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我的讀書心得(精選15篇)

讀後感1.26W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讀書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讀書心得(精選15篇)

我的讀書心得1

暑假期間拜讀了葉聖陶老先生的《如果我當教師》一書,對葉老先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作為一位偉大的文學家,葉老對中國文化的貢獻眾所周知,他的《古代英雄的石像》曾被收錄在中學語文教材當中。而作為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我們卻知之甚少。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髮展,回首歷史,葉老躬身從事文化教育工作70餘載,深思慎取,博採眾長,總結、提煉和積澱出豐厚珍貴的教育思想。這本書通過七個專輯分別闡述了葉老的“學校教育應當使受教育者一輩子受用”的教育本質觀;“教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的素質教育觀;“教育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教學哲學觀;“受教育的人的確跟種子一樣”的學生主體觀;“德育總跟智育、體育結合在一起”的全面發展觀;“國文是發展兒童心靈的學科”、是“應付生活的工具”的語文教育觀;”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的師表風範觀。這些教育思想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工作仍有著指導意義。通過本書的閱讀,對我的教育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啟發,使我對教育教學工作有了新的、深層次的認識。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我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幫助學生養成好習慣,培養健全的公民

葉老認為“教育”一詞,有一句話概括就是“養成好習慣”。怎樣才算養成好習慣了呢?他認為能使才性發展的是好習慣,能把事情做得妥善的是好習慣,能使公眾得到福利的是好習慣。簡單地說就是讓學生在做人做事上獲得積極的、有益的經驗,並用以指導他的生活。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成為對社會有益的`健全的公民。葉老還認為這種教育不是靠教師的指令來實現的。他認為要想使學生養成好習慣必須從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上養成學生的好習慣,而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中必然要有老師的示範作用在裡面的。老師要做到凡是希望學生去實踐的,老師一定要實踐,凡是勸戒學生不要做的,老師自己一定不做。我們常要求學生不要隨地吐痰為,要保持衛生。老師就首先要保持衛生整潔。作為班主任,早晨到校看到學生在自習,可班級地面有不整潔的地方,不是先來訓斥學生為什麼不做好值日,而是親自拿拖布把地拖好,這樣值日生下次就一定會把地面拖乾淨了再自習;看到走廊地面有紙團,我會俯身去把他撿起來,這樣學生看到了也會去這樣做了,而且會注意下次不再亂扔紙團了。這些雖然看似生活中的小事,但教育無小事,生活無小事,將來學生走在大街上就不會亂扔垃圾,公共場所就不會隨地吐痰了。所以作為教師,我必以身作則,幫助學生養成好習慣,為社會培養有健全人格的公民。

二、善於引導學生自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葉老認為:教任何功課,最終目的都在於達到不需要教。所謂的這個“不需要教”就是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師我們習慣於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讓你學的你必須會,我教給你的知識你必須要背的滾瓜爛熟。實則我們都陷入了把“學習”當做“記誦”的誤區。在葉老的指點下我才真正意識到學習決非記誦這麼簡單的事,記誦只不過是個開端,要把記誦的東西融在生活中,使它成為精神上的血肉,從而用以指導生活,這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我們都被會考和大學聯考的緊箍咒束縛著,只注重學生成績的好壞,而忽視了學習的實際功效及學習的目的所在,不免出現一些“高分低能”的學生。所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主觀能動性才是我們做教師的尤其應該重視的。我們不能總是把學生抓在自己手中不放,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動腦,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獨立判斷的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應把握好。學生自己能想得通的,說得清的,就不必教了。而當學生想不通,說不清的時候,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這時老師再加以指點,學生就會像久旱逢甘霖的莊稼一樣蓬勃生長。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善於引導學生自學,培養學生知變、求變、善變的創新精神。

三、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本書中把受教育者比作種子,確是很貼切的,種子要發芽必需要有適宜的土壤、水分、光照、溫度等等,所以要想使學生能茁壯成長,我們必需給他們提供良好的條件,充足的養份。但這還不足夠。種子發芽後,還要給他除草、除蟲,使他們健康的成長,而不至於長歪了,這樣最終他們才能成為顆粒飽滿的有用之才。所以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單純的把學生看作是隻用來裝東西的“空瓶子”而是具有生命活力的生活體。在教育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需求,要給受教育者提供陶冶品德、啟迪智慧、鍛鍊能力的種種條件,讓他們能動地利用這些條件,在德智體各方面逐步發展成長,成為合格的建設社會主義的人才。

四、教師要以身作則,作為人師表的典範

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授學生各學科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為社會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公民。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教師的言行舉止並不是簡單的事,而應該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所以教師要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不讓學生做的,自己一定不做;不讓學生說的,自己一定不說。教師要以身作則就必須要不斷修養自己的學問,修養自己的品性,才能成為為人師表的典範,才能不斷地培養出更多的有健全人格的人。

借用書中的一句話“知識學問無止境,品德修養無止境。”作為一名教師要“為人師表”就要在不斷的學習中提升自己,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師。

我的讀書心得2

書,陶冶了我的性情;書,豐富了我的知識;書,開闊了我的視野;書,給予了我人生的啟迪。以書相伴,人生就會有大不同。生活可以清貧,但不可以無書。博覽全書的人,往往知識豐富,能集眾家之所長於其身,因此能使人喜歡讀書,將使他終身受益。

雖然我們都知道要多讀書,讀好書。可仍然有一些人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究其原因,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對讀書產生興趣,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讀書不僅可以讓孩子獲取廣泛的知識,陶冶情操,還能使孩子得到放鬆休閒,緩解焦慮,調節情緒,與孩子一起讀書,既能留出一些時間與孩子共處,又能要求自己也養成讀書的習慣,一舉兩得。

經常讀書的人會思考,知道怎麼才能想出辦法。他們智商比較高,能夠把無序而紛亂的世界理出頭緒,抓住根本和要害,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經常讀書的人不會亂說話,言必有據,每一個結論會通過合理的推導得出,而不會人云亦云、信口雌黃。

讀書的最終目的當然是為了提高對人性的認識,鍛鍊心胸,逐步訓練感受幸福的能力,培養自信心,形成實踐能力。有道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因此,養成閱讀習慣將受用終生。閱讀習慣是在心靈深處裝了一部發動機,一個人養成了讀書的習慣,一輩子不寂寞。養不成讀書的習慣,一輩子不知所措。

這些年來,我讀過的書都不計其數。而且每一本書都有各自的含義,都利用了許多方式來告訴我們一些大道理與小道理,讓我們學以致用。

眾人皆知: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讀一本好書,你就能多進一步階梯,可如果你是囫圇吞棗地亂讀一通,那麼進步的階梯將會有缺陷,你的人生也將會步入另一個不同凡響的世界。

不要以為讀一本好書很難,其實這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讀書時,你要敞開你的心扉,在不同的環境下幻想書裡面的人物與場景。並非親身感受,又怎能悟理如雲呢?而且,讀書時最好不要抱著各種干擾,要做到心如止水、心無止境這八個字,在這種環境下讀書是最適合不過的了。只要你做到以上幾點,即可成功!讀書,會讓我們天天向上、永垂不朽、受益匪淺、馬到成功。

我的讀書心得3

最近我媽媽從學校圖書室借了一本《我們愛科學》這本書,我看了就非常喜歡,它內容豐富,裡面介紹了好多形狀各異的植物和微生物,還寫了一些動物的故事,還有漫畫,裡面講的是一些生活中的小實驗,最後還總結了實驗後產生的現象的原理,而且還挺幽默!讓我輕輕鬆鬆學到了知識。

讀了這本書後,我受益匪淺。我看到書裡面講了一個做小實驗的漫畫時,都忍不住跟著做實驗了。我根據漫畫內容做了一個噴霧器,步驟很簡單。首先,把一根吸管折出一個直角,在那個直角上橫著剪一下,記住不要剪斷,要剪出一個小口。在一個紙杯上倒一些自來水,不要超過小口,最好在小口下面,然後將吸管的一頭放進去,對著吸管的另一頭向玻璃吹,啊!還真的有霧了呢!後來我問了媽媽這是為什麼,媽媽在網上查了有關的資料,才知道原理是這樣的:空氣從小口迅速流出,小口附近的壓強小,容器裡液麵上方的空氣壓強大,液體就沿小口下邊的吸管升上來,從吸管的.上口流出後,受氣流的衝擊,被噴成霧狀。

《我們愛科學》這本書不僅讓我懂得了很多關於科學方面的知識,還豐富了我的生活,使我更快樂!

我的讀書心得4

第一次閱讀朱永新教授的代表作《我的閱讀觀》,感覺很開心,因為他的文章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有理論有實際,平易近人,用樸素的語言結合生活的事例闡述具有教育科學規律性的理論。朱永新教授語言自然流露,讀他的文章時常讓我反思,檢視自己平日的閱讀,使我原來混沌的思想豁然開朗,更讓我的心靈得到洗滌,認識上得到昇華。

這本書中很多觀點能讓我們產生共鳴,當我讀到“教師不僅僅是園丁,他自己本身應該是一朵美麗的花。教師也不是春蠶,教師的生命應該在四季拔節。教師的幸福也不僅僅是學生的成功,同時應該是自己的充實與成功。”我的內心十分激動,像這樣打破傳統的定義,重新賦予教師新的生命,不正是我們內心所憧憬的麼?雖然我們如此平凡,但每一天都在神聖與平凡中行走,為未來和現在工作。除此之外,老師為了向讀者說明讀書的意義所在,不是一味地用一些枯燥的`理論來說服讀者,而是通過自身經歷和一些各種各樣鮮明的例項來展現讀書的重要,所以讀到一些朱老師的觀點時,並沒有感到有些乏味,而是被朱老師平實的語言所打動,因為看似簡單的言語,其實是飽含了朱老師的心聲的傾訴,是朱老師用一種真誠的情感來讓我們讀者感受到讀書的意義。

我也很喜歡這本書裡的這句話:教師首先是一個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油鹽醬醋,他必須做好一個人,爭取做一個大寫的人,一個能夠影響學生健康發展的人,一個永遠讓學生記住並學習的人。如何首先讓自己成為一個“大寫”的人,只有通過閱讀來改變。有“讀”就有“行”,有“行”才有“變”。我們許多人讀書,以讀而讀,並不思“變”,看了朱教授的書,我們感受到了讀書的精彩,那就是一個“變”字。有教師通過讀書,改變了自己,有教師通過讀書改變了學生,改變了班級,更變革了教育。讀再多的書,不思,不行,就不能“變”。正如書中所說:讀書讓教師更智慧。通過讀書,讓我們的教育重拾往昔的智慧,續寫新的傳奇。

我的讀書心得5

《我和你》這本書只有不到130頁,我讀這本書歷時卻超三個月,一方面可能是我投的精力不夠多,另一方面是這本書讀起來很晦澀,往往需要花十幾分鍾才能看完一頁,看完之後還不知道自己是否理解了作者的意圖,所以,這個讀書分享是我讀這本書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不能說是作者的原意傳播。

三種關係三個境界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所不同的是,你和這個世界是怎樣的關係。這個關係可分為三個境界。首先是一元關係境界,活在一元關係的人,認為自己的世界就是真實的世界,自己所看到的,所理解的就是真理。一元世界極其不穩定,肯定自己的時候,興高采烈,天下無敵,而一旦否定自己,就如同世界末日,無可救藥。一元世界的人,情緒起伏劇烈,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元世界的人認死理,很難溝通;其次是二元關係境界,活在二元關係的人,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是有差別的,但是無法意識到別的主觀世界的存在。當自己的世界和外部世界發生矛盾時候,只有對方無可抵擋的時候,才會承認,並把這種差異歸結為宇宙的力量。二元世界的人,容易認同強權。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二元世界的人會出現和一元世界的人類似的情況,“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最後是三元關係境界,活在三元關係的人,既能認識到自己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差別,也能意識到別的主觀世界的存在。

現實世界,除了嬰幼兒活在一元世界,成年人很少活在一元世界。活在二元、三元世界的人很多,而即使是同樣活在二元世界或者同樣活在三元世界的人,因其納入自己世界知識的多寡,相互之間差別也非常巨大。比如都是活在二元世界的人,一個見識很少、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和一個周遊世界、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相比,之間的差距是很大的。都是活在三元世界的人,只能接受少數主觀世界的人和能夠容納無數”異類”的人之間距是巨大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進取是無限的。另外,活在哪一個境界裡的人與他取得的成就(公眾普遍認可的業績)之間沒有必然的關係,與他自己的幸福感也沒有必然的關係。那活在三元世界有什麼好處呢?好處就是更接近真實世界,韌性好,職業選擇面廣,在群體裡能更好地適應。活在一元世界的人,最可能的成就就是文學;活在二元世界的人,最可能的成就是科學研究;活在三元世界的人,一切皆有可能。一個好的管理者不大可能活在一元、二元世界。

人們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這句話本質上就對應著三個境界。“讀萬卷書”,也不過是一元世界而已。“行萬里路”則是自己的世界和客觀世界對比,必然會是二元世界。“閱人無數”則要求認識別人的主觀世界,這就是三元世界了。一個人成熟與否,看他是否能夠容納截然不同的觀點而且行動自如,這其實也是看是否進入三元世界的一個重要標準。我們經常講的“格局”,通俗一點講,可以理解為視野範圍和容納力。

我和你與我和它

人與世界常常陷入兩種境地。一種是虛無論,即宇宙那麼大,我們那麼渺小,所以不要搞什麼莫名其妙的奮鬥和研究,隨波逐流過日子就行,過一天算一天。二是自聖論,宇宙那麼大又怎樣,人是萬物主宰,能夠征服自然,創造歷史,所以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擋我者死,逆我者亡。這兩種狀態是偉大和渺小,改造和被改造的關係。本書認為這兩種認識都是極端的,是不恰當的,本書更認同的是一種平等的關係。

當我們承認別的存在是豐富的,並且全然接納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和外界的狀態稱為“我和你”,在這種狀態下,人是愉悅的、豐富的。

當我們把其他存在當成達成某種目的手段或者助力時,我們和外界的狀態稱為“我和它”,在這種狀態下,物件是具體的,人是焦慮的、匱乏的。

因為我們生活在現實世界中,所以“我和它”是常態,“我和你”是少數。但一旦處於“我和你”的狀態,人就會有極大的幸福感。

人與物和人與人

人與物的關係,取決於人的知識,同樣一個茶杯,在不同人的眼裡看到的是不一樣的,這種不一樣與茶杯本身無關,這種不一樣主要取決於看茶杯的人的知識和經歷。製造過茶杯和沒有製造過茶杯的人,眼中的茶杯是不一樣的.,使用過這個茶杯的人和沒有使用過這個茶杯的人,眼中的茶杯是不一樣的,因為茶杯發生過特別故事的人和沒有相關經歷的人,眼中的茶杯是不一樣的。歸根結底,人與物的關係,與物沒有關係,主要取決人,物沒有變,不同的人看到同樣的東西之後對映到各自世界的形象和意義是不同的。

人與人的關係,則複雜的多。一個人和另一個人的關係可以粗略地分為三類:愛、恨、冷漠。當一個人和陌生人見面之前,兩者都處於這三種狀態相疊加的混沌狀態,當其中一人顯示出愛的一面,另一人多數的可能會因為對方顯示出來的態度而將狀態也調整為愛的一面,同樣當其中一人顯示出恨的一面,另外一方也會將狀態調整為恨的一面。人與人的關係,是雙向的,因變而變。因此,我們說,世界是我們的鏡子,世界恨我們正是因為我們恨世界,世界愛我們正是因為我們愛世界,有些書也稱這個法則為吸引力法則。知道這個法則,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在事情未分態勢之前,先顯態度,這是取得任何想要結果的重要策略。比如專項活動的取勝,比如對未來的期許。轉化為具體行動來看的話,這就是我們要與人為善,鼓勵讀書的根本原因所在。

寫的也有點晦澀。

我的讀書心得6

趁著暑假的空閒,我一口氣看完了這本《誰動了我的乳酪》。

剛看這本書之際,我始終有1個疑問:這本不起眼的小書,居然是全球第一暢銷書?但隨著漸漸的深入,我終於明白了……

書中有四個主人公———兩隻小老鼠“嗅嗅”“匆匆”和2個小矮人“哼哼”“唧唧”。他們生活在1個迷宮裡,乳酪是他們要尋找的東西。有一天,他們同時發現了1個儲量豐富的乳酪倉庫,便在其周圍構築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後的某天,乳酪突然不見了!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使他們的心理暴露無疑:嗅嗅、匆匆隨變化而動,立刻穿上始終掛在脖子上的鞋子,開始出去再尋找,並很快就找到了更多的乳酪;2個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對變化卻猶豫不決,始終還停留在已經消失的美好回憶中。他們抱怨著,無法接受乳酪已經消失的殘酷現實。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唧唧終於想明白了,穿上跑鞋,重新進入漆黑的迷宮,並最終找到了更多更好的乳酪,而哼哼卻仍留在原地,一無所獲。

“乳酪”是個比喻,代表著我們最想得到的東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錢、幸福、健康……

我們生活在這樣1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人們時常會感到自己的“乳酪”在變化。各種強烈變化和心理衝突,使我們常常在各種各樣的變化中不知所措,追問著誰動了“我的乳酪”,抱怨著上帝的不公平,面對不了新的生活,陷入煩惱之中難以自拔。生活的迷宮是多麼的大啊!當遇到突如其來的變化後,為什麼一定要沉浸在失去的痛苦、失望的無奈、決定的兩難中呢?趕快找到自己的“鞋”,隨著“乳酪”而變化,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這樣才會發現更多的“乳酪”。

從這本書中我還認識到變化是一種必然,而應該做的是,是在最大變化發生之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古人所說的“居安思危”就是這個意思吧?

以後的我,一定要擁有嗅嗅的靈敏嗅覺和匆匆的敏捷行動,並學會像“唧唧”一樣不斷調整自己的心理,獲得最好的心境去奮鬥。

我的讀書心得7

小說敘述了飽嘗人間辛酸的阿廖沙,抱著進大學讀書的理想來到喀山,但他的大學夢很快就破滅了。不久就參加了祕密的革命活動,貧苦的生活使他在伏爾加河流浪,和搬運工人、小偷、乞丐生活在一起,向工人們傳播革命理想,參加了大學生的祕密組織,鼓勵工人罷工等,這所所特殊的大學—社會大學為他展現出一個越來越廣闊的世界。

作者是一個孤兒,沒有人給他呵護,沒有人給他引導,獨自成長在一個底層世界,他大敞著年幼的心,睜大眼睛觀察周圍的一切。他的觀察不成體系,甚至雜亂無章,但就是這樣的觀察使他倔強地成長了起來。作者從小善良懂事,當他來到喀山,寄住在一個貧困中學生家裡。他會很早發現這位可憐的媽媽的廚房哲學,分給他的每一塊麵包,在他心中都“如岩石般沉重”,由此他決定“出去找點活兒幹,自個兒養活自個兒”。在暴風驟雨的日子裡,躲在廢墟底下的大地洞裡,他頓悟“上大學——美夢而已”,而他又動情地寫道:“這個地方令我永生難忘,它是我的第一所大學”。

這是他在喀山的第一個成長片段。面對苦難的生活,他沒有一點抱怨,他的善良的心充滿了感恩和希望。他知道苦難的日子很漫長,他對自己說:“苦難的日子裡我變得更加堅強了,我並不奢望他人的救渡,也不渴求偶然的好運降臨,生活環境越艱苦,越能磨練人的意志,增加人的智慧,這個道理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年少單純,在苦難面前,他更深切地覺察出的是苦難帶來的無與倫比的財富!作者從小渴求新知,追求自由,立志拯救受苦受難的人民,為了追求他心中那個不太清晰卻十分美好的前程,他邁力地積極探索。但成長中的人的招架能力畢竟有限,各種各樣的思潮向他湧來,而他也越來越發現真正的生活現實。浩浩人流中的大多數人都遵循著狹隘的生活準則,先進分子的努力甚至不堪被捲入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的糾纏中,他在這個旋渦裡情緒波動,驚恐莫名。

紛繁的意念衝撞著他,無論如何也抓不到真正的要點,他覺得“我就像被什麼人拖到了一個陰暗的角落,讓我飽覽了大千世界的假、醜、惡,我受夠了”。這種混亂竟讓他下了自殺的決心——也許永遠的'退出是最好的解脫——但他沒有成功,他還要活下去,並且要好好地活。幾乎每個人都有陷入混亂甚至瀕於崩潰的時候,告訴自己,這決不是終點,耐心堅持,耐心同周圍的環境交流,總會找到突圍的出口。沒有不止息的風,就看自己能不能頂風前行。穿過這段惡劣的天氣,就邁上了成長高樓的新一層。

?我的大學》作為回憶性的自傳體小說,故事情節簡單,並且很明顯,小說的內容和結構的組織與安排亦沒有經過謹慎細緻的構思揣摩,彷彿缺乏一定的有機性和完整性,然而,正是這些看上去存在的缺陷煥發著強烈的感染力,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作者用簡潔優美的言語勾勒他的成長片段,在其中我們感到濃濃的真實和那些在灰色的環境中閃耀出的感人的光輝。高爾基在他的大學裡無情地吸吮著社會發展創造的各種財富。在病態社會裡的毒瘤完全沒有腐蝕掉他童年歲月裡的思考著。高爾基的生平教會我如何從容鎮靜地去面對人生的危機與挑戰;我受到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心靈如雨後的晴空,清新、明淨,一片蔚藍。

我的讀書心得8

一直都有這樣一種習慣,那就是:如果讀到一本好書,就會關注此書的作者,然後不自覺地去找尋、閱讀他的其他著作,比如讀《少年我心》。如果說 《登天的感覺》是在偶然下讀到的,那麼《少年我心》則是在看完《登天的感覺》後,有意識的去找嶽曉 東 博士的其他作品的很必然的結果。如果說讀《登天的感覺》會讓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心理諮詢,那麼《少年我心》則幫我們更好的去了解一個人,理解一個人,在諮詢中,有一項很重要的技術叫“同理心”,我把這簡單的理解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認為只有對學生、對你的來訪者的心理髮展有了瞭解,才能更好的理解,才能做到真正的“同理心”。《少年我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一個人成長的心理變化……

《少年我心》是一個心理學家對自己的成長回顧所進行的分析,在這本書裡面,他可以告訴我們怎樣做人,怎樣交朋友,怎樣扞衛自己。可以說是人生的每一段經歷都包括了。我讀後,對我有著很大的感觸。

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離不開鍛鍊,每一次鍛鍊,恰好就是能力的增長。鍛鍊的越多,經歷的挫折越多,你自己更會心胸寬廣,能力強,也懂得了處世之道。

這可以說是我讀完這本書後,我自己的一個總述。在眾多的篇目中,《找啊,找啊,找朋友》這一章節,我記得最好了,給我的印象也是最深的。

做人,只是吹毛求疵,挑三揀四,是不會有什麼好朋友的,侮辱,詆譭他人,同樣不會有好結果,只要尊重悅納別人,才是真正的交友之道。這就是這一章節對我的.啟示。

《少年我心》是一個心理學者對自我成長的回顧與分析,是嶽曉 東 博士的又一本極具特色的心理學通俗讀物。我覺得它簡直就是簡明版的《兒童心理學》。作者以優美的筆觸、幽默的語言,生動地記敘了自己在中國小時期的30段往事,展現了一個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困惑、彷徨和歡樂。而且該書每篇紀事的後面都加入了一段精闢的心理分析,深入淺出地道出了青少年時期的種種心理變化的緣由,令人深受啟迪。還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做心理分析過程中,藉助故事道出了許多人生的深刻哲理,引人入勝而又發人深省。

我的讀書心得9

“黃昏時,我已背起鋪蓋卷,走上了靜寂的白楊夾道。在我的身後,是紅瓦房和黑瓦房,是永遠的紅瓦房和黑瓦房。”

這句話出自於曹文軒所寫的《紅瓦黑瓦》這本書。我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了主人公林冰對於油麻地中學的留戀都顯現在了字裡行間裡。

喜歡曹文軒的書,喜歡《紅瓦黑瓦》,不僅是因為它的語句優美,回味無窮,更是因為它把每一個人的形象都展現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

林冰羞澀、善良,寫作文是他的拿手好戲,而且他還擁有著一些性格各異的朋友:熱愛勞動的謝百三;大方的馬水清;熱愛籃球的劉漢林;小肚雞腸的趙一亮;蠻橫無理的喬桉;溫柔的陶卉;活潑可愛的夏蓮香;知書達理的艾雯……這些人物接二連三地出現在你的視野裡,躍然紙上,會說,會笑,而我的心情也有起有伏。

當我看到夏蓮香的爸爸毒打夏蓮香的時候,我覺得很氣憤:為什麼女兒不肯嫁給自己理想中的人就逼著她嫁?結婚就是要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只是一廂情願有什麼有啊!再說了,這樣毒打女兒不會讓她改變心意,而是讓她的身體受傷,和爸爸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當我看到趙一亮家著火時我吊著膽子忘下看,希望趙一亮和他的家人都沒事啊!直到我看到他沒事的時候,我心裡的一塊石頭才落地了。

看了這本書,我明白了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我們要正確看待別人的優點和缺點,不能在某一項比不過人家就嫉妒人家,應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也不能因為別人的缺點而笑話別人。就比如說我們班有位同學,他的學習成績很不好,總是拖我們班的後腿,因此同學們都嘲笑他,但我不這麼覺得:他一定也有他好的一面,比如說他很樂意幫助同學們,願意為班級服務。我認為每個人都有缺點和優點,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無缺的。所以我們應該尊重他,而不應該嘲笑他。

合上這本書,我明白了許多許多……

我的讀書心得10

書,像一盞燈,指引我們向前。沙士比亞說過:”書是人類的營養品。”沒有人不吃營養品,也就是沒有人不讀書。

最早,我讀的是故事書,故事書把我帶到多姿多彩的故事情節裡,有時候我會悲痛,有時候我會開心,有時候我也會升起同情之心,書中的故事深深地將我吸引住了。作文網

隨後,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又迷上了歷史書,《中華上下五千年》使我明白了五千年的歷史。從炎黃部落到此刻繁榮的國家,從夏商周青銅時代到此刻的興衰榮辱,一次次驚心動魄的戰爭,一個個震驚天下的發明,造就了我們民族的歷史。

讀了這些書後,我寫文章的.水平提高了一些,有一次放暑假,教師讓我們寫作文,我寫了一篇《我的外公》,文中寫了我的外公很勤快,縣水文站的領導看中了他這一點,特地將水錶監測儀安在了外公家門前,讓外公每一天負責看水位的高低,並及時將水情報告給縣水文站,於是,外公不管亂風下雨,都像一隻勤勞的蜜蜂,天天及時看水位,及時將水情報告縣水文站。這篇文章被教師貼在了牆上,我的心裡像是吃了蜜一樣甜,開心極了。

讀書讓我學會了積累,學會了寫作文。寫作文讓我明白了:作文必須要寫真情實感,還要多觀察身邊的一切事物,因為這樣才能夠寫好作文。

讀書使我歡樂,我還要多讀書、讀好書、愛讀書。

我的讀書心得11

我看了一本書《少年兒童百科全書之社科人文、地理卷》。

在這本書裡印象最深的是《貧富差距》。

世界上有些國家比較富裕,也有的國家非常貧窮。而且貧富國家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按人均收入的比率來計算,在20世紀60年代,人均收入第五位的國家與倒數第五位的國家之間的比率是30:1;而今天,比率已經達到了80:1。另外,在世界各國,不論是富國還是窮國,國內的貧富懸殊也很大。

那些最富裕的國家都有發達的工業和服務性行業,能夠滿足人民的各種生活需要。這些國家可以自己生產國內所需要的產品,或提供各種服務;也可以通過向其他國家輸出商品,利用賺取到的'外匯從別國輸入產品或服務。在較貧窮的發展中國家,人們所生產的糧食僅能夠維持自身的生活。如果再遇到疾病或自然災害,甚至連基本的生活也難以保證。

最近幾年,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很快。這些國家的出生率非常高,這意味著將有更多的人需要吃飯。

難怪最近會有金融危機發生呢,原來是這樣啊,那以後我可在不能浪費糧食了,不能再見什麼買什麼瞭如果每個國家都這樣,每個人都這樣,那就不會有金融危機了,今天你做到了嗎?

我的讀書心得12

《傲慢與偏見》是奧斯汀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一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說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這部社會風情畫式的小說不僅在當時吸引著廣大的讀者,時至今日,仍給讀者以獨特的藝術享受。

奧斯汀在這部小說中通過班納特五個女兒對待終身大事的不同處理,表現出鄉鎮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少女對婚姻情問題的不同態度,從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觀:為了財產、金錢和地位而結婚是錯誤的;而結婚不考慮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對為金錢而讀完奧斯汀的這部著作,沒有我買書時的那種期待,在讀書時就知道她的這部作品很是有名,現在才一賭它的風采,看完了卻沒有期待時的那種感覺,這或許就是所說的希望與希望往往是成反比的吧!

在《傲慢與偏見》中寫了四樁婚姻,女主人翁簡和伊麗莎白正如現在的電視劇劇情一樣,先苦後甜,她們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家庭和出身,但是卻能博得有錢紳士的寵愛。簡的大方得體,寬容忍讓使她擁有了和賓利這一份美滿的婚姻。而她的妹妹伊麗莎白卻用自己的冷靜、聰明與理智贏得了達西的真愛。她們有一個共同的'愛情觀就是:做什麼都可以,沒有愛情千萬不要結婚。正如書中一開場就說到的那樣:一個家財萬貫的單身漢,必定需要一位太太,這是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賓利和達西這兩個家財萬貫的男人再次把這一真理詮釋的淋漓盡致。

在這四樁婚姻中還有一樁很不被大家稱讚的婚姻,這也和那兩姐妹的愛情觀完全不同的盧卡斯,她既不看中男人,也不看中夫妻生活,結婚只是她人生的目標。同樣她也會被我們這些人看作她也擁有一段幸福婚姻。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們看到的往往是表面現象,正如盧卡斯和他的愛人一樣,相互間沒有感情,只有夫妻間的彬彬有禮,儘管如此他們的生活也正如別人所看到的那樣,和諧、幸福、美滿,但這其中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真正的滋味。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像盧卡斯這樣的婚姻不在少數,儘管現在人們的個性意識很強,可是往往在現實面前他們還是選擇瞭如盧卡斯一樣的生活,我自己也想過去過那樣的生活,至少自己不會為家人朋友的不悅而擔心,可自己選擇外出打工,就是想擺脫被束縛的生活,我不想再做一個在別人看來很聽話的人,我想做回真正的自己,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許我的選擇在他們看來是那麼的不如意,可我相信自己的選擇,也無悔自己的選擇。

我的讀書心得13

當我們認真地閱讀一本書的時候,理解裡面的一些實用的方法,真的可以直接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來。

今天我在閱讀的時候,看到了書中的一個例子,講的是一個人很容易被他人所影響,情緒容易被激怒暴躁。就像有一個他所討厭的驕傲自大的人指責他,於是他就憤怒了,導致一整天的心情受到影響。

後來有人教給他一個方法,那就是學會分析。當那個令他討厭的人指責他的`時候,這是一個事件的起因,而他被激怒,是因為他覺得對方很討厭,沒資格說他,從而出現了後來生氣的這個結果。而他要改變的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認清一個事實,對方是不是真的是驕傲自大的人,還是是自己的偏見,自己主觀認為?如果對方是真的就是一個驕傲的人,那這樣的人指責你,你有什麼必要跟他一般見識呢?

而且,你要考慮他指責你的事是不是真的有道理,還是無理取鬧,如果真的有理,那不就是給了你一個改正自己的機會嗎?要是沒事找事的話,不就不用理會他了嗎?

如此這般一想,是不是就不一定會生氣了。

看到這個事例的時候,我也想到了平時生活中自己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然後就是一個人生悶氣,現在想這是極為愚蠢的行為,而是要學會去思考和分析,從而改變自己的心態。這也是在這次的閱讀中,我所學到的。

我的讀書心得14

讀書是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杜甫也曾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還有許多名人都說過關於讀書的名言。由此可見,讀書多麼重要。

書,賦予我知識,賦予我智慧……讀書給了我各種情緒。當我讀到《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我為小女孩那悲慘的經歷,暗暗流淚;當我讀到《海的女兒》時,我又為七公主的為愛犧牲,卻無法與心愛的人在一起時,感到心痛;當我讀到《狼王夢》時,我為紫嵐為了讓孩子完成她丈夫的遺願而失去了孩子和自己的生命,我便感到不值;當我讀到《狼牙山五壯士》時,我便為五壯士的壯舉,而淚流滿面;當我讀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時,喂,父親的那種無私的愛,而敬佩……

書,能給我酸甜苦辣。當我因讀書而落淚時,便是酸;當我因讀書,而被表揚時,便是甜;當我因讀書,而被批評時,便是苦;當我因讀書,而耽誤什麼事時,便是辣……

書是有價的,但又是無價的`。世界上的書這麼多,價錢從幾元到幾百到幾千,各不相同,可他們記憶體的知識卻是無價的。書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就不言而喻了。

歷史上有很多名人都說過關於讀書的名言,的確,書對於人真的是太重要了。沉淪的人可以因一本書,變得熱愛生活;心中充滿黑暗的人,可以因為一本書,讓自己的心頭充滿了光明……

讓你在書海中遨遊時,有梅花鹿在草原上跟你一起奔跑,有小丑魚在蔚藍的大海里和你游泳,有蒼鷹在無邊無際的天空裡飛翔……讀書是快樂的,是美好的,是幸福的,讓我們一起享受讀書的快樂、讀書的美好和讀書的幸福吧。

我的讀書心得15

書籍,是知識的寶庫,讓我們變的博學多才;書籍,是五彩繽紛的萬花筒,教會我們品味生活;書籍,是大千世界的縮影,讓我們看透世界;書籍,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讓我們回味無窮……

我們都喜歡讀書,但怎樣讀書才能有所收穫呢?我願意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讀書前,我會準備一隻熒光筆,一個本,一隻黑筆,一把尺子,把東西放在一邊。再找出自己想看的書,開始閱讀。讀書時,我總是用熒光筆把優美的句子詞語劃出來,再認認真真地摘抄在本子上,這些詞語和句子在我寫作文的時候可是提供了大幫助。同時通過這樣的方式我還認識了很多生字,字也寫得越來越漂亮了。我讀書的時候不像有些同學囫圇吞棗,而是一字一字地讀,一邊讀一邊思考,一邊想象。當然有時我也會碰到讀不懂的地方,或不懂的`字,我總是儘快去查字典、上網查資料,實在搞不明白就請教父母和老師。我讀書的時候經常給自己提一些問題,帶著渴求答案的心情去讀書就會更投入了。書籍以它獨有的魅力吸引著我,薰陶著我,感染著我,載我揚帆起航,帶我搏擊風浪,伴隨著我的成長。希望我今天的發言對大家會有所幫助,讓我們與書作伴,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