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呼蘭河傳》讀後感【精】

讀後感9.52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呼蘭河傳》讀後感【精】

《呼蘭河傳》讀後感1

這世上有一本書。它如詩,如畫,如歌。它既幽默,又諷刺。這本書叫《呼蘭河傳》。這世上曾有一位女作家。她孤獨,敏感,矜持而又倔強,天才而又短命。她叫蕭紅,現代著名女作家,《呼蘭河傳》的作者。這個假期我有幸拜讀了這本書,而這本書也使我感受頗深。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最後一部著作,也是她流傳最廣的一部經典之作。蕭紅通過自己對兒時的點滴回憶,用自己輕盈細膩筆調把我們引領進呼蘭河這個落後,迷信的小村子裡。書裡的呼蘭河到處都顯得那樣蕭條: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畫面,灰色的人生,灰色的人性,烏雲蔽日,看不到一點陽光。人性的殘忍和無情,令人髮指。整本書佈滿了灰色的'色彩,那樣淒涼。那些因人們的無知,迷信所發生的悲劇,令人痛心疾首卻又無可奈何。

還記得老胡家的小團圓媳婦,12歲,正是花一樣的年紀,本該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她,卻成了一個陌生人家的童養媳,一個人孤獨無助的在陌生的環境裡生活,動不動就會遭到婆婆的一頓毒打,只要婆婆一有不順心的事,小團圓媳婦就遭了秧,在她婆婆的眼裡,她的命竟然比不上一隻雞,一頭豬,多麼可悲﹗但在舊中國又有多少與小團圓媳婦一樣的無辜少女?她們生活在這個封建社會的最底層,承受著非人的虐待,與其說小團圓媳婦是被嚇死的,不如說事舊中國封建社會的殘酷和無情讓她匆匆離開人世。

蕭紅說她的童年是快樂的,但也是寂寞的。她有祖父,在園子裡和祖父一起幹活,一起玩耍,度過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但她又只有祖父,母親的冷漠,父親的頑固,使蕭紅在祖父去世後,對這個家庭沒有一絲留戀和感情!

《呼蘭河傳》是蕭紅作於20世紀40年代,這本書描寫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呼蘭小鎮風土人情,但它也表現了那個時代的中國的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實,表達了蕭紅對舊中國封建社會的否定與不滿。

“他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輕鬆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可是,仍然有美,即使這美有點病態,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這是著名文學家矛盾對《呼蘭河傳》的評價,讀完這本書你也會久久地沉浸在那個灰色的年代,灰色的世界和那個年代的悲哀和殘酷。

《呼蘭河傳》讀後感2

在閱讀《呼蘭河傳》這本書時,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馮歪嘴子。在小說的前六章中,小團圓媳婦、有二伯、老廚子等人物無不反映了封建社會對人精神的蠶食,讀來讓人的心一點一點地沉重;可是在第七章,作者描繪了一個與他人截然不同卻又藕斷絲連的馮歪嘴子,他成為了灰暗的呼蘭河城上一抹亮麗的顏色。

馮歪嘴子與其他人物藕斷絲連,是因為他本質上和其他人並沒有區別:作為一個小磨坊的磨倌,他娶妻生子後無處安身,妻子死了他不得不獨自拉扯兩個孩子。他和其他人一樣逆來順受,像是低等的植物一樣生存。但是他非常明顯地區別於其他人的一點是,他改變了自己對生活的態度:當別人面對打擊都已經麻木的時候,他仍以積極的態度迎接挑戰;當其他人只著眼於當下的苦難時,他卻帶著美好的願望憧憬未來;當其他人面對絕望只表現出絕望時,他卻能從絕望中找到希望。別人嘲笑他的命運,他不當回事,反而使別人感到恐懼:這樣活著是可能的嗎?世界上有這東西?

有的,當然有的。正是這種積極面對人生的態度,才使我們擁有了如今的美好生活,才使我們沒淪落到與麻木者為伍的地步。積極是麻木這塊廢墟上生長的薔薇花,歷代各種各樣的人都在堅守它。

比如,在雨果所著的《巴黎聖母院》,卡西莫多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生來就奇醜無比的他遭到了眾人的拋棄與厭惡,被主教收養寄住在聖母院裡。儘管命運對他如此不公,他仍有顆積極追究美的心,最後因為追求所愛之人而死。卡西莫多美麗高尚的心靈最終勝過了他醜陋的外形。

再比如蘇東坡,身為大文豪的他仕途卻一再受挫,接連遭貶。可蘇東坡並未像柳宗元那樣被懷才不遇所困擾,相反,他懷著積極樂觀的心態寫詩自勉,不論在怎樣的困境裡都在為百姓服務:修建蘇堤、烹飪東坡肉、練書法,併成就了一代文豪的佳名。後世學者評論到:蘇東坡的文化已經根植於中華文化,若將它兩根拔起,中華文化將千瘡百孔。

一段積極的人生是思想荒漠上的一朵薔薇,它不僅出現在呼蘭河城裡,在聖母院裡或蘇東坡身上,它早已根植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積極地面對生活,為這個世界增添一抹生機。

《呼蘭河傳》讀後感3

一座普普通通的城,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一段普普通通的故事。

在這座再普通不過的小城裡,有兩條從南到北五六里長的街,再就是有些小衚衕,街上為人而做的設施不多——幾家碾磨房,幾家豆腐店,一兩家機房、染缸房,東二道街上唯一的文化設施是兩座國小校,西二道街還有一個設在城隍廟裡的清真學校。東二道街還有一個赫赫有名的、全城引為光榮與驕傲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在這裡上演了一幕幕讓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劇。

在這群普普通通的人中,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別緻之處,但他們都是有一個共性——他們對生活都抱著麻木不仁的態度,生老病死皆聽天由命,卻對於鬼神有著極大的依賴。在他們之中,又有幾個再普通不過的人生。團圓媳婦的悲慘故事,馮歪嘴子的輿論人生,有二伯的“絕後”傳言,這些在這座小城裡都是大家習以為常卻又愛作為飯後談資的東西,是這群“混日子”的普通人裡典型的例子。

在這一段普普通通的故事中,主人公總是愛和她的祖父享受這座小城裡的閒暇時光,後院總是“我”的快樂源泉。除此之外,大泥坑、豆腐店、染缸房、漏粉店也都是充滿著故事,日復一日,每日似乎都沒有什麼新奇的地方。

但是,這樣普通的三者在蕭紅筆下,相互碰撞,又生出了令人難忘的新穎。整篇小說樸素流暢,宛如你與作者在一個美麗的繁星當空的夜晚,聽她娓娓講述著呼蘭河—她美麗的家鄉.儘管悽婉,儘管優鬱,卻仍然美麗得動人。恰如茅盾所言,比象一部小說更為誘人。

除了那些看似普通的日常故事,令人難忘的還有蕭紅不一樣的筆觸——呼蘭河這座普通的'小城擁有著不普通的美景。呼蘭河的火燒雲特別的奪目耀眼,照得小孩子的臉是紅的,把大白狗變成紅色的了。紅公雞變成金色的了,黑母雞變得紫植色的了。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紅堂堂、金洞桐、半紫半黃,半灰半白合色、藺萄灰、大黃梨、紫茄子……真是色彩繽紛,絢爛至極。不僅那晨景圖,火燒雲,不僅那園子的蝴蝶,小白菜,狗尾草……使我歷歷在目。

就這樣,我記住了這座有著不同的人情風俗的小城——呼蘭河城。

《呼蘭河傳》讀後感4

晚一已過,火燒雲就上來了。照看小孩子的臉是紅的把大白狗變成紅色的狗了。紅公雞就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喂獵的老頭兒,往牆根上靠,他先盈盈地看著他的阿匹小白豬,變成小金豬。”

這樣一幅絢爛溫暖的晚霞圖是兼紅的《學蘭河傳》最初打動我的地方。蕭紅的解是一位善於描寫的高手,她總是會用最簡單樸素的語言來為自己的童午“繪畫”,繪出一幅幅雖並不生動甚至有些單調但純淨、真實、自然而富有回憶的畫面。寒令的被凍結的東北大地,蕭條的並不算熱鬧的呼蘭城帶給居民福利帶給孩子們樂趣的泥坑於小吃推上的麻花、豆腐,大街上流動的車馬牛羊;攔漫多姿的光燒雲,天空中飄著的燕子蝴蝶,菜園裡結著的大黃瓜大樓瓜:祖父教的唐詩。我家荒涼的大院子。忠誠的黃狗,噴香的苞術;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這一娘娘廟會。

這一切的一切,不管是呼蘭河城的一街一道還是大自然的親切饋贈是延續百年的傳統習俗,都把讀者帶回到了自己的`重午,滿滿的都是對兒時的回憶。我們在感受作者筆下呼蘭河城給她童年回憶的同時想必也會不由自主的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每個人的童年都大同小青異的。不管如作者一樣的單調平淡還是你我一樣充滿趣米和歡樂都是讓人難以忘卻。無論將來我們身處何境,年華幾何,重年都會是我們第一筆不小的精神財富。

我在《呼蘭河傳》的字裡行間,還看見了孤獨的作者和破敗的宅院,可憐的小團圓媳婦和她被折磨致死的故事,一貧如洗的有二伯和他非同尋常的經歷,勇敢無畏的馮歪嘴子和他樂觀向上的精神……

我們這一生為什麼而來?我不禁思索。為磨練意志而來,為學習知識而來,為追求幸福而來,為改革創新而來,為中華騰飛而來。如果想做到這幾點,就先得明白生命的意義,就要像馮歪嘴子那樣樂觀、堅韌、勇敢、頑強、敢於同命運抗爭,要有“人人平等”和不貪小便宜、不好假面子、不受誘惑、除舊革新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也會對得起先輩們的流血犧牲、艱苦奮鬥。

這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景畫,一串悽慘的歌謠!

《呼蘭河傳》讀後感5

前幾天我有幸讀了“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蕭紅的巔峰之作《呼蘭河傳》。《呼蘭河傳》是一部回憶、自傳性小說。蕭紅以他清新自然的筆觸,描繪了東北邊陲小鎮呼蘭城的風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獨特的藝術個性,為世界文苑開出一朵美而不豔的奇葩。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這樣評價過《呼蘭河傳》:“要點不在《呼蘭河傳》不像是一部嚴格意義的小說,而在於它的‘不像’之外,還有別的東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說更為誘人的東西:它是一篇敘事詩,一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呼蘭河的生活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在作者爛漫的筆調下刻畫出一個寂寞的世界。書中的故事裡充滿了那時候人們迷信的影子,什麼海龍王啊,叫魂啊,說來說去還不是為了個大泥坑。那裡的人是蕭紅那個年代最平凡的一種人,自力更生卻擺脫不了小市民的身份,往往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人們的生活除了迷信還是迷信,如給人看病時請跳大神,嫁女兒時需得先看了生日,若是生日不好但家財萬貫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還有些扎彩鋪是為死人而準備的。人死了,靈魂就要到地獄裡去。地獄裡邊怕是沒有房子住,沒有衣服穿,沒有馬騎,於是,活著的人就要為他做這麼一套,用火燒了,據說是到陰間就樣樣都有了。怪不得成裡窮人都說“活著還沒有死了好”之類的話。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呼蘭河封建思想的受害者成為全中國的寫照。

當然故事中有好的人,不好的人,故事中的事也有好的事,不好的事,他們事後的結果,又分好的結果、壞的`結果……

自從讀過這本書之後,我知道了:人最關鍵的是要繼續生存下去,另外,還要有一種自由,就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樣,快樂的生活,每天天亮就起床,天黑就睡覺,就像小猴在森林裡玩耍,就像蝴蝶在花叢中飛舞,這是什麼?是自由,其實,也是一種享受。同時,我也悟出了許多道理,例如:不能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的做事;做事要有一定的規則和計劃;自由,是一個人的最大的需求和需要。從小,父母就應放任我們,不要做什麼事都要經過家長的同意才肯做。

愛讀書,既可以哺育你的靈魂,增長你的智識,開闊你的視野,還可以增強、提升你的寫作能力。你所喜愛的一本書就像一個朋友,一位老師、一個溫暖的家庭。

我們以一種寬廣的胸懷召喚一份真情,一份溫暖。讓震撼心靈的華彩美文,滋養我們的精神、生命於靈魂。

《呼蘭河傳》讀後感6

也不過是幾家碾磨房,幾家豆腐店,也有一兩家機房,也許有一兩家染布匹的染缸房,這個也不過是自己默默地在那裡做著自己的工作,沒有什麼可以使別人開心的,也不能招來什麼議論。那裡邊的人都是天黑了就睡覺,天亮了就起來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開、秋雨、冬雪,也不過是隨著季節穿起棉衣來,脫下單衣去地過著。生老病死也都是一聲不響地默默地辦理。

比方就是東二道街南頭,那賣豆芽菜的王寡婦吧:她在房脊上插了一個很高的杆子,杆子頭上挑著一個破筐。因為那杆子很高,差不多和龍王廟的鐵馬鈴子一般高了。來了風,廟上的鈴子格稜格稜地響。王寡婦的破筐子雖是它不會響,但是它也會東搖西擺地作著態。

就這樣一年一年地過去,王寡婦一年一年地賣著豆芽菜,平靜無事,過著安詳的.日子,忽然有一年夏天,她的獨子到河邊去洗澡,掉河淹死了。

這事情似乎轟動了一時,家傳戶曉,可是不久也就平靜下去了。不但鄰人、街坊,就是她的親戚朋友也都把這回事情忘記了。再說那王寡婦,雖然她從此以後就瘋了,但她到底還曉得賣豆芽菜,她仍還是靜靜地活著,雖然偶爾她的菜被偷了,在大街上或是在廟臺上狂哭一場,但一哭過了之後,她還是平平靜靜地活著。至於鄰人街坊們,或是過路人看見了她在廟臺上哭,也會引起一點惻隱之心來的,不過為時甚短罷了。

還有人們常常喜歡把一些不幸者歸劃在一起,比如瘋子傻瓜之類,都一律去看待。哪個鄉、哪個縣、哪個村都有些個不幸者,瘸子啦、盲人啦、瘋子或是傻瓜。呼蘭河這城裡,就有許多這一類的人。人們關於他們都似乎聽得多、看得多,也就不以為奇了。偶爾在廟臺上或是大門洞裡不幸遇到了一個,剛想多少加一點惻隱之心在那人身上,但是一轉念,人間這樣的人多著哩!於是轉過眼睛去,三步兩步地就走過去了。即或有人停下來,也不過是和那些毫沒有記性的小孩子似的向那瘋子投一個石子。一切不幸者,就都是叫化子,至少在呼蘭河這城裡邊是這樣。人們對待叫化子們是很平凡的。門前聚了一群狗在咬,主人問:“咬什麼?”僕人答:“咬一個討飯的。”說完了也就完了。可見這討飯人的活著是一錢不值了。賣豆芽菜的女瘋子,雖然她瘋了還忘不了自己的悲哀,隔三差五的還到廟臺上去哭一場,但是一哭完了,仍是得回家去吃飯、睡覺、賣豆芽菜。

《呼蘭河傳》讀後感7

看完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留下了無限的思考。《呼蘭河傳》講了蕭紅小時候和祖父的故事,這本書的語言並不華麗,但樸素的語言,平凡的人和事同樣動人。

蕭紅的童年是愉悅的,正因有了一個疼愛她的祖父。祖父帶著他在菜園裡,摘黃瓜、澆水,給她點燈籠,讓蕭紅玩得不亦樂乎。讓我難以忘懷的還是祖父給蕭紅點燈籠了,蕭紅在房間中翻箱倒櫃,找出了一個陳舊的、落滿灰塵的燈籠,祖父細心地把燈籠擦拭乾淨,點上蠟燭,給蕭紅玩,直到壞了為止,但祖父依然笑眯眯的。這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是祖父卻有著驚人的耐心和寬容。首先,蕭紅翻箱倒櫃,家裡必須翻得七零八落的,一般家長見了都要大罵。其次,蕭紅找到了一個破舊的燈籠,一般的家長必須沒有耐心擦乾淨,點上蠟燭給孩子玩。更重要的是蕭紅把燈籠打壞了,祖父沒有把她臭罵一頓,居然還笑眯眯的。正正因有了這樣一位慈祥的祖父,蕭紅才有了一個愉悅的童年。

蕭紅的童年是愉悅的,正因有了一個不平凡的.村子。這個村子裡有一個作惡多端的大泥坑,這泥坑經常弄翻馬車,淹死人、牲畜,還阻擋了許多人的前進道路。有了這個泥坑,村裡裡頓時熱鬧非凡,翻了馬車抬馬車,人掉下去了救人,擋住了人從旁邊的牆上方爬過去。沒有一個人覺得累,更沒有一個人要把這個“無惡不作”的泥坑填平。我想,假如填平了這個坑,村子就恢復了冷清,變得寂寞,大家沒事可幹,失去了抬車的樂趣……當然了,這個泥坑也給村裡人帶來了“福利”,當牲畜淹死的時候,許多人都去搶豬肉吃,殺豬的撿了回去,就會以半價賣出去。在艱苦的鄉村生活中,處處閃耀著人性的真、善、美的光輝。

蕭紅的童年是愉悅的,正因有了許多人陪她玩耍。馮歪嘴子啊,她們家的廚師啊,都是她的“尋樂工具”,團圓媳婦只有十幾歲,她很樂意陪著蕭紅玩,樂此不疲,但她最終命運多舛。

咱們再也體驗不到蕭紅的童年生活了,但書中字裡行間流露的人性的至純至美,仍然使我的內心暖暖的。

讀了《呼蘭河傳》,讀了一個悽美的故事,讀出了童年的珍重。

《呼蘭河傳》讀後感8

在這個暑假,帶著對於作家蕭紅的一種神祕感,帶著對於《呼蘭河傳》的一種新鮮感,我翻開《呼蘭河傳》。

蕭紅用著細膩的筆觸,平靜的話語將我領進了1940年的東北,一個沒落的村莊。我隨著這個生活在呼蘭河小鎮的小姑娘蕭紅,慢慢體會了呼蘭河的生活。小姑娘蕭紅有個歡樂而又有些寂寞的童年。在她的童年裡,只有她,祖父和後院,年年種著小黃瓜,大倭瓜,年年春秋佳日抓蝴蝶,螞蚱,蜻蜓,慈祥而猶有童心的老祖父是她唯一的伴侶,她和祖父一起生活,一起勞動,清早在床上學舌似的念老祖父口授的唐詩;白天纏著老祖父講那些已經聽厭了的故事活看看那左鄰右舍千年如一日的刻板生活;晚上甜蜜地躺在祖父的懷裡熟睡去。她和老祖父一起“種田”,一起“收果”,“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應該就是這個樣子吧。

在這座大花園裡,童年的生活充滿了樂趣。這也勾起了小時候我快樂的童年,那充滿溫馨的一段時光。在每個人的記憶裡,童年是無憂無慮的,是一首詩,一幅畫,是一曲歌,一陣風。童年裡,我們自由自在的玩耍,沒有煩惱,沒有紛爭。三月桃花連十里,我們在春風的吹拂下放風箏;六月荷花滿池塘,我們在游泳池裡享受水的清涼;八月丹桂滿枝黃,我們在深秋品嚐美味的瓜果;十二月梅花雪裡藏,我們在雪中享受晶瑩的世界。相比蕭紅的童年生活,我們不知幸福了多少,幸運了多少,我們還是十分懷念童年,這讓我想起了蕭紅更加懷念童年的原因,寫下了《呼蘭河傳》。雖然沒有多少優美的情節,但處處都是故事。

讀到小團圓媳婦去世的時候,我心理很難過,很糾結,很憤憤不平。小團圓媳婦才12歲呀,她的年齡比我們還小,還是一個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年齡,卻被過早的嫁了出去。一個健康、活潑的小姑娘,因為窮,因為生活,被賣做童養媳,沒有媽媽疼,這已經夠可憐了,可她拼命的幹活,還是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遭受一個說是為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的婆婆的“教誨”。一朵還沒來得及盛開的鮮花,就此夭折了。小團圓媳婦她沒能變得“更聽話、更懂事”就去世了,而這一切的一切,難道只是因為她婆婆的殘忍、愚昧和無知嗎?我隱隱覺得,這也是呼蘭河人們生活態度造成的。在小團圓媳婦的遭遇裡,我們很同情,憐惜她,我們為她叫屈,憎恨她的婆婆,從頭到尾,愉悅陪著沉痛,我偷窺到了舊社會一角的xx。

蕭紅的《呼蘭河傳》,幽默,諷刺,帶著一種甜甜的美。

《呼蘭河傳》讀後感9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一部自傳式的長篇小說,描述她幼年記憶中故鄉呼蘭河城的風土人情和民間故事。小說第一章寫呼蘭河的自然環境和小鎮概貌,像畫卷式的展開鎮上主要的大街、衚衕、店鋪,以及人們相應的“卑瑣平凡的實際生活”;第二章寫承載人們精神寄託的民間風俗,比如跳大神、常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第三、四章寫作者小時候家裡的後院景象以及與祖父的短暫生活;第五章一向到結尾分別寫了老胡家的團圓媳婦、有二伯、馮歪嘴子幾個人物的故事。

在這部溫婉如詩的小說裡,蕭紅筆下的"我"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童,滿懷著對於廣闊世界的好奇和爛漫的童真,用一雙清澈的眼打量著四周的一切。祖父、後園和她自己,就成了全部的天地。在小說的開篇,作者細細的描繪了小城呼蘭河的風俗人情,在她的眼裡,這個小小的縣城裡,有著心智未開的居民和鄉村應有的純淨生活,雖然不如大城市的繁華,但也別有一番風味。

“嚴冬一封鎖了大地的時候,則大地滿地裂著口。”開篇嚴冬籠罩下的北方自然景象,奠定了整本書的基調。賣饅頭的老頭在冰雪天叫賣,不留意跌倒,饅頭從箱子裡滾了出來,有人趁此機會撿饅頭離開,老頭爬起來見饅頭不對數,只是看著那人的背影哀嘆:“好冷的天,地皮凍裂了,吞了我的饅頭了。”人們總是埋怨天氣,不埋怨人。

作者極力想表現孩童眼中未知而燦爛的世界,她在字裡行間流露的卻是刻骨的憂傷,筆下的人物和風景無不帶著一種憂鬱的美。她這樣寫請神的鼓聲:"那鼓聲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個迷路的人在夜裡訴說著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著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愛的母親送著她的兒子遠行,又好像是生離死別,萬分的難捨。"而她眼裡秋天的後園是這樣一番景象:"每到秋天,在蒿草的當中,也往往開了蓼花,所以引來了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涼的一片蒿草上鬧著。這樣一來,不但不覺得繁華,反而更顯得荒涼寂寞。"

作者筆下的人物有著悽哀的命運,原本天真活撥的小團圓媳婦被婆家狠心的折磨致死,而圍觀的人都抱著獵奇的心態,從未有人對她抱以同情和拯救的念頭;有二伯一個人孤獨的生活著,害怕死後沒有人為他送行,成為孤魂野鬼;馮歪嘴好不容易成了家,而媳婦卻早早的離去,剩下他一個人拉扯兩個孩子。

《呼蘭河傳》讀後感10

《呼蘭河傳》這本書,我早就看過了,現在藉著學校的要求,我又讀了一遍。

《呼蘭河傳》由第一稱講述,像是有一個淘氣可愛,卻還不懂世事的小女孩在和你說話,所以全書幾乎沒有什麼特別難懂的詞語,語言十分質樸。而這個講故事的小女孩,就是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人物。

為什麼特別喜歡小女孩“我”?因為《呼蘭河傳》整本書,講得幾乎都是“我”的生活。而且,因為“我”不懂事,常常鬧出一些好玩的事情。譬如,“我”把幾十朵花扎到祖父的草帽上,引得全家鬨堂大笑;“我”把狗尾巴草認做麥子,還不承認自己錯了;祖父教“我”讀詩,而“我”卻“喊”詩……這麼一個可愛的小女孩,誰會不喜歡呢?

《呼蘭河傳》書中還有許多像“我”一樣,個性鮮明的人物。譬如很慈祥,也十分“溺愛”我的祖父;不要臉,愛偷東西,又貪生怕死的二伯;愛管閒事,愛開玩笑的老廚子;還有對我十分嚴厲,總黑著臉的祖母,以及十分冷漠的父母……在這些人物身上,我們讀出了北方人的迷信和小氣,也讀出了他們的善良和大度,要是沒有他們,《呼蘭河傳》可能就不會成為經典了。

《呼蘭河傳》中,還有許多生動的'細節。譬如小說中“我”和祖父在後園的一段對話。“我”問祖父櫻桃樹為什麼不結櫻桃,祖父回答說因為沒有開花,就不結櫻桃。“我”再問為什麼櫻桃樹不開花,祖父開起玩笑說,因為你嘴饞,它就不開花。“我”似乎很生氣,祖父卻哈哈一笑,後來“我”也大笑起來,笑聲“攪亂”了整個後院。我從祖孫這段對話裡,讀出了“我”的天真可愛,也讀出了濃濃的祖孫之間的親情。

作家蕭紅在《呼蘭河傳》中塑造了許多個性獨特的人物,主題更是鮮明。作家蕭紅,可謂寫盡了人情冷暖、世俗醜惡。在她筆下,有嘴臉醜惡的兩面派,有貪生怕死而又愚昧迷信的親人們,還有一個讓人心生憐憫但痛苦絕望的鄉村少女……也許正是這些人情世故,才是《呼蘭河傳》能吸引一代又一代讀者去閱讀的魅力所在。

讀完《呼蘭河傳》,我還沉醉於小說之中。真是難以想象,作家蕭紅所在的那個時代和那個地方,竟然有這麼多難以想象又不可思議的事情!

《呼蘭河傳》讀後感11

童年,在我們眼中,它充滿了快樂,充滿了幸福,所以人們常說,童年是一生中最令人難忘的日子,我想作家蕭紅也是這麼覺得的吧!

在作家蕭紅的筆下,他的爸爸對他很冷淡而媽媽對他很凶,祖母更是對她不好,他的童年裡最快樂的時光是與花園祖父在一起,因為在這花園裡,他很自由,想幹嘛就幹嘛,院子就像是他的一樣,而祖父很慈祥,永遠不會不耐煩,因此在我眼裡,蕭紅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

相比之下,而那團圓媳婦的命運就沒有蕭紅那麼好了,他十二歲就送到在呼蘭河這座城市裡名聲很好的老胡家,可誰知,這才十二歲的小姑娘,剛一送過來,天天拉車,晚上還得遭受婆婆的嚴刑打罵,不知身上有多少傷痕,最終年紀輕輕便去世了,而原本人丁興旺的老胡家老胡家,從此慘遭滅門。看看,蕭紅在那麼小就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只有祖父,這不令人很痛心嗎?何況在當時,這樣的生活還算是快樂,再來看看團圓媳婦,這麼小就嫁人,不知耽誤了自己多少的學業,浪費了多少的青春,再嫁過來後,還被婆婆如此虐待,喪失了一條無辜的小生命,無不令人痛心疾首?

我們現在的生活,十分快樂,幸福,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寵著,爸爸媽媽呵護著,老師教導著,同學幫助著,和呼蘭河傳裡的.孩子們比較,我們的生活豐富得多,可是呀,我們並不知道如何去珍惜這一美好的時光,反而,動不動開口大罵,甚至動手,他們害了你似的,我想讀完這本書你應該會有所啟發。

讓我們好好珍惜自己正擁有的東西:快樂幸福的生活。

成語痛心疾首:疾首:頭痛。形容痛恨到了極點。如:《左傳·成公十三年》:“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匿就寡人。”又如:瞿耐庵自從到任至今也有半年了。治下的百姓因他聽斷糊塗,一個個痛心疾首。——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二回

成語令人痛心:指讓人悲憤痛恨。如:鄧小平《在北方局黨校整風動員會上的講話》:“特別是我們這些負責的同志還有不少的歪風,給予工作的損害也是令人痛心的。”又如: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我的朋友!這多麼令人痛心。”

《呼蘭河傳》讀後感12

在我的知識的海洋裡,有一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就《呼蘭河傳》這本書。每當我經過書店門口的時候,我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呼蘭河傳》這本書。然而,此時此刻書中的每一個情節都駐足在我的腦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文章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讓我覺得人怎麼可以無情到這種地步?節選主要講的是老胡家的小團圓媳婦的悲慘命運。她只是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卻已經是別人家的媳婦了,還被她的婆婆說她有病,說她不能受涼,還用棉襖把她蒙起來,蒙的沒頭沒腦的連臉也不露出來,明明是想憋死她,表面上還說怕她受涼。真是太虛偽了,如果將心比心,如果有人這麼對待她的女兒,她會怎麼樣。

真是不知道她被折磨過多少次,“等一會你看吧,就要洗澡了。”這句話竟然是小團圓媳婦自己對“我”說得,可想而知她一定是不止一次被這樣折磨了,接下來真如她所說的該“洗澡”了,但此“洗澡”非彼“洗澡”,她的洗澡是被她婆婆在眾人面前把衣服扒光扔進滾熱的熱水中,還被人按著頭,從頭上澆水,對於我們常人來說洗澡是非常享受、舒服、愜意的,而小團圓媳婦卻洗的吱哇亂叫的,可想而知這是怎樣的折磨!

她最後被燙昏過去了,就這樣連續洗了三次才肯罷休還說是為了驅邪;就這樣被折磨了六七天裡,她都是不飲不食的昏睡;就這樣她家裡的人還說“她這種不飲不食,似睡非睡的狀態不但不用引以為憂,反而覺得應該慶幸”。她昏睡四五天她的家人就快樂四五天,她睡了六七天她的家人就快樂六七天,這不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嗎?如果我當時在場,我一定會問他們還有沒有人性,這樣對待一個小姑娘,他們的`良心被狗吃了嗎?

更可恨的是在小團圓媳婦死的那天,埋葬她的那天去幫忙埋葬的人卻好像是過年回來的,而不是出喪回來的,讀到這裡我深刻體會到了蕭紅說的話:“以上我所寫的並沒有什麼,什麼幽美的故事只因為他們充滿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裡了。”是呀,人性愚昧到如此地步,人情冷漠到如此地步,怎能讓人忘卻呢?

這就是我對《呼蘭河傳》的讀後感,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

《呼蘭河傳》讀後感13

《呼蘭河傳》是一本蕭紅寫她過去故鄉的書。茅盾曾說過:“《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作者講述的那個呼蘭河時代,好像離我們有一些遙遠,但作者卻用自己的文字把我們帶回了那個好似黑暗又有一些美好的故鄉。

在故鄉中,小蕭紅最親的就是他的祖父了,在這個“吃人”的世界裡,小蕭紅寧願依偎在祖父身邊聽那些講了很多遍的故事,也不願去觸碰父母和祖母冰冷的心。這不僅襯托出了祖父的溫暖,也拉出了一個大的無情的背景。

文中講到:“我總是能不分晝夜地聽到團圓媳婦的哭聲”。團圓媳婦也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個人,她年紀很小,做事大大咧咧,卻總是被婆婆打罵,被折磨的生了病。婆婆又是請來大神,又是用各種奇怪的方子只管往她身子裡塞。這不但沒把病治好,還把團圓媳婦嚇得天天做噩夢,也招來了街坊鄰居來看笑話。他們把這當成是好看的大戲,你一言我一語地評價著。在我們看來這近乎扭曲的人性,在那個時代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了。那些麻木不堪的人卻從未感覺到他們正在慢慢地毀了一個人。

這個地方的深處,好似住著一個“吃人”的怪獸,但可悲的是,人們都喜歡它。

村中有一個大坑,卻沒有一個人願意把坑填平,生怕花掉自己一點錢。可卻有多少小孩,包括雞鴨羊這些牲畜,用這種方式無意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本是填平就不會發生的意外,這多麼令人惋惜和無奈。

如今,我們再遠觀那個時代,那個遠去的呼蘭河,很遙遠、很陌生,又很無奈。

這本書有一個神奇的魔力,儘管有時間的差距,但那種黑暗時代給人帶來的來自心底的衝擊,卻是那麼真切又深刻。蕭紅揭露了麻木的人性,這種感覺印在心中,久久不能忘記。

在我們如今的時代,沒有迷信的團圓媳婦的婆婆,沒有圍觀人的無情,沒有路上沒人填平的坑。可是那隻“吃人”的怪獸還在,只是以不同形式適應了當下的社會。

所以,我們面對曾經遠去的呼蘭河,站在這個新的時代裡,一定要堅定心中所想,做那些自己心中認定是對的事。

去奮鬥吧,奔跑在這個可以實現夢想的時代中!

《呼蘭河傳》讀後感14

去年年末,我讀完了蕭紅的《呼蘭河傳》。

其實這種說法是相當牽強的,因為我所謂的讀完,不過是讀完了繪本版的《呼蘭河傳》。因為是寫繪給孩子們看的圖書,所以選取的大多是飽含歡愉與童真的篇章進行的編繪。也就是因為這套繪本讓蕭紅的作品深深的吸引了我,忍不住去尋原著來看。

之前就曾經說過,對於民國著名女作家蕭紅這個人,我的感覺是既憐憫又痛惜。憐憫她的不幸遭遇與英年早逝,痛惜她的自己作騰。

她確實是一位才女,文字簡單幹練,看似平常卻能夠將人深深的引入其中,字裡行間似乎能夠看到人的靈魂。那一篇篇的錦繡文章寫的是多麼的精彩至細膩,國小課本中都曾多次收錄她的文章當做是教材。

可是她對待生活中的經歷卻又是如此的糟糕,幾次婚姻均算不得美滿,甚至是有些荒謬,放今天來看怎麼瞧怎麼都是一出出的狗血言情劇。說她是民國時期的作女代表人物還真的是一點都不為過。

《呼蘭河傳》是蕭紅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也是蕭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從前國小課文中曾經出現過的那篇《火燒雲》就是出自於此。它也何以說是一部蕭紅的自傳性小說,在這部小說中,蕭紅以自己童年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將童年記憶中的故事一個個的串聯起來,將故鄉呼蘭河的人間百態、社會風貌描繪了出來。

那是一座不怎麼繁華的小城,蕭紅的童年就是在這裡度過的,色彩豔麗的大花園是她童年的樂園,多少溫暖的記憶留存於其中,而更為重要的是,那時有她慈祥和藹的祖父。這裡是蕭紅出生成長的地方,也是她文字創作的最初源泉。

在蕭紅並不算長的這段生命中,她似乎都在糾結於愛。可是無論是親情還是愛情,都不曾長久的停留在她的生命旅途之中。或許也正因為如此,童年中和祖父相處的那段時光,是她最富有愛意的美好記憶,是一生中都不曾褪色的影像。

時光荏苒,許多東西在時光的侵襲之下早已物是人非,連作者蕭紅都早已離去多年。可是她留下的.文字卻不會被時光所掩埋,其中所講述的故事也不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消逝。回看蕭紅的一生,我們為她的經歷而感到嘆息,甚至會有一絲怒其不爭的感覺。但是讀蕭紅的文字,卻又不由的被她的才情所折服。細膩真摯的文字中卻又透露出東北地區的蒼涼與豪邁,那曾經的一幅幅場景畫面,彷彿猶在眼前,觸手即可撫摸的到。

《呼蘭河傳》讀後感15

呼蘭河是一座普通的小城,只有兩條大街,街上僅有數的過來的幾家店鋪,兩家學堂,裡面住著普普通通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合起這本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彷彿又看見人們自娛自樂的活動,跳大神、扭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四月十八的娘娘廟大會;彷彿看見了河面上的白菜燈、西瓜燈在漂移;彷彿聽見笙、管、笛、蕭的聲音久久盪漾在蕭瑟街道上;彷彿又想起了那個性情古怪的有二伯……

我看到了當時社會上的黑暗,與人們的無知。小團圓媳婦原來是個樂觀的十二歲小姑娘,卻因為人們帶以開玩笑的態度而被滾燙的水燙死。一個叫“馮歪嘴子”的人,與同院的王姑娘成家,卻因大家的羨慕和嫉妒、冷嘲熱諷、在絕望中離去。

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團圓媳婦”,文中的小團圓媳婦實在是太可憐了。開始,胡家因為她的開朗無緣無故的打她,只是單純的想來個下馬威罷了。更可悲的是鄰居竟支援說該打。終於她被折磨的生病了,可左鄰右舍卻還看熱鬧,提議用滾燙的熱水醫,可憐的小團圓媳婦啊!硬生生地被折磨死去。

心痛著,悲憤著,那個時代的人是多麼的愚昧啊!生活的貧瘠並不可怕,知識的貧瘠才是最可怕的,它不僅僅是斷送了一條鮮活的生命,更是奪去了無數人的良知!我慶幸生活在一個遠離迂腐迷信的文明時代,一個擺脫愚昧落後的新時代!我生活的世界,身邊難免也有些人,看到別人落難,不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反而幸災樂禍;也有人,看見別人好而眼紅,冷嘲熱諷。但這個時代,更多的人擁有一顆包容的心,美好的心,在疫情面前,有不畏生死戰鬥在一線的白衣天使,有不懼困難辛勤工作的社群工作者和警察叔叔,有無數個奔波在外,為我們送上溫暖的志願者,他們譜寫了一曲曲新時代的`讚歌!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飛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在蕭紅的筆下是那麼的美好,也許就是這樣積極樂觀的美好心態才讓蕭紅永不停止憧憬和追求的腳步,才成就了一位偉大的女作家吧。灰色的時代終將逝去,生活在新時代的我更應心存感激和希望,勇往直前,走向更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