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讀《昆蟲迷》有感7篇

讀後感2.85W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昆蟲迷》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昆蟲迷》有感7篇

讀《昆蟲迷》有感1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昆蟲記》的書,讀了之後。這本書使我瞭解了一些關於昆蟲的知識,同時也讓我瞭解更多昆蟲,例如在草地上行走從來都不會迷路的螞蟻、會做出祈禱樣子的螳螂、會處理垃圾的蜣螂、在黎明脫殼的蟬。。。。。。這些奇妙而有趣的小昆蟲讓我們瞭解了大自然的奇妙.

我之所以喜歡《昆蟲記》,是因為法布林用他那精美的語言把我們引領到一個多姿多彩的昆蟲世界之中讓我們瞭解了各種千奇百怪的`昆蟲。哪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讓我們明白了昆蟲世界中的各種奇妙的昆蟲,無論是弱小的昆蟲,還是那些身披鎧甲、具有致命毒液、還有那雙巨大的螯鉗的強大昆蟲,都在法布林的《昆蟲記》中出現。是法布林的《昆蟲記》讓我們知道了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還讓我們瞭解了昆蟲們的各種各樣的生存技能和他們擁有的獨特本領,正是他們自身所進化出來的器官和能使他們不論在任何環境下也都能生存的身體,讓他們讓他們得以生存在大自然之中,無論是多麼惡劣和危險的環境下他們也都能生存。正是法布林給我們瞭解昆蟲世界的神奇,讓我們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這就是我喜歡法布林的《昆蟲記》的原因。

接下來我在法布林的《昆蟲記》中,還知道有些昆蟲還是天生的工程師,例如蜘蛛織網即使沒有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能編織出十分規範的蛛網,這些事情在我們人類中,是沒有一個工程師能與此所 能與其相互媲美的,但是由於我們人類隨意的汙染環境導致這些美麗

的昆蟲們逐漸死亡,如果我們繼續汙染環境那麼這些與我們一起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昆蟲們,他們將會消失在大自然中,隨之其他生物也會消失最終滅絕的將會是我們人類。

我崇拜法布林,因為當我在閱讀《昆蟲記》的時候,我彷彿就能看到法布林在不顧危險捕捉黃蜂,十分細緻的觀察毛毛蟲我被他大膽的假設謹慎的實驗反覆琢磨實驗的步驟,他不會因為一次實驗的失敗就會放棄調查,反而會更加仔細的重新收集資料,並且會總結上次實驗失敗的原因之後再次進行實驗直到實驗成功,正是因為法布林他那堅持不懈、百折不饒、勇於探索真理的科學精神才使他經過曲折才能最終寫出《昆蟲記》這本書。

讀完《昆蟲記》這本書,我彷彿開闊了眼界。我感嘆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所付出的精神讓我們瞭解了更多的昆蟲,法布林用細緻的語言替我們勾勒出昆蟲世界,那般魔幻般的景象替我們打開了通往昆蟲世界的大門。

讀《昆蟲迷》有感2

《昆蟲迷》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主人公法布林從小家庭貧困,卻對各種昆蟲感興趣,通過長期觀察和刻苦自學成為了一位著名的昆蟲學家。讀完課文,我深受感觸與法布林相比,我的生活太幸福了!

現在的孩子,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都不用擔心。有的甚至還不滿足,新東西剛用幾天就厭倦了,為的是買一個更好的來和別人攀比。於是,養成了喜新厭舊的習慣。然而,法布林那時,既沒有新衣服穿,也不能吃到好的東西,更不能實現上學的願望。你們也許會說,上學多無聊啊!整天背那些枯燥無味的公式,記那些難以記住的漢字。可是,法布林的求知慾十分強烈,這促使他刻苦自學,成為了一個“苦”往今來難得的人才。

我也曾經是一個嬌生慣養的孩子,被父母視為掌上珍寶。在鮮花與掌聲中長大,有時還會對學習產生一種厭煩之感。可是,自從上了《昆蟲迷》這課,我覺得我的生活太幸福了,沒有一處可挑剔的。現在有這麼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像法布林一樣——為大量兒童寫下生動活潑的科普讀物,為學生傳授知識……

借這無聲的語言,我想對法布林說一些話:您就像一個盲人一樣,摸索著在學習的'途徑中前進,既沒有教師的指導,也沒有像樣的條件,就在這艱難的環境中,您不僅自學成才,還寫成了鉅著《昆蟲記》,把畢生精力都投入到觀察昆蟲裡去了。您這種精神令我敬佩。您改變了我的命運,讓我不再是一個嬌嬌女,明白瞭如何珍惜寶貴的機會。我會永遠記住您的!

我彷彿看到了法布林正坐在天堂的椅子上,寫著他生前未完成的《昆蟲記》第十一卷,用那清麗的文筆在書本上不停地寫著、畫著……

讀《昆蟲迷》有感3

暑假期間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作家——法布林。這是一本描述昆蟲生育、勞動與死亡的科普書。看到書名的時候,我還以為是一本無趣的說明 文,讀著讀著,才發現這是一本多麼生動有趣的書啊。《昆蟲記》介紹了一種又一種的昆蟲,描繪了昆蟲的外形、習性、捕獵,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你們探究死亡,而我卻是探究生命。”

法布林的父母非常討厭昆蟲,而他對昆蟲有著濃厚興趣,常常把昆蟲抓來觀察,無論是水甲蟲還是胡蜂,他都能把它們細小的部位看得一清二楚。他做過許多次試驗,把土熊蜂捉進舞蛛的巢穴,愚蠢的土熊蜂自投羅網,鑽進去不久便聽見它的衰號,當法布林用鉗子把土熊蜂拖出來時他已被舞蛛的毒液殺死。還有一次實驗,把強壯的木匠蜂捉到舞蛛洞口,一場惡戰一瞬間結束了,舞蛛用毒牙咬住它的頸後根部,那正是木匠蜂的生命中心。這場戰爭最後的勝利者是舞蛛,足以證明舞蛛具有超強的毒素 昆蟲學家法布林觀察得這麼仔細,他認真地記錄、實驗、研究,相比之下,我們做事情卻常常只有三分鐘熱度,也沒有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我們總是不願意主動地去發現問題,即使發現問題了,也不願意去解決問題,更不願意去進一步瞭解,深刻體會。比如,我們碰到一道難題,做不出,就上網查資料,把網上的答案抄下來,也不管是否正確,更不去考慮這題為什麼這樣做。可是法布林卻不是這樣,他總是打破沙鍋問到底,堅持觀察昆蟲幾小時,看到忘我境界,忘了一切。要是換成我們,可能看了幾分鐘後就耐不住性子了,忙著玩耍去了。

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付出了畢生的.精力,他孜孜不倦、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永不罷休的求真精神讓人敬佩。這本淺顯易懂的《昆蟲記》結合了作者畢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他以人性研究蟲性,又以蟲性反觀社會人生,讓閱讀者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觀察,並從書中獲得知識和思想。《昆蟲記》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我們要保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昆蟲記》讓我們開闊了眼界,學會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昆蟲記》又讓我感悟到一個道理: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應該有始有終地把它做好。

《昆蟲記》真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我想每個人只要認真仔細地閱讀了,都會增長見識,讀出感想。

讀《昆蟲迷》有感4

前幾天我們學了《昆蟲迷》這篇課文,這篇課文是講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的故事。這篇文章有很多地方令我感動。

第一是法布林對事物痴迷的態度。現在的社會已經很難找到像法布林一樣的人了,我就是個做事不能持之以恆的人,如果問我對什麼最痴迷,我還恐怕真回答不出來。

其次是法布林刻苦自學的精神。法布林沒上過大學,卻成了大學教授,他平生只上過一節化學課,卻能教化學,這難道不是靠法布林的刻苦自學得來的嗎?法布林說過一句話令我受益匪淺,他說學習有沒有人教你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你自己有沒有自覺。對啊,一個人有沒有自覺性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沒有自覺性,那教你的老師再好,你也不會有任何收穫。相反如果你有自覺性,那就算沒有人教你,你的成績一樣會步步高昇。

第三是法布林那敏銳深刻的觀察力。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很多的觀察都是隨便瞟一眼就行了,可法布林卻觀察得那麼細緻,其實如果我們觀察事物能像法布林一樣,那麼我們就會發現生活中其實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文章結尾是講法布林九十二歲逝世前說我要做的事還有很多很多!一位即將去世的老人都說自己要做的事還有很多很多,而我們正處在少年時期,生活才剛剛開始,那我們要做的事還多者呢!所以我們要抓緊時間的繩索,不要讓它在眼前溜走,把時間拿去做更多有益的事吧!

讀《昆蟲迷》有感5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書與生物有關的書,叫《昆蟲記》,它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寫的一部關於昆蟲的百科全書。在書中,作者把他一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融為一體,講述了各種各樣的昆蟲的習性、做巢的方法、產卵的時間、地點、方法和捕食的過程等,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源泉,充滿了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讀了這本書後,我學到了好多有關昆蟲的知識,也獲得了很多珍貴的啟示。

《昆蟲記》告訴我們,人類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生活在同一個緊密聯絡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世界和人類世界一樣,也充滿了盎然的情趣;昆蟲世界和人類世界,在很多問題上有著相似之處。

在昆蟲世界裡,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

昆蟲的生命是令人震撼的。比如螢火蟲,很多詩文都讚歎螢火蟲不滅的光芒,但是隻有法布林發現了螢火蟲短暫的一生,併為螢火蟲短暫的成年而惋惜。螢火蟲的一生——甚至是卵——都會發光。奇怪的是,螢火蟲的幼蟲期有2、3年之久,成年期卻只有14天。這就意味著螢火蟲在14天內破蛹、尋偶、結合、繁殖,然後終其一生,默默死去。螢火蟲是勇敢的,因為它們沒有在最後的14天中熄滅自己的光芒,而是依舊忙碌著、快樂著,盡力自己所能給別人留下光明和希望。又比如蜣螂,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屎殼郎,過去我一直因為這種昆蟲天天與垃圾和汙物打交道而對它感到厭惡。看了《昆蟲記》後,才知道屎殼郎它無時無刻不在為人類消耗著那些無盡的廢物。屎殼郎不僅工作辛苦,而且任勞任怨。它在田地裡工作,會受到拖拉機、播種機、推土機等等的影響它,甚至一把普通的鋤頭橫在它面前也會阻擋它的去路。但屎殼郎會繞過那些轟鳴作響的機器另闢新路,哪怕是千辛萬苦堆積而成的成果被毀,它們也不會在那裡發著無盡的牢騷,而是節省下那些發牢騷的時間來儘快開始新的工作。

蟬是昆蟲世界裡最傻最笨的傢伙。過去我光知道它在夏天的林子裡無休無止地吟唱“知了知了”,讀了《昆蟲記》,才知道它是那麼的愚蠢。在蟬產卵的時候,有一種比螞蟻還要小的小蟲子,會在蟬卵上產下它自己的卵,而這種小蟲子發育要比蟬快好幾個月,這種小蟲子的幼蟲便拿蟬的卵作為食物。其實當時那些小蟲子就在蟬的腳邊,蟬也看到了,如果蟬會輕輕地一腳把那些小蟲子踩扁,它的孩子也不會被這些小東西給吃掉了。

還有,螞蟻、蜘蛛、蟋蟀、毛毛蟲,燕子、麻雀……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場景,包括昆蟲的進食、保護自己、繁殖、養育後代、勞作、狩獵及生死,幾乎所有的細節,讓我彷彿走進了昆蟲世界,透過放大鏡,看到了昆蟲的活動,在日月星辰下,聞到了泥土潮溼的氣息,還有蟲子氣味。

《昆蟲記》充滿了驚奇,充滿了情趣,看了這本書我瞭解了昆蟲世界,發現了大自然中蘊含著的科學真理。我歎服神祕的大自然,更歎服法布林對大自然的細微觀察和執著研究。他用畢生的精力研究了昆蟲世界,不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冷的冬天,他都要捉到活的昆蟲來觀察,法布林每次出去,都要裝兩口袋昆蟲回來,而且會加倍地保護們。法布林這種對科學研究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佩服,值得我們學習。

《昆蟲記》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向昆蟲世界、通向科學海洋的大門,是值得我一生閱讀的好書。

讀《昆蟲迷》有感6

最近,我學習了《昆蟲迷》這篇課文,剛讀一遍,我就被主人公法布林那種對科學堅持不懈的精神給打動了。

法布林從小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沒受過什麼高等教育,卻寫出了《昆蟲記》這樣的大作;他沒上過國小,卻憑著自己堅持不懈的自學,成為了一名教書育人的大學教授!

讀一遍課文,我就感覺自己被法布林對科學不斷追求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折服。

當我讀到“有一天夜裡,法布林提著燈籠,觀察蜈蚣怎樣產卵。看著看著,他忽然覺得周圍越來越亮,一抬頭,才知道太陽已經從東方升起!”時,我不得不從心裡佩服他,從半夜觀察到天亮,法布林只是個孩子,他不可能不困,但他對科學的`強烈的求知慾使他堅持下來。

當我讀到“法布林曾說,學習這件事,有沒有人教你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你自己有沒有自覺。”時,我不禁想到自己。每天被家長催著寫作業,而法布林卻靠自己自覺的自學成為了一名大學教授。我不禁從心裡佩服他。

最後,我讀到“法布林九十二歲時逝世,在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他說出了這樣感人肺腑的話:我要做的事還有很多很多!”我被他深深地打動了。他知道自己即將不久人世,卻還要將自己所知的知識貢獻給社會。

法布林憑自己刻苦自學,我們聽知識淵博的老師講課;法布林生活在偏僻的小山村,沒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我們在光明敞亮的教室學習。

難道我們不應該學習法布林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嗎?

讀《昆蟲迷》有感7

“學習這件事,有沒有人教你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你自己有沒有自覺”初學《昆蟲迷》這篇文章,這句話就深深印在了我的心裡。這是一個沒有上過像樣的國小,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所說的。而這個人,就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

法布林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從小就對昆蟲有著如痴似迷的熱愛,他總是專心致志的觀察昆蟲,探索其中的奧祕,這使他成為了一位無與倫比的科學家。讀到這裡,我內心中便湧現出一絲慚愧。法布林沒有上過像樣的國小,但他依然樂觀向上,積極進取,靠著自己的執著追求刻苦自學;而現在的我們坐在溫暖、明淌的教室裡吸取著無窮無盡的知識,和法布林比起來,我們是何等的幸福!

法布林花了畢生的精力,為人類帶來鉅著《昆蟲記》。在他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他說出了這樣感人肺腑的話:“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我覺得“堅持不懈”已經不足以來形容法布林的精神了。是啊,如果我們對待學習的態度能夠像法布林一樣的'話,成績也會有所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觀察、探索身邊的事物,就能感受到生活的樂趣。

“有其志必成其事”,變“志”為動力,變“志”為壓力。有“志”是個必要的條件,但真正利用好“志”才能“事成”。我們要向著自己所定的目標前進,勇於探索,敢於挑戰。但願每一個人都立下堅定志向,創造出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