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捕捉幼兒敏感期讀後感

讀後感2.47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捕捉幼兒敏感期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捕捉幼兒敏感期讀後感

捕捉幼兒敏感期讀後感1

閱讀了《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的案例和孫瑞雪老師對案例的深入點評,我從中學到了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想起了以前在迎賓幼兒園時發生的一些和書中案例相似的事情,那時都會錯誤地理解孩子的一些做法,甚至扼殺了孩子的某個敏感期。

本學期構建區角,小朋友帶了自己的玩具來幼兒園。有的小朋友,老師通知家長多次,但都沒有把玩具帶來,後來經詢問才知道孩子堅決不讓帶。每次媽媽想偷偷帶來,孩子發現後都會大哭大鬧一場,媽媽還說孩子很小氣,怕東西帶來後別的小朋友玩,他從不讓別人玩他的玩具,就算是他不喜歡的也不行,真拿他沒辦法,也許是獨生子吧,特自私。“我認同了孩子媽媽的話,同意”孩子很自私“的說法。

現在我明白了,這個時候的孩子跟自私毫無關係,而是自我意識逐步形成。此時的父母和老師應滿足兒童的需求,不要譴責孩子的行為。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因為這是兒童建構自我的開端。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總喜歡拾地上的小東西,把它當成寶貝一樣捧在手心,或裝進口袋,被我發現後,告訴孩子們不許撿地上的東西,它不衛生,並要求孩子把它扔掉,看著孩子們扔東西時依依不捨的樣子,現在回想起來,我的做法太殘忍了。如今閱讀了《捕捉兒童敏感期》,便知道了一些正確的做法,那就是給幼兒自我發展的空間,給他充分的自由。

嬰兒從一出生進入了第一個敏感期:口的敏感期,現在我明白了嬰兒最初是用口感知世界的,首先用口喚醒了自己的手,用手去探索。以前不知道孩子們專心反覆地做他喜歡的事時是他的.某個敏感期到來了。自從閱讀了《捕捉兒童敏感期》,我特別喜歡去捕捉班上幼兒的敏感期和書中對照深刻體會一下。

一天,孩子們喝完水後送水杯,把水杯擺回杯架後,其他小朋友都回座位了,只有琦琦小朋友站在杯架前邊看邊說。原來杯架上的數字吸引了她,想起近幾天她總是喜歡問我一些字的事,我知道她認識數字的敏感期到了。她邊讀邊問:”老師,這是‘8’嗎?那是‘19’嗎?這是什麼?“我依次告訴她,並一一讀給她聽,她邊聽邊小聲跟讀,我放慢速度把每個數字讀清,生怕她聽不清楚讀錯了。

這時期的孩子對敏感的物件因為感興趣而投入,因為投入而專一、持久。成人千萬不要打斷孩子,而是應該先觀察再判斷,否則會扼殺孩子敏感期的萌芽。雖說孩子失去的敏感期有些可以彌補回來,但畢竟有缺憾。希望老師一定要細心觀察,為幼兒的敏感期多做準備。班上已經有明顯的教具:班上的物品和門窗都貼著相應的詞語,還有識字家園。也可以在發作業時讓識字敏感期中的幼兒對應著小朋友的名字去識字。讓兒童把文字和語言與它對應的物件在自己的生活中聯絡起來,以便孩子能深刻地記住並理解地識字。成人要多給幼兒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機會,更要給幼兒充分的愛和自由。

我非常感謝王老師給我們這次學習的機會,讓我有幸閱讀了《捕捉兒童敏感期》,我感到非常幸福。這本書會讓我更愛我的孩子,我也會把我的愛傳遞給我遇到的每個孩子。我呼籲所有父母不要光用嘴說愛孩子,要用實際行動來表示吧:多抽出時間陪孩子,多觀察孩子,多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多關注並捕捉孩子的每個敏感期,讓我們的孩子在愛和自由的環境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捕捉幼兒敏感期讀後感2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是我一直比較相信的教育方法,因為教會孩子正確的方式方法,才能讓他們在未來遇到不同的問題時,能夠較為從容不迫的應對。可是當我面對班裡這一幫還不會穿衣、甚至還不能自理,每天上學還會哼唧哼唧、吵吵鬧鬧地不肯來上學託班小朋友的時候,我所學的理論知識完全亂了套。開學的第一週都處在哄孩子的階段,秩序與規則對於孩子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每天最擔心的是一是戶外活動,怕排在後面的孩子掉隊;二是安全事故,班裡有溫柔聽話的小朋友,當然也會有完全聽不進的"調皮搗蛋王",而這些"搗蛋王"分走了我大半的精力,做老師的鬥志蕩然無存。

讀了《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好似為我趕走了頭頂的烏雲,解開了重重的困惑。書中崇尚給孩子帶去愛與自由,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關於孩子空間敏感期的一章,那裡的孩子能夠充分利用感官去探索他們感興趣的空間,你會看到有孩子所在狹小的'櫃子中,有孩子鑽在大的車輪胎中,有的孩子爬上了高高的體育器械上。這些要是放在我們班,我肯定是會阻止孩子的行為的,而且會美名其曰"這是為了孩子的安全".但是孫瑞雪老師說,老師要相信孩子,他會有自我保護的能力,既然他能爬到那麼高的地方,自然他也會有辦法下來。而我總是呵斥孩子的這種探索行為,企圖通過向孩子傳遞"危險"的訊號讓孩子按照我的想法去做,但是可能這樣的舉動會給孩子的心裡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我想"授之以漁"也不是一個好方法,但是一味地放任孩子自己探索,不參與他們的成長也一定不是好的教育方法,作為老師,我們要相信孩子,應該儘量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他在一個允許他自由探索的空間內成長。

捕捉幼兒敏感期讀後感3

最近我正在看一本《捕捉兒童敏感期》的書,它作者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孫瑞雪 . 這本書主要是通過一些真實的小案例進行分析,幫助我們新媽媽和幼教工作者更好的陪同孩子快樂的成長。

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中提到了幾點:

1、大人有大人的得失標準,孩子有孩子的取捨。在大人的價值觀中,一個價值的東西就應該換同等價值的東西。但對於幼兒來說,他換東西就是憑自己的喜歡,我喜歡這個東西我就和他換,不在乎物品的價值,這在家長的眼中是不可以的,大人用錢來衡量幼兒的決定,認為這是不可以的,從而否定幼兒所做的決定。這個時候應該支援幼兒。

2、秩序的敏感期,這個時期秩序給兒童以安全感。如果秩序和秩序被打亂,會給兒童帶來內在的極大混亂和不是。這是兒童的思維,有時稱為"直線思維".在這點上我認為對我們幼兒教育者來說可以很好地利用孩子的"直線思維"來培養幼兒的各項常規。

3、大孩子照顧小孩子,不打小孩子,小孩子打大孩子,大孩子不還手,不記恨,這不是教育出的道德品質,而是生命成長之後的正常狀態。同齡的孩子在一起,經常就會出現搶東西、打架等等各種麻煩事件。但是讓一個大班的孩子看一個託小班的小朋友這個時候他就有了責任感,有責任照顧好比自己小的孩子,也不會欺負。每次中午吃過飯,下去散步的時候,我們班的孩子經常亂跑,我就讓大班的孩子牽著我們班的孩子散步,散步後送回我們教師睡覺,他們都能夠做好這件事情,這不僅體現了他們的責任感,在這件事情中他們也有了成就感。

4、我終於明白,一個沒有愛的幼兒園,無論它多麼高階,也能毀掉一個敏感,脆弱的孩子,一個缺乏自由的家,也很可能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災難。"愛和自由"對於孩子來說是多麼的重要,一個有愛的.家,可以培養一個自信的孩子;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的性格。一個有愛的幼兒園,孩子會喜歡來幼兒園,喜歡幼兒園裡的老師和小朋友,讓我們給孩子創設一個有愛和自由的環境吧。

印度有一個大師說:"頭腦和頭腦的溝通是語言,心靈和心靈的溝通是感受,靈魂與靈魂的溝通是沉默。這是在《捕捉兒童敏感期》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名言。

捕捉幼兒敏感期讀後感4

最近幼兒園傳閱的一本書名字叫《捕捉兒童敏感期》,剛開始,我連書本都沒有拆封,但是我聽老師們說這本書寫的真的很不錯,值得看看。這個時候才拿出書本來看看,覺得哎呦,不錯哦!往後翻了兩個事例,和我們班孩子很像很像,看了這本書之後,發現可以瞭解到孩子很多東西,明白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各個年齡段的敏感期,印象深刻記在大腦裡面。

"成人粗糙的感情有時很難體會孩子細膩的心靈",這句話我很喜歡,我贊成,在與我們班孩子一起相處的日子裡,我深深的體會到這一點。我們孩子很愛幫助老師阿姨做事情,他們常常喜歡等待,等待你分配事情給他,有一次,我手頭上的事情很多,我們班的姐姐妹妹就在等老師忙好,就問老師要不要撕字寶寶。她倆就會很安靜的在等待,孩子的心靈是細膩的。

愛與自由這個教育甚好。有段時間我們班小男生特喜歡帶玩具過來在放學時和好朋友交換,我並沒有干涉,既是放學時間又是孩子的自由,而他們的家長也很配合,都沒有干涉。我覺得這樣的機會能在周圍世界中活生生地去經歷與他人的.交往,體會各種喜樂和憂傷。這是成長所必需的過程。

這一切的背後,是一個黃金般貴重的概念——敏感期。我很幸運也很開心能參與孩子的敏感期,他們是需要被疼愛的。多給孩子一點微笑,多給孩子一個擁抱。讓孩子在一個充滿愛和自由的成長環境中快快樂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