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怎樣當個好老師讀後感

讀後感2.62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怎樣當個好老師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怎樣當個好老師讀後感

近來,很有幸讀到了一本來自一線教師心聲的書,即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孫明霞老師的《怎樣當個好老師》。在這本書中,孫老師採用問答的形式從36個方面解答了一線教師提出的困惑與迷茫,書中的文字,真誠、親切,通俗易懂又耐人尋味。那些一線教師所遇到的困惑確實是我們教學工作中難免遇到的一些實際情況,在這本書中,孫明霞老師將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人生感悟和盤托出了。

教師要有無私奉獻的教育情懷

每一位教師在踏上教師工作崗位的第一天起,都想做一個深受學生喜歡和愛戴的好教師。可是,工作幾年後,困惑與彷徨,平淡與平凡的日子悄然滑過,上進與創新的精神在日漸消退,職業倦怠隨之而來,各種抱怨隨之而生。曾經的理想真的變成了一個五彩斑斕的泡沫,日復一日地重複著每天的工作,從今天就可以看到退休後的自己,這樣的教師一邊嘆息著單調的生活卻滿足現狀,沒有絲毫的進取心,即使進取也是為了追求功利、追求應試成績而不顧學生身心健康的行為。

孫老師是一位一線教師,她深知一線教師的甘苦,她站在普通老師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談她的理想、情感和教育智慧。例如:她在回答一位老師提出的“如何對待工作中的失落”問題時,這樣說:“不必把榮譽看得太重,那只是一道不經意的風景,榮譽不能代表人生的全部,沒有榮譽也應處之泰然,我們幹工作是受到一種責任心的驅使,是為了那些可愛的孩子,為了我們的未來。”又如回答一位老師提出的“怎樣保持樂觀、陽光的心態”時,她這樣說:“我們不能改變現實環境,但我們可以在雨天撐起一把傘為孩子們留一方晴朗的天空。是種子,就會發芽;是生命,就會長大……只要我們給她一點泥土,只要給她一絲空隙,她就能發芽、生長、開花。”孫老師用虔誠的心思索教育,用約會的心情對待每一堂課,用真誠的心對待教育現場的每一個細節,用生命在場的心態完成每一堂課的教學,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與幸福負責,她以朋友的口吻,侃侃而談,談自己對工作、對學生、對人生、對榮譽的態度……我們在字裡行間能感受到孫老師對教育的熱愛之情,她引領我們走出倦怠,去關注生命,走進學生的心靈,承擔起讓生命飛揚的責任。

教師要有自信與發展的專業情懷

對於一個教師而言,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專業的自信和發展。專業的自信來自哪裡呢,來自教師專業化的基本素質,即教育教學理論水平的提升、學科教學知識的豐富和教學技能的提高,以及和學生溝通能力的提高、積累處理各種教育教學事件的智慧。應如何提高這些素質呢?重要的途徑就是學習。孫老師建議,每天都堅持“聽、說、讀、寫”,“聽”主要是多聽專家的報告和多聽其他教師的課;“說”主要指表達和交流,要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敢於提出自己困惑,把自己想到的說出來,把說出的做出來,把做出的寫出來,把寫出來的再研究出來;“讀”就是讀書,教師首先應該是讀書人,讀陶行知,讓我們知道“生活即教育”;讀蘇霍姆林斯基,讓我們走近兒童,不斷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了理論的滋養,教師的教育教學才不致成為簡單、機械的重複勞動;有了理論的指引,教育教學工作就會更加富有智慧和活力;有了理論的薰陶,才能涵養你的精神,豐富你的內心世界,完善你的人格——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會在潛移默化中引領你更好地從事教育教學工作,讓你知道該成為一個怎樣的教師,怎樣的人。“寫”就是寫作,不一定天天寫,但要養成寫的習慣,寫的過程總是伴隨著思考,這樣自己對教育的認識將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探尋根源。一個人的眼界有多高,就看他腳下墊了多少本書;一個教師的專業之路能走多遠,就看他用多少書做支撐!

教師要有真愛的生命情懷

孫老師追求“生命化課堂”,她把這樣的課堂分為三個方面:第一,需要教師用生命去備課;第二,需要教師用生命去教學;第三,需要教師用心關注、呵護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生命。這樣的課堂才體現真愛大愛。我們可以看出,一位一生都在用心備課的老師,他的生命也始終是鮮活的、靈動的,始終處於生長的狀態;他可以不斷吸納優秀的思想豐富自己的思想,可以不斷借鑑他人的實踐經驗豐富自己的課堂;他可以不斷清空自己的大腦,隨時都在吸收養分。她把課堂定位生命場,定位生命成長的過程,是一個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過程,是一個師生共同創造奇蹟、喚醒各自沉睡的潛能的過程,是生命相互潤澤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相互尊重是底線,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天性,尊重學生的人格,也要尊重學生犯錯誤的權利。教師從關注每一個學生開始,從善待每一個學生開始,從滿足每一個學生的需求開始,從開啟每一個學生的智慧開始……我們應該相信,這樣的課堂會因生命的投入而變得更加鮮活,因生命的相互潤澤而成長,因生命的自由成長而綻放出燦爛的花朵!

課堂是傳遞知識的場所,也是讓學生人格更加完善的地方。我們不是語文老師,不是數學老師,不是英語老師,不是思想品德老師……我們只是“老師”,是用不同知識教育學生的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手一投足,都是教育,我們既然走上了講臺,就要讓學生因遇到我們而享受到更加美好的教育,而我們也在創造美好教育的過程中享受到教育的幸福!(魏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