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鄉土中國讀後感(集錦15篇)

讀後感8.14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土中國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鄉土中國讀後感(集錦15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1

在社會結構穩定的情況下,人及物在固定框架下的社會繼替中流動。權利的性質可以分為:建立在社會衝突上的“橫暴權力”;建立在社會合作上的“同意權利”;建立在社會繼替上的“長老權力”。社會結構穩定的基礎是人們可以從環境中獲取滿足自身生存需求的工具,強調實用性,當工具的有效效力降低,人們生活困難,會催生社會變遷,社會結構發生改變。建立在當下社會形勢上的權利可稱之為“時勢權利”。

社會繼替與社會變遷是相對概念,同一時期同時存在,程序速度不一樣,可以理解為社會結構相對固定,但自帶柔性,隨時局變化緩慢流動。

橫暴權力是社會不同團體或階層利益衝突前提下,雙方武力衝突停止時期,維持休戰時期彼此關係的平衡狀態所實施的手段。壓迫性質,有上下之別,驅動力在於經濟利益。甲方採用橫暴權力統治乙方的前提是,乙方生產力超出其消費量,剩餘價值引誘甲方征服。

同意權利是社會分工的前提下,為了維持個體的經濟利益及相互監督的責任,在社會契約的基礎上,由團體共同賦予某些個體的權利。用以協調社會分工,保持團體內個體遵守工作制度,實現利益最大化。

社會繼替是社會成員新陳代謝,社會分工世代交替的過程。不同的文化區域帶有不一樣的規律,這種規律先於個體出生而存在,並非個體意志的結果,但具有強制性,這種強制性下產生的權利即“長老權利”。長老權利的行使並非統治關係,但帶有教化目的`。在穩定的文化傳統基礎上,成年並沒有特定界限。教化的權利在不同的場景掌握在不同人的手中,三人行,能教我解決當下問題者即掌握教化權利者。

當外界環境發生變化,固有社會結構中舊的方法不足以解決問題,生存需求不能得到滿足,需有人發明新的方法,或者從其他文明中學習借鑑,經實踐最終在社會推廣,完成社會變遷。這種可以提出舊有方法缺陷,提出新的辦法,獲得跟隨者信任人,他們可以支配跟隨者的權利稱之為“時勢權利”。時勢權利不帶有剝削性質,不是社會分工所授權,也不是根據舊有傳統所產生,是當下社會環境的時局所催生。社會安定不易發生,社會的動盪才容易催生“時勢權利”。控制社會變遷的速率,可以避免因社會變遷而帶來的社會混亂。“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可以理解為控制變革速率的一種手段。

鄉土中國讀後感2

從費孝通先生關於中國鄉土性的敘述中,不難看出鄉土性的中國社會一個最大的特點便是穩定。鄉土中國離不開泥土,泥土的不易流動也就使得整個鄉土性的中國社會不易流動,正因為不易流動,才使中國社會有了一個趨於穩定的前提。正如費孝通老先生在書中說的:“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或者費孝通先生的友人所言:“鄉村裡的人口似乎是附著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足以說明鄉村中人於土中討生活的生存方式給予了鄉村得以穩定的基礎。再者,鄉村經濟很大程度上是我們常說的小農經營,家庭為單位,很少群體性活動,基於一個家庭的幾口人就能完成生存目標,自然無變動的需要。

鄉村社會可以說是一個熟人社會,對每一個人來說,周圍幾乎都是熟悉的環境和熟悉的人,自然而然的生成排斥陌生人的心情,就是費孝通先生說的'“客邊”哪怕已經幾代人生活在此地,仍然是當地人口中的“外地人”。這是基於血緣和地緣的排斥,外客自然沒有與當地人的血緣關係,除非通過婚姻結成,但是由於當地人的排斥心理,又很難以婚姻來融入。鄉村社會是個血緣社會,“大體上說來,血緣社會是穩定的,缺乏變動。”在血緣社會中,有點像封建社會中的身份繼承,農之子恆為農,商之子恆為商,權貴之子恆為權貴,以此來保持社會各階層結構的穩定。還有一點便是感情的穩定。像前面說的,鄉村社會是熟人社會,人與人之間知根知底,感情方面的穩定不需多說。

而家庭之中,尤其是夫妻之間,出於生育任務的結合,使得感情相對平穩,並沒有過度激動的表現,大概和跳過了愛情直接進入親情這種說法差不多。隨著婚姻時長的增加,感情更是淡漠,而感情的淡漠是穩定的社會關係的一種表示。不同於橫暴權力和同意權力,在鄉土社會,更多的是長老統治、教化權力,形成的也是一種禮治秩序,是依賴於傳統的。所謂“傳統”,自是長期以來一直貫徹的行動原則,從前不太變化,今後也不太變化。基於這層禮治秩序,鄉村社會自然也是無多大變化的穩定社會。

鄉土中國讀後感3

我覺得我是一個特別幸運的人,本來是以戲謔的心理拿起這本《鄉土中國》,想著我在湘潭看這本書真的是非常應景。但是沒想到這是一本特別專業嚴肅認真的書,我斷斷續續地看了一個月,很多地方都還是不是很懂,但是還是感覺受益頗多。

這本書年代久遠,作者是從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研究中國的鄉村社會學,經過了十多年的研究才定稿出版。總之在那個年代,有一個學者專心致志地去做這樣的一個研究,是一件讓我特別感動欽佩的事情。

鄉土社會是相對靜止,穩定的,所以它的發展程序就相對比較緩慢,從鄉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很多突然迅速湧入的東西無法用鄉土社會的根生於土地的習俗來應對,所以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詞彙,鄉再也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而且我覺得作者說的很對,不同的社會環境不能用同一種標準去衡量,什麼是愚什麼是聰明,這是一種相對的關係。而且愚是一種智力缺陷,這樣去描述鄉村孩子是非常侮辱的。如果同樣是連學習和接受教育的機會都沒有,那這種嘲笑才顯得相對公正,但是並不見得絕對的知識是衡量的標準,還有身體素質和動手能力。

農村與土地的關係密切相關,溶於骨子裡,血緣決定地緣,地緣就有排斥性,人口不流動,所以新客想要融入一個村子是非常難的事情,除非他有土地,但是土地又是氏族的受著保護。

作者對於鄉土社會的不成文的秩序特別推崇,他認為這是一種出乎與道德上的禮制,現代社會的法律會破壞會誤解,是一種被動和強制。但是我覺得傳統固然可貴,穩定的社會結構不代表不發展,在劇烈的時代大沖擊上看,新問題的.湧出會加劇,那麼按照原有的程序,相關秩序的出現是會落後的,法治是必然的趨勢和程序,這是需要協調和認可的。

他過於否認農村中夫婦兩性之間的作用,鄉土社會固然是一個大的團體,但是也是以一個個男耕女織的小家庭組成,我覺得這種兩性之間的聯絡不是淡漠的,而是牢固的,以這種聯絡作為軸才能促進宗族和諧。

總之社會學社會現象是非常深奧的東西,是一種綜合的學科。

鄉土中國讀後感4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裡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而這鄉土社會,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但是,一塊地上只要幾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飽和點,過剩的人口自得宣洩出外,負起鋤頭去另闢新地。這些宣洩出外的人,像是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可是老根是不常動的。

是的,於留在老根的人而言,這塊土地自然還是家鄉;於負起鋤頭另闢新地的人而言,這塊土地就成了故鄉。

這顆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從此有了牽絆,念念不忘要葉落歸根,總期待著有一天能牽兒攜女,能“少小離家老大回”,哪怕“兒童相見不相識”,哪怕自己“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可是,故鄉終究不是家鄉了。“笑問客從何處來”的天真,也會引發自己“知家中有阿誰”不的恐慌。回到故鄉,雖然還有“白頭宮女”的同齡人能一起“話玄宗”,終究會發現,自己已經是客人了。雖然偶爾會有“夢裡不知身是客”的時刻,但是自己也清楚,這是回不去的故鄉了,家鄉,已經成為回不去的故鄉了!

是的,種子,一旦從老樹上吹出去,找到土地紮下根來。老根,就成為自己的一個精神圖騰,時時仰望,而無法回頭了,畢竟,自己,也成為了兒女的老根了,畢竟,也逐漸會有重孫玄孫來此處尋根了。此刻,縱然天才如祖籍碎葉、幼居四川的李白,也只能在吟唱“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客死當塗,無法葉落歸根。究其原因,恐怕也只能喟嘆一句“回不去的故鄉”了。又或者富貴如劉邦,也只能在“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悲歌中從故鄉豐沛回到長安,溘然長逝,葬於長陵。再如劉邦的對手,那位說出“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的楚霸王項羽,人生的最後也不還是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而自刎於烏江口?

如此說來,故鄉,又憑著什麼樣的精神力量,能牽惹著我們中國人的萬千情思呢?

故鄉,是緊緊牽扯遠走高飛的遊子的那根線。緊緊地牽扯,讓我們所有的遊子環繞著村口的老槐樹飛出大小不一的同心圓。是的,你沒有看錯,故鄉,在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心裡紮了根,有了故鄉,無論走多遠,無論成就多大,我們都無法斬斷故鄉的這根線,我們都會自覺不自覺地關心故鄉,回報故鄉。無論飛得多遠,成就多大,故鄉都會是我們所有中國人的精神圖騰。想想以陳嘉庚為首的南洋華僑們的毀家紓國難就知道了。想想錢學森的奮不顧身毅然回國就知道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5

剛剛接觸到這本滿是學術言論的書,我是牴觸的,覺得這書不是與我“同一世界”的事物。但畢竟是必讀書目,在老師的引導與同學的陪伴下,我慢慢靠近它,漸漸發現自己改變了對《鄉土中國》的看法。

它不像我以為得那樣生澀難懂。文中常有生動的例項,如“文字下鄉”一篇提到,教授的孩子雖在學校成績好,被誇聰明,但與鄉下孩子在一起捉蚱蜢時,卻遠不及他們靈活敏捷,這有力闡釋了一個人的知識文化水平與個人所處環境的需要有關,鄉下人也並非愚的道理。

它不像我以為的那樣遠離生活。“差序格局”一篇中提到“我們的格局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想想自己的生活,的確擁有與自己關係遠近不同的人形成的如“波紋”般的交際圈。

它更不像我以為的那樣平淡無趣。這本書充滿了富有浪漫亦或哲理意味的句子。“從個人說,這個世界不過是個逆旅,寄寓於此的這一陣子,久暫相差不遠,但是這個逆旅卻是有著比任何客棧、飯店更雜復和更嚴格的'規律……只此一家,別無分店。”,“一個孩子在一小時中所受到的干涉,一定會超過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會指摘的次數。在最專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會比一個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手下過日子為難過。”……它們激起我對此書的閱讀興趣,同時引發了我更深刻的思考。

“我敢於在講臺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盤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為我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教育辦法。我並不認為教師的任務是在傳授已有的知識,這些學生們自己可以從書本上去學習,而主要是引導學生敢於向未知的領域進軍。”通過此書我也瞭解到,作者費孝通先生,原來是這樣一位富有勇氣與探索精神的開拓者,著實令我敬佩不已。

在這本書中,還有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句話:“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的了。從土裡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在如今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鄉土社會這種中國人民世代繁衍生息形成的固有結構,是儲存還是被改變……大概會引起很多人的沉思吧!

《鄉土中國》一書,讓我收穫了很多,在我的學習生涯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鄉土中國讀後感6

這是作品的整個討論,前者為“書”的印象是,有很多故事,有情節。今天是這本書的紙張型別的第一次接觸,在這個陌生的推理,實在太難看了。它的每一個字可以理解,因此,只有最冷靜的思考在裡面平靜的時間閱讀。我個人認為,對於這樣一本書只讀一次收穫不夠的,有重讀的前幾章,發現一個框架,還可以與作者的寫作整本書的意圖分析相結合,要表達的意思這句話的,因此,對於現在的國小,我也只能算做在書說話的一切。

佩服書中的說理,文字在鄉下生活是否有作用研究本就已經很難論說,但作者可以通過將城裡教授的孩子和鄉下一個孩子形成對比分析清晰地讓人理解:城裡人只熟悉城裡的'事物,正像鄉下人只熟悉鄉間一樣,鄉下人會在城裡的人因為一些無知受到人們嘲笑,城裡人同樣也會在鄉下遇到很多不認識的事物,雖然沒人嘲笑以及他們,但說彼此“愈”確實存在沒有企業根據。城裡孩子學習學得好成績高,但捕蚱蜢不如鄉下教育孩子,這都是一種平等的,文字在鄉下不如在城裡普及就像城裡人不懂農家科技知識都是一樣是很自然的。於是教師要想實現文字下鄉,文字在鄉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就要不斷加快經濟轉型,充分而有力。

無論是立足之本的討論,或從實際出發,中國是一個“原生”的國家,一個憨厚,用黃土樣的國家性質的成分。中國人自己有一種“土氣”,平靜,誠實,沒有心計,中國人含蓄,他們所面臨的困難,首先想到的是“自我否定”,繼承了這一傳統,在當地社會,傳承至今。

曾經的鄉土特色社會主義已經不復存在,正逐漸向著“浮士德式發展”。在當今我們中國,許多企業新型教育思想進行衝擊著就有的傳統,這是一個鄉土社會工作面臨的機遇,保持就有的優良傳統的同時通過吸收新的文化,加快產業轉型,這是當務之急。

根據作者對禮治的定義,中國社會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和諧社會,一直被視為主流,德法協調。正是因為禮治思想的準則,法律才是現代社會的象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並沒有道德觀念那麼流行。筆者認為人的統治有時可以達到法治的效果,這是人的統治具有懸念和懲罰的靈活功能。

一般來說,中國人是安定的,道德的,有秩序的。他們的思想深深紮根於日常生活中。他們總是想要播種。他們只能用一個“i”來認同自己。作者說,這本書不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數量很合理。它記錄了一個時代的中國社會,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也提醒我們要像土壤一樣清楚自己的身份。

鄉土中國讀後感7

按照土地整理公司“讀書年”活動要求,本月精讀書目為《鄉土中國》,現將讀書心得分享給大家。

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是社會學名著。本書於1947年出版,距今已有70年,書中給出的觀點,即使放到今天對我們研究傳統中國及鄉土文化依舊不過時,十分具有指導意義。

本書認為傳統農耕文化下中國社會文化形態是一種沿襲已久的社會文化形態,有相對的穩定性,不會輕易隨著政權和制度的變化而消失,因此這本書提到了中國鄉土社會的很多特點,結合自己生活的親身經歷,你會發現即使到了現在,書中的很多東西講的其實也並不過時。因為一個社會的發展具有很長的淵源,社會形態中的特點在很長時間內會延續下來並且不會改變。雖然可能你認為現在城鎮化程度高了,中國社會沒那麼“鄉土”了。但是城鎮化,只是把一個鄉土社會在外表上變得城市了,而那些社會特點,依然被延續了不少。

讀到“文字下鄉”的時候,我對本書的`共鳴就開始深刻了,因為我的老家就農村,鄉土生活,的確語言對他們更重要,而文字更像是一種多餘的東西。如今依然如此,因為語言是有情感的,所以鄉音聽起來才會那麼的親切,而文字的意義卻沒那麼大的。

再多讀一讀什麼社會中“私”的概念,想想中國這個關係社會與法治程度,不是離開了農村就沒這特點了。

讀一讀長老統治,想一想現在一個老資歷依然可以具有的話語權,這也不是隻在舊時的大家族和農村家庭中具有的特點。

有很多東西你依然能夠在社會中發現它的影子,因為一個社會本來就是在不斷延續它的特點的。個人覺得本書可以多讀,在書中理解社會,而經歷一段社會後再來讀這本書,則又會有不同的感覺。這本書不但沒有過時,反倒能夠幫助理解“純城市文化”以外的很多社會現象。

因此無論我們現在的現代化與西化的程序如何,鄉土與傳統依舊刻在了我們的基因裡,融在了我們的骨血裡,所以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制度的建設上,文化的發展上都能夠體現與西方的不同,我覺得身為一箇中國人,需要了解一下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背後所蘊含的鄉土文化,因為鄉土中國就是你我成長的地方,我認為費孝通先生的這本書對我的啟發很大,也讓我更加了解中國。

鄉土中國讀後感8

我們是不是經常給一些國家或是民族貼上標籤?比如戰鬥民族俄羅斯、開掛民族印度。而當談到我們自己的標籤時,知乎上的一個答案很有趣。我們天生愛種菜。我們的外交官在非洲大使館種菜,維和部隊自己種菜,中國小區的周邊空地也常常變為菜地。

正是看到這個答案,深感認同,我才開始閱讀《鄉土中國》。費孝通老先生所作的《鄉土中國》是人文社科經典之一。對當今中國社會、人際關係、人文有很重要的啟示價值。

一、為了生存而追求穩定:傳統社會中,中國人耕地勞作,靠地吃飯,安土重遷。所以我們抗拒流動性而追求穩定性,在我們找工作,找物件時,長輩們是不是對我們說的都有穩定性呢?

二、穩定造就熟人社會:在我們拜訪親戚,鄰居的時候,敲門。主人問:“誰啊?”經常聽到這樣的答案:“我。”熟人社會裡,我們可以讓對方用聲音判斷我是誰。

三、熟人社會的人際關係:差異格局:我們在介紹一個人時會說他是我朋友、我同學,強調這個人與我們的關係。這種關係用費先生的比喻來說,一個人是水波圈的中心,其他人根據和這個人的親疏程度分別分佈在一層一層圈的不同圈層上。根據勢力的強弱,這個圈可伸縮自如。比如在《紅樓夢》中的賈家大院巨集盛時能有關係的親戚都攀關係。而當後來衰敗時。只剩下幾個人,所以中國人常說,世態炎涼。

四、禮崩樂壞,無所適從

在這樣的熟人關係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靠傳統來維持的。人們之間的'行為準則,是上幾輩所留下來的,你不用去思考為什麼,只需照做就是了,這就是傳統。而在現今變遷很快的社會,傳統是無法維持的。所以出現了很多禮崩樂壞的現象。其實這說明有些傳統的確不適合當今社會。

我們每個人都有農耕社會的文化基因,同時又接受了現代教育,民主意識、法律意識越來越強,人們之間的觀念差異很大。我們和社會一樣矛盾。

五、兩性關係

“戀愛是一項探險是對未知的摸索,這和友誼不同,友誼是可以停止在某一種程度上的瞭解,戀愛卻是不停止的。戀愛是追求這種企圖並不以實用為目的,是生活經驗的創造,也可以是生命意義的創造。戀愛的持續依賴於推陳出新。”這是費老先生對兩性關係的一種暢想,但他也知道,在傳統社會中,這種關係是不可能存在的。傳統社會更提倡兩性關係是一種被安排的、不必發生激烈情感的關係。即是“包辦婚姻”。

這些都讓我對傳統社會有了很深刻的瞭解,在我的腦中形成了目前中國人很多行為的原因,很有時代價值和借鑑意義。

鄉土中國讀後感9

從土裡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

中國,一個發源於兩河流域的農業大國,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形成了特有的鄉土文化。這種文化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滲入了每個人的毛孔,融於血脈中。即便在工業化大發展的今天,這種鄉土氣息仍處處可見。中國人有著自己一套獨特的處世之道:辦事愛講關係;講究安土重遷與落葉歸根;對陌生人和對“自己人”有截然不同的道德標準;法律意識淡薄;男女有別……這些我們可能習以為常的東西已經在我國社會轉型的過程中產生了阻礙a作用,而我國廣大的農村整體上依然處於貧窮落後階段,這些都是有原因的。而在費孝通的《鄉土中國》裡,我們都能找到詳細的答案。

為何我們的道德水平比歐美低?我曾不止一次地思考過這個問題。其實我們的.經濟和制度都沒有什麼大的缺陷,那麼我們就把問題放到文化的角度去看。我們今天的很多思考方式和文化都是傳承自我們農業時代的祖先,縱使百年前的新文化運動和新中國幾十年的教育發展使我們的基礎知識水平得到了較好的提升,但鄉土社會的那一種習俗卻在農民占人口總數一半的中華民族裡口耳相傳,每個新一代的孩子也在耳濡目染地學習著——克己中庸,長幼有序,天人合一等。

可是,鄉土文化就一定是錯誤的嗎?當然不,只是它與現代化不能很好地相容罷了。例如,在鄉下,流動性低和交通不便使幾代人不出鄉,而在缺少變化的土地上,人們就更看重習慣和情面。但在當下,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現代社會更看重創新和法律,這就使那些鄉土人在面對著轉型發展時“水土不服”,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我們過去的道德觀念都是以自己為中心,講究“克己”,對別人的標準隨親密度變化。現在我們學到的自由平等博愛的觀念,都是講求人人平等的,要求我們能“大義滅親”,不偏不倚。這是顯而易見的應當人人遵守的規矩,可直到現在我們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這種難以動搖的社會觀念,大概就是我們保留下來的鄉土性的體現吧。

全書僅僅六萬字,被分成十四章,每章所分析與講述的事情都極有代表性。沒有晦澀難懂的理論,只是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穿插著鮮活的例項,對現象進行剖析。讀完後,讀者會有種醍醐灌頂之感,妙不可言。

費孝通雖然是在1947年出版的此書,但書中很多現象直至今天都發生著,他的觀點也能依舊可以對今天的農村現狀加以解讀。可見其研究功底之深厚,以及我國鄉土習性積累之深。

鄉土中國讀後感10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於上世紀40年代創作的一本介紹中國基層——農村的一本書。距離現在已近80年,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問題已經不復存在。但以先生獨到的見解去看當時的農村,還是頗具新鮮感的。

開篇先生首先為大多數人認為農村人存在的“土”和“愚”進行了反駁。“土”不應該是貶義詞,中國的基層是鄉土性的,是由於中國幾千年來都是農業大國,鄉下人離不開泥土,土地孕育了世世代代的人,是鄉下人的命根,所以沾染土氣是難免的。“愚”也是由於所處環境的不同導致。鄉下人見車慌了手腳,不知所措,成里人認為他“愚”,城裡人對於農耕知識不懂裝懂,鄉下人也可以認為他“愚”,文字難以傳入鄉下是環境所致,農村圈子小,是熟悉的人之間的交流。一個動作,一個神情,一句話就可以將想表達的表達的清清楚楚,文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但是城市是陌生人與陌生人組成的圈,不能用鄉土社會的習俗應付。於是,“土”成了罵人的詞彙,“鄉”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

先生還解釋中國社會結構是差序結構,就如一個石頭丟入水中,掀起一層層漣漪,以己為中心,人脈由權利和財富的大小一圈圈排列出去,遠處的波紋淺,關係也薄。但漣漪的範圍大,到哪都想找點關係。所以說中國人是“私”的,缺少西方人的團結意識。先生見解獨到,比喻生動,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我國社會存在了多年的問題。

書中還提到了很多當時中國鄉村存在的問題,如男女有別,長老秩序,禮治秩序等,我就不一一贅述了,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了解,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其實書中的大多數提出的問題如今都不復存在,但書中許多描述如今又可以引出不同的感受。先生在書中提到自己出國留學時奶媽給他包了一包鄉土,水土不服時可以給飯菜裡放些。讓我想到表妹出國時帶了一盆花,我嫌麻煩,花在哪都可以買。她告訴我“重要的不是花,是這盆土,走到哪看到這一盆土,都會覺得心安。”這大概就是如今鄉土的魅力吧,鄉土還是那孕育生命的鄉土,中國不再是那個風雨飄搖的中國!

鄉土中國讀後感11

這是一本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共有14篇文章構成,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的社會結構、道德體系、禮法、鄉村權力的分配、血緣地緣等各方面,各篇之間相互聯絡遞進,費孝通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於當時中國基層社會進行了分析與概述,並由此提出了一些具有創造性的想法與觀點。

讀完這本書,我認為作者的核心觀點是表達了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傳統儒家觀念的影響,是一個追求穩定的、變化漫長的熟人社會。但在這種社會中也在不斷孕育出新的概念,權力的不斷髮展,社會發展產生的變化,對於鄉土社會的衝擊等等,但我們並不能否認,作為中國社會基層的鄉土社會仍然是當今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部分。無論我們的社會如何發展,都離不開對這個最基本的問題的研究與探索。

該書主要描繪的是四十年代後期中國基層社會的現狀,以及費孝通先生對於鄉土社會的一種展望。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進步,中國的基層社會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對於這本書的學習,不僅僅是透過費孝通先通俗易懂的語言來了解社會學的知識,更加是通過這些文章的閱讀,結合現在發展的現狀,感悟出新的觀點和主張,同時要做到溫故而知新。

受到地理環境、文化作用的影響,鄉土文化是一種我國獨特的文化狀態,幾千年來文化形態的培養造就了我們獨特的國民性和文化性格。至今,我們還是一個熟人社會,人情社會,我們並不能否認儒家思想的.價值體系至今還在直接影響著我們。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我們的“鄉土社會”也在不斷地“打怪升級”,賦予了它一些新的內涵,鄉土社會也意識到了思想解放與學習的必要性。經濟的發展也不僅僅單純的依靠土地,現代工業的下鄉提升了農民的效率,農產品深加工提升效益,新經濟形式的出現和快遞產業的發展,拓寬了交易的範圍等等,鄉土社會保留下來的精華我們仍在繼承,同時鄉土社會為適應現代新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的努力。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閱讀《鄉土中國》這本書,不僅僅是為了瞭解當時的基層社會的狀況,更加是發覺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探尋現代社會發展的規律。

鄉土中國讀後感12

組成中國社會成員最廣大的群體就是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給我們留下的刻板印象。近幾年中國政治提出注重三農問題。農民、農村、農業開始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雖然很多方面大家都在重視三農問題,但真正關注整個鄉土風情人文理論性的知識探討並不多。

《鄉土中國》是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嘔心瀝血之作。它不僅是一本理論性的鄉土風情生活著作,也是學界共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可供社會學工作或教學、研究者參考。

費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實地調查和考察總結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各種模式,寫下了諸多不朽篇章。其中不乏許多名篇,它們給中國社會主義農村建設提供了許多參考意見。

費孝通教授的`一生並不是傳奇的一生,但卻做出了不朽的成績。1933年費孝通教授考入清華大學社會學及人類學系,獲碩士學位。1936年秋入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攻讀人類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後來在許多大學從事教學、研究的工作。作為社會活動家,費教授曾擔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務。看來他不僅在文學界和社會界有著非凡的成績,在政治上也有所作為。

《鄉土中國》第一段開篇就給我們談到了鄉土本色這一概念。作者開篇就說“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個是說中國社會雖然有很多階層,但農民群眾在社會成員中佔非常大的一個比例。這樣,中國社會在某一特定說法下就是鄉土社會,中國社會的性質就帶有鄉土性。鄉土本色似乎是純樸,自然的代名詞。

雖然費孝通先生在20xx年去逝,但他在晚年依然有高的學術成就。

晚年的費孝通提出了一個新的名詞“文化自覺”。“文化自覺”是費老第一次明確提出的,看法的提出旨在提醒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的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發展的趨向。

然而許多國人卻沒能明白費老的良苦用心,我們更應該從《鄉土風情》的字裡行間領悟這個時代所需要我們明白的東西、

“孝通先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後期,卻有著厚的理論素養作為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有讀者在看完費老的《鄉土風情》文字風格後,寫下了這樣的評論。自然、通俗是費老一貫的敘事風格,在閱讀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寫作的方法。

鄉土中國讀後感13

人與人之間的生活總是充滿爭執的。或許是由於過於大聲的外放音樂,或許是樓道內的阻塞物,又或者是裝修時發出的巨大聲響……這些每天發生的平凡小事,雖說不重要,卻使我們內心煩躁。

像這樣的矛盾之所以會發生,有諸多原因:其一,在於人非生而是社會的一份子。作為偽社會性動物,人本不習慣於現代社會嘈雜擁擠的大城市。因此會對陌生人感到淡漠,會為了一己之私而破壞公共設施,是因為本性如此。這是人的先天性因素,也是它使我們與周圍人之間的衝突難以避免。

其二,在於社會中所存文化的'影響。在《鄉土中國》一書中,作者較為詳盡的描繪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極重要的一部分:“私”。“私”的含義,除自私之外,更在於由己推人的思維模式。對自己與家庭而言有利,卻損傷社會利益的事,在這種思維模式之下,也因為公與私之間彈性可變而不再清晰了。至於社會上他人的問題,無人擁有的公共產物,這些都不屬於普通人“私”的概念之類的事物,便因為這樣的文化而被忽略了。

其三,在於中國鄉土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轉變。在現代化的今日,雖然生活中多了許多高科技的產物,但人們的思想並沒有像時代的浪潮一樣飛速發展。即便是在上海這般的大城市中,依舊存在不少從過去遺留下來的問題。鄉土社會中對於群己關係的界定,在現代社會的今日仍在發揮作用。而當源自禮治社會的規則運用於法治社會中時,便發生了矛盾與衝突。於是,擾亂人們正常生活的情況也發生了。

那麼改變這一現狀的方法又是什麼呢?於我而言,所有問題的根源似乎都指向鄉土社會中群己關係的認識與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間發生的衝突。問題的根源是在80年前費孝通先生所提出問題的後續。也就是說,鄉土中國的社會慣性仍舊存在。

而現存的問題既然屬於鄉土社會的慣性,他便必然有消亡的一天。

若說要用什麼來加快去消亡的話,便也只能依靠人們最為熟悉的方法:教化了吧。但教化的手段,在今日則可以更為先進一些。不僅可以利用在路邊隨處可見的公告牌,也可以在網際網路上進行相應的宣傳。

我認為現在出現的許多矛盾證明了中國處於轉型的路上,前文所述的問題終有一日會被解決,我們可做的便是加速這一程序。

鄉土中國讀後感14

這幾日,在讀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簡短而精悍的一本小書彰顯了大家的智慧,先生從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性說起,詳盡地闡述了鄉土性濃郁的中國歷史根源,以及以農耕耕作方式為根、父系統治的權力結構為主的基本格局,進而由此為基礎關係產生了龐大的家族和嚴厲的家規,而這些有血緣和地緣關係的家族所產生的關係與需求,最終構成了鄉土中國的萬千社會形態,溯源尋真。

在思維方式上,費孝通先生描述的鄉土中國並沒有從具體的中國社會這個大的範圍去闡述,而是從基層的中國鄉村為切入點,從其根源上查詢,一語中的,言簡而精賅。這種研究方法和文章落腳點的`選擇才是我讀這本書所得到的最大收穫:或許退一步便能得其精髓。費孝通先生以最基層的鄉村著手說明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土氣”一詞經常是被人藐視的說法,費孝通先生卻說這一詞用的妙。因為中國的鄉村便是以土為中心,“土”是鄉村人的命根,最接近人性人神。他認為“鄉村裡的人口似乎是附著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這種相對的靜止便是鄉土社會的特性之一。這種相對慢的周率也導致了濃郁的中國鄉土社會現狀。在社會關係形成的角度,費孝通先生認為,“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絡。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而這個人和人往來所構成的網路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中國的鄉村以“土”為本源,耕種方式確定了長久時期的以父系為主的權力統治結構,因此,鄉村氏族亦是以父系為主,母系的旁枝是不在其列,維繫家族的紀律而產生的家規同時也造成了男女有別,這與西方社會中夫婦為主軸的家庭格局有所不同。就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東西方不同的家庭格局極大地影響了傳統的社會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除此之外,費孝通先生還從血緣和地緣、名實分離、從慾望到需求幾個方面論述了鄉土社會中國的社會現象。

歷史文化的程序會產生多元性,但溯其源頭卻只有一個本真,只要我們尋覓了源頭,便也不難理解其後的走向。

鄉土中國讀後感15

“鄉下人在城裡人眼裡是愚的”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裡開門見山的寫到。那麼他們到底愚在哪裡呢?

首先,愚的意思有兩種:一種是笨,蠢;另一種則是大智若愚的愚。相信很多人對於鄉下人的看法就是不識字,粗魯野蠻。但是現在一定沒有人會不願意識字了,因此他們只是缺少環境讓他們學習罷了。

在我的老家——一個普通的小農村,無論是去年還是今年,都有許多哥哥姐姐考上了重點高中或是一流大學。每次回到鄉下,聽家裡的人說起,我總是羨慕不已。可見,鄉下人並不愚,只要擁有學習的機會,他們一定不比別人差。

儘管如此,還有一小部分鄉下人是不識字的,但是費孝通先生卻這麼說“鄉下多文盲是不是因為鄉下本來無需文字眼睛呢?”因為他認為,從空間阻隔角度,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面對面社群”決定了人與人的交流只需要語言,甚至是特殊語言,無需文字。的確,每到週末,回到老家,村裡的人們總是很親切,我不知道為什麼,只要一發出腳步聲,他們就會探出頭來打招呼。母親每次都會與左鄰右舍通過方言來交流。他們所說的方言,是否就屬於費孝通先生說的“特殊語言”呢?

小時候,聽到方言,我常問母親,這個字怎麼寫呢?她總是笑笑,然後我又問,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然後母親狠狠地拍了下我的頭就走掉了。現在,我慢慢的瞭解,每次當他們講方言的時候,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情愫圍繞著他們,儘管我還是不能理解我為什會這樣進行交流,但是我卻能體會到其中的感情。

鄉下人會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文字所不能夠表達的'情,這種表達是文字替代不了的。我認為如果一定要說鄉下人“愚”,那便是大智若愚的“愚”。在老家我總能看到地上放著很多菜,我知道那不是我們家種的,那他又是哪裡來的呢?直到有一天,外婆推搡隔壁鄰居的菜時,我才知道菜的由來。可是他們為什麼要給我們家菜呢?

一天中午吃完飯,外婆坐下來慢悠悠的說,“我幫他們家撿了幾顆青菜去,沒到他們今天拿了這麼多菜過來,真的是。”說著外婆便起身拿了幾個雞蛋要我給他們送去。這青菜、雞蛋的迎來送往便是鄉下人的語言,裡面透著濃濃的鄰里鄉情。

那時我才真的明白什麼叫做淳樸,厚道了。而這就是鄉土社會的“愚”,沒有算計,不懂世故,睦鄰相親。真好!

這樣看來,認為鄉下人“愚”的精明能幹、識文斷字的城裡人倒顯出了幾分愚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