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父與子讀後感15篇

讀後感1.26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父與子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父與子讀後感15篇

父與子讀後感1

今天,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我讀到一本感人的故事——《地震中的父與子》。故事是這樣的:在某一天,美國發生了一次6。9級大地震,一位年輕的丈夫安頓好受傷的妻子後,快速地奔向他的7歲的兒子的學校,他知道:兒子的'學校在東偏南的方向,他就跑到那裡,搬開周圍的瓦片,還有好幾位家長也陸續來到這兒,尋找自己的兒子或者是女兒:“我的兒子!”“我的女兒!”,找了幾分鐘後,他們都失望地回家了,只有這位父親一直在找,消防人員趕到後,對他說:“我知道你很難過,但是,這兒危險,你快走吧!”他問:“你是不是來幫我?”後來更多的人去勸他離開了,他又問:“你們是不是來幫助我的?”大家搖頭,都以為這位父親失去了兒子,受到了很大的刺激,腦子傻了。但是,此時,這位父親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因為他想到,兒子曾經跟他說過:“不管發生什麼事,我都和你在一起。”現在,沒人再阻止他了,這位夫親找了1個小時,18個小時,29個小時,他兩眼佈滿血絲,但他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於是,他不停地挖呀,挖呀,到第33個小時,從廢墟底下出現了一個聲音:“爸爸,是你嗎?”“阿曼達!我的兒子!”父親欣喜若狂。然後,父親問阿曼達:“你們班的人怎麼樣?”阿曼達說:“教室塌下來時,塌成了一個三角形,我們班的14名同學都沒有受傷,我告訴他們:“只要我的爸爸沒事的話,他一定會來救我們的。”父親聽到後,說:“這裡還有14個孩子,快來幫忙!”人們都趕過來幫忙,爸爸說:“阿曼達,出來吧。”他卻說:“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你會跟我在一起的,我不怕。”

讀完故事,我的心被阿曼達打動了,這位年僅7歲的孩子,竟然這麼勇敢!他,是最棒的!我也要向阿曼達學習,跟同學們好好相處,與同學們共同面對困難,共同進步!

父與子讀後感2

初次聽到是枝裕和這個名字是通過我的一位導演朋友口中,她跟我說她的作品風格都是模仿是枝裕和的,跟我說這個人多麼多麼牛,於是我就帶著無比高的期望讀了他的《下一站,天國》,果然對我的衝擊力很大。這本書是是枝裕和小說處女座,而這本《如父如子》則是我讀到他的第二本書。這位作家兼導演簡直就是一個全才,一部經典小說作品如果想要拍好,我想只能是它的原作者去拍。

是枝裕和是拍攝紀錄片出身,也就是說他從一開始接觸的都是生活化的東西,從生活出發不斷達到一種藝術的狀態。看過小說並同時看過同名電影的人會發現,兩者其實差別很大,因為文字和畫面如果想要各自達到一種極佳狀態,就必須在敘事方式上做改動。如果想做到這種自然地轉換,就必須在兩者的造詣都達到專業的狀態。

很多人喜歡寫人性,不過他們寫的大都直白,當帶入到故事當中去的'時候也是一段一段的。但是是枝裕和將這種人性深層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體現,一段完整又感人的故事無論是內在還是外在都能夠感染人。生活總是能夠給我們帶來打擊,良多的經歷雖然很富有戲劇性,但是這種面臨巨大轉變時的心情是十分真實的,一通電話徹底改變了原本美好的生活。

在我個人看來,這個世界上只有回憶這一樣東西是完美的,因為就算它再怎麼不堪回首,但是它永遠都無法改變。在無聊的時候,我們的思維也不會停止運轉,而是去回憶以前的事。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會有美好的回憶,感情這東西時日積月累的,就像信任一樣,除非面臨背叛,否則會一直信任下去。良多的背景其實和現在我們身邊的很多人都一樣,對於父子關係的問題,很少得到重視,這也導致了很多家庭內部的矛盾。

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中,沒有固定的答案,所謂成長就是經歷完整的人生和接受生活帶來的不定性,這個故事是能夠給我們幫助的,它是能讓讀者跳出誤區的提示,是枝裕和對於情感方面研究得很透徹。父親和兒子的角色都不好當,我想所有人在面臨自己角色問題的時候都會猶豫,在這尋找答案的人生旅程中,就是互相學習的過程。故事的結局是完滿的,就像是我們努力過的人生。

父與子讀後感3

《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描寫了一個令人感到震撼的傳奇故事:在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了大地震,一位父親奔向那片廢墟去救自己的兒子。別人勸他不聽,警察叫他不走,他堅信,兒子還活著。終於,他經過38小時的努力,終於救出了自己的一直在等著自己去救他的兒子和他的十多個同學。我讀了這篇文章,深有感受。

這篇文章通過這個傳奇的故事,譜寫了一首父愛的頌歌:這位父親滿臉灰塵,可是他顧不上擦拭;他雙眼佈滿了血絲,說明了他已經很累了;他衣服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他已經被石頭弄得傷痕累累了。可是,為什麼他還要繼續不懈地挖呢?原來,是一種父愛的力量在支撐著他,促使他堅定地在那片廢墟中挖掘了38個小時!所有的人都絕望地離開了,人們都以為這位父親精神失常了。他在沒有人幫助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地去挖掘,因為他不相信自己的兒子已經死了。他知道兒子在等著自己,而兒子也相信爸爸會來救他,這真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母子連心,父子天性”。

讀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親。父親確實非常愛我,關心我,我也非常喜歡他,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讓我感到很溫暖,很舒服。夜深人靜,他總不忘為我蓋被子;晚上,他為我檢查作業;在我有困難的時候,他耐心地幫助我。記得有一次,放學的.時候,天空佈滿了烏雲,下起了傾盆大雨,把我們這些沒帶雨傘的學生困在了學校,我眼睜睜地看著時間一大把一大把地過去,急得我團團轉,不知道這雨什麼時候才能下完!我差點兒哭了!一些同學試探著衝出去,可還沒走出幾步就成了“落湯雞”。突然,一個高大的身影出現在我的眼前,啊!是父親!他的臉上,已分不清是汗水還是雨水,我激動得一下子撲進他的懷裡!這麼冷的天氣,我的心卻是熱乎乎的。

啊!父愛不是同樣偉大麼?

父與子讀後感4

假期接受了這份作業,我登上了網站,因而做起了活動。期間,讀了幾本好書,認為《父與子》這本書是最為有趣的。

故事的主角就是一對父子。這位爸爸體型胖胖的,是一個禿頭;兒子雖然沒有什麼特長,但是卻有著調皮、可愛的性格。這本書裡沒有一個字,但是,卻讓你一看就會明白。因為漫畫是不需要用過多的語言去修飾的,它還是很通俗易懂的,你一看就會明白的。有一幅畫面最讓我啼笑皆非的。

故事的情節大概是這樣的.:一天,媽媽做好飯菜準備叫兒子吃飯,可兒子卻突然不見了,於是,就叫想要急著吃飯的爸爸,把正在書房裡看書的兒子去叫過來。爸爸把兒子叫到了餐桌上,可是自己卻不見了。兒子又走到書房,定睛一看,原來爸爸正帶著眼鏡,有模有樣地在看書呢!兒子的眼睛睜得大大的,彷彿在說:“你叫我去吃飯,自己卻在這兒看書!”我被逗樂了。轉而又思考起來... ...

我喜歡那個兒子的調皮、機靈、天真無邪,喜歡爸爸的開朗、寬容、充滿童趣。尤其是爸爸能用慧眼,發現小孩的閃光點,善於利用孩子的思維解決大人的實際問題,是多麼值得敬佩啊!在生活裡,我和爸爸也是很有趣的。

記得有一次,老爸帶我去游泳,我就突然說要和爸爸來一場游泳比賽,爸爸欣然答應了。這不用比就知道,我一個不經常游泳的人,倘若和一個有空就去游泳的“專業"選手比賽,結果肯定是很明顯的。我和爸爸迅速地跳入水中,兩臂使勁滑著水,腳不停地蹬著,頭一上一下地換著氣。只聽到岸上傳出媽媽的聲音:“快!你快到了!加油啊!”有了媽媽的鼓勵再加上我的努力。我奮力衝刺,一邊用我的"詭計”,就是踩石頭向前蹦!水深1.5米,我剛好可以。

於是,我贏了,我拍了拍後到爸爸的的肩膀說:“爸爸,別傷心哦,我們下次再比,我相信你一定能贏!”漫畫裡的父與子和生活中的父與子,實在讓人趣意縱生。《父與子》,這本讓我歡喜讓我難忘的書,不愧是一部廣為傳閱,深入人心的經典作品!

父與子讀後感5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我覺得感動萬分。

課文講了有一年,在美國洛杉磯發生了大地震,在混亂中有一位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家人後,抱著堅定的信念,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救出了兒子和兒子的同學。

文中“無論發生什麼,我都會和你在一起!”這是父親的承諾,這個承諾讓父親決不放棄,這個承諾讓兒子堅強不已,這個承諾創造了愛的奇蹟。

母愛如太陽,熱烈而溫暖,而父愛如海洋,深沉而含蓄。或許,我們並沒有感受到它的存在,可是它總會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為我們撐起一片藍天。

我讀完這篇課文已是淚流滿面了。因為這讓我想起了,家人不願想起的事情——那天,我和叔叔一家去游泳。當時我在水下練習怎樣睜眼,我一抬頭便看見小茉(叔叔的女兒)她正往水中游。我連忙提醒她別大意,她向我微微一笑。她開始練習潛水,可游泳圈被水漂走了,這是小茉已經上到水面,她一伸手沒抓來,腳沒站好便沉了下去。她開始掙扎,卻越來越往河中央漂,河中央是最深的地方。我急忙往小茉的方向游去。此時,有一個比我還快的身影向小茉走去。原來是阿姨!我驚撥出聲,因為阿姨不會游泳。我遊得更快了,小茉沒力氣了,阿姨已經被水淹沒了下巴。在小茉往下沉時候,阿姨冒著生命危險去河中央。阿姨用了全身力氣把小茉舉起來。我大喊:“叔叔,阿姨危險了!”叔叔離我們比較遠,聽到喊聲後,就像箭一般穿過來,馬上把阿姨的頭抬起來,要我接過小茉一起游出水面。上岸後,叔叔問了阿姨一句:“為什麼會這樣,要不是這位小女兒,你就……”阿姨堅定地說:“我愛小茉,所以我要救她!”我聽了這句話,手緊緊握住小茉的'手,心裡想:是啊!因為這是一個母親對女兒的愛,在危險時,願意對自己付出一切,讓人得到幸福。

我通過《地震中的父與子》和小茉的事,我明白了,父母可以為你付出一切,甚至生命!

父與子讀後感6

今天,我認真地讀完了馬克·漢林的文章——《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後,我感觸很深。

在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群正在學校上課的孩子被困在廢墟下,其中就有七歲的阿曼達。阿曼達年輕的父親因為自己曾對兒子說過的一句話,一個承諾——“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而不停挖掘著,被困的阿曼達同樣堅信父親會來救他,於是,年僅7歲的阿曼達一直鼓勵同學們堅持。38小時後,父親終於聽到兒子的聲音,順利救出了兒子和其他13個同學。

這是,我感到了父愛的力量。要知道,阿曼達的父親整整挖了38個小時。38小時啊,在這麼漫長的時間裡,不吃,不喝、不睡,甚至連歇息一下都沒有啊!這是一種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他?是父愛的力量!是父親的責任感!雖然他明白,這裡隨時會發生爆炸;雖然他明白,這裡隨時會有餘震;雖然他明白,自己稍一馬虎,就會有生命危險!但他為了自己的兒子,願意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這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我以前學習成績很差,我快要放棄了,老師的`責罵,同學的嘲笑,令我感到自己的前途一片灰暗。在我欲哭無淚時,是他,是父親,是父親為我拭去淚水,慈愛地說:“失敗乃成功之母,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努力啊,千萬不要輕易放棄,你可以的,爸相信你,加油!”我笑了。那晚,我努力了,我在父親的陪同下一起復習功課。考試時,我同樣也在努力。成績快下來了,我希望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把發下的試卷蓋在桌上,一點一點的掀開。啊!太棒啦!滿分!我高興的笑了。我把好成績告訴了父親,他卻不以為然地開玩笑說:“嘿嘿,我就說吧,你能行的嘛!要相信我,但更要相信自己,你可以的!不過,別驕傲哦,在努力,保持這個好成績!”那天,我終於見到了雨後的彩虹,它,是多麼的美,我心中的雲層被父愛輕輕地撥開了。

父愛是深沉的、偉大的!我想,《地震中的父與子》將會感動更多的人!

父與子讀後感7

在這個月裡,我讀了一本幽默的書,名字叫做《父與子》,故事的主角就是一對父子。這位爸爸體型胖胖的,是一個禿頭;兒子雖然沒有什麼特長,但是卻有著調皮、可愛的性格。在這一對父子的生活裡,到處充滿了詼諧,使人一看就會捧腹大笑。

這本書裡沒有一個字,但是,卻讓你一看就會明白。因為漫畫是不需要用過多的語言去修飾的,他還是很通俗易懂的,你一看就會明白的,一看就深深地愛上它的。

這本書裡有一幅畫面最讓我啼笑皆非的。

故事的情節大概是這樣的:一天,媽媽做好飯菜準備叫兒子吃飯,可兒子卻突然不見了,於是,就叫想要急著吃飯的'爸爸,把正在書房裡看書的兒子去叫過來。爸爸把兒子叫到了餐桌上,可是自己卻不見了。兒子又走到書房,定睛一看,原來爸爸正帶著眼鏡,有模有樣地在看書呢!兒子的眼睛睜得大大的,彷彿在說:“你叫我去吃飯,自己卻在這兒看書!”看到這一幅畫面之後,肚子都笑疼了。

在生活裡,我和爸爸也是很有趣的。記得有一次,老爸帶我去釣魚,我就突然說要和爸爸來一場釣魚比賽,爸爸欣然答應了。

這不用比就知道,我一個不經常釣魚的人,倘若和一個有空就去釣魚的專業選手比賽,結果肯定是很明顯的。如果是一般人的話,看到對手那麼厲害,肯定就放棄了。可我就是要來一場比賽,因為我已經想好了對策,怎樣才能讓這場比賽輕鬆獲勝。我神氣洋洋地對爸爸說:“爸爸,你就等著輸吧!”說完,還擼了一下自己的頭髮。

釣魚比賽正式開始了。爸爸正安靜地坐著,魚竿拿著穩穩地,等待著魚兒上鉤。而我卻悠閒地在一邊淡定地吃著東西,時不時地往兩邊看。

一條大魚往爸爸那邊游去了,我立馬站了起來,往旁邊拿了一大把石頭,向爸爸那邊扔去。那一條大魚一驚,往我這邊游來了。這樣,比賽我就輕鬆獲勝了。

漫畫裡的父與子和生活中的父與女,實在讓人趣意縱生。好多天,《父與子》這一本書,令我愛不釋手,看著看著,總是會久久地沉浸在幸福與快樂之中……

《父與子》,這本讓我歡喜讓我難忘的書,不愧是一部廣為傳閱,深入人心的經典作品!

父與子讀後感8

在國小的語文課本中,有一篇屠格涅夫的短文《麻雀》,使我朦朧的覺得屠格涅夫溫和細膩富於同情心的人。

屠格涅夫的《初戀》、《阿霞》、《父與子》,這些故事從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程式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構成了一幅又一幅生動的社會風情畫.

《初戀》述說的是,當時只有十六歲的男主人公愛上新搬來的鄰家女孩齊娜依達,但是女孩性情怪僻,時而熱情奔放,時而冷若冰霜,令主人公非常不安。後他得知父親也在跟她祕密約會,結果鬧得不歡而散。

初戀,就像含苞欲放的花朵,燦爛在情竇初開的時節,卻只能開放在記憶深處。

《阿霞》,因為熱切於“屠格涅夫的少女”——個性獨立,善於思考,冷靜任性的外表下掩藏著熾熱的心靈,願意為愛做出任何犧牲。而阿霞正是其中最被人津津樂道的典型。

《父與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小說深刻揭示了兩代人的矛盾和衝突,這一衝突在屠格涅夫筆下著上了時代的'色彩。巴扎羅夫代表了19世紀年輕一代——激進的平民知識分子。而巴威爾和尼古拉則代表了保守的自由主義貴族的老一代人。當然,在對待年輕人的態度上,父輩中的人們態度各有不同,尼古拉比較溫和,希望理解子輩,想跟上時代,只是不太成功。巴威爾則固執己見,信奉貴族自由主義,對年輕人的反叛耿耿於懷。父與子的衝突在廣義上表現為巴威爾和巴扎羅夫之間的對立,由此,在巴扎羅夫身上塑造了時代“新人”的形象。

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獨特藝術風格的作家,他既擅長細膩的心理描寫,又擅長於抒情。人物形象生動,尤其善於細緻雕琢女性藝術形象,而他對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寫也充滿詩情畫意。這些小說內容緊湊、凝鍊,著重描寫主人公一生中的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有的故事結構精巧、層次錯落有致,令人有曲徑通幽之感;有的故事情節起伏跌宕,主人公的命運大起大落,把人生悲劇展現到了極致,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父與子讀後感9

記得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兒童讀物就是漫畫書。誇張的人物,有趣的對話,文字不長卻意蘊無窮,有時候讀得入迷就忘了吃飯。

今年開學,我已經上國中了。漫畫陪伴的日子雖然過去了,但如今回想起來也是既溫暖,又充實。

我最喜歡的漫畫書是《父與子》漫畫全集。說到這套漫畫,來頭可不小,它的作者是德國著名漫畫家埃奧卜勞恩,畫中父與子的形象,其實就是由他和他的兒子改寫的,其內容歷經七十餘年而不衰,好評如潮。

這本長篇連環漫畫溢滿了卜勞恩對3歲兒子克里斯蒂安的愛子之情,可以說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親情漫畫,一代又一代人從中找到了快樂。其中有一篇漫畫是我看過感覺最搞笑的`一個小故事,說有一天,媽媽做好了飯菜,等待著爸爸和兒子過來,可等來的卻只有爸爸,而兒子卻左等右等都沒有等來。於是,媽媽讓爸爸去看看兒子在幹嘛,爸爸走進兒子的房間,看見兒子正在津津有味的看著圖書,爸爸讓兒子趕緊過去,要不然媽媽一會就生氣了。無奈之下,兒子只能垂頭喪氣的朝著飯桌走去。爸爸很好奇,兒子究竟是看什麼書看得這麼津津有味,於是他便蹲下身去看看兒子看的是一本什麼書?

結果,在餐桌上,兒子來了,卻看不到的爸爸,於是媽媽又讓兒子去找爸爸。可是沒想到,兒子一進門就看到了爸爸也正在津津有味的看著他那本圖書。兒子也想看,於是兩人就一起看起了那本書。多麼有魔力的書呀。而此時,餐桌邊的媽媽正在等著爸爸跟兒子的到來。

還有一次,爸爸和兒子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群小朋友在玩丟鈕釦的遊戲,兒子看到了,也想玩兒。爸爸就把身上的一個釦子剪了下來讓兒子玩兒,第1粒釦子輸了,第2粒釦子又輸了,連續幾次都輸了,爸爸只好把身上的扣子都解了下來。最後父子倆只能讓爸爸提著褲子回了家。

這部漫畫不僅僅是兒童讀物,也是成人讀物。漫畫中父親和兒子這種善良、樂觀的本性一直影響著我,因為他們具有這樣美好的品質,遭遇任何困難都不絕望,獲得意外財富也不忘本,一直過著許多人嚮往的快樂生活:平常而快樂,溫馨又奇妙。

這也許就是我喜歡它的真正原因吧。

父與子讀後感10

這是一部風靡全球,銷量過億的書,也是一部漫畫,讀起來生動有趣。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就是:有天,一位紳士來到他們的家,他們居然繼承了一筆巨大的財產和一座宮殿,於是他們被接到了宮殿裡住,他們第一次見到這麼寬闊,這麼大的房屋,很是新奇,而且這座宮殿很大,玩兒上一天也要感覺沒玩兒夠,這一天晚上,父子倆在豪華的大床上蹦來蹦去,終於睡著了。第二天早上,父親被兒子的惡作劇驚醒了,想要抽打他的屁屁,而兒子卻說:“等一等,爸爸,你一會兒就可以打我啦!”過了一會兒,兒子回來了,身上穿著一身用鐵做成的盔甲,他又說:“爸爸,現在你可以打我的屁屁啦!”父親氣的很是無奈,如果我有一個這麼童真童趣的兒子,我會為他感到驕傲自豪。給我印象特別深刻的還有一篇:自從他們繼承了這座宮殿和一筆鉅額,就是要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玩兒好的,這一天,他們父子倆和僕人一起坐著遊輪去海上玩兒,這座遊輪漂著漂著,突然父子倆看見,一隻手在海上飄著,他們以為是一個人在求救,於是毫不顧忌地跳下海,想要去救那個人,可是一看這只是一個指示牌,上面寫著前進兩個字,根本不是什麼人在求救,父子倆沮喪的回去了,可是一看遊輪居然飄走了,不知去了哪裡,他們不會把父子倆拋下了吧?沒錯。父子倆只好游到一個小島上,自生自滅。有一天,父子倆看見了向這座島飄來的.一艘船,父子倆既高興又興奮,可是他們渾然不知。這坐船上全是海盜,還都把他們的身上的貴重物品全都搶走了。父子倆沮喪極了。

這父子倆的關係就像一對好朋友,關係非常融洽,這就像我的父親和我一樣,雖然我們十多天才見一次面,等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還是像他們一樣。他們還非常的單純。他們身上還有捨己救人的優秀品質。所以我非常喜歡這本書,也喜歡這對父子。所以這本書也推薦給大家。

父與子讀後感11

真是太感人了!這對父與子真了不起。當我讀完《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後,一股熱流彷彿從我心中往上湧。在別人絕望的眼神裡,在很可能即將發生大爆炸的環境中,一位父親整整38小時堅持在廢墟堆裡尋找兒子,直到聽見兒子喊爸爸的聲音。讀到這兒的時候,我百感交集,流下了熱淚。

為什麼這位父親執意去尋找兒子?因為這位父親說過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這句話是這位父親經常對兒子說的'。表達了這位父親對兒子那堅定而執著的愛。正因為有這種愛,有堅定的信念,才使這位父親堅持不懈。這也是父親對兒子一種愛的承諾,永生不變的諾言,不離不棄的心願。是黑暗中的明亮,是世間真情

我從報紙上曾經看過這樣一篇文章。一個女孩每天早晨上班時,都要去父親的住處,並且坐下來陪父親喝一杯茶。她父親每天都要做上早點等著她,因為他不想讓女兒不吃早點就上班。一個下雨早晨,外面颳起了冷風,女孩因為鬧鐘忘了定時睡過了頭,因此來不及看望父親,於是,女孩給父親打了個電話。“你真的不來了嗎?”話筒裡傳來父親關切的聲音,話音裡包含著父親明顯的失望。女孩便向父親保證:“爸,我明天一定去看您,真的。”但在女孩出門的拐彎處,她看到了自己的父親,原來他為了女兒能吃上早點,他一接電話就趕來了,更讓人感動的是,父親怕女兒堅持陪自己喝茶而耽誤工作,他便一直默默的守侯在女兒的路口。這是多麼偉大的父愛啊!是多麼的無私啊!

我們常說,爸爸愛我們,我們也愛爸爸。它或許太含蓄,它或許太深沉,只是不善於表達。其實,爸爸對我們的愛像大海,而我們對爸爸的愛至多也只能算得上是條透明的小溪,與大海的浩瀚相比,根本微不足道。。難怪我們經常聽人們這麼說:“父愛無邊。”

父與子讀後感12

我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感觸很深。這篇課文講述的是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後,一位年輕的父親經過38小時的挖掘,救出了被壓在廢墟下的兒子及其同學的傳奇故事。

這篇課文讚頌了偉大而無私的父愛,告訴了我們,父愛和母愛同樣偉大。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兩句話。這是一位多麼偉大的父親啊!為了救出兒子,在廢墟中挖了這麼長時間,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是什麼支援著這位父親挖了這麼長時間?對,正是偉大的父愛。

父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也是深藏不露的。在現實生活中,父愛並不像母愛那麼淺顯,那麼容易被發覺。父愛,是父親從內心發出的'一種愛。父親的愛同母親的愛也有區別,父愛是表現在教育方面,而母愛則是無微不至的。所以,人們都認為父親沒有愛我們。其實,父親在你做錯事時批評你,在你無知的時候教育你,就是父愛的表現。

有一次,我因為去電子遊戲機室玩,被父親發現了。我回來時,被他狠狠的教訓了一頓,還打了我的屁股幾巴掌。我沒有發覺他對我的愛,只認為他打得太重,我只不過是去電子遊戲機室玩了一下而已,有必要下手這麼重嗎?因此,我與父親賭氣,好幾天都不理他。可是後來,我看到了電視的報道,知道了電子遊戲機室是一個危險的場所,去那裡的人都是社會上那些懶懶散散的人。在那裡玩,不但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還容易學壞。我好好的反省了一下,認為父親教訓得對,要不是那天他拉我一把,可能我已經被人拉下水了。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後,我懂得了父愛和母愛同樣偉大。同學們只要在生活中認真觀察,多留心,就會發現父愛和母愛同樣偉大。

父與子讀後感13

《父與子》這本書,是國小六年級必讀的書,同時前一段時間,它不知道怎麼流傳到了我們四一班,進入了我們班非常顯眼的一個角落:小書海。不過當時,我並沒有喜歡這本書,直到現在被子昕買來,我才真正地愛上了這本漫畫書!

這本書與眾不同,它是漫畫中的精英。雖說並沒有文字,但是單靠理解就可以推斷出它的一個個小故事是多麼的令人發笑。書中的主角父與子,一個長髮傻,一個很天真 ,兩個湊起來,就發生了一個個滑稽有趣的故事。這本著作多達一百八十三頁,一百八十個故事,各個故事感人幽默,體現出作者不一樣的作畫風格。

故事的內容很單純,很符合實際,而且很誇張。大部分都是開頭若無其事,什麼都沒發生。後來來個大轉折,結果一定與你想象中的不同。每一個細節,每一樣物品,都包含著一定的意思。

作者為了讓漫畫更加好笑,把動物變得更加誇張、有趣、擬人化,一看,一隻鵝因沒吃的,就把父親的菸斗叼走了。

當然啦,還有更誇張的:父與子買了一條金魚回家養,可是金魚擠破漁港,撐破浴缸,最後把整個房子都毀掉了。事實上,那隻金魚就是鯨魚。

每一張圖片中的父與子,神情都是很自然。生氣、狂笑、大哭。也會有一些外貌特徵。父親是肥頭大耳,大鬍子,還有一個光禿禿的大腦殼。二子呢?又瘦又小,頭髮稀少,但是長到遮住了半個臉。它們都有自己的性格。父親搞怪,兒子淘氣,湊成了搞笑二人組。他們是一對朋友,也是父親和兒子,他們也常常一起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要我評論這本書,我的結論是——完美!實在是太完美了,(下面為《父與子》封面提供)經典的`閱讀文字,精美的圖片彙總,豐富的文學盛宴,浪漫的心靈之旅,完備的知識體系……

我也要謝謝作者[德]埃·奧·卜勞恩先生,是他創造了這麼精彩的漫畫,也是他讓我能看到一本如此幽默的《父與子》。

父與子讀後感14

《父與子》是一本漫畫集,它是出自德國漫畫大師埃-奧-卜勞恩之手,父與子實際上就是卡勞恩與兒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實寫照。一九三四前,德國的報刊雜誌都是那麼的枯燥乏味,那麼的無趣,自從這一篇篇父與子的漫畫登到了《柏林畫報》上,人們的生活又多了幾分歡聲笑語。

欣賞幽默大師的傑作,不禁令我開懷大笑,如你能站在作品的主人公角度思考,會發現更多道理。其中漫畫《雪人的報復》,讓我記憶猶新,夜深人靜,有人將兒子精心製作出來的雪人打翻。我想這個人真是可惡,但又對他手足無措。早上,兒子發現哭了起來,父親詢問了原因,不慌不忙地做了雪人的衣服,穿在了身上,夜晚,那人又來打翻雪人,沒想到自己被踹了一腳,他以為遇上了鬼,立馬嚇得逃之夭夭。看著很有趣,引人鬨堂大笑。但你站在父親的角度想,會發現父親並沒生氣,而是樂觀的對待這件事,並且讓那個人得到應有的報應。這不比生氣的結果更加讓人高興嗎?如果我下棋可以樂觀地下,放下勝負的包袱,放開下,自由大膽得下,將會佔據形式的主動。如果很悲觀,心裡一直想著勝負,想我會輸,放不開,則是一盤接一盤的輸。

父親的樂觀收到了效應,兒子善良的品質也值得我們學習。在作品《魚兒的來信》中可以得到體現。某天,風和日麗,父子一起出去釣魚,結果兒子在白板上寫了“我們今天不想來——魚兒”,潛入水中,將白板放在了魚鉤上,我看得哈哈大笑,等著父親上當。,父親還以為是釣到了魚,興高采烈地將線收回來,發現是個畫板,父親疑惑不解,一看是魚兒的來信,便不再釣魚。後來,我才發現原來兒子的'用意是在保護魚兒的生命。兒子這麼善良,凡事都先為其他生物著想。使我自愧不如。如果我幫媽媽掰綠豆芽,不但可以加快效率,還給媽媽減少一點負擔,她就輕鬆了一點,剩下的時間我就可以自己分配了。還可以學習勞動中的一些技巧。這不是一石四鳥嗎?

善良、樂觀,讓生活更精彩。正是父親和兒子那善良、樂觀的本性,使他們遭遇困難不絕望,獲得意外財富不忘本,一直過著許多人嚮往的快樂生活:平常而快樂,溫馨又奇妙。

父與子讀後感15

總有一個人將我們支撐,總有一種愛把我們環繞,這個人就是父親,這種愛就是父愛。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位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衝向兒子的學校本來充滿歡聲笑語的學校,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他眼睜睜地看見兒子失去,心裡很傷心,他想起自己曾今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站起身,向兒子教室走去。走到兒子的`教室,他便埋頭挖起廢墟來。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直到38小時,他從瓦礫堆底下聽見兒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是兒子的聲音!父親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爸爸,真的是你嗎?”“是我,是爸爸!我的兒子!”兒子告訴爸爸這裡有14個人活著……

我從這篇文章中知道父愛有時候比母愛還珍貴。我現在才知道父愛是多麼得珍貴,父親是多麼偉大,在家裡,每次,我做錯事,您批評我,我還不知錯,還向您頂了嘴;您不讓我沒日沒夜地玩電腦,是為了我能好好學習,保持好視力。

有一天,媽媽起了床了後,我也醒了,可我在裝睡,媽媽見我還在睡,便下樓了。這時,我小心翼翼地穿好衣服後,偷偷摸摸地走到二樓,開起電腦,高興地玩起來。過了兩三天,媽媽知道我都是裝睡的,就在爸爸出海回來後告訴了他,爸爸知道後,批評了我,我還向您頂了一回嘴,我知道您聽可我回的嘴很生氣,可我實再受不了了。就在這三四個星期,我有還您生氣了,那星期回家,從媽媽那兒得知,您在那天回家的時候還掉眼淚了,我知道我做錯了事,對不起!我還不停地花您冒著生命危險去掙的錢,現在我懂得了我是多麼令人生氣,每當我做錯了壞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您,因為您曾經告訴我做錯了事要敢做敢當,不能一直瞞在心裡。可我還是怕您打我罵我,不敢和您說。記得上星期五,我放學回來,手一直很冷,還生了凍瘡,您看了我的手,對我說:“上次,都是你害我生氣,把取暖器打壞了,要是,沒打壞,現在就能給你取暖了!”我聽了之後很感動,因為這時候您還關心著我!

父親,這個家是您一手創造的,家裡都種著父愛與母愛的花苗,你們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