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昆蟲記讀後感300字(精選11篇)

讀後感2.74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300字(精選11篇),歡迎大家分享。

昆蟲記讀後感300字(精選11篇)

昆蟲記讀後感1

地於蜂,大家都應該比較瞭解,蜂的社會結構與螞蟻類似,但比螞蟻完整,更與人類相似。一個普通的蜜蜂集體,主要有這幾個角色:蜂王,負責繁殖後代;工蜂,負責修築巢穴,兵蜂,負責與想要偷走蜂蜜或襲擊幼蜂的敵人戰鬥。他們各司其職,整個社會井然有序,和諧平靜。雖談不上十分善良,但他們起碼不像紅螞蟻一樣主動去掠奪食物。

在《昆蟲記》中,法布林描繪了一種奇特的蜂——隧蜂。在隧蜂的社會,蜂巢又被分為一個個蜂房,每個蜂房都由一個隧蜂家庭構成。家庭中的雌性隧蜂,將扮演一個重要角色——門衛,她們要說全力保護家中的蜂,保護家庭的隱私。她們終生忠於職守,再去往不為人知的地方默默離去。

蜂反映的人是人類社會中的秩序、和諧,人對社會的`正義感和對家庭的責任心,這都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積極因素。

昆蟲記讀後感2

在今年的暑假中我讀了一本書——《昆蟲記》,它的作者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林,他在書中給我們講了許多有關昆蟲的知識。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一篇介紹蠍子的文章《朗格多克蠍子的毒液》,在文章中許多厲害的昆蟲,象狼蛛、螻蛄、蜈蚣等都死於蠍子之手,實在是太精彩了!

從作者的`描述中我知道了這種朗格多克蠍子的尾巴是身體的一倍長,而它的鉗子則有頭的三倍大,但在捕捉小獵物時他很少使用武器,在捕捉大獵物時才會使用毒針。

法布林能寫出這麼好的文章是因為他為了找出蠍子的習性,長期的進行觀察,去了很多地方,尋找各種昆蟲進行實驗,最終得出結論,並把它細緻、生動的描述出來。

我要向他學習,在生活中細心觀察,堅持不懈,把看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

昆蟲記讀後感3

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林,寫了一本關於他對昆蟲研究的過程和理解的書,書的名字叫《昆蟲記》。

《昆蟲記》記錄了好幾種昆蟲的生活習性,比如蟋蟀,它很喜歡唱歌,法布林就把一個很小的蟋蟀上面的翅膀順序倒過來,想讓它拉左琴弓,變成和別的不一樣的蟋蟀。

螢火蟲也很厲害,它是最早使用麻醉的,它先把蝸牛麻醉,再把蝸牛肉磨成像稀飯一樣,然後食用。

蜘蛛是一種很聰明的昆蟲,它織出的網非常漂亮,即使你用了圓規、尺子這些工具也不能畫出一個比它織得網更規範的圖形。

紅螞蟻是一種既不會撫養兒女,也不會出去尋找獵物,為了生存下去,只好用不道德的方法——去掠奪黑色螞蟻的.兒女了,把他們養在自己家裡,到了將來這些被他們佔為已有的螞蟻就永遠的成為了奴隸。

法布林寫的《昆蟲記》真有趣啊!讓我們一起去發現這些昆蟲的祕密吧!

昆蟲記讀後感4

近幾天,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國著名的作家、昆蟲學家——法布林寫的。它介紹了一種又一種各色名異的昆蟲,描述了昆蟲怎樣的本能、心性、勞動。

法布林對昆蟲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他的《昆蟲記》也讓我在讀時彷彿自已就是一隻旁觀的昆蟲。每一隻的昆蟲都有人一樣的情感。如:“已經慌了神的蝗蟲,完全‘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一招忘到腦後去了。”在讀《昆蟲記》時,我甚至能想象昆蟲在活動的畫面。

法布林在探索大自然的過程中一定遇到很大的困難,但是再大的困難也沒有阻擋他探索的道路,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昆蟲付出的可貴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有的觀察。

這本書洋溢著一種精神,那就是求真,法布林對於真理的探索值得我們學習。

昆蟲記讀後感5

看了《昆蟲記》這本書以後,我就像真的跟隨著法布林來到了昆蟲世界。通過閱讀這本書,我還知道了許多知識,比如:聖甲蟲怎樣滾糞球;包爾波賽蟲的特異功能;螞蟻回家不會迷路;螳螂怎樣捕食;冒糖漿的黑珍珠,碧蠅處理動物的.屍體等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我看著看著不知不覺的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住了。

現在,就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吧:昆蟲從誕生以來,經過長期的演化和發展,形成今天興旺龐大的昆蟲家族。目前,全世界已知動物超過一百五十萬種,其中昆蟲就有一百萬種以上。昆蟲不但種類繁多,而且同一種類數量也十分驚人,分佈面也很廣,幾乎遍及整個地球。從赤道到兩極,從海洋河流到沙漠,高至世界的屋脊——珠穆朗瑪峰,下至幾米的土壤,都有昆蟲的存在。

我真喜歡這本書,真喜歡整個昆蟲的家族。

昆蟲記讀後感6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耗費畢生心血寫成的一部昆蟲學的傳世佳作。法文原名為“有關昆蟲的回憶錄”。全書共10冊,每冊包含若干章,每章詳細、深刻地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它展示了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等昆蟲的生活情景。

我讀了《昆蟲記》後,才知道原來昆蟲的生活習性是如此有趣呀!以前只認為昆蟲的世界很單一,它們就是爬來爬去捕食。可自從讀了這本書後,才知道原來昆蟲的是很熱鬧的,它們也能互相交流呢。

我也很佩服它的作者法布林,他能把昆蟲的習性、勞動、婚戀、繁衍、死亡的過程寫得這麼詳細,並以蟲性反觀人性。全書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和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正是這種對小生命的尊重與熱愛的敬畏之情,給這部著作注入的靈魂,使這部描寫微小昆蟲的書成了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鴻篇鉅作。

昆蟲記讀後感7

《昆蟲記》是釋出爾老人把一生觀察昆蟲的經歷編寫而成的一部書。這本書記載了蟬,蜘蛛,蟋蟀,等昆蟲由生到死的全過程。而且,法布林老人用幽默生動的語言,是我們在獲得昆蟲知識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文學是多麼的優美。

在這本書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寫有關蟬的篇章。它的開篇第一句——“蟬的名聲是靠傳出來的”,是我疑惑不解,讀到了後面,我才明白原來是人們的傳言才逐漸有名的,這個解釋使我哭笑不得。除此之外,我還知道了蟬是怎樣產卵和孵化的',蟋蟀是如何捕食的,松毛蟲的“家”在哪,蜘蛛常見的種類。

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昆蟲記讀後感8

《昆蟲記》的第一個特點是從自己的觀察、實踐出發,體現了昆蟲研究的科學性。法布林一生最大的興趣,盡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涵著的科學真理。正因為他熱愛真理,所以他撰寫《昆蟲記》時,一貫“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新增什麼,也不忽略什麼”。法布林為之獻身的,正是這種揭示把握“真相——真理”的偉大事業。

在法布林那個時代,研究動物是蹲在實驗室裡做解剖與分類的`工作,昆蟲學家的研究是把昆蟲釘在木盒裡,浸在燒酒裡,睜大眼睛觀察昆蟲的觸角、上顎、翅膀、足,對這些器官在昆蟲的勞動過程中起什麼作用卻很少思考;昆蟲生命的重要特徵——本能與習性等,登不了昆蟲學的大雅之堂。法布林卻挑戰傳統,將自己變成“蟲人”,深入昆蟲的生活,用田野實驗的方法研究昆蟲的本能與習性,探求生命的本質。

昆蟲記讀後感9

我向租在我樓上的叔叔借了法布林寫的《昆蟲記》,讀了這本書,我瞭解了許多昆蟲世界的小精靈,它們獨特的.生存方式讓我們大開眼界。

聖甲蟲的卵是產在糞團裡,所以又叫屎殼郎;蟋蟀雌蟲尾部中間有一根很長的針狀產卵器。把卵產在自己家的土裡;寄生蟲專門把卵產在別人的巢裡,等幼蟲出來後,在吃了巢的原來主人。它們的思想與我們人類差不多,可是我們和那些吃自己同類的螳螂,不但不阻止,還加入它們的活動的行為,我們更加可惡,雞鴨魚肉,幾乎只要是能吃的都吃過了。聖甲蟲(屎殼郎)的強盜行為,也只是搶走它的貨物,而我們呢?有時竟然連它主人一起殺死,甚至殘害更多無辜生命,十分殘忍。

我十分感謝這本書,它不僅讓我瞭解了昆蟲的世界,還讓我更加深刻地瞭解我們人類的世界。這個世界到處都是戰爭,不可能有和平,我已經把它當成一個美麗又不可能實現的夢。

昆蟲記讀後感10

寒假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名字叫做《昆蟲記》。這本書裡向我們介紹了形形色色的昆蟲,有些是我認識的,也有些是我不認識的。通過閱讀這本書,讓我知道,原來昆蟲和我們人類一樣,都有自己非常獨特的生存本領,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來適應生存環境,繁衍後代,讓它們的生命不斷的延續下來。

《昆蟲記》裡各種昆蟲都生活在自己的樂園裡,它們每天唱歌、跳舞、還像我們人類一樣聊天,在每一個不經意的角落裡都有它們的身影,留下它們的足跡。它們在美麗的大自然中過著簡單而又快樂的.生活。

讀完《昆蟲記》我不禁感嘆於大自然的奇妙,也激發了我尋找昆蟲的興趣,在姥姥家的花盆裡我發現了細細的蚯蚓,在家裡還看到了過冬的蚊子,等到春天來了我還要爸爸、媽媽帶我到公園裡尋找更多的昆蟲,因為通過這本書讓我對它們有了新的認識,我很想和它們成為朋友。我還會愛護自然、保護環境,讓昆蟲的家園不被破壞,讓它們永遠快樂的生活在我們的身邊。

昆蟲記讀後感11

前幾天,我讀了一本《昆蟲記》,昆蟲記是布林可認真觀察、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寫書上、語句非常優美。我今天分享的是一本關於蠍子的書。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名名叫“毒王”的母蠍子,她原本生活在一塊陰暗潮溼的石塊下,可是有一天,卻被人類抓走做實驗,最後她靠自己逃脫了實驗室。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蠍子一共有8隻眼睛,2個又大又有力的鉗子,一直帶著毒刺的尾巴。所有的蠍子可以爬牆,而黑蠍子可以爬2層高的'建築。母蠍子一次可以產下30到40顆卵。蠍子每次吃東西都要吃好幾小時。它和螳螂、蜘蛛一樣,只吃活的獵物。產卵的時候,母蠍子要吃掉自己的丈夫才產卵,和螳螂一樣。蠍子還會脫皮。

讀完這本書,我就得蠍子很殘酷。同時我也佩服布林克用這麼優美的語言描寫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