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家》讀後感15篇(優選)

讀後感5.3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讀後感15篇(優選)

《家》讀後感1

前一段日子,讀完了《苔絲》——流著眼淚讀完的。

這是我第二次讀這篇小說了,可從次數上來看雖是第二次,實質上只能說是第一次,或者說是一次多一點點。我第一次看這篇小說的時候才只是一個國小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有限,而且讀得也很粗略,那時,我對《苔絲》的唯一印象就是挺好看的,苔絲這個人物挺可憐的,除此以外便所剩無幾了,根本沒有把自己融入整個情節中去,根本沒有對苔絲這個悲劇性的人物作過任何有意識的評價,根本沒有想過苔絲一步一步走向毀滅是與其性格,與她所處的環境是如此密不可分。這一次閱讀,我不敢說我已經看懂了,但我對整個情節有了比以往更深刻的瞭解。

《苔絲》的作者托馬斯·哈代在這篇小說中體現出了他悲觀的宿命論,主人公苔絲陷入悲慘境地,但她無論如何掙扎都無濟於事,改變不了命運的安排與戲弄,最後走上絕路。但她走上絕路,絕不像某些低俗小說那樣一味追求情節曲折而硬讓主人公死去,而是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在故事的開端,當苔絲的父親約翰·德比被告知自己這樣一個貧窮小販竟是古代德伯家族——一個十分高貴顯要的家庭的後裔後,她的父母要她去有錢的德伯太太家攀親戚,她天性純樸,厭惡趨炎附勢,不同意去,但後來,她由於擔心喝得酩酊大醉的父親半夜外出送蜂密進城會出現意外,才與弟弟一起替父親跑一次腿,然而途中卻出現了意外——她家唯一一匹趕車的馬被軋死了,失去一匹馬對他們這樣一個貧困的家庭來說就是失去了用以維持生活的工具。在埋葬這匹衰老枯瘦的馬時,幾個孩子們都放聲大哭,苔絲沒有,他臉色蒼白,沒有表情,似乎認為她自己是謀殺者,書中是這樣描寫的。然後她帶著一種負罪感――是她自己的疏忽大意才使家庭的生活出現了危機,和她對父母的孝順,對弟弟妹妹們的關愛,以及她強烈的責任感——必須使家庭擺脫困境的責任感,去了德伯太太家攀親戚,也導致了她被亞歷克·德伯玷汙,給她日後的生活蒙上了一層抹不去的陰影。她的孩子在死前,她堅持要讓這個不清白的小小的欲的產物受洗禮,也是強烈的責任感趨使她這樣做的。如此說來,苔絲性格中最不容忽視的一點便是她強烈的責任感了,正如苔絲堅決地要把與亞歷克·德伯的那一段不快的'往事告訴她所深愛,並且也深愛她的丈夫安吉爾一樣,她原本可以完完全全地把這件事隱藏起來,說像她母親教她的,然而,苔絲沒有,她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安吉爾,書裡這樣寫道:她說得很輕,但很堅決。苔絲把這件事告訴了安吉爾,而不願意隱瞞事實,致使安吉爾承受不住打擊而與她分居,也正是源於她那責任心,不是嗎?現在看整篇文章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吧,就是苔絲殺了亞歷克後追上安吉爾的時候:克萊爾停住腳步,以詢問的目光望著苔絲。‘安吉爾’,苔絲說,好像她一直等待著他們停步時克萊爾會這樣看著她,‘你知道我為什麼要追你嗎?我要告訴你我把他殺了!’她這麼說的時候臉上露出令人同情的慘淡微笑。令人同情的慘淡微笑,你能想象一個人在殺了人後所露出的這種表情嗎?如她自己所說的我殺了他——也不知道是怎麼把他殺死的。不過,安吉爾,為了你,也為了我自己,我非這麼做不可。顯然,苔絲把殺死亞歷克看成是她應盡的責任,是她必須完成的任務,為她自己,也為她丈夫。亞歷克是籠罩在她心頭的陰影,亞歷剋死了,她只覺得如釋重負,只覺得自己是完成了任務,所以她急著要告訴她丈夫,這大概也就是她臉上會露出微笑,而不是殺過人後的慌亂、驚恐無措。因而在她生命的最後五天——與安吉爾在一起的五天——一生中最幸福的五天中過的生活是恬靜的,她的心情也是平靜的,她對待死亡的坦然也感染了逮捕她的人,她站起身來,整了整衣服向前走去;那些人還一個也沒有起步。‘我準備好了’,她平靜地說。我想,苔絲或許是帶著幸福,甚至是帶著滿足感死去的,因為她覺得她死了,再也看不見安吉爾會看不起她了。這從她被逮捕前所說的話中是可以看出來的。

至此為止,我所說的都是苔絲,也許你會問起安吉爾為什麼會接受不了苔絲曾被亞歷克玷汙併產有一子這一殘酷事實而提出與她分居,他不是很愛苔絲嗎?難道他對苔絲的愛並不是高尚的嗎?那麼,我要說,他是因為太愛苔絲了,他心目中的苔絲是如此美麗,如此善良,是一切純潔的象徵,他忍受不了他眼中所見,心目所想的苔絲有任何過錯,他努力扼殺自己對苔絲的感情,他覺得那個屬於他的苔絲已經不存在了,在他眼前的,已經不是他以前所深戀的苔絲,而是有著苔絲形貌的另一個女人。新婚之夜,也就是苔絲把往事告訴他的那個夜晚,也就是他們開始分居的那個夜晚,他曾夢遊,抱著苔絲走到了樹林中,把苔輕輕放在一口棺材中,看過這篇小說的人一定不會忘記他當時所一直重複說的那一句話:死了,死了,苔絲,我的妻子死了,死了。在他的心中,最最美好的那個苔絲死了,不存在了,他的悲痛,他的絕情,他的棄苔絲而去的行為,正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失去了當初最真最純的苔絲。

至於亞歷克,我不想多說,他給苔絲帶來的災難是顯而易見的,他對苔絲所做的一切,根本不是出自他對苔絲的愛,因為愛是高尚的,他對苔絲只有情慾可言,絲毫沒有愛的根據。然而,苔絲並沒有因為亞歷克給她帶來的打擊而不純潔,她自始至終都是那麼的純潔,善良,都顯得那麼美麗。

上文也就是我對《苔絲》的一點感想,寫好後,一陣輕鬆,這些話,一直是我在閱讀過程中想要說的,在這裡一吐為快,真是爽心。

《家》讀後感2

我是在感恩節活動中加入媽媽+大V店的。初次體驗,我在店裡購買了三本精裝繪本,《九色鹿》、《朱家故事》和《雲朵麵包》。其中《九色鹿》是我喜歡的,《朱家故事》是要忽悠娃爸和娃娃們的,《雲朵麵包》是為了用紅包而拼單的。

從快遞小哥手上接過書籍,滿滿的全是驚喜。粉色的包裝,溫馨而別緻,上面印著:做更好的媽媽,正切合了我加入大V店的目的。是的,每一個走進來的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做更好的媽媽!開啟箱子,繪本書的防震和包裝都很細緻、精美,把三本書捧著手裡,沉甸甸的感覺很滿足!這三本書的所傳遞的內容也完全超出我的預期!

第一個拆開書籍,迫不及待讀起來的那個人,竟然是外婆!外婆一向不太支援我買這麼多昂貴的圖畫書,她的理由是孩子根本看不懂,對牛彈琴!但是現在外婆卻要一睹為快。她一口氣讀完了三本書,臉上洋溢著笑容,雖然沒說一句話,但是我看得出,外婆也已經愛上了這些繪本。是呢,這種老少皆宜的書籍誰都不忍心拒絕!現在我完全可以把外婆列為家庭親子閱讀計劃的主力軍了。

第二個對這些書表示好奇的是爸爸。平時他對親子閱讀不排斥,但似乎一直沒有用心參與進來。我隨手把《朱家故事》遞給他,這本書對他最合適。我悄悄的觀察他,看到他認真的閱讀完這本書,眼睛裡閃耀著光芒!直到昨天晚上,我在給女兒洗澡的時候,她跟我說:“媽媽,爸爸講的故事越來越好聽了!”,結合這兩天爸爸積極主動幫我帶娃的種種表現,我知道,《朱家故事》教育爸爸的目的達到了!

第三個喜歡這些書的就是女兒了!對於這些書,她愛不釋手,不停的讓我給她讀,即使到了吃飯的點,不管外婆怎麼在餐廳呼喊,她就是拉著我不放,帶著哭腔央求道:“媽媽,把《朱家故事》再講一遍吧!講完我就去吃飯!”。

今天早上,女兒在客廳找我,當她看到我在整理床鋪時,她突然很不好意思起來,羞澀的走到我跟前:“媽媽,我現在還小,個子才這麼高,沒法幫你疊被子。”“哦!是嗎?!”,我假裝不在意,“媽媽,要不你教我吧!我在幼兒園學過疊衣服,我幫你疊衣服吧!”,我隨手給了她幾件衣服。看吧,《朱家故事》教育女兒的目的也達到了。

已經忘記第一次接觸兒童繪本書是什麼時候,但可以確定的是,見到她的第一眼我就深深的愛上她了!精美的圖畫,厚重的質感,讓我對她愛不釋手。她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感謝孩子!感謝繪本書!讓我的家庭親子閱讀生活充滿無限樂趣!

《朱家故事》主要內容:

80年代初期的北京,電視還沒有普及到每一個家庭。許多孩子聚集在有電視的人家驚奇地觀看黑白的移動影像,這是那時候的孩子們偶爾才能享受的特別待遇。在那個缺乏具體影像的年代,小喇叭廣播填充了孩子們大把的空閒時間。廣播裡講故事的聲音引導著孩子們在幻想的夢境中徜徉。故事中的每一個形象都是千變萬化的.。孩子們在自己的心裡面,為每一個形象描畫著不同的臉譜,故事中出現的任何場景都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可以對號入座的物件。“嗒嘀嗒噠嘀——”的音樂聲至今依然在很多人的記憶深處迴響。

但是電視推進的速度,大大地出乎了我們的意外。孫悟空的臉一夜之間,在孩子們的心中被定格成一個五顏六色的桃子形;機器貓藍色滾圓的身子簡化了孩子們眼中形狀各異的線條;奧特曼機械揮動的手臂變成了孩子們嬉笑打鬧時整齊劃一的程式化動作。孩子們在電視機前不肯挪動的身影讓越來越多的家長擔憂起來。

可是我相信,在任何一個年代,孩子們都擁有幻想的能力,因為那是他們的天性。重要的是成年的我們能否像當年的小喇叭廣播一樣,給他們一個適時的引導,提供一個放飛想象的空間。

安東尼·布朗就是這樣一位引導孩子展開想象的高手。有很多大人看安東尼·布朗的書,覺得那些超現實主義的畫面有些匪夷所思,擔心孩子們會看不懂。可是我們可曾意識到:長大的我們過於清楚地看著現實中的真相。童年的我們所看到的場景,不恰恰與安東尼·布朗的超現實畫面不謀而合嗎?記憶中平板長方、掛著白色蚊帳的大床就是精雕細刻的舞臺;一條毛毛的大枕巾裹在腰上,就變成了孫悟空的虎皮裙;一支筷子上系幾根毛線,垂下幾條穗子就變成古代美人頭上斜插的鳳簪……在孩子們的眼中,任何一樣東西都會因孩子心中的所思所想,不斷地隨機而變。

當很多家長苦惱於自己的孩子過多地流連在電視機前的時候,不妨和他們一起讀一讀安東尼·布朗的圖畫書,他運用超級寫實的繪畫技巧將圖畫中的每一個場景、每一樣物品都描畫得細緻入微,栩栩如生,真實到完全不輸於電視畫面所能表現的程度,讓孩子們如身臨其境般地看到故事的發展。他又將超現實的手法潤物無聲地運用在圖畫書的創作中,呈現給孩子們一幅幅夢境般的畫面。奇思妙想的變化潛藏在畫面的各個角落,無聲地將故事娓娓道來,代替了文字的講述。畫面中所描畫的情節準確而又有所保留,引導孩子們從畫中所描繪的情節聯想到更多不同的變化。比電視更具有吸引力的是,圖畫書的畫面是永恆實在的,當孩子們一遍一遍地翻閱圖畫書時,他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新發現。

對於充滿想象力的孩子來說,安東尼·布朗的作品對他們有著莫大的啟發和鼓勵。在幼兒園或者學校裡工作的老師們可能有時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有的小朋友在畫畫的時候表現出抗拒或者沒有興趣,他們會說:“我不會畫。”或者“我畫不像,不知道畫什麼”。

《家》讀後感3

《百家講壇》是由河南省文化廳主管主辦、傳奇故事雜誌社出版的一本以解讀歷史為主旨,集知識性、品位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文化刊物。20xx年,《百家講壇》分為紅、藍兩個版本出版。

《百家講壇》(紅版)以正說歷史為主,強調探究歷史真相。同時,還將涉及地理、天文、文學理論等諸多方面。在20xx年,我們將誠邀名家、專家,加大原創、首發;推出重量級人物,打造歷史經典;更系統、更系列,突出本刊的唯一性、權威性;知識性與趣味性兼具、文學性和生活化並存,使刊物更加貼近現實、貼近生活。

《百家講壇》(藍版)走出“正說”歷史侷限、弘揚深度悅讀、縱論社會生活。在“尊重歷史,兼顧藝術個性”的前提下,要求文章的寫作方式有進一步的突破創新:無論是資料的運用、觀點的得出,還是各個歷史人物的形象塑造、各種歷史事件的歸納總結等方面,均採用“歷史形象+文學形象+民間形象”的合理取捨的表現原則,從而形成“以故事講人物、以人物講歷史、以歷史講文化、以文化講人性”。

《百家講壇》被人們所喜愛。它已不再是一書了,它深深走進了我們的生活。自20xx年7月9日《百家講壇》欄目在中央電視臺開播。我之所以喜歡看百家講壇是因為它介紹詳細,在講述歷史事件時還會介紹人物的一系列情況。比如易中天三國之庭審諸葛亮中開篇說:這是一場謀殺的指控,事情發生在一千多年前三國鼎立時期,涉案雙方名聲顯赫,涉案一方的諸葛亮被指控是殺害關羽的罪魁禍首。一直以來關羽兵敗被擒,為孫權所殺,似乎在歷史上已經無可爭議。這一指控的提出不僅使關羽之死蒙上一層神密的面紗,也衝擊了諸葛亮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到底有什麼根據?諸葛亮和關羽之間究竟發生過什麼?在開篇給人留一線懸疑,吸引讀者的目光。隨後,藉著一些文學記載,抽絲撥線,否定了這一荒謬的說法。有一位學者說:"諸葛亮胸懷天下,而關羽無疑是他攫取權利的最大障礙,"周思源教授說:"這個無疑,我覺得很值得懷疑,不是無疑,而是有疑,文章說諸葛亮胸懷大志,他曾經對徐庶等三個好友說`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朋友問他"你將來幹什麼?"諸葛亮笑而不答。這位學者就說諸葛亮難以啟齒。在劉備稱帝后,關張的地位就高於諸葛亮。

因此,對一心想要謀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諸葛亮來說。在劉備身邊具有極強的排他性的小圈子,是他仕途的阻礙。周思源教授否定的回答:"胸懷天下是古代知識分子的優秀美德,以天下為己任,這是普遍性的,為國為民做一些好事,不等於要做皇帝,也不等於要做宰相。諸葛亮曾自比於管仲,樂毅。兩位都是良相主帥,是國君的'主要輔臣。主要是輔佐國君,而不是要當皇帝,是希望自己可以輔佐君王,成就霸業。"時人,莫許之。"有人覺得他說大話,怎能和管仲,樂毅相比。諸葛亮為什麼在這個問題上笑而不談呢?周思源教授如何回答呢?他說"關鍵就在於`仕進可至'這四個字,諸葛亮自比於管仲,樂毅這是理想,並不是已經做到了,可以做到也不一定做到,徐庶等三個好友你們最多隻能做到州和郡這樣的官職,是他不便說有點貶低朋友,另外,荊州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他不滿足於,那麼他也要等到鎮守荊州的關羽,幫他打敗東吳,他再收拾關羽,當時劉備他還未成大氣候,還不過成為割鋸一方的時侯,他總共只有荊州益州,兩個地方,他的佔略地位超過益州,諸葛亮當時怎麼除掉關羽?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呢?何況他沒有這樣的作案動機。諸葛亮真的想當惶帝,容易了,隨時可以找個藉口把無能的阿斗搞掉,他多次摔軍作戰,劉備去世後諸閣亮掌握軍政大權,公元225年,諸葛亮親自摔軍南征。一個有巨大政治野心的人最怕離開他的老窩,最怕別人也有野心,在你不在京師時,把你搞掉,而諸葛亮多次帶兵出征。他確實沒有野心。

後文,又以《諸葛亮受排擠嗎》為辯題來解釋闡述觀點。諸葛亮借孫權殺關羽的可能性。時光的流逝,可以沖刷掉掩蓋真相的迷霧,穿過歷史的長河,人們對諸葛亮借刀殺關羽這一指控的探究不單純是對真相的執著,更不是名人效應的附和,而是如何去看待人們心目中那個原有的形象,當諸葛亮走下神壇,在歷史的顯微鏡下,他是否依舊是那個千白年來為歷朝歷代所景仰的蜀國丞相。諸葛亮的高潔品質,偉大的人格,將志未酬身先死,都非常感動,可想而知,世世代代都非常敬重諸葛亮。從這可以看出在講述完後還有教授自己的闡述,想法。這也正是我喜歡看的另一個原因。

《家》讀後感4

我們生活來做什麼?或者說我們為什麼要有生命?羅曼·羅蘭的回答是“為的是來征服它”。巴金老先生認為羅蘭說的很不錯,所以會有《家》裡面的這股永遠動盪著的激流,不曾停止,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阻止它。這股激流裡有愛,有恨,有歡樂,也有痛苦。

魯迅先生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為了路。但是又有人說,路是有的,正因為有了路才有許多人走。激流一《家》以祖父的死,覺新的妻子鈺難產而死,覺民抗婚的成功,覺慧的離家出走而結終。覺慧走了他的祖祖輩輩都不曾走過的路,儘管曾經他也曾有過猶豫有過顧慮,但是看到一個個可愛的生命遭受舊制度的摧殘以致到那悲慘的結局後,他義無反顧、大膽地選擇了離開這個受舊禮教影響極深的家庭,反對這個吃人的禮教的社會。而覺新經歷了梅表姐的慘死,妻子瑞鈺的慘死後還在走那條他不想走的但是又不自覺地去走的道路,他的“做揖主義”和“無抵抗主義”使他不得不繼續去走這條路。

書中有許許多多的人物,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覺新的妻子瑞鈺,梅表姐,琴,淑華,婢女鳴鳳等等,而我是極喜歡這些人物的,但是又很同情一些人物。

覺新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不管是《家》,還是《春》、《秋》,他的懦弱,他的妥協,他的悲痛,他的善良,都給我極深的震撼。他從小就是聰慧的,是得到雙親的喜愛的,是得到私塾老師的讚美的,他的前途在他人看來是遠大的。他有過美麗的幻想,他喜歡化學,他想中學畢業到上海或者北京有名的大學去繼續研究,還想到德國去留學,但是他的幻想就在他中學畢業的那一天破滅了,他的父親已經給他安排了一門親事,而且親事就在下個月。他有過才子佳人的好夢,他有鐘意的姑娘,他跟梅是互相喜歡的,但是他不敢反抗,他的“無抵抗主義”讓他服從了長輩的安排,他做著他不喜歡的事,覺得盡了他應盡的義務。當覺慧念這麼一句:我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當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覺新是痛苦的,他說他不是青年,他沒有青春,他已經沒有希望了。隨後父親去世,他成了他那房的家長,揹著重大的責任,那時他才20歲,雖然他覺得自己承擔不了這麼重大的責任,但是他還是沒有抵抗的接受了。娶了瑞鈺之後的幾個月他是幸福的,他也愛上了這個善良的姑娘,他已經漸漸把梅忘了,因為梅已經嫁到別的地方去了,但是當梅守寡回到省城時,覺新又把以前跟梅發生的事想起來,他又覺得他辜負了梅,他還是沒有忘了梅,但是他已經有瑞鈺與他們的孩子海兒了,他也愛著瑞鈺,所以他很痛苦。最後老太爺去世,瑞鈺也面臨生產,但是因為陳姨太“血光之災”的鬼話,跟著四太太、五太太還有那些長輩們逼著覺新把瑞鈺送到城外去生產,覺新也和平的接受了,他沒有說一句反抗的話,就連最後瑞鈺難產而死他也只是苦在心裡,在人前他絕不敢反抗。瑞鈺的死使他明白了真正奪去他的青春,奪去他的幸福,奪去他的前途,奪去他最愛的兩個女人的是這整個制度,整個禮教,整個迷信。他覺得擔子太重,但是他甩不掉,他想甩掉!他是無力的、懦弱的人,他最後唯一做的一件具有反叛的事就是幫助覺慧出走成功,他覺得這個家需要一個“叛徒”。

婢女鳴鳳是一個很剛烈的女子,她深深的愛著覺慧,但是她覺得自己配不上覺慧,她不敢希望自己能嫁給覺慧,只希望能一生一世好好服侍覺慧。當三太太要把她嫁給馮樂山做姨太太時,她是拒絕的,她要用死來反對這樁恥辱她的婚事,她把身子投在晶瑩清澈的湖水裡,那裡倒是一個很好的寄身的地方,她死也落得一個清白的身子。

如果說覺新是沒有希望的,我們在覺新的身上是看不到什麼希望,但是在覺慧、覺民、琴、淑華的身上卻能看到希望。在我的理解裡,他們是有希望的,是代表希望的。覺慧看到了舊禮教、舊社會的殘酷,他要反抗,他接受新事物,所以他是有希望的,他代表了當時整個五四運動時期的'新青年。但是他面對鳴鳳的愛時,卻是懦弱的,他還有些擔心,沒很大的膽量,有些猶豫。他也許是對自己是少爺而鳴鳳是婢女的身份有些猶豫,雖然他不介意,但是他知道長輩們會反對,他擔心這會影響他的前途,他擔心他的工作會因此而被長輩發現,所以他才會說:“她平日總相信我可以救她,我終於還是把她拋棄了。我害了她。我沒膽量...”最後鳴鳳的死促使他做出離家出走的決定。

覺民是比較理智的,他也是接受新事物的,與覺慧相比,他顯得比較有智慧,比較成熟,他沒有覺慧那麼衝動。他也是有希望的,剛開始他也是維護這個家庭的,但是受覺慧的影響和舊禮教、舊家庭、舊社會中的發生種種慘劇使他開始認識到舊社會、舊禮教的殘酷性。覺民不會像覺新那樣屈服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他有思想,並且也有勇氣去反抗,所以當老太爺給他也安排了一樁婚事時,因為他愛著琴,所以他起來反抗了,他反抗了誰也不敢反抗的老太爺。他勝利了,他不會像覺新那樣,所以他是家裡的“反動派”“激進派”,但是他不怕,他還要覺新也反抗。

舊禮教、舊社會裡受到殘害的女子很多,琴是巴金先生寄予的那一線希望吧!琴進學堂,她接受新思想,是軟弱的淑貞的依靠,在她的身上,人們能看到希望,琴讓人覺得有力量。面對舊禮教、舊社會,她已近發出這樣的疑問,這樣的呼聲:

難道因為幾千年來這條路上就浸飽了女人的血淚,所以現在和將來的女人還要繼續在那裡斷送她們的青春,流盡她們的眼淚,嘔盡她們的心血嗎?

難道女人只是男人的玩物嗎?

犧牲,這樣的犧牲究竟給誰帶來幸福呢?

《家》讀後感5

說到《審計一家言》首先就得介紹一下他的作者。金十七,男,中國註冊會計師。大學畢業後做過外貿,參加過合資企業談判,後“誤入”審計和財務領域,一“誤”十年曾經在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從事審計工作多年,並在美國做了兩年審計。現在是某企業的財務總監。興趣廣泛,從中學時自學計算機程式設計、微積分和相對論,到大學裡將西方經濟學和資本論一起擺在面前作對比閱讀,再到畢業後的讀史、讀哲、讀心理學,也算讀過一些雜書,但“好讀書,不求甚解”。隨著年齡漸長,讀書的範圍收窄了,但始終不變一定要讀的,是每月一期的《科幻世界》。

讀完這本書後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透徹,精闢,全書沒有刻意的用深奧的專業術語來為我們解釋作者的觀點,反而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加上通俗的例子為我們闡述事實,說道例子,不得不說本書的最成功之處便是他所舉的每一個看似“土氣”實則經典無比的事例。

從序言開始,你就不難看出作者寫這本書的手筆,語調。一看這個序言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作者的語言詼諧,幽默,跟一般的經濟學專業書籍有著天壤之別,甚至覺得作者寫作時一定沒有抱著一顆嚴謹的態度。所以起初也就帶著讀一讀的態度,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這一觀念徹底不見了。

作者從最基本的業務約定書開始起筆,介紹了什麼事業務約定書,約定書的內容應該寫點什麼,應該在什麼時間完成。雖說這些知識非常簡單基本,但往往就是因為細節的處理不當,導致審計的失敗。所以這些基礎知識我們必須十分注意。作者在區分業務約定書與專案建議書時,通過老漢娶媳婦這麼一個通俗易懂的粒子,簡潔卻全面的向我們闡述了他們之間的區別。而對於一般人難於區分,容易搞混的審計責任與會計責任上作者認為所謂會計責任,就是說企業自己要能夠做出一份完整的會計報表,包括按照會計準則要求的各種披露和註釋,並且能提供有關的總賬、明細賬和其它會計記錄。而審計責任,指的是審計師根據企業提供的會計報表和會計記錄來驗證其正確性。

接下來作者花了較大的篇幅介紹了有關宣告書的相關知識。宣告書是審計師萬般無奈之後的終極武器,在任何一個審計中,審計師都會對於有些科目和有些事項無法取得完全放心和滿意的證據。這時,就會將這件事寫在宣告書裡。宣告書是以客戶管理層的口氣向審計師賭咒發誓說這些事項都是真實準確無誤 的。在我認為了解好宣告書的相關知識對以後的工作必是有很大幫助的。不過我們絕對要避免像作者書中所說的宣告書萬能論,雖說它是最終武器,但絕不是萬能武器,這點事要謹記的。

下一個內容,作者就管理建議書展開了闡述。管理建議書是審計師給客戶提的一些建議,管理建議書裡寫些什麼呢?顧名思義,主要是管理上的一些建議管理建議書的內容,一是審計師自己想出來的。當然不是憑空想的,而是在做審計過程中,發現了企業的一些不足之處。另外一個管理建議的主要來源,是審計師從企業的基層工作人員那裡聽來的。依然附上了適合的例項加以論述。 接下來是我覺得比較生僻難懂的一部分,關於內控系統的部分,我認為需要多讀幾次才可瞭解。

另外我自我認為作者本書中較為經典的言論之一便是他的“兩個凡是”,此“凡是”,非彼“凡是“。”凡是經營上有動作,財務上一定要有反映;凡是財務上有反映的,經營上一定要有過動作。”

後來作者寫到預期在審計工作中的關鍵性作用。只有理解了審計物件的具體含義,有了對事物的理性和感性雙重認識才能讓工作事半功倍並且大大減小出錯可能性。對審計的理解是基於對客戶業務的瞭解和認真觀察的,要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有的'時候,瞭解了性質,審計師的預期就是這個金額不會太大,而賬上也是如此,這時審計師就可以將其略過其它的審計步驟了;也有的時候,在瞭解了性質之後,審計師的預期是這個金額應該較大,而帳上顯示的金額卻很小,這時審計師就會繼續跟進下去。

此外,對於這部分的閱讀,我認識到了思考對於審計師的重要性。一切的工作如果缺少了思考都是機械化的,出了問題也不容易查出來。而往往,錯誤就因為少了這一點點的思考。出了注重原始憑證的齊全,還要觀察資料是否合理。同時,在何時“抓大放小”、何時“抓大抓小”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實際考慮。考慮這個“小”是否會影響到工作的“質”的改變。

從這一部分,我瞭解到了審計的基本工作方法,就好像打遊戲的時候你要先檢查一下自己的武器庫一樣。作者將審計的基本方法比作了“七種武器”:如果是對內控進行測試,也就是系統測試,可以有實時實地觀察、詢問、交叉互證式詢問、檢視歷史記錄、重新執行等方法。這些都是基本的方法,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揚長避短,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工作,才能在工作方法上如魚得水。在工作認識上,我們始終應該把審計看作一個工程,才能更嚴謹,更好完成工作。

《家》讀後感6

一直都想寫關於《德川家康》的讀後感,今天終於有了時間,一個人在家,約人吃飯又有約。那就天馬行空,想到哪裡寫到哪裡吧。

《德川家康》,一共十三本,五百萬十萬字。是我看過的篇幅最長的一本書。看到後面,前面的故事又忘記了許多。所以,這本書註定了一次是不夠的。書中國共產黨有幾千個有名有姓的人物,這就是歷史的底蘊和無窮的樂趣。所以,我對美劇不感興趣,也同情沒有歷史的國家。當然,日本的歷史,比之中國又如杯水與車薪。日本除了鎌倉、室町、江戶三個幕府時期外,剩下的就乏善可陳。日本的戰國時期比中國晚了兩千年。然而我們春秋戰國時期孫子的兵法,一千多年後還仍然同樣為日本人所學習和遵循。戰神武田信玄的大旗上面就寫著: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當然,日本人也有創新的:例如織田信長的部隊就已經開始大量地使用火槍。這一點大大出乎我的所料。 《德川家康》描繪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群雄割據,英雄輩出!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就掀起歷史長河中的層層巨浪!

文韜武略,織田信長更勝一籌。秀吉作為信長的部下,智謀、器量和才識顯然不及。論治國,信長甚至可能還超越了家康。憑藉自己的努力和不斷的革新,尾張及隨後納入囊中的勢力範圍都是欣欣向榮,為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論軍事,論戰績,戰國時代恐更無人能出其右。最為經典的“桶狹間之戰”僅憑三千人就陣斬敵首今川義元的首級,打敗至少八倍於己的兵力,將“擒賊擒王”詮釋得淋漓盡致!織田信長面對的'敵人和所處的時代比秀吉和家康要困難、複雜得多。雖然數次瀕臨絕境,但他終實現了日本的初步統一。但是,他的缺點又是非常明顯:殘暴又恃才傲物。最終他於本能寺被自己的部將倒戈,飲恨而終。

正如那個著名的“做餅”的論斷一樣,豐臣秀吉在信長的基礎上基本實現了日本的統一。但是他又功虧一簣,原本燦爛光輝的歷史,卻最後抹上一筆慘淡的暮色。豐臣秀吉幾乎打敗了所有人,但是卻輸給了自己。他的一生都在與自我抗爭。首先,他要與自己的出身抗爭。一個普通農民的兒子,沒有顯赫的背景和高貴的血統,他一直害怕他人的嘲笑,一生都在證明自己的價值。這在封建時代是可悲的。一個從農民奮鬥至“國王”的英雄人物、典範式的教科書人物,居然要如此在意他人的譏諷,這一點決定了他的性格。其次他要抗爭的是織田信長的影子。作為部下和後繼者,很長時間內他都似在完成信長未盡的事業。治國的方略也大體如出一轍。正是他自身急於超越信長,才產生了征服大明,征服天竺的“愚蠢”念頭。侵略朝鮮的潰敗成了豐臣秀吉最大的羞辱,同時卻也成了日本武士征服世界野心的開端。第三個要抗爭的是後嗣。晚年得子,喪子,再得子。命運給他開了個戲劇性的玩笑。十幾個妻妾,居然生不出孩子!顯然,病根是自身。弱小的豐臣後嗣也成了家康崛起取而代之的重要原因。

終於輪到主人公出場:德川家康。一位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一位樸實而又異常有遠見卓識的人物。與多數的英雄人物不同,德川家康的天下與其說是爭霸的結果,還不如說是“退讓”的結果。他的成功我認為主要在兩個字:仁和忍。仁,是其對家臣和部下乃至天下蒼生的博愛。德川家自始至終能夠屹立不倒於紛爭的重要原因便是內部的精誠團結。而家康更是將此發揮得淋漓盡致。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將是他最寶貴的財富。正如他自己口中說的那樣,他也是如此做的。他自己非常節儉,而對家臣等人卻是毫不吝嗇。當然,德川家臣的俸祿還是少得可憐,但是所有人都心甘情願為之肝腦塗地、前赴後繼,這便是“仁”的威力!所有人都不是為了厚祿而效忠。這一點上,有點像劉備。但是本質的區別則是劉備仁而無能,但家康則才能卓越。更準確講,德川家康和劉邦是同一個型別的人物。另一個字“忍”.忍常人所不能忍,那是因為胸懷天下,目光長遠。家康6歲做人質,之後又分別“寄予”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的麾下,最後終於在關原合戰中“拔刀”.正應了那句武林佳話,高手一般不拔刀,出刀則一招致命,劍術和戰爭都是需要高深的境界。關原合戰的數章是我最感痛快的部分,那天晚上直看到凌晨四點。只看得熱血沸騰,不忍釋卷,好一場驚天動地的歷史大決戰!按照家康的思想,一切結果都是水到渠成。“神佛”眷顧你,他自然就會把天下交到你的手上。而你要做的便是韜光養晦等待時機的成熟,最後的瓜熟蒂落伸手便摘就是。歷史上,多數的天下都是爭鬥的結果,而依靠不斷地忍讓便能坐擁整個江山,《德川家康》教育我們一定要“韜光養晦”,切忌小有成績便沾沾自喜。

《德川家康》是一本優秀的教科書,優秀的思想取之不盡,每讀一章便有一番領悟,每讀一本就又長一番見地。運籌時像涓涓細流,決戰時則如排山倒海,情節鬆緊有度,高潮迭起。

德川家康,確是一本偉大的小說。

《家》讀後感7

題記:生命——為的是征服生活,生活中的愛、恨交織為一股奔騰的激流,匯聚成精神的源泉……。

夜,寂靜的夜裡,孤寂向我襲來。我彷彿聽見了兩三聲哀叫,這叫聲雖然低,但是它的悽慘的餘音已經滲透了整個黑夜、悽美、哀婉,猶如生死訣別時卻又不忍讓對方難過的哀嚎。而我耳畔又響起了一個青年激動、熾熱的聲音:“我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當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但是,它的背後已躺著無數條鮮活、年輕的生命。在它的籠罩下有一個“家”但“家”其實是一個荒漠,一個摧殘人性的煉獄,一座腐爛的禮教的監牢,有多少人在其中掙扎、受苦,沒有青春,沒有幸福,永遠做不必要的犧牲品,最終得著滅亡的生命。我看見它的關上分明刻著幾個字——封建、專制、殘暴。

此時,痛苦、躊躇、悲傷、遺憾、無奈、懦弱、失望、淒涼一起向我襲來,而它們又被安慰、鼓舞、正直、善良、熱血、反抗所趕走。這種冰與火、愛與恨、光明與黑暗的交替、衝擊,讓我霎那間明白了“家”其實給我們指引了一條新的路,這條路上琴走過,覺民、覺慧、倩如、存仁也走過,而覺新這位處於“長房長孫”地位的人卻始終在舊的路與新的路之間徘徊、輾轉、躊躇。他雖接受過五四新思潮的激盪,甚至親身受過封建禮教對自己身心的壓迫與摧殘,但他深受封建倫理綱常特別是“孝”道的薰染,鑄成了他委曲求全的懦怯順從性格。自己對未來的幻夢被一股邪惡的舊禮教、舊傳統的力量給擊得粉碎,碎到連肉眼也看不見,因為到後來,你不能在他的身上看到任何對前途的憧憬,對舊勢力的反抗,他已成了像閨土一樣的木頭人了。

梅與瑞鈺的離去簡直把他推向了深淵,死的深淵,幸而他最後幫了一點覺慧,幫他籌了一點路費,他最後踉蹌著跪在了新的'路上。

突然,我被一個爽朗的笑聲所驚住,它輕脆、無畏、熱烈而又真誠,琴陽光活潑的面容給了我很大的印象。她正在新的路上昂首闊步地走著,懷著自己的夢想,護著自己與覺民經過奮鬥而得來的愛情。他們是新青年,他們將來還要舉行新式婚禮,此時我又看見覺新低下頭反對而又不忍心的矛盾的臉了。

“哼哼”,我又看見了一個人在冷笑,說道:“如果犧牲是必需的話,做犧牲品的決不是我。”“覺民在哪兒,我堅決不說。”“我不會讓你們進去的,捉鬼,哼,你們無非想讓老太爺早點兒死,你們分得財產罷了。”“我堅決要走,沒人攔得住我!”

我承認,連覺慧都覺察得到自己的道德力量都快要超過整個封建大家庭了。我沒有什麼話要說對他只有不住地點頭,他有一股傲氣,一分激情,時而他也苦惱過,是黑夜裡流淚,但他終究踏著封建的屍骨走上了新路。

三個兄弟,三段結局不同的愛情,也讓我內心有著一股悲憤的力量,向一個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控訴。

覺慧與鳴鳳的愛中間隔著一堵厚厚的牆,中間有太強大的力量把他們分開,他們無可奈何。當他們見最後一面是時又是如此倉促、簡短,沒有了山盟海誓、生死訣別,隨著鳴鳳回望的最後一個淚眼,聽著讓人絕望的“再過兩天”,看著他們倆的最後一吻,摸著自己微微溫熱的嘴脣,眼前又浮現出鳴鳳溫柔而略帶憂鬱的眼光,鳴鳳便轉身向死神走去了,懷著不可能實現的心願與對未來生活的期盼,這與他羨慕的二哥與琴的相愛來比,太悽慘了。

更慘的還不止這些,你看到覺新與梅想看又不敢看的互相折磨與矛盾的眼神,想向對方傾訴,又害怕別人說三道四的膽怯,你就知道又多麼苦楚了。而當覺新捶著破舊的木門,大聲呼喊著“瑞鈺你好嗎?”“放我進來,我求你們了,我要守住你,我不會離開你!”時,這些話只能換來嘶心裂肺的哭聲和憤怒而又只能壓抑的苦楚以及永遠無法逃避的夢魘。世界從不像他想象的那樣美好。善良賢慧的瑞鈺在產房裡聲哭叫,伴著一個嬰兒的啼哭,她卻與丈夫永遠地分開了。覺新瘋了,他把自己的憤恨,怒火全部彙集在手上想敲開木門,想看瑞鈺最後一眼。只是他敲的哪是一個破舊的門,他其實敲的是一個荒唐、邪惡的舊制度。他這種懦弱的人,哪能敲得動呢?他僅僅因為什麼迷信思想,就忍心把妻子送到鄉下待產,又因為什麼什麼規矩,丈夫竟然進不了妻子的產房!大膽設想一下,覺慧一來,木門一推就會開啟,封建制度在他的眼中不堪一擊。

作者巴金把眾多人物組織在一個巨集大的結構中,通過他們的矛盾糾葛、悲歡離合,展示了他們鮮明的內心世界,個性特徵和各自的命運。將各種驚心動魄事件穿插其中,編織成了一個緊密關聯的整體,表達自己對封建制度的憤恨,去宣告一個不合理制度的死刑,揭示著宗法制度必然滅亡的命運,對舊社會進行猛烈抨擊。並通過對青年一代勇於抗爭的描寫,展現了在嚴密殘酷的黑暗王國裡射出一線光明。

作者將它們充分描繪,刻畫,構成了異彩紛呈的藝術世界,顯示了作者駕馭鴻篇巨構的卓越藝術才華。

此時,我的內心跌宕一股激流,它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它彷彿能衝破一切苦難邪惡的阻撓,在遼闊天地盡情馳騁。

我們活著為了什麼?

為的是征服生活。

《家》讀後感8

正如於丹教授所說“只有清楚地瞭解自己的內心,才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找到最基本的出發點,才能夠去善待別人” ,我們總在怪別人不理解自己,可是我們何嘗想過,其實自己也不認識自己,我們雖然無法向莊子那樣,夢到自己是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從而得出“究竟是自己做夢化為蝴蝶了呢?還是蝴蝶做夢化為了自己了呢?”的想法 ,但是我們可以向莊子學習,站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看待推斷所有的事物,只有真正認清自己,才會懂得如何認清他人,而不必把自己的方式強加於人。在當今社會上,不認識自己的人比比皆是,而把自己的方式強加於人得更是數不勝數,小到家庭,大到社會,每當產生矛盾時,就必然有爭吵,自然希望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正如混沌的開竅,漁網教子的方式,讓我深深體會到,一個人的自知之明是如何重要,而我們又要如何能做到自知之明呢?于丹說:唯有在自己的形骸之外,保有一雙靈魂的眼睛,始終審視自己。從認識你自己,到傾聽你自己,到涵養、孕育你自己,這是一個美好的人生歷程,通過莊子,通過於丹,我更加認識了自己!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內不化,今之人內化而不外化。所謂的“外化而內不化”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外表隨物變化,而內心有所堅持,凝靜不變,而“內化而不外化” ,說的是面對外在的世界,則應該通達和順應,人的內心應該堅持住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隨波逐流。我們生活的時代時時刻刻在變化著,漸漸地,很多人把持不住誘惑,過分追求名和利,看看那些貪官,貪一點又一點,最後落得坐牢的下場,如果他們能堅持住自己心中的尺度,時刻提醒自己不被外在影響,那麼也不會在監獄中度過餘生。我們再來看看小悅悅事件,越來越多的扶人遭官司的事件讓人們漸漸對自己的行為產生質疑,更對這個社會產生質疑,於是,更多的人變得冷漠,對身邊發生的事件視而不見,小悅悅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面對那麼多變數,究竟還有多少人能繼續堅持自我?現代人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面對千變萬化的外在

世界而內心不變,如果我們沒有內心的定力,就會隨波逐流,桀驁不馴,本著內心的寬容和洞察,隨遇而安,不與世爭,這樣的話會少了很多紛爭,少了很多矛盾。

莊子面對生死的態度,第一他不怕死,第二他絕不找死,第一點我無法參透,更加做不到,死對於莊子來說彷彿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他在《大宗師》篇裡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子桑戶死後,子情張和孟子反一個在編輓歌,一個在彈琴,對著子桑戶的屍體唱歌。在現代,我從來沒聽說過有誰會這樣做,當初我爺爺去世時,我只知道哭,只知道自己以後都沒有爺爺叫了,我想,如果誰在辦喪事時又唱又跳,說不定會被罵沒良心吧。雖然我無法向莊子那樣談笑面對死亡,但是我絕對贊同他的不找死,人生只有一次,生命如此美好,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大,為何要輕生呢?即使對這個世界有多麼地不滿,但只要我們活著,活著就有希望,還記得那個故事:一隻小蜘蛛在往牆上爬,爬著爬著,前面有一塊湮溼了的雨跡,小蜘蛛一爬到潮溼的地方就掉了下來,然後,這個蜘蛛又從牆角開始爬,再爬到有個有雨溼的地方又掉下來了,如此一遍又一遍,周而復始。蜘蛛都懂得不屈不撓,我們為何要輕易輕生呢,再想想司馬遷的忍辱負重,想想霍金受病魔的折磨,想想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的人們,我們還有資格輕生嗎?!這個世界還是充滿精彩與希望的。

通讀莊子的人生哲學,就是教我們要以大境界來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態,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這是一種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讀過此書,讓人在不經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碼,滿足了心與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細膩意境。於己於人,無論在何種崗位上,環境只是一種需要順應的外在世界,需要堅持自己內心的秉性而不隨波逐流,並讓自己盡力把自身的潛能激發到最佳狀態,那何嘗不是一種超越自我的成功。無論在家庭還是社會,我們充當的任何一個角色都需要用心面對,真心付出,等到再回首時,我們可以無怨無悔,因為我們已經做到盡心盡力。而作為一名平凡普通的政協人,我最大的快樂,就是用自己樂觀豁達的心態去感染周圍,讓大家感受這份真誠的快樂。

芸芸眾生,大千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不得已,不是我們能夠左右的。人人會在這個世界上遭遇危險,面臨困境,會在一些突然而來的變故中從遭遇內心的挑戰,如何去做到處變不驚?順應外界,與外界相處要通達,而內心又要有所堅持,這樣才能在複雜社會中不迷失自己。 道家提倡,活在當下。也就是說,儘可能的做好現在的事情,把每一個當下活得更好,才可能獲得一個更好的人生.。

《家》讀後感9

《孔子家語》基本上是一部以孔子為中心的古代傳說彙集,與《禮記》中的某些材料相同,《漢書·藝文志》著錄為“二十七卷”,顏師古表示懷疑,注云:“非今所有《家語》”。宋人葉適在《習學記言序目》中說:“《家語》四十四篇,雖孔安國撰次,按後序,實孔氏諸弟子舊所集錄,與《論語》《孝經》並時,取其正實而切事者別出為《論語》,其餘則都集錄,名曰《孔子家語》。”又說:“《家語》漢初已流佈人間,又經孔安國撰定。”

但後代學者對其真偽卻產生了懷疑,認為是王肅的偽作。有的出版社就認定:該書系三國時王肅書目及《論語》、《左傳》、《國語》、《荀子》、《大小戴禮記》等書資料集合而成。王肅偽造此書,意在為《聖證論》提供根據以攻擊鄭玄之學。如朱熹在《朱子語類》中雲:“《家語》只是王肅編古錄雜記。其書雖多疵,卻非肅所作。”指出王肅有所依傍,並非憑空偽作。

到了清代中葉,孫志祖作《家語疏證》,範家相作《家語證偽》,逐篇逐章尋出作偽依據,並指出其割裂改竄的痕跡,似乎《孔子家語》是偽書這一樁公案就此判定了。顧頡剛對清人王柏所言“今之《家語》……意王肅雜取《左傳》、《國語》、《荀》、《孟》,二戴之緒餘,混亂精粗,割裂前後,織而成之,託以安國之名”十分贊同,認為“絕對正確”,並說:“故今之《家語》,大部分為編輯,小部分是創作。”又說:“《孔子家語》不但是一部偽書,而且是一部雜湊書。”實際的情況是,王肅獲得了一個早期的本子,然後為了迎合他與對手的論辯,加入了自己的闡釋。即便如此,《孔子家語》的編纂要追溯到更古老的傳統。

1977年,安徽阜陽雙古堆1號漢墓出土竹簡6000餘枚,內容有《詩經》、《蒼頡篇》等佚籍,都是現存最早的古本,同時出土的木牘文書中,許多語句在今本《孔子家語》中可以見到。李學勤據此認為:“早在漢初確已有《家語》的原型,《史記》世家、列傳很可能參考過此書。劉向編集《說苑》,也收錄了其中文字。王肅作解的今本《家語》,大約就是在簡本的基礎上經過幾次擴充編纂形成的。”生也根據阜陽漢墓木牘和《說苑》簡的.材料討論了《家語》的真偽及成書年代,結論為:

(1)從漢初就流傳著一批記錄孔子及門弟子言行和諸國故事的簡書,這批簡書應當就是後來編纂《孔子家語》、《說苑》、《新序》等書的基本素材。

(2)從漢文帝時汝陰侯墓簡牘所見專記孔子言行的篇章,可以看到漢初孔子學說的發展與傳播。《家語》的編纂,正是儒術發達以及孔子受到重視的產物,舊說孔安國編纂《家語》並作序,應當是可信的。

(3)長期以來,今本《家語》被認為是王肅偽作,細審各家所舉“罪證”,按現在所知道的古籍編纂與整理的知識加以考察,證據並不充分。

關於《家語》在流傳過程中,有亡佚、改易、增益等各種情形,皆屬傳世古籍所遭遇的普遍問題,不能據此論定其為偽書。這樣就澄清了過去以為《孔子家語》是王肅作偽的說法,對於研究西漢初年的學術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阜陽雙古堆和定縣八角廊漢簡與今本比較,一簡一繁,說明今本在竹簡本的基礎上有所增廣補輯,這是古書在流傳過程中經常有的現象。我們不能因為這些增廣補輯部分將其視為偽作,也就是說,不能因其流傳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否定《孔子家語》一書本身的價值。1994年,上海博物館從香港購買了一批戰國楚竹書,其中《孔子詩論》中有孔子對《詩·召南·甘棠》的解說,將之與《孔子家語》相比較,兩者基本接近,因此朱淵清確信:“《孔子詩論》是孔門弟子所記孔子《詩》說,《孔子家語》則很可能就是在《孔子詩論》之類原始本子的基礎上鈔撮編成。”

孔安國,西漢魯人,字子國,孔忠次子,孔子十一代孫。生卒年月不詳。西漢經學家。安國少學《詩》於申培,受《尚書》於伏生,學識淵博,擅長經學。武帝時任博士,後為諫大夫,官至臨淮太守。據傳,漢魯恭王劉餘擴建宮室拆除孔子故宅,於壁中得古文《尚書》,較今天《尚書》多16篇,安國將古文改寫為當時通行的隸書,併為之作“傳”,成為“尚書古文學”的開創者。今傳《尚書孔氏傳》,一稱《孔安國尚書傳》,明清學者定為後人偽託。《史記》作者司馬遷研究《堯典》、《禹貢》等古文,也曾向他請教。後世尊其為先儒。

既然是“取其正實而切事者別出為《論語》,其餘則都集錄,名曰《孔子家語》”,那麼,為了追尋孔夫子的足跡,瞭解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體會他那萬世師表的言行舉止,感悟聖人情懷,哲人智慧,讀《論語》後,《孔子家語》以也應在必讀之列。

本人讀《孔子家語》已經一月有餘,只因文言文底子薄,知識儲備也有限,悟性又差,所以迄今仍未讀完。已經讀過的章節,也沒完全讀懂。只是邊讀邊記,有所感悟,信手塗鴉,連不成篇,自不是鑽研之法。我總想,我們作為一般的精神文化的傳承者,人類各種精神資源的利用者,只要能對其中的部分內容有所感悟,就達到讀書的目的了。

當然,這個感悟,是今天的,如果到了明天,在新的語言環境中,也許就有了新的感悟。而且,感悟不是實證,與科學或許無緣。請各位批評者明鑑。這裡所列的,是《孔子家語》的一部分,而非全書。就權當是讀書卡片吧,為了今後查詢方便;也權當是求學作業,恭請各位老師批改指點。

《家》讀後感10

歐陽山的《三家巷》是帶著南國氤氳的人物傳奇,表現民間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日益激化的狀態下發生分-裂的作品。作品描寫20年代大革命時期,由於階級矛盾日趨激化,廣州一批青年人選擇了不同人生道路。

關於不同階級和階層的青年在革命年代分道揚鑣並不是《三家巷》的獨創,《青春之歌》等小說也有描寫,而且魯迅在歷史上早已有言:“我一向是相信進化論的,總以為將來必勝於過去,青年必勝於老人,對於青年,我敬重之不暇……然而後來我明白我倒是錯了。我在廣東,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兩大陣營,或則投書告密,或則助官捕人的事實!我的思路因此轟毀,後來便時常用了懷疑的眼光去看青年,不再無條件的敬畏了。"小說主人公周炳出身於三家巷鐵匠的家庭,當時三家巷的人雖有貧富懸殊,但對於貧富不同的人分屬不同階級,他們之間的矛盾是階級鬥爭,那裡的人們、特別是青年卻幾乎渾然不覺。

三家巷裡陳家的大兒子陳文雄、周家的二兒子周榕、何家大兒子何守仁、陳家的大女婿張子豪和他們的同學李民魁參加完畢業典禮的那個晚上回到三家巷一起討論國家大事和個人的前程,最後換帖盟誓:從此相互提攜,為國家富強奮鬥。這個時候,陳文雄和周家的大女兒周泉衝破了世俗束縛追求自由戀愛,周溶也和陳家二女兒陳文娣也相互愛慕,他們的`前程一片光明,“整個世界彷彿都是他們的”。他們的這一舉動,也深深地感染了在一旁觀看的周炳。周炳是周家的小兒子,長得英俊而健壯,但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從小一事無成:唸書沒有興趣,做學徒闖禍打傷人,給地主家當長工偷米被趕出來,甚至連給有錢人當乾兒子做闊少爺也因揭發家醜被趕出門。但是這些事情卻恰恰說明了周炳善良、忠厚、聰明、勇敢而富有正氣。他不喜歡讀書是因為老師教的課陳舊迂腐,打人是因為惡少調戲他的表姐區桃,偷地主家的米拿來接濟善良而窮困的胡家,揭發陳家的醜聞更是因為善良和正直而被人利用。在經過一番曲折之後,周炳重返學校上學,幾年之後升入高中陳維學生會的遊藝部長,並在學校舉行懇親會的演出中與表姐區桃合演《孔雀東南飛》,演繹焦仲卿和劉蘭芝動人的愛情,感動了所有觀眾。周炳和區桃兩人從小青梅竹馬,演完《孔雀東南飛》之後更是被人們認為天生的一對。但是好景不長,不久以後爆發了省港大罷 工,廣州的工人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罷 工。周炳和區桃也加入了罷 工的行列,歐桃走在隊伍的最前面,死在了帝國主義的槍下。周炳對區桃的死心痛不已,大病了一場之後決心打-倒帝國主義為區桃報仇,再次加入轟轟烈烈的罷 工運動。並參加了省港工人運輸隊支援北伐。

但是不久以後,陳文雄背叛了罷 工工人,作為廣州工人代表單方面退出罷 工換取了一個經理的位置,何守仁也買了一個科長的職位,往日的換帖兄弟開始分化,周榕和陳文娣之間的愛情也開始破裂,但周炳和陳文婷之間感情卻更加深厚。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爆發後周炳、周榕和周金三兄弟外出避難,程文娣卻在此時嫁給了何守仁。周炳冒險給陳文婷寫信約她見面,陳文婷沒有按照信上的內容赴約反而把信交給了陳萬利和何守仁,陳何兩人正像出賣了周家三兄弟,導致周金被捕遭到殺害。而不久以後陳文婷也背叛了她和周炳的愛情嫁給了陳文雄的同學宋以廉,周炳在一次又一次的沉痛打擊中更堅定了打-倒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決心,並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共產主義才是救國的真理。周炳開始參與共產黨的活動,接著參加了張太雷等人領導的廣州起義,在起義中周炳英勇作戰得到了張太雷的表揚,但是由於反動派的出賣張太雷被暗殺,革命陷入危機。在後來發動派圍攻廣州的戰役中周炳等人頑強抵抗但還是寡不敵眾以失敗告終。

作品結尾,周炳告別了三家巷,遠去上海尋求革命,他面對海洋高喊:“再見了,可愛的家鄉!”由“家鄉”一詞勾起的相關記憶,是小說給人印象至深的南方小巷帶有地域風俗的生活故事,其中家族、親情和青年之間的友誼、愛情,共同交織為最動人的一幕。在這裡,個人生活經歷顯然是小說著意描寫的內容,但革命時代的歷史線索依舊是小說敘述的基本框架,當三家巷的青年不得不告別生活中最為溫馨的一幕,這未嘗不是青春與“初戀”的悲劇,但這種不得不告別舊日自我的人生悲劇,更為有力地說明革命風暴降臨的必然性,正如它已經席捲到傳統生活的各個角落,包括周炳的家鄉三家巷,這片凝聚著以往想象的氤氳浪漫之地。這是三家巷青年過去生活的結束,也是他們和歷史一起踏上新旅程的開始。由此,歷史在個人命運的折射下,顯得更為搖曳多姿。

《家》讀後感11

苔絲在五月節舞會上繫著的紅色髮帶,還在美麗的布萊克摩爾谷熠熠閃光。這個羞澀靈巧的少女,卻早已沉入黑暗寧靜的命運之海。

這是我第二次讀這篇小說了,可從次數上來看雖是第二次,實質上只能說是第一次,或者說是一次多一點點。我第一次看這篇小說的時候才只是一個國小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有限,而且讀得也很粗略,那時,我對《苔絲》的唯一印象就是挺好看的,苔絲這個人物挺可憐的,除此以外便所剩無幾了,根本沒有把自己融入整個情節中去,根本沒有對苔絲這個悲劇性的人物作過任何有意識的評價,根本沒有想過苔絲一步一步走向毀滅是與其性格,與她所處的環境是如此密不可分。這一次閱讀,我不敢說我已經看懂了,但我對整個情節有了比以往更深刻的瞭解。

在課餘閱讀了《德伯家的苔絲》這本書,在讀完這部小說以後有很深的感受為苔絲的遭遇感到同情。哈代曾經說過:“對一個女人的道德的評判,不應當根據她的過去而應當看她的傾向。”

同情之餘,也為她那種為了追求愛情不畏世俗的眼光,不向亞雷德伯屈服的精神感到敬佩。書中在她從德伯家回來後,“在她母親知道真象說‘發生這種事,別的女人都這麼做’而苔絲果斷說出:‘也許所有別的女人都要這樣,只有我不’”從此就可以看出苔絲向傳統的觀念發出了挑戰。

三國時魏國有一文人叫繁欽,他在《與魏文帝箋》中言:“詠北狄之遐徵,奏胡馬之長思,悽入脾肝,哀感頑豔。”指的是歌聲的哀婉悽惻,使愚蠢的人和聰明的人同樣受到感動。讀了哈代的《苔絲》就是這種感覺。

《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著名小說家和詩人托馬斯*哈代創作的代表作之一,一百多年過去了,女主人公苔絲也早已樹立在世界文學畫廊之中,這不僅僅因為人們對傳統美德有所超越,更因為作品主人公所擁有的人性與靈魂深處的巨大魄力使之成為最動人的女性形象之一。哈代以小說女主人公苔絲的悲慘命運替西方悲劇作了一個形象的闡釋,苔絲足以“哀感頑豔”。

你願意為自己所愛的人付出一切麼?或許你會毫不遲疑的說:“會”。那麼你願意包容你所愛的人的過去麼?也許你會憂鬱,那麼先不要急著回答,建議先看看《苔絲》!

《德伯家的苔絲》被稱為英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的瑰寶,出版於十九世紀末,作者是英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個聳立在維多利亞時代和新時代交界線上的憂鬱形象”,托馬斯。哈代。

在我讀過的外國小說中,《苔絲》大概是最具詩化最吸引人的作品了。作者對19世紀英國西南部農村自然景色的優美描述,字裡行間無不浸透著濃郁的詩情畫意。尤其是他採用了詩歌的藝術手法,將自然界的優美景色與人物的細膩感情結合起來描寫:通過自然景色來揭示人的心境,又通過人的心境來使自然景象充滿人的情感,這種巧妙的結合產生出詩的意境,因而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使人讀來真覺得是一種愜意的享受。

英國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和詩人托馬斯·哈代是一位跨世紀的文學巨匠,其地位是舉世公認的。他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絲》,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一百多年來一直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喜愛。

今天,我讀了《德伯家的苔絲》這篇小說,使我受益匪淺。這篇課文主要講了:艱苦黯淡的鄉村生活,蘊藏著苔絲的夢想和希望。十六歲的`苔絲,在家人虛幻的期望下,攀附豪門貴親。她躍身成為了幸福的貴婦人,接著從此墮入萬劫不復的痛苦深淵。

《苔絲》中亞雷有一句話:“美是要付出代價的。”苔絲用美換取了人們無限的“哀傷”,無論是愚蠢還是聰慧,都會被苔絲的“悽美”而傷。

《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著名小說家和詩人托馬斯*哈代創作的代表作之一,一百多年過去了,女主人公苔絲也早已樹立在世界文學畫廊之中,這不僅僅因為人們對傳統美德有所超越,更因為作品主人公所擁有的人性與靈魂深處的巨大魄力使之成為最動人的女性形象之一。哈代以小說女主人公苔絲的悲慘命運替西方悲劇作了一個形象的闡釋,苔絲足以“哀感頑豔”。

下午讀完《德伯家的苔絲》,托馬斯哈代曾經是一個那麼值得爭議的人物,但我不想評論此書的價值所在,我只想很簡單的闡述一些他筆下的那個女人——苔絲。

下午讀完《德伯家的苔絲》,托馬斯哈代曾經是一個那麼值得爭議的人物,但我不想評論此書的價值所在,我只想很簡單的闡述一些他筆下的那個女人——苔絲。看到“痴心女子”和“冤家路狹”感覺很難過,很壓抑,眼淚在眼眶打轉,終於眼淚下來了,也讀完了,雖然早已結局,但真的看到的時候還是感覺很難受、很難過。

苔絲的悲劇命運令人嘆息,覺得有幾種原因。一是家庭貧困,是得她不得不去德伯家打工,二是性格使然,心中對那對愛的渴求。三是他新婚愛人對她過去不認可,乃至逃離,加深了對曾傷害自己人的憎恨。這三種原因導致她走向不歸之路。

非常為苔絲的結局而嘆息,想起一位著名作家講過:"人生緊要處只有幾步"。我想,不論以前還是現在,與人的交往要慎重。

《德伯家的苔絲》被稱為英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的瑰寶,出版於十九世紀末,作者是英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托馬到斯。哈代。

《家》讀後感12

讀完曹禺的劇本《家》,又先後看了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出品的明星版話劇《家》(視訊)和四川戲劇院出品的音樂劇《鳴鳳之死》(視訊),對整個劇本故事結構有了更為立體的瞭解。

故事一開篇熙熙攘攘的描繪了一大家子娶親鬧洞房的熱鬧場面,七大姑八大姨的盤根錯節,直觀的就覺得像是《紅樓夢》裡的大觀園,越發的讀下去,越覺得類似,通過描寫覺慧、明軒等幾個年輕人的愛情和生活追求為情節鏈條,全面展示一個大家族的衰亡過程。通過一個封建大家庭的沒落與分化來映照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潰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盪。

故事中刻畫了很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印象很深,首當其衝的是扮演專制封建家長的高老太爺,敗家子五兒子高克定,還有高老太爺荒淫的老友假道學馮樂山……瑞珏為人善良厚道,開篇的一大段獨白活靈活現了一個遵守傳統禮教的賢良淑德形象;三個高公館的公子哥,覺新的矛盾與彷徨,結婚時睹“梅”思人的踟躕,婚後遇見梅芬時的無限追悔與憐愛……在愛之間的糾結,在生活中的瞻前顧後都表現的漓淋盡致……

林林總總的一大家子,複雜交織的人物關係,最要說的是大房的三公子覺慧。他是高家活得最積極、最有活力的一個人物。他敢愛敢恨,用力推著所有人往前走,不僅是劇中變化最多的角色,也是最搶眼的一抹亮色。他的人物命運交織著五四青年運動思潮的社會背景,他在革新的衝擊下覺醒,體察到封建家庭的虛偽、黑暗和腐朽,感覺到那是“埋葬青年理想和幸福的墳墓”,下決心不再做老太爺們所期望的“紳士”,他要做“自己的主人”,“自己把幸福拿過來”。他勇於打破封建觀念,幫助覺民逃婚,後來從家裡出走,到外面尋找“新生活”,尤其是他與婢女鳴鳳的愛情故事,是本劇濃墨重彩的一筆。

鳴鳳是這個戲裡最美麗最青春的角色,“年約十四五,綽約多姿,一臉娟秀的靈氣”,“沒有一絲組笨的丫頭相”,而馮樂山在初見鳴鳳倒茶的瞬間也連連誇讚鳴鳳兩次“有點靈氣”。這樣的姑娘,確實是上蒼派來的天使,給五四熱血青年覺慧帶來一陣清新。

鳴鳳在《家》中所佔的筆墨其實並不多,但她的“白日夢”卻能喚醒很多女孩對愛情的執著,一個敢愛敢於做自己的美好形象引起很強的共鳴。鳴鳳是個性格活潑卻極有分寸的姑娘,第一幕中描寫她時常一說話一臉笑,閃動著明亮的眼睛天真地看人,可是她的內心卻是冷靜而理智的`。如在“倒茶” 一節中,鳴鳳要進屋服侍太太,而覺慧卻偏偏不讓他進去,她“默默的站了一會兒”隨後小聲說“讓我進去”。這種獨特的動作和語言都體現了覺慧溫柔的善意。“默默地站”和“小聲說”這兩個極細節的動作中也包含了她的謹慎和剋制,因為無論如何她也是要去服侍太太的,而同時考慮覺慧的感受,的確,她做到了這即是她愛的理智。

鳴鳳也是個充滿美好情感的悲觀主義者。第二幕中覺慧與鳴鳳在梅園相會,月色溶溶,鳴鳳與覺慧一唱一和的朗誦蘇軾的《水調歌頭》,鳴鳳望著月亮喃喃的說著“今夕是何年”……“何似在人間”的詩句,滿滿的都是對現實的迷惘與渴望,然而當覺慧問到“你頂喜哪一句?”的時候,鳴鳳卻是包含著深沉的情感說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她與覺慧的這份愛是不平等的。她和覺慧存在的家庭地位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七年間高家的生活已經使她深深地懂得階級地位的不動搖性。因此,她清楚地明白“有一堵牆橫在她跟他的中間”,這些不可抗的外力催化了鳴鳳的悲劇性。在拒絕給馮樂山做姨太太的艱難境地中,覺慧只是滿懷理想而沒法設身處地的為鳴鳳著想,這讓鳴鳳覺得無望,所以面對巨大的階級鴻溝難以跨越,因此她的凋零也讓人覺得更難過。

鳴鳳是一個可憐、可悲、可惜的角色,她對覺慧有所不捨、對生有所留戀、對死更有所恐懼,是冷落與絕望造成了她剛烈而決絕的投湖而死,當鳴鳳要去尋死的時候,老更夫卻瘋瘋癲癲地說著“好,好,湖裡有蓮花,湖裡的水涼快,去吧,去吧,沒有人攔著你的……”這樣的殘忍便是社會一貫的冷漠使然,因為在老更夫這樣的民眾眼中認定了“公館的丫頭沒有好的,打扮得像妖精!”,習慣用符號化的有色眼鏡看待封建禮教,自己不跳脫,也不關心其他人的掙脫。隨意的說出“還要跳湖,跳神!跳鬼!”這樣的話語。所以與其說鳴鳳之死是其對愛情忠貞的表現,毋寧說這是她無力反抗的自我解脫。

解脫,便是一種救贖,便可以激血青春,便可以銘刻歲月。對於我們而言,這不會是對愛情期許的歸宿,而是啟程。

《家》讀後感13

最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像教育家一樣教育孩子》。在這本書裡,蔡笑晚全面地敘述了對孩子蔡天文的培養經過。

一、 學前教育。

出生兩個星期便進行“專注力”的訓練。即用琴聲和笛子的聲音去引起孩子的關注。這種“專注”習慣的培養,對後來注意力集中有很大的好處。天文長大後,讀書學習和處事都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即使在街頭,他都能專心學習。2、帶路訓練。天文會走路之後,他父母每次出門,不管是拜訪親友還是外出散步,總讓孩子走在前著,為大人帶路。幾次以後,他就能大膽地獨立前進了。這種訓練在於讓孩子從小就學會獨立走人生之路,並大大培養孩子的自信。3、語言訓練。在四個月時,天文父母就對著他念《三字經》、唱兒歌,唱催眠曲。一週歲時,常常教他念《三字經》、《弟子規》,三歲時,念《千字詩》、《今日詩》、《明日歌》、《十二詩經》、《朱子格言》,還有一些民謠。而這些,天文那時就能大段大段地背下來。4、數學訓練。三歲以前,主要是認識一些數字,進行一些最簡單的加減運算。三歲以後,對孩子進行了正規訓練,讓他背加法表和乘法表,給孩子講一些關於趣味數學的故事,讓孩子解答其中的數字問題,以此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興趣。

二、 中國小時期的教育

1、入學準備時的教育。天文入學前的一兩年,蔡笑晚就帶著天文到學校看學生上課讀書,天文看得很感興趣,很羨慕。經常問什麼時候能上學。他父親就跟他講:再過一個新年你就能讀書了。於是他就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地等待著,那年春節的時候,他特別高興,因為終於盼到了讀書的時候。入學後,蔡笑晚與孩子的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取得溝通,反覆說明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觀點,並把孩子的性格特點告訴老師,同時向學校領導和有關老師提出三點建議:第一、多獎勵,少懲罰。第二、可以溫和的地方決不嚴厲。第三、作業儘量精簡,使學生有自由發展的餘地。這些做法,使天文很順利地開始了學習。

2、擺地攤的教育。一般的家庭,任何一個負責任的父母,再窮也不能讓八歲的孩子分擔家庭生活的重擔。但蔡笑晚認為,“擺地攤出租小人書”這件事可以是對孩子的一種很具體的素質教育,使他從小懂得人生的艱難,養成勤勞儉樸的習慣,並能激勵他去奮鬥、去拼搏、求上進、爭出路。於是,在天文八歲時的那個暑假,天文在自己家門口擺了個地攤。擺了一個星期,收穫還不錯。一個星期之後,天文還想繼續做下去,但他父親沒有同意。他父親說,現在你是求學長知識的黃金時期,有時間多看書、長知識,不能為了這些“小生意”浪費時間。

3、競爭意識的培養。天文在國小裡讀了三年之後,他父親給他轉學了,因為他原來的國小生源素質普遍較差。為了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必須讓孩子進入較強的競爭群體之中。天文因此而被轉到新的學校,新的班級。競爭意識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使孩子從小就養成奮鬥、拼搏的精神,不安於現狀、不安於平庸,要以自己的努力去爭優秀、爭先進,並讓他從小懂得競爭中的勝利者,不一定是最聰明的人,而是最努力、最頑強不屈的人。他們不怕失敗,能從失敗中站起來,毫不氣餒地勇敢前進,去奪取勝利。但是,蔡笑晚也沒有勉強要求天文去爭取第一名,他總是說:優秀很重要,名次在前十名都是好的,差一兩名並不說明問題,偶爾在十名之外也不要緊,真才實學最重要,讀書像馬拉松賽跑,開頭所處的名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後衝刺時最先到達終點。

4、營造立志氛圍。當時,儘管家境貧寒,住的只是三十多平方米的.百年老屋。但蔡笑晚卻在房子裡進行了一番苦心的設計,在牆壁上貼了很多勵志格言和家訓。還有一些偉大的科學家的畫像,如愛因斯坦、牛頓、居里夫人、愛迪生、法拉第、哥白尼等。讓這些偉大科學家的畫像和故事慢慢地滲透到孩子的心靈裡,樹立偶像的地位。這種氛圍對孩子確有很好的立志教育作用,使孩子從小就有一種大的心胸氣概、有一顆奮發向上的心。

5、培養早期行為習慣。

① 誠實守信的習慣。為了培養孩子不說謊,作為父母要做到以下幾點:不能欺騙孩子,承諾孩子的事一定要兌現;孩子犯了錯誤,或考試成績很差,只要是實話實說,就不能給予嚴厲懲罰;相反,要給予特別的關懷,給予溫柔的開導和教訓,使他能從父母那裡得到安慰;孩子承諾父母的事一定要讓他能兌現,既不能給孩子過高的具體要求,也不能讓孩子承諾無法兌現的事;從小讓孩子養成“一諾千金”的習慣,孩子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他兌現,即使是不正確的事,也要妥善解決,決不能讓他失去信用。

② 尊敬師長和禮貌待人的習慣。

③ 遵守時間的習慣。

④ 獨立自理的習慣。

《家》讀後感14

巴金的《家》是激流三部曲中的其中一部。講的是一個在封建制度下的一段家族史。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不同的人因有著對社會不同的認識和反抗而帶來的不同的命運。但令人遺憾的是,在當時覺悟的人是少數的,大部分人是不幸的。

有覺悟的人勇敢的熱情的反抗制度反抗命運積極熱情的存活著,就像是覺慧一樣的存在。而不幸的人在現實面前選擇了逃避、妥協、屈服,喪失了自己生命真正的價值和意義,被封建制度所奴役了,就像是覺新一樣的存在。曾經有無數的爭議,讀者都在猜測說這本書是巴金自己的家族史,是自傳,人物也帶有一定的現實對照性。可現在看來,無論是與否,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它成功了,它的真實性和現實性深深的感染著每一個讀者,為這過去的可愛的生動的做了不必要犧牲的人們而悲哀而痛哭,為這無抵抗主義和作揖主義的軟弱人們的憤恨,為這睜眼看社會的人道主義者的覺醒而激動。

這個家族裡所發生的事情正是整個社會的人們所經歷著的事情,他們具有著相同的普遍性。在書中,明顯的存在著兩代人的生活軌跡。一代是以太祖爺為頭的老一輩。一代是以覺慧為頭的年輕一輩。他們中的人有著相似性卻又有著各自的不同。在過去,太祖爺是一家之主,他的命令是不能違背的不可抗拒的,它代表著封建制度的專制性。而後來呢,它遭受到挑戰了,新一代的子孫勇敢的打破了被束縛的枷鎖。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一種社會的前進性,可誰又能看見,在這艱難的前進中是腳踩在無數冤屈靈魂的屍體之上行進的呢。

每一條新的道路和探索總是艱辛的.,每一個在時代思想交替的時期中的人們總是處境艱難的思想掙扎的。在書中體現最明顯的是長子覺新,理應說他應該有著一個明媚的未來,尖子生、出國深造、找一個相愛的姑娘結婚生子。然而命運卻帶他走向了另一個世界。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個自己並不愛的女人、一個沒有歡喜也沒有悲哀的情緒。他沒有一句反抗的話也沒有反抗的思想,不用反抗的思想也不敢多用思想。對環境的逆來順受與軟弱感讓他得過且過,尤其是在服從的基礎上得來的也東西也還算安穩和平。

就算曾經在思想上他是痛苦的憤恨的,他也曾奮鬥過,可行動上他終究是妥協了,放棄了曾經的關乎青春的熱情和幻想。與他處境相類似的還有三老爺克明,雖然出國留過洋,後來是省城的著名大夫,但在封建制度面前依舊保持沉默,無所反抗。他怕爭吵怕鬥爭所以妥協求那一點點的安穩。他們是矛盾的,在做著自己內心不認同也不願意做的事情,成了這個社會的傀儡。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覺慧,他從來都熱血沸騰的,上學堂,支援對禁足的解除、支援剪短髮,支援新思想,辦報刊,與外省同樣熱血青年取得聯絡等等。

他清楚的看到家道的衰敗和可愛的人們不可阻擋的走向滅亡的道路,但他卻無能為力,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墜入生命的谷底,再沒有生的痕跡。他是痛苦的,這種痛苦是清晰的並且一寸一寸的在他體內生長的。在失去自己最愛的女人——鳴鳳的時候,在看著梅姐年輕的生命就這樣凋謝的時候,還有大嫂因為可笑的封建禮教和迷信斷送生命的時候,他是憤恨的甚至是處在情緒爆炸邊緣的,不能容忍的事情一件一件的發生,刺激著他的神經遷怒著他的靈魂,更加堅定了他要從這個家逃離的想法。

只有逃離了這個家,他才能得到身體上靈魂上的解脫,最終,他也做到了,在船上回首時,對這個家道了聲再見,對這個舊社會道了聲再見,就向著那廣闊的前方光明的前行了。作為一名女性,在看到文中女性的遭遇的時候,真的會思考一下作者藉助琴的口所問出的那兩句:“難道女人只是男人的玩物嗎?”“犧牲,這樣的犧牲究竟給誰帶來了幸福呢?”隨著社會的發展,她們不公平的命運在被反覆的遭到質問,新一代女性的呼聲正在被同代無數姐妹們呼應著。這是希望的火花,是不滅的精神,是女性青春為自己綻放美麗的象徵。

正如巴金先生自己在書中寫的那樣,他們其實不僅是他們個人了,更是中國社會中一群人的代表。這樣的一個封建大家庭的歷史是代表著無數個同樣家庭的遭遇的。看的讓人心痛且有著一種無力感,但最終我們看到的是人們正走在一條道路上——衝破這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建立新思想。雖然路途艱難卻不斷前行著,並堅定的相信一定會成功。這個“家”是酷似沙漠般寒冷的孤獨的家,是舊的封建制度下的家,不要也罷,總會有新的社會風氣注入,更換著世人的血液建立著一個溫暖的和諧的家的。

《家》讀後感15

近期,讀完德魯克的《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一書。

我曾經看過不少有關創新方面的書籍,此書一覽,其它的書基本上就不必再看了。經典的價值就在於此。

此書的邏輯十分清晰。德魯克先詳細介紹了創新機遇的七個來源,包括三個內部來源,四個外部來源;然後,德魯克闡述了在新企業、服務機構及現存企業中,如何實踐企業家精神,也就是如何構建良好的創新管理機制;最後,德魯克為我們指導了實施創新的戰略方法,如孤注一擲,攻其軟肋等。

創新一詞,遍地開花。什麼人都在說,我們要創新,但是,究竟什麼是創新呢?恐怕一時半會多數人無法出口。

創新無疑意味著變化,但又不等同於變化。只有這個變化,在同等資源、同等條件下,產生更多的利益,也即,同樣的投入,更多的產出。唯其如此,變化才能稱為創新。

對於創新,還有經常犯的錯誤,就是把創新單純理解為高科技創新。在此書中,德魯克把創新清晰地定義為七個來源,三個內部來源:意外事件、不協調的事件及程式需要;四個外部來源:產業和市場結構、人口統計資料、認知的變化及新知識(也即高科技)。可見,高科技只是創新中的一種。德魯克的.理解,創新是一個經濟或社會名詞,而非科技名詞。內部創新比外部創新風險低、成功率高,高科技創新在所有創新中風險最高、成功率最低,主要原因在於高科技的接受時間比較長、需要形成配套產業,當然,如果成功了,高科技創新帶來的心理成就感最大,企業也會佔據行業的龍頭地位。

關於此書,總結成幾句話。

其一,擁抱變化。可從二個方面來理解。一、變化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就近看,手機行業就如此。10年前,在手機行業興起時,諾基亞成功抓住機遇,風光無限,全球市場份額在50%以上,而近幾年,特別是在iphone出世後,諾基亞敗退,江山不斷被吞噬,如今已被蘋果超越,不得不轉向wp7平臺,以圖東山再起。原因也很明瞭,客戶在得到基本的通訊功能後,更加追求手機的體驗感、個性化和智慧化,這就是客戶在使用手機後產生的變化,而諾基亞沒有及時迎接變化,遲遲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導致敗退。二、主動擁抱變化。還是談手機。最近新聞,htc老闆成功登頂臺灣首富,其新增的財富,很大部分在於這幾年htc手機的蓬勃發展。我們知道,早在5、6年前,htc就已經推出智慧手機,吸引了不少愛好者,這二年,在google釋出android平臺後,htc更是及時跟進,快速推出新版手機,成功佔領大陸和歐洲市場。htc成功的原因,恐怕就在於主動擁抱變化,而不是靜靜等候,或安於現狀。

其二,形成創新的機制。企業是否鼓勵創新,有利有弊。試想,如果在一個企業內,特別鼓勵創新,那麼所有人都去搞創新去了,普通的工作沒人幹,企業肯定出現問題;而如果一個企業死守現狀,不作創新,那麼這個企業最終也會被淘汰。如何打破這個悖論?德魯克就三種企業模式:新企業、服務機構及現有企業,分別指導如何建立良好的機制,以保持企業的創新動力。對於現在企業,注意四個領域:第一,接受創新;第二,評估創新;第三,構建組織架構和人員;第四,注意禁忌。對於新企業,注意四個要求:第一,關注市場;第二,關注財務;第三,建立團隊;第四,確定創始人的角色。對於服務機構,創新的難度相對比較大,德魯克建議注重以下幾點:第一,界定使命;第二,合理表達組織目標;第三,視情形調整目標;第四,重視機遇。如果企業能按照德魯克的建議去實施創新機制,相信成功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其三,要有戰略。創新思路的挖掘和創新機制的形成,是一種戰術,但是要真正把創新搬上市場,企業必須要有戰略。德魯克在書中的第三部分,詳細介紹了企業的創新戰略。比如,孤注一擲,就是將所有資源導向一個方向,全力以赴,以佔據行業領頭羊為目標;攻其軟肋,就是重視行業領導者忽視的成功或失敗的機遇,在對手麻痺大意的之時大力發展,最終取而代之;生態利基,則適合小企業,目標是在行業領導者不肖一顧或不能兼顧的小眾市場中有所作為,持續發展;改變價值和特徵,則從價格、客戶現時狀況及客戶價值等方面,由表及裡,滿足客戶深層次的需求。

創新是企業生存的根本。作為一個創業者,德魯克的這本書可謂適如其時,如一口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