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為什麼精英都是時間控》讀後感

讀後感5.48K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為什麼精英都是時間控》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為什麼精英都是時間控》讀後感

《為什麼精英都是時間控》讀後感1

20年前,大家還都是很守時的,隨著手機越來越普及,交通情況越來越差,現在聚會基本都會遲到了,而大家對遲到這件事的容忍度也越來越高。

可是殘酷的事實是,由於見面時間並不確定,反而造成每個人都浪費了一些時間,而且是不知不覺浪費的。

不論是商務約談還是朋友見面,如果你按時到了,但是對方沒到,他會不停的用手機和你交流,他的行程,你們接下來的安排,那麼等他的這段時間,你就什麼事情都不能幹,玩玩手機,可能十分鐘半小時就這麼浪費過去了。

可是如果換種方式,每次都計劃提前30分鐘到,並且提前安排好,到了之後這個時間怎麼利用,情況就不同了。

《為什麼精英都是時間控》的作者說,15分鐘是我們專注力的一個基本單位,提前30分鐘,就有2個時間單位,利用的好,可以完成兩項工作。並且,這個工作有截止時間,有時限型,效率就會更高。由於時間安排掌握在自己手裡,也少了很多慌慌張張和忙亂,要從容很多。對方到的.時候,發現你早就到了,肯定會對你表示感謝,覺得你是個非常守時的人,可謂一舉三得了。

《為什麼精英都是時間控》讀後感2

通過作者神經科醫生的自述,對提高專注力的方法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作者運用神經科的專業知識,針對不同時間段提高專注力進行了完整的詮釋,讓我受益匪淺,更好的調節了生活和學習,以及更好的進入即將開始的職業生涯。

專注力就像拋物線,開始時和結束時能最大化的完成工作,中間有一個最低迷球,所以要更好的調節時間。

起床的兩三個小時是最佳時間。大腦通過一晚上的休息,讓人達到最佳狀態,這個時間段做些難啃的事,效率會更高。

同時,“15.45.90”原則也是適用的,當工作了90分鐘後,適當休息五分鐘,專注力能得到很好的回升。這五分鐘期間可以選擇走一趟開水間,喝喝茶,還可以爬爬樓,散散心,看看不同的風景,或者最不濟可以做幾個深蹲。

休息時間,選擇出門吃飯比在辦公室吃外賣好很多。一個,出門撒撒心能換一個心情,二,出門可以晒到太陽,能促進血色素的增加,從而提高血色素。吃完午飯,可以選擇休息26-30分鐘。午休時間一定不能超過30分鐘,否則對健康將產生不利因素。

下班後,工作了一天,本就很疲勞,專注不起來,可以適當去運動運動,但是運動時間最好在睡前三小時結束,要不會影響睡眠。

週末,應該適當放鬆自己,做些和平時不同的事,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下週一能有個更好的心情開始生活。

《為什麼精英都是時間控》讀後感3

比較認同作者推崇的白天高效率工作,晚上理應放鬆的工作理念,但是在日本的觀念中以加班、犧牲、奉獻為榮,當然中國也不例外,很少有體制內單位或者企業鼓勵員工少加班,因為難以保證每個員工都能在工作時間內高效率完成每一項任務,工作進度難以把控。

文中作者分享了自己身體力行“神之時間管理術”的辦法,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意義,但是普適性方面存疑,而且有關一些資料的邏輯推論顯得牽強,得出結論稍顯不嚴謹。

一個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不能用“殺雞取卵”式的想法利用它,所以應該在起床後2-3小時的黃金時間段處理最具挑戰且最有價值的工作。筆者提出“15-45-90分鐘”工作法,在一段高強度集中注意力之後穿插換擋時間給大腦以緩衝,從整體來看是為了持久地處於高效率工作狀態。

一個人的自制力是不靠譜的,再怎麼自律的人僅靠意念上的約束很容易陷入巨大的反彈,就比如減肥,所以需要外力的協助。最後囉嗦一句吧你如何對待時間,時間就怎麼回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