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阿咪》讀後感

讀後感1.49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阿咪》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阿咪》讀後感

《阿咪》讀後感1

豐子愷的人生像極了明人洪應明《菜根譚》中人生滋味的最佳註解:“濃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經歷了起起伏伏的半世坎坷,對於豐子愷來說,唯有阿咪相伴讀書、腳上兩團白象遺孤的日子,才最是醉心吧。然而對於明清文人“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警語,曾經在抗戰爆發時攜一家十幾口輾轉各地、顛沛流離數年,不用說豐子愷比誰都能更解其中味。

據豐子愷先生所言,他家的“白象”是幾經輾轉來到他的身邊。先是跟隨段老太太逃難,後來又在豐先生次女家暫居,後被豐子愷帶回杭州,終於在西湖之畔謀得定所,成為先生家的愛貓。“白象”確乎備受豐子愷寵愛,從《阿咪》一書的扉頁圖中就可見端倪。這是一副大家都熟悉的照片,豐子愷正手捧書卷,神思凝然;而其戴著氈帽的頭上,“白象”赫然伏在上面,也是天工奪巧,小小的身軀蜷作一團,正夠帽子的圓周一圈。豐子愷雙眸掠過文字,腦中風起雲湧;白象似乎也跟主人一起讀史閱世,然而縱使眼前滄海桑田,這隻小生靈只是淡然和慵懶。

《阿咪》也是豐子愷此書中的一篇同名散文。據說此書首次蒐羅了豐子愷散見各處的寫貓、畫貓之作,我想這不僅是與愛貓人共賞,更多的`還是與淡然處世,又一往情深不改初衷的人們分享吧。全書分為“寫貓”和“畫貓”兩部分,三篇寫貓講述白象、阿咪等各個主人公的前世今世,娓娓道來不無深情,“淺語皆有致”;第二部分描畫貓圖百餘幅,豆棚瓜架,茶餘飯後,閒散之時,奔波之際,人們的生活百般變化,內中的心境五味雜陳,然而日子仍然是一天天重複著,阿咪們還是淡然出沒於廊間牆角,就像太陽每日照常升起,星辰日夜輪轉不休。所以,亦是“淡描皆有味”,亂世與貓之語,真應了蒲松齡那句“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唱鬼詩”。豐子愷的畫當然是寥寥幾筆勾勒小場景、小樂趣,講述小事甚至是瑣事,太陽底下並無新事,然而寥寥幾筆將中國人的生活窮形盡相,寥寥幾筆又讓筆者浩渺心事無所遁形。

當然,我們更愛那種靜與不變。豐子愷有篇回憶童年的文章,養蠶、釣魚……一切都是那麼有情有致,但是先生驀然回首間,卻又愁眉苦臉了:養蠶其實是戕害生靈,釣魚也是生殺予奪,為什麼我們童年的快樂,偏偏都是建立在這些生靈的痛苦和死亡的基礎之上呢?因此,《阿咪》中,貓與人同處瓜田李下,那一枝瘦梅疏影橫斜,那一片芭蕉佇立庭院,而人與貓盡日徜徉其間,於先生來說,是“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更是“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了。

《阿咪》讀後感2

初識豐子愷先生,其實是在小時候看報紙的時候,具體已記不清,只曉得當時報紙每週的藝術專欄,都會刊登一些畫作,其中有一期就刊登了豐子愷先生的畫作。當時的我還小,不太懂畫畫這方面的東西,只是很自然的就被那些畫作所吸引了。寥寥數筆,就勾勒出了一副生動的畫,顏色也十分鮮豔,看著十分親切自然。於是就記住了豐子愷這個名字。

可惜老先生的畫作在當時那個沒有網路的年代,並沒有那麼好找,再加上我年紀較小,也沒有什麼自己逛書店買書的錢,就一直擱置了下來。

直到今年,偶爾在豆瓣的《一刻》上,看到了有人推薦新星出版社整理新刊的《阿咪》,才有機會買到老先生系統的畫集。

整本書不是很厚,裡面只有短短的3篇散文,分別是《白象》,《貪汙的貓》和《阿咪》。只是作為書名的阿咪卻是篇幅最短小的一篇。

這三篇文章,都詳細描述了養貓的快樂與煩惱。不過總的來說,還是快樂大於煩惱的。不然,老先生也不至於在白象死後,又縱容女兒們收養那些貓兒了。

這幾篇文章,都沒有什麼過分華麗的辭藻,只是用最平實的語言,描述了生活中和這些貓兒相處的場景,卻描寫的十分溫馨感人,好似這些場景都歷歷在目,真的看到了那些惱人的貓兒們給主人們帶來生活的煩惱,卻也因為有了貓兒們,拉近了人與人彼此間的距離。看了讓人忍俊不禁。

三篇散文後,都是豐子愷的畫作,編者把它分為了幾個篇章,不過從老先生自己的.配文來說,未必會如此劃分。那些場景所描述的主角,大多是他的女兒們,還有生活中的小夥伴們,並不是那隻貓咪,不過,不管畫的主體是誰,都可以看到角落裡有一隻貓咪安靜的窩在那裡,好似一個從容淡定的看客,置身事外,卻從不錯過任何場景的主兒。

對於繪畫水平如何,我這個半吊子不太好評價,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每當看到豐子愷先生的畫,都會感覺他畫的東西是那麼的貼近生活,好似那些事兒真的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真的可以看見似的。

所以總是有句話,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在我看來,確實如此。只有貼近生活了,才會讓人產生共鳴,只有產生了共鳴,才會吸引人真真切切的看下去。、

雖然我不是個貓奴,但是看了本書,卻可以理解了養貓人對於貓咪這種又愛又恨的矛盾態度了。愛的時候,貓咪可愛安靜溫順,簡直集中了所有讓人喜歡的因素。恨的時候,奸詐狡猾自私,讓人恨不得打之。

封面上,有這樣一句話,“小時候,老時候,亂世或昇平,貓兒相伴看流年。”

想必,養了這些小東西,也給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吧。

《阿咪》讀後感3

朱自清在《子愷漫畫》的序中表白:“我們都愛你的漫畫有詩意,就如一首首的小詩——帶核的小詩。你將詩的世界東一鱗西一爪地揭露出來,我們就像吃橄欖似的,老覺得那味兒。”

讀豐子愷的《阿咪》,突然想起好早之前看到的這話來,他的畫的確就是朱自清所說的這種感覺,像是一首首詩歌,緩慢、悠長,餘味不絕。

這本書就“寫貓兒”、“畫貓兒”兩部分,寥寥文字把一個愛貓人的形象躍然紙上,而“畫貓兒”那部分的畫作,有關於貓咪與自己生活的點滴,一幅一幅讓人看了既忍俊不禁又心潮起伏。而“畫貓兒”這一部分又細分為五個類別,把貓和兒童、貓和生活、貓兒和心事、貓自己的狀態等等都描繪得意味深長。

文章不過三篇,畫兒也就百來張,是本看似很輕薄的小書。但其文其畫,無不透露出一種趣意盎然之感,真摯、認真、可愛。同時也通過與貓有關的這些故事看出豐子愷先生對人對事的些許態度來:豁達、熱忱、安逸。像是一個世外高人,雖也被俗事纏身,但卻超然之外,甚是可親可愛。而他的`筆下萬物皆有情義,從這些與貓有關的畫中就能窺知其實了。他筆下的貓可愛、調皮、靈氣逼人。而與貓兒戲耍的孩童們也天真活潑,煞是可愛。寥寥幾筆一個場景就自然而然勾畫而成了,而背後似乎也有很多欲言又止的故事讓讀者自行去想象。貓也不再是主角,只佔據小小的角落,但卻也讓人感覺那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貓在他的筆下,不再是簡單的動物,彷彿就是融入他骨血的孩子一般。

尤喜歡“花時與月時,心事貓兒知”那部分的畫作,貓兒與心事,貓兒知心事,女子的相思、哀怨、悵惘,獨自一人時的難過、寂寞、孤單,陪在身邊的唯有貓兒,它不會說話,但是畫作中的女子不論是倚樓望明月,還是獨坐聽風雨,旁邊的貓兒想來都是懂得的吧。而它能給的安慰就是無聲的陪伴了,也是最長情的陪伴。直到過了青春期漸過去,再看這些畫作的時候,彷彿覺得畫中的女孩子就是自己一般呢。在最煩悶苦澀的青春期,有一隻貓兒陪伴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呀。應該就像是雷電交加暴風雨就要來臨之時黑暗中響起來的那句“別怕”吧,有鎮定人心的力量

豐子愷先生的散文好,雋永自然;畫作也好,簡潔質樸。像是天邊的一片捲雲,自有深意,看似簡單,卻內涵豐富。而貓兒也許是最能夠與他那慵懶的生活氣息想貼近的動物。雖生在動盪的歲月,經歷過諸多苦難,然他的文章、畫作裡盡是怡然自得地田園生活氣息,沒有痛苦,沒有掙扎,哪怕有那麼一絲悵惘,也像是春日小雨,雖纏綿,卻不惱人,一絲幽怨之後是燦爛的彩虹。

而《阿咪》這本書,裝幀排版紙張都讓人感覺舒服,尤其是封面用紙,磨砂工藝,營造粗糙的質感,而內裡,讀著讀著,畫作上的貓兒似乎跳到了懷裡來了。這會是我以後會時常翻動的書了。攪得我都想要養只貓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