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那樹》讀後感

讀後感2.79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那樹》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那樹》讀後感

《那樹》讀後感1

細雨綿綿,似煙似霧似絲。沙沙沙,好似嬰孩的哭聲。遠處一隻小鳥將我的思緒帶往了一棵樹上……

“樹”我輕嘆,不由得想起課本中的——《那樹》。“那樹”的結局是一個悲劇,但在我看來“樹”的存在是一個奇蹟!

從埋下一棵樹種,到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這短短的幾個字對於樹卻要花上上百年的時間。百年,一個漫長的歲月,百年可以衰敗的民族再次復興;百年可以讓一個國家興起衰落;百年可以讓一個物種走向滅絕……但對於你一棵樹來說,唯一不變的是你的信念:生長,生長,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可是你的命運卻並非像自己所想的那樣完美。

樹林裡隨著聲聲巨響,人類結束了你的夢想,你的生命。

“人類,你毀了我的夢想,你們這些該死的人類,總有一天你們會有報應的!”是的,這一天終於還是來了,人類得到了金錢,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但事實證明:他們錯了,錯得離譜!你們公然的.挑戰自熱自然也絕不袖手旁觀!你們看見他們在掙扎,聽著他們的哭喊聲,是不是在大笑?書不是在為他們的今天而興奮?

在這場災難之後,你們還是要不停地追求自己的夢想與人類對抗。直到有一天,人類開始了他們的懺悔,開始保護你們的時候,你們的命運才開始有了轉機,你們不再聽到那一個個悲慘的叫聲,你們知道人類做到了“天人合一”。於是你們開始保護他們,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護在你結實的臂彎下。災難來了,只有你依然屹立在哪裡,默默支援,是你們給他們重生的力量

頭頂一片藍天,腳踏一方沃土,風雨中你昂起頭,冰雪壓不住。

樹啊!是你在初生的春日給人生的活力;是你在炎炎夏日給人以清爽;是你在充滿相思的秋日給遠在他鄉的學子希望;是你在喊了你的冬日給人以溫暖……

我現在看不到你的“心”,但我卻能聽到你強而有力的心跳,我知道,你現在很快樂,很幸福!

樹啊,因為有你世界才會如此美麗!

你的永恆可稱絕唱!

但願你永遠都記得你的“初心‘,記住你那令人欽佩的靈魂!

《那樹》讀後感2

家門口有棵老樹。春天,最早在我眼前抹上綠色的總是它。夏天,它用繁茂的枝葉為路人撐出一片陰涼。秋天,落葉掉了一地,踩上去軟軟的。冬天,失去美麗的它,堅持著,守護著我,風吹雪打都不倒。

我經常站在它綠色的大傘下,用手接住從樹隙中掉出來的細碎陽光,輕釦在手掌中,一時間,陽光照進了心底。

然而有一天,樹死了。

死因是伐木工人從底部將其鋸斷。被鋸斷的兩根粗壯的樹幹已經被捆綁上車,周圍有不少圍觀的人:有人用手量它的寬度;有人搖頭感嘆;孩子們聚在一起數大樹的年輪,來估算該叫它“爺爺”還是“太爺爺”,人們沉浸在各自的世界裡,忘了主角。

我輕輕走到老樹旁邊,聽它的遺囑,聽他重重的嘆息聲。它告訴我了許多我早已忘卻的.事情。

我忘記了它是用怎樣的芬芳,消除我煩躁不安的心情。

我忘記了它是用怎樣的心情,陪我等待四季的交替。

我忘記了它是用怎樣的溫柔,看著我一點點長大。

這時,汽車開動了。於是我的心開始疼,當我看見它就那樣一點點從我的視線中變小,除了流眼淚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

我開始夜夜夢見老樹,夢見他又回到我身邊,對我說,會一直在我左右。可夢總會醒的,儘管我想就這麼一直睡著,一直帶著老樹的傷痛,一直陷在它那光禿禿的樹樁裡。

我想我們都忘記了,時間是世界上最好的治癒師,再深的傷口,也會收縮閉合。當我漸漸習慣沒有老樹的時候,我看到了王鼎鈞的《那樹》。於是,當我每次再經過老樹光禿禿的樹樁時,就會手足無措的愣在那裡,心就會不停的下沉下沉,形成旋渦,將我包圍。

我就要一直記著你嗎?老樹。老樹!

《那樹》讀後感3

陽光透過樹,波光粼粼的灑落在我的手上,呼吸著山間的純淨空氣,不由想起了王鼎鈞的《那樹》,使我深深的為之感動。

無數的人曾從它的身邊走過,卻不知道它經歷了些什麼。它曾看過萬千的社會,在第一輛車經過它的時候;它曾延伸著它的手臂,在烈日炎炎中蔭庇著人群的.時候;它曾給人類帶來希望,在臺風到來卻屹立不倒的時候。

那樹,生長。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天空是蔚藍的,它和很多樹栽種在一起,這兒總是有很多人類,但是從來沒有人傷害它。它也盡心盡力的幫助人類,用自己的根莖葉去回報人類帶給它的生命。

那樹,長大。它漸漸看到了很多人類的陋習,四周的大樹倒下了,天空不再蔚藍,一根根的煙囪豎立。它從不感到怨恨,它呼吸著人類帶來的骯髒空氣,改善這受汙染的環境,用自己的力量去努力。

那樹,蒼老。它老了,連根鬚都被壓路機碾進灰色之下,它知道自己有一天會被人類所砍伐。它從不說話,沉默的走過它生命的盡頭,它還一釐米一釐米的伸展著它的手臂,只為了人們那一片清涼。

那樹,死去。在車輪揚起的滾滾黃塵裡,在一片焦躁惱怒的喇叭聲裡,那一片清陰不再有用處。在螞蟻國搬走以後,人類終於找到它的價值——讓路。它僅在倒地的時候呻吟了一聲,那樹死去了

在歷史這條長流裡,它是無數事物的見證者,它為人們在夏日中帶來陣陣清涼,它在城市中被沙塵吞沒。

那樹,沒有抱怨,沒有怨恨,沒有後悔。《那樹》這篇文章,深深的讓我感動,讓我們去感謝——那樹。

《那樹》讀後感4

樹比人更懂得自然的法則。自然賦予樹”通靈“的能力。在預知自己悲慘的命運後,樹沒有立刻顯現出頹唐,而是通知自己的寄生蟲。樹是愛護其他生命的生物。人,絕對達不到樹的高度。在機械化迅速發展的今天,有誰去過多地關心冰冷的鋼鐵下、灰黑的水泥邊綠色的生命呢?在為自己鋪設便利的生活條件時,應當詢問或徵求與我們為鄰的生物們的意見。自然給予我們比較智慧的頭腦,絕不是讓其只想著自己,更不是用這來疏遠自然。自然會相應地報復人類,獲取相應的平衡。在它實施報復手段時,總是悄悄地先把警報發給動物們。可以說,人類受到懲罰,生命受到威脅,是咎由自取。我們應該保持敬畏自然的態度。如同樹一樣,嚴謹地遵守大自然的規律,在泥土下,有分寸有節制地伸展自己的根。即使有人類威脅,仍然神采奕奕地綠著,生長著,堅定著自己的信念。

這篇文章生動地諷刺了人們只從實用角度改造自然的想法。自然有自己的規律,道理。人的確是可以改變道路的方向。但是,當它的.車輪行進過,報應會落地,生根,發芽。我想到A國鑽礦公司為保護某地生態環境中的重要的一條生物鏈,重新測定勘測方向,損失了幾億元;我想到了B國房地產公司考察準備拆的居民樓,發現了與這棟建築物共同生長的一棵樹,放棄原先的計劃;我想到C國政府拼命地捂著口袋,不讓開發商佔領一塊價格昂貴的鳥類棲息地……這些都值得文中的人們思考:同樣的狀況,為什麼差別就這麼大呢?人與人之間可以換位思考,為什麼就不能從別的生物角度思考呢?

文末是最令人影響深刻的敘述:這棵樹就這麼從世間消失了,沒有人會把它埋在心中。作為讀者的我們,卻在心中浮現出這棵樹的形象,它綠著警醒我們:別忘了關注生活,別忘了關注那些不該失去的生命。

《那樹》讀後感5

“六一”兒童節的下午,老師帶我們去看了一部真實的紀錄片―《情繫那樹桃花》,覺得挺感人的。

影片講的是山裡的孩子們非常窮,父母親的'年收入合起來也不過只有幾千元錢。而片子裡那個叫秀娟的小姑娘,她的名字和她的臉蛋一樣美,但她的生活卻極其艱苦。

每天五點以前就要起床,洗衣、做飯、幹家務,忙個不停,還要走一個半小時的山路才能到學校,小小的年紀,真不容易啊!學校的環境更是讓人目不忍睹。所謂的學校,只是一間破瓦房,全校只有四個年級。而這四個年級只能在一個教室裡。教室裡邊一共有四排座位,第一排是一年級,第二、三、四排依次是二、三、四年級,學校裡只有一個老師,他只能輪流給每個年級上課。可見,山裡的孩子們是在怎樣艱苦的環境下學習的。他們小小的年紀就要承擔起家庭的重任,放學回來,不是馬上可以做作業,而是趕緊幫父母幹農活,等把所有的活幹完後,天早已黑了。家裡窮得連一張書桌也沒有,只有一張破爛不堪的長凳子,她只有蹲在那裡寫作業。

下雪時,我們城裡的孩子開心得不得了,可是山裡的孩子卻犯愁了,在她眼中,下雪就像魔鬼,讓她上學的路走起來更加艱難。

雖然處在這麼艱苦的環境中,但他們根本沒有被這些困難所嚇倒,仍能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這是多麼值得我們敬佩啊!

想想我們在這麼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學習,更加要發奮學習,才能對得起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和撫養我們長大的父母;要以山裡的孩子為榜樣,從國小好本領,長大才可以報效我們偉大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