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

讀後感2.19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 篇1

這幾天中午在我姐家吃飯,也忘了是我的推薦,還是我姐自己買的。她的床頭放著林格著的《教育是沒有用的》的一書,我又翻開看時,真有種愛不釋手的感覺。它可以是教育人剝去現在教育的迷霧,仰望教育的晴空,為所當為,少為或不為“沒有用的教育”,諸如:僅要分數的紮紮實實的應試教育;摁著牛頭吃草的強迫教育;被動灌輸、機械訓練,毀壞學生想象力的教育;加班加點的惡補,損害學生健康的教育等等,這樣的教育是沒有用的,甚至從長遠看是有害的,趕快像山東省那樣對“偽素質教育”強力叫停,出重拳,規範辦學行為,尋找有用的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那麼,什麼是有用的教育呢?

有用的教育應使孩子心中春意盎然。真正有用的教育要回歸教育的本質,教育是心靈感應心靈的過程。林格先生認為:真正的教育,絕不僅僅是講道理、傳授知識,更不僅僅是開發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傳遞給孩子,維護孩子的心力,讓他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一個能承擔後果、應對變故、改善自身和環境的人。有用的教育是一種鼓舞、一種激勵。正如雅斯貝爾斯所言: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用潔淨的靈魂去感應另一個靈魂,傳遞精神力量,寧靜致遠。

有用的教育應使孩子像野花一樣生長。著名文學家冰心老人說:“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生長。”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護甚至捍衛孩子的主動性。有用的教育就是教育者要成為麥田的守望者。有那麼一群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玩。幾千幾萬的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只想做個麥田裡的守望者。我們的責任就是像農夫看護自己的莊家成長一樣,讓莊稼合乎時令自然成長。

有用的教育是喚醒人性光輝的。有用的教育是把學的知識都忘記後仍保留的那些東西,那些東西是成長和發展的元素,諸如:善良、正直、自信、包容、進取等,正如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回答記者提問:“在您的`一生裡,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的呢?”這位白髮蒼蒼的獲得者平靜地回答:“是在幼兒園。”記者感到非常驚奇,又問道:“為什麼是在幼兒園呢?您認為您在幼兒園裡學到了什麼呢?”諾貝爾獎獲得者微笑著回答:“在幼兒園裡,我學會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我認為,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所有在場的人對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回答報以熱烈的掌聲。有用的教育就是合作共享、學會思考等,這些是終身受用的。

有用的教育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教育。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他說:“我們在學校裡受教育,目的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我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多方面受教育,並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還是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習慣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強越好。”作者經過實驗論確定了六大行為習慣是家長和教師都要特別關注的:

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

2)孝敬父母;

3)說了就一定努力去做;

4)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

5)認真寫字;

6)從錯誤中反思自己。好的習慣可以成就精彩的人生。

此外,有用的教育培養個性化的教育。為每位學生量身定做,按著他們的最佳才能區打造一條通向他們潛能的通道,讓他們的才智發揮到極致;有用的教育其目的是教是為了不教,讓孩子們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活、學會創造;有用的教育,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的去嘗試去摸索,其要義是讓孩子們得到自由、充分、和諧全面的發展,既為孩子的現在負責——讓他們充滿自信的健康成長,又為他們的明天負責——讓他們的未來幸福和諧,可持續的生態化的發展!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 篇2

因為參加了我校一次教師研討讀書會,討論的中心話題同樣圍繞一本書--教育是沒有用的嗎?這本《教育是沒有用的》書是全國100所知名中國小校長聯名推薦老師閱讀,在溫州書城一度賣到脫銷,而討論會上也引發了我校老師們的激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好的學生不是學校教出來的,在學生成功的道路上,老師只是階段性的領路人而已;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比教育更好的方式,去改變一個孩子的現在和未來。

帶著研討會上的激動和困惑,我回家坐下來重新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閱讀著這本書,對書中林格先生提到的觀點進行了深深地反思。

林格先生在開篇裡提到:我走了很多學校,面對過數以萬計的家長,有一個強烈的感覺,我們現在的老師和家長太累了。我們的教育承擔了不應由它來承擔的過多的社會壓力:升學、就業、致富、當官司、成名成家。這些壓力通過考試、升學的途徑,全部加到了中國小生的和家長、教師的身上。有一位全國著名的女老師對我說:“我們每天至少需要工作12小時以上,週末也基本上沒有休息,沒有時間與人交往,所以也就沒有什麼朋友,連家庭都照顧不了,甚至性生活都不合諧。”我聽了很震驚。很多人把原因全部歸結到應試教育體制上去,我不贊同。我認為解放老師和家長的出路在於轉變觀念,從教育內涵方面尋找突破口,才是正道。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無條件保護甚至扞衛孩子的主動性,而不是控制它。

確實,現在我們對教育的期待,總是把與各種未來的名利之實捆綁起來了。同樣作為一名家長,我希望現在自己所有的努力只是為了讓孩子以後享有更多的自由。這種自由度體現在:自由的選擇去做喜歡的事情;自由地選擇自己生活的方式;自由地選擇a自己遊走的空間。而這一切自由的前提,是他要擁有足夠的能量。我們只要播下這棵種子,以愛的水與陽光去澆灌,它總會發芽生長,但至於它要朝哪個方向生長,或者在什麼時候結果,結什麼樣的果,卻是超出我們的預期與無法控制的。

林格先生提到:教育,應當迴歸到心靈深處。歷史止的聖人先哲,用了不同的詞闡述基本的心性。基督教徒稱之為上帝,印度教徒稱之為婆羅門,佛教徒稱之為佛性,所有的宗教,都有一個基本的核心,並要求它的教徒用一生深化和體悟這個會核心,這個核心就是心性。我們的日常生活被種種的情緒、思想和慾望所主宰,但有些時候,我們依然能其間清晰、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心靈,可能是在欣賞一支美好的曲子時,可能是在寧靜的大自然中流連時,可能是在品嚐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時。當我們看到雪花翩翩飄下,看到太陽緩緩升起,看到一束光線射進屋裡,都可能讓我們瞥見自己內心深處那無比寧靜和美好的地方。這些光明、安詳、喜悅的感覺,都曾出現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

從本源上,教育就是用心靈去感應、孕育、溫暖另外一顆心靈,讓孩子的心靈充滿溫暖與陽光。這個感應、孕育、溫暖的過程就是一個人被培養和被教育的的過程。我們培養的人才應具備三個維度,即長、寬、高。長,指擅長,人有一技之長,並能不斷學習,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寬,指能與人相處和合作。因為我們是一個社會的人,我們的人才必須善於與不同的人打交道,更要有包容之心。高,指一個人人格的構建,“高”決定這個器的容量,是關鍵,因為教育的最根本目標是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林格先生說:正直,才能長成參天大樹。人性中的'另外一個需要彰顯的美是正直之美。樹不直,難以長大成材,因為在生長過程中難以舒展,也無法抵抗更多的風雨雷電。人的成長也一樣,不正直則不能順利地接受成長本身所帶來的風險,一棵樹要健康正直地生長,主要依靠的是:樹根的紮實深刻(才能充分吸收養分);樹幹的力度(才能保持正直生長的方向);樹枝的正直向上(才能瀟灑自主)。求知也是如此,“樹根的紮實深刻”就是穩健踏實的作風,這樣才能不斷深,從而具備鑽研的底氣和實力;“樹幹的力度”就是戰勝怠惰克服干擾因素的力量,這樣才能形成穩定的求知慾;“樹枝的正直向上”就是健康豐富的情感世界,只有愛憎分明,勇於選擇,才能樹立遠大的目標。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早期教育對人生的影響,在全美國選出50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別給他們信,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在收到的回信中,有兩封給他的印象最深,一封來自白宮的著名人士,一封來自監獄服刑的犯人,他們談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小時候母親給他們分蘋果。那位來自監獄的犯人在信中這樣寫著:“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綠綠,大小各不相同。我一眼就看中一個又大又紅的,十分喜歡。這時弟弟搶先說出了我想說的話,媽媽瞪了他一眼,責備地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留給他人,不能總想著自己。’於是我靈機一動,改口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把大的留給弟弟吧。’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的臉上親了一口,並把那個最大的蘋果獎勵給了我。從此我學會了說謊,學會了不擇手段,學會了打架,學會了偷搶。反正我可以使用一切投入手段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直到現在被送到了監獄。那位來自白宮的成功人士是這樣寫的:“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了幾個蘋果,我和哥哥弟弟都爭著要大的,媽媽把那個最大的蘋果拿在手上高高舉起,對我們說:‘這個蘋果最大最紅最好吃,誰都想要它。很好,現在讓我們來做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個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誰幹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最大的蘋果。’我們三人比賽鋤草,結果我贏了它。

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須付出配得上它的努力。”我們可以從中提煉出“正直”的定義,所謂正直,就是通過正當的手段,遵循公平的原則,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同時,也要扞衛和尊重他人正當的收益,幫助弱小,保障他們的利益。而不僅僅是我們經常說的口號--坦蕩無私,作風正派。對於孩子來說,主要的就是學會遵循所有的遊戲規則。只有遵守規則,才能學會競爭,學會合作,學會充分使用正當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當人不願意從內心承認規則,就極容易選擇投機取巧的方式,而選擇了投機取巧並且達到目的之後,人的精神氣質以及深層心理結構就會發生改變,或者陰暗,或者低靡,或者消極。這樣,不僅會陷井學習的困境之中,人格最終也會受到挑戰我們傳統的教育文化中,經常會說到一個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 篇3

盧梭說:教育就是生長,這意味著教育本身的目標就是生長,而並非其它。

從另一個角度說,學習是人的高階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沒有用的。

真正的教育是一種潛教育,造成目前教育障礙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教育實踐在孩子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進行,而孩子的本性是不願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的,當孩子意識到他在接受教育的時候,教育的意義就失去了。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無為而無所不為,不教而教。

我從來認為,教育是道,而不是技術。

我認為中國教育的希望,就在於依靠一種靜靜的精神力量,自下而上進行一種改變與推動,就像水一樣,浸潤萬物而無言,靜靜流淌而滌盡汙穢煩擾,以一種低調的旋律,把自己放到“無用”的人生位置上,最終實現“無用為大用”

很早就聽到過“無為而無不為”這句話,曾不能理解,後來通過查相關資料才懂得,那是渾若天成的最佳狀態,正如百度搜索中所解釋的,

“無為”就是不做任何違反自然規律、有損道德規範、違反社會法則,有害眾生的事。但這裡的“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並不是不為,而是含有不妄為、不亂為、順應客觀態勢、尊重自然規律的意思。老子說過“無為而無不為”,意思是說:不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的。這裡,“無為”乃是一種立身處世的態度和方法,“無不為”是指不妄為所產生的效果。老子還曾談道,“為無為,則無不治,”意思是說以“無為”的態度去對待社會人生,一切事情沒有做不到、辦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講的“無為”並不是消極等待,毫無作為的,而是“為無為”、“為而不恃”、“為而不爭”,即以“無為“的態度去“為”,去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教育最本質的內蘊真的是要傳授給孩子什麼嗎?

其實,最好的教育應該是自我的教育,若順應孩子的本性的求知慾去成長,學習,會給孩子帶來多少快樂呀?好奇、求知,是一種本性,但我們卻發現,在教育的過程中,這種來自本性的快樂卻被折殺了,孩子所受的教育已變成父母或師長要孩子怎麼去學習的過程了,過多的要求之下,孩子會漸漸忘了自己本能的需要到底是什麼?

教育為什麼會走到今天這步呢?

讓我們繼續追隨智者的思考前行吧!

誰都知道“摁著牛頭”吃草是行不通的,但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卻有許多家長為孩子制定著種種計劃並逼著孩子按其行程去做,其實,正如作者所說,正牛吃草是種本能一樣,孩子的學習慾望也是種本能,父母也好,老師也好,所要做的是順應孩子這種本能的需要恰當地引導孩子去學習,也唯有這樣,才能真正保護好孩子的求學意識,但現實上,卻並非如此。

我們都知道孩子學習時,若主動性被調動起來,學習將會成為不讓父母操心的事了,既然是主動性是天性,為什麼孩子還會泯失天性呢?

作者在文章開始,就要求我們懂得教育的真正使命:發現孩子,解放孩子。

發現孩子,遍地都是需要被關注或被關注過多的孩子;解放孩子,要求要懂得孩子,懂孩子的前提則是尊重孩子。為什麼教育總走向背離本性的方向,我個人認為,就出在教育者沒有真正尊重孩子上。

環視周圍芸芸眾生,有幾個家長是真正本著尊重孩子的角度去為孩子規劃人生的求學階段呢?又有幾個學校是本著孩子個性化的成長來制定課程進度呢?當幼小的孩子懷著一份憧憬走進校園後,是什麼讓孩子漸漸背離教育的興趣呢?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窗邊的小豆豆》,那巴學園成為孩子的樂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校長小林先生懂得尊重孩子並信任孩子,讓孩子自己學會選擇課程,並將自然、歷史與生物的知識融入與孩子實踐性的學習中,這種教學模式,是常規教育中感到不可思議的,但卻是這種教育模式,讓千萬讀者為之痴迷並嚮往---這才是我們所向往的學校呀。

學習是種本能,我一直這樣認為的,而這種本能的學習應該有種天生的愉悅感的,但現在,能體會這種學習愉悅感的孩子卻越來越少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樓主在書中給出我們答案,都指向同一方向,是否背離孩子的本性需求,是否符合主動性規律。其實,要讓孩子去主動學習,每個教育者都懂得,但怎樣做,才能讓孩子主動去學習呢?就是順應孩子的感覺,降低學習難度,協助孩子挖掘學習的.快感。

學習有天生愉悅性的,但重複不斷的學習卻是件苦差事了,作者在書中告訴我們,深入的學習常讓人感覺肉體的疲憊,但對心靈而言,卻又意味著滿足與快樂。這種滿足與快樂,就是自我成長充實度的認可,也是自信心增長的基石,人在成長中,基本需要中尊重及自我實現的需要,就是由此而延伸的,延伸的自我價值的體現,驗證個體的存在價值,會有愉悅感與滿足感的。

學習,其實是種寬領域範疇的東西,而許多時候,家長或學校會將這種學習變成單純的學科性的學習,當學習成為一種目的桎梏時,學習的愉悅感覺就會消失了。

想象力是創造力的基礎,任何一搞教育的都知道,但是如何保護好孩子的相象力,卻不是每個教育者懂得並身體力行的事了。

唯一的要孩子們去記住的標準答案,還有那堆積如山的標準答卷,統一規範的思維訓練,從幼兒園,到國小,到國中,最終到高中,若問孩子們的想象力哪兒去了,倒要問一問,是什麼折殺了孩子們想象的翅膀?

還給孩子想象的空間,行嗎?可以,但孩子在學校需要統一考試嗎?能有五花八門的答案嗎?

似乎行不通,國小似乎還能湊合而過,到了國中,競爭日趨激烈,面對選拔性的升學考試,哪個家長哪個老師哪所學校敢再鼓勵孩子用自己的創新性思維去答卷?

規範,一定要規範,否則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今年的會考,多少成績優異的孩子,難道不就是栽倒在這“規範”兩字上嗎?要求五步的答,你只寫了三步,哪怕答案是對的,一樣扣你個沒商量,讓你那位置值高高飄起,離心目中的省重點學校交錯而過,在這種情境下,父母還敢讓孩子在答卷上飛馳那想角力的翅膀嗎?

但凡讀過點書的人都對“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老師的法寶”耳熟目詳,從國小到大學,從學生到老師,大大小小的考試哪個不是身經百戰呢?為什麼學校那麼熱衷於考試?就是想驗證一下,老師教得怎麼樣,學生學得怎麼樣。

其實,自己的學生,如果用心去教了,學生學得怎麼樣了,老師心裡明鏡兒似的,還需要用考試來驗證嗎?需要,因為你授課老師心理有數,但家長心裡沒數,學校領導心裡沒數,為了讓他們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對不起了,那就考吧。

考,就考,還不限於本班考、本校同年級考,還廣而推之幾所學校進行聯考,考的目的為什麼?這時並不僅是從考察孩子掌握知識角度出發了,其中更多的還有同類學校的教學質量的評比估測算的標尺了。

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懂得以生為本,但有些做法卻與學生的需要背道而馳,我特別欣賞外校的考試模式,他們不像二中、三中那樣周練、月考搞得孩子總處於緊張的焦慮狀態,但經過三年學習,出來後的孩子並不比哪所學校差。

不考,是為了考(終點處的選拔考試);學,不要只淪為考試的機器,才會讓孩子體會到過程的愉悅感,體會學習過程中的那種美麗,若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滲入分數排名等擠壓內心感受的東西,孩子還能感受到多少學習的快樂呢?

想必,是很難的。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 篇4

《教育是沒有用的》這本書的作者,是教育專家林格。他用了近十年的時間,親自走過1200多所學校,考察過20多個國家的教育狀況,探究中國教育內涵發展與突破之路,被譽為“堅持用腳做學問的人”。書中的一些鮮活的案例和觀點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

有這樣一個案例:以前農民種水稻需要人工插秧,就是把培植好的秧苗,按照事先牽好的繩索和格子,整齊地種植到農田裡。這個方法在我國沿用了約三千年,農民插秧後腰酸背痛,苦不堪言,但是水稻並沒有因此而增產。20世紀,我國開始了一項重大的農業改革,應用拋秧技術,把培育好的秧苗一把一把“天女散花”似的隨意地拋向水田裡,結果徹底解放了生產力,且實現了增產增收。

“插秧”?還是“拋秧”?初看起來十分奇怪,勤勞的沒有得到相應報償,悠閒反而享受著豐收的果實,這似乎不符合“天道酬勤”的古訓。細想想,密植插秧固然貫注了人們豐收的意願,卻破壞了秧苗自由生長的規律;反之,看似放任的拋秧卻為秧苗提供了充足的空間,保護它的自然生長。

原來,拋秧是一種比插秧更科學、更有效地方法。看來,拋秧不僅解放了人,而且也解放了秧苗!仔細一想,教育也同此理。我們的老師、家長如農民,我們的孩子就是秧苗,而今天的教育卻更像是“插秧”,那麼多的規矩,人為控制孩子的生長,結果老師和家長累得苦不堪言,而我們的孩子也“長勢不良”、“產量低”。不是嗎?

現在的學校教育如同“插秧”。教育的根本是育人,不是訓練人。而我們的學校總有許多的校紀班規,要求學生“不準這樣”“禁止那樣”,甚至連上課時學生的坐姿也有統一的要求。而至於學生的學習,學校早已經牽好了一根繩索,那就是上課、作業、考試,沿著這根繩索的目的就是為了考得更高的分數,考取更好的學校。

現在的家庭教育更像是“插秧”。父母給孩子定好了各種各樣的計劃,學習這樣,學習那樣,要怎麼怎麼吃飯,該如何如何做事。甚至有的父母連孩子的未來都已經設計好,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早已經牽好的.繩索按部就班地長大、生活。

插秧式的教育,最終的結果是苦了老師和家長,害了孩子。學生完全為提高成績而學習,夜以繼日地做著老師佈置的作業,沒有時間去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沒有精力去感知世界的人文變化,機械地圍繞一本書、一支筆、一張課桌度過天真的青春。

時代要求把兒童從片面追求升學率中解放出來,不用功課把他們的業餘時間填滿,給他們活動的自由,讓他們有自由支配的時間,使他們的知識、情感、意志、能力及個性得到健康的發展。

要創新就要有足夠的時間去積累、去實踐、去思考。有屬於自己的天空。當然,我們教育者應該引導學生巧妙地安排時間,以真正達到解放的目的。

教育,呼喚拋秧式!給孩子適宜的土壤,充足的條件,然後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孩子自主發展,孩子的生命終將長得生機勃勃、積極向上。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 篇5

“人的生命價值在於創造,教育者的生命價值在於創造教育之‘大用’,此為教育者的幸福所在”,從書中找到的這一句也正是我對這本書名為《教育是沒有用的》最好的解釋,其實他所倡導的就是讓我們老師、家長改變自己的錯誤教育方式,提倡迴歸教育的本質。

書的開頭就說“我們的教育承擔了不應由它來承擔的過多壓力:升學、就業、致富、當官、成名成家,這些壓力通過考試、升學的途徑,全部加到了中國小生和教師、家長、校長的身上。”兒子剛上一年級,適應這個由幼兒走向社會人轉變的過渡期很重要,他適應的很慢,說的白一點,就是不自覺,從不積極主動學習,每天的作業都是吃完晚飯後,由我們大人督促他完成的,自己的書包不想整理,鉛筆不想削,老依賴我們幫助他,有時他乾脆就說:“媽媽,你幫我整理一下。”作為家長,望子成龍的`夙願很強烈,因此常常是摁著牛頭吃草,大家都非常熟悉這個客家故事吧!就是一頭牛還是小牛犢的時候就被拴在這根木樁上,雖然開始它掙扎過,因為力氣小,後來它也就認命了,牛長大了,也沒有去拔過這木樁,是什麼拴住了這頭牛,是小小的木樁嗎?不!拴住這頭牛的不是木樁,而是由木樁形成的心理枷鎖。一廂情願地強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們的主動性不顧,孩子就會像那頭被小木樁拴住的牛一樣,小的時候想拔木樁,拔不動,等到長大了,有足夠的力氣去拔木樁了,卻已經沒有慾望了。我現在也是用這樣錯誤的方式在教育孩子,大人覺得累,,兒子也覺得累,寒假期間,叫他寫寫字,雖然他會寫,可嘴巴也會嘀咕一聲:“生活怎麼這麼不美好?”

因此要轉變觀念,一、變“被動教”為孩子的“主動學”,如兒子不喜歡閱讀,、我就找一些他感興趣的書,放在兒子經常停留的幾個地方,果然兒子發現了茶几上的《動物探祕》一書,主動翻看起來,遇有不認識的字,就問哥哥或請我幫忙讀給他聽,上面有拼音的話,他就自己拼讀,那段時間,他每天堅持閱讀,讀完了此書、謎語書、還有他自己花錢買的一本書《笨狼一家》;二、培養良好的習慣。

例如上面所說的整理書包,這種孩子該乾的事就讓孩子自己去幹。記得一次晚上在他完成作業後,仍是照老規矩,我幫他整理的書包,第二天上午,老師發簡訊和打電話過來,告訴我,“兒子的聽寫本忘家了”。於是我叫他外婆在家找找,有的話,給他送過去,他老爸也埋怨我,說我怎麼沒幫他放好。我生氣的說:“又不是我在讀書,這原本就是他分內的事,讓他自個兒吃個虧,被老師批評了,下次就長記性了。”後來聽說那次班內共有5~6個孩子都忘了帶聽寫本,估計那天他們被班主任老師狠狠地批評了。後來兒子回家也證實了我的猜測,我又問:“那本聽寫本家裡也沒有,學校也沒有,到底到哪兒去了?”兒子不好意思地說:“在我書包了,下午我又找到了。”於是我趁機對兒子說:“看,不是你自己整理的書包,你都不知道書本放在哪兒?下次你自己整理,就不會出現今天的事了。”兒子點點頭,從這以後,他開始學著自己整理書包,第一、二次,我會檢查,及時指導,後來就放手了。

好的習慣能改變人的命運,父母不能在孩子出生時給他優越的條件,也可以幫助他養成終生受益的好習慣,這是比“金湯匙”更為寶貴的財富。

還有作為父母還應懂得包容和諒解,允許孩子犯錯,幫助孩子在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取得成功。注重心情的教育,用自己的心靈去溝通,開啟孩子的心靈,讓孩子保持好心情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要做“拉拉隊”,不做“配跑者”;做“農夫”不做“園丁”,讓孩子自由發展。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 篇6

這個暑假,學校發給老師們人手一本教育專家林格所著的《教育是沒有用的》一書。一看書名,我就一楞,《教育是沒有用的》,心裡充滿了疑惑,急切地想把書看完。

這本書的書題“教育是沒有用的”,其實這裡的“教育”所指的是“傳統教育”,並不是指所有的教育。他對傳統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進行了批評,繼而提出了新的適合學生的好的教育。

文章第一章就提出當今教育的困惑,即學生的厭學。接著指出導致當前中國學生厭學的三個非體制原因。後面幾章都是作者用大量教育教學案例闡明他的教育觀點和方法。主要是教育者從生命發展規律出發,怎樣用心靈引導孩子的心靈,激發生命本來的潛能,讓孩子主動學習。

對於“把話說到孩子心裡去”這一點,我是有深切的感受。中國傳統教育有個特點就是“說教”,一提到這個詞,大家腦袋裡就浮現一個畫面:長輩在訓斥,晚輩唯唯諾諾地聽,完全沒有平等。現在有一部分家長、老師有所覺悟,但整體上還是家長和孩子,老師和學生沒有平等話語權。

其實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就是要從改變他的內心開始。比如有些人沉迷網路,那樣連續上網真的很辛苦,但是他們自己不覺得。如果單位要他多加班,他會覺得特別累,因為他心裡不平衡。所以如何讓學生不是為了父母讀書,而是自己要讀,還真是一個重大的課題。

7月31日,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人之一的科學家錢偉長逝世,又引發了去年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辭世後社會發出的感嘆“為什麼現在就培養不出上世紀那樣的人才?”確實,不論社會、家庭的條件,還是各方面對教育的重視,應該說現在都是出人才的時代。中國科學界的“三錢”(錢三強、錢學森、錢偉長)和國學界的“兩錢”(錢鍾書、錢仲聯)的成就,都是“一心評古今文章、兩腳踏東西文化”的“複合型人才”。錢偉長進入清華讀的是文科,日本侵略中國,他說我要學造飛機大炮,轉學物理,終成文理皆通一代大師。基於自己的成材經驗,錢偉長提出推倒“四道牆”,即破學校與社會之間的牆,破師生之間的牆,破科系之間的牆,破教學與科研之間的牆。

現在的教育,學生從小就不是自主讀書,一切都是家長、老師、升學安排好了,全以功利為目的。英語是任何升學、晉級都必須的,所以全社會都來學英語。3歲就被父母送到培訓機構學英語的孩子比比皆是,還有更小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學習就是在課堂上,老師給他上課。有的學生離開了老師,離開了課堂,覺得不知道還能幹什麼。這樣學習方式培養的學生,還能指望他能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啊?中國的教育每個人都被卡死了,容不得你動彈的。卡在最底下的是學生,他只能每天在學校、家、培訓班這些地方完成不得不完成的作業。很小的年齡就說沒時間,有時有點自己的愛好,卻因為時間原因只能忍痛割愛。

確實,教育是沒有用的,這種不顧學生的感受、不能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的教育不光是沒有用,還是有害的。它不知道打擊了多少學生的自尊心;不知道毀掉了多少學生的想象力;不知道磨滅了多少學生的學習熱情;……

可是怎樣的教育才能培養出真正傑出的學生,才能提高中國的創新競爭力呢?這個問題牽涉的面太廣了。溫總理在看望錢學森時,錢老曾發出這樣的感慨:“回過頭來看,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

據說溫總理拿這個問題請教國內最有名的六所大學校長和教育專家,他們的回答是:要培養傑出人才,關鍵是教師;要將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貫通起來;高校大改革大發展起來之後,應該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還要做強高等教育。

這種回答其實是不能讓錢老和總理滿意的。確實,以前的大學就做大做強了?以前的基礎教育的教師就和高等教育貫通起來了?我看就是所謂的“做大做強”,什麼都是急功近利,害了教育,害了國家。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藝術教師,看了教育的'太多問題也無能為力,只能在我能把握的課堂,在我面對的學生盡綿薄之力。那麼以後我要做哪些思考和改變呢?

文章提出“家庭教育的無效,是因為父母說得太多。學校教育的低效,也來自老師們的耳提面命。”確實,要留給孩子思考的空間,留給孩子改錯的時間。我想到自己小時候也犯過不少錯,有的現在想來真是可笑,幸虧沒有老師和家長看見。如果像現在,整體生活在老師和父母的眼皮底下,還不知道會認為,是個思想品德多不好的孩子。很多問題是有年齡階段的,孩子所犯的毛病是相同的。這些問題會像小河不停地流一樣,過段時間一看,問題沒有了。

我們總是很急躁,急於把學生都培養成各方面優秀的學生。其實我們自己中學時,就學過孔子的教育名言“因材施教”,可是真正用於教育的又有幾人?你瞭解自己的學生嗎?你尊重他們的思想嗎?我自己都覺得自從當上老師後,越來越喜歡說,有了兒子後,更是變本加厲,每天都演練“苦口婆心”這個成語。這一年來,我也思考了很多。想一想,學生每天在家裡聽家長教育,到學校聽老師教育,還有上課外班的時間,也是不停地塞。所以一定要留給孩子時間好空間,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讓孩子們在一起,他們自然會開展遊戲,互相交流,在活動中會提高課堂學習中學習不到的能力。

以後我盡力要留給孩子思考和活動的空間,保護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習慣。這將是個艱難而長期的任務,希望我的教育能是對孩子真正有益的教育,不要辱沒了“老師”這個神聖的稱呼。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 篇7

讀完林格老師的《教育是沒用的》這本書,深深為作者對教育的思考、追尋所感動,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我們有多少觀念期待進步和更新,作為教師只有不斷讀書,學習別人的先進思想,瞭解當今的教育教學理念才能夠更好的適應時代和教育的進步。

林格老師在書中寫道: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是保護甚至捍衛學生的主動性。在孩子的成長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麼,才是教育的大智慧。告訴了我們在學習中要全面依靠學生這個道理。對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曾經自己也為如何發揮學生自身的學習潛力、如何調動學生自學的能力困惑過,讀完這章文字,突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更明白了教育不能光憑感覺,更應該科學的深入思考。這一點就是和時下很熱的郭思樂老師倡導的生本教育是相通的。

在以前的思品教學中,總感覺到在課堂上不能充分發揮學生探究能力,學生的思維不能充分開啟。後來意識到這一點後我總結分析原因大概是這樣的。在自己剛踏入教師行業,初為人師接手了八年級年級,因為是半路接班在加上自己剛當老師教育教學經驗不足,講課時特別注重學生的紀律和對學生的管理,相信我們一線教學的教師都有著同樣的感受就是紀律是學好習的保障。所以維持好紀律的同時就不得不對學生的放手少了一些,擔心學生不能很好的利用自主學習時間就相應的減少自主學習,擔心學生在小組討論時不集中精力、破壞秩序就相應的減少討論,擔心問題太難學生找不到思路就急切的提示過多或自己把答案說出來。後來在對我的聽課中,熱心、負責的同事們也真誠的提出了對我這個問題的.建議,於是我茅塞頓開的明白了自己存在的問題。

不能發揮學生的作用就不能打造有效課堂!如果老師越俎代庖,把該做的做了,把該屬於學生的也做了,那麼學生怎麼會有學習的積極性,怎麼會主動的探究,沒有了探究這樣的學習何談高效。

文中提到的一個例子就給我們很好的啟示。如果你告訴學生,3乘以5等於15,這不是教學,如果你說3乘以5等於幾,這就有一點教學了,如果你有膽量說3乘以5等於14?那就更等於教學了。很簡單的例子,卻告訴了我們在課堂上設疑,然後引導學生大膽的質疑和思考才是有效地教學,這就是為何同樣的課本、同樣的時間,不同的老師和不同的教育方式會有不同的教學效果的原因吧。

大膽的放手給學生,相信學生的創造和能力吧,把屬於學生快樂探究和思考的機會充分的給以學生,就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學習的熱情,這樣的課堂才會更加的精彩,是的,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是保護甚至捍衛孩子的主動性。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 篇8

假期,學校給老師準備了一道豐盛的精神年貨,那就是《教育是沒有用的》這本書,作者是林格。說實話,在之前並沒有聽說過,不免在想,是什麼樣的大教育家敢說出這麼狂妄的話,於是對這本書的好奇之心更濃,只想一睹為快。

看到封面,標題的下面是一個問句:你還在用錯誤的方式教育孩子嗎?於是明白,教育並不是沒有用的,是要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封面的下方寫著百所知名校長聯名推薦,作用就是化解全民教育焦慮,拯救家長和老師。由此來看,應該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書的第一頁,就是格林十大觀點。這些觀點真真切切的反映了教育的現狀,是啊,那個孩子願意在被管制的情況下學習,學校有老師盯著,家裡有父母盯著。時間長了,孩子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可升學壓力又在不斷的刺激老師、家長,將分數作為衡量學生的標準,為了這個竟然有了可怕的國民共識,其中林格老師有句話說的很幽默:全中國的家長沒在一起開過會,但有一句話異口同聲:孩子,只要你有了好分數,其他的一切都不要管。這真是一個可怕的國民共識。

老子也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具體而言,就是迴歸到教育純真,到底什麼才是教育?

我想真正的教育應該是有人性的。除了知識,要教給學生善良、自信。有這樣一個故事:在美國,有三名學生即將通過面試分別被大學錄取,A、第一名學生是一位可愛的女生,成績全A,小鋼琴家,能歌善舞,家境優越,從小接受很好的教育。B、第二名學生是一位肯亞裔的女生,她的成績平平,父親是鐵道工人,母親是超市收銀員,家境貧困;更要命的是她的聽力自小還有障礙,但是她一直堅持照顧自己的弟弟妹妹。C、第三名學生是一位西班牙裔的男生,他的成績略微有些差,父親是個在監獄服刑的罪犯,他從小就缺失父愛,跟母親住在一個犯罪率很高的社群裡,家境十分貧困,經常要申請政府救濟金。

如果你是錄取委員會中的一員,面對上面三位學生,你會做出什麼順序的選擇呢?

如果你是一箇中國大學招生辦的老師,你的答案一定會是A——B——C,因為按照中國大學的錄取考核制度,一定是按照成績至上的“法則”來選擇的'。中國所有的名牌大學都是希望招到成績最優秀,“素質”最全面的學生。

如果你是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你可能會選擇B——C——A,因為殘疾人和窮人家的孩子值得同情。

而在美國,有兩所大學的錄取委員會也面對過這樣的考題,只是他們的考題沒有這麼完整。他們面對的答案都只有兩個,而且他們必須單選。

第一所大學是有“小常青藤”之稱的斯坦福大學,它面對的答案只有A和B兩個,在一個成績優秀素質全面的女孩,和一個有聽力障礙、成績平平的學生面前做選擇。他們的答案令人驚訝,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而放棄了前者。

為什麼呢?他們的答案是:這個孩子雖然成績平平,但是我們能在她身上,看到她勇敢地克服了巨大的苦難,我們沒有理由,不讓一個刻苦的孩子,獲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第二所大學是赫赫有名的貴族大學艾姆赫斯特學院,它面對的答案只有A和C兩個,在一個成績優秀素質全面的女孩,和一位成績不夠好,且犯罪家庭出生的孩子之間做選擇。這所大學的老師們的答案居然也出人意料,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而放棄了前者。

這又是為什麼呢?他們的答案是:這個孩子面對的狀況十分危險,因父親而揹負道德壓力的他,隨時可能陷入犯罪陷阱,作為一所旨在教人向上的大學,沒有理由不讓一個這樣處境的學生,獲得教育機會,因為這個受教育的機會,可以堅定他對人生的信心。

這兩所學校都是美國一流的大學,他們有著一流的錄取系統和標準,這種標準近乎苛刻,但是充滿著人性光輝。

我們常說,教是為了不教,不教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創造。用無為培養學生的有為,有為是讓學生自由,全面的發展。因此,真正的教育在於“於無聲處響驚雷”,孩子學會任何東西,最終都要通過自己的內化,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無為而無所不為,不教而教。

教育應該是一種心與心的感應,讓孩子在心靈上得到溫暖,在心靈的碰撞和感動中獲得成長有用的教育是一種鼓舞、一種激勵。正如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所言: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用潔淨的靈魂去感應另一個靈魂,傳遞精神力量。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 篇9

和很多人一樣,第一次看這本書我是被確實書名所吸引,對於我們現在的教育,幾乎全民都在焦慮,人人都在抱怨,用格林先生的話說,時下這樣的教育結果導致家長太累,教師太累,孩子也太累,教育生產力卻很低下。

書中的很多教育方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要花功夫的。如果只能生搬硬套,不能理解和融會貫通,也就是不能悟出裡面的內涵,那也是做不好的。那麼,我們作為教師,該在教育中怎樣體現教師的價值呢?我通過第二次讀《教育是沒有用的》,談談我的體會。

首先,教育是沒有用的,這句話在書中的意思是: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是保護甚至扞衛學生的主動性。在孩子的成長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麼,才是教育的大智慧。我理解為:不能以教定論,不能以學定性。如果老師越俎代庖,把該做的做了,把該屬於學生的也做了,那麼學生怎麼會有學習的積極性,怎麼會主動的探究,沒有了探究這樣的學習何談高效;如果老師分數劃生,學生心中只有分數,那麼他們的學習方式合理嗎?片面的追求,把學生的'本能固束,這樣的教育是沒有用的。

其次,教育是有愛的。愛,使學生能快樂健康地成長,愛,給予了學生內心的溫暖。在人與人之間的心靈裡愛是最偉大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愛與教育是息息相關的,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教育是溫暖的,這種溫暖來自於老師們的傾情付出,這種付出承載著大愛無疆的師愛。作為老師心中必須有一種無形的愛,它可作為引領學生學習、前進的動力,它能教育變為有用。

再次,教育是無形的。教育是沒有用的,指得是有形的教育是沒有用,而無形的教育並非沒有用。那些真正的教育是內化在學生生命中的,潛移默化的東西。真正的學校也是無形的,有形的東西只是權力所需要的,無形的東西才是真教育,我們教給學生有形的知識,而能形成無形的能力,學生會受用一輩子。

因此,教育是沒有用的,而我們給教育輸入愛,使得有形的教育化為無形的能力,讓學生受益一生,這才是我體會。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 篇10

這是一個遠離元本的時代。

本可以順產,卻來個剖腹;本可以母乳餵養,卻來個三聚奶粉;本可以徒步有氧運動,卻來個尾氣製造陰霾;本可以和諧養生,卻來個心理鬥爭……

我們的教育也難逃其劫——

本可以快樂成長,卻讓書包壓得喘不過氣來;本可以愉悅閱讀,卻讓孩子戴著腳鐐跳舞;本可以如植物一般自然生長,卻成為應試教育的犧牲品……

著名學者呂叔湘先生曾作過這樣一個類比:教育的性質類似農業,而絕對不像工業。工業是把原料按照規定的工序,製造成為符合設計的產品。農業可不是這樣。農業是把種子種到地理,給它充分的條件,如水、陽光、空氣、肥料等等,讓它自己發芽生長,自己開花結果。

但即便是農業有時也難逃其劫——

江西一年收穫兩季水稻。人們只吃第二季大米,第一季幾乎沒人吃。由於怕耽誤第二季,農民會使用各種方法包括化肥農藥對第一季揠苗助長。而對於第二季,由於沒有壓力,農民就順其自然成長。其結果就是第二季大米好吃有市場。我想,有孩子的家庭不妨讓您的孩子成為第二季。因為,不是所有第一都好。

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再看一個農村母親的教子之道——專家採訪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母親,問她是怎樣教育成功孩子,讓孩子考上清華大學的。沒想到這問農村母親的回答卻讓專家們大跌眼鏡:

“考上清華就叫好?學費貴著呢!讀完大學不知道能否找到工作。”

“您平時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我沒有啥教育啊,我只是讓他老實做人,踏實做事。”

“比如做事,您有沒有比較特殊的方法或方式?”

“沒有。不過,這孩子打小我讓他做的事,我先做一半,剩餘的讓他自己看著辦。比如,穿襪子,我幫他穿一個,筷子掉到地上,我只撿一個。”

這位母親回答顯然不像專家想象的那樣有什麼高深的祕訣,但細心思考,這位看似沒有知識的母親卻有著不尋常的文化。先是交給孩子為人處事,再是以身作則,身體力行,讓孩子養成生活等方面的好習慣。那學習呢?其實,一個人如果他的為人處事、生活習慣漸趨優秀時,學習的習慣和品質也就不在話下了。

這樣的觀點我們很容易在《教育是沒有用的'》一書中找到。相信許多人都會和我一樣對這樣的一本書的書名產生質疑:教育是沒有用的?!作者林格說:傳統或者流俗的教育理念,往往誇大了教育的作用,認為教育是無所不至、無所不能的,一切教育目標都可以通過教育技巧實現,這恰恰也是當前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衝突的內隱癥結所在。

筆者認為:現行教育更多充斥著分數、名次、重點、次重點,但人於社會,卻是由其綜合素質所決定的。

試舉一例:我的孩子上國小一年級時,我們接送孩子都是提前,但有一次孩子卻說:“媽媽,你能不能遲一點再來接我”。我們有點疑惑。

“反正你們就遲一點再來接我嘛。”我們答應了孩子的要求。

第二天放學時間到了,家裡的電話響了。

“媽媽,我現在在學校向你們彙報,我放學了,你可以來接我了。”我們一聽,才知道我們賣給他一張電話磁卡,孩子為的是有一個機會可以自己去打電話。

這件小小的事情卻給我們很大的震撼:孩子渴望獨立,渴望嘗試。我們老是在孩子自己需要或喜歡自己去嘗試的時候幫他們包辦了一切,比如叫醒、提書包、整理學習資料、衛生打掃,等等,殊不知,我們表達了對孩子的關愛的同時,卻也讓孩子失去了一個個鍛鍊的好機會。、孩子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我們帶他去訂報紙;今年訂報紙時,我們只帶到了郵局門口,他就輕車熟路地進去辦手續。什麼是養成教育?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讓孩子做同一樣事情時他能一點一點的進步,直到我們達到想要的預期效果。我們家長或者教師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替孩子設計好未來,然後要求孩子去實現,這恰恰是對教育本質的違背和對孩子天性的劫持。盧梭說過:教育就是生長。這就意味著教育本身的目的及時生長,而非其他。老子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這裡的“一”就是教育根本,具體而言,就是提升生命質量,尋求教育之根。

那真正教育的元本是什麼呢?

作者林格說:真正的教育,絕不僅僅是講道理,傳授知識,更不僅僅是開發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傳遞給孩子,維護孩子的心力,讓他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一個能承擔後果、應對變故、改善自身和環境的人。

比如:許多家長總喜歡向孩子碗中夾自己想讓孩子吃的菜,但孩子卻是拒絕,許多時候孩子都是堵著氣吃飯,再好的飯菜到了這個時候就沒有什麼胃口了。怎麼呢?改變菜的做法,顏色搭配考慮孩子興趣,在鼓勵、遊戲中讓孩子嘗試。

比如做家務,只要孩子能完成,不妨讓他做一點,比如擺放碗筷,比如整理自己的房間,比如澆花等等。孩子做家務最起碼有幾個好處:一是培養孩子家庭成員平等意識;二是培養孩子勞動習慣;三是讓孩子初步觀察生活,為說話表達積累素材。

再比如提到看電視,許多家長就頭疼,我們也曾經非常苦惱,想了一些方法,都覺得不大科學,目前我們的做法是:讓孩子明白看電視是一種休閒,也是一種學習,所以看電視也要投入、認真;二是讓他自己學會安排時間,比如每天看多時分鐘,你自己根據頻道節目安排,但不能太集中;三是跟他一起看節目,比如“超級變變變”等有益的節目;四是用節目內容作為交流的話題,引導孩子。這樣一來,孩子就會覺得看電視跟學習語文數學其實也是一樣重要,看電視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

還有許多……

我很欣賞林格的這句話;最好的鞋就是你穿在腳下但並不時刻感覺到它的存在,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自己去嘗試並在他們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才出手。

在寒假的午後,一本《教育是沒有用的》讓我更感陽光的溫暖與可愛……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 篇11

《教育是沒有用的》一書讓我的假期文化生活豐富了起來,因為此書作者林格先生大氣的語言,富有哲理性的思維,使我對於其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和很多人一樣,一開始我是被書的題目所吸引了--《教育是沒有用的》,我們做教育的如此辛苦工作,難道都做了些無用的功夫嗎?讀了這本書,我才發現並非像題目所說的那樣,其實書中許多觀點是值得深思的。下面我就把讀書的些許感想和大家共享。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是鞋子去適用腳,還是腳去適用鞋子?讓腳去適用鞋子,難免重踏"鄭人削履"覆轍,肯定不可取。那麼,只能選擇打造適合腳的鞋子。

然而,我們在打造"鞋"時候,並沒有尊重過孩子們的意見。我們總在以是否聽老師的話為標準來評判學生,總認為學生的作業不合我們的要求,總覺得他們上課沒認真聽講解…這種一切以老師為中心的教育活動,不就是在拿我們自己看來適合的"鞋"往孩子的腳上硬套嗎?因此,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首先要轉變觀念,珍視孩子的尊嚴,尊重學生的人格,細心發掘孩子的潛能,充分發揮孩子的特長,瞭解孩子發展中的需求,幫助每個孩子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確立發展方向,建立自信,這樣才能打造一雙真正合孩子"腳"的"鞋"。

就像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孩子先天的素質不同,生活的環境不同,個體間有差異存在也是很正常的,每個孩子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豐富多彩、獨一無二的世界。我們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消除這種個體差異,而是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積極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讀後感《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這樣,才能為社會輸送更多更好更具特色的人才,這才能是真正的教育。

反思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的確還有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但是隻要我們堅持"孩子是腳,教育是鞋"的理念,全力打造適合孩子"腳形"的、能伴孩子自如行走的"教育之鞋",我們的教育就會煥發勃勃生機。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 篇12

當一個新的生命誕生時,迎接這個幼小生命的第一個世界就是家,在家的呵護下,孩子學會了說話,學會了行走,生命成長的第一步從家開始了……

家是教育的“第一土壤”。不同的家教造就不同的孩子。你們知道,家教好的`孩子與家教不好的孩子區別在哪裡嗎?這一點,每個班的班主任最清楚。那就是,不同在心靈。孩子喜歡譴責別人,也許是家長平時對他批評過多;孩子凡事喜歡抱怨,也許是家長總是挑剔他;孩子喜歡對抗,也許是因為家長對他有敵意和強制;孩子不夠善良,也許是因為家長是一個缺少同情心的人;孩子膽小、羞怯,也許是他經常被嘲弄、辱罵;孩子不跟我們說心裡話,也許是因為我們捉孩子的話柄,翻老賬;孩子不辨是非,也許是因為我們的專制,沒有給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機會;孩子很自卑,也許是因為我們對孩子總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勵;孩子嫉妒、敏感、怕受傷,也許是因為他的家庭沒有寬容和溫暖;孩子不喜歡自己,也許是因為我們對他缺少接納、認可和尊重;孩子不上進,不努力,也許是因為我們對他要求過高,他做不到;孩子很自私,也許是因為我們對他太溺愛,要什麼給什麼;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也許是因為我們沒有教會他理解別人;孩子懶惰和依賴,也許是因為您替孩子做的事和決定太多了;孩子撒謊、騙人,也許是因為我們不夠寬容,喜歡懲罰孩子;孩子有暴力行為,也許是因為我們常用暴力來處理孩子的問題;孩子意志不堅強,懼怕困難,也許是因為我們沒有給他鍛鍊的機會。那些家教好的孩子心是暖的,他們幹什麼事都有熱情,也能幹好。而家教不好的許多孩子,我們能感覺到,他們的心是冷冰冰的。

讀了《教育是沒有用的》一書,讓我明白了教育孩子不能短視,要對孩子要往後看30年。30年之後,你的孩子30多歲了,你希望他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有人引用長、寬、高的維度來描述。長,就是有一技之長,並能不斷學習,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寬,做人寬容,能與人相處和合作。高,有一個健全的人格。一切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把握好原則,以足夠的耐心和寬容之心,用心教育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 篇13

我們的一生都將與教學為伍,《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那麼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願意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相信每一位老師都思考過。假期裡我讀了林格的《教育是沒有用的》,所獲頗多。

(一)學習貴在引導

大家應該都讀了孩子扔石頭的故事。孩子們一開始無論如何都不肯停止扔石頭,結果後來主動讓他們扔,甚至花錢讓他們扔,他們反倒因為錢少不扔了。這事說來好笑,但深思起來又令我們反思。如果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外力來逼迫學生讀書,那麼無論是威逼還是利誘,時間久了,他們總會膩。無奈之下的學習,效率可想而知。我們總是恨鐵不成鋼,面對那些無論如何也不肯學習的孩子感到無可奈何,孰不知,他們的心裡也是無可奈何。學習對他們來說難於登天,他們沒有嘗過學習的半點樂趣,這種情況下還要做出一副認真學習的樣子來,真是苦不堪言。所以要想讓我們的孩子喜歡學習,還要讓他們能夠品嚐學習的快樂,讀後感《《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就像林格老師說的: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覆成功培養天才,反覆失敗培養庸才。我們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的學生都會有偶爾進步的時候,如果這時,我們對他進行適當的表揚,他們的.學習勁頭會比以往足。這樣就有可能創造第二個進步,再次進行表揚,如此學生的心裡就會始終洋溢著自豪感,成績也就慢慢好了。道理我們都明白,可是我們到底又轉化了幾個這樣的學生?

(二)學習習慣是養成的

德國人的整潔習慣是出了名的。在那裡,即使是一個醉鬼,在頭腦不清的情況下,他也會記得將手中的酒瓶扔進垃圾桶,不能不令我們驚歎。可見,好的習慣會伴隨人的一生。林格老師說過:人的素質是逐步養成的,而不是教誨而來。我想這應當是素質教育的真諦。就連諾貝爾獎的獲得者都毫不猶豫地認為在幼兒園裡學到的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所以好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我們也不能指望學生帶著好習慣而來,那麼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重任也就落到了我們的肩上。我們應當怎樣做呢?

拿我自己來說。我喜歡吃水餃,當然也想學,可是當我第一次把水餃包出來放到面板上時,媽媽就說:"你看你包的,餡太少,形狀太難看,還是別包了,去一邊玩去。"下一次還是這樣,年復一年,我到現在還是那樣包。可見,我們學習一件新事物時,第一次非常關鍵。用到教學上,也就是說,新課是最重要的,新課學得好,會在學生心裡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對以後的複習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新授課的設計。

俗話說,行百里者半九十。說到底,堅持到底最重要。長期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一種習慣的養成也是這樣。我們要求學生坐端正,可能學生第一天覺得新鮮,能夠做到;第二天還有新意,也能完成;可是慢慢的,一星期,一個月,一年…往往就懈怠了。習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要想完成,首先就要戒掉我們身上的種種浮躁之氣。

最後用書中的一句話結尾:有時候,我們離成功僅一步之遙,但如果不善始善終,就很可能使那小小的一部成為無法逾越的距離。成功就在於每一天的堅持。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 篇14

最近讀了我國著名教育家格林先生寫的《教育是沒有用的》一書,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書中內容不僅有高度、深度,有震撼力,同時也給讀者展示了許多教育試點的成功案例,細細品味,印象深刻,深受教育和啟發。

書中的很多教育方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要花功夫的。如果只能生搬硬套,不能理解和融會貫通,也就是不能悟出裡面的內涵,那也是做不好的。“學習是人的高階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沒有用的。”既然教育沒有用,那麼我們應當如何參與到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中呢?我談點體會:

一、保護孩子的主動性

書中第一章《教育之困》中講到的“摁著牛頭吃草”的故事中講的是什麼拴住了這頭牛呢,是小小的木樁嗎?不!拴住這頭牛的不是木樁,而是由木樁形成的心理枷鎖。一廂情願地強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們的主動性於不顧,孩子就會像那頭被小木樁拴住的牛一樣,小的時候想拔木樁,拔不動,等到長大了,有足夠的.力氣去拔木樁了,卻已經沒有慾望了。

當代教育者的最大困境其實就在於"摁著牛頭吃草",一廂情願地訓練"牛嘴"要張開多少度、如何吃草,豈不知"吃草"是它的本能。這樣強硬和機械訓練的結果是"牛"很累,教育者也很累,教學的效能卻極低。過去幾十年,教育者長期執著於為孩子設計的教育方式,實際上是對孩子主動發展的一種人為控制。變"被動教"為孩子的"主動學",是當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途。

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孩子的主動性。我們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更為重要,更應引以為戒,不能按照自己一廂情願的教育設計,迫使孩子們就範,忽視甚至控制了人的主動性,而進行被動教育,造成孩子對學習產生消極抵抗的心理,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應孩子。

二、激發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人生普通但神奇的“方向盤”,對人的知識的增長、智慧的提高、情感的調動、品格的形成、潛能的發揮等,都起著巨大的作用。從社會角度來看,興趣是愛學、會學的重要基礎,是終身學習的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質。

書中講到激發孩子的興趣,有三種思路:“一是感覺引導,二是降低難度,三是協助孩子發掘學習的快感。”

在《教育的祕訣是真愛》一書中,有一個頑皮的孩子向老人扔石頭的故事,一開始的時候,孩子們扔石頭是出於內在動力的驅使,扔石頭讓他們覺得新奇、好玩、冒險,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們就越逆反。可是,從老人給他們第一筆錢的時候,這些孩子扔石頭的原因或者說動機就發生變化了,他們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於興趣,而是從內心的渴望轉變為外來金錢的刺激,當外來的刺激變得越來越小、甚至消失的時候,扔石頭的行為也就失去了激勵因素,其結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我們可以從中洞見孩子內心變化的基本線索,這也是吸引孩子從內心裡出發愛上學習的基本線索--感覺引導。當孩子感覺到學習是為了別人,無論是滿足家長還是老師的要求時,學習的動力就會降低;當孩子的學習能滿足自己的好奇,能收穫美感和滿足感,不用別人催促和監督,這種學習才是最有效的。

孩子不愛學,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嚐到甜頭。而讓孩子嚐到甜頭的唯一辦法就是減少知識總量,降低學習難度,使孩子不斷獲得小成功,嚐到小甜頭。在學習過程中,把一個大目標科學地細分成若干個切實可行的目標,每實現一個小目標,就得到一次激勵,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覆成功培養天才,反覆失敗培養庸才。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斷獲得“小成功”中聚整合就感,從而走向“大成功”的。()如果學習的目標太高、難度太大,孩子努力了還達不到,失敗幾次之後就會失去繼續努力的動力。理想的學習是“站著坐著夠不著,跳起來正好”,不斷嚐到小甜頭,才可能逐步走向最終的成功。

三、給孩子說的機會

格林在書中說道:“在課堂上,教師如果儘可能閉上自己的嘴,讓自己少說一點,留出時間和空間給孩子,也是教育行為轉變中的一個關鍵。課堂是教師傳道授業的場所,但同時也是孩子吸取知識的場所,需要的是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互動,而不是老師在臺上高談闊論,孩子在臺下死記硬背。老師說多少、孩子記多少的學習是機械的,孩子充分思考和內化所學的知識是需要時間和空間的。”

好問、好說是孩子的天性,我們不能剝奪孩子說話的權利。要讓孩子學會“問”而不是學會“答”。課堂上我麼美好更應該引發孩子“問”、“說”的興趣,交給孩子“問”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灌輸,只關注結論,忽視學習的體驗過程。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有時需要等待,需要用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心態和方法去品味教育、反思教育、探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