的家族本是世仇,當兩人在勞倫斯神父的支援下終於成婚,兩個家族之間的世仇也許可以就此消解,可一場突如其來的械鬥卻如洪水猛獸般將羅密歐推向了被放逐的境地,“唉!我是受命運玩弄的人”。這真是驚天動地的嘶吼哀號啊!新婚的羅密歐,方才還是春日般的風和日麗,霎時間,卻被一場飛沙走石、狂風驟雨,捲走了一切希望與幸福。後來,親王的親戚巴里斯向朱麗葉求婚,朱麗葉被逼出嫁,在被逼出嫁的前夕,朱麗葉服下了神父勞倫斯配置的假死藥,可一切卻變的陰差陽錯,四十二小時後,希望全都化成了泡影,兩人生命的篇章也這樣永遠的完結了。

仇恨是羅密歐與朱麗葉悲劇的根源,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悲劇也是那個時代的悲劇。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後感7

這是一個古老而簡單的愛情故事:一對青年男女相愛了,柔情蜜意,山盟海誓,可惜命中註定,一個是鏡中花,一個是水中月,疾風暴雨般的愛情並沒感動宿怨已久的雙方家庭,反而導致他們雙雙殉情,譜寫了一曲忠貞和愛的輓歌。然而,這又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自發表之日起,歷經400多年的歲月洗禮,它仍如鑽石般獨自發著璀璨而耀眼的光芒;無數人把它搬上舞臺,無數人為它痴狂,為它流下滾燙的熱淚;它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為一代又一代人所傳頌。

為什麼如此簡單的故事會讓人如此震撼,又會有如此深遠的影響力?再讀莎翁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感觸頗深,好的故事如上等香茗,需要慢慢品味,慢慢琢磨,讀得久了,你便會發現它遠非一般意義上的愛情故事,它一點也不簡單!

愛真的需要勇氣,這是誰都懂的。然而,愛需要的勇氣也有大小之分,有人只要跨越年齡的界限就行,有人卻要衝破時代和家庭的束縛,為愛奉上祭奠。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就屬於後者。他們不幸生於16世紀末17世紀初,毀滅人性的黑暗的中世紀剛過,人文主義美麗的曙光還未徹底照耀大地,他們便相戀了。自由,愛情,多麼美好而誘人的字眼,它們在羅密歐與朱麗葉面前閃閃發光,可惜這不屬於他們,在封建社會,沒有人可以自由呼吸新鮮空氣,自己的婚姻大事,是父母做主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天經地義。更不幸的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生活在兩家古老的世仇家庭,仇恨的心已矇住人們明亮的雙眼,打架鬥毆已成為兩家見面打招呼獨有的方式。他們的兒女是萬萬不能相愛的,愛了則是背叛,則是罪人。尤其是朱麗葉的父親,蠻橫、專制、自私,他對朱麗葉說:“你倘然是我的女兒,就得聽我的話嫁給我的朋友;你倘然不是我的女兒,那麼你去上吊也好,做叫花子也好,捱餓也好,死在街道上也好,我都不管。”天底下竟有如此冷酷絕情的父親!

羅密歐與朱麗葉面對的是兩堵無法逾越的牆。一般人會知難而退,委曲求全。可他們偏偏不顧一切地相愛了,不僅如此,他們還偷偷地結婚了,這需要何等的勇氣和魄力!不是愛到極致,愛到骨髓,絕不可能拿出如此大的勇氣!作為現代人,我們感到汗顏,因為我們已經不需要為自由而奮鬥,可我們中有多少人為了金錢而放棄了美好的愛情?放棄也罷,還要美其名曰:“貧賤夫妻百事哀!”所以,我們讚美羅密歐與朱麗葉,單單是勇氣,便是別人無法比擬和企及的。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後感8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它寫了一對忠貞的戀人用他們年輕的生命換來了兩個家族世仇的和解。

這是個異常感人的故事。在古代義大利的維洛那城裡,有兩個世仇大家族,蒙太古家和凱普萊特家。蒙太古的獨子羅密歐在凱普萊特家的盛大舞會上,見到了主人的獨生女,維洛那城最美麗的女孩朱麗葉。於是兩人一見鍾情。不顧家族的仇恨,墜入愛河。他們不顧兩個家庭的強烈反對私定終身。最後因羅密歐失手殺人,被逐出維洛那城。朱麗葉為逃避家人安排的婚約,於是在好心的芝倫斯神父的幫助下假死。偷偷回城的羅密歐不知道真相,為朱麗葉的死悲痛不已。便喝下毒藥死在朱麗葉的身邊。當朱麗葉醒過來時發現羅密歐已經死了,毅然用短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第一次讀這個故事時,我已經淚如雨下。羅密歐與朱麗葉那堅毅的愛情,悲慘的結局,無不可以打動每一個人,正是他們那金子般善良,冰雪般純潔的心把兩個家族的世仇化解了,雖然他們為愛殉情,可是那段唯美的愛情故事卻傳為佳話,永遠流傳在人間。

那個時候子女成婚的年齡是那麼小,在本該是最無憂無慮快樂的花季年齡就要承擔生活的負擔,坦然面對死亡。羅密歐他們為捍衛愛情在街上拼死搏鬥,而那些旁觀者只會煸風點火,不曾考慮過別人的痛苦與死活,只要事情與自己無關又能夠讓自己從沉悶的生活中解脫一下又何妨呢?那時的人們好無知,竟然為了一時私慾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他們可曾想過這對忠貞的戀人心裡是怎麼想的?父母不顧朱麗葉的感受就給她私定終身,不就是為了金錢,榮譽嗎?不就是為了找個有錢的女婿出去風光嗎?但是最後,他們終於覺醒了,和有著世仇的對方和解了,這也算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他們之間的那段情,是我所不能體會的。而我也為他們感到惋惜。因為他們並沒有真正的在一起度過幸福的一天。

莎士比亞是用劇本形式展現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的故事。所以我認為這本劇本能取得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此書獨特的語言魅力。而這獨特的語言魅力是莎士比亞的劇本所特有的。譬如此劇中眾多精妙的比喻,令讀者一讀就心領神會;眾多的排比句,增強了語勢,令讀者身臨其境……

古往今來多少悲歡離合,誰曾見這樣的哀怨辛酸啊!

讀完這個故事,我明白不能為了私心而剝奪他人自由選擇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