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楊氏之子讀後感

讀後感6.5K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楊氏之子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楊氏之子讀後感

楊氏之子讀後感1

今天,我懷著敬佩之情再次讀了《楊氏之子》這一課,為楊氏子的聰明機智所折服。

文章主要講述了樑國楊氏子九歲時,父親的朋友孔君平來拜訪父親。父親不在,楊氏子拿出楊梅果招待他。孔君平從姓氏上逗弄楊氏子:“此是君家果。”而楊氏子也從姓氏上回復孔君平:“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既不失禮貌,又表現出了他的聰明才智,真是令人佩服。

其實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北宋時期,王安石做宰相。他有一個兒子,叫王雲。不到十歲,卻非常聰明,機智過人。有一次,有位來拜訪的門客捕到一隻獐子和一隻鹿,做為禮物送給王安石。他們把獐子和鹿放進了一個籠子裡。剛好王安石的兒子也在,因為聽說王安石的兒子非常聰明,所以就故意逗王雲,問他到:“你知道哪隻是獐哪隻是鹿嗎?”說完,他用手遮住了嘴巴,在背後偷偷笑了起來。王雲從來都沒有見過鹿,他也不知道獐和鹿有什麼區別,它們分別長什麼樣子。在像他這樣的年紀應該是分不清楚的,他仔細想了一會兒,平靜地說道:“獐旁邊的'是鹿,鹿旁邊的是獐。”來拜訪的門客,聽完王雲的回答後,特別驚訝,誇讚王雲到:“真是一位能言善辯的才子,長大後前途不可限量。”王雲一聽,謙虛地回答到:“是小兒不才,在夫子面前戲弄了。”

楊氏子和王雲的口才著實讓人甘拜下風啊。我們也要向他們學習,遇事沉著冷靜,機智應對,才能既不失禮貌,又不失尊嚴。

楊氏之子讀後感2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的九歲男孩的故事。故事大意是這樣的:《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的.九歲男孩的故事。故事大意是這樣的:在樑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並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

讀了這篇文章我知道了,這本《世說新語》裡有很多關於語言的有趣小故事。它是由南朝的劉義慶編寫的

。《世說新語》是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的一部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

還有,也讓我感到了孔君平來找楊氏子的話說:“此是君家果。”但楊氏之子會在孔君平的對話中的姓中寫姓,由“孔雀”想“孔”。而又說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我覺得楊氏子非常的禮貌會說出這樣思維敏捷,聰明機智的話,真讓我佩服。這篇文章的古文是這樣的: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從這一篇文章中,我覺得我以後要多向楊氏之子一樣學習。

在聽了楊氏之子的話後孔君平應該會覺得“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楊氏之子讀後感3

有位哲人說:“讀一本好書讓人心情愉悅,受益終身”。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書籍或一篇文章,我也不例外。有一篇文章叫《楊氏之子》我就非常喜歡,雖然文章短小,但趣味是一點兒也不小。讓人從文章領悟出了做人的大道理。

這篇文章講述了這樣一個平凡生活中饒有趣味的事:在樑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這戶人家有一個九歲的兒子很聰明。一天孔君平來拜見楊氏子的父親,恰巧他的父親外出不在家,於是他把楊氏子叫了出來,問道:“你父親去了哪裡?”楊氏子答道:“他有事出去了。”說完跑到廚房去為孔君平端來水果,其中有楊梅等水果。孔君平指著楊梅給楊氏子看,說:“這是你們家的果子吧!”楊氏子答道:“我可沒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通過這個故事,我不得不承認楊氏子他的確很聰明,真想對楊氏子說一聲:“你真聰明。”我最欽佩的是他那有禮貌的問答,他知道客人來自己家做客自己該怎麼做。說到這我不禁憶起自己對待客人的做法,當客人來家做客時,我常常等家人喊我一聲我才肯照做,比起文中的`楊氏子我還差的遠呢!我不止欽佩他的精神,還欽佩他說話時的藝術。比如,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從這句話我可以看出他的思維很敏捷,而我呢?就比較欠缺,生活中一些小事往往馬馬虎虎缺乏考慮和思考,沒有像楊氏子那樣聰明。

為了改變我自己,我決定要努力學習,多讀書,從中吸取豐富的知識和養分增加自己的知識面和修養。要學會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在平凡中豐富完善自己。

讀了這個故事後,我時刻提醒自己:“想想楊氏子,我將做得更好。”

楊氏之子讀後感4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講述了樑國楊姓的一家中的九歲男孩巧妙應對客人的故事。摘錄如下:

《楊氏之子》文章內容

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揚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翻譯全文:

在樑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的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並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具體詮釋:本文行文而潔,不足百字,卻將樑國楊姓家中九歲男孩巧對客人問題的故事敘說得清清楚楚。特別是文中楊氏之子與客人的對話以“姓”為話題,顯得幽默風趣,是故事的重點部分。特別是楊氏之子的機智、巧妙的'回答,令人拍案叫絕。楊氏之子巧妙地聯想加上否定句式的運用,不僅婉轉對答,表現了晚輩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你家的鳥,楊梅又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從而刻畫了一個思維敏捷、語言幽默的孩童形象,讓我們領悟語言表達中透出的智慧。從“為設果,果有楊梅”語句中,我們不難看出:小小年紀卻很有禮貌,懂得待客之道。

楊氏之子讀後感5

古時候,樑國有一戶姓楊的富貴人家,他家有一個九歲的兒子,叫楊修。楊修是一位天才,不僅非常聰明,而且乖巧,長得十分可愛。瞧,一雙機靈的眼睛,放出智慧的光芒,一張能說會道的小嘴巴,說出的話比蜜還甜,再加上他整潔的服飾,堂堂的.相貌,真是人見人愛。

有一天,楊修父親的朋友孔君平來拜訪父親,正好父親有事出門不在家,為了不讓孔先生失望而歸,母親把楊修叫出來陪孔先生說話。楊修來到客廳,見到孔先生忙施禮問候,又端來水果招待。這是一個大果盤,裡面放著黃澄澄的沙果、黃裡透紅的杏兒,還有幾顆鮮紅的楊梅。他熱情地說:“孔叔叔,天氣炎熱,您吃點水果吧!”孔先生早就聽說楊修聰明伶俐,反應機敏,能言善變,有心試試他,看著果盤,一邊說著好好好,一邊禁不住露出微笑。

孔先生指著楊梅笑著對楊修說:“嗯?小傢伙!你姓楊,楊梅也‘姓’楊,這是你家的果子,我還能吃嗎?”楊修聽了孔先生的話,知道他話裡有話,是故意拿他的姓開玩笑。心想:常聽父親說孔先生才高八斗,遠近聞名,是了不得的人物。於是略一沉思,喜上眉梢。

楊修聽了,眼睛嘀溜轉了一圈,便笑著說:“您姓孔,這孔雀也姓孔,但是,我卻從沒聽說過孔雀是你們家的鳥呀?”“哈哈哈……”孔君平開懷大笑起來,對楊修說:“趕明兒上我家看孔雀去!你真聰明哪!”楊修也笑嘻嘻地說:“好,改日我一定帶著楊梅登門拜訪。”二人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