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活著讀後感(20篇)

讀後感2.15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著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著讀後感(20篇)

活著讀後感1

活著,兩個普通的漢字,組成一個平淡的詞語,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淒涼而又悲傷的'故事。

記得兒時經常聽人感嘆:“活著就好”,當時還小,對於這種雖平淡卻又承載太多的話語並沒有多加思考,只是單純的知道,活著是好的。直到看完了餘華的《活著》,我才知道自己所理解的是有多麼膚淺、片面。文中的主人公福貴,一個從整天只知道吃喝嫖賭的富家子弟,變成一個歷經滄桑的老人,經歷了太多太多的生離死別,看過了太多的人世事故,這中間有過多少無奈、惆悵、傷心、痛苦、絕望,我想,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活著讀後感2

活著,很難。

求死,也不簡單。

”要埋有慶了,我又捨不得。我坐在爹孃的墳前,把兒子抱著不肯鬆手,我讓他的臉貼在我脖子上,有慶的臉像是凍壞了,冷冰冰地壓在我脖子上。夜裡的風把頭頂的.樹葉吹得嘩啦嘩啦響,有慶的身體也被露水打溼了。我一遍遍想著他中午上學時跑去的情形,書包在他背後一甩一甩的。想到有慶再不會說話,再不會拿著鞋子跑去,我心裡是一陣陣痠疼,疼得我都哭不出來。我那麼坐著,眼看著天要亮了,不埋不行了,我就脫下衣服,把袖管撕下來矇住他的眼睛,用衣服把他包上,放到了坑裡。“餘華的故事和他的筆調一樣的冰冷,冷得讓人感覺不到了悲傷。

活著讀後感3

幾個月前,我們公司為了豐富員工的業餘生活,給我們訂了一批書,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與《活著》相遇了。

年輕時的福貴是吃喝嫖賭的.敗家子。新中國成立後,家道中落。父親氣極猝死,母親念兒而死,戰友中彈身亡,兒子抽血夭折,閨女難產而死。總之所有他傾注了情感的人,都離他而去。可是在富貴看來,他苦難的經歷裡充滿了幸福快樂,他相信自己的妻子兒女是最好的妻子兒女,還有自己的朋友,還有那頭也叫富貴的老牛……

起初看得很詳細,後來都不忍心深讀下去。不由一聲嘆息:命運何曾放過誰啊!人只要活著,就有希望。人只要活著就是一種勝利。沒有比活著更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難的事!

生不可選,死不該選,惟有硬著頭皮活著!我們之所以勇敢堅強的去堅持,那是因為我們心中強大的信仰,是因為那些一次次溫暖你、愛你的人。唯有努力,唯有強大,才不負活著。

活著讀後感4

很快地讀完了這七天,每一天的故事問我也不能清楚記得。故事的主人公好像平淡淡的性格,寬容又善良。善良好像不是什麼表揚的詞,本身跌宕的命運也在他平淡的訴說中透著溫馨,是內心充滿愛的人。

看完《活著》的時候,受到很大沖擊。相比而言,這本書看完沒有想象中的絕望。每一個故事太真實,真實的像每天的新聞頭條。當看到這些故事,不再覺得駭人聽聞的時候,說明我們對人性的底線早就大開眼界了。

可能是看的太快了,又關掉了書評大家的評論,所以當看完自己的心裡沒有太多起伏的時候,我就在想現下的'我處於麻木的狀態。

對自我狀態的無知,對外界問候的慌張,對新聞事件的冷漠。等到再恐怖的事情出現,也沒有感知的時候,對生命缺少敬畏,對生活也會缺少熱愛。

活著讀後感5

我為什麼而活著?我想是為了責任吧,為了我們各自的責任!也許有的人稱這為藉口,但我並不否認,畢竟人活著就一直在找各種各樣的藉口。我的藉口就是責任,是的。

如果這地球上的人都死掉了,那這地球該有多寂寞啊!我是個怕寂寞的孩子,所以我活著呢,也許這就是責任。

責任,你告訴我為什麼生命這東西會讓人有種畏懼感,可我不是一個懦弱的孩子啊,但我會很害怕,也許活著真的需要勇氣吧。

活著的路上無數次的際遇與我相視一笑然後淡然地從我眼前飄了過去,我抓不住它的'手,一如我抓不住生命的源頭,於是失望了自己。然後再告訴自己應該執著的走下去,這就是責任!

是的,責任,我要驕傲地走下去!

活著,責任。

活著讀後感6

主人公曾經嫖賭輸光了家產,但是親人並沒有拋棄他,這令他悔悟。這時候他明白只要活著貧窮未必不好,只要有愛,有關懷。然而妻子得病,兒子被害,女兒難產致死,女婿事故死亡,孫子被自己的疏忽害死,一切一切的悲劇接連發生,最後只留下自己活著,然而經歷了種種的他卻有了超然的心境,面對自己的過去可以冷靜的回憶與論述。

他在剩下的日子裡與老牛為伴,寄託著自己對親人的懷念,與對生活的感激,儘管不幸發生在自己身上,但卻慶幸自己曾經有那麼好的妻子,懂事的孩子。他的`人生了無遺憾!

作者沒有發洩,沒有控訴或者揭露,而是向人們展示高尚。這裡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和惡的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活著讀後感7

《活著》中有一段,讓我印象極為深刻,它講了福貴是有錢公子哥的時候,嫖賭一樣不落,最後把家底輸完後,他回家膽戰心驚的跟母親說後,雖然他的父母很生氣,但是並沒有要打福貴,而是變賣房子和土地,把欠下的債還回去後教導福貴以後放下驕傲,努力幹活養家餬口。我覺得,這是福貴轉變的重要因素,父母的`理解與寬容,終使浪子回了頭。

結尾“我看到廣闊的土地上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的來臨”,簡潔有力,直抵人心,讓人身臨其境,彷彿看見老人和老牛在暮色蒼茫中慢慢消失,只留下孤寂的背影……

活著讀後感8

這故事講述了福貴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兒子,娶了城裡一個有錢人的女兒,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每天都進城裡的賭館賭錢。賺得不多,輸了的不少。終於有一天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

一次福貴爸上茅廁時死了。也許這是報應,他是地主,是敗家子。福貴的兒子意外身亡;後來女兒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卻因產後失血過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時被板車壓死了;外孫子吃豆子時死了。福貴老了,故事結束了……福貴經歷了人生最大的痛苦,當他看著親人離自己而去時,心底那時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鮮血都流出來了……但他卻奇蹟般地挺了過來,依然樂觀豁達地面對人生。

活著讀後感9

餘華的《活著》,早有耳聞,卻一直未有機緣閱讀。直到前不久終於“抽空”讀完了。

開始憤慨福貴的奢靡,厭煩不堪;後面的改觀和他經歷的人生大事,戰爭、文革、兒子去世、女兒、妻子、女婿的相繼離世。

每個階段都像幸福開啟的日子卻好景不長,悄然離去。

餘華老師骨子裡應該是徹徹底底體驗和經歷過那段建國後的日子,才能把一個窮苦底層人民刻畫的那麼深刻形象,沒有切身的感受無法寫出那種生活和苦難!

我的心底是被觸動的,難以言語的同情悲慼,無法想象第一人稱視角下如果“我”就是福貴,我是不是如他一般的心境,那麼那麼苦的日子,只是想象和閱讀都能感受滿滿的壓抑,如果切身經歷是否能扛住!

活著是什麼?只是活著嗎?或許很多很多人都是那樣的'經歷過、承受過,生活不易。

知道福貴一生的苦難,讓我更感恩目前的時代和眼下已有的生活,沒有什麼是作為人熬不住,受不了的,只要活著!

活著讀後感10

要說“活著”這個問題,說尖銳也尖銳,說平和也是平和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在合適的時候重視它。我們是否考慮過自己為什麼要活著,還是終日忙碌,盲目的過著日子,不給自己的`人生一個合理的定位,我想,這應該需要我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完善的,現在還無法下定論。活著,不僅是一種生存方式,更應該是一種對未來永不停止的追求,至於追求什麼,怎麼追求,就讓簡單真實的生活不斷給予我答案吧。

肩頭披著太陽撒下的細碎陽光,心中感受著太陽播下的溫暖,種下屬於我自己的希望,我願如一個不倒翁,珍惜著生活對我的厚愛。

僅此便幸福。

活著讀後感11

我們時常會抱怨所擁有的一些東西,生命、愛情、自由、生活、工作、健康的身體等等。也許有一天,當我們徹底失去他們時,我們才會發覺,他們原來是那麼的美好和可貴。但是,很多東西失去了,也就徹底失去了,永遠無法再找回。剩下的,唯有無盡的遺憾和懊悔。我們為什麼不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以感恩之心去好好對待他們呢?

活著都不易,在被生活折磨得疲憊不堪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句話:“活著已值得慶祝”,居然還是一個和我同齡的.男孩子說的,不禁讓我汗顏。如果我們都以這種樂觀的心態來面對生活,生活會還給我們一個不同的答案。

我贊成劉偉說的“要麼趕緊死,要麼精彩的活著”

活著讀後感12

《活著》是一本讀起來讓人感到沉重的小說,那種只有闔上書本才會感到的隱隱不快,並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殘酷性造成的。畢竟,作品中的亡家,喪妻,失女,以及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樣的故事並不具備轟動性。然而,所有的情緒都在娓娓敘說的過程中悄悄侵入著讀者的思想。

人越懼怕死亡,人就活的越怯懦。

餘華在序中這麼寫,“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職責,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活著讀後感13

在空閒時,我還是喜歡看書。看的書很雜,除了課本書籍之外,名著小說都看,不刻意拘束於單一的形式。而一般只是略讀。而當看到《活著》這本書時,最多想到的還是葛優演的電影,關於徐福貴跌宕的人生。

《活著》講述的就是一個叫徐福貴的'老人一生的故事,作者餘華用平實的敘述手法,平靜地敘述了歷經世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的現實生活。看完後,不覺悲涼,悲哀,悲傷起來。似乎時間所有的苦難都他經歷了。不禁自問:活著的意義何在?

活著讀後感14

人總是不能從心底接納無常。目睹他人興盛時,輕謔以對,自詡看破世事;自己繁華時,卻痴想世事永恆,人事亙古。我們總是洞悉了別人的無常,又蔑視了自身的幻滅。福貴,是你讓我繁複的心激不起雜亂的漣漪,是你讓我不再控訴人世的不公、命途的不平,是你讓我開始學會簡單地為自己活著。

福貴,我不禁幻想你在破屋前逝去的模樣,你的內心深處一定會被曾經霸道地佔據,曾經的荒謬莞爾後倏然長逝,瀰漫心田的是不可磨滅的華生枯寂的'苦難,那是你一生最寶貴、最真實的記憶。包含一生歷經的晶瑩淚滴滑眶而出,隨即被塵世的無常所淹沒。滿帶笑容的你闔目而去,任由我憑弔罷。

活著讀後感15

這本小說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冰冷、淒涼。大概是因為那些動盪的年月,並未真正有過艱難和困頓,這個故事讓年青的我們不禁有些戰慄。

他用冰冷的筆寫盡了人生的悲哀,於是太多的蒼涼過後反而有種徹底的平靜了。他在青灰色的描述中不時又給些光亮,讓我們以為峰迴路轉,熬過去就是天堂,然後又很快的打破我們的幻想,連療傷的機會都沒有。

有的人從這本書裡只看到了生命的悲苦,而有人卻看到了生命的'無常。幾個人看,不同的反應。我看完時卻在想一個作家要寫這樣一本書的目的。

《活著》告訴我的是,每個生命都值得尊敬和熱愛,每個生命都豐富多彩,每個普通的人都是不一般的人。

感動我們的,是對生命的態度,是活著本身。這是中國文學給我的一次偉大的撼動。

活著讀後感16

生活從來都不容易。讀了《活著》,我想,接受現實,努力成長,好好活著,活著,活著就應該學會知足。

但同時,人又不懂知足。追求太多總是難以得到滿足的。未經滄桑的人總是容易在現實的捆綁中藉著心靈的不滿足幻想著換個環境,一味認為物質的困境使自己忙於無意義的奔波,無暇顧及精神享受。於是,在不如意的現實邊緣,痛苦地接受一襲又襲虛無的衝擊。卻不曾想到,若真有一天,你活在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中,過著看人臉色甚至隨時可能遭人毒打,隨時可能朝不夕保的日子,你還會為曾經的生活盡不如意嗎?或許那時,更多的`便只剩下懊惱和追悔了吧。

我也懂得做人應該積極樂觀的處世至理,讀餘華的小說《活著》,我的人生觀卻沒有特別大的改變。要說收穫,則無非是在感嘆之餘,再一次被提醒:人應該知足。

我認為之所以有一部分人像我一樣沒事胡思亂想,無非是因為人的軟弱,因為人的不懂得知足,總是想要得更多。

活著讀後感17

一個時代的饑荒,總會給人民生存帶來巨大的壓力。

傅貴是那個時代不幸的大多數中國人的縮影。它有一種無法貼牆的混亂,卻需要他經歷無盡的逃避和失落,為了活著一次次失去自己的底線。

他一路跑來似乎只有一個願望,那就是活著!看著他過著豬狗不如的逃亡生活,不顧一切的跑回家,他的.形象讓人看著可笑又可悲。

最後他什麼都熬過來了,回家了,但是親人一個個離開了他。最後,他一個人生活,沒有人類的生活。但是那又怎麼樣呢?

生命之所以無窮無盡,延續千年,是因為有人能用牙活下來,活幾十年。

永不停息的生命就是,即使生命如此脆弱,經歷了那麼多滄桑,也要承受!

即使到了最後,當生活回到原來那個沒有親人,沒有理由的個體,也要帶著田間的麥稈,帶著不屈不撓的意志生活。

活著讀後感18

《活著》這本書講述的是一位農民福貴的一生,然而就是這樣平凡的人卻擁有著不平凡的一生。

他做過地主,打過仗,逛過戲院,賭過博,經歷著家人們一個又一個的離去。從富貴一時到落魄無比,從放蕩的青年直至寂寞的晚年,或許平常人看來是悲慘的,但作者偏偏採用第一人稱,這樣或許旁觀者的傷感大概是不必要的,人生的喜怒哀樂大概只有福貴自己知道吧!

這大概也是最能打動我的地方,是啊,有時候閱讀別人的作品時是會改變我們的人生態度的。而《活著》中的.福貴更讓我明白,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別人的看法。

或許高中的我大概就是太在乎那些所謂的‘別人的看法’,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或許……放飛自我呢?何不大度一點呢!笑對人生吧!

加油,有夢想的少年!

活著讀後感19

從這字裡行間,我能感受到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在晚年時對人生的那種態度,平靜、灑脫、自然······

闔上書本,依稀能看見一位老人牽著一頭老黃牛在樹下經過的場景,背影堅定而落寞。

我暗歎餘華的寫作才華,他就像一個外科醫生,慢條斯理地將生活的殘酷本質從虛假仁道中剝離出來,甚至以很緩慢地方式,將人們在閱讀中可能存在的一個一個又一個像好的方向發展的`幻想逐個打碎。

我想,餘華寫這篇小說,並不是像讓我們因此而悲傷,而是如小說名一樣"活著".生命中其實沒有幸運和不幸運,生命只是活著,靜靜的活著。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活著就是去忍受,忍受那些悲喜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一切,然後堅強的活下來。

活著就有希望!

活著讀後感20

日子總是要過著,不管前路多麼險惡,活著便是最好的安排。重歸故鄉到兒子有慶去世,福貴雖苦但幸福卻常縈心間,儘管土改、人民公社運動以及家珍的軟骨病橫亙這段時光中,他也依舊幸福著。

心碎的日子又轉念即至。不諳人事的有慶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的'勇敢斷送了他稚嫩的生命。福貴抱著羸弱的親身骨肉,用自己的半白華髮葬送了青絲猶在的有慶。喪子的福貴是痛苦的,但是作為一個男人,他要鎮定,他要平復內心的複雜漣漪去安撫妻子內心激盪的情緒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