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集合15篇)

讀後感2.67W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裡,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呼蘭河傳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集合15篇)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

前幾天,我十分榮幸閱讀了蕭紅的著名作品--《呼蘭河傳》,這是一本回憶童年的作品。

書中寫出了蕭紅對家鄉的熱情,還介紹了家鄉的主要地方和風俗,蕭紅用自己獨特的風格描繪出了一個平凡、普通的小鎮。在書的最前面你會讀到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普經評價蕭紅的《呼蘭何傳》:一篇敘事詩,一副多彩的風情畫,一串美女婉的歌謠笑中帶淚的文字,將一次次震動你的心靈。這句話頗耐人尋味的。

呼蘭河這個小鎮並不是很繁華,春夏秋冬跟我們一樣不停交替著,沒什麼好寫的'。在這個小鎮裡,蕭紅描繪的顏色是白色的,陰冷如好幾十年沒燒過的壁櫥,只是偶爾有些高興的東西而已,不過一轉眼卻又是白色的雲如舊。白色,甚至是灰色的色彩和索然無味的敘述,似乎將我帶到了二十一世紀蕭紅的眼前一般。在那兒,我看見了那兒的人一天天、一日日做同一件事情,真是“死了還比活著好。”

當我翻到最後一頁,終於讀懂了呼蘭河傳,又想起了那段話: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了天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2

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輕鬆之感,然而愈讀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可是仍然有美,即使美得有點病態,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看了矛盾的評價,使我很好奇作者蕭紅筆下的故鄉的故事和人們她的故鄉是什麼樣子使他懷念很想知道關於作者故鄉呼蘭河城的人、事、景、也就是所說得風土人情,人情世故。在那個時代,沒有通訊裝置,資訊工具人呼蘭河城人們的生活娛樂又是怎麼打發的帶著這些問題,懷揣著好奇心我走進了她的故鄉。

作者總共用七章篇幅描述呼蘭河城裡的故事,

1、講述了故鄉呼蘭河城的大環境、

2、故鄉呼蘭河城的精神面貌,娛樂。

3、故鄉呼蘭河城的自己家裡的故事,和祖母祖父親戚間的故事,

4、故鄉呼蘭河城作者的鄰居街坊的故事,

5、因為跳大神團圓媳婦的死,

6、在城裡四處遊蕩好吃懶做的有二伯,

7、工人馮歪嘴子的生活。

通過,第一章介紹的故鄉的整體環境,輕輕鬆鬆把讀者引進故鄉呼蘭河城,讓讀者感受到呼蘭河城是一個自然,美麗,可愛的地方,“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迴圈的走,那是自古也就這樣的了,風霜雨雪,受得住的就過去了,受不住的就尋著自然的結果。”在當時沒有出現資訊工具,當然他們也有自己的娛樂方式,晚飯後大家(鄰居們)圍坐在一起,看天上的火燒雲,嘮嘮家常。

每一章讀後感受如同矛盾評價的“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輕鬆之感,然而愈讀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可是仍然有美,即使美得有點病態,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

讀完第五章,因為跳大神團將一個如花的少女活活整死。我的眼角溼潤了。因為人們的愚昧和無知,在那個時代女性的地位始終不可以和男人平起平坐,他們的行為舉止一定要附和當時人們所認為的規矩,說話小聲小氣,走路慢油油,一旦不符合標準一傳十,十傳百,都認為你是外星人來的怪物,沒有自我可言,更無法談論女性自己的想法,要麼使用酷刑(暴打)讓你順服。團圓媳婦因為平時大大咧咧,為了把活做完,走路如風,平實說話口無遮欄,只 有12歲的她,受不住婆婆的暴打,而喊回家,暴打的程度更變本加厲,團圓媳婦受不住,倒下了,本是一場小小的感冒,在左鄰右舍的胡亂猜疑下,團圓家給團圓媳婦請來了大神,沒病都被整出病來,跳大神裡的各種奇怪、病態的動作,嚇壞了團圓媳婦,半夜常常被噩夢驚醒,又哭又叫,嚇壞了團圓家,不斷的請大神,就這樣來來去去,跳大神中各種病態的舉動,將一個活生生的少女折騰死了。

一個如花的少女,就因為她的`言行舉止,對於現代的眼光去看待團圓媳婦的一舉一動,她和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一樣只是真實的表現自我,一個天真可愛的少女,但在那個封建,迷信,愚昧,無知,偏僻的呼蘭河城裡 一個如花的少女就在這種無知,不科學的行為活生生的折騰致死,而左鄰右舍,面對團圓媳婦的死表現得麻木不仁,當初跳大神活動各種病態的舉動,對於他們是再好不過的大戲,他們以看熱鬧的角色,在邊上添油加醋,事後當成家常便飯後的娛樂新聞,家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著團圓媳婦的進展。

我深深感受到那是一個吃人的社會。在一個平平淡淡的小城裡,因為那地方充滿愚昧無知,在深處藏著一隻吃人的野獸!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3

灰色的基調,平靜的敘述,黯淡的畫面,這就是作者筆下的小城呼蘭河,它並不繁華。在這裡,到處可見由於人們的無知和腐敗而引發的一場又一場的災難。一個又一個畫面,一個一個悲劇地出現,讓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評判哪個更值得我同情,哪個更值得我痛恨……

文章的第一章所出現的一個鏡頭,就讓我感慨萬分:在東二道街上有六七尺深的大泥坑,人們和家畜常常會遭受到災難。人們說拆牆的有,說種樹的有,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多麼愚昧的人們呀!在他們的腦海裡就要順應社會,順應天意,人是不能違抗天命的,這不能不是他們的悲哀!

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寫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涼的”,這就為裡面人物的悲劇埋下了伏筆。文章中的小團圓媳婦剛來胡家的時候只有十二歲,因為長得較高,怕別人說她謊報年齡,便說是十四歲,但儘管如此,人們還說她有意隱瞞。她“黑乎乎的、笑呵呵的”,人們便說她大大咧咧,一點沒有媳婦的樣子。不久她的婆婆時常整夜整夜地打她,說是可以讓她更懂事聽話;還認為她身上有病有鬼,於是用盡了各種迷信辦法:請“雲遊真人”抽貼、請人來跳大神、甚至把她放在開水中煮……最終,小團圓媳婦被無辜地折磨死了。

我真正感受到情緒歡快起來是在祖父出場後。從作者——一個四五歲孩子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一切都陌生而新奇。年幼的“我”,整日隨祖父在後園盡情玩耍。鋤草、抓蝴蝶、吃烤鴨、缸帽遮雨……皆描寫得妙趣橫生,意興盎然。這一幕幕,作者都用詼諧幽默充滿趣的`語言描繪得淋漓盡致。我竟不自覺地我拿自己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去比。在我看來,讀了《呼蘭河傳》,覺得作者的童年是美麗而又寂寞的,更感受到自己童年的快樂與幸運。

讀這本書時,愉悅伴著沉痛,隨著小主人公蕭紅的腳步,我偷窺到舊社會的腐敗與黑暗,很慶幸那只是蕭的童年。但,這是無法逃避的歷史,讓我們瞭解過去,瞭解歷史,永遠不要重蹈覆轍。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4

在那遙遠的呼蘭小城,住著小蕭紅和她的祖父。

祖父給了童年的蕭紅許多溫暖。蕭紅幼年喪母,得不到繼母的歡心,父親持家很嚴厲,祖母是缺乏愛心的人。幼小的蕭紅藉以庇護的,只有她的祖父。小蕭紅和祖父在他家的園子裡,度過了許多輕鬆愉快的時光。祖父也經常給她念詩,使她得到了啟蒙,小蕭紅因此很快樂。遇上掉井的小豬或鴨子,祖父總會要了來,燒了給她吃。作品中,溫暖可愛的詞句處處可見:

祖父一天都在後園裡面,我也跟著祖父在後園裡。祖父戴大草帽,我戴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當祖父下種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跟在後邊,把那下了種的土窩,用腳一個一個地溜平。

《呼蘭河傳》中的人物境遇是悲涼的,叫人同情。胡家的小團圓媳婦,只有十二歲大。做婆婆的認為她“太大方”,不像個媳婦,所以成天成夜地打她,還覺得自己“做得很對”。文中提到:

氣得想要打人了,打雞呢,怕雞下不出蛋來,打狗呢怕狗跑掉,打豬呢怕豬掉了體重。還是打她吧,她又不會下蛋,掉一兩斤也不要緊。

在婆婆看來,小團圓媳婦都不如雞、狗和豬呢!而鄰居們充當看客,所有人都覺得這很正常。

可怕的還不只這些!那婆婆一有氣就打團圓媳婦,把她打出了病,最後用開水燙的方法,來給她“治”病。圍觀的群眾不但不認為殘忍,還幫著婆婆把小團圓媳婦按進水裡,以至於小團圓媳婦當天晚上被燙了三次,燙一次昏一次,最後被活生生地燙死了。

“臉長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小團圓媳婦,本是一個美好又健康的小姑娘,就這樣活生生地被“送回老家去了”。而小團圓的婆婆也可憐,她只是“照著幾千年傳下來的習慣而生活”的`一個犧牲者。當時的人們是多麼愚昧和麻木啊,這一切又是多麼殘忍又悲涼。

合上書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彼時的呼蘭城是刻板、單調又寂寞的,一切都按照幾千年來的傳統去做,沒有一點改變,這是多麼的可悲。幸好,此時的我沒有生活在那樣的年代,現在的美好生活,值得我去好好珍惜!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5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我愛讀書,因為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星期一早上,當我拿到這本書,我異常興奮,因為我愛讀書,書可以讓我們獲得知識,也可以讓我們在書的世界裡遨遊。

《呼蘭河傳》的作者是蕭紅,四大才女之一,她的命運最為悲慘,但她堅強地與命運抗爭,用自己瘦弱的身軀來抵抗,在香港創作了這本書,但他年僅32歲就去世了。生活的悲慘並沒有讓她屈服,而是努力奮鬥。在蕭紅的家裡,父母都不疼她,因為當時的社會重男輕女。那又有什麼呢?蕭紅不就堅強的活了下來嗎?蕭紅的祖父是她惟一的支柱,當她把韭菜當做雜草除掉時,把狗尾草當做穀子留下時,祖父並沒有怪她,而是開懷大笑,給他解釋。祖父家的後花園裡有蝴蝶、蜻蜓、螞蚱、蜜蜂……蝴蝶由黃蝴蝶、花蝴蝶,等等等等……

呼蘭河傳講的是呼蘭河這樣一個北方小城的.故事,活潑可愛的小團圓媳婦被大家活活折磨死的故事,讓我心痛,這體現出了當時的社會有多黑暗,當時的人們多麼的愚昧無情。蕭紅的童年和我截然不同,我的童年是在快樂幸福中度過的,

蕭紅這種樂觀向上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6

《呼蘭河傳》從第一眼就給我展現了一種全新的風貌,它與我平常讀的書截然不一樣。以前讀的書再怎樣悲傷也不像它所描繪的那樣荒涼,再怎樣荒涼也不像它描述的那樣死寂。生活在呼蘭河的人們,是徹徹底底的杯具。

我為蕭紅筆下的人物感到悲哀。他們每一天忙忙碌碌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成不變,沒有色彩和花樣,僅有脆弱和枯槁。那裡的人是如此的冷漠,應對他們好比應對一堵厚牆。他們一生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可那樣忙碌,到底是為了什麼?

蕭紅的童年是灰暗的,她身邊的人一個個像被抽去靈魂的'木偶,早已對生活麻木了。他們固執而又愚昧,唯一不一樣的僅有蕭紅的祖父。祖父是一個樂觀的人,他從來沒有絕望過,成天開開心心的,並且他還保留了一顆童心,蕭紅每次調皮地做“惡作劇”,祖父發現了不但不生氣,反而和蕭紅一齊哈哈大笑。如果換作別人,恐怕早已把蕭紅教訓一頓了。所以,蕭紅算是幸運的,她有一個令她驕傲的爺爺,關於祖父的記憶是她極少有的幸福回憶。

比起蕭紅,我們不知要幸福多少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吃喝玩樂無一不全,時常還能得到零花錢,城市裡有好多公園,裡面娛樂設施一應俱全,五花八門、妙趣橫生,和那灰頭土臉、死氣沉沉的呼蘭河沒法比。此刻的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呼蘭河傳》從多個方面給我們描述了作者蕭紅童年時代的人間冷暖,蕭紅用一顆悲天憫人的心看待這個世界,我們能夠聽見蕭紅在哭泣,在吶喊,在試圖喚醒人們的心靈……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7

近期我讀完了《呼蘭河傳》這本書。

蕭紅,現代著名女作家,原名張乃瑩。1911年6月2號出生於黑龍江呼蘭縣的一個封建地主管理家庭。因其作品的獨特藝術魅力,被稱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民國四大才女之一。她一聲命途多舛,為反抗封建包辦婚姻,曾離家出走,顛沛流離和生活窘迫佔據了她大部分時間。因此,蕭紅才能深刻體會到底層人民的艱辛和無奈,並自覺的以平民和女性的.視角來寫作。

1940年,客居香港期間,她創作了自傳體小說《呼蘭河傳》。著是一部奇異而獨特的書,以抒情的筆調、散文化的結構、詩話的語言以及直率樸拙的情趣共同構成了令人痴迷的"蕭紅體"。在現當代文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茅盾先生曾評價道:《呼蘭河傳》不像是一部嚴格意義的小說,而在於它這"不像"之外,還有些別的東西——些比像一部小說更為"有人"些的東西;它是一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呼蘭河傳》中的一些章節由於描述精彩、抒情優美,曾被節選入課本,如《火燒雲》《祖父的園子》等。

我很喜歡《呼蘭河傳》。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8

《呼蘭河傳》是中國作家蕭紅創作的長篇小說,蕭紅以自己的童年為線索寫下了這篇文章,形象的反映出了當時社會壓迫下人民的迂腐、醜陋與冷漠。

文中第五章所刻畫的小團圓媳婦給予了我很大的震撼。

小團圓媳婦一生坎坷且悲慘。一個比現在的我年紀還小的女孩子,理應生長在溫室中,做一朵嬌豔的花,天真,不受世俗紛擾。而她且因家裡沒錢,被許給了呼蘭河旁以趕車為生的老胡家,自此,12歲的姑娘便不再是姑娘。

沒有人想在最美的花季離開父母,小團圓媳婦受盡了婆婆非人的虐待,她也想過自己的家,想過自己的媽媽,可那有什麼用呢?面對著冷漠無情的人群,面對著無知無德的婆婆,面對著炎涼的呼蘭河,她不得不選擇屈服,她的不被理解,她所受的折磨與羞辱,盡數化為了人民的樂趣,以至於小團圓媳婦最後被摧殘死亡時,人們也處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狀態中,甚至為食到了美味而沾沾自喜。多麼悲哀的人民!多麼病態的社會!多麼殘酷的.現實!

小團圓媳婦是那麼天真、活潑、善良的孩子,卻被無情地奪去了寶貴生命。

蕭紅的刻畫令人為之動情,蕭紅的文字句句誅心,她筆下的呼蘭河以小見了大,展現出了一個小型的社會,無情的揭露了當時國人的麻木與無知。

我們應為身在21世紀而慶幸!

望著街道上車水馬龍的繁華的情形,再望望置身於其中的自己,是否覺得自己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子?

這本書是蕭紅在一種悲涼的氣氛下寫成的。筆調感傷,但不覺讓人感到振奮。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描繪的那幅平凡的呼蘭河城人民的悽美的生活圖景。

小城是由人民組成的,可以說“人”是這裡的靈魂,但慢慢的,我們會發現,其實每個人的失去都不會給周遭的世界帶來什麼影響。太陽和月亮會按時升起,地球照樣一刻不停地轉著。

看看呼蘭河城中的人們,都只是在忙活自己的生計——染缸裡的事件,豆腐房中的故事,好像只是人們嘴裡用來開玩笑的“材料”。也許“材料”越多,他們的生活越有滋味。但漸漸的,“材料”也被人們丟下,各忙各的了。

也許我們會覺得呼蘭河城的人們實在毫無悲憫之情。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在我們的身邊,哪一個人又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是的,除了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每個人都是在為自己打拼,說白了,沒有人能拯救你,除了自己。

我感到了一種獨立、堅強的氣息,不論是《三體》中的宇宙觀,還是路遙先生《平凡的世界》中的宇宙觀,都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宇宙的巨集大與人類的渺小。所以,大踏步朝前走吧,只有將自己看的更小,才會發現原來世界是如此博大。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9

進入大學,在閒暇時光,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最開始時,並沒有感覺它有多好看。等我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才覺得它越來越精彩精彩。

在這部溫婉如詩的小說裡,蕭紅筆下的“我”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童,滿懷著對於廣闊世界的好奇和爛漫的童真,用一雙清澈的眼打量著四周的一切。祖父、後園和她自己,就成了全部的天地。在小說的開篇,作者細細的描繪了小城呼蘭河的風俗人情,在她的眼裡,這個小小的縣城裡,有著心智未開的居民和鄉村應有的純淨生活,雖然不如大城市的繁華,但也別有一番風味。

作者極力想表現孩童眼中未知而燦爛的世界,她在字裡行間流露的卻是刻骨的憂傷,筆下的人物和風景無不帶著一種憂鬱的美。她這樣寫請神的鼓聲:“那鼓聲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個迷路的人在夜裡訴說著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著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愛的母親送著她的兒子遠行,又好像是生離死別,萬分的難捨。”而她眼裡秋天的後園是這樣一番景象:“每到秋天,在蒿草的當中,也往往開了蓼花,所以引來了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涼的一片蒿草上鬧著。這樣一來,不但不覺得繁華,反而更顯得荒涼寂寞。”

作者筆下的人物有著悽哀的命運,原本天真活撥的小團圓媳婦被婆家狠心的折磨致死,而圍觀的人都抱著獵奇的心態,從未有人對她抱以同情和拯救的念頭;有二伯一個人孤獨的生活著,害怕死後沒有人為他送行,成為孤魂野鬼;馮歪嘴好不容易成了家,而媳婦卻早早的離去,剩下他一個人拉扯兩個孩子。

蕭紅靜靜的敘述著這些人物的故事,正是這種平靜帶給人不安和絕望的心態,故意去壓抑,故意去冷漠,反倒給人無盡的傷感。其實令人傷心的不僅僅是這些社會最底層小人物的悲慘命運,更讓人苦悶的是他們周圍那些人的冷酷無情,在這些人的舉動中我們看不到憐憫的存在。小團圓媳婦被熱水澆頭,澆一次昏一次,卻沒有人去阻止這種暴行,而是圍在旁邊看熱鬧。這場景讓我不自覺的想起那讓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一幕:一群中國人在木然的觀看自己同胞被處死的電影。可怕的不是暴力,而是暴力下的臣服和麻木。呼蘭河城裡的人早已見慣了貧苦百姓們顛沛流離的命運,於是他們的同情心也在不知不覺中喪失殆盡了。關於馮歪嘴子的故事就更令人傷心,大家得知他成家之後,不但不關心他如何養活一家人,反而熱衷於尋覓他自殺的蛛絲馬跡,在他床上發現一根繩頭,便有人傳言他要上吊,他新買了一把菜刀,很快他要自刎的訊息就傳開了。看到這裡我非常懷念沈從文筆下溫暖的湘西風情,那裡的人們似乎充滿了人性的光輝,而不像蕭紅筆下的人們如此的.冷漠和殘忍。

我想是蕭紅本身的命運造就了她作品中的這些人物,一部優秀的作品總能夠體現作者的心懷,一個歷經艱難困苦的人,即使寫歡樂也必然將其鍍上一層滄桑。蕭紅一生經歷的盡是破碎的感情,來到香港的時候,心中大概還在介懷那些悲苦無依的年年歲歲。這樣的一個人,這樣的一種心緒,寫出的當然是蒼涼的作品。

蕭紅藉著這些人物寫出了自己的悲慘身世,她含著眼淚在唱屬於自己的歌。她用這樣一句話來表達自己孤寂的心境:“逆來順受,你說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著很危險,我卻自己以為得意。不得意怎麼樣?人生是苦多樂少。”這句話暗合李後主“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感慨,一個是漂泊女子,一個是亡國之君,這悲涼千載不滅。

在小說中,蕭紅寫到:“大人總喜歡在孩子的身上去觸時間。”在香港的時候她已經疾病纏身,大概也意識到自己時日無多,所以才想要用一個孩童的口吻來觸碰那被時光的洪流衝得老遠的童年歲月,儘管並不美滿,但比起飄零的壯年時代,總還是有那麼些值得回味的東西。她筆下的“我”是純真可愛的,有那麼一段讓人至今難忘,就是祖父將落井的鴨子烤來吃,“我”以為只有落井的鴨子才能裹在黃泥裡,於是費盡力氣想要把鴨子趕到井裡去,即使祖父同意燒活鴨子來吃“我”也不願意。一個心智未開,天真可愛的小女孩的形象躍然紙上,讓人禁不住想抱起來親一下那粉撲撲的臉蛋。

這部《呼蘭河傳》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同樣是回憶童年,同樣是出自女作家之手,它們有著許許多多的共同點,但是蕭紅的文字更顯淒涼,給人一種孤獨幻滅的痛楚,這種帶著一點病態的藝術美感,是《城南舊事》所無法比擬的。

讀完這部小說,我又想起了茅盾先生的序言,他用他的文字祭奠了年僅32歲便孤獨在異鄉逝去的蕭紅。據說蕭紅的遺言是:“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想想她的生平,我們就不難理解漂泊者蕭紅在文字中透出的淒涼和幽怨。

世間難得才女蕭紅,淒涼孤苦半生愁。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0

我讀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這本書的情節十分精彩。蕭紅寫了她的故鄉:呼蘭河。

80多年前在東北的`呼蘭河邊住著許多村民,這些村民沒有意義地活著,生活平平淡淡,普通普通。但在這個村莊裡住著一個性格活潑開朗的小姑娘蕭紅,小姑娘生活十分快樂,蕭紅童年時和祖父在後院裡生活、勞動。祖父種地,蕭紅在挖泥土,生活十分快樂。但不久蕭紅卻被賣給了別人家做妻子,她還會被婆婆打罵。沒多久,蕭紅就死了。這篇文章的主人公蕭紅的死亡不單只是婆婆婆婆的殘忍,還因為呼蘭河人民的生活態度。

這篇課文來自蕭紅的《呼蘭河傳》,本文敘述了作者兒時的家有一個花園,作者和她的祖父整天都在那裡轉,祖父鏟地,作者不會鏟,就趴在地上用鋤頭亂搗一通。作者把水灑上天,裝做下雨……還有許多事,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作者童年時代的天真和活潑。

我也有我的快樂,那是我童年記憶中在老屋的一段回憶。我的老屋坐落在學宮旁邊,每天早晨我都去學宮裡的眼鏡池餵魚,那裡老婆婆也很歡迎我,直到現在那老婆婆見到我還是問寒問暖的,其關心程度決不比以前少一點點。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真的很美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1

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風格,有深沉悠長的,有活潑輕快的,有大發感情的。而蕭紅寫書字字都有情,對家鄉的情,對祖父的情,對園子的情。

但,我們知道,蕭紅這一生幾乎沒有快樂,一路坎坷曲折,只有童年,給了她對生命的希望。死,對於她來說不足掛齒,繼母的殘忍與冷漠她並沒有傾訴於紙上。她沒有寫出自己的痛苦,而是用憐憫的`眼光去看別人。整本書字字透露出中國還沒有從封建社會走出來,當時的人們被一絲迷信愚昧的黑紗蒙罩著。在我看來,除了蕭紅、祖父和小團圓媳婦外沒有一個是正常的。

小團圓媳婦這段寫得尤其長。讀著,心中不由升起悲憫。好好的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黑頭髮,大眼睛,高個子,在現在看來就是一個大美人。而且生性活潑大方,就因這,婆婆奶奶還有其他的媳婦覺得不打不成。天天虐待,又是打又是在她腳下用燙鐵烙印。可憐的小姑娘越來越憔悴。婆婆奶奶們見她這樣,請來大神、二神為她跳,希望驅逐團圓媳婦身上的"妖氣"。這些"大神"純粹是為了賺錢,說用滾燙的熱水燙一燙,妖魔鬼怪就會消除。可憐的姑娘,被燙得昏迷不醒,後悄然離世。婆婆哭得差點瞎了眼,不是哭她的小團圓媳婦死了,而是哭花在她身上的幾百兩銀子!

可是再看祖父和蕭紅的園子,有蝴蝶,有蜻蜓,有稻子,有狗尾草,有祖父和她快樂的回憶。跟著祖父,就像去遊樂園,興高采烈,欣喜若狂。那快樂的一幕幕彷彿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天真的孩子拉著祖父的手在園子中盡情玩耍,一會兒追蝴蝶,一會兒吃黃瓜,一會兒又躺在樹下睡著了……蕭紅身為女作者,筆致細膩,觀察仔細,與眾不同的是,她有親身實際的感受。她不僅記錄呼蘭河,記錄家鄉,記錄祖父,更在記錄自己,一個真實的自己,一個天真的自己,一個快樂的自己,一個美好的自己。那段時間短暫,祖父立時,這些回憶使她生存的依靠。

用具寫作的水平來看,似乎覺得《呼蘭河傳》中的很多句子可以刪去,但又覺得很有必要。每篇不是很長的文章,甚至只有幾句話的章節,覺得讀後很是充實。再用最具寫作的眼光,她的文章又是最華麗的。

讀著《呼蘭河傳》,也和作者一樣對呼蘭河充滿情,對祖父充滿情,對一切充滿情……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2

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蕭紅寫的《呼蘭河傳》,便沉醉在這本書中了,把我帶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小城——呼蘭河。

灰色的世界,平凡的時代,單純的人們,落後的生活現狀,愚昧的'精神狀態。這一個個慘淡的景象就是整個呼蘭河小鎮。呼蘭河並不繁華,但在單調中卻蘊含著生機,夾雜著悲涼。這裡有東二道街十字街上拔牙的洋醫生,有被當地愚昧和無知的人折磨而死的小團圓媳婦,有衚衕裡賣麻花、粉房裡掛粉條的生意人,有性情古怪的二伯,有勤懇老實的馮歪嘴子,有潔癖的祖母,更有"我"跟著祖父學唐詩、學種地。這一幕幕、一件件,作者都用詼諧幽默充滿童趣、童真的語言描繪得淋漓盡致。尤其是作者和祖父的故事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腦海,不自覺地我拿自己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去比。童年在作者的筆下是快樂的,也是寂寞的。在作者蕭紅看來,這些故事並不美。

讀了《呼蘭河傳》,更讓我們感受到自己童年的快樂與幸運,從而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3

《呼蘭河傳》這本書故事情節很普通,主要講了發生在鄉下的事情,發生在呼蘭河這個小鎮上的有趣事情,大概人物有:作者、祖父、團圓媳婦、有二爺、馮歪嘴子和老廚子,我記憶最深刻的是這個故事:作者喜歡吃,有一次,一戶人家的一頭小豬亂跑掉進井裡了,大夥把小豬抬上來的時侯,小豬已經死了,祖父立即拿了錢,買了這頭小豬,回家以後,祖父把小豬貼了泥,放到了坑灶上燒過了一會兒,便可以吃。有一次,一隻鴨子又掉井了,因為鴨子比豬更好吃,所以作者要把鴨子趕井裡去,被作者的.祖父給看見並阻止了。

這個故事就透露了作者天真無邪的心和熱愛鄉村生活,思念鄉村生活,也告訴了我們作者小時侯發生在呼蘭河鎮上的有趣故事,這本書比較獨特,它雖寫了人物,但沒有主角,茅盾曾這樣評價它的藝術成就“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全書共七章各自都有特點,但是又是一個整體。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4

這是我在暑假開始前買的一大包書中最吸引我的一本,所以,也成為了我最先注目的一本書。對於作者蕭紅,她的那篇《回憶魯迅先生》在所有的魯迅回憶紀念文作當中獨樹一幟,曾經在某個秋天的深夜讓我又一次領略了什麼才是情由心生,什麼才叫作感動。帶著這麼一種非常好的印象,我打開了《呼蘭河傳》。熟悉的筆觸、色彩、用光,蕭紅再一次用她那

喃喃自語般平靜的敘述將我領進了那接近80多年前的東北,一個衰落的村莊。整個村子裡面,到處都是蕭殺,灰色的背景,灰色的人物,除了敘事者——那個家境還算富裕的小女孩——以及她的祖父,整個村落就像暴風雨前的天空一樣,烏雲蔽日,見不得半點陽光。沒有抬起頭來的村民,他們笑也笑得那麼拘謹,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按部就班的日子,哪怕這是一種煎熬,也沒有人去打破。他們只是活著,為了活著而活著,為了死去而死去。那麼多交替出現的人物,我甚至都來不及判斷哪個是我應當同情的,哪個又是我該去鄙夷的……一個又一個悲劇,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個人都是被告和原告,每個人都是迫害者和受害者。小團圓媳婦的死,我不能沉下心去,像正文前那不知好歹的序文一般歸結到她的婆婆一家的愚昧、封建、狠心,諸如此類,我不敢想象,當我身處那婆婆的境地,那樣的家庭,那樣的時代,我能做些什麼。他們家的`小媳婦死了,來得時候還活蹦亂跳的,誰也沒料到,會走得那樣匆忙,讓婆婆們心酸,他們使了多少錢,費了多大的力氣,不過是想讓這個媳婦“活”過來啊。那小團圓媳婦呢?她本該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才14歲而已,卻以為人妻,為人媳,她該是多麼不願意啊!在新家,又要受到夫家人的打罵,就這麼孤零零的一個人,還是個孩子的人,怎麼承受的了?然而,在那個時代,這一切都是司空見慣,也是無人能夠挽救的。試想一下,如果小團圓媳婦並沒有成為文中的小團圓媳婦,那誰又能斷定,她不會被另一個小團圓媳婦替代,或者依然遇到了身為小團圓媳婦的悲劇呢?悲劇籠罩著他們,因為這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一大群人,一個村落的人,一個地方的人,乃至一個國家,一個世界的人。

小團圓媳婦一家的悲劇,和那些活了又死了的村民形象都靜靜的從高處看著我們,帝制到民主的轉變,被侵略和被殖民的屈辱,他們都經歷過了,80年之後的今天,他們都已經消失了嗎?沒有,他們還存在著,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骨血之中,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這些人,我們,他們,都是“中國的脊樑”。雖然我們這些脊樑,總是那樣的不爭氣,80年前的灰色或許少了一些,但那些低著頭的匆匆步伐,怯懦的笑,和新的一種“封建”正悄悄的用它們狡黠的眼睛張望著。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5

《呼蘭河傳》更像一部自傳,蕭紅回憶著出生小城的每條街每間商店,自家的每間屋子每個擺設,當然還有那些人那些事,好的壞的,不好的不壞的,好的不見得怎樣優美,壞的也不會有多可惡,總是命當如此,哭也由不得人,笑也由不得人。東大街的泥坑,陷了多少次馬,也沒有人說要去填;漏粉人家的草房歪得一塌糊塗,也沒見人說要去修;七月十五呼蘭河上的水燈慢慢向下遊漂,漂著漂著就滅了一盞;鄰家人的歌聲,像一朵紅花開在牆頭上,越是鮮明,就越覺得荒涼。竟是生也由不得人,死也由不得人。

蕭紅的文字,總是無止盡地沉落下墜,看著讓人又喜歡又心疼。這樣的女子纖細敏感偏偏缺少足夠的愛,她童年時,母親父親都不喜她,唯一親厚的爺爺沒有多久也去世了,當諾大的世界只剩下她一人,她卻還有一生的路要走,而這一生,荊棘滿路,無人相伴,究竟要怎麼走。

滿篇滿紙,都是回憶,滿眼滿心,都是蕭索。這書不該看的`,看了要有心魔。佛家說,你若望向深淵,深淵也會回望你,我只怕,蕭紅她已在深淵。芸芸眾生,各有自己的無奈掙扎,保不準什麼時候一個念頭就放任自己墜落,跌進無邊黑暗裡,永遠永遠都不想醒來。而我絕對不能這樣,我連那個崖邊都不可以靠近。一切脆弱,就只在今夜。

但,蝕出的大坑,可以填上;鬆動的圍牆,可以修補;悲涼的人生,卻有什麼方法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