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3篇

讀後感7.96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3篇

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3篇1

孝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它都指引著我國人民的思想和價值取向。讓我們從中得到學習和思考。然而古代和現代還有很大差距,並不是沒一個故事都讓我們追捧和學習,我們要懂得從中篩選,知道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百事孝為先”的道德思想,始終根植在無數人民的內心深處。“親嘗湯藥”中漢文帝劉恆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百里負米”中仲由自己常常採野菜做飯食,卻

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扼虎救父”中楊香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等等這些無不體現著他們內心深處的孝感,讓我們從中去學習如何關心、侍奉和感恩父母。

孝的傳遞者源於我們每一個人。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學習瞭解父母和懂得父母的需要。父母的付出,我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們或許不要求我們給予他們什麼,只是希望我們將來過的比他們好,他們處處為我們著想,時刻為我們擔憂,唯恐自己做的不周,這就是父母—我們最可愛的人。

因此在我們沒有能力的時候,我們應懂得為父母分憂,讓他們為我們放心,而在我們有能力給予的時候,我們不能以金錢的多少來衡量我們對他們的愛,他們或許並不在乎這些,他們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他們在一起是他們很快樂的時光。因此,工作在外我們要常回家看看。

孝指引著我們行善。對待每一個人都用善意的眼光,讓我們的周圍充滿溫馨。然而在現代社會中充滿了爾虞我詐,事事都得提防,讓很多人感覺很累,當你給出一個微笑的時候,別人會認為你是假慈善,或認為你不懷好意,有什麼不軌的目的。幹嘛要想那麼多呢?現在真是應該重新溫習我們古代文化的時候了。

學習如何孝奉父母,學習在我們的生活中善意的對待每一個人,這是21世紀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懂得的,還有待我們去繼續發揚。

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3篇2

《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叫《二十四孝圖》的文章,給我印象十分深刻,頗有感受。

文章講的是作者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嘗糞憂心”令人髮指。先說說那個郭巨埋兒吧。

說是晉代有個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為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養母親,對母極孝。後來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糧食好供養母親。”夫妻遂把兒子抱出,挖坑要埋。興好挖出一罈金子來,才免了兒子一死。郭巨雖有孝心,但殺兒之舉,卻有違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為貴”的人本觀念。看似大孝,其實是殘忍。古有為求神為父母治病舍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為父母治病獻五臟的,極少有為父母去殺人的。為了節約糧食,就想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殺了,一則有違老母愛孫之心,二則陷老母於不仁。所以後來有人把這種孝舉,稱為“愚孝。“隨便一翻《二十四孝圖》,這樣的字眼映入眼簾:“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刻木事親”、“埋兒奉母”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臥冰求鯉”、“哭竹生筍”迷信思想嚴重;“嘗糞憂心”則讓人噁心。

孝是應該的,迂腐是愚蠢的,盲從是可悲的,衛道是可恨的。

二十四孝故事讀後感3篇3

你看過二十四孝嗎?它是一些以“弘揚孝道精神,構建和諧社會”為主題的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孝心故事。其中講述了二十四個生動的小故事,不僅有古代人孝敬長輩的故事,還有當代人如何尊敬長輩的典範,都是值得我們去用心體驗的。

其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的吸引著我。其中有一篇講述了古人舜的故事,令我感觸特別深。舜的父親是個失明的人,繼母又蠻不講理,他還有個異母兄弟叫象,從小被嬌縱慣了,好逸惡勞,遊手好閒,孃兒倆成天合計著怎麼虐待舜。有一個冬天,颳了幾天的北風。風把家裡糧倉頂上的稻草都掀翻了,舜就讓象在下面幫他遞送稻草,自己在屋頂修倉頂。不料這時糧倉著火了。他趕緊跳下屋頂。可是,火勢很凶,已快燒到住房了,他顧不得自己,就衝進了火海,先救出了父親,接著又救出了繼母,這時他身上的衣服已經全燒爛了讀到這兒,我的眼眶溼潤了,舜的行為讓我深受感動,繼母平時一直虐待他,但在最危險的時刻他還是忘我的去救她,這是一種多麼高尚的境界啊!此時,舜不只是教會了我們孝,更是一種寬容大度的心態。

想想舜當時的生活環境,不管繼母怎樣對待他,舜仍然時時想著孝順父母,再對比一下我們現在優越的生活條件,我突然感到很殘酷,父母平時辛苦的工作,儘可能地給我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讓我們吃好的,穿好的,可我們總是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孝”的觀念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已經非常淡薄了。我想:我們應該向

這些故事中的二十四位主人翁學習,尤其要向丁巧菊大義勸夫、河南大孝子背母打工、湖北老學生求學救母、北國好男兒割肝救父當代人物好好學習,有句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神州大地最源遠流長的中華美德,我們應該像他們那樣,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個有責任心的、高尚的人。

讀完這些孝心故事,我覺得我也要更加的尊敬父母長輩,雖然不必像古人一樣做那些激烈的行為,但是我也可以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感恩他們,報答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