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我們仨讀書心得13篇

讀後感6.18K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們仨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仨讀書心得13篇

我們仨讀書心得 篇1

按道理,《我們仨》是一本叫人看了悲傷的書,生離死別向來是個沉重的話題,但作者卻沒有悲慟的哭述,而是用平靜的筆娓娓道來,展現地更多的也是這個三口之家平凡生活中的縷縷溫情。

《我們仨》發表於20xx年,全書分為三部,分別是“我們倆都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第一部用簡短的兩頁講述了作者的揮之不去的夢,第二部完全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三部則是作者婚姻63年來的回憶錄。作者高超的文字技術、寫作手法不必贅述,暫且想談談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一些感觸。

關於愛情:

楊絳與錢鍾書相識於1932年,初次見面,男方第一句話就是:“我沒有訂婚。”女方則緊張地回答:“我也沒有男朋友。”一見鍾情,羨煞旁人。

1935年結婚後錢鍾書帶著楊絳來到英國,兩人先後求學於牛津和巴黎大學。楊絳稱鍾書生活中“拙手笨腳”,來英國的第一天,錢鍾書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了大半個門牙。在楊絳懷孕時,鍾書經常在家裡“幹壞事”,時不時打翻了墨水瓶,砸壞了檯燈,弄壞了門把手,而楊絳卻每次都回:“沒事,我會修。”在楊絳看來,錢鍾書身上那些缺點,都是細枝末節,無關緊要,他身上的優點卻是獨一無二,旁人無法取代的。她曾說“我最大的功勞,是保住了錢鍾書的淘氣和那一團痴氣。這是錢鍾書的最可貴處。他淘氣、天真,加上他過人的智慧,成了現在眾人心目中,博學而又風趣的`錢鍾書。”

後來楊絳懷上了圓圓,鍾書知道後只一句:“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兩個人能夠一輩子顛沛流離,相守相助,或許正是懂得相互欣賞的緣故。多年前,楊絳讀到英國傳記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她把它念給錢鍾書聽,錢當即回說,“我和他一樣”,楊絳答,“我也一樣。”這是我聽過的最美的情話,許多人抱怨自己遇不到真愛,他們或許不是沒有遇見過心動,他們所期望的只是一種被堅定需要的感覺。

關於親情:

圓圓剛出生被抱出產房時,鍾書仔細看了又看,然後得意的說:“這是我的女兒,我喜歡的。”這是父親給她的歡迎詞。我很喜歡護士們給圓圓的稱呼“星海小姐”,因為她出生時啼聲洪亮,大家便稱她“Misssing high”,也是對圓圓健康成長的寄託。圓圓很愛讀書,天資聰慧,跟父親很像,也始終跟父親最“哥們兒”,父女之間的互動也是一家人的樂趣所在。

楊絳和錢鍾書先後被革命群眾“揪出來”,成了“牛鬼蛇神”。阿瑗寫了一張大字報與“牛鬼蛇神”的父母劃清界限,然後一言不發,從書包裡取出未完的針線活,為媽媽做一套睡衣;又從書包裡取出一大包爸爸愛吃的夾心糖,她找出一個玻璃瓶子,把糖一顆顆剝去包糖的紙塞進瓶子裡。他們仨是一個整體,互相幫助,彼此依賴,誰也離不開誰,讀書筆記。只要三人在一起就充滿歡樂,只要三人在一起,生活再艱苦都有挺過去的理由。在錢媛去世前一兩個月,她還堅持病床上寫著《我們仨》,她想把最珍貴的回憶留下,她想告告訴他的父母她有多愛他們。令人遺憾的是人世間沒有永遠,只有不盡的生離死別,我們能做的只有珍惜當下。

關於家國:

書中有句話讓我印象很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我們並不敢為自己樂觀,可是我們安靜的留在上海,靜待解放。”在中國局勢動盪之時就楊絳和錢鍾書便急忙的從英國趕回國,而此時的圓圓,才兩個月。

我們從來不唱愛國調,但卻默默地給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我們仨讀書心得 篇2

說起來有點慚愧,初次瞭解楊絳先生的時候,是先生逝世的那天開始。我在跟風的情況下買下了這本書,從大四看到現在,才寫下這篇文章。拿到這本書時,我瞬間被這本書的封面吸引,土黃的色的封面,簡單的書名加作者的名字就是封面的全部,濃厚的古典簡約的氣息是本人最喜歡的封面風格。

初讀《我們仨》,是在學校的時候,那時候挺多空閒的時間。先生敘述的語言看似平淡卻又直擊我的心靈,字裡行間體現了她與丈夫與女兒之間的感情深厚。一開始看的時候,覺得先生筆下的女兒應該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而楊絳先生自己應該還是一個對生活和家庭充滿希望和愛的年輕妻子才對。殊不知當我往下看的時候,原來那時先生年事已高,女兒錢瑗教授也已經是一個接近退休的大學教授了。在這裡我發現原來,在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永遠是一個孩子,永遠都覺得是那麼天真可愛,喜歡向父母撒嬌。其實《我們仨》期初是楊絳先生的女兒錢瑗教授寫的一些隨筆日記,目的就是在自己病中寫下家庭的回憶,結果只寫下了五篇就離開人世了。

在書本中,我們還可以瞭解先生與丈夫到牛津後的那些小事情,結識的朋友,包括家人的'一生是怎麼開始的,書本都詳細介紹了一遍。書中的內容著實打動了我的心,一家人的歡聲笑語似乎還浮現在眼前,每一句話都在告訴讀者:我們家庭很幸福很平凡。但是這個家卻在一瞬間消失了,先生的餘生是多麼寂寞。無法想象在丈夫女兒相繼離開的日子裡,先生是如何堅強的在這個世界上,帶著思念生活著的。

如今,先生已經仙逝一年多,應該在天堂上找到女兒和丈夫,一家人重新在一起了吧~感謝你們一家人給我們帶來了這麼多優秀的文學作品。也希望世間所有家庭都能幸福美滿的生活著。

我們仨讀書心得 篇3

20xx年出版的《我們仨》,也許並不能說是楊絳最好的作品,但絕對是最感人併發人深省的一本書。《我們仨》帶給我的感受是複雜的,讀到傷心處,我會落淚;讀到開心處,我會歡笑;讀到離別時,我會心酸;讀到家常處,我則感到認同。這本書讓我深深體會到了親情的偉大和震撼,也感悟到了一本好書的魅力。我想,也許正是因為它的樸實無華,方才顯出情感的真摯動人;也正是因為它的真摯動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內的這麼多人的爭相傳閱吧!親情,似乎永遠都能勾起人的心絃。它不需要過多的渲染,普通的平常言語便能表達出親情的溫馨和持久。一位90多歲的老人對家人的追憶,更讓人為之動容。錢鍾書先生一家三口日常時的相扶相幫和患難時的不離不棄,在楊絳老人的筆下一一展現開來。我隨她喜,隨她悲,隨她一路陷入對親人的思念。我敬佩他們三人的治學嚴謹;也對他們的坎坷人生唏噓不已;欣慰他們的患難與共;羨慕他們的融融親情;也心痛他們的相繼逝世。一個國學大師,一個翻譯名家,一個著名學者,耀眼的頭銜並沒有讓他們失去常人的親情。幾十年來,他們相濡以沫,以讀書為樂,不理會世俗的嘈雜,不計較個人的得失,生活在他們自我設定的祥和的世界裡,不幸乎,大幸也!

書分為三部,第一、二部記述了一個夢,或許是人到老年的`一些精神狀態。夢中的情境讀來令人歷歷在目,就連一些生活中的瑣事細節都清清楚楚。即讓人感受到楊女士對這個社會的恐懼和懷疑,也感知到她對家庭的珍惜和信任。一家人在古驛道上的相聚與失散,正是一個家庭真實的寫照。女兒圓圓去世了,錢鍾書走了,相親相愛的三口之家只留下了這位老人,她說:“三里河的家,已經不復是家,只是我的客棧了。”

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往往是我們兩個人從一個地方出來,他一晃眼不見了。我到處問詢,無人理我。我或是來回尋找,走入一連串的死衚衕,或獨在昏暗的車站等車,等那末一班車,車也總不來。夢中悽悽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

這是老人夢,老人們都常做。而這一類夢的主題,往往是老伴或兒女失散了,怎麼也尋覓不回來,最後一急,人便醒了。在夢中,總是拼命的尋找,尋找,彷彿丟了的,就是整個世界,或許年輕的時候不覺得,可等人老了,就把老伴兒女看成是生命的寄託。

這是一本溫暖人心的書,即使現在我無法做到完全的共情,也無法完全感同身受,但在未來的日子裡,若一遍又一遍細細品讀,隨著年齡的增長,也許會有進一步的體會。

我們仨讀書心得 篇4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

“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讀到此處,鼻頭髮酸,眼睛裡止不住濡溼一片。心一陣陣顫動,涼意從身體最深處蔓延開來,指尖冰冷,打不了字。

這世間沒有永遠,無論是誰,終究會散了,該怎麼來就怎麼回,赤條條的一個人。可最深的痛不是害怕一個人走,而是曾經陪你一起走的人不復存在。不在了就不在了,可偏偏點點滴滴的記憶還在,處以活著的人凌遲之刑。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從前我並不輕易為任何人事流眼淚,認為眼淚是不能輕易暴露的弱點,從小也幾乎沒有關於眼淚的記憶。

記得高三那年,教室新裝了多媒體,我們稀奇得很,有的同學從家裡下載了電影,趁晚自習前的時間在教室偷偷放。當時我們的班主任羅老師是十分盡職用心的老師,幾乎每天都會來監督我們晚讀,那時候專門負責多媒體鑰匙的小華同學經不住同學們的“威逼利誘”,把多媒體開啟讓我們看電影,但她自己卻不安心,為我們守在教室走廊。

我們教室在頂樓,可以一眼看到學校後門的'小路,只要看到班主任騎小電驢過來,小華同學就趕緊通風報信,同學們手忙腳亂關投影儀,並迅速翻開書朗讀,讀書聲大得一樓都聽得見,班主任上來巡視時根本想不到我們剛剛做了“壞事”。

那年高三我們明裡暗裡偷偷看了許多電影,印象最深的是《婚紗》和《人狗奇緣》,因為這兩部電影看哭了班上一半以上的人,但我沒掉一滴眼淚。我看著同桌、後桌、左右桌的同學都哭得慘,甚至為此像做錯了事的孩子不敢吭聲。大概是從小沒怎麼哭過,竟把哭都忘了,又或者如朋友所說,我就是個沒心沒肺沒煩惱的傻姑娘。

上了大學,為了治我“不流淚”的病,特地看了許多煽情電影,不斷醞釀淚點,終於迴歸了正常人行列。

可是,當我學會了流淚,卻學得不該。我在能夠隨心所欲流淚的年紀不屑落淚,卻在想要盡情落淚的時候,不能流淚。

無論是什麼事,都有其恰當的時間,過了便沒有了。

我們仨讀書心得 篇5

轉眼在中山這個城市已經生活半年多了,越發喜歡中山這個城市。

就讀書而言,中山的圖書館就比北京便利很多,這是我之前沒有想到的。無需押金,刷身份證即可(國家圖書館和朝陽區圖書館的押金合計1000多,還沒有退掉呢),全程自助,刷身份證機子自動吐出一個讀者證,選好的書放在指定位置,自動全部借閱成功。便捷的我都不確定自己借閱成功沒,哈哈。

“市民選書,政府買單”,不錯吧,幾乎你想讀的書都可以在圖書館裡借到哦,如果借不到,給政府發書單啊,哈哈。

最近借閱的.是楊絳先生的《我們仨》,讀書之前對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的經典語錄多有耳聞,只覺得是距離自己遙遠的名人而已。讀完之後更是多了一份敬意,出乎意料的平實、簡單、真實、樸素、智慧,就像生活在身邊的一個賢良的妻子、一個乖巧的女兒、一個有趣的爸爸,讓凡人的生活也可以有很多啟發。

最喜歡他們仨“小石子”的習慣:鍾書每和我分離,必詳盡地記下所見所聞和思念之情。阿瑗回家後,我曾出國,而他和阿瑗同在家,他也詳盡地記下家中瑣碎還加上阿瑗的評語附識。這種瑣瑣碎碎的事,我們稱為“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滯留海灘上的石子。我們偶爾出門一天半天,或阿瑗出差十天八天,回家必帶回大把小把的“石子”,相聚時搬出來觀賞玩弄。

陪伴女兒成長的日子,每天都有很多值得記憶的“小石子”,可惜我這個母親太懶了,總是有各種藉口忘記記下,過一段時間又忘記了。讀完此書,熬夜寫此文,那個小可愛不停地在身邊搗亂,那就先寫到這裡吧,晚安啦!

我們仨讀書心得 篇6

《我們仨》這本書,不長,電子書只有三百多頁,比《風雨張居正》短了三分之二。我是個沒有耐心的人,看此書正合適,更因為楊絳先生寫的一家三口著實有趣有愛又發人深省。

這本書裡模模糊糊能夠窺見那幾十年的社會,我瞭解得少,許多地方看不明白,但我關注點也不在此,不明白也就算了。

我十分羨慕錢鍾書與楊絳先生相濡以沫的日常一生,他們的一生磨難不少,快樂卻很簡單。

他們如痴如醉地閱讀學習,他們玩著學做飯,他們學業上互進生活中互補,他們坎坎坷坷卻相依相隨,他們分離得多,牽掛不少,為彼此記下許許多多“小石子”。

整本書看下來,他們所遇的雞毛蒜皮的事不少,但從未見他們紅過臉,似乎所有的問題在他們的眼中都不必在意。

楊絳生錢媛住院期間,對生活一竅不通的錢鍾書犯了許多的錯。每天到產房探望,常苦著臉說:“我做壞事了”。

“我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

“不要緊,我會洗。”

“我把檯燈砸了”

“不要緊,我會修”

“我把門軸弄壞了”

“不要緊,我會修”

她總說“不要緊”,他真的就放心了。因為他很相信她所說的“不要緊”。他們在倫敦“探險”時,他顴骨上生了一個疔,她也安慰著“不要緊,我會治”。

一句“不要緊”溫柔了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

回顧我們自己,類似以上的“壞事”想必不少,你是否有給予他人一句“不要緊”,亦或者有人對你說過“不要緊”。或許,大多數時候都是抱怨多於包容。

這也就是為什麼錢鍾書與楊絳能夠相攜到老的相處之道吧!

但願生活中的我們能夠多一點理解與包容,少一些抱怨與責備。

其實,這本書裡,我最心心念唸的便是他們的`女兒錢媛。

從出生到去世,楊絳先生用寥寥數筆就為我們勾畫了她生平傑作,是丈夫認為的“可造之材”,是公公心目中的“讀書種子”,是親家一眼相中的“好媳婦”。

書中並未描寫錢鍾書與楊絳如何教育過女兒,可女兒卻乖巧得讓人又愛又憐,成長得出類拔萃。我想,這歸根結底就在於錢鍾書與楊絳二人潛移默化的影響。家庭教育也不必費盡心思的,父母做好自己,兒女自然相隨。

“我們兩人每天在起居室靜靜地各據一書桌,靜靜地讀書工作。我們工作之餘,就在附近各處‘探險’,或在院子裡來回散步。”

“醒來看見一個女孩子在他腳頭,為他掖掖夾被,蓋上腳,然後坐著看書。滿地都是書。院子裡一群孩子都在吵吵鬧鬧地玩,這女孩子卻在靜靜地看書。”

“她那時候十一週歲,已讀過《西遊記》、《水滸》等小說,正在爸爸的引誘、媽媽的教導下讀文言的林譯小說。她和鍾書有同樣的習性,到哪裡,就找書看。”

錢媛因為身體原因,經常休學,許多的課業都是楊絳和錢鍾書教授的,但這並不影響她成為人人尊敬的北師大教授。

錢媛確是錢鍾書與楊絳二人生平傑作。我竟找不到一個詞來形容這個想象中的小女孩。

猶記得小時候,沒有電視的夜晚,我從村圖書室借了許多故事書回來,爸爸坐沙發上,媽媽坐在門邊的小凳子,我和妹妹趴在飯桌前,四個人就這樣靜靜地各自看書。爸爸媽媽只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僅讀過幾年書,深知學習的重要性,他們總會用書中看到的道理來教育我們。外人總誇我和妹妹乖巧懂事,卻不知,這是父母為我們作了榜樣。

我的父母用盡了一生培養三個女兒,雖不是十分出色,他們已心滿意足。

將來某一天,我也會為人妻、為人母,但願能學到《我們仨》裡一星半點的智慧,不斷努力做好自己,扮演好生活賦予的每一個角色。

我們仨讀書心得 篇7

這是一個普通溫馨的三口之家,又是一個並不普通的三口之家。普通在於過著平常人家的日子,享受細小的幸福,不奢靡,不別樣雅緻,彼此擁抱彼此珍愛;不普通在於全家都是高階知識分子,都有極好的修養,不別樣雅緻,精神卻極其高雅。比平常人家更懂得愛惜點滴的幸福。

他們可謂一生坎坷,種種經歷,看的直叫人心疼!這樣的文化泰斗,這樣的純良知識分子,這樣的熱愛著祖國的大地祖國的文化的學者,竟要遭遇如此那般煉獄。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這樣別緻的“我們仨”,總被種種魔障阻隔開來,這樣相愛的“我們仨”,還未享受夠屬於“我們仨”的快樂逍遙,就這麼失散了,這麼輕易的失散了……

好心疼。

最後留下“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孤獨走在人生邊緣,還經歷著繼續與這個世界的戾氣相搏。歷經坎坷的賢妻、才女,一個人帶著回憶,帶著“我們仨”繼續了“我們仨”的生活。

尋常而又不尋常的“我們仨”,願天堂沒有魔障,沒有分離,還有無盡好書好景於“我們仨”共品。

我們仨讀書心得 篇8

一個不平凡的老人,寫了一本平凡的書,這是《我們仨》給我的最大的感受。

楊絳先生不平凡,但是她覺得自己就是塵世中的普普通通的一個俗人,她把三個人共處的歲月,用樸實無華的文字一一記錄了下來,彷彿那就是我們的日常:嬉笑打鬧又不失溫暖,處處充滿了歡喜和溫馨,以及分離之後孤獨的老人化不去的憂傷。但是即便是老伴錢鍾書和唯一的愛女錢瑗一個接一個與她生死別離,他們仨失散了,她一個人思念著他們仨,她仍然在用生命記錄著之前的美好,哀而不傷,沒有用力,沒有彷徨無助,沒有矯情,我只見得委婉溫暖又堅韌的光流暢於字裡行間。

楊絳先生說他們這個家,很樸素,他們三個人,很單純,他們與世無爭,與事無求,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們仨在小小的書房翻譯、備課、寫作,互不干涉互不影響,然而錢鍾書天性調皮,乘女兒小寐片刻,居然在其臉上作畫,而楊絳是縱容他的,錢瑗亦是嗔怒爸爸的不正經。這樣溫馨動容又平凡熟悉的畫面在書中是常見的,讀來,忍不住嘴角微微上揚,不禁憶起某一個暑假,孩子他爸貪杯,肚皮日漸隆起,玩興起來,用毛筆在肚皮上畫了一個哭臉:“兒啊,這如何是好?”把我們娘倆惹得哭笑不得。

錢鍾書不會燒菜,總是手忙腳亂,他定然是把所有的智慧揮灑在筆墨上,楊絳先生就一點點照著菜譜漸漸學會了家常菜。在父女同時病倒的時候,她一個人忍著巨大的悲痛,同時兩個醫院奔波勞碌著,那時她已經八十出頭,每次帶去親自做的.一點小菜,看著他們吃下,心中的滿足,與我們普普通通凡人的幸福類似的,每每讀來,便是見字如面,淚眼婆娑。

一個文人雅士的家庭日常如此動人,恰恰是正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當成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百姓,沒有驚天動地,沒有敘事邀功,有的只是平常的簡單生活,他們以知識分子的尊嚴活著,我們仨,就沒有其他人了,而且旁人也進不來,我們各自安好即是極好。

日日柴米油鹽醬醋,生活本就沒有太大的跌宕起伏,即便是有,也是學會和他們仨一般,隱忍低調,不浮不躁,每一天,每一刻,每一秒,能夠相聚,能夠相守,能夠相愛,已然是最重要。如果說20xx的天災,讓我們困宅為牢,但是福禍相依,我們一睜眼就看見彼此溫柔的眉眼,低語呢喃:“早!”每日三餐或簡單或隆重,皆同食共賞。“媽媽,我的花又開了一朵!”少年驚呼著讓我過去,我的小狗饜足於瞌睡,不為所動,因為我們一直在,不像往日它聽著樓下傳來的腳步聲,早已雀躍,日子突然一下子慢下來了。

無法預測生活的變數何時來臨,即便一個人面對最黑暗的時刻,亦內心安定,和楊絳先生一樣,我們仨尤其是我們摯愛的少年,要努力成為這樣的人。

我們仨讀書心得 篇9

最美的是她們仨“散於古驛站”,“美”當然不是因為他們的散而是楊先生的夢,也許她自己都不知道那是否是夢,我作為小小讀者又何從知曉呢?又或許楊絳先生回憶那些日子太多逐漸離別的悲傷,不忍直直回憶,亦夢亦真、朦朦朧朧,隔著時間就像在述說著很久以前的事,也就不那麼痛了。

原文摘錄:我隔著他的肚皮,也能看到他肚子裡翻滾的笑浪。

很喜歡楊絳先生這樣調皮的文字,還記得鍾書先生的'一句經典情話“遇到她之前,我從未想過結果,遇到她之後我結婚從未想過別人”,我想鍾書先生如此喜歡她定與這份小調皮有些一些關係。

原文摘錄:我們讀書,總是從一本書的最高境界來欣賞和品評。我們使用繩子,總是從最薄弱的一段來斷定繩子的質量。坐冷板凳的書呆子,待人不妨像讀書般讀;政治家或企業家等也許得把人當作繩子使用。鍾書待喬木同志是把他當書讀。

類似的回憶錄我也讀過幾本,在這當中讀到的是我們不曾知道的那些人最真情的一面,最打動人的也是這份真情。她們仨將人間真情(愛情、親情)詮釋得那樣美好,讓我相信:原來,人間有真情,而且情可以深至此!

我們仨讀書心得 篇10

讀了楊絳先生的作品《我們仨》,有所感觸。

我想,她以及錢鍾書錢媛先生都是幸福的。早年能有機會在良好的學習條件下工作,爾後總能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當然,其中的很多困難都被淡化了,以幽默的方式欣賞。

為什麼會感到幸福呢?因為他們一直真誠地面對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而非人云亦云地跟風。拿學位似乎對他們來說也只是浪費時間。讀自己想讀的書,隨後有所領悟,多麼快樂與享受的過程!

對我們這幫耳聰目明的小鬼來說,該做什麼,就顯得很清楚了——真誠地面對自己,多習文化,充分地豐富、完善自己。

還有一點,就是對人。亦要真誠,無須世俗地批判無所謂的.感覺、地位、長相。能夠精神相通,有共識即可。生活有時候是一種熟悉與扶持。

人,一定要有點知識與想法!

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環境,造就了每一個不同的人。我們需要感受其獨特,發現其不同。

玩世不恭沒有什麼不好。重要的是自己的感受,快樂就好。

我們仨讀書心得 篇11

楊絳的《我們仨》整本書的開始是一個夢,一個長達萬年的夢她的家人在一條古棧道上的離離合合、聚聚散散。一開始看的時候,我看不懂她的那個夢是要說明什麼,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當看一篇小說。但當我看到後面的資料時,我才明白,這個夢是她們一家在一齊走過的最終一段人生路的寫照。她欲揚先抑,開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閱讀的興趣

這本書其實是作者對錢鍾書、楊絳、錢瑗一家人的親情回憶,記敘了一個知識精英家庭大半個世紀的家庭故事。這本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僅有兩頁;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用意識流寫的夢境,冥冥濛蒙,虛虛實實,亦幻亦真,我看不太懂,可能是屬於後現代主義的文學吧。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是著墨的篇幅,娓娓道來的是一個家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個個日子。

在懷念往日的生活,楊先生的筆觸總是平緩的.,溫暖而洋溢著淡然的味道,像秋天的落葉,像冬日的陽光,那樣平靜而柔和,即使如危難的時期那段歲月,那段扭曲了人的心靈的歲月,在楊絳先生的筆下,只可是對生活變化的一種適應。對於危難的態度,作者細心的繞過去了,讓我都懷疑錢鍾書先生在危難中的待遇是不是如別的知識分子一樣命運多粲。

我們仨讀書心得 篇12

態龍鍾。他沒有力量說話,還強睜著眼睛招待我。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船上相會時,他問我還做夢不做。我這時明白了。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他現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這我願意。送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

有句老話,“先走的,總是有福氣的”。將思念的苦留給生者——“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常相思,卻惘然。終是要在緬懷的浪潮中激烈的掙扎翻滾,才會接受,才會釋然,才會將遺憾,深深壓於心底。

書的後部,平淡生活趣味無限,溫馨相伴榮辱等閒。

一家人,嚴肅做學問,詼諧過生活。淡淡的幸福,淡淡的溫暖隱在字裡行間。有那麼一句話:“幸福婚姻,大概就是一雙三十六碼的腳,遇見一雙三十六碼的鞋,不在大小寬緊質地優劣,只在‘你是我的那雙鞋’”——合腳的幸福才能走長路。

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

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現實太過塵囂,太多的`人狂熱於汲名逐利,而忽視了生最根本的追求——你的家,你最愛的和最愛你的人,你最在乎的那些人健康快樂安然的活著。

但願,一本《我們仨》能繁衍出更多的“我們仨”。

指尖輕擊鍵盤,文字,永遠是最好的解悶兒方式,學到了什麼?悟到了什麼?

窗外,雨已停。團團芍藥,在雨絲浸潤下愈發嬌豔欲滴。左手倒影,右手年華;為明天,過好今天;為在乎的人,對得起自己!

歲月,晴好……

我們仨讀書心得 篇13

書中沒有讓人悲痛欲絕的詞句,沒有讓人撕心裂肺的呼喊,然而處處洋溢著思念,對丈夫、對女兒的思念。如今,我們仨只剩下楊絳女士形影孤零,陰陽相隔,可是活在回憶中,也是如此地甜美。那種經過歲月滄桑的洗禮,一種大愛無言,榮辱不驚的情懷也許是支撐著楊絳先生的`精神力量吧。

幾十年的風雨路程,他們相濡以沫,異常是錢瑗先去後,對於楊絳女士這樣不喑廚事,專做學問的人來說,他們的生活起居更是簡單、不容易了。所有經歷過的悲歡離合,大起大落,在作者眼裡是一種淡定自然,如魚在水,冷暖自知了。在讀者那裡卻常常禁不住感慨萬千、長嘆不已

對於《我們仨》,有一點我感覺不太好,就是有時感覺楊絳先生總是以參透了生活的禪意,站在超凡脫俗的角度,總是以冷眼旁觀的眼光看待芸芸眾生,凡人凡事,總是和生活堅持一點距離,沉溺在他們仨的世界中。不知是不是他們已到達了對生、老、病、死的透徹超然境界。七情六慾構成生活的多姿多彩,也許對我等凡人來說是不能到達的境界。

書中最終說: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明白,我還在尋覓歸途。路在何方,家在何處願楊絳先生在這尋尋覓覓中永遠懷著我們仨這份以往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