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熱門】《擺渡人》讀後感

讀後感2.45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擺渡人》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擺渡人》讀後感

《擺渡人》讀後感1

讀完《擺渡人1》後,就迫不及待地想看《擺渡人2》,因為急切的想知道迪倫和崔斯坦回到人間後又會有怎樣的際遇。

與第一不同,第二部出現了兩位擺渡人和他們引渡的靈魂:崔斯坦和迪倫,蘇珊娜和傑克。他們都跟隨自己引渡的靈魂一同從荒原來到人間,變成了有血有肉的人,但是最終他們的命運卻截然不同。

迪倫和崔斯坦歷盡艱險回到人間,不料新的挑戰接踵而來:迪倫父母的不解、反對,學校裡的種種議論、嘲笑,甚至生命的.煎熬和潛在的危險,更可怕的是還有尾隨他們而來的惡魔們和命運的審判官。所有這一切,在這對年輕人看來都算不了什麼,因為他們是真正地愛著彼此,並願意為了這份真愛付出任何代價,他們彼此信任、彼此擔當。就像命運的審判官說的那樣:“你們兩個之間的紐帶明亮淨朗,閃著光芒,我不願意將這光熄滅。”最終崔斯坦和迪倫得到了自由,在人間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而蘇珊娜和傑克卻不同。蘇珊娜為了來到人間,欺騙了傑克,他們之間從一開始就是相互利用,彼此都很自私。在命運的審判官看來,他們之間的紐帶是黑色的,全由貪婪和自私結成,不值得同情和憐憫,所以最終命運的審判官再次將他們送回到了荒原。

作者在第二部借兩個擺渡人截然不同的結局告訴我們,人生路上,只有那些心懷善念、堅強勇敢、勇於承擔的人,才能得到愛的滋養,才能獲取前進的動力,才能真正左右自己的命運。

書的封面有一個疑問: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讀完整部小說後,個人感覺作者在第二部對擺渡人有了進一步深刻的解讀,那就是每一個鐫刻著愛與善意的靈魂,都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擺渡人。

故事的結尾,迪倫和崔斯坦甜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相信經過這種種劫難和考驗,今後沒有任何事可以難倒他們。而蘇珊娜和傑克被審判官送回到真實的荒原,蘇珊娜覺得順著他們當前的路穿越荒原是不可能的。看到這裡我不由得為蘇珊娜和傑克感到遺憾和擔心。雖然蘇珊娜為了一己私慾把傑克引入歧途,但最後她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我還是希望她和傑克可以順利穿越荒原。最終結果會怎麼樣呢?就讓我們在第三部尋找答案吧。

《擺渡人》讀後感2

黑暗,無盡的黑暗。她摸索著,走著。她不想,也不敢去想腳下粘稠的液體是什麼。下了火車,終於走出了漫長的隧道,她看到了一個男孩兒。

十五歲的迪倫生活在單親家庭。尖酸刻薄的母親,嘲諷她的老師和同學。她受夠了這一切,決定去找她的父親。

一場火車車禍後,迪倫在爬出火車後遇到了一個男孩兒。這場相遇,讓迪倫平靜而枯燥的生活掀起了驚濤駭浪。

擺渡人為穿越荒原的靈魂提供保護。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他心地善良,卻疏於表達。他不知道,這個叫迪倫的女孩兒將會使他的命運發生巨大的改變。

人死後會是什麼樣子?意識喪失,無法思考,無法行動?迪倫的靈魂逸出軀體,被崔斯坦引導著,去尋找荒原盡頭的“家”。這次的路途中,有信任,有猜疑,有恐懼,有離別。崔斯坦不知已經引導了多少個靈魂。但他從來沒有像對待迪倫這樣,真正全心全意地去引導過一個靈魂。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對方。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迪倫終要到達目的地,那個被稱為“家”的地方。那是崔斯坦不能逾越的禁地。崔斯坦為了讓迪倫有勇氣獨自越過那道屏障,告訴迪倫,他會陪著她。這是為迪倫編織出的“善意的謊言”嗎?還是因為心中不安而說出的話?或許都不是……

這是一本關於抉擇的書。面對死亡、生存和信任,你會做出怎樣的抉擇?

在生死抉擇面前,相信心中的直覺,不被恐懼矇蔽內心;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也要保留最初的信任,不在黑暗中迷失方向。

擺渡人像一座燈塔,靈魂像迷失的'內心。燈塔引導迷失的內心,去尋找那個最初的內心。有時找到方向的內心,也能夠讓燈塔的光去照亮更多的地方。

《擺渡人》像一束光,能夠照亮人的心中那灰暗的空間。它教會人們愛,怎樣去接受愛,怎樣去回報愛。它讓我學會如何抉擇,如何接納他人的內心世界。

《擺渡人》震撼心靈,感人至深。他敢於去挖掘人內心的黑暗,也能夠用獨特的文字去照亮人們的思想,讓我們學會抉擇,學會信任,學會去愛。

擺渡人就是那片海中的燈塔……

《擺渡人》讀後感3

當我們面對生存、死亡與愛,哪個會是我們最終的選擇?如果生命再次輪迴,你又願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請在克萊爾?麥克福爾寫的《擺渡人》當中尋找答案吧!

克萊爾麥克福爾居住在蘇格蘭拉斯哥南部,是英國文壇備受矚目的實力作家。《擺渡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令4萬讀者靈魂震顫的心靈治癒小說。

本書描寫了單親女孩迪倫生活在一個令她痛苦的世界裡。因為一場交通事故,而讓她遇見了她靈魂的.擺渡人。命運從他們相遇的那刻起,發生了無法預料的轉變。

這本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那片荒原。這片荒原上的天氣變化是隨著逝者的心情變化而變化。你哭泣,天空便狂風大作,陰雨綿綿;你歡笑,身邊就是燦爛的暖陽,鶯歌燕舞;你低落,溫度下降,烏雲密佈。你用什麼樣的心情看待荒原,荒原便會加倍給你體驗。荒原的一切都是你心境的折射。

荒原如此,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保持好的心態,荒原也可以百花齊放,也可以豔陽高照。環境能改變人,人也能改變環境。你覺得環境對你不利,你可以嘗試著改變自己,你便會發現周圍的環境也會隨之改變。在困境中,我們只有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才可以取得成功,得到內心的幸福。

本書中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但反過來也可以說迪倫是崔斯坦的擺渡人。因為一路上,是迪倫引導崔斯釋放工作的壓力,讓他學會尋找內心深處的愛,改變了他一成不變的單調的工作和生活,也讓他勇敢地向這樣消極的生活挑戰。現在的人們也是如此。有的人為生活奔波,低頭趕路;有的人泡在網咖,沉迷網路;有的人遊手好閒,瘋狂酗酒,賭博……在茫茫紅塵中早已迷失了自我,靈魂無處安放,真是如行屍走肉一般。難道他們不是迫切需要靈魂擺渡人嗎?那會是誰?其實就是自己。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擺渡人。

只要堅持信念,克服內心恐懼,不忘初心,穿越荒原,才會彼岸花開。

《擺渡人》讀後感4

《擺渡人2—重返荒原》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讀完後意猶未盡,文中的擺渡人崔斯坦和迪倫回到人間後,之間產生了一種莫名的聯絡,兩個人只要在視線範圍之外就會承受當初在事故現場瀕臨死亡時的痛苦,這給他們平時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擾,然而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後來他們在無意中發現了他們重返人間的時候在荒原和人間的邊界線留下了一個破洞,導致有惡鬼從荒原來人間迫害生靈,主人公在得知這一情況後產生了強烈的罪惡感和責任感,於是決定自己親自去檢視這個破洞想辦法彌補這個洞,然而最終失敗了且差點喪失了性命,在隨後一次聚會中遇到了荒原來的判官,判官告訴崔斯坦除非他能在三天內修補破洞且消除逃竄出來的惡鬼才能讓他繼續呆在人間,否則讓他重返荒原。崔斯坦在修補破洞的時候遇到了事故幸得另一個擺渡人蘇珊娜的幫助才逃脫了死亡,且得以修補好破洞,但在消滅惡鬼的過程中瞭解到蘇珊娜穿越回來的`過程中也製造了另外一個破洞及讓更多的惡鬼潛伏到了人間,知道這個情況後主人公崔斯坦克服種種困難和蘇珊娜一起修補好了另一個破洞,及消滅了所有的惡鬼,在剛剛完成了這一切後,判官如約而至,判官判定了蘇珊娜返回人世間的動機不純,且和他所擺渡的靈魂傑克之前的紐帶是自私、貪婪的。於是將蘇珊娜重新遣返回了荒原,而崔斯坦和他所擺渡的靈魂迪倫之間的紐帶是純潔、友善的,且如約修補好了破洞及消滅了所有的惡鬼,准許他留在了人間。

在這個故事中我除了對主人公崔斯坦的敬佩之外,其實我也特別佩服另一個擺渡人蘇珊娜,她不甘心於自己平凡的工作,日日重複於單調重複枯燥的工作中,當看到她的同事崔斯坦回到人間後,她就開始有了想要去找尋崔斯坦追尋人間生活的想法。最終她成功誘惑了一個靈魂帶她成功返回人間,並找到了崔斯坦,雖然解決是悲慘的,判官將她重新遣返回荒原,但是我覺得她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的,我們很多人的工作就是像擺渡人一樣,枯燥無趣,但是我們迫於生計,畏首畏尾,始終不敢放棄自己的工作,一直在迷茫和不甘心中度過一生,就是不敢邁出走出荒原的那一步。寧可苟延殘喘的活著還不如痛痛快快的拼一場。拼搏、勇氣是我們年輕人不能遺失的特質。

《擺渡人》讀後感5

最近我讀完了一本書,叫做《擺渡人》。我讀這本書是因為書中的內容簡介很有趣和有意義。這本書的作者是克萊兒。麥克福爾他是一個美國人,而且這一本書是從英文翻譯成中文的。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非常短,結構也很簡單,但是有一個哲學的感覺。寫的是從一個女孩的第一人稱的觀點和角度,那個女孩死了而且她是試圖穿越未知的土地去天堂,在擺渡人的幫助下她成功到達,但那女孩在天堂不開心因為她愛那個擺渡人所以她離開了天堂去找到她的`愛人。

心緒到現在還悸動不定,好像自己和書中的迪倫、崔斯坦一起穿越每一座山,一起被惡魔追殺,一起到達每一座安全小屋,中途慢慢了解彼此的心意,迪倫勇敢的表白,彼此的坦誠,快到達邊界時,決定在一起,卻因現實而不得分開,本以為故事在這裡就遺憾的戛然而止了,卻不曾想到勇敢的迪倫因為愛,重新踏上恐怖之及的返回之路,尋找崔斯坦。每當迪倫到達一個小屋,我心裡都默默的勸阻迪倫就在這個安全屋等待崔斯坦吧,前面太危險了,崔斯坦肯定會過來的,可是迪倫每次都無畏的往下一個安全屋趕,去找尋崔斯坦,這讓我既害怕又特別期望崔斯坦趕緊出現,激動的

是迪倫和崔斯坦終於相遇了,也一起跨越了所有的障礙,返回人間,在一起。當看到最後,“原來你在這裡”“我在這裡”時的那種感動與幸福,那種好像經歷了所有的幸與不幸,我們依然雙手緊握,不曾鬆開。還好,你一直都在我目所能及之處,這已足夠。

看過了很多本書了,這是第一次特別強烈的想寫書評吧,《擺渡人》是一本非常棒的書,看完之後,你會思考很多,反觀自己,說是勇敢,但是我知道我從來沒有勇敢過,說會為自己喜歡的東西堅持下去,但是每次到半路我都會恐懼的返回,找各種藉口返回,忘記初衷,我知道,這以後我想成為叫迪倫的這個女孩,為喜歡的人與事,勇敢的走到終點。我要大圓滿。

我非常喜歡這一本書,當我在閱讀時我放不下這本書因為真是太好看了。我也喜歡這書的神祕感,讓我一心只想書中會發生什麼事。

《擺渡人》讀後感6

《擺渡人》這本書斷斷續續看了一個多月,除了工作忙之外,整個人靜不下心來看書是最主要的原因。20__年,新的開始,希望這種惰性儘可能少的發作。

相較於《擺渡人1》,這本續集或者說“童話故事完美結局”後的真實生活展現的更為貼切,個人認為寫的不如第一部讓人捨不得放手,對比於第一部跌宕起伏、劇情環環相扣的緊張,這一部更為生活化和敘事化。書的最後十幾章,才彷彿找到了第一部的`那種存在和力量感。

崔斯坦和迪倫重獲生命,開始新的人生旅程,生活對迪倫而言變得開始有些不同,枯燥、冰冷的世界,因為崔斯坦的出現,被開打了一絲裂縫,溫暖入駐。這一部新增加了三個人物:蘇珊娜、傑克和迪倫的父親(第一部只是片面文字性的存在),在整本書的描述中,採用了一種類似舞臺劇的展現手法,一章描寫崔斯坦,一章描寫蘇珊娜,如何為了穿越荒原到人間而與傑克周旋,輪迴閃現的描寫,使得閱讀的連貫性和愉悅性弱了些,儘管每個章節都不是很長。

兩對人,前後相繼打破常規,從一個世界到了另一個世界,一切以為相安無事,直到迪倫火車事故的隧道發生了離奇命案,我才知道,無論在哪裡,能量守恆是不會被打破的,因為它總會用另一種形象,以另一種姿態呈現出來。打破所謂“常規”,你總是要付出代價的。文章末尾,讀後感。兩對年輕人終於將安全漏洞堵上,也清掃除了惡魔,可結局卻完全是不同的。因為蘇珊娜與傑克之間的紐帶是邪惡的,源自貪婪;而崔斯坦與迪倫之間的紐帶是明亮、淨朗、閃著光芒,以至於來自荒原的冷麵審判官也不忍將這光熄滅。

發自內心的愛,自帶力量,這力量足讓一切為你讓行。這充滿無私、向上、無害的愛,就像一盞暗夜明燈,給人溫暖與希望。

從利己出發,帶有不良動機目的接近“友好”,終將抵不過時間的考驗,當你面對生存、死忙時,你終將會被拋棄,終將仍是孤獨一人。

希望自己對愛的渴望一如現在,永不失真,永不失望,永不失信,耐心的等待,命運這條孤獨的路途中,終能遇到我靈魂的擺渡人。

《擺渡人》讀後感7

愛的能量無限大,愛讓孤獨懦弱的迪倫變得堅強勇敢,讓沒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軀,正如書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十五歲的單親女孩迪倫與母親疏離,在學校裡被捉弄、被排擠,她的世界是一片荒原。她決定去尋找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廢墟之後,她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她看到山坡上坐著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她的擺渡人,也是她一生的貴人——崔斯坦。崔斯坦保護著迪倫,帶著她穿過了荒原,到達了另一個世界。在途中,兩個人都被對方的善良正直所吸引,他們相愛了。但這份愛難以實現,迪倫忘不了自己的擺渡人,忘不了那個在她的世界裡掀起驚天駭浪的大男孩,她又冒著生命危險返回荒原,去尋找崔斯坦。她需要他!

經驗豐富、勇敢無畏的崔斯坦是一個靈魂擺渡人,當他的靈魂漸漸變得冷漠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個單純且會無條件地關心自己的女孩。其實崔斯坦的內心也有一片荒原,迪倫不知不覺間走進了崔斯坦的`荒原,她的笑容給荒原印上太陽,她問不完的問題給荒原畫上青草,她的舉動給荒原種下鮮花,她的聲音讓荒原傳來了鳥叫與蟬鳴,她把崔斯坦的內心荒原變成了春天的樣子,迪倫成為了崔斯坦的擺渡人。他也需要她!他們一同來到了火車廢墟中,迪倫鑽進了自己的肉體,她重生了!在隧道外,她看到了崔斯坦,那個讓她值得用生命尋找的貴人。

合上書,我喜極而泣。崔斯坦是迪倫靈魂的擺渡人,迪倫是崔斯坦生命的擺渡人!因為你需要我,我們對命運有了思考;因為你需要我,荒原般的生活重新煥發生機;因為你需要我,互相擁有了人間最美好的情感——愛;因為你需要我,攜手來到了崔斯坦曾夢寐以求卻又求之不得的世界——人間。

如果你有一片荒原,誰會是你的擺渡人?我想,那心靈的擺渡人,是親人,是朋友,是我們需要的人,是給我們溫暖的人。沒有他們的陪伴,我們很難走完自己的人生之旅,也正因為有他們,我們內心的荒原才會變得生機勃勃。當然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保護靈魂的擺渡人,在愛一個人時,我們被需要,我們因擔負責任而強大,呵護著所愛之人的靈魂,引導他做一個全新的自己。

如果在生命中,你幸運地碰到了那個擺渡人,請珍惜,那是你一生的貴人。

《擺渡人》讀後感8

我們都是自己的擺渡人

靜謐的湖水,一葉小舟飄行,頭頂是滾滾的烏雲,金色的陽光從雲中射下,湖水被映襯著,閃著溫暖的光芒,而陽光的盡頭是烏黑翻滾的水波。這個封面似乎是一個人的心靈或是主人公迪倫的靈魂深處,身處黑暗,卻總有一片光明在牽引著她不斷前行,這片光明便是她心底因愛而生的倔強信念。

初始,迪倫還是個孩子,擔憂早飯的好壞,恐懼同學的嘲笑,尤其是在選擇是否帶上泰迪熊上火車時,幾次拿起,放下,取出,放進,充分展示了一個小女孩心理世界的脆弱、恐懼,猶疑不安。此時,她的內心是一片荒原,唯有愛,可以澆灌它茂密生長。

然而在遇到火車的意外後,她與擺渡人崔斯坦相遇了,在他的幫助下,她安全的通過了荒原,而她也從一開始的依賴變成對崔斯坦的暗生情愫,迪倫那內心的荒漠開始萌發出綠芽。

然而迪倫在穿過荒原後,仍忘不了崔斯坦。在知道可以返回那裡後,是去是留,她有點猶豫不決,如果再度折返,她很有可能再次死亡,徹底魂飛魄散。但一想起那雙鑽藍色的眼睛及帶給她的濃濃溫暖,她選擇了出發。

故事發展到這裡,崔斯坦和迪倫的身份已經發生奇妙的轉換,崔斯坦曾帶領迪倫穿越荒原,抵達人們心中所向往的美麗天堂。而這個女孩卻執意放棄輕鬆的生活,重回險象環生的荒原,只是為了找到他,和他廝守終生。

他們之中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擺渡人?究竟是循規蹈矩,一成不變的崔斯坦?還是古靈精怪,永遠充滿奇思妙想的迪倫?也許,每個人需要的那個人,都會是自己的擺渡人吧。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說,“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人渡人。”

而迪倫用生命與靈魂的不懈追求告訴我們,禁錮我們的從來都不是有形的枷鎖或隔門,而是來自我們心底的怯懦,對未知世界的恐懼與擔憂。你的信念決定自己的`人生,只有無所畏懼的自由靈魂,才能抵達甚至改變美好的彼岸。真正的救贖,來自心靈的自我成長與非凡勇氣。

初讀之下,感覺這是一部關於愛情的小說,細細咀嚼,它是一個小女孩心靈的成長史。因為愛的匱乏,她的心是一片荒原;因為愛的豐盛,她蛻變成一個勇敢堅強的人。有愛的陽光,即使是荒原,也會生長出綠色。

《擺渡人》讀後感9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同學的嘲諷、好友的離開、母親的不理解,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所以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卻不料在途中遭遇事故,她以為她是唯一的倖存者,但事實卻與之相反。迪倫在一片荒原之中,她遇到了她的擺渡人——崔斯坦。崔斯坦引領著迪倫,帶她穿越茫茫荒原,將她帶到了靈魂的歸處。兩人從相識到相知再到最後的依賴,變得密不可分,迪倫最終尊重了自己內心的想法,重返荒原,與崔斯坦一起回到了人間。

在我看來,迪倫比其他的任何一個被擺渡靈魂都要高貴。當她得知自己已經死亡的時候,她的內心並不是沒有波瀾,但她更多的是接受,是面對;當她安全抵達自己靈魂的歸宿,她仍願意遵從內心,義無反顧地跨越結界,回到荒原,尋找她的靈魂擺渡人,即便前途困難重重,即便有著灰飛煙滅的.危險。至少,我沒有像她一樣的坦然與勇氣。這是一場豪賭,贏了,或許還會有活的希望;輸了呢,便一無所有。

“為了再次擁有這份感受,值得冒永遠沉淪的風險嗎?”

“值得。”

崔斯坦也何嘗不是這樣的呢?他是一個擺渡人,他的工作是將靈魂安全帶到另一個世界,僅此而已。他沒有感官,不用睡覺,不用吃飯,直白地說,他根本就不是一個人類,僅僅只是一個虛無縹緲的行屍走肉罷了,但他遇到了迪倫,他們之間有著心靈的交匯,迪倫用自己的單純感化了崔斯坦。“我變成了一個……人”這是故事的結尾,崔斯坦發現了自己會流血後說的一句話,他將自己的真心全部交給了迪倫,所以在迪倫提出要與他一起返回人間時,崔斯坦雖然覺得有悖常理,但依然義無反顧地去做了。“你不用害怕,我會保護你的。我保證。”崔斯坦完全履行了自己不變的承諾,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勇敢呢?

用勇敢去擺渡,沒有到達不了的彼岸。在這趟奇幻的旅途中,迪倫和崔斯坦完成了涅槃重生般的蛻變。

“當我們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最終的選擇?”所謂的黑暗,其實均源自於內心,勇敢地做自己,或許就能得到最終的答案。

《擺渡人》讀後感10

近幾天,我讀完了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網紅作品《擺渡人》。讀後感受頗深。

其實我對帶有“網紅”字樣的事物是牴觸的。但發現這本書充滿了讓我意想不到的驚喜。

這本書主要寫了女孩迪倫在看望父親的路上遭遇車禍,失去生命,然後遇到了亡靈擺渡者崔斯坦,從此讓命運天平傾向另一邊的事。這只是我的理解,和所謂的“官方”大體相同。

但“官方”卻說迪倫是事故中唯一的倖存者,這是令我頗為不解的——她死了,卻是倖存者;其他人都倖存了下來,卻都死了。

其實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去想想。拋開肉體,想想與“擺渡人”這三個字更有關的靈魂。

迪倫之前的生活,幾乎可以用“一團亂麻”來形容,更沒有任何朋友。但見到崔斯坦之後,她和他成了朋友。迪倫的靈魂也真正地活了過來。

而其他人呢?他們為什麼“死”了呢?拿在火車上和迪倫坐在一起的那個女人來說吧,她帶了一堆包,這好比是虛假的物質世界。這些虛幻的東西把她和迪倫擠得非常不堪——靈魂也被捆綁。

而在書中對迪倫影響最大的人便是催斯坦了。

我認為他在遇到迪倫之前都是非常可憐的。因為他什麼也不是。他從來沒到過死人的生活的地方,人間對他來說更是遙不可及;一開始工作時滿腔熱血,工作態度十分好,但遇到的'靈魂們卻都只活在過去,對他根本連一絲感激都沒有。這一切讓他心灰意冷,甚至讓他在迪倫回來後連嘗試新生活的勇氣都幾乎沒有。

所以書的封面上的那句“I exist beauce you need me”並沒有指明“我”和“你”到底是迪倫還是崔斯坦了。

而書中最令我震驚的環節,是伊萊扎告訴迪倫有許多靈魂想回去,卻都被鎖在了安界。但迪倫執意要走的時候,大門卻向她敞開了。

果然,愛與勇氣,以及有你的我,勢不可擋。

《擺渡人》讀後感11

人死後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會去哪裡?遇見什麼人?有生之年,大概每個人都會想過,是否真的有前世今生、因果輪迴這麼回事。讀克萊兒·麥克福爾的《擺渡人》引起我們的思考,關於親情,關於愛情,關於生命。

生來便是擺渡人的崔斯坦他沒有活過,沒人知道他原來的樣貌,他會以一種讓靈魂信任的樣子存在,直到遇見下一個靈魂,他的存在只是因為靈魂的需要。

天真善良的迪倫在十五歲火車遇難,她成為了唯一沒有逃生的人。生命的結束突如其來,使她意識不到自己的死亡,她天真地以為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她以為自己還能見到陌生的父親,嘮叨的.媽媽以及討厭的同學。

一路上顛沛流離,崔斯坦竭盡全力護送迪倫到天堂彼岸,而他又要回到荒原擺渡下一個靈魂。迪倫呢?她愛上了無微不至的崔斯坦,所以她毅然離開極樂地回到起點與崔斯坦在一起。

單親女孩迪倫15歲了,然而她的世界一片狼藉。在學校受到同學的欺負,與母親缺乏溝通,唯一的知心好友轉學離開……這一切讓她痛苦不已,她決定去看看素未謀面的父親。然而途中發生交通事故,當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驚恐地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她與火車附近的男孩崔斯坦結伴,跟隨他以為可以回家,他們穿越荒原、沼澤……在經歷了怪物襲擊、看見鬼魂等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後,崔斯坦告訴她“你不是事故中唯一的倖存者,你是唯一一個沒有逃出來的人”每個人死後都會有一個擺渡人,引導靈魂穿過荒原,送他們去要去的地方。一路上,崔斯坦極力保護天真的迪倫,將她護送到天堂彼岸,可是迪倫卻愛上了崔斯坦,不忍與他分離,她決定冒險回到荒原和他在一起。

假如我們的內心有一片荒原,那心靈的擺渡人,是親人,是朋友,沒有他們的陪伴,或許我們很難完成這趟旅程,但是,也正因為有他們,內心的荒原,才會開花。

《擺渡人》讀後感12

我包括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人的終點是什麼,人死後又是怎樣的場景。原來人是有靈魂的,死後依然是你自己,只是你脫離了你的身體,走的時候你還能看到你的親人是怎樣的悲痛,而你這時只能看著,然後你會遇到自己的擺渡人。然後你會跟著他走,去哪?往前。在這段往前的旅途中你會慢慢意識到原來你已經死了,現在身處荒原,還面臨著被惡魔抓走的風險,你可能再死一次。這次,是靈魂的死,魂飛魄散,你只能依賴自己的擺渡人,然後不斷往前。

這段旅途是如此有風險而艱難,而你還有別的選擇嗎?只能跟著自己的擺渡人了吧!往前是什麼?一條分界線,當你走到那裡你就又回家了,然後你將離開自己的擺渡人,在那個“家”等待著與親人團聚,是的,總有一天你會等到的。那裡不是天堂,卻也是天堂,“家”是你最終的想象,開啟一扇門又回到了你理想的生活中去了。

我只覺得原來死的歷程是這麼神奇,如果你違背了那裡的遊戲規則,你可以逃跑,兩種結果,一是魂飛魄散,一是回到自己的身體裡面,也就是還陽,這大概就是在鬼門裡走一遭又回來了吧!這簡直太神奇了,不是嗎?

只是這本書的結局太過美好,因為愛上了自己的擺渡人,兩個人開始逃亡,最後真的還陽了,連一直不得不接受自己使命的擺渡人也一起回到了現實世界中。

這本書評價很高,暫時還沒有特別多的感悟,只是給了我很多震撼,也覺得就算自己某一天死了,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估計也不會害怕了,因為我會遇到自己的擺渡人,而不是孤獨的走完那段旅程,然後,我會回“家”。

原來人生不是虛無主義的',活著的時候應該好好珍惜,好好經歷,好好感悟,然後不斷完善完美自己的理想生活,為之努力,讓它接近現實,最後就算沒有實現那個理想,可是,死後那確實我最終的歸宿和家,所有的感情還在,所有的閱歷還在,所有的思考思想也依然保留,只是那裡,沒有人願意選擇離開那個“家”,因為內心的害怕,不願意再走一遭面對惡魔的危險,還是因為那裡是所謂的天堂。

《擺渡人》讀後感13

《擺渡人》這是一本小清新型美式文學,書中主人公迪倫只有15歲,單親家庭,和母親基本不能好好溝通,在學校也不能很好的和同學打成一片,在最好的朋友轉學之後,她的世界陷入了無比的灰暗中。她決定坐火車去尋找自己那素未謀面的父親,希望通過這一舉動來改變她現如今糟糕的生活,路上突發交通事故,她是唯一的倖存者,在突遇事故的情況下,迪倫雖然慌亂無主但是求生意識很強。看到這段是讓我反思很久,是小說裡把迪倫描寫的很強大,還是這就是現實美式教育的完美,教育不只停留在考試的高分,而是應該更好的教會一個人生存的能力,遇到重大問題時能冷靜分析尋求解決辦法。逃出火車之後迪倫遇到了自己的擺渡人崔斯坦,看到這裡基本能猜到迪倫已經死了,才會出現擺渡人。迪倫在見到崔斯坦時已經隱隱約約感覺到了事情的不對勁,後來出現的'安全屋和很奇怪的荒原讓迪倫完全瞭解到自己不是火車上唯一的倖存者,而是事故當中唯一死亡的。

從第一次見面的傾心,到接下來一次次的遇險讓雙方間產生了情愫,書中對兩人的心裡變化做了很細緻的描寫,15歲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雖然沒有明確寫明崔斯坦的年紀,但他是迪倫喜歡人的樣子,外貌看起來和迪倫差不多大,並且在描述中崔斯坦的掙扎、糾結也表明他沒有戀愛經驗。這個年紀換做當今社會大人會告訴你好好讀書,不要談戀愛影響學習,大學裡多的是時間談戀愛,巴拉巴拉但小說裡完全把這寫成一種正常的反應,感情的事情無關乎年齡,成年人都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感發展,何況還只是一個孩子呢。基督教信奉上帝,相信善良的人死後是會到達天堂的,本書中迪倫看到的荒原、惡魔就是最後的考驗和磨難,唯有堅強的人通過荒原戰勝惡魔,最終會回到心裡最為嚮往的地方家。本書寫到這裡其實可以完結,但是就會變的很乏味,沒有反其道而行怎麼能是暢銷著作?為了崔斯坦為了自己的擺渡人為了不再過的那麼平凡,迪倫義無反顧的再次回到荒原追尋自己的幸福,打破傳統,最終迪倫和崔斯坦都復活了可以一直相伴左右,最後,肯定的是大團圓結局,在高壓力環境下,偶爾看點小清新對生活也是一種調劑。

總之,《擺渡人》這本書還是非常不錯的,有時間的小夥伴一定要去讀讀看!

《擺渡人》讀後感14

最近我讀完了一本書,叫做《擺渡人》我我讀這本書是因為書中的資料簡介很趣味和有意義。這本書的作者是克萊兒。麥克福爾他是一個美國人,並且這一本書是從英文翻譯成中文的。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十分短,結構也很簡單,可是有一個哲學的感覺。寫的是從一個女孩的第一人稱的觀點和角度,那個女孩死了並且她是試圖穿越未知的土地去天堂,在擺渡人的幫忙下她成功到達,但那女孩在天堂不開心因為她愛那個擺渡人所以她離開了天堂去找到她的愛人。

心緒到此刻還悸動不定,好像自我和書中的迪倫、崔斯坦一齊穿越每一座山,一齊被惡魔追殺,一齊到達每一座安全小屋,中途慢慢了解彼此的心意,迪倫勇敢的表白,彼此的坦誠,快到達邊界時,決定在一齊,卻因現實而不得分開,本以為故事在那裡就遺憾的戛然而止了,卻不曾想到勇敢的迪倫因為愛,重新踏上恐怖之及的回到之路,尋找崔斯坦。每當迪倫到達一個小屋,我心裡都默默的勸阻迪倫就在這個安全屋等待崔斯坦吧,前面太危險了,崔斯坦肯定會過來的,可是迪倫每次都無畏的.往下一個安全屋趕,去找尋崔斯坦,這讓我既害怕又異常期望崔斯坦趕緊出現,激動的

是迪倫和崔斯坦最終相遇了,也一齊跨越了所有的障礙,回到人間,在一齊。當看到最終,“原先你在那裡”“我在那裡”時的那種感動與幸福,那種好像經歷了所有的幸與不幸,我們依然雙手緊握,不曾鬆開,還好,你一向都在我目所能及之處,這已足夠。

看過了很多本書了,這是第一次異常強烈的想寫書評吧,《擺渡人》是一本十分棒的書,看完之後,你會思考很多,反觀自我,說是勇敢,可是我明白我從來沒有勇敢過,說會為自我喜歡的東西堅持下去,可是每次到半路我都會恐懼的回到,找各種藉口回到,忘記初衷,我明白,這以後我想成為叫迪倫的這個女孩,為喜歡的人與事,勇敢的走到終點。我要大圓滿。

我十分喜歡這一本書,當我在閱讀時我放不下這本書因為真是太好看了。我也喜歡這書的神祕感,讓我一心只想書中會發生什麼事。

《擺渡人》讀後感15

今晚最終把這本書看完,心裡有種溫暖的感覺讓人又相信了感情。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一本暢銷小說。書中一開場展現的是一個15歲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嘮叨的母親,不開心的學校,敏感而略帶自卑的個性,迷茫而又無聊的生活讓她顯得沉悶而又煩躁。這樣一個女孩好像以往都生活在我們身邊一樣普通。然後一連串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或者說本書還是一部非科學類的書,是的,出現了人死亡後的靈魂。

在列車意外脫軌中死去小女孩的靈魂在黑暗中看不見任何光亮,她不明白自我已經死去,掙扎著爬出列車,然後她看到了唯一的一個人,來帶領她的靈魂到另一個世界的人----擺渡人。擺渡人一路上帶領著小女孩的靈魂翻山越嶺走向目的地,他淡淡的迴避著女孩各種問題,不願直接告訴女孩已經死亡的真相,直到女孩在行走過程中發現身體奇怪的表現,逐漸理解了肉體已經死亡的`事實。情竇初開的女孩在一次次的危難中漸漸喜歡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她情真意切的關心與信賴,逐漸喚醒了擺渡人幾百年來內心深處麻木的情感。然而,擺渡人的工作決定了當他送女孩到達目的地後,他將再也不能見到女孩。

人性的迴歸,能夠讓人找到真實的自我;感情的力量,能夠讓人戰勝恐懼。以往自卑,軟弱的小女孩開始變得勇敢而堅韌,如破繭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現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自我,為了自我內心真實的願望,迸發出了巨大的能量。以往閱遍人間生離死別幾近麻木的擺渡人,開始重新審視自我心靈深處對生命的認知,對完美的嚮往,對生活的熱情。最終人性的偉大改變了命運,應對未知的恐懼,女孩與擺渡人勇敢的選擇了即使灰飛煙滅也要在一齊的決定。他們一齊回到肉體死亡現場,然後奇蹟發生了,他們都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類,能夠如願以償的生活在一齊。

閱讀《擺渡人》,更像是跟隨主人公曆經一場關於心靈變化的歷程。靈魂的擺渡除了意味著走向另一個世界,也更意味著找到另一個更加真實的自我。如果說擺渡人引領了女孩的靈魂,那麼某種程度上,女孩也是擺渡人的靈魂“擺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