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四世同堂》讀後感11篇

讀後感3.2K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世同堂》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世同堂》讀後感11篇

《四世同堂》讀後感 篇1

我與無意中在書架上發現大家老舍寫的最為的一部書——《四世同堂》。

命中註定讓我們擦肩而過,美麗與遺憾並存(甚好)。緣分讓我們相遇,緣分也讓我有幸一睹她的芳容——那跨越將近半個世紀多的民族屈辱與不幸。

端坐在書桌前,細細春風早已吹過我的耳畔;歷史的溫度又讓我再一次遐想。穿越時空的隧道,我彷彿又置身於發生在那一個血雨腥風的年代裡,在北平城中小衚衕裡那處小小的小羊圈,謹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帶憂愁的瑞宣、熱血青年瑞全、中國式任勞任怨的韻梅、耿直忠誠的常二爺、善良熱心的李四爺四大媽、由弱不禁風的隱士詩人蛻變成鋼鐵般革命戰士的錢默吟先生、極端卑鄙並且無聊無恥的瑞豐、冠曉荷(民族的敗類)、陰狠毒辣的大赤包、藍東陽、胖菊子、高亦陀、狡猾但正直的的白巡長、並伴隨著家庭風氣一步步走向墮落的招弟、聰明勇敢的尤桐芳、在錢默吟先生的'幫助下並最終成為革命戰士的高弟,還有孫七、小崔夫婦、陳長順、小文夫婦、丁約翰、富善先生。

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物彷彿又在眼前跳動,如黑夜般漫長的八年中伴隨著中國人的惶惑、苟且偷生、生不如死的饑荒一幕幕的在小羊圈的衚衕裡得以演繹。…這段發生在小羊圈的人們身上、一切北平人的身上、一切中國人民身上的屈辱、不幸、死亡與反抗鬥爭讓我更深切的瞭解了中華民族的那段歷史——那段所不為人所知的歷史;那段上映著中華民族人性的歷史,那段反映著北平人民身上思想鬥爭的歷史及中華兒女為尋求救亡圖存而所做出的鬥爭、犧牲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那些從歷史教科書上所獲取的比較抽象的認識,彷彿有了血肉,有了靈魂,而激發出無比的責任感、愛國心和自信心;這部書雖然沒有正面去描寫大規模的戰爭場面,卻仍然能使人深刻地體會到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無窮的災難,這部書堪稱得上是中國版的《戰爭與和平》。

讀完老舍先生的這本著作,讓人感到既可恨又可笑:可恨之處在於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仍有那麼幾個被文化篩下的土與渣滓,而剩下的是幾塊真金(引自《四世同堂》老舍著);可笑之處又在於文中字裡行間處處顯示老舍先生深厚的文學功底,詼諧的語言,幽默的比喻,恰當的嘲弄、諷刺;無不使人有一種如沐浴春風之感覺,很自在,很灑脫。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人物也許是定格在那個時代的特有產物,可是我發現直到現在我們的身上仍有那個時代的殘留;在老舍先生的文章中總會看到活生生的自己和自己周圍的同伴,怎能不讓人掩卷深思呢?

《四世同堂》讀後感 篇2

“1945年北京小羊圈衚衕裡,槐樹葉兒拂拂的在搖曳,起風了……”當我翻開書,眼前浮現的是那個淪陷了的小衚衕,是小衚衕中那一張張鮮活的面龐,是中華民族命運的史海浮沉。

在小羊圈衚衕裡,我看到了太多的無奈與懦弱。祁瑞宣,一個掙扎於現實與理想的可憐人,善良卻軟弱,有上陣殺敵之志,卻無法擺脫現實中一家老小的束縛。祁老人,一位文化黴爛的產物,在封建禮教中渾渾噩噩,國家存亡之際,卻想著自己的七十五壽日能否辦得更加熱鬧。

但在小羊圈中,我也看到了黑暗裡重燃的燭光。當矛盾的'祁瑞宣選擇加入地下工作,當麻木的祁老人選擇與日本人拼命,我知道中國的希望被點燃了。中華民族的英雄可以舍小家為大家,但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一個民族的崛起也正是這些小市民從選擇振興祖國的那一刻開始。

在小羊圈衚衕裡,我目睹了太多人心的黑暗與扭曲。冠曉荷,一個“熟到稀爛”文化中的蛔蟲,賣國求榮,永遠訕笑著鞠向敵人;藍東陽,狠毒無恥,人中的垃圾,日本人的寶貝。大赤包、招弟、胖菊子,這一個又一個怯懦、懶惰、巧滑的社會蛀蟲,為了一己私慾而粉飾黑暗。

但我也看到了青年身上刺破黑暗的光芒。當瑞全義無反顧的選擇參軍報國;當錢二少爺選擇與一卡車日本人同歸於盡;當高第選擇以身犯險為地下工作換取情報,我感到熱血沸騰,一股難以言狀的力量油然而生,流淌在身體中的血,似乎要更熱更紅一些,他們為了國家以身犯險的背影,跨越75年的歷史的長河,在我的腦海中與那些白衣逆行者的身影竟不斷吻合。同樣的時代青年,同樣的逆流而上,同樣的赤子之心,他們活成了時代中的一束光!

當我合上書,有憤怒,有感動,有悲嘆,但更多的是瑞全這一類青年人帶給我的激勵。青年人的歷史責任感,穿越時間,在我們的血脈中生生不息。抗疫路上奮勇前行的青年們,在危險面前勇於前行,活成一束束耀眼的光芒。

吾輩青年皆風華正茂,願活成一束光,伴祖國走向復興之漫漫長路,以敢於入世的心膽,見之於行動,用電光火石般的生命照亮祖國崛起的遠方。

2020年武漢的櫻花,北京的槐花相繼綻放,葉子沙沙作響,風,從未停息……

《四世同堂》讀後感 篇3

暑假裡,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懂得了許多道理,增長了不少見識。回憶假期裡讀過的本本著作,在我腦海裡刻下深深印跡的,就是老舍先生所寫的《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這本書主要講了日軍侵略中國時,小羊圈裡的居民,以及北平其他一些人,面對日本侵略做出的不同反應和對策。他們之中,有的拼盡全力、英勇無畏地去殺鬼子,為抗日做出了一些貢獻,如錢家老二錢仲石用自己的生命換來幾十個鬼子的性命,王排長寧死也不投降等。同時,文中也不乏那些願意幫助日本鬼子的漢奸,比如祁家的祁瑞豐、冠家的冠曉明、大赤包……他們為了自己能夠過上舒適的生活,不惜賣國求榮!

合上書本,我的心還久久不能平靜!我彷彿看到,祁瑞全從戰爭一打響,便計劃從軍,獻身救國的身影;錢家老二錢仲石雖然沒有從軍,但也英勇地和鬼子鬥爭,最後帶著一車鬼子衝下懸崖,光榮犧牲的壯舉;還有如錢老一般,哪怕自己已無力戰鬥,也願盡生命中最後一口氣來勸說大家抗日的執著!這一個個可以稱得上英雄的人物,他們抗日的方法雖然各不相同,但目的都一樣,那就是不惜以生命保衛祖國,捍衛和平,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

整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祁瑞全。他那股執著的勁、衛國的`心,以及他那遠大的理想,都讓我不得不一次次為他豎起大拇指,為他熱淚盈眶!他同千千萬萬與他有著相同信念的人一起,懷著一股正氣和滿腔熱血,通過不懈努力拼搏,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和平,就沒有我們如今的高科技,就沒有我們現在的豐衣足食!我敢說,要是那時人人都像祁瑞全一樣,一心為國,那麼中國就不會受到任何國家的侵略!

想到這裡,我不禁反思,今天的我們,是否還有這樣的英勇無畏、這樣的視國為家呢?出行總是車接車送,偶爾一次乘坐公交就覺得自己吃了好多苦;遇到不會的問題,首先想到的是誰可以幫助我,而不是自己想辦法解決;對爺爺奶奶呼來喝去,稍不如意就大發脾氣!這樣的我們,今後又怎樣去建設祖國、保衛國家,怎樣讓祖國以我們為驕傲呢?

《四世同堂》讀後感 篇4

《四世同堂》記敘了北平淪陷後的畸形世態中,日寇鐵蹄下和廣大平民的悲慘遭遇、那一派古老、寧靜生活被打破後的不安、惶惑與震撼。狠狠地鞭撻了附敵作惡者醜惡靈魂,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反映出老百姓們的英勇無畏。

書中的人物冠曉荷是住在小羊圈裡的住戶,他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看到日寇的侵略,千方百計的想和日本人做朋友。他,對日本人畢恭畢敬,向他們的`背影深鞠躬,給日本人下跪,卻因為“消毒”丟了性命。他的太太外號叫大赤包,她希望中國被日本打垮,找關係給日本人做事。她的性情火爆剛烈,對自己的同胞毫不留情,但最後和冠曉荷的結局一樣,在他們依偎的日本人手中死去。

我佩服書中的祁家老三祁瑞全,他是一個滿腔熱血的大學生,見到日本的入侵,他不想做亡國奴,而決定離開北平,將自己的生命獻給國家,做一個抗戰的英雄。他回到北京後,他已經不是一個急躁的學生,而變為了有豐富的閱歷和抗戰鬥經驗的地下工作者,他受組織委派,潛回北平,做情報工作,他在北海公園刺殺了給日本人做特務的招弟,在抗戰勝利時,與鄰居們共享快樂。他是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中國人,他不怕為國捐軀,只希望為戰爭勝利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是一部靈魂的覺醒史。戰爭激怒了人,也改變了靈魂。雖然招弟從一個純潔的姑娘變成了日偽的特務,讓人心寒,然而錢默吟卻被戰爭從一個不諳世事的舊式知識分子激怒成投筆從戎的革命者,也讓矛盾的高第與瑞全並肩作戰,讓祈老爺子抱著妞妞去找日本人算賬,讓小崔和李四爺等人不乏悲壯地為革命而犧牲……這足以讓人喟嘆,讓人震撼!

這是中華民族在危亡之際人性之花的淋漓綻放,是一首鏗鏘激盪的民族靈魂的交響,這是在先生的妙筆下,一朵永開不敗的民族之花。這裡,我們借先生的筆看到了一部舊中國的抗戰史,瞭解到了在槍炮的雷鳴中形形色色的最本質的性格,它讓我們不斷地理解與反思。而透過這部國民史,我們又讀懂了一位生在炮火年代的偉大的人民藝術家,他輕鬆幽默的筆調裡有的是滿腔的憤慨,嘲笑諷刺的帷幔下透露出的是一顆對家國拳拳之愛的心,是對國民矇昧強有力的呼喚,是對勝利最急切的渴望與堅信。

這位先生,叫老舍;這部書,叫《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讀後感 篇5

在北京一個叫做小羊圈的巷子裡,有一棵老槐樹。

老槐樹不知道在這裡多久了,孩子們都喜歡在槐蔭下玩耍,因為這裡有槐豆槐花與槐蟲可以當做孩子們的玩具,還有一片樹蔭可以讓大家在暑氣肆虐的時候納涼。槐樹旁是一戶在這裡住了幾十年的姓祁的人家,一家四代都住在一起,也就是四世同堂;門牌一號是一家姓錢的人家,錢先生不喜歡出門,就喜歡在自家後院裡侍弄花草;祁家對過是李四爺的家,李四爺為人很好,待人熱心,永遠自動地為大家服務,對誰都願意幫忙;三號是小羊圈裡最體面的房,三號的主人,冠曉荷有兩位太太,祂們總是走在最前端……

然後,漸漸起風了,盧溝橋事變爆發。不久,北平陷落這股風就像是深冬寒風一樣,在炎熱的天裡把整個北平吹得像是秋後的落葉搖搖欲墜。人們的心都涼了,李四爺站在槐蔭下和以前一樣向大家報告該怎樣準備,然後坐在那裡呆呆地看著綠色的槐蟲。老槐樹隨風搖曳,不說話。

我想老槐樹可能一開始也像祁老太爺一樣,覺得事情肯定不會很糟糕,但是心中還是有些惴惴不安,當祁家老三——瑞全離開去保家衛國的'時候,我可以看見老槐樹輕輕搖搖自己的枝葉祝祂好運;但是事情很快就不受控制了,三號的冠曉荷在大赤包的慫恿下跑去向日軍告密,因此錢老先生被那群獸兵帶走關進了監獄,我可以看見老槐樹十分氣憤,恨不得自己能夠離三號的房子更遠一些,但是老槐樹不能動,祂只能嘆了口氣,然後繼續隨風搖曳……

事實證明,三個月一切結束這簡直就是個幻想。一天又一天,老槐樹雖然可以不用擔心柴米油鹽,可以不用在意弄堂外隆隆槍炮,但是祂仍然只能看著住在小羊圈裡的人們在受苦。即使老槐樹有槐豆槐花與槐蟲,祂不能拽回越走越遠越走越歪的瑞豐;即使老槐樹有槐豆槐花與槐蟲,祂不能站出去去為了自己的國家而與侵華軍進行鬥爭;即使老槐樹有槐樹槐花與槐蟲,祂不能阻止那群獸兵將腳狠狠踢向李四爺……

三個月慢慢慢慢地拉長變成了八年,八年對老槐樹來說不算什麼,可這八年卻讓老槐樹刻骨銘心。當年在槐蔭下一期侃大山的人們一個又一個被時間的洪流裹挾走,逐漸沖淡了痕跡,但是老槐樹會記得祂們,記得小崔,記得孫七,記得李四爺,記祩儺太太,記得小文夫婦……但是在最後的最後,老槐樹定會有些欣慰,因為這噩夢般的八年終於結束了。

小羊圈裡,槐樹葉兒拂拂地在搖曳,起風了。

《四世同堂》讀後感 篇6

他以深厚精湛的藝術功力,勾勒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以爐火純青的小說技藝,繪聲繪色地展現出一幅風味濃郁的北平生活畫卷;他用輕鬆幽默的筆調,以滿腔沸騰的熱血,寫下了這部讓每一箇中國人都銘刻於心的民族記憶。

他是偉大的人民藝術家——老舍。這部偉大的著作,叫《四世同堂》。

這是一部靈魂的屈辱史。日軍侵華了,北平淪陷了,人民遭殃了,生活在一夜之間被打亂了,民族一百年來蒙受的屈辱達到頂點了,形形色色的靈魂也趨勢上演了。北平城被日本鐵蹄踐踏的背後,是盧溝橋燃起的熊熊烈焰;小羊圈衚衕裡各色人物榮辱沉浮與生死存亡的形象寫照下,透露出的是戰火對一個民族靈魂的侮辱。全書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輔以小羊圈其他人物的起伏變化,以小見大,真實地記錄了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惡。一夜之間,夢魘出現,各色靈魂爭相著淋漓上演。

這是一部靈魂的展現史。這裡有如瑞宣般愛家愛國人士被逼無奈的心理鬥爭,有如冠曉荷和大赤包以及瑞豐那位時髦太太般家賊背叛者們醜惡嘴臉,也有如瑞全和仲石一樣不甘苟活於世,對侵略者的屠刀奮起揮舞的反抗者。祈老人和祈天佑是保守的,小崔、孫七、金三爺,以及桐芳、招弟、高第、白巡長是有善良本性的。李四爺夫婦的“老好人”形象在徹頭徹尾地淋漓盡現,妞妞至死不肯吃“共和麵”的執拗,辛酸了一代北平人。這些都在老舍的筆下一一上演,無所事事中透露著憤慨,輕鬆幽默中引人深思。

這是一部靈魂的覺醒史。戰爭激怒了人,也改變了靈魂。雖然招弟從一個純潔的姑娘變成了日偽的特務,讓人心寒,然而錢默吟卻被戰爭從一個不諳世事的舊式知識分子激怒成投筆從戎的革命者,也讓矛盾的高第與瑞全並肩作戰,讓祈老爺子抱著妞妞去找日本人算賬,讓小崔和李四爺等人不乏悲壯地為革命而犧牲。這足以讓人喟嘆,讓人震撼!

這是中華民族在危亡之際人性之花的淋漓綻放,是一首鏗鏘激盪的民族靈魂的交響,這是在先生的妙筆下,一朵永開不敗的民族之花。這裡,我們借先生的筆看到了一部舊中國的抗戰史,瞭解到了在槍炮的雷鳴中形形色色的最本質的性格,它讓我們不斷地理解與反思。而透過這部國民史,我們又讀懂了一位生在炮火年代的偉大的人民藝術家,他輕鬆幽默的筆調裡有的是滿腔的憤慨,嘲笑諷刺的帷幔下透露出的是一顆對家國拳拳之愛的心,是對國民矇昧強有力的呼喚,是對勝利最急切的渴望與堅信。

《四世同堂》讀後感 篇7

四世同堂描寫了抗日戰爭時期北平淪陷,小羊圈衚衕百姓那些家長裡短的事,保守固執善良的祁老太爺、隱忍睿智的瑞宣、錚錚鐵骨的錢先生、漢奸冠曉荷大赤包夫婦日常生活,隨著抗戰的到來,各自反應不同,性格特點越發鮮活起來。

如果讓我們在漢奸與革命者中選一種人去做,毫不猶豫我們會選擇革命者。但在《四世同堂》中,老舍先生把人們為什麼會投身於革命寫的淋漓盡致,投身於革命事業的原因基本上有三個原因,一是有憂國憂民意識,例如瑞宣,瑞全;二是無法受日本人統治壓迫而改變原有思想的人們,例如:祁老先生,韻梅;三是遭遇挫折,有更高精神層次的人,例如:錢老先生。從中我要細說第二種人,這種人經過了原有思想的蛻變,經過了多次思想鬥爭,擺脫了老思想的枷鎖,投身於革命中。然而其中的故事也值得我們回味,從保小家舍大家,追求和平的老思想再到保大家舍小家的奉獻精神。

每次看到漢奸們巴結日本人的嘴臉,心裡很是憤怒,之後是悲涼,這些人不是愚昧無知,是為了個人利益、權錢利益,丟掉了愛國之心或者是糊塗的被人利用。日本人打著“親善”的`旗號欺壓中國人,漢奸們幫助日本人宣傳,這些人不知道亡國的後果,不知道當亡國奴的下場,他們做事就沒有什麼後果可言,只顧眼前但沒有考慮未來。

在那個特定環境下如何掙脫日本人枷鎖,不讓他們的花言巧語與精神誘惑控制自己,不讓自己成為日本人的棋子?第一要端正自我態度,不迷戀任何東西,以防抓住把柄。第二不要太空虛,讓自己的心靈生活飽滿,想得開。第三是處事要得體,不與日本人斤斤計較,為抗戰出謀劃策,群眾們一定要正確意識形勢,不要太消極,不要傳播反動言論。第四是要對未來抱有希望而不是幻想。所以對於那些迷茫而不知所措的人們,這也許是好建議!

同時我也想了個問題,如果生活中遇到像大赤包這樣的人與你做搭檔(工作所需,無法調動,你與她要完成任務),任務完成後,老闆發獎金時她與你發生爭執,她硬說你的貢獻比她少,而老闆又舉棋不定,這時你會怎麼辦,是與她爭執還是握手求和還是讓她三分?

最後我想說:人活著,必然要有尊嚴。敵人就像一個彈簧,你軟他就壓著你,你硬他就被你壓,迎難而上,活出更高的尊嚴,更高的境界。

《四世同堂》讀後感 篇8

看得好慢終於看完,以瑞宣和瑞全的對話結束,雖然簡單,但是給人無限希望,因為瑞宣也嘗試投入戰爭了,軟弱猶豫的人有了方向就有了鬥志。後續中關於之後十三段的概述,是令人惋惜的:小妞子餓死了,金三爺竟然舉報了錢先生,錢家孫子也被日本人帶走,這樣錯亂的人情是難過的

我喜歡韻梅,這個堅強善良勤勞樸實的女性,一出場就受祁老爺重用,恰當地處理家庭人際關係,不得罪任何人,但是慢慢地這個角色不斷地放大,她不再局於廚房,她活動在小羊圈,活動在北平,她心裡有大海山河,她心裡的家事是處理國事的保障。這個在天未亮的街道低頭走去領糧也怕犬吠怕日本人怕死屍車的人啊,誰不心疼呢。好希望韻梅可以得到瑞宣的真愛,希望瑞宣對跟她講大事,希望他們是可以說真心話的朋友,希望韻梅不再討好迎合任何人,她一定要去看大海呀,她值得一個溫柔且愛她到心坎的'人。

我討厭瑞豐,討厭天佑太太用銀幣救下的那個自私的人,到底要怎樣的教育放縱才會培育出這樣一個毫無家國情懷,一味巴結他人,而向家人無限索取的人,不過他的結局都是應該的是註定的。

只是最心疼小崔啊,我想要是小崔當時就放下瑞豐沒去廣場,就不會遇害了吧。可能之後死的結局是註定的,但是為送瑞豐這樣一個冷血無情的人太不值得了。

一號房那個日本老太太,以及英國府的富善先生,超越自身國籍的情感是深沉和感動的。戰爭帶給人的除了傷害沒有其他的,一次勝利是無數鮮血和一個個破碎的家庭換來的。

看到冠曉荷的結局是解氣的可笑的,到死都指望著日本人,只是活該,一同被活埋的孫七是正直的,我是多麼希望孫七在填土前勇敢地把鐵鍬砸向一個日本人,可是沒有。隱忍再隱忍的北平人啊,歷盡苦難也不要丟了善良。李四爺和四大媽是最無私善良樂於助人的,可是人們在自己吃苦後又為何還要把矛頭指向他們吶,為什麼總是一點壞就蓋過所有好呢?

後續說瑞全殺了特務招娣,這樣應該是帶著怨恨和不忍的吧,被家庭教育被社會風氣害了的招娣也是討人厭的,為什麼同樣環境的高娣沒有呢?我又想到芳華里面的最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並珍惜。因為被冷落所以有了更多的時間思考,所以明辨是非,所以內心掙扎後也勇敢。希望高娣會遇到相愛的人。

人要為自己活,也要為家庭為國家考慮

《四世同堂》讀後感 篇9

花了幾個星期,斷斷續續讀完了《四世同堂》。老舍真是個北京人,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寫出神韻來了。說看這書能激發出什麼愛國熱情是假的,我就是覺得做人要有做人的準則。

北平淪陷了,日子還要過,大家都死了不是就怎麼怎麼好,死也是為了活。我開始就奇怪,為什麼逃出去就是好的,留下來的就是懦弱無能。在我看來,亂世中不做違背良心的事,能夠保全自身、保全家人,還能為別人多少也做些貢獻,也是一種抗爭。而且是廣大人民群眾最容易做到的,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畢竟,絕大部分人心裡都有善良,可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到最後,連瑞宣也想通了,不象以前那麼矛盾了。

我說,小說寫得殘酷。我以為像尤桐芳心地善良,又有勇氣,必會有一番作為。結果呢,就稀裡糊塗地被錢詩人炸死在臺上了。什麼都沒能做,心中懷著那麼大的仇恨,什麼都沒做成,還不是讓日本人害死的,是讓大家最最敬重的錢詩人。大家說錢詩人是導師,太言過其實了。他做那些事,有多少是為了愛國,又有多少是因為仇恨。如果他沒有錢仲石那麼個兒子,沒有冠曉荷那麼個鄰居,誰知道他會不會像牛教授那樣啊。因為國仇家恨把他逼到了那個份上,任何人都會去反抗、去鬥爭。老舍也沒想把他寫成完人,他為了報仇害死了無辜的`人,日後也必要為此而懺悔。

大赤包、藍東陽、胖菊子這些人品質低劣是罪有應得。而像冠曉荷和祁瑞豐,老舍簡直都不願意去批判他們,只說他們是無聊。他們是北京文化的極端產物,下場可算是滑稽。一心做漢奸、做特務、做日本人的走狗,最後還是叫日本人給弄死了。北京人的性格,在太平歲月是最好的,對誰都那麼客氣有禮。可是到了戰爭年代,卻只懂得忍,逆來順受、不敢反抗。

我不是不喜歡錢詩人,我對他就沒什麼感覺。但我喜歡他的一句話,大意是:到什麼時候都不許灰心,因為一個人要是灰了心,就只能看到別人的不好,而看不到自己的墮落了。什麼時候都要懷著希望,不能絕望。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一腔無聲血,萬縷慈母情。為雪國恥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後生。”就是要有待後生的信念。信心也是一種美德。作文

《四世同堂》讀後感 篇10

有些人望了那些帶點愛國主義的東西總覺得彷彿是一種口號與宣傳,總覺得很假很浮泛。生在這個時代,你不能怪他們。但是我相信老舍在1944年寫下這本書時他是真誠的,對北平,對國家,對未來,對中國人他是飽含著感情和希冀的。

理想也好,愛國也好,傳統的教養和流傳下來的美德在今天望來好像都不值一哂。小羊圈衚衕現在在哪兒呢,大概在推土機的轟叫下變成了一地瓦礫廢墟,然後變成了一座四方的高樓,賣十萬一平。那裡有沒有祁瑞豐李四爺,有沒有冠曉荷大赤包?我不知道。好像有又好像沒有。但是我隱約覺得祁瑞豐望到冠曉荷可能會很親暖地打招呼,大赤包和李四也說不定在業主微信群裡很聊得來。在這個變化的時代,再固守那些迂腐老舊的東西似乎有點分歧時宜了。究竟我們要發現人道中好的東西發揚正能量,何必搞得嫉惡如仇勢利短見盯著那點短處不放呢。大家一團和氣說不定什麼時候還能幫上忙呢不是,究竟都是住在十萬一平屋子裡的人。

祁瑞豐幸而能吃上英國飯而不用吃日本飯得以保全清白,錢默吟也幸而沒有餓死也沒有被抓得以保證他脊樑的.挺直。效忠絕孝兩難之愁百轉千歸,剛強貞節的話說出來錚錚有聲。我佩服他們。但我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那麼多幸運。小崔有什麼千愁萬緒我們不知道,就糊里糊塗地被砍了頭,孫七還沒來得及說點豪言壯語就給一腳踹入活埋坑裡了。日本人那,殘暴極了。國破城亡,就為了這你們二位先上路吧。

大赤包李空山高亦陀,是人人唾棄的漢奸。大赤包瘋死在獄中,另外兩位不翼而飛,假如老舍有餘力顧及到他們想必下場不會很好。今天的大赤包,憑著她這心狠手辣不要臉不要皮和交際場上的如魚得水飯局麻將桌上的巧舌如簧,即使也下了獄可能也是在秦城。至於李空山高亦陀我絕不懷疑他們會坐在某個上市公司的老闆桌後面繼承著那一套把戲。小日本子確實可惡!

我願意老舍不朽,繼承說著老北京的故事,讓我望到還有一些東西是不變的。然而老舍死了,像天助一樣自溺在了太平湖,太平湖也找不到了。站在轂擊肩摩,霓虹耀眼的大街上,北京已經不是那個北京,中國仍是那個中國。

《四世同堂》讀後感 篇11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一腔無聲血,萬縷慈母情。為雪國恥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後生。”

這鏗鏘有力的京韻大鼓,把我帶進了一個混亂的抗戰時期......

這幾天,CCTV 1正在熱播跟老舍同名小說改編的《四世同堂》。我每天晚上都會提前坐在電視機前等待著它的開始。

《四世同堂》主要講了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陷入困境的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重點描寫,真切地寫出了小羊圈衚衕的街坊鄰居生活困境,記敘了北平淪陷後的畸形世態中,日本鬼子來欺辱中國老百姓,原本寧靜和諧的生活被打亂,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殘忍、暴力和無情,更反映出百姓們面對強敵憤而反抗的英勇無畏,謳歌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看完了整部電視劇,我不禁陷入了沉思:為什麼我們飽受外來者的侵害?為什麼當時我們的科技沒有外國先進?為什麼我們制度這麼腐敗?

想一想,從1931年到1945年,我國發生了“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和南京大屠殺那麼多戰爭,這都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所導致的!

日本人來中國,殘忍的殺害了那麼多無辜的人。那時,老百姓連白麵都吃不上,只能吃那有糠,有麩,有磨碎的豆餅——共和麵。人們忍受著日本鬼子的折磨。有一次當美國人來打日本人的時候,鬼子們讓我們用漿糊和紙把窗戶糊上,要看不見裡面,過會兒還要檢查,不能出錯,否則鍘死!誰知,當他們來檢查的時候,有一家的寶寶出生就沒吃過白麵,就把漿糊給吃了。日本人搶走孩子就往地上摔,李四爺為了保護孩子,拼了老命和日本人作鬥爭,知道自己寡不敵眾,就把一腔熱血和先前積壓在胸口的'怨氣一股腦發了出來,死於日本人的刺刀之下。

老師也教導我們:“在中國人的骨子裡,一直懷著一腔熱血,日本人對我們的傷害是永遠也無法彌補的!”

是啊!日本人做了那麼多傷天害理的事,這些傷害在我們的身上留下了一道深深地疤印!使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自己“勿忘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