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讀擺渡人有感

讀後感5.22K

讀完一本書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擺渡人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擺渡人有感

讀擺渡人有感1

晨光透過半掩著的窗簾,射進房間。桌上的《擺渡人》靜靜地躺在那兒,吸引著我的眼球。那神奇的故事,那浪漫的愛情,依然在我眼前回蕩……

這本書描述了一個女孩兒在看望了父親的道路上遭到了車禍,成為了唯一一個死去的人。她的靈魂來到了“荒原”,並在那裡遇到了她的擺渡人。擺渡人帶她穿越荒原,躲避惡魔。在這期間,女孩兒和擺渡人漸漸相愛。但是,當女孩來到靈魂所在的地方時,卻不得不與擺渡人分別。而後,她又重新返回了荒原,尋找那消逝了的愛情。在荒原上,她遇到了自己曾經的.擺渡人。他們回到女孩死去的那列火車邊,女孩兒進入了自己的身體,活了過來,擺渡人也由此擁有了自己的生命。

這,讓我感受到了生與死的界限。有時,他們只是一秒鐘的區別,卻把人劃分到兩個不同的世界。許多人都懼怕死亡,而死,又何嘗不是新的生命的開始?它人們想象中的冷血,殘酷,可怕,它只不過是一場冒險,一場時間的把戲,一個新的起點。當擺渡人訴女孩,她已經死去了的時候,女孩並沒有害怕。事實如此,你又能怎麼能改變?生與死,不足以為奇,不足以為懼也!

對於許多人來說,死亡更是一種解脫,一種赦免。

記得小時,好朋友笑笑的爺爺生了重病,醫生說到剩下的時間不多,笑笑的家人都唉聲嘆氣,天天吃不香,睡不好。她的爺爺時而發高燒,時而高血壓,又忽然低血糖,天天泡在藥湯子裡,痛苦極了,有一次我去看笑笑時,正撞見她在探望爺爺說話:“我倒是覺得,死亡對我來說,是一種快樂,釋然。不計自己的病痛,光是家人們的關心,我就無以回報了……”

文中的女孩,更是坦然,她對死的麻木,讓見多識廣的擺渡人都都為之震撼。

不只是她面對死亡的平靜,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勇氣。

愛的力量有多大?我不曾去衡量,也不敢去衡量。也許,有比為愛而犧牲更為強大的力量吧。

當然,愛一個人。不只是要一顆有熱量的心,更是需要勇氣。女孩在來到靈魂聚集之地時,她還是忘不了那段美好的日子,十分想念那失去的愛情。她離開安全之地,獨自踏上危險的道路的勇氣是多麼感人!她的愛,是多麼偉大,以至於不顧千辛萬苦去尋找擺渡人。她的勇氣給了她希望,雖然可怕的惡魔給她留下了陰影,但她依然是那麼堅定!

這,不由讓我想起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梁山伯對祝英臺的熱愛,以至於年輕輕輕就憂鬱的死去。而祝英臺對梁山伯的一片痴心,給她反對父母的勇氣,讓她願意跳入墳墓,與愛人在一起。當兩人化作蝴蝶雙雙飛去,這是否讓他們感到幸福?

這,就是勇氣,就是愛的力量。女孩寧願身處危險,也不要放棄,她和擺渡人的愛情之路是那麼坎坷而又甜蜜。

陽光依舊,擺渡人已翻到最後一頁。眼裡的潮溼,彷彿還未離去,生、死、愛情,讓人嚐盡世間五味,留下揮之不去的記憶!

讀擺渡人有感2

自從讀了《擺渡人》這本書之後,我便開始後悔了,後悔自己為什麼不早點讀這本書。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麥克爾最具代表性的一本書,曾被翻譯成不同文字在世界上33個國家出版。英國報刊曾這樣評價這本書:這是一本心靈治癒系小說,也是人性救贖之作。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位在中學裡被同學們嘲笑的女孩——迪倫。她的母親是一所醫院的醫生——瓊。瓊與丈夫在迪倫五歲時離了婚,所以迪倫已經有十年時間沒有見過她的父親了。終於有一天,迪倫從母親那兒找來了父親的`電話,答應父親星期六去他那兒呆上一個星期,去陪陪他。就在去往父親那裡的途中,迪倫不幸遇到了兩列火車之間的車禍——兩輛火車相撞了。而不幸的迪倫因為被一個胖女人壓著身體,所以成了這列火車上唯一一個沒有逃生出去的人。

迪倫的靈魂離開了身體。當她終於走出火車車廂時,遇到了一個看起來只有十六歲大小的男孩子。男孩說,他是她靈魂的擺渡人。於是,在抵達安全屋的一次次困難經歷(也就是多次遇到魔鬼)中,迪倫與男孩兩人慢慢產生了感情。可是,擺渡人的任務完成了,要趕著去接下一單了,所以,在消失之前,他給了她一個吻。迪倫十分傷心。就在這時候,一個人出來了,把迪倫帶到了一個類似圖書館的地方,這裡儲存有所有靈魂及他(她)的擺渡人的記錄。最後,迪倫去了一個德國士兵那兒,從他那裡知道了靈魂迴歸屍體的方法。可是,迪倫並沒有那麼做。於是,那個擺渡人又回來了,勸她回去。而這本書的故事到此也結束了。

讀完了這本書後,我感慨萬千,也深深體會到了不少人生哲理。是的,這是一本治癒心靈創傷的書!

讀擺渡人有感3

很多人讀完《擺渡人》都會希望自己身邊能有一個像崔斯坦一樣的守護者,成熟穩重,無條件地幫助自己、愛自己。可我卻認為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只有去愛才會獲得愛,這本書也正講述了一個教會我們如何去愛的故事。

書中的女主人公迪倫在現實生活中是一個缺少愛的中學生,這樣一個平凡又可憐的小姑娘,卻在她靈魂穿越荒原的過程中展示了莫大的勇氣和堅強。當初次得知自己已經死亡的真相時,迪倫沒有失去理智,甚至沒有表現得很悲傷,當然這與她的生長環境是有很大關係的'。迪倫從小成長在單親家庭,與母親關係惡劣,在學校被所有同學視為另類,唯一的好朋友也因為搬家而不得不與她分開。為了尋找那“可能存在”的父愛,她鼓起勇氣一個人坐火車去見她素未蒙面的父親,誰知在火車過山洞時卻出了車禍。這糟糕的現實生活讓她沒有太多留念,因此她的靈魂在穿越荒原時,異常冷靜和理智,對於靈魂擺渡人崔斯坦給與自己的引導和幫助,她都倍感珍惜和感激,她視他為朋友,親人。也正是迪倫的態度讓崔斯坦第一次思考自己存在的意義,他對她已經不只有工作上的責任,為了不失去她,他寧可犧牲自己,而這不是愛又是什麼呢?最後迪倫為了這份愛,為了不失去崔斯坦,她義無反顧,獨自穿越荒原,找到崔斯坦,帶領他打破命運的枷鎖,來到了現實世界。

《擺渡人》的故事情節並不跌宕起伏,而是十分簡單流暢的,但讀完這本書,卻能讓我陷入思考,因為它並不是一本簡單的愛情小說,它讓我覺得最巧妙的地方是書中設定每個人的靈魂擺渡人是根據每個人需要而改變的,靈魂荒原的場景也是各人內心的對映。這不禁讓我聯想,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內心是什麼樣子,看這個世界就會是什麼樣子。愛,也是這樣,我們苦苦尋找的所謂靈魂伴侶,TA不會憑空出現,或者說TA已經在那兒了,只是我們自己內心沒有達到那樣,所以我們暫時看不到。我不相信所謂的“我愛你,跟你沒關係”這樣的話。愛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我們不能總是希望別人無條件地愛自己,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沒有任何反饋的情況下“莫名其妙”地愛著別人(無論這個反饋是什麼)。愛是相互的,更需要用心去維繫,當我們在生活中埋怨他人,想要改變他人的時候,不妨先試著改變一下自己,當我們的內心變化了,就會發現很多事情也都隨之改變了。願我們都有一顆敢愛的心,會愛的心,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愛!

讀擺渡人有感4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我們在成長的路程中,時時刻刻會遭遇困難,如果你克服了它,你的前途會是一片光明。如果你放棄了,那麼你做的一切都將前功盡棄。

最近我看了名叫《擺渡人》的小說,這本書講述的的主人公是一位15歲的小女孩——迪倫。迪倫在去找父親的過程中列車不幸發生事故。醒後她以為自己是唯一的人倖存者,在這片荒野中,她遇到了崔斯坦——一個靈魂擺渡人。在與崔斯坦的接觸過程中,她發現她才是事故中唯一的`死者。知道真相的她並沒有像別的靈魂那樣自暴自棄,而是選擇了勇敢面對。他們在一起同惡靈鬥爭的過程中產生了感情,但迪倫必須回到她該去的地方,但她並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選擇了一條充滿荊棘的路,那就是帶領崔斯坦回到原來的世界,雖然沒有任何一個靈魂去嘗試過,即使路途坎坷波折,她也一定要去。最終迪倫克服了重重困難和崔斯坦回到了原來的世界,一起生活。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我們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輕易放棄。只要不放棄,總會有希望。生活本就是苦中作樂,如果你遇到困難就退縮,那你的生活註定是苦的,但如果你勇往直前,那麼你的生活就會是快樂幸福的。

讀擺渡人有感5

嵐漪河,多美的名字多美的河。

清澈的河水河岸的高粱玉米河裡嬉戲的孩子們河岸上洗衣淘米的奶奶媽媽們,還有不遠的古鎮。一定是藍藍的天白白的雲清爽的甜甜的風。是的,這是一幅定格在劉補明先生生命裡註定永遠美麗畫。

佔據這幅畫核心位置的是一個對讀者來說陌生又熟悉卻是鐫刻在劉先生心底的人物,他的名字叫:楞大。“楞大突嘴笨舌”,“楞大的身材是魁梧的”,“楞大的腰是弓著的”,楞大的聲名是“遠播”的。但他姓什麼?鄉民們或許知道劉先生或許知道但他們忽略了或許淡忘了,或許,這已經不重要了。

楞大,只是嵐漪河上一個擺渡人而已。

楞大,是一個小人物;楞大,是一種象徵。

我想起了我本家一位兄長,與我父同歲,肖龍,去年離世了。我叫他老哥哥(可不是學臧克家的《老哥哥》),他一生孤單,年輕時與一啞女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無後。村裡不管哪家老人去世,老哥哥就成了主角,他是修造墓穴的總指揮,從我想事的時候起,老哥哥不知道給我們村多少人建造了“陰宅”。我的祖奶奶,我爺爺奶奶我母親我弟弟,我的六個大娘六個大伯的“陰宅”都是老哥哥營造的。

他不計報酬,半斤老酒兩包香菸,足矣。

他去世了,幾乎全村的人都來給他送別,那場面,比我們德高望重的老村長去世的時候巨集大多了。

老哥哥,他不就是我們村的“楞大”麼?

劉先生的眼光是獨到的敏銳的,他不屑為了迎合讀者的某種情味而編故事,他以自己豐厚的人生閱歷為依託,看到了,抓住了,一個頗俱象徵性的人物;他熟悉這個人物,他理解了這個人物懂得了這個人物並且用自己細膩凝重老辣的文筆,把這個人物栩栩如生地寫出來了,而且,簡短的篇幅裡,讀書筆記.劉先生沒有什麼“雞湯”似的膚淺甚至無聊的.抒情和感慨,他把自己濃濃的情感傾向掩藏在簡潔的文字裡掩藏在楞大的喜怒笑顰裡,他高明地讓楞大自己在表現自己。在近來讀到的包括各種報刊雜誌在內的諸多記人散文中,楞大也是一個頗具特色的“這一個”。楞大沒有知識,楞大沒有文化;楞大也沒有一吐衷腸的朋友,在兒子被河水吞沒之後,他似乎也沒有親人了。楞大之“大”,大在活得淳樸活得率真活得無畏無私活得坦坦蕩蕩,大在秉性寬厚他的背就是人們的依靠馱得下所有的人他的博大的心容得下所有的人;楞大之“大”,大在人性所有的最美好的底色中最不可或缺的良善為本。

“混”進“水先生的語文生活”,讀到了好多優美的好文;讀到《楞大》,聯絡十幾年來我對劉先生的瞭解,自然想到了前人的一句話:“有境界自成高格”。

“養其大者為大人”;強者自渡,善者渡人。

“太陽出來一盆火,你家的喜事少不了我。姑妞嫁個好女婿,坐在轎裡偷著樂。”

好喜歡,楞大敲著竹板吟唱的這個喜歌……

讀擺渡人有感6

喜歡看書,也看了很多書,年輕的時候喜歡看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現在經常看跟生活有關、跟工作有關、也看調節心理的書。

說到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我腦海裡一時之間有些茫然,但是很快便出現《擺渡人》三個字,這本書應該是三年前看過的,我平時讀書速度也極快,可以算得上是好讀書不求甚解,很多書一晚或者半天就能看完。

但是擺渡人應該是看了兩遍,每個人看書後的理解不一樣,詳細的內容已然模糊,但常常會在情緒波動的時候想起來一句話:“每個人心中的荒原,只能靠自己才能走出”。

本書作者克萊爾.麥克福爾,是英國文壇備受矚目的實力作家,《擺渡人》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一舉摘得五項世界文學大獎,在英國出版後大受歡迎,暢銷歐美3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量始終高居英美各大排行榜,被稱為最受讀者歡迎的治癒系小說。

當我們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你最終的.選擇?

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在家裡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裡與同學格格不入,唯一談得來的好朋友也轉學離開了,迪倫的生活一片狼藉,痛苦不堪。

她渴望改變,決定去看望久沒謀面的父親,卻在途中遭遇交通事故,成了列車中唯一死亡的人,跟隨她的靈魂擺渡人大男孩崔斯坦,穿越荒原,到另一個世界。

在長途跋涉中,他們會遇到無數惡魔的攻擊,而崔斯坦是那個保護她,要護送她的靈魂安全到達彼岸的人。

在險象環生的日日夜夜裡,崔斯坦讓迪倫明白了,荒原的平靜與動盪,都取決於自己的內心,你的心平靜,那麼荒原就是平靜的,你的心浮躁不堪,荒原就惡魔叢生。

為了不讓惡魔把迪倫拉下深淵,灰飛煙滅,永不超生,崔斯坦拼勁全力保護她,不惜自己受傷,而迪倫也從最初的不敢置信不能接受到後來的坦然面之,兩個年輕人的心漸漸靠在了一起,互相愛上了對方。

在崔斯坦的引導下,迪倫來到了彼岸的天堂,當她知道走過分界線後便再也見不到崔斯坦,這種思念讓她非常痛苦,一路從荒原走來,逐漸成熟並堅強起來的迪倫知道了自己真正追尋的是什麼,她決定冒著魂飛魄散的危險逆過荒原回到起點,她要和崔斯坦在一起。

返回的途中,迪倫變得更加勇敢無畏,因為她的心中有信念和愛的太陽,她堅持拖著崔斯坦跋山涉水,回到事故地點。

或許是上天都被這份愛所感動,迪倫甦醒了過來,而崔斯坦也來到了現實世界,他們再次相逢在新的世界。

事故前的迪倫是一個普通的15歲孩子,甚至有一點孤僻、叛逆,內心脆弱,猶疑不安,此時,她心中是一片荒原,唯有愛,才可以澆灌它茂密生長。

事故後的迪倫堅強、勇敢,即使身處逆境,也有勇氣突破各種束縛,因為愛可以戰勝一切。

而我,每每心中的荒原惡魔叢生之時,就會想起迪倫的故事,明白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自己的內心。

讀擺渡人有感7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

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很有趣的書,與其說這是一本書,不如說這是一個美好的故事。這本書講述了一個關於十五歲女孩迪倫的經歷。迪倫是一個在學校裡很不合群的女孩,孤獨而混亂。她最好的朋友轉學了,身邊剩下一幫只會冷嘲熱諷的同學,加之和母親關係太過一般,她一直期待著想去尋找自己的父親,其實是為了擺脫這種看不到任何希望,壓抑到窒息的生活。因為生活在單親家庭,迪倫十分缺少父愛。身邊的環境使她更加想念父親,想念自己成長道路上缺失的那份溫暖與陪伴,這感覺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於是她決定起身去找父親,尋找那份父愛。不幸的是,迪倫乘坐的列車發生了意外。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自信地以為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時,迪倫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的身影。那是崔斯坦。男孩彷彿就是為了等待迪倫而等待著。是的,崔斯坦就是迪倫的擺渡人,迪倫已經在事故中不幸遇難了,崔斯坦就是上帝為了幫助孤苦無依的迪倫找到回家的路。現在他的任務是陪伴迪倫走過最艱難的這段路。崔斯坦對迪倫來說很特別,他的笑容令人內心寧靜,他的孤傲又有些神祕莫測。最重要的是,他讓迪倫年輕的生命中第一次有了渴望許久的安全感:無論發生什麼,迪倫的身邊一直都有一個崔斯坦陪伴著她。他們一起經歷艱難險阻,攜手走過泥濘的沼澤地,渡過危險的湖區,在安全屋裡烤火休息。

兩人在荒原中相伴相行的故事深深地溫暖了我:他們相互陪伴,相互照顧,從陌生變得互相有好感,爭吵,擁抱當崔斯坦被惡魔拽下去的時候,迪倫苦苦等了他兩天,而幾乎失去意識的崔斯坦在聽到迪倫大聲喊著:崔斯坦,我需要你的時候,意識突然清醒,回到了她的身邊。仿若時光靜止,所有的情愫都凝固在美好的瞬間。但一切事物就算再美好也躲不過分別,到了路途的終點,再向前就是天堂了,也就是在這迪倫勇敢地表白了崔斯坦,但他不能,剩下的路他無法陪她走下去,他不是救世主也無法改變自己和迪倫的命運,所以在分界線處崔斯坦別無選擇地走了,去迎接下一個靈魂,開始他新的任務。而迪倫卻執意放棄輕鬆的`生活,重回險象環生的荒原,只為找到他,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她不顧他人的勸服,毅然決然地打開了回到荒原的大門小說的結局美好且溫馨,崔斯坦來到了她的世界。

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他陪伴她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共同面對困難,也讓她更加勇敢更加堅強,敢於追求自己渴望的,使迪倫從一個需要被保護的弱者,變得無懈可擊。迪倫不再懼怕死亡,是她的勇氣清除所有橫亙在他們之間有形或無形的羈絆。迪倫也是崔斯坦的擺渡人,她讓他認清了自己,他不再是那個日復一日沒有目的地活著的那個崔斯坦,他也有自己想要守護的人和情。

為了再次擁有這份感受,值得冒永遠沉淪的風險嗎?值得。

真正的擺渡人也可以是你自己,只有你不敢做的,沒有你不能做的。一直以來禁錮我們手腳,不去行動的從來不是他人,而是內心的膽怯和懦弱。你是你的嚮導,一直都是。只有無所畏懼的前進﹑嚮往自由的內心,才能使你得到自己渴望的。

讀擺渡人有感8

一個十五歲的女孩,還沒有嚐盡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就被一場無情的車禍奪走了生命,而且成為了那一列車的唯一遇難者。當她的靈魂醒來,莽莽撞撞地步入荒原時,她遇見了她的擺渡人——崔斯坦。這個女孩就是本書的主角:迪倫。

當迪倫知道自己已經死亡時,沒有痛哭流涕,沒有悲痛欲絕,只是惋惜還沒有好好地與母親道個別。在接下來的接觸中,崔斯坦意識到這是個與眾不同的女孩,她很勇敢、樂觀並且善解人意,她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報怨,而是關心起他的經歷,還給予他力量。使他原來那顆冷漠的'心開始有了溫度。他們在荒原上每天都要經歷長途跋涉,還要時刻提防惡鬼的襲擊。特別是在山谷中,惡鬼最集中、最凶猛的地方,迪倫差點被惡鬼拖下去,是崔斯坦拼命地吸引惡鬼的注意力,提醒她快點跑進安全屋。可是,當迪倫來到安全屋,崔斯坦並沒有跟上來時,那個在得知死亡都沒有落淚的女孩卻落下了眼淚……正是有了這種相互關心,相互理解,他們之間產生了愛情。

當迪倫到達世界的別一邊時,兩人依依不捨卻又無可奈何。後來在愛的驅動下,迪倫克服了恐懼,重返荒原去尋找她所愛的人,她的腳步是那麼的堅定,眼睛裡也散發出她要回去的決心。可是儘管如此,到了晚上她還是會蹲在荒原上的牆角默默哭泣,也會為自己身處險惡環境而害怕,可是對崔斯坦想念力量牢牢地支撐著她,熬到了白天,她又擦乾眼淚,踏上尋找崔斯坦的路程。

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他倆找到了彼此並且一起來到了人間。

讀完此書,我不禁感嘆愛的力量多麼強大啊!可以讓一個人捨棄生死去尋找另一個人;可以讓世間的災難都變成微不足道;可以讓兩人即使相隔天涯海角,都能感受到對方的溫度。

在我們身邊,每個攜刻著愛與正義的人,每個帶領我們走出困難,走向光明的人都將成為我們的擺渡人。當然,也許我們身邊不會像《擺渡人》書中所描寫的一樣會一直有一個擺渡人陪伴著,所以我們自己要成為自己的擺渡人,我們要學會去愛,使自己擁有獨立思考能力和麵對困難的勇氣,只有自己變得強大,心中有愛有力量,才能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成為他人的擺渡人。

讀擺渡人有感9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是自己,或是他人?若是自己,自己的命運便由自己擺渡,自己的人生便由自己選擇。若是他人,他會陪伴著你,指引著你,保護著你,他就像是靈魂與靈魂的相伴。

在荒涼的草原上,夕陽落山不久,此刻,霞光萬道,將半個天空染得通紅,廣闊的草原也染得一片通紅。迪倫迷茫地行走在這片無邊無際的草原上,面對迷茫與未知,她感到恐懼與害怕。可這時,她的擺渡人——崔斯坦,就出現在不遠的小山丘上,等待著她的到來。她與擺渡人,從此就開啟了艱難的路程,他們要越過一座座山,穿過一個個平原,到了夜晚被惡魔追殺,然後被迫往安全屋的方向奔跑。他們總是要與時間賽跑,總是要在白天的時候趕到下一個安全屋。每當落日已盡,紅霞已褪,暮靄漸合時,惡魔就會發出悽慘、淒厲的呻吟聲,周圍陰森恐怖,未知危險馬上來臨,面對恐懼,他們只能加快腳步。他們經過種種磨合與坦誠相待,互相瞭解了對方,迪倫愛上了崔斯坦,但他們卻不能在一起,崔斯坦只是她的擺渡人,可是崔斯坦也愛迪倫,為了讓迪倫能夠離開荒原去尋找天堂的家園時,他不得不騙迪倫,內心經歷種種的矛盾與折磨,最後到了邊界時,他也向迪倫表明了自己的心意。故事讀到這裡,我的心緒久久不能平靜,就像洶湧的大海撞擊著礁石,波瀾起伏。本以為他們的`故事已戛然而止,但迪倫的勇敢卻沒有讓這個故事結束。

迪倫回到了天堂的家園,可她為了愛情,不怕惡魔的追殺,獨自上路返回那恐怖的荒原去尋找崔斯坦,尋找保護她的那個擺渡人。“生存、死亡和愛,哪一個是最終的選擇?”迪倫最終選擇了愛情,選擇了與崔斯坦一起。愛情是這本書永恆的主題,它展現了迪倫與崔斯坦強大的愛情,一個靈魂與一個擺渡人之間的愛情看起來是不可能的,可他們卻突破了重重障礙,不懼死亡,不畏魂飛魄散而在一起,迪倫選擇了她唯一可依靠、值得信賴的那個人。

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卻因門戶不當對,而被家長棒打鴛鴦,他們的內心也不夠堅定,不能突破這個障礙,從而分道揚鑣。只要足夠深愛著對方,不管是什麼困難,兩人都能一起攜手應對,一起攜手並進,可往往能做到這樣的,卻是少數人。他們不夠勇敢,不能像迪倫那樣勇敢地追求幸福,愛情是需要兩個人用心經營的,如若在經營的過程中有一個人半途而廢,沒有勇氣往前走,兩人吵吵鬧鬧,那麼最終只能不歡而散了。村上春樹說過:“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會再相遇。”

合上這本書,望向窗外,街道上的車水馬龍,喧囂聲、談笑聲和蟬鳴聲匯雜在一起,枯黃的樹葉緩緩地飄落下來,我的心緒仍在悸動不定。

讀擺渡人有感10

親愛的朋友,面對如急流般的生活,很多人會茫然不知所措,究竟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將你渡到彼岸?讀完克萊兒·麥克福爾的《擺渡人》,或許你會和我一樣,找到相似的答案:自己,才是生命長河的擺渡人。因為當你想到達理想的彼岸時,你需要拿出十足的勇氣,百倍的信心,並且矢志不移地走下去。

這本書,初讀之有點壓抑,因為我隨著茫然的女主角迪倫,也一起茫然著。火車在隧道里出了事故,她走出了現場,走出了隧道,看到了在隧道口等待她很久的擺渡人崔斯坦。就這樣跟著他,一路走下去,走下去,遭遇荊棘,跨越坎坷,跌跌撞撞,她沒有目的地向前走。很累,又不知道這是為了什麼,就這樣走啊走啊,周圍有令人恐懼的號叫聲,還有無數的惡鬼想要把她撕碎。

我能感覺到自己的迷茫,甚至能覺察到自己在皺著眉頭。因為大課間在教室裡讀此書的時候,原本安靜的教室,居然讓我有了幾許壓抑感。為了降低我的迷茫感,我又像往常閱讀一樣,悄悄給自己劇透了一下,翻看了這本書的結尾部分:

“崔斯坦。”她低聲說,輕鬆和喜悅一下子充盈在胸中。她看著他出現在了自己的世界裡,如痴如醉。

他成功了。

……

“嗨。”他喃喃地說,伸出一隻手輕柔地拍了拍迪倫身上的毯子。……

“嗨。”她也輕聲回了一句,嘴脣顫抖著露出了微笑,“原來你在這裡。”

“我在這裡。”

看到《擺渡人》第一部的結局如此喜人,我的心情稍稍放鬆了一些,就可以比較舒服地閱讀此書了,儘管中間也是一次次為擺渡者崔斯坦和被擺渡人迪倫的命運緊張到窒息,但是心中還是充滿著陽光的。我覺得自己好像稍稍微笑了一下,然後,我就聽見了坐在第一排的姜秀錦和姚虹宇也笑了一聲,估計是他們看到了坐在講臺上的老師 80度的表情變化吧?

之所以感覺到,每一個人的擺渡人其實就是自己的內心,是因為迪倫的經歷給了我這樣的感受,包括第二部中的蘇珊娜的擺渡物件有瑜,也給了我這樣的感受。

“你的身體,就是你心像的投射。……你不喜歡鍛鍊,所以只要一走路,你的心情就糟透了。這片地方反映了你的所思所感。當你生氣的時候,這裡就陰雲密佈,狂風大作……”

當我看到崔斯坦說給迪倫這一段話的時候,內心澎湃,難以再平靜下來,閱讀中的我陷入了對於自己生活的沉思之中。

你心中有陽光明媚,自然能夠感受到暖暖的愛意;你心中有陰雨綿綿,世界就會罩上一層陰晦的顏色。真的是這樣啊!哪一段時間,自己因為某些事情不能夠很好地調整好心情,周圍的一切都著上了心情的色彩,待人接物也不能夠更加理性了。相反,如果你諸事順利,看一切都像是在對著自己微笑一般。

人哪,真正想要超脫物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看到迪倫又返回荒原,就是為了要和崔斯坦在一起,她不怕重新渡過令人恐懼的黑水河,不怕翻越高山,穿過峽谷,經歷惡魔的侵襲,一路堅持下來,她居然成功了!可這些,原本在擺渡人崔斯坦帶領著她向前衝,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呢,現在,為了她的心中所願,她居然成功了!

還有第二部中的有瑜,也是給我啟發挺大的一個人。

有瑜,是擺渡人蘇珊娜感覺引領最輕鬆的一個人。她坦然接受了自己已經死亡的.訊息,非常配合地快速地走在荒原上,小路上,峽谷間,從來沒有絲毫的退縮和抱怨。她們兩個仰望著星空,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夜晚,因為有瑜的荒原上從不陰雲密佈。而且,她們的腳下,是有著綠色壟畝,上面還盛開著牡丹。

有瑜知道,她的阿輝已經等待了她十一年了!她就是很欣然地去尋找她所愛的人去了,所以,她的內心無所畏懼,並且是充滿期待的。

愛的力量,原來是如此巨大,她足以讓人戰勝恐懼,讓人有足夠的能量,堅持下去,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最美好的生活。年輕人如此,老年人亦如此。學會去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哦,不要忘記了愛的本領。

不知道為什麼會在閱讀本書的時候,想到了《童話鎮》這首歌,它的旋律與《擺渡人》很和諧的呢。聽聽歌詞,也似乎是對本書的註解:

總有一條蜿蜒在童話鎮裡七彩的河,

沾染魔法的乖張氣息,

卻又在愛裡曲折。

川流不息揚起水花,

又捲入一簾時光入水,

讓所有很久很久以前,

都走到幸福結局的時刻。

非常佩服本文作者克萊兒·麥克福爾,她的文筆特別細膩,能夠很傳神地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能夠牽著我的思緒隨著她的文筆一點點波動。她寫得緊張,我會感覺到呼吸困難;她寫得輕鬆,我也會感受到鳥語花香。

一位優秀的作家,就是這樣,用非常巧妙的構思,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神奇的世界,讓我隨著文中人物的心情而動。本書還多次雙線並進,讓你看到了不同擺渡人,不同的經歷,還有不同的出發點所導致的不同結局。

親愛的朋友,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讀擺渡人有感11

迪倫的父母在很早以前就離婚了,在學校裡被同學取笑,在家裡被父母親打罵,連最好的朋友也轉學了,生活過得一點也不如意。有一天,她竟一人坐著火車去找從未見過面的父親,在途中遇難,沒想到她居然是唯一遇難者。她靈魂出竅後,遇到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他是來指引她到天堂的,他們倆一起穿過荒原,躲過惡魔的襲擊,在此之間兩人產生了愛意。迪倫要跨過分界線而崔斯坦不能,她過去之後傷心難過,經過無數的艱難困阻,迪倫又回到了荒原找崔斯坦,他們逆流而行與命運抵抗,最終兩人都活過來了。

迪倫在沒遇到崔斯坦之前,生活一直都是枯燥而寧靜的,但他的出現徹底打破了她無味的生活。看完迪倫與崔斯坦在荒原中的驚險過後,讓我有所感觸:①在困難面前不退縮,憑藉心中那些執念一往直前。②自己認定的事情不要半途而廢。③兩個人之間要真誠相待,不管在何時何地都要對對方好。④不要因為他人的勸告而改變了自身的想法。他人都說不可能時,不敢嘗試的人一點機會都沒有,但敢於嘗試的人就有可能成功,因為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⑤生活需要一些善意的謊言,雖然欺騙了他人,但謊言的初衷一直都是為了讓他好。⑥愛具有無窮的力量,它比什麼都珍貴,比什麼都偉大,我們需要好好珍惜,一旦錯過就會後悔一輩子。

這本書的情感非常豐富,有很多的情節片段都讓我記憶猶新。例如:

①“崔斯坦,我需要你。”她輕聲呼喚,“我需要你!”她的嗓音嘶啞,淚花滾動,“你在哪兒啊?”她哭著,說著,嘴脣顫抖得很厲害,話也斷斷續續,含含糊糊,“我需要你……。”從這看出迪倫失去崔斯坦後,她變得迷茫,不知自己該幹什麼,只希望他能快點回到身邊,就像孩子與媽媽丟失後,孩子會哭著喊著媽媽一樣,其實一個人依賴另一個人久了,當這個人離開後,這個人就會非常傷心。這的確很正常,但迪倫剛開始與崔斯坦並不認識,從這些動作與語句中,可看出迪倫剛開始與崔斯坦並不認識,從這些動作與語句中,可看出迪倫對崔斯坦的感情有了一點昇華,尤其是“我需要你”這一句,深深地感動了我,觸動了我的心絃。

②“別慌”崔斯坦嚴厲地告誡自己,“她嗆了很多水。”;她的喉嚨裡發出像銼刀磨東西一樣的喘息聲,崔斯坦終於長出了一口氣;“崔——崔斯坦。”她嘴脣青紫,哆哆嗦嗦地說。“我在!”他回答,聲音裡的焦慮顯而易見;“一切都過去了,小天使。”他柔聲說道。這樣親暱的情話竟會從自己的嘴中冒出來,連他自己也覺得詭異。從這次發生的掉湖事件中。可看出崔斯坦隊迪倫的關心比任何一個人都要大,他的`緊張、焦慮、情話無一不透露他喜歡上她了,令人感到欣喜,這情節跌宕起伏,讓我的心情又上又下,一會兒憂一會兒喜,這樣的情節設定非常讓我喜歡,出乎意料之外。

③“我愛你”“我也愛你,迪倫。”“到了那邊你再吻我。”然而崔斯坦突然伸手摟住了她,摟得緊緊的。“不。”他的聲音低沉沙啞,“就現在。”他們在分離前都吐露了自己的心聲,勇敢的表達了內心的情感,在這裡顯得崔斯坦有點迫不及待,因為他知道自己永遠都不能和迪倫一起走下去,兩人的難捨難分,給他們都帶來了各自的痛苦,讓人看了心酸,但看到他們在這一刻一起了,是非常溫馨甜蜜的。

④迪倫不顧生命的安危,冒著自己魂飛魄散的危險也要回到荒原去找崔斯坦,她的執著與勇敢無疑是讓人佩服的,她能放下生命,不顧一切去找他,說明迪倫對他的愛已經到達了一個新高度,勝過一切東西。在沒有擺渡人的幫助,她獨自一人重回走過的路,依舊有惡魔,可是似乎再凶險,內心的強大信念依舊在支撐著她,她終於找到了他,這時,她變得堅強。

⑤崔斯坦不能與迪倫一起穿過最後一扇門,因為當時他還只是靈魂的擺渡者。但後來迪倫的尋找,他們之間無畏的愛改變了他,他開始會流血,會受傷,容貌不在改變,甚至有了刻骨銘心的愛情,這都是人類特有的屬性。就像那句“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需要我。”迪倫需要他,所以他勇敢地來到了現實的世界,給他的小天使最完整的愛。

這本小說是從哪裡開始的,就是從哪裡結束的,最終完美的結局讓人心動不已。迪倫用生命與靈魂的不懈追尋告訴我們:禁錮我們的從來都是不是有形的枷鎖或隔門,而是來自我們心底的怯懦,對未知世界的恐懼與擔憂。你的信念決定自己的人生,只有無所畏懼的自由靈魂,才能抵達甚至改變美好的彼岸。真正的救贖來自心靈的自我成長與非凡勇氣。

讀完這本書,有幾個問題無法回答為什麼,崔斯坦也在火車上,他不是沒有肉體嗎?為什麼迪倫被惡魔圍攻時,她只要閉上眼睛,惡魔就不會傷害到她?為什麼崔斯坦說著荒原的形成是迪倫的心像,我覺得他在騙她,因為後文說那些其他的靈魂也是跟著擺渡人走這裡的?為什麼崔斯坦說這是他陪靈魂走的最遠的呢?他之前不是成功的送走了上千個靈魂嗎?

讀擺渡人有感12

英國作家克萊爾寫的《擺渡人》,被列為必看的幾部心靈治癒系的書之一。最初以為是看不了的,誰知被故事吸引,強迫自己不要像以前一樣一股腦兒看完,而是每天看幾十頁,花三四天時間,終於在昨天看完。

姑事講述十五歲少女迪倫車禍後,靈魂出竅,遇到靈魂擺渡人崔斯坦,一起經歷越過荒原時的恐慌、危險、慰藉、怦然心動的愛情,到最後又為愛而帶著崔斯坦逆著荒原穿越,並回到自己的肉身,同時擺渡了她的心靈擺渡人,這個故事簡短,但卻讓人思考有關生死、逆境中生存以及對待愛情的態度和責任,這些問題。

先說生死。有人經常嘮叨活著沒意思,甚至對恨鐵不成鋼的人也會稍帶一句“一點小事兒辦不成,不如死了算了”,有一句勉勵學生不要瞌睡的標語“生前何必久睡,死後自會長眠”,其實,真正最難面對的還是生死,這個世界,除了生死,都是小事。迪倫很幸運,鬼門關裡轉一圈又回來,與其說崔斯坦是她的靈魂擺渡人,倒不如說是迪倫自己“要生還”的.意念,使得故事結局扭轉。關於冥界,我們無法感知,前段時間飯桌上,一位朋友說,小時候曾經在晚上看到過一家老墳上上演幾晚上“唱大戲”的情景後,沒過幾天,那家就有人離世了。還聽一位姐姐說,經歷死的那一瞬間,真的會感覺周身都有被無數類似獠牙長爪的東西拽著,身體不由往下沉,周遭世界也是寒冷不見天日的感覺,這種闡述,與本書中迪倫最初經歷荒原逃離那些惡魔追趕時的感覺很相像。曾經看到報道上說在國外,有人為了不堪忍受死亡前的掙扎而選擇在生命中最後一天時間和親人朋友一起開party,在愉快的氛圍中“安樂死”。中西文化有別,我們無法評價“自然死”和“安樂死”哪種更好,不過,個人看來,人還是需要有一些信仰,面對生死這個問題時,才會更加樂觀、豁達一些。

再說挫折、逆境中重生。人生亦如荒原,無論為商為官為家,都會面對一個又一個的逆境,如何穿越荒原到達彼岸?“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長河,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迪倫穿越深不見底漆黑一片的湖泊時,心情好時,便陽光萬里,風和日麗。心情低落,瞬間便狂風大作,帆倒船破,人也會跌落怪物叢生的湖底。其實,荒原並非地理境像和海角天涯,荒蕪的往往是我們日趨貧瘠的心靈和日益枯竭的靈魂。面對人生一個個渡口時,不可能時時都有人把我們擺渡上岸,我想能做的就是,堅持初心,無畏前行,才不至於在河中嗆太多水或者沉至河底。

最後來說愛和責任。“i exist becouse you need me”直譯過來即“如果我存在,是因為你需要我”。崔斯坦坐在鐵路橋上等待車窗裡爬出的迪倫,因為迪倫是需要他擺渡穿過荒原的靈魂,因為愛情,崔斯坦丟棄掉了一個正在擺渡的靈魂,因為責任,迪倫為救一個小孩的靈魂時差點魂飛魄散。書尾結束時,崔斯坦仍坐在那裡等待迪倫,迪倫已經回到肉身,彼時,她已不再是崔斯坦擺渡的靈魂,而是崔斯坦需要的人或者是靈魂。張愛玲說:哦,你也在這裡。愛情就是在正好的年齡遇見正當好的你。當凡俗的生活,枯燥的年日,對方身上種種你所不能接受的嗜好,甚至不可原諒的錯誤時,試問,還能像當初那樣,為愛義無反顧嗎?愛是一份承諾、一份包容,更是一種責任!

前段時間由張嘉佳執導的同名電影《擺渡人》引起不少爭議,張嘉佳當然是無法和克萊爾相提並論,不過,渡愛情也好,渡靈魂也罷,擺渡人也許只在你心中,你說呢?

讀擺渡人有感13

在微信讀書公眾號裡有《擺渡人》電子書,就擠時間看完了這本書。這是一本暢銷歐美33個國家的書,故事梗概是:單親女孩迪倫,15歲的她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裡經常受到同學的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為轉學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後,卻驚恐地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時,迪倫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的身影。男孩將她帶離了事故現場。但是,迪倫很快意識到,男孩並不是偶然出現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命運,從他們相遇的那刻開始,發生了無法預料的轉變……最終,迪倫在她的心靈擺渡人崔斯坦的引領下,從另一個世界回到了人間。故事結局完美,讓我感受到了真情的美好,同時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1、主人公迪倫渴望親情的關注。

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家裡沒有體味到母愛的溫暖,到在學校裡經常受到同學的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為轉學離開了,也沒有品嚐到好朋友之間玩耍的快樂,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雖然沒有感受過父愛,但是內心深處,她渴望親人的關懷,也許當她看到別的孩子牽著父親的手,幸福地走在公園裡散步的時候,當她望著有的孩子騎著父親的脖子上快樂地撒嬌的時候,當她羨慕地盯著坐在父親開著的汽車被送到學校的時候,她也期待著自己這一天的到來,於是不顧母親的反對,依然坐車去與父親見面。事故發生後,在荒原中,擺渡人崔斯坦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讓她感受到愛情的甜蜜和親情的關懷,於是她也真心相待,在迪倫走出荒原後,她覺著不值得一生等待與母親和家人見面,心裡一直忘不了崔斯坦,於是又不顧一切重返荒原,再次與崔斯坦重逢,兩人歷盡千辛萬苦,回到了人間。此時我想到了生活中親情、友情、愛情的重要,沒有愛的日子,簡直令人無法想象生活會有多麼悲慘!

2、擺渡人的真誠善良、無私偉大。

迪倫在荒原中,不知所措時,遇到了她的心靈擺渡人——崔斯坦,擺渡人是一種職業,崔斯坦一直做著引領千萬人從荒原中走出,拯救著死亡後孤獨寂寞的靈魂,擺渡著他們走向光明世界,這種職業是神聖無私而偉大的!崔斯坦等候著迪倫孤單的靈魂,在荒原中關心照顧著陌路相逢的迪倫,遇到惡魔瘋狂想吞噬她時,捨命保護著她,真心照顧著她,全心全意帶領著她,完全為他人著想,沒有一點兒私心雜念,不曾擁有自己的生活,即使是自己的相貌、名字、年齡都是隨著他擺渡的靈魂的需求而改變,為他人忙忙碌碌,盡職盡責,始終把別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真是太無私而偉大了!我想到的當今社會上許許多多平凡的而無私奉獻的人:救死扶傷的醫生、教書育人的老師、指揮交通的交警、打掃衛生的.清潔工。他們都是在普通的職業中,為他人服務,辛苦自己,快樂他人。

3、婚姻不幸,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

“迪倫對此不知該說些什麼。她覺得,自己既沒有回到爸媽離婚以前的家裡,也沒有到奶奶家裡,本應感到難受才對。可是她並不覺得難受,而是感到了一絲寬慰。她本就應該和崔斯坦在一起,自己的腦子裡就是這麼想的。雖然自己憎惡那片荒原—討厭那裡冰冷刺骨、寒風凜冽,而且總是要爬山,但那裡才是她應該待的地方。”迪倫的父母離婚,迪倫和母親無話可說,心裡孤獨寂寞,父親的幾句和藹可親的話語,讓她感動不已,決定自己去找父親。在她歷盡千辛穿過荒原後,許多靈魂都渴望回到自己的家,等待自己的家人團聚在一起,而迪倫覺得親人不值得留戀、等待。迪倫的父母婚姻的不幸福,導致迪倫對他們沒有依戀,不渴望等待著與他們重逢,卻真心盼望想念著崔斯坦,此時,我想到離婚,對傷害最大的是孩子,他們的內心世界是陰暗的!我想到了我們班級裡的兩個單親家庭的男孩子,爸爸長年在外打工,跟隨年邁的奶奶生活,缺少父母關愛的他們,家庭的不完整,不知道給他們幼小的心靈,帶來了多大的傷害?

4、情節曲折離奇,主旨鮮明。

這本書情節曲折離奇,故事開頭主人公迪倫遭遇火車事故,在荒原途中,一路困難重重,歷盡磨難,靈魂隨時都會被惡魔抓走,讓我們的心也隨著情節的起伏跌宕而驚心動魄。小說的主旨很明確,讚揚了迪倫的擺渡人,“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所以我們終會遇見自己的擺渡人?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其實,若說是擺渡人擺渡自己,不如說是自己在境遇中擺渡了自己。崔斯坦擺渡了迪倫的靈魂,但是迪倫從一個需要被擺渡的靈魂又擺渡了她的靈魂擺渡人。他是她的擺渡人,她又何嘗不是他的擺渡人呢。幾千年來,因為迪倫的到來,崔斯坦第一次思考了自己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她帶給他喜怒哀樂,帶給他不一樣的體驗和感覺。他們兩個人互相給對方戰勝困難的勇氣,互相幫助,拯救著對方的靈魂。有時我想:“在生活中,誰又是我們的靈魂擺渡人呢?”答案只有一個:只有我們自己。我們在生活中,當遇到苦難和挫折時,只有自己可以拯救自己,給自己信心,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樂觀地面對現實,勇往直前,到達勝利的彼岸。所以,給自己愛的力量和希望,讓自己的心靈可以帶領著我們走過人生的荒原,做自己心靈的擺渡人。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是不幸的,得不到父母的疼愛,在去父親的見面的火車上遭遇車禍,但是她又是幸運的,在穿越荒原的途中,遇到了她的靈魂的擺渡人——崔斯坦,得到了他的真心相助,終於又重返人間。我們在生活中也要真誠相待他人,渡人渡己,樂觀面對困難,做自己心靈的擺渡人!

讀擺渡人有感14

老師給我推薦了一本書,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寫的《擺渡人》。一開始聽到這個名字,我很好奇:百度人?主人公是不是很聰明,什麼都知道呢?

老姐說:“這是鬼故事吧?”我一陣好奇:“為什麼啊?”老姐義正辭嚴地回答:“因為人死後要過一條河,渡你過河的不就是擺渡人嘍!”聽她這樣一說,我的好奇心又要出來多住幾天。

正如老姐所說,這是一個“鬼故事”,但這個“鬼故事”是會讓人唏噓不已的故事,它並不恐怖,卻讓人心憂;它並不偉大,卻讓人感動;它並不真實,但卻透出了愛的真諦。

崔斯坦坐在一塊大石頭上:“又要來活兒了!”他等待著下一個靈魂的到來,帶它穿過荒原,荒原是每一個靈魂去往另一個世界的必經之路,途中會有惡魔出現,把靈魂帶到惡魔的組織。而崔斯坦的任務就是帶領靈魂安全抵達另一個世界。靈魂會把那個世界當成“家”,送到之後再去領下個靈魂,就這樣來來回回。這就是崔斯坦的使命,此時他正和往日一樣等待靈魂朝他走過來……

15歲單親女孩迪倫,在獨自尋找自己從未見過面的父親,但突如其來的意外,使從列車裡逃出來的迪倫來到了這片荒原,她以為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卻不知她是唯一沒有逃出去的人……崔斯坦這次要等的靈魂便是迪倫。

是不是很奇怪,為什麼迪倫會跟崔斯坦走?是的,崔斯坦要引導許多的靈魂,這些靈魂形形色色,為什麼會跟崔斯坦走?原來,崔斯坦在引導一個靈魂之前會自動了解到這個人的一切,他會變成那個靈魂所信任的樣子,或愛人,或朋友,也可以是從不認識的人,只要靈魂會和他走。他沒有固定的容貌,在每一個靈魂面前都是不同的,而他的容貌是自己無法控制的!如果問崔斯坦多大了,或者他自己原本長什麼樣子,這連崔斯坦自己都不知道……

迪倫和崔斯坦踏上了這段不平凡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15歲的迪倫愛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她會讓他講這個世界的故事,講他曾渡過的有趣的靈魂。崔斯坦本不該對這個15歲的靈魂說過多的東西,但當迪倫問起時,他卻不知如何去拒絕。崔斯坦對迪倫說,其實荒原的地形由每個靈魂的心境而成,天氣也是通過靈魂的情緒變化而變化的。當崔斯坦為了保護迪倫而受傷並“失蹤”後,迪倫獨自待在安全屋裡,她看到的荒原卻是紅紅的一片,天是紅的,地也是紅的,空中,地下,天上,都是恐怖的惡魔,是的——這就是離開擺渡人後——真正的荒原!

當靈魂離開自己的擺渡人,幾乎沒有機會可以存活下來,她們很難接受這樣怪異的、充滿惡魔的荒原。但迪倫做到了,她“活”了下來,因為她的心中有一種力量,那就是愛的力量,這種力量使她得以存活……

當崔斯坦從惡魔的魔爪裡逃出來時已經遍體鱗傷,迪倫很自責,如果自己走得快一些,讓太陽晚些下去,這樣崔斯坦就不會受傷了。這讓崔斯坦感到很不可思議,在崔斯坦的印象裡,人類靈魂都是自私到沒有邊際的。

到達荒原的盡頭時,迪倫鼓起勇氣向崔斯坦表白,崔斯坦答應迪倫嘗試和她一起去往那個世界。但迪倫發現崔斯坦並沒有和自己一起走,她痛哭流涕,整個人都崩潰了。

據說來到荒原的另一頭就是來到了靈魂的家,它會投射出靈魂家的模樣,使靈魂能夠把這裡當成“家”。但是迪倫走過荒原的盡頭,另一個世界的模樣依舊是那片荒原。“因為有家人,所以才有家”“想念一個地方,多半是因為留給你回憶的人”。這麼說來,迪倫所念所想不是崔斯坦又會是誰呢?

崔斯坦把迪倫送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他當然還要去繼續引導保護下一個靈魂,但崔斯坦忘不了迪倫,因此他沒有再換自己的名字,但奇怪的是,這次他的容貌竟然沒有變化,這太不符合常理了。

我覺得這本書很有趣。每一個死去的靈魂,來到荒原,其實它們都可以選擇穿過荒原,回到自己死去的地方,回到自己的身體裡,回到人間。但是這是極度危險的'事情,靈魂可以在這裡等著自己的愛人來團聚,這是一個希望。但如果選擇穿過荒原回家,途中沒有了擺渡人,惡魔們會更加囂張,那樣靈魂就真的“死”了。他們沒有勇氣,用生命去嘗試,他們寧願選擇等待。當有靈魂試圖要開啟通往荒原的大門時,他們是打不開的,因為他們都在猶豫,他們沒有決心去面對死亡……因為他們更愛自己,所以崔斯坦說人都是自私的,這一點沒有錯,這就是人的天性啊!

但意外的是迪倫打開了門,她的目的不是回到人間,而是尋找崔斯坦。當然不用說,她的道路崎嶇坎坷,危難重重,不必說沒有帶路人的指引,也不必說滿天狂躁的惡魔,光是離開擺渡人所看到的荒原的真實模樣,就讓人毛骨悚然……但迪倫非常非常幸運,她成功地找到正在引導一個因為暗殺而死去的靈魂的崔斯坦,崔斯坦沒有改變面貌,沒有更換姓名,這是迪倫的最大幸事,但到底為什麼沒變,沒人會知道。崔斯坦見到迪倫,無以言表,在他一恍惚的剎那,那個崔斯坦正在引導的靈魂就掙扎著被惡魔們帶走了……這讓迪倫感到十分慚愧和內疚,但還好有崔斯坦在。在一個安全屋裡,迪倫發現一個快被惡魔帶走的小女孩,不顧自己安危去吸引惡魔的注意,給小女孩和擺渡人爭取時間逃跑。崔斯坦出門阻止,試圖把她抓回安全屋。迪倫拼命掙扎,在算著女孩和她的擺渡人差不多安全時,她整個人不再掙扎,任憑崔斯坦把她帶回安全屋。崔斯坦很不理解迪倫為什麼能為一個不曾相識的靈魂冒生命危險,迪倫說,因為崔斯引導的靈魂是因她而“死亡”,她必須做點什麼,才能使自己心裡不至於那麼愧疚。崔斯坦又一次被迪倫所震撼。

崔斯坦向迪倫解釋,他並非不守信用,而是擺渡人根本無法走出荒原,他走不出那道邊界。崔斯坦愛迪倫,因為這種愛,他也會受傷;因為這種愛,使崔斯坦忘不了迪倫;因為這種愛,他沒有更換自己的名字;因為這種愛,不由他自己控制的容貌也不再變化;因為這種愛,崔斯坦越來越像一個“人”。他想和迪倫在一起,他喜歡迪倫在身邊的感覺,但他不能。他不能讓迪倫處在危險中,時刻擔心惡魔的襲擊,就算沒有惡魔,崔斯坦也有自己的職業,他不可能陪伴迪倫,他只能在這片荒原中重複一次次的任務……可迪倫卻有其他的打算,迪倫決定要帶崔斯坦回到自己的世界——人間。

是的,回到人間。這是一件從來沒有靈魂做過的事情——帶自己的擺渡人一起回到人類世界。迪倫和崔斯坦的手緊緊握在一起,去尋找那輛發生事故的火車。在車裡迪倫差點倒在地上,本能反應地用手去扶地,卻不知這一扶,自己就暈了過去。醒來後的迪倫正在被解救中,她發現身邊沒有崔斯坦,自己心痛不已,痛恨自己在那一瞬間鬆開了崔斯坦的手。醫護人員艱難地把迪倫從車廂裡抬到外面,但迪倫身體的痛遠遠不及心裡的痛。在這時,她看到那個男孩坐在一個大石頭上,對身邊人說了什麼,便起身朝著迪倫走來,他握起迪倫的手,迪倫艱難地幾乎耳語地吐出“你還在”,那男孩說:“我在,因為你需要我!”

迪倫是幸運的,因為她有崔斯坦,擺渡了她的靈魂,擺渡了她的人生。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用不變的承諾,勇往直前的行動,擺渡你的靈魂,陪你抵達幸福的彼岸。

讀擺渡人有感15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01、這是封面上的話,也是我對它的第一印象。

小時候我總害怕孤獨,特別害怕一個人。吃飯要一起,去小賣部要一起,生怕別人說:你看那個人,連個朋友都沒有。後來慢慢地成長,明白這世間有很多事只能一個人做,有很多路只能一個人走,無論父母,戀人,抑或是朋友。

我想起龍應臺在《目送》中的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有時候,適應孤獨,就像適應一種殘疾。柴靜說,“孤獨,是一個人的骨頭。”每一個靈魂孤獨地在這世間行走,有些不甘寂寞,沉浸於紙醉金迷的大千世界之中,人聲鼎沸,卻更加悵然若失。

有人問我,“你說,兩個人一定比一個人不孤獨嗎?”我一時默然。其實我遇到過。一盞寒燈,窗邊對坐,酒慢慢地酌,話慢慢地說。可是每一句話都那麼沉重,那麼深刻,問的是直達靈魂的問題。你問的那麼誠懇,他想的那麼認真。於是你驚訝的發現,這茫茫人海萬千靈魂之中,面前的這個靈魂好像無需多言,他自會懂你。

我當然明白,這有多難得。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而可語言者無二三,我想這話說的是對的,但並不一定悲傷。史鐵生是我很尊敬的一位老大哥,他有一篇文章叫做《好運設計》,如果一個人從出生開始一直好運,人生中的坎坷都不曾遇到,他會感到快樂與幸福嗎?未嘗苦澀,怎知甘甜。

生命中的苦難並非沒有意義。至少它會讓你懂得苦難本身,以及經歷過所帶來的自信和閱歷。就像爬山,沒有經歷漆黑的夜與痛苦,又怎會湧起在黎明日出那一剎那的激動。

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我們從生那刻就決定了,終將一個人面對死亡。可是,在這孤獨的旅程之中,有些河流會交匯,共同走完那段原本孤獨的路程,共同度過那十之八九的不如意。可語言者有二三,何其幸運。

02、崔斯坦對迪倫說:“我,是你的擺渡人。”

荒原,這個故事發生的場地,這個讓人瑟瑟發抖的神祕地域。正如擺渡人崔斯坦介紹的,“荒原位於兩個世界的中間,每一個靈魂都要穿過他們自己的荒原,荒原裡之所以出現狂風與暴雨、陽光與草地,其實就是你內心的對映。”

我後來很偶然的機會,意識到不同人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即便是同一件事同一個人。或許世界的樣子,取決於你看待它的眼睛。正如笛卡爾那句“我思故我在”,世界是你眼中的世界。

擺渡人的任務是引導靈魂通過荒原,讓他們接受自己已經死亡的事實。路途上充滿了魔鬼,稍不留意他們便會撕咬你,拉扯你,一旦被抓住拖入地下,就只能萬劫不復。崔斯坦擺渡過很多靈魂,有時候自保經常會佔上風,所以有時候靈魂會因此被魔鬼抓住。但眼前這個靈魂太重要了,崔斯坦哪怕犧牲自己也要護她周全。當迪倫看著他青一塊紫一塊的出現,眼淚終於忍不住奔湧而出。如果我真的存在,那也是因為你。抵達邊界,迪倫轉過身來,“我愛你。”她本來想著有一大堆的話,可是似乎沒有意義。崔斯坦猶豫了,他知道自己無法跨越邊界。迪倫成功之後,應該他們應該就沒有以後了吧。

如果告訴她真相,崔斯坦確信她是萬萬不肯走的。對不起,我很抱歉。能自渡者方能渡人,迪倫又何嘗不是崔斯坦的擺渡人。不惜一切重回荒原,這是大多數人想都不敢想的,僅僅為了這份感覺,值得冒永遠沉淪的風險嗎?

我想很多事情,就是因為不計代價,所以才顯得彌足珍貴。即便這個世界再好,只是沒有你,我無法忍受。他坐在隧道出口的左側,手放在膝蓋上,注視著她。“嗨。”“嗨。”她也輕聲回了一句,嘴脣顫抖著露出了微笑,“原來你在這裡。”“我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