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所羅門王的指環讀後感

讀後感2.09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所羅門王的指環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所羅門王的指環讀後感

所羅門王的指環讀後感1

前一段時間,我看了一本書——《所羅門王的指環》,一本有關於動物的書。“人們習慣於對動物園的某些動物深表同情,殊不知這些動物對自己的處境卻很滿意。獅子可能是猛獸中最懶惰的,動物園偌大的獅圈簡直是一種浪費;象徵狂野與自由精神的`老鷹也是猛禽中最為愚蠢的一種。”這句話給我的印象很深刻。這句話就出自這本書的第六章“同情動物”,起初我還不明白,動物有什麼可同情的呢?他們過得不好嗎?但讀完這一章之後,我突然覺得這句話是對的。

人們可能對某一種動物很同情,但其實這些動物對自己的處境很滿意。相反,有些動物在動物園裡過得很痛苦,運動慾望得不到排解,漸漸退化為白痴,但卻沒有人關心他們。這一章節裡提到了一個故事:作者從馬戲團裡買來一隻御雕,它完全被馴服了,可以和主人打招呼。作者想用這隻御雕來為他打獵,但結果卻不盡人意。它一點兒也不願意飛,每次只有乘著花園的上升氣流時,它才會毫不費力地展翅翱翔,但卻在回到地面的時候找不到家而不得不讓主人步行去領它回來。最終,它還是被送到了動物園。為什麼這隻御雕明明是一隻可以自由翱翔在空中的鷹,但卻如此不願飛呢?它已經習慣了馬戲團整天表演的生活,甚至已經忘記了自己是一隻鷹,一隻可以翱翔的鷹。久而久之,可能即使它想飛也飛不起來了。

現在的我們,總是喜歡下課就寫作業,幾乎每天作業都能完成一大半。也許這不是我們想要的,但卻是必須去完成的。陸老師說我們是“作業的機器”,我很想說我們不是,但細想可能真的是吧。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似乎成了被馴養在籠子裡的御雕,如果我們一直維持著同樣的狀態,是否還會有歡樂、歡笑。然後離開學校這個籠子,我們還會飛麼?雖然我們進入國中,壓力比國小大了,學業也加重了,但也不能把自己埋在題海之中,在該放鬆的時候也該放鬆,該鍛鍊時鍛鍊,不要成為作業的奴隸,“思考與創新”的能力被封印,運動慾望得不到排解,漸漸也退化為“白痴”。

“我們該同情誰?”,我們既然能夠為動物而感到同情,為什麼不同情一下自己,同情一下和你一起學習的同學們呢?

所羅門王的指環讀後感2

波光粼粼的湖面,綠樹蔥鬱的岸邊,飛鳥走獸的窣窣聲響……我們跟隨《所羅門王的指環》踏入自然。

全書的語言生動而準確,為我們展開了自然界豐富多彩的畫卷,作者洛倫茨無比細緻的觀察與細膩的文字帶領我們走進了動物。書中最精彩的就是對動物的'特點、習性的描寫,很好地抓住每種動物的行為習慣及叫聲等,表現出主要的特點。也有景物描寫與哲思穿插其中,使書本的內容更豐富、深刻。而整本書除了向我們展現並描述了各種動物,作者對這些動物的態度也令我的印象最深。

“因為從一個人對這些麻煩事的忍耐程度,就能看出他對動物的喜愛”作者在第一章的開頭就這麼寫道,體現了他喜愛動物並會很有耐心地與他們相處,在後文中,既使多種多樣的動物們會闖入家中四處啄食、撕碎紙張,肆意地飛行、奔跑,但洛倫茨依舊不會將怒氣放在它們身上,而是一遍遍思考對策,感受這些麻煩事中的趣味與莫名的欣喜,足以體現他以完全將動物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像對待一個個孩子般體會它們的行為與成長所帶來的奇妙感覺,作者在馴養動物時,表現出的濃厚興趣與歡喜之心十分真切。他為了使鳥類順從,會模仿它們的叫聲,不在意旁人好奇而帶著驚恐的目光,專注訓練稚嫩的鳥兒。他也會爬上屋頂握住旗杆奮力揮舞,召回小寒鴉。圍觀他怪異舉動的人越來越多,而他仍一心繫在動物們的身上。從作者的種種表現中,也使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他對動物的包容、呵護,對動物就算付出了重大代價,仍帶著喜悅之心看待動物們製造麻煩過程中的可愛之處,他將自己放到與鳥類等動物平等的地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也與動物相處。當我買來新的小動物,會充滿興致地陪伴、與它嬉戲,玩樂。但時間一長或事情太多,我就會把動物的事拋之腦後,偶爾去望一望,有時甚至會因它們在半夜弄出的響聲感到煩躁無比。對比作者對他的動物們的態度,我有些慚愧。也有家長認為養一隻小動物不是個好的選擇或是覺得動物帶來的只有麻煩,實際上,飼養動物的過程中,你給於了它溫暖與安定,它帶給你信任與喜悅。善待動物,最終獲得益處的是我們,收穫到歡悅心情的也是我們。

在這本書中,作者甘願把一切時間及精力獻給動物的這種態度,深深打動了我,使我懂得了如何與動物相處,明白了那份善於發現美好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