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南渡北歸讀後感

讀後感2.42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南渡北歸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南渡北歸讀後感

嶽南的《南渡北歸》三部曲,全景描繪了抗日戰爭時期,流亡西南的知識分子與民族精英多樣的命運和學術追求,全景了再現中國最後一批大師群體命運的劇烈變遷。慢慢讀來,不知不覺被大師的情懷所感動。

各大院校師生紛紛南下西行之際,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趙忠堯突然來到樑家,對樑思成說自己剛從外地潛回北平,有約50毫克放射性鐳還在清華實驗室的保險櫃中。如今北平淪陷,日軍已經進入清華園,如果這個東西落入日本人之手,後果不堪設想。為此,趙忠堯想起樑思成這位“鐵桿”校友有一輛雪佛蘭牌小轎車,決定找樑幫忙,一同進入清華園。二人冒著生命危險,趁著夜色,潛入清華園,搶救出這關乎國家民族未來發展的科學珍寶。趙忠堯把盛滿鐳的鉛筒放在一個鹹菜罈子裡,夾雜在逃難的人群中奔向長沙。他一路風餐露宿,蓬頭垢面、破衣襤褸,丟掉了所有的行李,只有手中的鹹菜罈子與他形影不離,雙手磨出了道道血痕,如乞丐般到達臨時大學辦事處時,梅貽琦校長熱淚盈眶……這是怎樣的信念。

“九一八”事變之後,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就職演講,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特別提醒師生“中國現在的確是到了緊急關頭,凡是國民一份子,不能不關心的。……我們做教師做學生的,最好最切實的救國方法,就是致力學術,造成有用人才,將來為國家服務”……這是怎樣的理念。

自離開北平南下,輾轉近萬里逃難,樑家幾乎全部“細軟”都丟光了,戰前樑思成和營造學社同仁調查古建築的原始資料——數以千計的照片、實測草圖、記錄等,被他們視為最寶貴的財富,緊緊地帶在身邊,完整地儲存了下來。在李莊上壩月亮田幾間四面透風的農舍裡,樑思成和患病的林徽因,一面討論,一面用一臺古老的、噼啪震響的打字機,撰寫並繪製向西方世界科學地介紹中國古代建築奧祕和成就的《影象中國建築史》。這是怎樣的堅守。

1935年主持殷墟侯家莊西北岡發掘的樑思永,肋膜炎病癒不久,白天裡,他騎著自行車在各工地到處奔跑巡視。對於各工地在發掘中出現的新現象和產生的新問題,他隨時都加以注意,加以解決。有時詳細地指點助理員去做,有時甚至下坑親自動手。晚上油燈下,他有時和工作人員談論當天發覺中的新發現,有時查閱各人的田野記錄簿,有時看著助理員們剔花骨等,有時整理當天出土品……常常忙碌到深夜。這是怎樣的敬業。

68天的長途跋涉,“湘黔滇旅行團”的11名教師和290名學生,真正走出了象牙塔,進入到書本以外的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地質學家袁復禮教授,結合湘西、黔東一帶的地形地貌,講解河流、岩石的構造形成,以及黔西岩溶地貌和地質發育理論。聞一多指導學生收集當地民歌、民謠,研究不同民族語言,並對當地風土人情進行寫生。北大化學系教授曾昭掄,每天自清晨走到傍晚,不走小道捷徑,沿著盤山的沙石公路走,每當休息時,就坐下來寫日記……這是怎樣的言傳身教。

這樣的大師在書中比比皆是,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句話“大師遠去,再無大師”,但是我要說:大師雖去,情懷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