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四十自述讀後感(精選8篇)

讀後感1.51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十自述讀後感(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十自述讀後感(精選8篇)

四十自述讀後感1

胡適先生的《四十自述》(第一冊)最初是由上海亞東圖書館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印刷發行的,我讀的這本是上海書店於1987年根據亞東圖書館1939年第五版的影印本。正因為是影印本,完全儲存了舊有的全書風貌——錢玄同題名的黃色封面,繁體字豎排。捧讀在手,彷彿時光倒流。

胡適先生是近代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領袖和著名學者,《四十自述》是先生四十歲(1931年)時寫的自傳,敘述自己從出生到上海讀書的這一階段的人生經歷。通過作者對自己童年以及青少年時期求學生活的真實片斷的敘述,讓我認識到了一個生動形象的胡適。

《四十自述》是一部可讀性很強的傳記,讓我雋永回味。實際上,近代學人大多文字優美且又十分有味道。我在網路上看到有網友在追慕近代學人時這樣評價,“傳統私塾教育雖然有種種弊端,不過在國文基礎方面似乎比現在的語文教育好很多,他們寫的回憶文章都很有味道,舊文人的風貌、氣度,都讓人追慕。”我在十四歲的那一年,從爺爺家的小閣樓上偷來茅盾、魯迅等近代學人的著作閱讀,就曾有這樣的發現。那時候覺得教科書上的許多文章遠不如近代這些人寫的好,老師教的寫作方式和這些人寫的文章也有著很大的出入。我的感覺是現在的中文教育遠不如那個時候。

我以前對胡適先生了解不多,讀完《四十自述》,我萌發了到網上找胡適其它的文字來讀的想法。發現有個專門的“胡適讀書會”,一群人共同研讀胡適先生的著作,而後交流心得體會。這和一般的讀書會不太一樣,一般的讀書會往往是針對某一著作,而不是系統的研讀一個人的思想,我覺得這樣的組織方式很好,大家可以共同研讀感興趣的書,針對性強,交流後往往有更多的收穫。以後有時間和機會我也要組織這樣的活動。

以下文字摘自胡適讀書會,基本上表達了我想要說的話。但為了能更好地表達我的感想,我對內容做了修改。

胡適先生《四十自述》,不但是認識傳主的主要資料,也是瞭解那個時代的重要文獻,同時還是傳記文學的名篇。在傳統將斷未斷、中西思想交匯、社會有一定自由度的時代,他們那一批人就像流星雨一樣,瞬間照亮暗夜,今天,我們只能通過他們的文字,回想那炫目的光華了。

《四十自述》是胡適先生在20世紀30年代提筆的,前六篇發表在《新月》,敘述了胡適母親的訂婚、自己的家鄉求學、上海求學,直到考取了官費出洋留學的經歷。作者本來計劃從四十年中挑出比較有趣味的題目,寫成小說式的文字,這一計劃得到了徐志摩的熱情讚許,但是胡適是一個“受史學訓練深於文字訓練的人,寫完了第一篇,寫到了自己的幼年生活,就不知不覺地拋棄了小說的體裁,揮刀了嚴謹的歷史敘述的老路上去了。”

因為是胡適自己的親歷歷史,過往的種種,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彷彿過電影一樣一幕幕掠過:父親所做的四言韻文,母親隱忍的淚水、清晨的床邊教誨,胡適上海求學的學業有成就和桀驁不羈,退學之後的放浪形骸……自傳往往是拉近傳主與讀者距離的最好媒介。

胡適先生不是忽然之間成為胡適先生的,他的家庭,他的教育背景,他的早年經歷,加上他的天資和努力,成就了“再造文明”學人的不平凡。我喜歡看名人的八卦故事,以此鼓勵自己:他們也是平常人,也許有一天,我也會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四十自述》講的都是平凡事,親切、平實、情感真摯、筆調淡定,從從容容的敘述中表現了一個時代的緊張和激變。如果想了解胡適之所以為胡適,瞭解他青年時期的一些心路歷程,《四十自述》是一定要讀的。哪怕是為了享受漢語的閱讀美感,《四十自述》也不會讓你失望,胡適先生散文寫作的特質在這篇自傳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感情充沛卻不過分,文字平實卻耐琢磨,可以說是白話文的典範之作。同時,想要了解當時的中國社會,讀《四十自述》也是很有裨益的。

四十自述讀後感2

胡適的母親就是個情緒管理能力特別強的人,幾乎不和一起生活的胡適的那幾個嫂子生氣,但也會有她的處理這些情況的招。所以胡適的生活中幾乎是沒有敵人的,他能夠接受身邊的所有人。

胡適的媽媽教育他的時候都是在沒有人的時候教育,人多的時候不教育,因為那可能就是發洩自己的情緒了。

胡適從小就接受教育,父母教他識字,然後不停地讀書,不停地求學,甚至最後出國留學了,非常好的成長過程,而且每個過程中都能夠交到朋友。希希的學習能力也要教上去,讓他願意學習,願意背誦,願意記憶。

胡適的二哥一直能夠帶著他,還帶他去北京住,二哥有自己的人脈資源,可以幫助弟弟,其實有哥哥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可以有直接可利用的人脈。親哥哥幫助弟弟都是不計回報的,以後弟弟幫助哥哥也是不計回報的,這樣的關係非常好。獨身子女就要在外面交朋友,多交幾個好朋友,有事可以互相照著。

四十自述讀後感3

今年春節的最後三天,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讀完了胡適先生的《四十自述》。讀罷,神清氣爽,醍醐灌頂,心曠神怡,那真叫一個“過癮”。鑑於剛剛制定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我便從小做起,從一點點的感悟談起,學習胡適先生的杜絕“苟且”,從我做起。

通讀全篇,這本書是胡適先生記錄的自己40多年來生命中比較重要的時間、空間等碎片記憶,從零散的記憶裡我們可以感觸到胡適先生當年的風采,這裡有幾點小感悟:

一、胡適先生的文字。讀罷此書,我越發的對中國文言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因為先生的每個字,每個詞,每句話,你都不覺得多餘,與當前時代背景下繁冗的文字遊戲大相徑庭,可以說先生的文字代表了那個年代的特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國語言藝術的上品。我雖然不懂得如何從專業角度去分析,但字裡行間的感覺是當地文字所無可比擬的。感覺是文字無法形容的,還需要大家細細的去品味。

二、胡適先生的膽魄。胡適先生真可謂中國白話文字的先驅,本書有一大部分是在記述胡適對中國文學革命所做的貢獻,這裡傾注了胡適先生一生的心血,他用一己之力影響人,改變人,我甚是敬佩,當代中國最缺乏的就是像他老人家這樣,敢講真話,敢動真格,敢直抒胸臆的人才,我斗膽命名為膽魄,胡先生的膽魄全中國人應為之敬也。

三、胡適先生的思想。胡老的思想是最難得的,本書的最後附錄一部分都在寫胡適的思想,讀的酣暢淋漓。這裡我佩服的一方面是胡適看問題的角度,直擊要害,從不拐彎抹角,找的準,說的狠。比如在《旬報》第三十六期上發表一篇《苟且》,痛論隨便省事不肯徹底思想的毛病,說“苟且”二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場大瘟疫,把幾千年的名族精神都瘟死了。別說當時,就在當下,“苟且”的瘟疫依然再繼續,吾國吾民何時能夠被喚醒?吾心之痛堪比亡國。再比如,他形容中國文學的病症,吾國文學大病有三:一曰無病呻吟,二曰摹仿古人,三曰言之無物。傾所作詞,專攻此三弊,豈徒責人,亦以自誓耳。句句如針扎,針針戳痛處。最後我想展示胡適思想的精髓,我認為的就是“透“,一個”透“字蘊含了多少哲理,我們暫且不論,看看胡適先生怎樣評價”多研究問題,少談些主義“:凡是有價值的思想,都是從這個那個具體的問題下手的。先研究了問題的種種方面種種事實,看看究竟病在何處,這是思想的第一步功夫。然後根據一生的經驗學問,提出種種解決的方法,提出種種醫病的丹方,這是思想的第二步功夫。然後用一生的經驗學問,加上想象的能力,推思每一種假定的解決法應該可以有什麼樣的效果,更推想這種效果能否解決眼前這個困難問題。推想的結果,揀定一種假設(最滿意的)解決,認為我的主張,這是思想的第三步工夫。凡有價值的主張,都是先經過這三步工夫來的。

不言自明,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而且適合重複閱讀,尤其是附錄《介紹我自己的思想》一章是本書的精華所在,我認為很有比較重複閱讀,並拜讀胡適先生所列出的文章,例如《問題和主義》、《新思潮的意義》等等。

停筆,閉目,盡是適之之思想。

韜奮,前行,滿是適之之精髓。

崛起,未眠,是時代呼喚適之。

四十自述讀後感4

記得我第一次講到“白話”詩歌 ,對胡適這個大人物 還沒有深入的瞭解,只是憑藉自己對於現代詩歌的偏愛 自我 性的解讀了那首《兩隻蝴蝶》,殊不知,這首看似簡單易懂的詩歌對於中國母語的進步與發展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雖然這本傳記僅僅記錄 了胡適從童年到青年的人生歷程,但第六章“逼上梁山--文學革命的開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一個想要改變國人語言現狀的偉大設想是多麼需要充足的勇氣和非凡的實力,外加堅定的信 念和不屈服的意志啊,而胡適,他做到了!

這首先源於他紮實敦厚的文學底蘊,從他的童年時代我們就不難看出,讀萬卷書對於一個人 的文學素養和精神變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必須要提起他的母親,雖然是一個農村婦女,不僅恪守著丈夫胡鐵花 對於胡適的最終“遺願”,但更多的成為了胡適教育 方面的引導者,而胡適,也正是目睹了母親坎坷的一生,承載著母親的無限期待,才激勵著他在人生軌跡上不斷的走向巔峰,不斷的突破自我,並且走向了世界的舞臺,當然我認為這也離不開他父親文學造詣的“遺傳”,還有他不同常人的天資稟賦!

我不想過多涉及胡適在政治方面的作為,歷史自有它判斷的標尺,誰對誰錯可能再過一百年才會有相應的印證。

在我看來,胡適雖然飽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在儒家經典和詩詞 歌賦中汲取營養,但他的眼界是開闊的,思想是非凡的,他沒有侷限於眼前的這些經典書籍,而是把文學領域拓寬到社會甚至國家層面,他所思考的是不僅僅是老莊的哲思,詩歌的韻腳,小說的通俗,他所關注的是更廣闊的生命 群體,是當下國人語言文化的退縮與改革的問題,這樣深刻的遠見性,相信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擁有的!他能夠從深遠的經典文化中抽身,在別人看來根本沒有可能改變的情況 下,卻毅然決然的提出了“文言”已經不適合當下歷史發展的浪潮,並且大膽有力的指出“今日所需,乃是一種可讀,可聽,可歌,可講,可記的言語。要讀書不須口譯,演說不須筆譯,要施諸講壇舞臺而皆可,誦之村嫗婦孺皆可懂。不如此者,非活的語言也,決不能成為吾國之國語也,決不能產生第一流的文學也”的深刻言論,可見,他的文學改革的思想是極具超越性又與時俱進的!

當然,胡適應該感謝 和他一起留學 的朋友,正是他們的不解和批判,才成就了孤立的偉人,才讓他更加堅定的走上了文學改革的道路,寫了《嘗試集》,並且在眾多友人極力反駁的情況下,踽踽獨行,用“白話”創作詩歌,也正是因為他對“白話”的堅守,才有了我們今天的母語現狀,不然,我們可能依然操著文白夾雜的口音習慣,繼續在死文字,半死文字,活文字的怪圈裡原地踏步呢吧!

胡適的才華是公認的,他為國民文化做出的貢獻更是不可磨滅的,現在的年輕人可能沒有誰會去特別關注這個看似被時代逐漸淹沒的偉人,他們或許根本不願去了解母語的華麗又艱難的變遷,即便是有點文學愛好的人,也多數沉浸在懸疑小說,言情酸腐,或是什麼語言藝術 ,心理技巧,怎麼變成有錢人之類的暢銷書堆中,我不知道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還是文化的萎縮倒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應該跟上當下流行的思想腳步,或是應該繼續保持一點對物質功利浮華之外的深度思考?

四十自述讀後感5

《四十自述》是胡適先生寫的一本傳記。它記錄了胡適先生從童年到青年的人生歷程,在這本自傳中,我們可以看到胡適先生思想的逐漸成熟。

胡適先生的童年是十分幸福的。他與別的小孩不一樣,在童年時期胡適便跟著母親接觸教育。母親為人處世十分令人敬佩,這也使得胡適養成了溫文儒雅的性格。這可以從書上的一句話體現出來。“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這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正因為如此,胡適先生在中華傳統文化這一方面是頗有成就。但他卻沒有沉浸於此,在那樣一個封建的舊時代,胡適先生仍熱情地追求新鮮事物,敢於突破舊思想的束縛,這也可以從他的“有神論”到“無神論”可以看出。

在書中,與胡適先生一起在上海留學的朋友對他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正是因為他朋友不合理的批判,才會使得胡適先生更加堅定文學的改革。

在上學期的歷史課堂上,我們學習了“五四運動”的相關史實,胡適也正是這一歷史時期的偉人。他倡導白話文,推進了中國文化的進步。

在如今的現代社會,也有許許多多像胡適先生這樣的人。他們在現代人民早已習慣的生活裡,創造出了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用品,儘管他們知道這可能會受到別人的質疑和誤解。

但是在這不斷創新的世界中,我們得需要學會“辨別”。不能盲目地相信新生活、新方式,得學會提出問題,提出質疑,靈活應變。

好友之間的行程安排、班級裡的紀律規章都是一種“新的改革”,也都需要我們參與,提出質疑,這才能是一個正常的規則。

總而言之,每一種新的創造或發現或出現時,我們需要認真對待。堅持自己的觀點。

我們應該感謝胡適先生的正確觀點和發現。這才讓我們從拗口的文言文中解脫。不得不說他對中華文化的貢獻是偉大的。

四十自述讀後感6

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胡適《四十自述》

首先是自序,胡適先生介紹了寫作的由起,他感到中國最缺乏傳記,為此到處去勸身邊的老朋友寫自傳,大家也都答應,可卻遲遲不敢下筆。歲月無情,命運多舛,林長民、梁啟超想寫卻死於戰亂,英年早逝,人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胡適先生懷著拋磚引玉之心,開始寫這本《四十自述》,以開啟自傳風氣,其最根本的考慮是“給史料做材料,給文學開生路”。

這本書,按照胡適先生的想法,是想寫留學前、留學時、歸國後三個階段,時間總共是40年,可是事與願違,在陰差陽錯之下,只寫了前兩個階段。全書浸透著一種真情實感,相比於我的作文簡直好得太多,他的文筆,或娓娓道來,或平鋪直敘,或夾議插敘……

這本書中,多次提到他因讀書從拜神到信奉無神的經歷。範縝說到:“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也。神之於形,猶利之於刀,未聞刀而沒利存,豈容形亡而神在哉?"當胡適先生看到這句話,還高興得直跳,從此以後成了一個信奉無鬼無神的人。這要放在現在的科技時代,好像it’s not a big deal(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當時是在落後的封建社會啊,在一個村落之中,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居然有如此想法,還敢叫同伴一起去拆神像,真可謂是驚世駭俗,這也為他的一生奠定了文化基礎。在當今社會,迷信似乎已經遠離,可愚昧還在我們心中徘徊,我們不拜神了,卻拜氣功大師、養生專家,開始煽動謠言,盲目從眾。

人和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思想。胡適16歲的時候與同學們經歷公學風潮,勇爭本屬於學生們的權利;17歲就發表幾十篇文章啟發民智;20歲就開始……反觀自己,這十餘年來,腦子裡裝了什麼,又想著什麼?我不禁為之汗顏。

所以,要想成就自我,還須從改裝大腦開始,每天想著普渡眾生,你就能立地成佛,每天想著柴米油鹽,你就只能平庸度日,都是活生生的一個人,生活方式不同,境界就分高與低!

四十自述讀後感7

清末民國以來,中國出了不少國學大師,著名的如清華四大導師(梁啟超、陳寅恪、王國維、趙元任)、季羨林、錢鍾書等。《詩經》有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本著一顆學習的心,我平時或多或少會看看他們的書籍、聽聽他們的故事,以期獲取一點人生智慧,提升一些思想境界,豐富完善簡陋的人生而已。

在這些人中,我獨特別敬仰胡適先生,因其聰明智慧,在學問、人事上皆是通達,機敏而又靈活。對比同時代的人,李叔同極其嚴肅認真,不苟言笑,學識非凡人所能達到,但親和力欠缺,且遁入空門,感覺非常遙遠;梁漱溟倔強迂腐,學問見解非常高,一心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己任,但不會照顧他人,變通不足,故政治上多有磨難。胡適先生博愛一生,能夠跳出文人的清高迂腐,清醒社會政治的現狀與方向,又對後輩諸多關心照顧,善始善終,可謂萬世楷模也。

一、關於作者

胡適(1891—1962),原名嗣穈,字希疆,後改名胡適,字適之,安徽績溪上莊村人,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曾擔任北京大學校長、駐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先生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研究。1957年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對於胡適,當然國小生都知道,讀此書之前,我對他的印象,一是新文化運動領袖,發表過《文學改良芻議》,提出文學改良主張。二是在北大擔任過教授與校長,提出“科學的根本精神就是尋求真理”。三是寫過《嘗試集》,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詩集,開新文學運動之風氣。

回看起來,自傳是少之又少,其中寫的好的更是鳳毛麟角,似乎傳記本來就很難,自己給自己做傳更需要高度的智慧,這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

二、關於本書

(一)緣起

胡適先生髮現當時缺少傳記文學,便勸身邊的朋友們寫自己的傳記,如林長民、梁啟超先生,可惜他們沒有立即動筆,以為晚一點也可以完成,熟料世事無常,過世太早,永成憾事。有鑑於此,本著以身作則的精神,胡先生自己也寫起來了,用書中的話,目的是“丟擲幾塊磚瓦,只是希望能引出許多塊美玉寶石來;赤裸裸的敘述我們少年時代的瑣碎生活,為的是希望社會上做過一番事業的人也會赤裸裸的記載他們的生活,給史家做材料,給文學開生路”。

(二)解讀

按照時間順序,以下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留美教育三部分對本書進行解讀。

1.家庭教育。

父親的影響:胡父在47歲時娶了17歲的胡母,在胡適三歲半時去世。儘管父子接觸短暫,但影響深遠。一是胡父家境尚可,“在北邊做官”,“很受了程頤、朱熹一系的理學的影響”,給胡適留下了一點程、朱理學遺風,擺脫家務煩勞,靜心讀書。胡適唸的第一部書就是胡父自己編的有關做人道理的四言韻文《學為人詩》,胡父親筆抄寫的,開頭幾句話是“為人之道,其率在性。子臣弟友,循理之正。謹乎庸言,勉乎庸行。以學為人,以期做聖”。二是為胡適確定了國小時候的基調,留給胡母遺囑“穈兒天資聰明,應該令他讀書”,促使胡適走上了治學的道路。當時家裡掌管財權的二哥認為讀書無用,浪費錢,不願意胡適讀書,但由於胡父的遺囑,還是堅持送胡適去了學堂。

母親的影響:胡母在胡適成長過程中最為舉足輕重。她“氣量大,性子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對胡適管束極嚴,是胡適九年家鄉教育的最大導師。一是對知識格外尊重,對老師格外優待。別人給兩元學費,她給六元,以後每年增加,最後到了十二元,務必要老師多給胡適講一點書本外的知識。二是時時督促胡適要努力讀書。要胡適向父親學習,不要丟他的臉,大清早起床,早早去學校背書。三是兼做慈母嚴父角色,有錯誤就責罰,或者刑罰,絕不姑息。胡適對她的評價是“如果我學到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2.學校教育。

在上海求學的時光,胡適成績一直很優異,一年升了四班,僅幾個月,他從一個全不懂得上海話的“鄉下人”升為頭班學生。在這期間,一是受到嚴復、梁啟超先生思潮影響很大,“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要做中國之新民”,這也是胡適取“適之”這個筆名的原因。二是確立了科學的學術思想。從範縝《神滅論》悟出大道理,走出傳統迷信鬼神思想,走上科學嚴謹道路,這為他後來“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的懷疑思想,奠定了基礎。三是培養了對時事的關注與分析能力。辦學刊、寫文章,論時事,為後來的提倡白話文、走上文學與從政之路,奠定了基礎。

3.留美教育。

本書重點講了留美考試的趣聞。考試分兩場,第一場是國文英文,及格者進入第二場,第二場考生物、物理等科學。有趣的是國文考試,題目為《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說》,胡先生由於平時看書極多,故作了一篇考據的文章,從西周開始,歷數周易孔子孟子墨子對規矩的記錄,巧的是評卷子的先生也有考據癖,給了滿分一百分。藉此高分,儘管其他學科多是臨時抱佛腳,剛及格,胡先生總分第五十五名,取前七十名,故順利獲得留美名額。

留美之後的事情,還有很多,受制於篇幅,本文未有闡述,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深厚的國學基礎,沒有獨特的研究癖好,沒有那個慧眼識英才的評分先生,胡適不可能留學成功,故也不可能開拓國際視野,成為一代大家。

三、人生感悟

人的成長從小開始,父母是第一個老師。古時沒有現在這麼好的大學,但依然產生了很多大師。可見人文的修養在現代是退步的。現代教育過於注重技能,殊不知技能是日新月異的,追求知識的心是永恆的。故曰振興社會,需從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做起,需從父母自身的修養做起。對於即將為人父母的我而言,要意識到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重要性,要參照胡父胡母的做法,尊師重教,積極引導,時時刻刻不能放鬆。

四十自述讀後感8

胡適一直推崇傳記文學,他不僅親力親為,為我們留下了一筆關於他和他的時代的寶貴的口述史資料,也到處勸說別人為自己寫自傳,如樑士詒、蔡元培、陳獨秀、熊希齡和魯迅等社會名流,只是他們很多人口頭答應,卻並未付諸行動,讓適之先生扼腕嘆息。

我也想寫點自己的事情。我當然不能和這些人物相提並論,以求名垂青史,讓別人那自己的什麼個別文字當作史料研究來研究去。我只是想回憶一下自己還記得的一些歲月,畢竟已經快過完了人生的第二個十年。下面這段文字是2005年冬天剛來北京時閒來無事,拜糊了幾個字,是關於自己大學時光的。那個冬天的晚上,拿著同學剛買的膝上型電腦敲到凌晨一兩點,想想確實有點符合適之先生的想法。在此不怕獻醜,以湊湊這個草根文化日益興旺的熱鬧。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將嘗試將這幾百個兩年前的文字續接下去。

這就相當於一個引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