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彙編8篇)

讀後感3.13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彙編8篇)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1

因為教學課文《試膽量》,我閱讀了日本黑柳徹子的作品——《窗邊的小豆豆》。這部作品講述了作者上國小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指導下,讓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日後她成了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

小豆豆,這個充滿童稚可愛而又不懂規矩的孩子吸引了我。她是個特別的孩子,她會在上課時站在窗邊呼喚化裝廣告宣傳員,會和小草聊天,會對小燕子打招呼;她愛交朋友,無論是美麗的美代,還是患了小兒麻痺症的泰明,或者是永遠也長不高的高橋君,或者是她家裡的那隻叫洛克的小狗。她喜歡他們,他們也喜歡“小豆豆”,為了美代她會放棄漂亮的蝴蝶結;為了泰明,她會讓他笨重的身體騎在自己的身上爬上自己的樹,讓他也能看到在樹上可以看到的世界;為了高橋君,她會停下自己飛跑的腳步,陪著他一起走;洛克每天都送“小豆豆”上學,為了洛克,她會捂著被洛基咬傷的耳朵對媽媽說:“不關它的事,別罵它。”她還會幫聰明的阿泰削鉛筆,無論他是否喜歡自己。我也經常會為小豆豆單純可愛又勇敢無比的冒險舉動會心一笑,譬如她飛身跳入只蓋有報紙的糞坑,譬如她與自己的小狗洛克相互扮狼而損傷耳朵,譬如她那想當間諜的理想……,是種久違的感動。童年,就那麼真切地在我的眼前。

我為這個孩子的天性感動,更被那位陪著“小豆豆”成長的“巴學園”的小林宗作校長的耐心和創意所感動。你見過能聽一個六歲的孩子嘮叨四個小時的大人嗎?我沒見過,但是小林宗作先生就是;你聽說過學校建議家長讓孩子們穿最差的衣服來學校嗎?而他的目的竟然是為了讓孩子們沒有顧及的去玩耍,太讓人覺得奇怪了,小林宗作先生卻能想出這樣的建議;你能想象一位校長先生陪著大家在學校的禮堂裡搭帳篷“野營”嗎?很難想象,可小林宗作先生做到了!為了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和個性,“巴學園

”選擇了讓學生自己選擇的學,喜歡學什麼就去做哪一科的內容。而這也正是我們的學生所理想中的學習方式。他們的菜譜更是讓我佩服得不得了,太有創意了,能抓住小孩子的心理特點,“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就是校長先生要求學生午飯的菜餚。“海的味道”就是海里的海鮮,“山的味道”就是蔬菜和肉。校長開始檢查同學的菜餚,如果有的同學沒有“山的味道”或“海的味道”的話,校長夫人就會從一個裝著魚丸的鍋裡,另一個裝著煮山芋的鍋裡拿一樣你缺少的給你。

他對幼兒教育有獨到的見解:他很有創意,會想到用廢棄的電車改裝成上課的教室;他尊重兒童,擁有著博大的人文情懷,當小豆豆把糞坑裡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校長先生只說"弄完之後要放回去喔!"他會細心呵護每一個孩子,哪怕是一個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在我不由自主地對這個"頭髮稀疏,牙齒脫落"的老人肅然起敬的同時,我想我已經找到了自己所要找的東西,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的價值就在能把孩子的這種本真發掘出來並保持下去,讓他成為他自己。”

小豆豆的媽媽也讓我為之感動,她能從孩子的角度、孩子的心理去看待孩子的行為,而以一種寬容的心去解決問題。也是難為小豆豆的媽媽了,明明孩子把衣服劃破了,找理由騙她,她卻認為孩子把能這衣服劃破的事放在心上了,就是好孩子了,可見小豆豆淘氣到什麼程度了。正是她的配合與信任,小林先生的教育方式才能得以完整實施。

從這二人的身上,使我想到了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比如應該怎樣對待孩子的淘氣,是耐心地走近孩子,發現孩子的長處,揚長避短地教育,還是一味地阻止指責批評?再比如對有缺點的孩子、有缺陷的孩子、對某些學科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應該怎麼去評價他,是關愛他、激勵他、幫助他,還是冷漠他、排斥他?

現在,不要說校長,就是一般的教師、家長,誰能夠如此認真、專注地聽一個小孩子說上十分鐘的話?老師、家長都在說“現在的孩子很難教育

”、“現在的孩子不和家長交流”等,其實,不是孩子不想和長輩交流、溝通,而是因為沒有人願意去聽他們內心的話,是因為他們和長輩在一起的時候往往是接受訓導、教育,所以孩子向家長關起了自己的房門,向家長鎖起了自己的日記,向老師和家長關起了自己的心扉。

小林先生常常感慨地說:“現代教育太依靠文字和語言了,這恐怕會使兒童們的官能衰退的吧?這些官能包括用心靈去觀賞自然界,諦聽神的細語和觸發靈感等等。”看到青蛙跳進池塘這種現象的人裡,能夠寫出‘古池塘,青蛙驀跳入,水聲響’這種絕妙佳句的,恐怕只有松尾芭蕉這樣大詩人一個人吧?而看到鐵壺蓋被裡面的蒸汽頂起來的人,看到蘋果從樹上往地下掉的人,古今中外恐怕也不止瓦特或牛頓一個人吧?在小林校長的觀念中:每天的散步是教育,在禮堂裡吃“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也是教育;讓孩子在晚上看“新來的電車”是教育,露營、走夜路試膽量也是教育;運動會是教育,茶話會是教育,學種莊稼也是教育;野炊是教育,到醫院慰問受傷的軍人是教育,參加同學的葬禮也是教育。總之,要讓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要讓孩子在陽光下、空氣中、社會上成長,這是自然的成長、健康的成長。

當然,不是所有的方法我們都應該去接受或發揚,而我也並無意指責或評判什麼。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童年,也都曾從教育的歷程中一路走來。這個歷程對於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對我們現在的教育更重要。書只是引子,我們應該承擔思考的.責任。如果把《窗邊的小豆豆》作為一面鏡子,就會發現我們今天家庭和學校教育遇到的所有困惑和痛苦的根源,也會發現我們成人自身的問題。因為不尊重孩子,我們經常做一些違反孩子自然成長規律的事,或拔苗助長,或對孩子自身生長出來的各種學習願望進行亂砍亂伐;因為不尊重孩子,我們不會平心靜氣地傾聽孩子的真實想法和意願,總是毫不在意地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為不尊重孩子,孩子出一點差錯,我們就懷疑他們的學習能力,然後

,站在孩子的對立面,以完全對立的態度阻擋孩子獨立觀察、思考和用整個生命去觸控世界。

作為教師,我們天天在用自己的言語和孩子們進行溝通,但有時我們會因為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一句隨意的話刺傷學生柔嫩的心靈,我也曾因為不經意的傷害而深深的自責。“人之初,性本善”,不錯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真的,活潑的,同樣也是叛逆的,易受傷害的,比如小豆豆。如果問是什麼使這樣一個孩子有了輝煌的成就,我說,是源自愛的教育。依我所見,教育本身就是愛的澆灌,這讓我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教育是植根於愛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只有全身心地去愛孩子,愛教育,才能讓孩子真正的熱愛學習,熱愛生活。孩子就像是一株幼苗,有愛做養料,用心去澆灌,才能使它健康茁壯的成長。正如書中所說:“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著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

讀《窗邊的小豆豆》讓我深切的明白了:教育者對孩子們的熱愛和對教育事業的熱心,是源源不斷的動力!付出自己最無私的、最寬容的愛給我們的學生們,做一個關注學生心靈的老師,就是要低下身去,和孩子們心連著心,情牽著情。也許這就是師德的最高境界!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2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徹子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編寫而成的一本書,在一個個充滿童年樂趣與啟迪純真心靈的智慧故事中,我與主人公小豆豆一起分享著快樂與悲傷,一起感受著小林校長的教育智慧。

書中的小豆豆是一個普通的一年級學生,但她又與眾不同,在她身上聚集了許多小孩沒有的個性:第一天上課因為覺得學校的桌子和家裡的不一樣,不停地翻弄課桌蓋;因為喜歡宣傳藝人,全然不顧老師的講課而站在窗邊大聲和他們打招呼;沒有宣傳藝人路過,她就向小鳥問好;美術課上,不按老師的要求畫太陽旗,而畫起了各式軍艦旗;明明被罰站了卻還刨根問底:“老師,我被罰站了,為什麼呢?我做了什麼壞事嗎?”。

學校老師接受不了她的“調皮”,一個一年級的小女孩,就這樣被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籤而退了學。在一般人的眼裡,小豆豆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問題學生”,她的成長令人擔憂。身為教育工作者,如果有這樣一位有個性的學生出現在我們班,我想大概我也會感到頭疼的。

可就是這麼一個“問題學生”,她卻在一所全新的學校被校長稱讚:“你真是一個好孩子”。是什麼使她成為了好學生?我在書中我找到了答案。

我想小豆豆是幸運的,她有一個愛她、理解她的媽媽。都說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緊密相連的,的確,小豆豆的媽媽是充滿愛心和耐心的。雖然小豆豆因為調皮而被迫退學,但是媽媽卻沒有對她進行訓斥,而是幫她找到了一所適合她的學校——“巴學園”,這是一所與眾不同的學校,是一個開放、自主、平等、沒有束縛的成長園地。這裡的課程、紀律甚至學校的環境裝置,都與正規的學校不一樣。在這裡,豆豆接受了適合自己的教育:學會了關心別人,懂得了平等尊重,理解了寬容真誠。

學校的大門是兩棵非常矮的樹,沒有圍牆,學校的.教室是由廢棄的“電車”形成的。整個學校就只有50多個學生,沒有固定的課程表,每一節課都是根據孩子的喜好而決定的,想先上哪門課都可以。如果上午就完成了一天的學習計劃,下午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去寺廟或田野裡散步看蝴蝶。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中,孩子們學到了各種各樣的知識,這些是在學校裡永遠也學不到的。校長還請了一個農民給孩子們上課,從除草到播種到施肥,每個孩子都親身體驗,他們都擁有一棵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樹。這種教育讓人很羨慕,是的,任何一個人都是學習的老師,任何一個時刻都是學習的時刻。或許校長獨創的教學方式在我們現在的教育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可在我看來,這種看似“亂糟糟”的教學方式卻很能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隨著年級的升高,老師就能逐漸掌握每一個學生的興趣志向,以及對問題的思考方法,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這才是因材施教,才能最大限度的張揚學生的個性。

更幸運的是小豆豆遇到了一位很特別的校長——小林校長。和小豆豆的第一次見面,校長很認真傾聽了小豆豆4個小時的“長篇大論”,這需要多麼大的耐心啊!小豆豆的錢包掉到廁所裡,她把糞坑裡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小林校長看到後只說:“弄完之後要放回去喔!”小豆豆愛鑽籬笆,衣服總是弄得一條一條的,為了讓他們毫無顧忌地玩耍,校長請家長們給孩子穿上最破爛的衣服到學校裡來。他會細心呵護每一個孩子,哪怕是一個生理友缺陷的孩子他也都一視同仁。讓人尊敬的校長唯一一次發火是小豆豆偶然碰上的——在廚房裡,校長衝著一個女老師發火,因為女老師對殘疾的高橋君說了一句欠考慮的話。想想我們自己,天天都在用言語和孩子們進行溝通,但有時我們會因為一句不經意的話刺傷某個學生稚嫩的心,而小林校長卻始終做到尊重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們的個性,“以人為本”,看到這,我不由自主對這個"頭髮稀疏,牙齒脫落"的老人肅然起敬。

巴學園每天的午餐都必須有校長規定的“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這是校長不想讓小朋友們偏食而制定的營養午餐。到了晚上還可以在大禮堂裡支起帳篷“露營”,聽校長講旅行故事。運動會的每個專案都是校長策劃的,每個專案都能讓孩子發揮自己的特長。那個在一般人眼中是殘疾人的叫高橋君的孩子,在運動會上成了巴學園的驕傲。巴學園每天都發生著奇奇怪怪的事情。小豆豆可以在這個學校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隨心所欲地實踐她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對於小豆豆這樣的“問題學生”,小林校長用自己的言行舉止讓孩子們感受到愛與平等,以至於學生散步的時候都不由自主的排成整齊的隊伍,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學到了知識。校長高超的教育藝術逐漸激發著學生對老師、對學校以及對學習的熱愛。我想,當巴學園裡的所有孩子為聽到“巴學園是壞學校”而感到憤怒,並把他改成“巴學園是好學校”的那一刻,小林校長應該是最幸福知足的時刻吧!

孩子探索未知的慾望總是很強烈,當學校宣佈將有一輛新的電車教室到來的時候,孩子們的好奇心瞬間膨脹了。大家都在討論這輛電車會從什麼地方開到學校來,電車的軌道怎麼鋪設進學校,他們渴望能夠親眼見到。小林校長捕捉到了孩子的心,為了滿足學生的探知慾,允許他們帶著睡衣和毛毯夜宿在學校,等電車的到來,親眼目睹新的電車教室是如何進入學校的。這對於只有上一年級的學生家長而言,夜宿學校肯定是一百個不放心,父母們總習慣於替自己的孩子打點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維套用到他們身上,可是小豆豆的媽媽卻獨有創新,終於小豆豆在那個晚上,親眼看到了電車進學校的過程,這無疑是書上學不到的,是校長和媽媽讓小豆豆獲得了其他孩子不可能收穫到的知識。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張秋生說過:不要把孩子放在與成人對立的強制的軌道,成人要尊重孩子、瞭解孩子、解放孩子,做到真正從兒童出發,倡導兒童本位。我們的孩子都有強烈的好奇心,活潑天真的性格,可我們成人卻常常從自己的立場,從我們的視角,藉著愛的名義把自己以為重要的強加給孩子,從來沒有平等理解地蹲下來問問孩子需要點什麼,因為不理解,所以我們常常站在孩子的世界之外。我們是否應該考慮站在孩子的角度,給他們多一點理解,少一點說教;多一點耐心,少一點責罵;多一點寬容,少一點限制,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像小豆豆一樣健康快樂成長。

看完了整本書,讓我欣賞到了真正理解孩子,給予孩子自由的母愛以及小林校長獨特的、“不可思議”的教育魅力,讓我真正體會到了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我想這不僅僅是小豆豆的成長旅程,也讓我經歷了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電車之行”,這是這個暑假最有收穫的智慧之旅。

“不要硬把孩子塞進老師設計好的模式中,要讓他們在自然的環境中無拘無束。因為孩子們的夢想遠比老師計劃的還要遠大”這是小林老師說的,是的,要是教育是一門藝術,那麼我們的孩子就是一件件未經雕琢自然的璞玉,這些璞玉或許會有差異,但是,要相信,都是能成大器的,這就需要我們這些能工巧匠,耐心,精心,賦予愛心的雕刻,這是一個漫長而重大的過程,但是卻是那麼美麗且極具意義。作文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3

假期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我開始時是很隨意地看一看,但越看越被這本書吸引住了,我的心被小林校長先進的教育理念深深地震撼了,讓我從另外一個角度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觀念。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的代表作。這本書講述了作者上國小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這本書不僅帶給全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成為20世紀全球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

說心裡話,我是羨慕小豆豆的,調皮的她碰到了一個好校長,小林校長對幼兒教育有他獨到的見解。他很有耐心連續聽六歲的小豆豆說四個小時的話而不打呵欠,最可貴的是他在聆聽小豆豆的談話中始終面帶微笑,並對小豆豆話表示出極大的興趣,時不時還發出幾聲感慨!即便是小豆豆的說話內容、說話順序、說話方式,都有點零亂,他還是那樣耐心地聽著。多麼富有靈性的教育方法。所以作為老師來讀讀這本書,能幫助老師來探索孩子的內心世界,從而我們會發現小林校長這種教育方式很適合孩子的成長,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才是教育孩子的出發點。作為老師也要好好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不能統一化,而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重視他們的個性和興趣,學會“傾聽”學生的每一句話,耐心細緻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使他們愉快地生活。

一、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尊重

巴學園最妙之處是教導學生尊重別人,尊重自己。也就是現在我們所提倡的“愛人,愛己”小林校長真正地實現了這一點。

如何尊重自己,愛自己呢?那就是通過實現別人對孩子的尊重,讓他自己贏得信心和自尊,那麼自重也就在心中建立起來了。對身體上有缺陷的孩子要給予特別愛護,這種愛護不是溺愛,而是適當地用一些方法幫他跨越一些自己因為身體缺陷而無法完成的任務。書中描寫了高橋同學是一位身患殘疾的學生,校長不但沒有歧視他,而且在運動會上安排的比賽專案都便於高橋同學取得第一名,目的就是為了消除他那因身體殘廢而產生的害羞心理,此外校長還採取了一些儘可能的措施,比如讓孩子們不穿游泳衣一起跳入游泳池,其目的也全是為了使高橋同學呀,泰明同學呀,以及其他身體上有殘疾的孩子們能消除自卑感和“自己不如別人”的心理。由於校長的這一番苦心,那些生理缺陷的孩子事實上都沒有了自卑感。

小林校長成功了,然而當他聽到女班主任不恰當的評價竟然生氣了,這是這部小說中的一次描寫小林校長生氣,小林校長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殘疾學生竟如此關心、愛戴,讓我們回到課堂,我們又是如何對待我們自己的學生呢?

人們曾信奉過這樣一句話——失敗是成功之母。事實上,這句話並非十分有效。試想,有多少人失敗之後頹喪、消沉下去,能有幾人在屢敗之後站起來呢?成人這樣,那些活潑好動、缺乏耐心與恆心的10歲左右的國小生又會如何呢?請看看那些小心發言、生怕說錯的孩子和那些被老師否定後悻悻地坐在那兒、不知所措的愁容;再看看那些說話響亮、侃侃而談的孩子和那些被老師肯定後近乎於“得意”的笑臉吧。難道我們還看不出來嗎?

我們的學生身體是那麼健全,頭腦是那麼聰明,作為老師的我們是否真正的向小林校長那樣為學生考慮,一個一年級的國小生竟然把校長當做好朋友。然而我們的學生是否真正的把我們當作他們的好朋友呢?這一點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二、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欣賞

每一個學生都有長處和閃光點,有的也許教師也無法比擬。學生作為發展中的個體,固然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儘管如此,教師也要保持用欣賞者的眼光看待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懷、愛護和肯定,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欣賞,也許教師對他的欣賞正是他勤奮學習和創新的目標和動力。給每個孩子信任的目光、鼓勵的話語吧,也許你的一個眼神、一段話語就是一個孩子即將成功的基石。

書中的小豆豆,身上有好多孩子的優點,但同事也有不省缺點,大家對小豆豆的抱怨和擔心的聲音,已經參賽過小生的家長或老師們,傳到小林校長的耳朵,每當小林校長看到小豆豆,就會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如果一個大人仔細聽這句話,就會發現,“真是”這個詞中,含有非常深的意義,遺憾的是,小豆豆明白這一層意思,是在經過了幾十年之後。不這當時的小豆豆雖然還不能理解小林校長話中具正的含義,便在她的心中,也懷有了“我是一個好孩子的自信。”每當小豆豆要做一件什麼事的時候,她都會想到這句話,正是這句寶貴的話,決定了小豆豆的一生。

從小林校長身的教育理念上使我感受到,學生在學習中未免做出一些令人發笑、幼稚無知的事情,教師絕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審視一個孩子的所為,而應積極地鼓勵他,正確地引導他,從而使其進步。也許你給他的欣賞、嘉獎正是他前進的信心和勇氣。我班有一個小男孩,脾氣倔,字寫得不太好,硬硬的、大大的。有一次,看見他正寫字,我不禁彎下腰和氣地對他說:“看你寫得多認真,字也很有個性,如果用筆再輕些,字寫得再小些,那字可就更漂亮了。”他聽完沒說什麼,但那以後,我卻經常看到他埋頭苦練的身影。後來,他的字果真有了很大進步。

三、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信任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人的熱情,對人的信任,形象點說,是愛撫、溫存的翅膀賴以飛翔的空氣。”這句話對教師而言,無疑可作為職業的信條之一。面對缺少社會錘鍊而略顯稚嫩、心靈純潔的.學生,給以適度的熱情和信任,能使“愛撫、溫存的翅膀”飛得更高!

書中小林校長,看到小豆豆在便池裡找錢包時,不但沒批評還像好朋友似的囑咐她,“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一般來說,大人們要是看到了小豆豆在做的事,會說“幹什麼蠢事呢”或者“太危險了,快停下”。或者也會有態度截我不同的大人說“我來幫你吧”。但是,小林校長只說了一句話“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正是校長這種信任,才使小豆豆完完整整的不僅把小山放回原處,還把小山滲到地面的髒水也都放回了便池。雖沒找到錢包但也挺滿足意的,因為她自己幹了這麼多的活。實際上在小豆豆的滿足中還有一點是因為校長對她做的事沒有生氣,很信任,把她當做了一位很有人格的人來尊重。正是這種尊重和信任,小豆豆在“巴學園”的生活充滿了快樂。

“信任是一種有生命的感覺,信任也是一種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種連線人與人之間的紐帶。([美]戴維?威斯格特)每個人都渴望被別人信任,前提是你自己必須信任別人。信任身邊的人是交際的最起碼要求,是一切可能性前提,對於一個班主任來說,要管理好整個班集體,讓學生感受到被信任,那是一切工作的基礎。當學生跟我說“老師,這一期的黑板報讓我來負責好了,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相信我嗎?”,我點頭,並給予最起碼的微笑表示我對他的信任。儘管我對他的能力很瞭解,並且也知道有比他能力更強的學生在,但我這麼做能激勵他,鍛鍊他這方面的能力。當學生不止一次違規違紀時,低著頭很可憐地跟我說“老師,我下次再也不敢了,沒有下一次,我保證!”難道我能說我不相信你,你太讓我失望了嗎?我只有相信他,期望這是最後一次。

從小林校長和小豆豆的媽媽二人身上使我想到了作為一位老師有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比如應該怎樣耐心教育自己的學生,如何對待學習困難的學生,怎樣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怎樣評價自己的學生等問題,這本書給了我們答案,那就是從愛護學生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創造一個寬鬆愉快的教育環境,使學生健康地成長。

這本書不僅讓我記住了“巴學園”,記住了小林老師,同時重要的是我讀出了怎樣去面對一個孩子的行為,讀出了孩子同樣需要大人的尊重和理解。

在這本書中,小林校長說,無論哪個孩子,都具有優良的品質,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發現這些品質,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

我們知道:學生喜歡自己的老師,才會願意接受她的教育。正如古人所說:“親其師信其道”,做為老師,又何必板著面孔,讓學生一見就生畏懼呢?做老師,童真一點又如何,像個孩子一樣,與他們同歡樂,共悲傷,同他們一道感受成長的快樂,一同對事物充滿好奇、充滿熱情,一同在追索中前進!善於和他們交朋友,關心他們的快樂和憂傷,時刻不要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

“巴學園”——每一個學生都夢寐以求的地方。那麼作為老師我們是不是應該給他們建立一個這樣的樂園呢?

《窗邊的小豆豆》讓我反思自己的教師之路,同時也希望能像小林先生一樣在學生的心理種下愛和歡樂的種子。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要因材施教,及早地發現學生的優點,併發揚光大,把學生培養成為富有個性的人。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4

黑柳切子的《窗邊的小豆豆》是敬獻給奠定了她一生基礎,讓她的童年充滿陽光的小林宗作校長。這一點無可否認,因為他真正的熱愛孩子們,信賴孩子們,是充滿了熱情的教育家。

小林校長每次開飯前必問的“海的味道,山的味道”,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裡迴盪。不就是問帶了什麼菜嗎?天天如此,還這麼津津樂道。這簡單的問話裡蘊含著無窮無盡的知識,往大的方面說,菜就可以分成長在陸地上的,生活在水裡(海洋裡)的。我還記得書中孩子們討論“魚鬆”到底是海里的,還是陸地上的情景?孩子們在明白了“魚鬆”是什麼後,就知道了它的來源以及加工製作的過程。多麼偉大的小林校長,就連開飯前的一刻也給孩子們上了”自主,探究”的精彩一課。

“自主,探究”這兩個詞在新課程標準下出現的頻率頗高,而在日本早就重視自主,巴學園的孩子可以自主選擇先學語文,還是數學。上午完成了學習任務,下午就可以去散步,在散步中,在生活的大課堂裡學孩子們想學的,感興趣的東西。這讓我明白了戰後日本,為什麼會這麼快走出戰爭的陰影,成為亞洲的崛起。

日本戰後的經濟能快速的發展,教育立了大功。他們早就提倡“自主”的學習。開始上課,從學生喜歡的那門課開始,然後學生們就可以從自己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學習,先學語文也行,先學數學也行,出現了課堂上喜歡作文的在寫作文,喜歡常識的學生點起了酒精燈,把燒瓶裡的水燒得冒氣泡老師在教學中逐漸掌握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所在,以及他感興趣的方式,對問題的思考方法老師還能夠清楚地瞭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對於老師而言,在瞭解學生的基礎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的上課方法,對學生來說,能從自己的科目開始學習,會覺得非常開心,上課時多半是自習的形式,這是真正的學習,才不會發生心不在焉地聽講的情況。

這樣的班級人數為10個以內,那麼針對我們的現狀,怎樣讓學生進行真正的學習呢?場地、器材怎樣解決?這樣的理念在新課標下的教學中已有體現,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

的內容、方法,效果?怎樣才能真正的因材施教?我應該開始關注不同學生的個別差異,認識到不同發展水平的孩子在社會交往和情感方面的不同需求,認識到某些材料、某種教學方法不適合一部分學生,而另外的某些材料和教學方法則更適合他們。因此要根據學生的不同需要,進行調整實施個性化的教學。另外,把自己十幾年的教學所得,在新理念下,反思,提煉,繼續堅持每篇課文,每節課的“質疑問難”;繼續堅持大教學觀“大學校、大課堂、大課本”,讓學生有課內知識課外延伸,課外知識課堂展現的機會;繼續讓與生活並存、並行,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落實於生活的教學,永遠充滿生活的氣息。

我在這裡想多說幾句的是他們的父母。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見他們的重要性。讀完此書,我對小豆豆的父母,特別是對她母親的敬意油然而生。她與小林校長一樣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她讓豆豆度過了陽光燦爛的童年,奠定了她輝煌一生的基礎。

問題學生豆豆麵臨退學,她母親像所有母親一樣替女兒擔心外,沒有告訴豆豆這次退學的事情,怕在豆豆的心裡留下自卑的情緒,而是說我們去一個新學校看看吧?聽說那裡很不錯呢!豆豆在新學校裡建立的自信心也要歸功於母親。當豆豆第一次吃飯,拿出“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時,可以說是轟動了全校,因為她的飯盒五顏六色,看上去像花圃一樣漂亮,小林老師就她的“魚鬆”給大家上了生動的一課。

學校組織的一次次“探險”性活動,捉鬼,看海,野炊活動她母親都是舉手贊成,對小林校長的工作一直是用讚賞的眼光去看待,家校教育的和諧,是我們教師最希望的。

母親還是豆豆的好朋友,答應買小雞,豆豆讓狗咬傷耳朵時懇請母親的事,母親都說到做到,沒有事後懲罰小狗;“跳沙灘,入糞坑”這些在一般家長眼裡無法容忍的事,而她母親卻毫無責備,只是提醒她注意安全。

問題學生的教育上,學校肩負著重任,而家長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只有家校配合,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小林校長以他獨特的方式創辦了一所非常特殊的學校——巴學園,整個學校是由幾輛電車改裝成的,孩子們的教室就是電車箱。一個班級就十來個學生,孩子們不必按照規定的座位坐,憑自己的心情每天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座位。更有趣的是老師上課的方式也不一樣,從第一節課開始,老師就把當天要上的所有的課的問題點滿滿地寫在了黑板上,孩子們只要從自己喜歡的那門功課開始學起,這樣孩子們就非常開心進入了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到老師那請教。這樣的學習是充分自由和自主的,這樣的學習更有利於老師充分地瞭解學生,進而因材施教,所以這樣的學習也稱得上是真正的學習。

小林校長的巴學園是豐富多彩的,他與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某些教育思想不謀而合,他的學校也充分體現了“生活教育”的思想。每天,孩子們如果上課效率高,一上午就把所有的學習內容都解決了的話,老師就會帶領孩子們到校外去散步,那是孩子們最開心的事情,在散步中,孩子們看到什麼,老師就相應地滲透相關的知識。在與大自然那麼親密、融洽地接觸中,孩子的思想被放逐了,心靈被解放了,到處充滿著他們的歡聲笑語,那是在學校裡永遠也學不到的。最有心的是,有一次校長還請了一個農民給孩子們上課,地點設在了校外九品佛的池子旁邊,農民老師給孩子講起了如何種莊稼,邊講還邊在地上做示範,從除草到翻地,從培壟到播蘿蔔的種子,施肥等等,一項一項地做給大家看,還給大家講了別的有關蟲子,鳥兒,蝴蝶,天氣等方面的知識。最後大家一起動手幹完了播種的活兒,孩子特別的高興,一個個儼然成了播種的高手了。在以後的日子裡,孩子們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種的莊稼了,他們總會湊到一起談論自己的莊稼的事。那是多麼精彩的一課啊!相信孩子們定會終身難忘。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陶行知先生是最瞭解小孩子的了,他鼓勵孩子的奇思異想,他肯定孩子的創造力,他要求老師也能變成小孩子

,平等地和小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勞動,站在小孩子的角度去體會他們。而小林校長也是一個真懂小孩子的老師。他總是對巴學園的家長說,要讓孩子們穿最差的衣服到學校裡來,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他知道愛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如果把衣服弄破了,弄髒了,就會被父母罵,但是穿上最差的衣服,舊一點,結實一點的,就沒關係了。小豆豆最喜歡的是爬鐵絲網籬笆,媽媽看來根本沒什麼有趣,只會覺得很累,但是小孩子卻樂此不彼,所以她也真正佩服小林校長。還有值得敬佩校長的就是,巴學園的孩子,從來不會在別人家的牆上亂塗亂畫,因為在學校裡,他們已經盡情地畫過了。上音樂課的時候,校長給每個孩子發一根粉筆。大家在禮堂上拿著粉筆各據一方,或滾,或跪,或坐,隨便用什麼姿勢都可。校長彈鋼琴,孩子就和著節奏,在地板上寫出音符,無論把音符寫得多大都沒關係,這種感覺好極了。在紙上寫,不能寫得那麼大;在黑板上寫,沒有那麼大的地方;在地板上寫,還能夠“自由地運動身體”,“無論節奏有多麼快,都可以盡情地快速書寫。”時間多的話還可以畫上飛機啦,娃娃啦,最後可以把整個禮堂連成一大幅畫。當然清洗工作,還得教給孩子們,在勞動中,他們就更加體會了亂塗亂畫,要收拾乾淨非常不易。

小林校長經常對小豆豆說的一句話:“你真是一個好孩子!”這句話對小豆豆來說是多麼地珍貴,一直鼓勵著她,支援著她,如果沒有遇到這樣的好老師,那麼今天的這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恐怕就會在“壞孩子”的陰影下,被自卑心理所包圍,而不知所從。教育博大精深,而我們只有在教育的藍天下,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才能搏擊長空,才能無愧於每一個孩子。

以上是我對《窗邊的小豆豆》一書的簡單體會,作為一個教師,我的前輩已經為我樹立了許多傑出的榜樣,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教育者,絕非一朝一夕可以促成的,要從平時的點滴去積累,從每一件小事去關愛每一個可愛的學生。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5

最近,經推薦,拜讀了在家長圈中很有名的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這是日本作家黑柳徹子女士根據自己國小一、二年級在巴學園度過的一段時光寫成的回憶錄。這是一本關於愛和教育的書,字裡行間無不流淌著溫暖的童真、童趣,還有人性化教育之光。

《窗邊的小豆豆》作為日本史上銷量最大的一本書,作者的寫作手法的確很有特點,流暢、簡練、直白而打動人心。比如面試時初次看見“校長先生”,是這麼描寫的:“他的頭髮已經有些稀疏,前面的牙齒有點也脫落了,但臉上的氣色非常好。他的個子不算高,不過肩膀和胳膊都很結實,黑色的三件套西裝已經舊得有些走了形,但穿在他的身上卻顯得非常整齊。”寥寥幾筆,就把一個平易近人、健康向上、簡樸自律的教育者的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在“泰明死了”一節裡,對小豆豆走出舉行葬禮教堂後的一段描寫更是畫面感人:“外面仍然春光明媚,正像第一天在電車教室裡遇到泰明時一樣,陽光是那麼燦爛,灑落在小豆豆的周圍。但是,此時的小豆豆臉頰上卻沾滿了淚水,這和兩個人第一次相遇的時候,是那麼多不一樣。”看到這裡,我的心情已彷彿和小豆豆一樣,無限懷念可愛的泰明同學,熱淚禁不住在眼眶裡打轉。

作者雖然整本書主要描述了在巴學園的學習和生活經歷,但是通過筆觸帶給我們的卻是一個內心充滿了對孩子們無比的愛和對教育事業的無限追求的教育家的形象——巴學園的創辦人、校長小林宗作先生。

小林先生非常尊重孩子的天性,對他們的心靈精心培育、呵護。小豆豆在轉學來巴學園之前,在老師眼裡是一個非常“頑劣”的學生,上課時經常不專心,把桌子弄得啪嗒啪嗒響,還大聲地和窗外的宣傳藝人打招呼,最後老師只好讓小豆豆的媽媽給她辦理“退學”。就這樣一個“難纏”的學生,在進入巴學園面試時,校長先生不但沒有嫌棄她,而且還耐心地聽她喋喋不休、天南海北地講了四個小時的話,而且是很“專注地”、“一次也沒有露出不耐煩的樣子”,讓小豆豆歡喜得不得了。看到這兒,想到平時孩子跟我們興高采烈地說一些事時,作為家長的我們卻嫌他們煩、浪費時間,忽視了孩子被傾聽的需要,真是慚愧啊。在課餘時間裡,小林先生會給孩子們充分的自由,讓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在沙坑裡打滾、爬樹、做實驗等等。最經典的是在《放回原處》這一篇裡,說的是小豆豆心愛的小錢包掉到便池裡,小豆豆“不屈不撓”地在裡面掏呀掏,直到上課時間已經過了,“舀出來的東西已經堆成了一座小山”。校長先生看見了,也沒有責怪她、阻止她、或者替她做,而是隻在中間有意無意地經過兩次,過問一下小豆豆就走了。這是多麼的尊重和保護孩子做事情的意願呀,連小豆豆的媽媽知道後也稱讚小林先生“非常了不起”。

在教學活動中,小林先生非常注重同學們人格和心靈的養成。為了讓孩子們對食物產生食慾並有助於身體消化吸收,他創作了名為“好好嚼啊”的飯前歌,還讓大家從家裡帶來具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食物,使孩子們第一次關注到“吃”和“食物”本身,併產生了濃濃的興趣,這是多麼符合孩子天性的養成方式啊,比“要珍惜食物”、“不能挑吃偏食”之類的說教強多了。不同於要求游泳必須穿泳衣的做法,小林先生鼓勵孩子們不穿泳衣光著身體游泳,讓孩子們知道“無論什麼樣的身體,都是美麗的”,好讓一些身體矮小和有缺陷的孩子消除對自己身體的羞恥感,讓大家感覺到彼此是一樣的平等的人。

巴學園的校運會,沒有設定常見的一些田徑專案,而都是一些比如“鑽鯉魚尾巴”和“接力上樓梯”之類好玩的比賽,而且讓人吃驚地最後“每個專案的第一名都被全校個子最矮、手腳最短的高橋君拿走了”,這樣的結果,除了最讓高橋君充滿自信外,“各有所長”的觀念,恐怕也被深深植入到孩子的心裡了吧?最有意思的是,校長小林先生給大家頒發的獎品都是些蔬菜,比如一根胡蘿蔔、兩根牛蒡、一束菠菜之類的,孩子們開始是各種不解,後來先生解釋說:“今天晚上,請媽媽把這些做成菜,用你們的努力得來的蔬菜,做全家晚飯的菜餚,肯定很好吃!”。這真是絕妙的校運會呢,通過團隊合作換來獎勵,再轉化為與家人一起分享的'食物,“努力—獲得”的過程完整地讓孩子們感受到了。這特殊的獎品估計比什麼獎狀、獎金之類的更能讓同學們開心吧?比起一些為辦而辦、為比而比的校運會有意思多啦。

有一次,小豆豆被大榮君扯辮子弄哭了,向校長先生哭訴,校長先生聽後笑著稱讚小豆豆的辮子很好看,一下子就把小豆豆逗得轉哭為笑,大榮君後來向小豆豆道歉了,並說校長先生教訓了他,告訴他對女孩要友好,一定要尊重女孩,愛護女孩,這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男尊女卑”為社會主流的日本是多麼的難得啊,這對大榮君也是一個很大的觸動,只這之後他再也沒有因此這樣的事被教訓過,由此可見,小林先生是很善於利用教育契機來引導孩子的。小林先生對孩子們是這麼和善,但是有一次竟然對一位老師“發火”了。原因是課堂上,班主任老師開了一個不太適宜的玩笑,問因為身體有缺陷而不能再長高的高橋君“有沒有尾巴”,引起了高橋君的慌亂。後來小林先生單獨在廚房裡,質問班主任老師:“您難道不知道這有多嚴重嗎?我對高橋君費了多少心思,這一點,您怎麼才能理解呢?”這是憤怒,更是痛心,一個對學生精心培育、呵護的教育者的形象入木三分。

小林先生還為同學們策劃了很多有趣又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當暑假開始的時候,帶大家進行了一場新奇又好玩的“禮堂露營”,感受在外住帳篷過夜;坐船去大海泡溫泉,體驗漁村生活;學期中到溪谷野炊,一起動手搭灶撿柴、切菜做飯……對於這些經歷,作者認為“是一生中難以忘卻的開心記憶,是非常寶貴的經歷”。為了讓大家認識勞動,還請來一位“旱田老師”教給大家很多“關於蟲子啦,鳥兒啦,蝴蝶啦,還有天氣的知識”,還讓孩子們帶上鋤頭等工具,到田裡學習拔草、翻地、培壟、播種和施肥。這些都是真正的、與大自然緊密聯絡的勞動啊,是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這恰與我國傳統的耕讀文化是符合的。現在物質生活條件好了,我們的孩子們已經脫離了田間勞動,不能說不是一種教育的缺憾。

書中記錄的雖然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巴學園,其中許多教學理念還是讓我耳目一新的。比如巴學園會組織學生們演出一齣戲劇,扮演各個角色,讓大家通過對白、表情、肢體動作來感受劇情和人物心理。這除了充滿趣味之外,無疑對語文的學習也是很有幫助的。巴學園每天都第一節課從每個小朋友喜歡的科目開始,可以畫畫、可以做算術,還可以做物理實驗,這可讓孩子們樂壞了,從而把自己的學習興趣激發了起來。小林先生還教孩子們做一種隨著鋼琴的節奏而在環形路線行走中用手腳打出相應變化節拍的韻律操。小林先生認為:“韻律是讓身體的組織結構更加精巧的遊戲,是教給我們怎樣去開動心靈的遊戲,是讓心靈和身體理解節奏的遊戲。”他的這種身心靈健康發展做法與當下只關注學習成績的應試教育相比,孰優孰劣,不言而喻。在當年,校長先生就經常感嘆說:”過於依賴文字和語言的現代教育,恐怕會使孩子們用心去感受自然、傾聽神靈之聲、觸控靈感的能力漸漸衰退吧……有心靈卻無法理解什麼是真。不會感動,也不會充滿激情……”。我們的教育,到底是為了培養那麼幾個狀元、一小部分精英,還是把大多數孩子都培養成具有健康人格、體魄和良好素質的接班人呢?小林線索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這也正是巴學園的“巴”代表的巴形圖案的寓意。如果說是“大學聯考獨木橋”造成了這一無奈,那麼是否到了應該改變教育觀念,大力為學生成長“鋪橋造路”的時候了呢?

在後記中,作者介紹了當年和她一起在巴學園“一道在電車教師旅行的夥伴們”,包括作者本人共12人,有7人後來都上了很好的大學,而且很多都成為了各自領域的人才:比如主人公小豆豆現在是電視主持人、作家,運動會上拿第一名的高橋君,明治大學畢業後在電氣公司擔任重要職位,校長先生的三女兒美代在國立音樂大學教育系畢業後擔任音樂教師,“物理實驗達人”阿泰,東京教育大學畢業後成為日本頗具代表性的物理學家等。其他人即使沒有讀到大學,也多數成為了在各自領域的有一定事業成就的人,如揪過“我”小辮子的大榮君是東洋蘭鑑定專家,天寺是軍醫,阪本敏子是有名的資深髮型師。這證明了在巴學園走出來的孩子大多都能有追求理想和幸福的能力,從而也可看出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孩子的、培養“全人”的教育。

總之,《窗邊的小豆豆》描述的是一個理想的“小人國”世界,蘊含了所有孩子心中對於學校的夢,也為追尋人性化教育的老師和父母們提供了一個藍圖和思索的空間,值得反覆閱讀。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6

1《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其實天下沒有壞學生,只有壞老師和壞家長。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樣的,只是某些孩子生性好動(比如小豆豆)和一些孩子比較大咧咧。 但是不管他們因此犯了錯誤還是怎麼樣,都不可以妄下"壞學生"的定論。 他們都需要尊重。 老師和家長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要注意,先尊重學生,嘗試從他們的那個角度想一下這件事情,弄明白他們為什麼這麼做。跟他們平等地交談,解開他們的心結,然後再教導。而巴學院就是這樣,比如說,巴校長第一次見小豆豆的時候聽她講了四個小時話,不打斷,知道她想停的時候才停。這就是尊重。有了尊重才能夠溝通。而現在很多教育者和家長恰恰忽略了這一點。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教育者對孩子們的熱愛。和對教育事業的熱心。這是源源不斷的動力!

童年的香味兒和千金難買的教育真言就在這本書,這就是當我看完了《窗邊的小豆豆》最大的感想。

巴學園,儼然一個教育的理想園,正是因為這樣一位理想的校長---小林宗作校長。他對幼兒教育有獨到的見解:他很有創意、會想到用廢棄的電車改裝成上課的教室;他尊重兒童,擁有著博大的人文情懷。他很有耐心連續聽六歲的小豆豆說四個小時的話而不打呵欠;當小豆豆把糞坑裡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校長先生只說"弄完之後要放回去喔!"他會細心呵護每一個孩子,哪怕是一個生理友缺陷的孩子。不由自主對這個"頭髮稀疏,牙齒脫落"的老人肅然起敬的.同時,我想我已經找到了自己所要找的東西,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的價值就在能把孩子的這種本真發掘出來並保持下去,讓他成為他自己。"

同樣是基於愛,我們身邊的很多父母並未如小豆豆的父母那樣,或許在他們認為,愛的方式只能是教育與管理,而不是寬容與順從,或許在他們眼裡,對於孩子的妥協就意味著放棄。當然,不是所有的方法我們都應該去接受,而我也並無意指責或評判什麼。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童年,也都曾從教育的歷程中一路走來。很多時候,愛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得到的結果並不一定就如人所願。書只是引子,我們卻應該去承擔思考的責任。

中國的父母們總習慣於替自己的孩子打點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維套用到他們身上,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人生經驗對孩子真的有用嗎?孩子們難道就不應該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嗎?孩子們誠然要學會適應社會,但適應難道就意味著個性的泯滅嗎?

這本書不僅讓我記住了"巴學園",記住了小林老師,記住了一個慈祥的媽媽,讀出了怎樣去面對一個孩子的行為,讀出了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讓我們好好思考一下過去的我是如何,今後又該如何吧

7歲的小豆豆在大人的眼裡肯定是算不上個好孩子,她剛上國小一年級便被學校強制退了學。好在"玩劣"的她被一個在外人看來非常"怪"的學校收留了。這個怪怪的校長,極其注重對孩子自身個性的培養,並給孩子們充分的自由空間。於是小豆豆們獲得了真正的來自於心靈的感動。下面節選的文字就是描寫小豆豆在巴學園第一天的學習生活。

2巴學園的小豆豆們

午飯後,小豆豆和大家在校園裡蹦蹦跳跳地玩了一會兒,回到電車教室後,女老師對大家說:

"同學們今天學習得很努力,下午想幹什麼呢?"

小豆豆想:"哎?我想幹什麼?"但是大家早已經異口同聲地說:

"散——步!"

於是,老師說:

"好啊,那麼走吧!"

說著,老師站了起來。國小生們趕緊開啟車門,穿上鞋子,飛跑了出去。小豆豆雖然和爸爸還有牧羊犬洛基一起散過步,但是從來不知道在學校裡也可以出去散步,不由得吃了一驚。但是散步原本是小豆豆特別喜歡的活動,所以她也慌忙穿上鞋子。

後來小豆豆才知道,老師在早晨第一節課的時候,把一天裡要學習的問題點全部寫在黑板上,如果大家都非常努力,在上午就把一天的學習計劃都完成了的話,那麼下午一般就會去散步。這一點,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全都是一樣的。

出了校門後,女老師走在中間,九名一年級的國小生沿著小河邊走著。小河的兩岸排列著高大的櫻花樹,就在不久前,櫻花剛剛怒放過。現在視野所及,是一望無際的油菜花。

"我們是要去九品佛散步。"

穿著有小兔子圖案的揹帶裙的女孩子說。這個女孩的名字叫"朔子",朔子告訴小豆豆好多事情,像"以前在九品佛的水池邊上,看到過蛇"啦,"九品佛的廟裡有一口古井,曾經有流星落在井裡"啦之類。

國小生們一邊唧唧喳喳地說著話,一邊向前走著。天空藍藍的,許許多多美麗的蝴蝶翩翩地飛舞著。

大約走了十分鐘,女老師停下了腳步,指著黃色的油菜花,問:

"這是油菜花。油菜為什麼要開花呢,大家知道嗎?"

接著,老師講起了雌蕊和雄蕊的知識。國小生們都蹲到了路上,觀察油菜花。老師告訴大家,蝴蝶也在幫助花兒開放。確實,蝴蝶們都是一副忙忙碌碌的樣子,真像是在給花朵幫忙呢。

然後,老師又開始向前走去。國小生們也結束了觀察,站起身來。不知是誰說了一句:

"雄蕊和紅眼睛,不一樣吧?"

小豆豆心想,"大概是不一樣的吧",但也不太確定。不過,雌蕊和雄蕊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大家都已經非常明白了。

又走了大約十分鐘,這回看到了一片茂密的小樹林,那就是九品佛的寺廟所在了。

進去之後,大家唧唧喳喳地向自己喜歡的地方跑去。朔子說:

"我們去看有流星的井吧!"

小豆豆嗯了一聲,就跟在朔子的身後跑過去了。說是一口井,但實際上有她們倆的胸口那麼高,好像是用石頭砌成的,還有一個木頭做的井蓋。兩人拿下井蓋,向下面望去,只見漆黑一片,使勁睜大眼睛看去,只見到模模糊糊的一大塊東西,也不知是混凝土的還是石頭的。小豆豆想象的閃閃發光的星星,卻怎麼也看不到。小豆豆把頭鑽到井裡,過了好一會兒,才抬起頭來。

然後,大家一看了仁王的塑像,塑像的肚子非常好笑。而在昏暗的佛堂中,大佛的塑像卻有點兒嚇人,大家一邊這麼想,一邊偷偷地看了幾眼,然後又把腳放在留著天狗的大腳印的石頭上,比較一下自己的腳和天狗的腳;在池邊轉悠的時候,大家衝著池裡小船上的人喊:"你好!";在墓地的周圍,大家撿起圓溜溜的黑色卵石,踢著玩……玩啊玩,大家差不多玩得心滿意足了。特別是小豆豆,第一次出來散步,非常興奮,每當有什麼新發現,常常發出驚喜的叫聲。

春日裡的陽光,已經有點兒西斜了,老師說:

"我們回去吧!"

於是,大家又走過油菜花和櫻花樹之間的`路,向學校走去。

對於孩子們來說,"散步"的時間是自由的,是可以盡情玩耍的時間,但實際上,散步時間卻是可以學習理科、歷史、生物等知識的寶貴的時間,這一點,孩子們還沒有察覺到。

小豆豆已經完全和大家成了朋友,感覺就像以前一直在一起的老朋友一樣。所以,在回去的路上,小豆豆向大家大聲提議說:

"明天,我們還來散步吧!"

孩子們都興奮地跳起來,異口同聲地說:

"就這麼說定啦!"

蝴蝶仍然是忙忙碌碌的樣子,遠處近處都傳來鳥兒悅耳的歌唱聲。

小豆豆的心裡被喜悅塞得滿滿的。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7

一口氣讀完《窗邊的小豆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什麼是愛的教育?這才是真正的愛的教育,一切從孩子出發,一切為孩子考慮。從校門開始,沒有富麗堂皇的裝飾,只有兩棵矮矮的綠色的樹,所有深邃的教育思想就是從這兩棵綠色的樹開始發芽,從孩子的心靈出發,給他們一個心目中的學校。於是,電車成了教室,每天的課程從各自最喜歡的課程開始,喜歡作文的在寫作文,喜歡數學的在做算術,喜歡物理的點起了酒精燈,把燒瓶燒得“咕嘟咕嘟”冒泡,這樣的一天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以快樂為開始的一天。吃飯了,營養學的搭配以簡單的一句話來教育:海的味道,山的味道。

孩子們的飯是自己帶的,那些在陸地上生長的,比如牛呀豬呀雞呀就全歸入山的味道,而魚呀,紅燒海味就要歸入海的味道去了,而校長也總是這樣拜託家長:請給孩子們帶來海的味道,山的味道。而每次吃午餐的時候,還要唱上這麼一曲歌曲:好——好——嚼呀,把吃的東西, 嚼呀,嚼呀,嚼呀,嚼呀,把吃的東西……每天還輪流有一個孩子在中間講講他樂意講的有趣的事情。這樣有趣的午餐哪個孩子不喜歡呢,哪個孩子會認為這樣的午餐不是人間的美味呢?而聯想到我們孩子的吃飯,我們以古訓教育孩子:食不語。在這樣的環境下,又怎能不味同嚼蠟呢!下午,如果上午的課程都學完了,老師會帶領孩子們去散步,在散步中,老師會藉此機會給孩子們介紹各種昆蟲和植物的知識,在孩子們完全放鬆的心靈裡播種下生物學的各種知識。

學校裡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成為教育的資源。有一次,學校裡要運來一輛舊電車作為教室,孩子們百思不得其解:這麼大的電車,沒有輪子,怎麼可能運到學校裡來呢?他們很想親眼看看這一重大而又神祕的搬運過程。電車是在晚上運來的,於是,校園裡出現了這奇異的一幕:當電車被巨大的牽引車運來的時候,那些為了看這神奇的.一幕而特意帶著毛毯睡在學校大禮堂的孩子被老師喊醒了,他們睜著好奇的眼睛,望著電車,那時候,還沒有起重機,人們在電車下墊上粗大的圓木,讓電車在圓木上一點一點滾動,慢慢把電車從牽引車上,卸到了校園裡。校長乘機解說著:好好看看,那個叫“滾軸”利用滾動的力量,就能移動那麼大的電車。孩子們認真地看著,他們穿著睡衣站在清晨的陽光裡,能夠看到這一情景,孩子們從心裡感到幸福。

學校,不應該只是文質彬彬的知識傳授,它應該創造各種活動,讓孩子經歷一次次刻骨銘心的體驗。那麼當孩子們終於長大成人的時候,他們回憶曾經的學生生活時,不會只是記住了幾個詞語和幾篇文章,隨著記憶飛弛而來的,還有那和純真的童心相交融的各種歡樂的經歷!巴學院組織了那麼多豐富多彩的活動,帳篷露營活動,雖然那帳篷是搭在禮堂的,但是當孩子們終於支好帳篷的時候,他們在各個帳篷間飛快地穿越而過時,當他們從帳篷裡探出一個個小腦袋聽校長講各種國外經歷的時候,你能說,孩子們還沒有找到那種“露營”的感覺嗎?為了讓孩子們試試自己的膽量,學校開展了一個“試膽量”的活動,幾十個裝扮成妖怪的孩子躲在墓地裡,其餘的孩子去找妖怪,孩子們終於出去找妖怪,在找妖怪的路途上,他們也終於測出了自己能忍受多少的恐懼。

那些扮妖怪的孩子因為躲在墓地裡沒有人去找他,有的嚇得哭了起來,被老師領了回來,有的被蚊子咬了,但無論是誰,都並不後悔,即使那些哭的孩子,很快也破涕為笑了,這淚水浸透了孩子成長的歡樂。還有很多這樣的活動,像到海邊游泳的溫泉旅行,請來農民老師教孩子們去田間勞動,到名勝之地去野炊,為參加戰爭的校工阿良開茶話會……所有一切的一切,讓孩子們經歷了多少的歡樂與激動,孩子們在各種活動中成長起來,伴隨著這種成長的是孩子們各種刻骨銘心的情感體驗,一顆慢慢長成的敏感豐富的美麗心靈。

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小林宗作校長,他是巴學院的精神領袖,代表著校園文化的主流方向,他雖然是校長,卻本著讓教育適合每一個孩子發展的教育思想,始終和學生站在同一層次的精神層面上進行著各種平等的對話和交流。當小豆豆的媽媽領著被退學的小豆豆來到巴學院報名的第一天,小林校長對小豆豆的考核就是讓小豆豆隨便地說說自己想說的事情,這一說,就是整整四個小時,而校長就在旁邊饒有趣味地聽了四個小時。聽一個一年級的孩子講了四小時的話,就是孩子的親身父母也不一定能做到,但是日理萬機的校長卻用自己的耐心、愛心做到了,也讓我深深地懂得了,能耐心地傾聽孩子說話本身就是一種偉大的教育。而這樣的事例簡直太多了,他拜託家長讓孩子穿最差的衣服到學校裡來,為的是讓孩子不會受好衣服所累,能自由活動,也不會因為衣服弄壞而受家長的責罵。小豆豆因為錢包掉在了糞池裡,便用長把舀子從廁所的掏口舀,舀出了很多髒東西,校長看到了,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弄完以後,要把這些放回原處。而這句平平淡淡的話卻折射出校長多少深厚的教育思想:孩子總是以他們的思維方式來幹一些我們大人看來完全不可思議的事情,一個真正懂教育的人就是走進兒童的思維方式,引領孩子以這種思維方式合理地幹完這件事情,直至滿足他們的需求與好奇。

為了讓個子矮小、永遠也不會再長高的高橋君樹立自信,體會成功,校長舉辦了一個運動會,有很多專案就是專門為高橋君設立的,比如只適矮個子孩子的“鑽鯉魚肚子”,比如“一級級爬臺階”比賽,都是高橋君奪得了第一。高橋君就是在運動會上從心理上長高了個子,體會到了他以後也許永遠體會不到的成功,而他的自信也從他一次次登上領獎臺的那一刻生根發芽,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樣的高橋君一定會走出自己生理的陰影勇敢地直面他今後的人生。事實也的確如此,因為本書是黑柳徹子自傳體小說,書中發生的故事大都是真實的。而文中提到的各種人物作者都在後記裡作了補充交代。高橋君後來擔任一公司的“協調工作”,職位非常重要。從巴學院裡還走出了很多成功的人士:小豆豆是著名的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親善大使。大容君成為日本屈指可數的鑑定專家。阿泰成為美國一所著名的物理研究所的副所長……對只有五十幾個學生的巴學院來說,出了這麼多社會精英實在是非“了不起”所能形容。

面對這樣的一所學校,面對這樣的一個校長誰能不為之動容呢。它簡直是教育上的一個烏托邦,但是它又的確存在過,而且是在幾十年前時二戰期間的日本,避開了戰爭的炮火,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生活與學習上的世外桃源,於斯時尋找淨土,於次地覓天堂,小林宗作校長做到了,他用自己的親身實踐為我們詮釋了什麼是良好的教育。

記得肖川博士曾經這說過: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感受過人性光輝的沐浴,從來沒有走進過一個豐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從來沒有讀到過一本令他激動不已、百讀不厭的讀物,從來沒有苦苦思索過一個問題,從來沒有一次令他們樂此不疲、廢寢忘食的活動領域,從來沒有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歷和體驗,從來沒有對自然界的和諧產生過深深的敬畏,沒有對人類創造的燦爛文化發生過由衷的讚歎,那麼他就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而從巴學院出來的孩子可以自豪地回答:我們曾經受過良好的教育。在寬鬆、寬厚、寬容、自由、自主、自信、溫暖、溫情、溫馨、成功、成才、成人的巴學院的校園文化中,走出了一個個健康、向上、樂觀、豐富、激情夢想、靈氣的孩子,他們有勇氣面對一切!改變一切!創造一切!

曾經有這麼一所巴學院,它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存在過,它向世界傾瀉了它的純潔和馨香,它的烈焰散發出滿腔的熱情,最後在二戰的炮火中消失在冷漠的時光中。它消失了,但它還活著,因為巴學院的生命已經遺傳為不朽的精神!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8

《窗邊的小豆豆》推薦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父母(尤其是家有小寶寶的年輕父母)、學生讀一讀,無論你是循規蹈矩的大人,還是懵懵懂懂的孩子,又或者是已為人父人母,都可以在其中發現自己的童年時光,並從此懂得如何給孩子最純粹的愛與呵護。

《窗邊的小豆豆》既是一本文學作品,更是教育讀本。這本書自1981年出版後,已經狂賣上千萬冊,成為日本歷史上銷量最大的一本書,被譯為多國語言版本,也成為我們國內很多中國小推薦必讀書目。

我很早就聽說過這本書,但因為了解狹隘,以為只是一般的兒童讀物,所以遲遲沒有讀過。直到一個契機,看到同事寫的書評,才知道這是一本有關教育和兒童成長的書籍,立即購買。

週五從噹噹網上收到這本書,晚上開始讀,讀了幾頁就愛不釋手,週六週日兩天趁帶孩子的間隙如飢似渴地讀完,心中有說不完的觸動、感動、思考,直至今日,整理思路,寫下一些感想。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的自傳,講述了問題學生小豆豆被退學後,來到一所名叫“巴學園”的獨特國小,在校長小林宗作先生精心的引導和媽媽的耐心呵護下,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孩子,併為日後的輝煌奠定基礎的童年故事。

“窗邊的小孩”在日本一般是指那些被冷落的,心理或身體有缺陷的孩子。主人公小豆豆就是坐在窗邊的孩子,在國小一年級時,因為好奇心強,課堂上屢次愛動、缺少紀律、甚至影響老師上課,被學校勸退。這裡做的最好的是媽媽,瞭解到孩子一系列“問題兒童”的行為並且在孩子被勸退的情況下,依然溫柔呵護孩子,並沒有把真相告訴孩子,而是耐心地陪著孩子尋找可以接收的學校。

這是一個有愛會愛又懂得如何尊重孩子天性的好媽媽,面對被退學,沒有對純真懵懂的孩子說過一句責罵的話。試想現在有多少媽媽知道孩子在學校的劣跡後對孩子又吼又罵,若是遇到孩子被勸退開除,很多媽媽幾乎是要把孩子撕吃了,這樣往往讓孩子走向更惡劣的極端,幾乎也會毀掉一個孩子。

幸運地是,小豆豆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校——“巴學園”,這是一所獨特的學校:這個學校沒有教室,而是在幾輛改造後的破舊電車裡上課;沒有固定的課表,孩子可以每天從自己喜歡的科目學起;沒有固定座位,孩子們每天可以隨意坐;如果提前學完了一天的內容,下午可以沿著小河區散步,散步的過程也是孩子潛移默化了解生物、地理、物理等各個學科的時機;校園裡有很多樹,每個孩子可以認定一棵屬於自己的樹,隨時爬樹;孩子們帶來的午餐必須有“海的味道”(產自海里的'食物)和“山的味道”(產自土壤裡食物);孩子們可以光著身子游泳,可以帶著毛毯來學校大廳露營;這裡有奇怪的運動會,獎品是各種蔬菜,可以帶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美味……

巴學園不但外在環境和教學安排別具一格,校長小林宗作先生更是一個具有新穎教育理念的真教育家。可以說,巴學園是生長在教育叢林裡的一朵空谷幽蘭。小林宗作校長的教育理念,像一縷溫暖和煦的陽光,給小豆豆和小豆豆們帶來了蓬勃生長的力量。

最喜歡小林校長說的“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有眼睛卻發現不了美,有耳朵卻不會欣賞音樂,有心靈卻無法理解什麼是真。不會感動,也不會充滿激情。”他是一個真正尊重兒童天性,真正呵護純真心靈,真正引導兒童健康成長的偉大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裡從來沒有任何強迫性規則,任何事都是從兒童出發,和兒童商量著來,尊重並且保護孩子任何看似天馬行空不切實際的想法,從這個學校走出去的孩子後來都有了適合自己的成就。

在巴學園的孩子,有小兒麻痺症患者、有侏儒症兒童、有智力障礙者,他們不被正常的學校歡迎,但是在這裡他們自身從來沒有任何自卑和心理障礙,其他孩子們從來也不懂得歧視,更多的是關懷和理解,也只有在這所學校,也只有在小林校長的理念引導下,所有孩子所有心靈才會真正實現平等,這裡的每一個孩子都是自信、快樂、堅強、懂事的。

每個孩子在出生的時候其實都是一張潔白無瑕的白紙,他們是獨立的個體,我們成人不應該把自己的觀念強加於孩子。我們作為孩子成長的引路人,更應該學著“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懂他們,瞭解他們,幫助他們,而不是強行改變他們,這才是真正的健康教育。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路程,為人父母需要做的僅僅只是成為黑夜中矗立於茫茫大海的燈塔,僅僅指明前行的方向,而不是死板地規定前行的漢高。只有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呵護孩子純真的心靈,發現孩子身上的美,我們才能真正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作為一名教師,同時也作為一名媽媽,如何尊重兒童,保護兒童天性,如何正確有愛地引導孩子,我想我需要學習的更多。感謝這本書,讓我對以後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有了更為明確的方法和方向,願學以致用,給孩子們帶來更好的陪伴和引導。

童年裡的小豆豆_讀了《窗邊的小豆豆》有感_800字 童年,是一條河。在河的盡頭,有無數的貝殼,有灰暗的,勾起一段傷心的往事;有燦爛的,使人想起童年趣事。我在那回憶的海岸,尋覓著最美麗的貝殼,啊,找到了……

一個秋高氣爽的早晨,窗外不時飄來陣陣花香。我翻開新借的《窗邊的小豆豆》。讀了幾頁,我便沉浸在了書的海洋中。在這本書中,我找到了自己燦爛的童年。

《窗邊的小豆豆》是由一位日本女作家黑柳徹子阿姨寫的。講述了作者上國小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為淘氣而被退學。她慈祥的母親帶她來到了一個特殊的學校——巴學園。小林校長常常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這個怪怪的校長,極其注重對孩子自身個性的培養,並給孩子們充分的自由空間。在巴學園裡使小豆豆有了一個與眾不同而又幸福美好的童年時光。這使小豆豆獲得了真正的來自於心靈的感動。

在這本書中,我非常喜歡童年裡的小豆豆,因為她是一個活潑開朗,天真可愛,將心比心的孩子啊。

我非常羨慕小豆豆,因為她有一個為他人著想的校長。我喜歡這個不起眼的小老頭,喜歡他與眾不同的教育理念。“每個人出世的時候,都有優秀的品質。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它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憑著小林先生堅持不懈的精神,他把巴學園打造成了一個孩子們理想的樂園,他讓不愛讀書的孩子愛讀書。我多麼希望擁有小林校長這樣一位老師啊!多們希望有巴學園這樣一個“非同凡響”的學校啊!

我是多麼羨慕小豆豆啊!因為她有一位善解人意的老師————小林先生。現在有些孩子的負擔很重,一天到晚就是補課補課,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因為父母和老師只注重孩子的成績,根本沒有想過他們自己的感受。要是他們也擁有像小林先生和徹子母親這樣的老師和家長多好啊!不過我很幸運,因為我的媽媽和徹子母親一樣慈祥,我的老師和小林先生一樣善解人意。所以,我的童年和徹子的童年一樣快樂。

讓我們一起去迎接美好的明天吧!一起去尋找自己的“小林老師”和“巴校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