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寒假讀書心得15篇【精】

讀後感2.33W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裡,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寒假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寒假讀書心得15篇【精】

寒假讀書心得1

今晚我讀了《禿禿大王》這個故事的一百零二到一百二十二頁,我覺得東哥兒是一個樂觀堅強的人。在他的家人都被禿禿大王抓走後,他雖然痛苦,但他並不是一直沉浸在這痛苦之中不能自拔,而是聯合小明一起想辦法救助他們的親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我相信在生活中也是一樣的,就是那些不被困難打敗的人,最終才會被戰勝困難。我覺得禿禿大王十分凶殘霸道,他甚至將自己的自子民都吃掉。而且想將甘甘佔為己有,想將世界上一切的好東西都佔為己有,我覺得這根本是不可能的。禿禿大王的自私貪婪讓我覺得就是好可笑,他現在通過自己的.牙齒得到的一切都不是他本該擁有的,而是強取來的,如果有一天他失去了牙齒,這些東西也會跟著消失。

寒假讀書心得2

寒假開始了,沒想到學校還佈置一個任務,假期讀一本有意義的書,並寫出心得體會。書架中的書很多,我信手抽出一本書——有效教學,看到這本書,我回想了很多。想到我和我的同事們在過去的一年中所面臨的挑戰。在挑戰中我們有排斥、有困惑、有驚喜、更有收穫。同時在挑戰中,書伴隨著我與教學共成長,使我變得更加成熟更加自信。

挑戰是什麼呢?全市各個高中開始倡導在基礎年級的課堂上使用“四步八環節”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教導處給我們每個教師都印發了“文登市普通高中各學科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我非常的排斥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所以教導處下發的材料我根本沒有認真的學習和研究,就被我扔在一個角落,我更不想在我自己的課堂上嘗試這種教學模式。與此同時學校領導又通知我們這學期教研中心還要進行這種教學模式的課堂達標。我也通過網路瞭解到現在很多外省的學校,都在使用這種教學模式,效果非常的明顯。我懷著將信將疑的態度,心裡不斷的問自己真的會有那麼好嗎?為了進一步的瞭解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我準備在課堂上自己親自的嘗試一下。

我嘗試的時期正是高一地理最難理解的、大學聯考中佔有很大份量的第一單元地球的自轉和地球的公轉,這個單元在每年的地理教學中都是讓學生尤其是一些女生非常頭痛的章節。以前無論是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學生們接受起來都非常的困難。說實在話,我當時內心裡非常排斥在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採用這種教學模式,我覺得可以在第四單元的比較容易的章節裡嘗試。看到其他的學科正在轟轟烈烈的使用這種模式,而且效果也不錯,我又重新的燃起試一試的想法。所以,也按照“四步八環節”開始準備,準備在課堂上大展拳腳。最終,我的嘗試是失敗的。課堂上學生們雖然顯的很活躍、氣氛也很熱鬧,但是學生們其實是什麼也沒有學到,只是知道了課本上的簡單的基礎的知識,只是停留在知識的表面,真正的每節課的精髓沒有挖掘到位,更沒有達到本節課教學目標,時間也白白浪費了很多。我困惑了,怎麼辦,還要不要繼續的實行“四步八環節”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呢?

恰好這時,文登市教研中心安排我們基礎年級的地理教師到文登一中聽了一節公開課——地球的公轉。說實在話,我非常高興文登市教研室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學習機會,我真的非常想了解一下其他學校的教師有沒有遇到和我一樣的困惑,對於“地球的自轉”和“地球的公轉”這兩節他們都是怎樣處理的,他們是如何突破難點和重點的,他們又是怎樣的達到教學目標。抱著好奇的態度,懷著想學的決心,我參加了學習。我對這次的學習的渴望超過了以前的任何的一次,學習中我認真的聽,認真的記錄,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我暗自驚喜。

在課堂上,一中的隋老師在教授這樣較難且非常重要的一節時,不但是充分的體現了“四步八環節”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的理念,而且也很好的達到了教學的效果。在處理課本上由基礎知識引申的內容時,教師不耐其煩的一點點的用問題來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步步為營,一步一個腳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對有些問題學生可以自己親自動手去解決,去尋找答案的,隋老師一點兒也沒有包辦,也不多講,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讓他們自己來完成。

回學校後,我認真的反思,我深深的感覺到,我在使用“四步八環節”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首先是我的思想上根本就沒有足夠的重視,因此就沒有認真的準備,還是留戀以前的教學方法。其次是沒有認真的讀懂教材,用於啟發和引導學生的問題太少,沒有重視學生的能力的培養,只是想著簡單的傳授知識,而沒有想到讓學生去感受學習知識的過程,去領略獲取知識的喜悅。再次是沒有認真的學習與領悟“高中地理課堂的基本要求”,只是機械性的照搬,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顯得很生硬,一點也不靈活,好像機器人似的在按照程式辦事,導致學生的參與性很差,就更談不上有什麼好的學習效果。

我是一個在工作中好強的一個人,別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我必須想辦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首先是我們教師自己的思想上要充分的接受這個新生的事物,只有教師先滿心歡喜的接受了,學生才會接受。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擯棄傳統教育中的“滿堂灌”的、老師代替學生的模式。對於新的教學模式要勇於接受,更要敢於接受。畢竟它肯定會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其次是想法設法,利用多種途徑鼓勵學生良好個性的充分發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每個學生獨特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方式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使他們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成功的過程。最後,我還要認真的重新學習“四步八環節”地理課堂教學的理論,並且要靈活的運用這種理論,不能教條死板,更不能死搬。從而使這種教學模式能夠真正的進入我們的課堂、服務我們的課堂。

有了以上的'學習和反思,我在課堂上對於“四步八環節”這種教學模式的使用就更加的得心應手了,也逐漸的嚐到了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的甜頭。採用“四步八環節”這種新的教學模式能充分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們帶著問題自學,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活動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也有面臨挑戰的機會和經歷,從而鍛鍊其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學好知識的自信心。尤其是對高一的學生,經歷了國中的長時間的反覆的學習那麼點有限的簡單的知識的過程,升入高中,面臨著在很有限的時間內,要學習很多高難度的知識,“四步八環節”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就顯得尤其重要。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被我們組成員推為我們學校第一批接受教研中心驗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課堂達標的教師之一。在達標的課堂上我一點也不緊張,因為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就在不斷的研究和揣摩這種教學模式,更在不斷的實踐和總結著這種教學模式,力求更接近完美。達標課後教研員也給我指出了我的優點和不足之處,這就為我今後的教學指明瞭方向。

有效教學的這本書,在我接受挑戰的這一年中給我很大的幫助,有些教學環節在實際中知道怎麼做,但是很難形成書面的語言,我就閱讀這本書從而尋求答案。我真正的體會到:書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更新我們的觀念,尤其是我們老師。

在這過去的一年的挑戰中,書伴隨著我與教學共成長,我與我的學生一起付出了很多,同時我們收穫的更多。

寒假讀書心得3

時間總是過得那麼快,帶著那份日益成熟的心脾,漸漸穩重的心態,又一次踏上了回家的征程。之於我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為題,也是歸於我更深層次的對寒假乃至生活的認識。與親人在一起團圓的日子也儼然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寒假裡的點點滴滴是新的也是美好的開始,更是我們永遠的最美好的回憶......

依稀還記得去年假期裡讀過的書,受益頗豐。至此書對我的影響也提到了更深的層次,書於我就好像是人生的導航器,她帶著我走向我夢想的不遠處。時刻在指引著我,鼓勵著我,帶著我走過人生征途中的點點滴滴。不管是《平凡的世界》還是《第五項修煉》亦活是《杜拉拉》都冥冥之中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哲理,成了我們成功的理論法寶。而汪先生的《細節決定成敗》更是涵蓋了我們生活,學習,工作中的一點一滴,才是生命的真諦。能有幸讀到《細節決定成敗》這本書,使我對自己的學習,以後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也對自己一直以來的粗枝大葉感到慚愧不已,以前考試經常說自己是失手,是誤差,其實歸根到底也就是細節問題,其他的都是藉口。好在遇到了汪先生的這本書,自己也看懂了“認真”二字,並用為時未晚來為自己尋的些安慰,相信自己會一步步做的更好。

我們常聽到有人說我想幹大事,試問小事無成,何談大事?汪先生在書中提到:“芸芸眾生能做大事的實在太少,多數人的多數情況還只能做些具體的事,瑣碎的事,單調的事,也許過於平淡,也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礎。”老子“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的精闢之說也指出了想法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對細節重要性的認識古今中外都有其獨到卻又相似的見解。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細節的魅力無處不在。在我們生活中想幹大事的人到處都是,但願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卻也少之又少。我們不缺少有雄心報負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實踐者。我們必須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輒止的弱點,高倡細節,從點滴做起,方能成就一番理想的事業。

有句話說的好,“細微之處見精神”。細節,微小而細緻,在現實的競爭中她從不會叱吒風雲,也不會捧催策略,但是細節的魅力卻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一點一滴的關愛,一絲一毫的服務,都將鑄就真誠和信任,對別人更是對自己,這就是細節的美。做大事不拘小節固然是一種做事心態,但這往往也是種很危險的做法,不拘小節而誤大事的事例不勝列舉。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做事認真仔細才能做到盡善盡美。在平凡而瑣碎的生活中,往往涉及到很多細節。有時正是對細節的一個簡單的關注,就有可能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人生中沒有許多大事發生小事卻無處不在,其實影響我們人生的正是這些看起來是小事卻尤其重要的大事。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細想上都有這樣的一個誤區: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然而很多時候卻也並不是這樣的試想一個小事做不好的人,還敢任大事給她嗎?一屋掃不淨何以掃天下?世界上的每件事都是由小事而積累起來的。俗話說:“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有時一些非常小的細節比如待人接物,舉手投足,言談舉止等,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個人若平時不注重細節,就會因小失大,最終與成功失之交臂。細節的影響是人所共知的,而能夠關注的卻寥寥無幾。

汪先生書中多細節這方面的闡述可謂是細緻至極,讓我們對細節的重要性的認識也提升了。

一、忽視細節的代價

白蟻確實可以造成長堤潰決的後果,必須進行科學、細緻的觀察和研究,才能防患於未然,任何麻痺和對細節的忽視都會帶來難以想象的後果。細節可成人可害人,我們不能忽視一絲一毫。

二、細節的實質

有關乎細節的實質,汪先生在書中這樣說到: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這種人無法把工作當作一種樂趣,而只是當作一種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熱情。他們只能永遠做別人分配給他們做的工作,甚至即便這樣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認真對待工作,將小。

事做細,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三,那麼小事是不是就是細節呢?而細節是不是也是小事呢?其實小事裡面包含了很多個細節,因此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密斯·凡·德羅是20世紀世界四位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最概括的話來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時,他只說了五個字“魔鬼在細節”。他反覆強調的是,不管你的建築設計方案如何恢弘大氣,如果對細節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稱之為一件好作品。細節的準確、生動可以成就一件偉大的作品,細節的疏忽會毀壞一個巨集偉的規劃。

細讀過《細節決定成敗》後,我感觸最深也深受影響的一句話就是“1%的錯誤會帶來100%的失敗”,白蟻的危害以及在我們求職中經常見到的因為簡歷或者小事而失去機會的.多之又多。這些平常不被在乎或重視的細節毀壞的或許有時不只是一次機會,亦或是很多次甚至一生。“用心才能看得見”也是我比較欣賞的一句話。細節需要的正是一顆認真的心,只有用心去發現才能做好每一個細節,乃至每件大事。“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成語大家都知道,可是真正認識或去理解的人卻很少。長期以來,我一直以為這句成語只不過是一句防微杜漸的警世箴言而已,現實生活當中並不存在這樣的事例,但是現在知道“千里長堤,潰於蟻穴”是確確實實存在的。細節能夠表現整體的完美,同樣也會影響和破壞整體的完美。要展示完美的自己很難,它需要每一個細節都要完善;但毀壞自己很容易,只要一個細節沒注意到,就會給你帶來難以挽回的影響。無論什麼樣的職業,做什麼樣的工作,都要重視小事,關注細節,把小事做細、做透,細中見精,小中見大的道理。把讀書的心得體會聯絡到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去,對那些平時工作中被忽略的小節,見怪不怪的小事,引起了高度的重視。但是,我們大多數的人或多或少犯有大而化之、馬馬虎虎的毛病,我生活的周邊“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幾乎、似乎、將近、大約、大體、大致、大概等等,成了差不多先生的常用詞。

“凡事無小事,”學會做好每一件小事,想好每一個細節,注重細節的連貫性,把細節做好,做細決定了我們是否能成功。簡單不等於容易”,只有花大力氣,把小事做細,才能把事情做好。就像武術中沒有絕招一樣,生活和工作中解決問題、處理事務、策劃市場、管理企業,也都不會有什麼絕招。所謂的絕招,是用細節的功夫堆砌出來的。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瑣碎的、繁雜的、細小的事務的重複,所以,我們只能從基層做起,不能眼高手低,心浮氣躁,西方有句名言:“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麼我們是否可說“萬里長城也不是一天壘成的。”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在這一個細節制勝的時代,任何一件事件都是做出來而不是喊出來的,特別是在工作崗位上的員工更要把小事做細,一件沒有預料的事件可能引起故障,一個長被忽視的問題可能導致一次危機,每一個大問題裡都有一系列的小問題露面。如果你熱愛工作,你每天就會盡自己所能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圍的每一個人也會從你這裡感染這種熱情,盡情地展示完美的自己,相信自己。

《細節決定成敗》一書使我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幹好每一件事情的重要因素是什麼-----細節。把握細節,注重細節是我們成功的關鍵,讓我們從小事做起,把細節做細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正所謂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禮不辭小讓,細節決定成敗。每一次認識都是對自己未來的確定。當我們學習時,學習別人的專業,要注意多多觀其中的細節;當我們集中精力,想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更大的價值時,就要心思細膩,從點滴做起,以認真的態度做好工作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以認真負責的心態對待每個細節,最終達到成功的目的!每一次成長就是一次認識,而每一次認識都是成長中的一個個細節,讓我們更注重細節,做好點滴,更關注成長。

寒假讀書心得4

寒假吃飽喝足,每天睡到自然醒,生活如是這般,倒是輕鬆愜意,但也覺得有些空洞。還好,假期中看了幾本育兒書籍,與崽崽嬉笑玩樂親密無間,也算是放下工作,進一步走近童心。

可以說,最近“童心”一詞特別火。其代表作是20xx年的電視《爸爸去哪兒》了,緊跟著20xx年《爸爸去哪兒》的電影接著火了一把。我家小子當時嚷著要大年七年級看了電影再回老家,後來勉強同意回去的條件是要早點返長沙,記得我們初六到長沙後直接把車開到範城看完電影再回家的。這就是童心。孩子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事,就總是念念不忘,心直抓的。我很好奇,孩子們喜歡的到底是什麼呢?我崽看衛視的春晚,最興奮的地方,莫過於看到天天與他爸張亮上場。說到底,這部戲,就是5位老爸在陪著5個孩子在玩,玩耍中顯露真性情。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成年人的作用是什麼?陪伴者亦或引路人。陪伴著他們慢慢成長。沒有陪伴,就談不上了解;沒有了解,就談不到引路。

由於自家有調皮小子,加之我班上有38名男孩,可算是全校男孩最多的一個班了,所以在圖書館當《養育男孩》一書進入視線時,我馬上被吸引住了。封面上寫著由《男人的品格》作者、澳大利亞權威教育家經典專著。當今的育兒書扎堆,我更傾向於選擇那種有理有據的科學性著作。在人們的印象中,男孩往往比女孩更好動、調皮、

淘氣。書中有一章《睪丸激素》中就回答了,為什麼男孩喜歡爭吵和打架的原因。這一激素使男孩精力旺盛,也會使他們變得狂燥。書中還建議:男孩比女孩晚一年入學。這是因為,與女孩相比,在智力方面,男孩的發育有些緩慢,大約比女孩晚6-12個月,在完成精細動作所需的協調能力方面發育得尤其遲緩。具體來說,這些精細動作的協調能力就是運用手指的能力,包括拿鋼筆和拿剪刀的能力。他們仍處在“粗放式發育”階段,更渴望到處炫耀自己的肌肉,因此他們無法安安分分、老老實實地坐很長時間。曾經自己也為孩子入學的年齡而糾結過,也有朋友勸說過男孩不妨晚一年入學。現在看來早早入學的結果實際上未必有益。3歲前不建議上幼兒園,因為三歲之前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時期,這時候更需要父母在身邊的細心呵護。一般6歲時上一年級,男孩也許要晚半年到一年,才能和女孩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如果不區別對待,無形中對男孩造成了一定的傷害。男孩感覺自己是失敗者,會對學習失去興趣,而這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大腦結構還沒做好準備。這使我想到,班上有名叫劉宇鑫的學生,有很多優點,但一大缺點是:字一直寫不好,沒有力度。是不是要加強手指的力度,亦或讓他先能安靜地坐下來?瞭解孩子,我們才能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才能對症下藥。

通常沒有父親管教的男孩會在學校出現紀律問題。當今社會,離婚率越來越高,單身母親也日益增多,近1/3的男孩得不到爸爸的照顧。對於男孩而言,6歲到14歲這個年齡段正是他們需要得到男性的鼓勵和男性榜樣的時候。國小應引進大量的男教師。現實情況卻是,國小男教師廖廖無幾。好在學校的體育老師多為男老師。男孩特別喜歡體育運動,讓男孩旺盛的精力在體育運動中發散出來吧。讓男教師參與到得不到父愛的男孩的生活中去,這些男孩的生活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班上有些男孩看似對什麼都不在乎,而實際上他們非常渴望成功,渴望融入集體生活,只是我們對他們太苛刻了。孩子的成長同樣需要指引,不是孤立,而是“如果你急需幫助,我們將滿懷熱情地幫助你。”

再來說說《窗邊的小豆豆》給我的啟示吧。這本書我先看了一遍,後來推薦給小兒讀。沒想到,他十分感興趣,現在每天晚上成了我們母子倆的睡前餐,每晚臨睡前我給他讀兩篇,他聽得津津有味,有時恨不能給他多讀幾篇。巴學園的趣事有很多:電車教室、光著身子游泳、“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的盒飯、散步、試膽量、溫泉旅行等,校長小林宗作先生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窗。既使是今天來看,異國他鄉的孩子讀來,也覺得校園的生活是那麼豐富有趣。讀到小豆豆學“落語”(類似我國的單口相聲),問崽崽:小孩子為什麼能聽懂那麼難懂的話?他的回答與小豆豆如出一轍,對真正有趣的事情,是絕對能聽懂的。有時候,我們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尊重每一個孩子,小林宗作先生第一次見到小豆豆時,聽小豆豆一個人說了4個小時的話。即使今天聽來,也讓我們大吃一驚。整個巴學園才五十多個學生,小豆豆的一年級班上只有9個孩子。連八歲的`小孩聽到這裡時,也懂得,班上人少一些,這樣老師講的會聽得更清楚一些。小林宗作先生把達克羅茲先生的韻律操引入國小教育中,讓孩子們根據音樂的節奏自由的舞動。有點類似現在人們練習的瑜珈,促進開啟心靈。韻律使身體和心靈能夠理解節奏,幫助精神和肉體達到和諧,從而喚醒人的想象力,促進人的創造力。音樂對於常規的課堂教學是有幫助的,想起竇桂梅老師所在學校,有一個龐大的樂曲庫,供課堂教學時選擇。也記得在“麗音”的牆上貼著的一句話:音樂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這也正合了接下來要談談的於永正老師所提倡的,建議每個國小生都要習得一門樂器的觀點。

有次沒趕上於永正老師的課,卻購得了他的兩本書。一本是他的《教海漫記》,談心得體會的。他對作文教學的認真、執著,讓人佩服。兩次看到主任辦公室的兩盆花,都被他抱回去上了作文課。還有次老婆買了只電動狗禮物,也被他拿去先上作文課了。他的作文訓練題材是,處處留心皆學問,處處留心也皆“文章”。於永正老師多次在書中提到:不遺餘力地教學生背古詩、詞、學點古文、教他們“三、百、千”,三年級教《三字經》,四年級教《千字文》,五年級教《百家姓》。少佈置動筆寫的作業,多佈置讀、背的作業。這也將是我要實踐的方向。在我教的兩學期,兩次期末考試中,前一次考前做了每單元的測試,在四年級上學期考前檢查、督促背誦過關,後來發現,背誦的效果更佳。國小六年,我們給學生什麼了?於永正在回顧教育時,談到:六年來,讓學生背誦了不少古詩文;六年來,抓讀課外書;十分重視藝術教育,尤其是音樂教育;李政道說:“科學和藝術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三刀個面。”藝術教育(特別是音樂教育)使學生的氣質發生了變化,情操發生了變化,觀察力和審美情趣發生了變化,想象力發生了變化。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在“六藝”中,他特別看重“詩禮樂”。六年來,讓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開展了各種有趣的、有意義的活動。六年來,重視作文教學,重視寫字教學。每天20分鐘,練字雷打不動。學寫字就是學做人。郭沫若說:“培養中國小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成為書法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乾淨,容易認。這樣養成的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於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行專斷,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類毛病。”寫字是國小生的基本功之一,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把它交給中學老師去做。六年來,如果說還有的話,於永正老師談到,那就是給學生應有的尊重和關愛。他提到,不要輕易請家長到學校來。而寧願自己去學生家裡去家訪。有時候,我們在工作中採取的是一種簡單、粗獷的方式。深入細節,深入人心,像於永正老師所強調的那樣:希望每位老師都帶著思考走進教育,崇拜思考!

於永正老師對於30多年的語文教學總結、歸納的幾句話是:少講,讓學生多讀、多背、多寫;重視古詩文的學習;從低年級開始,練習寫作文,寫所見、所做、所思,所感;教寫鋼筆字、毛筆字。

寒假讀書心得5

要學生獨立思考,教學方式首先要提倡開放式,決不能“一言堂”,否則這種獨立性很快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其次,努力培養學生善於獨立地提出問題。因為能夠獨立地提出問題,不經過獨立思考是做不到的;而問題提得好,又恰恰表明了思考的深度。例如,拋物線的焦點弦是解析幾何的一個常見幾何模型,我們要求學生提出一些問題,結果學生表現極為踴躍,整理後共提出二十多個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此外,還要儘可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以開闊思路。如高一新教材中設定的閱讀材料、實習作業、研究性學習等內容,實驗班老師都認真指導、精心組織,並提出一些“開放式”的問題,讓學生探索思考。

根據波利亞的“怎樣解題表”,我們常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

(1)本題的條件是什麼?結論是什麼?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絡?又有什麼差異?

(2)你知道什麼與本題有關的問題嗎?如想出一個更特殊的問題?一個更一般的問題?一個類似的問題?

(3)能否找到一個解決計劃並實施這一計劃?在教學中,我們用這些問題向學生髮問,誘發學生獨立思考,因而不少學生也逐步學會了如何尋求解題策略的方法。

通過解題回顧,可以提高學生的'元認知能力,使思維不斷走向深入,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如解題完畢後向學生髮問:

(1)能檢驗你的結果嗎?能說出你解題過程中走過的彎路嗎?

(2)能否用其他的方法得出結果?

(3)能否用這一結果或方法遷移到別的問題上去?

(4)能否把結果或方法加以推廣?學生一旦養成這種自問自答的習慣,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形成的促進作用無疑是很大的

對錯誤的解法作思考,不僅僅是為了找到改正的依據,而且有著更深層的作用:

其一,它是正確思路得以產生的“母機”,錯誤根源的暴露往往伴隨著正確認識的產生,導致正確思路的出現;

其二,對各種可能思路的研究充分暴露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可使解題方法不斷優化,在培養髮散思維的同時,增強了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其三,在糾錯的過程中,學生必須竭盡全力,尋找漏洞,構造反例,調整策略,即學生必須經歷複雜的心理變化,才能達到糾錯的目的,因而其過程本身是獨立性很強的思考活動。

寒假讀書心得6

我真希望擁有一艘“鸚鵡螺號”一樣的潛艇,帶我暢遊海底世界。 ——題記

經常夢見我獨自一個人在海灘漫步,在溼漉漉的沙地上留下一串腳印,海水咆哮著撞擊岸邊的礁石。我立在海邊,凝望著遠處海天相接的銀線,閉上眼去體驗人在天地間的渺小,聆聽最後一層細浪衝刷石子,品味海獨特的苦澀鹹香。每當這個時候,我的心底便有一種說不出的嚮往,湧動著快樂與自由。海,真是一片希望之地,寧靜的歸屬,在那裡我能傾聽一切,讀懂心靈的呼喚。

尼摩船長,沒有人知道他的國籍,他的復仇計劃又怎樣,只知道他曾經迷失,在人類社會中失去了太多。他一定有一個這樣的夢,我相信不僅船長選擇了大海,海也選擇了船長去展示千百年來無人知曉的祕密。這既是偶然,又是必然,因為天地是人的歸屬,只有像船長一樣把心放在天地之間,才有可能釋然。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多艘航船受不明物體襲擊,引起世界各國矚目,皮埃爾·阿隆納斯教授帶隨從康塞爾一同登上“林肯號”軍艦踏上捕捉不明物體——大部分人認為是獨角鯨之旅。然而“獨角鯨”全身遍佈大炮轟不爛的鋼鐵,而且似乎具有極強的攻擊能力。險象環生,落海數小時之後二人和捕鯨手耐德蘭無意間漂到“獨角鯨”上。海——這塊夢幻的魔鏡被他們三個無意間闖入者敲開了一個小碎塊。

鸚鵡螺號上的“囚徒們”第一次開始了海底生活,海提供空間,提供食品,提供動力與日用品。神祕的尼摩船長帶領教授參觀了神話般的鸚鵡螺號,展示無數價值連城的品。瞭解潛艇的設計原理與技巧之後,船長帶他們三人進行了一次海底森林狩獵。隨著他們越來越熟悉海底生活,更多的海底景象展現在他們眼前。

沒有人像尼摩船長這樣愛海——欣賞、信賴,這是一成不變爆發自心底的信念。船長屬於海洋,這是他心靈的聲音,他一直在追求自己的夢想,在海底聆聽內心的吶喊從而把握未來。

然而,萬能的鸚鵡螺號在渡過託雷海峽時擱淺了,這使三人有機會上岸重溫幾天陸地上生活與野味。在島上,三人渡過了愉快的大陸時光,打獵、燒烤,盡享不久後又會失去的生活。他們親眼見證了船長用雷電阻擋土著人的進攻。

終於,鸚鵡螺號又繼續它的環球之旅。在印度洋觀看椰子般大小价值二百萬美元的珍珠,到達紅海,穿越阿拉伯隧道,捕捉儒艮;在希臘群島,體驗海底火山爆發……48小時通過地中海,在維戈灣打撈金銀財寶——看似激動人心,卻再一次使耐德蘭不得不放棄逃跑計劃。夜裡漫步水底,看龐貝古城遺蹟,在死火山洞中補充煤,還可以打獵改善伙食……有趣的事件數不勝數。在馬尾藻探測海底深度,體驗魚躍飛翔之感;在海面屠殺抹香鯨,品一杯熱乎乎的鯨奶。

船長習慣了海底奇遇,因為他的心屬於此地。大冰蓋、寒冷,這一切都無法阻擋尼摩船長南極點之旅的腳步。在南極,鸚鵡螺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事故……克服缺氧,鸚鵡螺號逃離南極。從霍恩角到亞馬遜河,之後的一場人與魷魚大戰中又失去了一名船員,另尼摩船長悲痛萬分。

船長開始可怕的'復仇。他心中最痛的地方是之前與人類的交涉,無論是戰爭還是被逼迫,我無從知道。雖然這是初始原因,但我相信這不是最終目的。

皮埃爾·阿隆納斯教授詢問了船長關於囚禁和自由的問題,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後三人決定逃跑。當晚,乘著大漩渦,他們逃離了鸚鵡螺號。海底航行就這樣結束了,他們在島上獲救,返回法國。

大漩渦之後,船長會去哪兒?發現囚徒逃走,他會怎樣?魔鏡碎了,海底故事已傳出,寧靜的大海還會不會平靜?

“那最遠的、那最深的,誰能探出?”我想,只有把自己放在天地間,傾聽心靈的聲音,心想就能事成。

後記:於是在夢中,我便常去傾聽心靈的聲音,讓心帶領一切,化為成功的動力。暢遊在這幻境中,海、天、夢、我。

寒假讀書心得7

時間可過的真快啊!說的也是啊!時光猶如水,一去不復返啊!時間總是過得那麼快,就那麼“嗖嗖嗖”這麼一聲,一天就過下來了。時間總是過得那麼快啊!真希望時間可以倒流,如果可以的話我決定倒流到寒假的開始的時候,因為這樣的話我就又可以過一個美好的寒假了!好懷念寒假開始的時候啊!那時是因為我沒有好好的珍惜它,現在假期過完了我才懂得珍惜它的重要性,它,給了我一個自由的空間和快樂的生活,我,需要他的`存在,我需要它

……今天我覺得應該哈哈的總結一下這些日子裡的事情,好好的思考一下,反思一下。

我現在才體會到了寒假的意義,是他給了我們快樂和一個幸福美滿的30天日子。這30天裡我每一天過的都很快樂,但我糟蹋了這美好的30天,這些日子裡我並沒有好好學習,老是調皮搗蛋,給家裡添了不少的麻煩,哎!都是我的錯!!!我現在才體驗到那種滋味說不出來的感覺。說我犯了錯,那也不完全對,這半個月裡我也幹了去多好事,比如:扶老奶奶過馬路,幫助小朋友,關係他(她)人等等。。。。。。所以,我這半個月過的也是很充實的,很有意義的。哎!回想當時的情景我又是多麼的懷念哪!可是那些美好時光再也回不來了!

我不能總生活在夢的世界裡,我要用我的這一雙手去拼搏!!!加油,努力吧!你能行的。

寒假讀書心得8

寒假時間又一次拿起這本著作《夏山學校》,夏山學校的理念與其他的學校是完全不一樣的,被譽為“最富人性化的快樂學校”、“因材施教的典範”,學校充滿了無窮的活力。在這所學生不多、規模不大的學校裡,學生們無拘無束地體驗著童年的快樂,品嚐著成長過程中應有的酸甜苦辣,也在積極主動中去學習並掌握走入社會後所應擁有的基本技能和相互素質。我在閱讀時越是回味與思考,尋找自己所教育的孩子與夏山學校的孩子的差距,再次細讀之後,新的學期將以“尊重、愛和自由”為主線來教育孩子。

尊重二字不是簡簡單單一個行為,它可以讓孩子天性大膽釋放,在火炬學校尊重孩子是常被我們掛在嘴邊的教育字眼,也回想自己的教育行為是否真正體現出了尊重,而在夏山學校,老師們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他們的選擇,尊重他們的放縱。書中更是提出了一條創新的教育理念“讓學校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學校”也引起我的深思。自己所帶的學生不可能每個孩子都很嚴格的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硬是逼著學生去遵守,反而起到反效果,得不償失,自己也受累。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個體的發展來適應著學校,尊重生命意味著帶著生命個體快樂!夏山學校最大限度地去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他們希望孩子們能夠快樂成長、他們讓孩子們快樂遊戲、他們對孩子充滿真愛,這裡的孩子都很真誠地待人從不虛偽,在他們的校園裡我們可以聽到爽朗的笑聲,他們的音樂、舞蹈、美術、陶藝方面都出了很多優秀的人才,他們做到了想孩子們所想,他們不去壓抑孩子,而是讓他們開心地活著並且樂觀地過好每一天。“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早早就被人們認同的一句話,可是在教育實施的過程中,我們都過多地關注了成績,過多地關注學生智力的'發展而忽略了學生情商的發展,把最重要的東西忽略了。我們沒有去深入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我們的學生能夠適應社會、能夠以一顆愛心去回報社會,多感恩他人,這些才是更重要。

給予孩子們自由,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成長;給予孩子們權利,讓他們能掌控自己的人生;給予孩子們時間,讓他們能夠自然的成長;給予孩子們快樂的童年,保證他們不會感受到成人制造的壓力和恐懼。這是夏山學校的辦學目標。“學校裡沒有考試,上課完全自由。孩子們可以上課,也可以不上課,只要他們喜歡,他們可以一年到頭不上課??”真有這樣的學校嗎?不管你信不信,夏山學校確實就是這樣的,對孩子們而言,它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學校。

我感覺現在在很大程度上做不到夏山學校那樣自由。比如他提到學校中的孩子不願學習可以整日遊蕩,整日泡在工具房,有的孩子甚至遊蕩了三年,直到他恢復學習的慾望。夏山有吃手指或說髒話的孩子老師會放任。有去偷東西的孩子老師和他一起去偷。不願意整潔的孩子可以不用洗澡,飯前不想洗手就隨他去,用手吃飯也是他的自由。在課程學習上,夏山學校的孩子只需挑選自己喜歡的課程上,雖然我們現在不可能做到讓孩子們這麼自由,但學習要建立在有興趣的基礎上,有興趣的課程才能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這一點是肯定的。所以教師要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作為重點,並且要正視個性差異。這個觀點我非常贊同,我的學生中,有的特別會學習,輕輕鬆鬆學得比別人好,有的孩子很認真,學習成績就是不理想,但每次體育比賽中,他卻能成為手捧這本書,感受著夏山學校博大的愛與自由,感受著教育內容之大,想起孔子先生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張;想起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合上書本才覺得理想和現實差距有多大。有一種“此曲只應天上有的感覺”,但我又想到了一句廣告語“一切皆有可能”。所以,我們應該立足現實,積極地借鑑它山之石,在教育地比較中不斷冠軍,這樣的孩子有他的專長,如果讓他們在夏山學校,相信他們一個個都會是人生的成功者。

完善自我。讓我們的教育充滿自由和愛,讓校園充滿和諧,讓孩子們真正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夏山學校的學生是幸福的。“讓學校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學校。”尼爾先生本著這種愛的理念,鼓舞學生熱愛自己的生命,也熱愛別人的生命;他對小孩深具愛心與信心,“孩子們的幸福與快樂的程度全靠我們給他的愛和讚許而定。小孩對愛和讚許的需要遠超過對知識的需要。”夏山學校主張教師和家長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邊。跟孩子們站在一邊,就是給孩子愛,那並不是一種佔有的愛,也不是一種不講理智的愛,而是一種讓孩子感覺到你愛他,也贊同他一切行為的愛。我還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夏山學校式的教育也會遍地開花。

用王校長的話說,就是靜靜等待花開的日子。有時我願意開心地帶著學生們一起玩,晨練時上我也會和他們一起跳繩、做遊戲,課堂上上我會帶著孩子們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領悟到一些做人的道理,我再也不會佔用孩子們玩的時間,讓他們盡情地玩,玩的時候盡情地玩,學習的時候他們才會更專心致志。對於犯錯誤的學生我也有了更多的寬容,有時我會去分析他們犯錯誤的原因,我相信他們都希望自己做得更好,也願意看著他們一點點的改變,也相信夏山學校的教育理念會給我們有所啟迪的。

寒假讀書心得9

要學生獨立思考,教學方式首先要提倡開放式,決不能“一言堂”,否則這種獨立性很快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其次,努力培養學生善於獨立地提出問題.因為能夠獨立地提出問題,不經過獨立思考是做不到的;而問題提得好,又恰恰表明了思考的深度.例如,拋物線的焦點弦是解析幾何的一個常見幾何模型,我們要求學生提出一些問題,結果學生表現極為踴躍,整理後共提出二十多個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此外,還要儘可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以開闊思路.如高一新教材中設定的閱讀材料、實習作業、研究性學習等內容,實驗班老師都認真指導、精心組織,並提出一些“開放式”的問題,讓學生探索思考.

根據波利亞的“怎樣解題表”,我們常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

(1)本題的條件是什麼?結論是什麼?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絡?又有什麼差異?

(2)你知道什麼與本題有關的問題嗎?如想出一個更特殊的問題?一個更一般的問題?一個類似的問題?

(3)能否找到一個解決計劃並實施這一計劃?在教學中,我們用這些問題向學生髮問,誘發學生獨立思考,因而不少學生也逐步學會了如何尋求解題策略的方法.

通過解題回顧,可以提高學生的元認知能力,使思維不斷走向深入,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如解題完畢後向學生髮問:

(1)能檢驗你的.結果嗎?能說出你解題過程中走過的彎路嗎?

(2)能否用其他的方法得出結果?

(3)能否用這一結果或方法遷移到別的問題上去?

(4)能否把結果或方法加以推廣?學生一旦養成這種自問自答的習慣,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形成的促進作用無疑是很大的.

對錯誤的解法作思考,不僅僅是為了找到改正的依據,而且有著更深層的作用:其一,它是正確思路得以產生的“母機”,錯誤根源的暴露往往伴隨著正確認識的產生,導致正確思路的出現;其二,對各種可能思路的研究充分暴露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可使解題方法不斷優化,在培養髮散思維的同時,增強了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其三,在糾錯的過程中,學生必須竭盡全力,尋找漏洞,構造反例,調整策略,即學生必須經歷複雜的心理變化,才能達到糾錯的目的,因而其過程本身是獨立性很強的思考活動。

寒假讀書心得10

作為一名年輕的班主任,我在處理班級一些棘手的事情時會感到有些迷茫,特別是針對國小一年級的孩子,他們天真可愛、活潑好動,有著較強的好奇心,但是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如何讓孩子們更好地認識自我,認識到問題的正確性,如何與這些充滿童真的孩子進行有效地溝通、交流,對於我來說非常重要。寒假裡,我再一次認真閱讀並細細品味了孫蒲遠老師《美麗的教育》這本書,確實是受益匪淺,感受頗深。這本書,就像黑夜裡的一盞明燈,給我指出了前進的方向,我不再迷茫,也不再困惑,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例子,似曾相識,孫老師是那麼耐心細緻、不厭其煩地去處理去對待,她時時刻刻用她那平凡而偉大的愛心去溫暖著每一位孩子。

孫蒲遠是愛的大師,是脫離了浮華的愛的大師,而《美麗的教育》一書確實值得我們認真閱讀,認真思考。

書上有這樣一句話:班主任是世界上級別最低的主任,但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讀完了這本書,我的確有這樣一個感受。在與家長朋友的溝通中,家長也經常說:"孩子聽老師的要比聽家長的多很多。"還有人會說:"看,這個班孩子的做法真像他們的班主任。""這一看就是某某老師帶的班。"其實,這都是班主任在平時的工作中對學生的一種耳濡目染,一種側面薰陶,使孩子在無形中形成的一種定勢,一種傾向。正如孫老師說:"班主任在國小生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孩子對自己的班主任簡直到了崇拜的程度。國小班主任對自己的學生影響非常大,班主任提倡的東西將會釀成這個班的班風,班主任常說的話將成為這個班的座右銘,班主任的好惡將會成為這個班學生的是非標準,班主任的言談舉止對學生性格氣質的形成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讀了孫老師的書,讓我更加意識到,教育孩子不是光靠老師尊嚴,師生關係的融洽,關鍵在於教師要千方百計營造一種和諧寬鬆的氛圍,這樣孩子才願意接近你,也願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你,這不僅需要熱情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更需要師生間的心靈溝通,我從孫老師的身上找到了作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具備什麼,要有一顆可貴的童心,我們只有變成孩子,才能懂得孩子,理解孩子,教育孩子。

教育過程中,要把尊重孩子放在首位。從小被人尊重的人,有很強的自尊心、自信心,容易形成完善的人格。而我們不管作為教師還是家長,一味的希望孩子能聽我們成年人的話,常常忽視孩子的需要,不考慮孩子在想什麼,不體諒孩子的處境,不顧及孩子的自尊心,不瞭解孩子的苦惱和,只憑著我們想象的情況去教育孩子。一旦孩子的行為出乎我們的預料,或者孩子沒有按我們的要求去做,我們就可能對孩子不滿意,甚至批評孩子。孫蒲遠老師告訴我們"懲罰是教育失敗的根源",懲罰的結果讓學習吃力的孩子更加自卑,讓常常出現問題的孩子更加,讓本來就頑皮的孩子喪失自尊心和自信心,讓這樣的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樂。那麼,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不許批評嗎?不是!沒有批評就等於放縱孩子的不良行為,但是批評的時候,一定要講清其危害,告訴孩子這樣做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做對別人、對自己、對集體有什麼不好。

教育孩子,老師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寬容不同於縱容,寬容的前提是理解。教育家陶行之曾說過:要想做孩子的老師,你首先要變成孩子。淘氣是孩子的特點,是正常現象,犯錯誤是難免的,我們不可能限制他,我們要從他的淘氣中找尋身上閃光的地方,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淘氣,這時我們的工作就會變得主動和輕鬆起來,甚至還可以從中得到很大樂趣。當然,老師對學生的寬容不是對學生無原則的遷就和讓步,他是以學生認識錯誤為前提的。對已經認識到錯誤的孩子的寬容是啟發孩子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孫蒲遠老師教給我們很多寬容的方法,給膽小而又出錯的孩子一句安慰;給知道自己錯了的孩子臺階下,用顯微鏡找淘氣包優點,給矯情的學生一個存在的空間,包容學生進步過程中的反覆…

讓我們牢記孫老師"寬容與賞識讓教育更美麗,愛心與智慧讓教育走得更遠。"的經典話語,讓我們把寬容、賞識、愛心、智慧給予我們的孩子,老師愛學生,學生感到幸福,老師也會感到幸福;同樣,我們也會得到了學生最真摯的愛。這就是所有班主任的幸福,這樣的教育也是最為美麗的教育。

寒假讀書心得11

“有效學習”這一名詞越來越多的成為如何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詞。在閱讀了《關於數學有效學習》這一篇文章,針對自己正在從事的工作,我收穫頗豐。

所謂“有效學習”,就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儘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

如今,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與學的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的教學活動中,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是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痛苦,且厭學或學無收穫,不能促進學生髮展。造成這一問題的重要原因,是傳統教學將教學的天平沉在“教”這一邊,而未能對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授權”。新課程的設計理念,從根本上說,是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新課程倡導“建構的學習”。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教學中學習者是主角,教師充當“腳手架”的作用,力求營造一個“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這一環境的主要因素是:多樣化資訊、和現實緊密結合的教學情景和問題,教師多元化的角色(引導者、協調者、激勵者、反饋者),互幫互學的學習小組,能夠自我控制並有良好學習意識的學習者等。可見,課堂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的真正主體。

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思維是人的資訊加工過程,而資訊加工的過程有三類:問題解決、模式識別和學習。這三類過程既相互區別又彼此滲透聯絡。

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不是一種數量上簡單積累的過程,而是認知結構不斷重新建構的過程。他認為,個體的認知結構是通過同化和順應而獲得不斷髮展,以適應新的環境。個體每當遇到新的刺激,總是把物件納入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之中(同化)。若獲得成功,便得到暫時的平衡;如果已有的認知結構無法容納新的物件,個體就必須對已有的認知結構進行變化,使其與環境適應(順應),直至達到認知上的新的平衡。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數學教材所表現的是經過邏輯加工好的數學形式。因此,就數學知識的學習而言,絕大多數是在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和聯絡中進行的,即數學知識的學習應該在同化與順應中完成。

根據“有效學習”的定義,良好的數學課堂教學策劃勢必是有效學習目標達成的重要環節。為此,我們提出促進有效學習的數學課堂策劃中必備的環節。

1、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的開發與利用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情緒情感作為一種清晰的變數,伴隨在教學活動中。情感既可以成為認知的動力,進而促成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產生互動;又可以抵消教師教學活動的張力,影響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認同、接納與構建,甚至干擾認知過程。由於數學的概念體系和數學的邏輯推理都表現出抽象的形式。這種抽象使不少學生難以產生學習的動機與興趣,不易產生積極的情感態度,因此在設計課堂策劃的過程中,要:

(1)注重抽象的概念定理與實際生活的聯絡,設計良好的課堂匯入,讓學生感受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

(2)注重學生個體差異,端正個體態度,調動班級學習情緒;

(3)調整好教師本身的情感因素,將課堂策劃一氣呵成的完成;

(4)充分理解學生的知識建構過程;

(5)設計學生的自主學習時機、時段,讓學生充分參與知識點的產生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好奇心。

2、科學設計促成學生自主學習的措施

學生的學習意圖以及學生本身的特點是人文教學的起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

(1)調動學生潛藏的數學意識,包括學習數學的良好動機和對待數學資訊的正確態度;

(2)維持正確的目標意識,包括對運算和推理的理解、分析和討論;

(3)訓練數學學習的選擇意識,資訊轉換方式,包括不同的數學學習策略和學習資源的選擇;

(4)張揚邏輯意識,讓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從描繪性的邏輯言語指向論證性的邏輯演繹。

3、合理籌劃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環節

如果一門課程使學生飽受挫折的.打擊而與成功的喜悅無緣,學生也就不會喜歡,更談不上“終身學習的願望”了,數學教學活動應該成為喜歡和好奇心的源泉。數學教學當然也不例外。

第一,設計學生經歷知識點學習的探索、發現以及歸納階段。數學教學活動要融入學生的認知層次,引導學生產生疑問,自主進入探索問題,發現規律,歸納總結的階段,並適時點明並細化學生的那些“成就歸於努力”的意識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第二,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一個班級體中,學生的學習與接受能力總有差異。優秀生能夠在預算時間內完成探索等一系列數學學習活動,自信心飽滿,充滿熱情,他們總是積極地尋求和利用有用的資訊來解決學習問題;而班內的後進生往往會要用多一點的時間來總結歸納,或許會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消極想法,缺乏學習興趣,沒有積極探索衝動。這就需要教師對課堂有完善的駕馭與控制能力,使得課堂活動有適當的階段性、波浪式的任務管理與技巧訓練。

第三,設計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學生對學習產生足夠的興趣,是實行有效學習策略的重要前提,在學生的學習認清高漲時提出更有意義的討論,可以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

總的來說,在一節課堂策劃上,要秉承以下原則:巧設情境,啟用求知慾望;以學生為主體,提供機會,滿足其探索、發現慾望;靈活、合理使用教材,充分發揮其特有功能;加強激勵性評價。充分將這些理論貫徹運用與課堂教學中,才能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

寒假讀書心得12

寒假的時候,在家讀了《淡定的人生不寂寞》,這本書以前已經讀過了,而如今又重讀一遍。每次讀都有不同的收穫、不同的感受。

這本書是由無數的小故事所構成,故事的篇幅也不大。但是,故事雖短,但其所折射的、所反映的道理卻令人深思。我們通過這本所舉例出的各種例子,學到了一種態度,一種心態,學到了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事方面的態度,懂得如何淡定從容的去接待事情和人,使自己在未來的生活裡過得更加從容、更加舒心。

有人曾經說過:真正的寂寞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空虛,一種令你發狂的空虛。縱然在歡呼聲中,你也會感到內心的空虛、惆悵和沮喪。曾經有一段時間,手機只是當做鐘錶來用,走在大街上,會感覺過往的車輛人群都那麼的讓人煩躁,食堂的嘈雜更是令人難以忍受,音樂在耳邊也顯得分外刺耳,不想與任何人聯絡,常常會在噩夢中驚醒,動不了,黎明過後才慢慢睡去。這就是人們感受到的寂寞的表現。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如果在工作學習中不得志,不要悲觀迷惘,靜下心來好好審視和反思自己,積極樂觀面對挑戰;如果被愛情拋棄,不要悲傷更不要怨恨,守住一顆淡定而寧靜的心,重新面對生活,珍惜身邊的人,你會覺得生活還是那樣美好。

如果你因為錯過了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要錯過群星了,人生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只有在體會過失去的痛苦以後才知道珍惜,但以前的永不再來,這就是成長的代價。堅守自己心中的本真,不去過多的考量別人的錯誤,不要在祈求他人對自己的理解中消耗過多的時間和精力,要從被動的適應他人中解脫出來,否則你就是在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最後被傷害的或者是失去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一根手指指向別人的'同時,會有三根手指指向自己的,這就提醒我們:要平靜下來,多反省自己,關照內心,寧靜以致遠。

在對待事物和人的時候,不要事事都斤斤計較,也不要對待每個人都苛刻,要以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如果因為一件小事而將你與朋友及家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僵裂,那麼就得不償失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要有如海洋般寬廣的胸懷,要把容他人的不足,有時要做到換位思考,體諒他人的難處,給別人一點時間,也相當於給自己一點時間,不要因為一次的失敗而對他人的能力予以全盤否定,多給他人一些鼓勵,多給自己一些空間。

幸福沒有一種特定的模式,只能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對於大眾而言,絕不會有事先安排的結局,也不會有生來就有被上天賜予的幸福。所有幸福的產生,皆源於人們的不懈追求的價值的不斷實現。其實對我們大眾而言,幸福很簡單,每天早起是能伸個懶腰,刷牙時看到潔白的牙齒,上班的路上能及時趕上公交能夠和自己最愛的人呆在一起,能和家人一起吃飯,睡覺時有暖和的被子。

人的心理是非常複雜的、寂寞、悲傷、憤怒、失望、抑鬱、痛苦等等心態時常出現,我們可以嘗試著慢慢的去接受他們。這些情感也都是自己的一部分,以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悲觀時候的狀態平靜淡然的去分析、去反思。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外雲捲雲舒。

寒假讀書心得13

《孩子,你慢慢來》,書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抓住了我的心。作者龍應臺的文筆細膩,全書蘊含了一位偉大的母親的愛的氣息。

這是一本記錄作者龍應臺的兩個孩子的成長的散文,簡單的文字,淺顯的語言,母親的想法,孩子的天真,在書中表露無疑,作者並沒有長篇大論的談論關於教育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一個母親在敘述發生某件事情時,母子間的反應和對話,十分的生活化。龍應臺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她自我的教育方法,用溫情引領孩子認識世界,鼓勵他們自由、理性地思考,用安靜、潛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孩子“像一株小樹一樣正直”地成長。她隨時隨地耐心地教孩子認識自然萬物——天上的雲、路上的車……這些文字是那麼地樸實、細膩,簡潔地還原著一幅幅歲月畫面,沒有議論、抒情、感慨,只是簡潔的描述,讓讀者看到,聽到,觸控到,然後若有所思。

孩子的教育是一條漫長的路,需要母親慢慢地走。作者有時也有迷惘:要不要孩子在臺灣的幼稚園理解一點中國文化的傳統教育?怎樣跟孩子解釋“神話、迷信、信仰”的不一樣?作者所有的愛都在細微,耐心中付出。作者懂得:愛,必須對幼小生命尊重,尊重緣於平等——從孩提時代起,就告訴他:你的名字叫做“人”。也所以,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才不會簡單地去粗暴指責,才能逐步培養他們珍貴的品質——善良、正直、誠實、優雅和擔當……

這是孩子的成長手記,也是極好的啟蒙日誌。溫情的教孩子看這個世界,鼓勵自由和理性的思考,用安靜、潛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孩子“像一株小樹一樣正直”。平常瑣碎的句子,也因為有愛而動人。長長的成長之路,要慢慢的讓孩子吸收豐富的營養,培養他們珍貴的品質——善良、同情、誠實、優雅和職責,收穫友誼和愛。

孩子對於女人究竟意味著什麼,那漫長的孕育之苦,隨著一個小生命的出現化成無限的甜蜜和喜悅。小小的身體將帶著女人的烙印,延續著她的情感,他們彼此陪伴,以全新的.心境體驗生的痛楚和喜悅。她覺得那個生命是完全屬於自我的,是自我跨越生死迎接到的寶貝,他將是她的全部。我細細的看過她寫的每一段親身體會,當我再經歷的時候,感覺是那樣真實,她不是對傳統母職的歌頌,而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

“孩子,你慢慢來!”給了我很多啟發,是啊,你慢慢來,慢慢的等你長大!

作為一名母親,有了寶寶以後,我看見別的孩子,會有一種忍不住的關心,一種出自母性的表現,不像以往的我,對別家的孩子提不起興趣,因為那時自我還沒有成為母親,對小寶寶的感情也是從自我的寶寶身上開始培養起來的。

當大人覺得對於小孩該學習什麼,該瞭解什麼,總會把自我的意志強加於小孩的身上、腦海中。可曾問過小孩的意願?也許小孩的身心發展是不成熟但不代表沒有自我的意識;也許動作很慢,但總有做好的時間,不要看到慢騰騰,就強加其成人的模式。

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有時會很生氣,有時也會對學生很大聲。我是否能夠細聲細氣地和學生交流,讓學生能愉快地理解我的提議。我是否能不批評學生,而換一種方式來教育學生。尊重學生間的差異,不一樣的學生運用不一樣的、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上充滿歡樂。教師要帶給他們歡樂,而不是無窮的壓力。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教育不是賽跑,教育學生應當慢慢來,多給學生一點時間,多給學生一點耐心,教育是慢的藝術,我們必須與家長一齊慢慢等待孩子的成長。我想對所有的教師們、家長們說一聲:教育孩子,請慢慢來。

寒假讀書心得14

寒假期間是一個緊張的假期。在寒假期間裡同學們可不能只顧著玩,只顧著發洩!學習還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當然,在寒假期間裡只顧著學習也是不好的,我們要做到勞逸結合。這樣才能學的更紮實;玩的更開心!

轉眼間,寒假期間過去一半了,春節即將來臨,我又終於可以安靜的上幾天網了,終於又可以體驗體驗遊戲的滋味了,又可以享受享受自由的感覺了!一點一點…哇!終於完成了,我終於又可以進入我夢想的三國世界啦,我眼都不眨的注視著螢幕,心曠神怡的感受著遊戲的.甜美,真是玩兒時無限好,只是有盡時啊……我不放過一分一秒,不論是腰痠還是悲痛,不論是腿麻還是腳木,統統都拋到九霄雲外了,喳喳喳……遊戲裡的刀光劍影讓我神采飛揚,唰唰唰……遊戲裡的走石飛沙讓我魂牽夢索……

我知道,我不能迷戀網路,而我並非迷戀它,只是一時的嗜好罷了,我只是將它當作一種消遣,當作一種可以打發因學習困惑的工具。我並非沒有侷限,我只是將時間胡亂的搭配,將工作下亂穿插罷了。我不希望將寶貴的時間揮霍在網路,我只是希望得到一點愉快,我假如浪費一分一秒,在我的世界就要多一會兒奔跑…… 比慢慢的停了下來,我感受著每一個人的人生,不能適可而止!不可停住步伐!我要隨著時間,踏著風,一路搏風斬浪,我不會自己打垮自己,也不會輕言放棄,讓自己微笑的面對自己,面對明天,面對人生……

我喜歡寒假期間,喜歡擁有快樂,寒假期間裡的我總的說就是一個快樂的我!

寒假讀書心得15

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素質,在我這個寒假期間,我利用假期多讀好書,寫出心得。希望通過讀書能有所得、有所收穫、有所感悟,讓自己可以在書中學到更多的東西。讓自己可以在如今日漸商業的城市中找到心靈的棲息地,找到屬於自己的"黃金屋"。 在這個假期中,令我頗有體會的是高爾基寫的一部小說《童年》。這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這部小說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作家童年的成長經歷,描繪了19世紀末俄羅斯社會生活的畫面。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環境裡,也有溫暖與光明。這就是阿廖沙的.外祖母和另外一些人,過的另外一種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著聖徒一般的寬大胸懷。她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她對阿廖沙的影響,正像高爾基後來寫的那樣:"在她沒有來之前,我彷彿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外祖母使他在黑暗汙濁的環境中仍保持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並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幸福的童年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童年各有各的不幸。《童年》以小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父家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刻畫了一群性格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這裡有嚴厲而暴躁的外公,有慈祥的外婆,有愛喝酒鬧事的舅舅,有漂亮而憂鬱的媽媽,還有會跳舞的"小茨岡";有抬起長腿踢媽媽的繼父,有稱為"奶奶"的綠老太婆,有孤僻而執著於化學實驗的房客"好事兒",有自殺的小偷彼得伯伯,還有一群玩草鞋大戰,去冰天雪地的小島上偷木板過活的善良小流浪漢。

而小阿廖沙正是以一顆脆弱而敏感的童心生活在這群人中,體驗著人生的酸甜苦辣。愛豐富了他,使他充滿了堅強的力量去應對困苦的生活;苦難讓他明白,俄羅斯人大多像小孩子似的,喜歡拿憂傷來逗樂,玩弄,不為做不幸的人而羞愧。正是從這個足跡裡,走出來了一個文學巨人,世界因他而增輝。《童年》,也為我們認真瞭解一個偉大民族打開了一扇小小窗戶。

讀完這本書後,我不僅從中讀到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獲得珍貴的精神食糧,而且還學習了作著刻畫人物性格的匠心獨運和簡練的敘事風格。高爾基的生平教會我如何從容鎮靜地去面對人生的危機與挑戰;我受到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心靈如雨後的晴空,清新,明淨,一片蔚藍。相信自己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也可以從中獲得從容面對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