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計劃

學生培養工作計劃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穫,是時候開始寫計劃了。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培養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培養工作計劃

學生培養工作計劃1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課堂成了學生的天地。但課堂上經常出現以下現象:

1、學生回答問題只答關鍵詞。如圓的面積等於什麼?答:πr2。

2、當提問學生如何解答應用題時,回答的只是如何列算式。至於每一步求什麼,不求甚解。

3、出現不同解法,讓學生說出之間的聯絡,無言以對。

4、更有甚者當堂解決的問題只記得數,無視方法,更不要說表達。可見熱熱鬧鬧的課堂背後是學生得到的斷斷續續的知識。

我認為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學生急功近利,只學標不重本,只學表面現象,無視內在規律所造成的。要改變這種情況,應幫學生建立不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指導思想。在日常教學中從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入手,讓學生將內在思維過程外化為語言。從而判斷學生是否學會知識、學會方法、學會學習。具體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讚賞表揚,激發表達興趣

1、語言激勵。

及時對錶達完美的同學給予肯定。如:“你說得真棒!你的話灌入每位同學的心中。”“你真有表達的天賦。”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到善長表達的行列。也可抓住閃光點進行褒揚。“你真說到點子上了。”“你的話畫龍點睛恰到好處。”讓學生從表達中體會到喜悅,獲得滿足感,以激發又一輪的表達慾望。

2、冠以榮譽頭銜。

課堂上,讓學生體會一下角色轉變,學生們會更喜歡。比如:設計捉錯臺、方案設計、理由闡述等環節。在學生髮表意見後評出“小醫生”、“小小監督員”、“小小設計師”等。這些頭銜對於孩子們吸引力非常大。

二、示範引導,培養學生表達習慣

1、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進行探究學習並不意味著完全摒棄原來的講授式教學。當學生探索得到斷斷續續的.知識,不能順利貫通歸納時,需教師幫其進行梳理,把零散的知識連貫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在學生推理受阻時,幫學生掃除障礙,教師需用完美的語言表達,為學生示範。如:計算半圓周長,必須說清半圓的周長包括哪幾部分:圓周長的一半與直徑之和。

2、點撥指引,學會方法。

注意傾聽,認真模仿。教師課堂上對問題的分析講解是學生模仿的物件。一方面教師在示範講解中要保證表達的完整性、系統性。另一方面,教育學生用心去聽,課後揣摩模仿,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聽出同學表達的缺陷,促進自己表達能力的發展。同學表達自己的想法時要注意聽、仔細想,發現其中不足,並與自己思路對比,以查漏補缺,使自己表達更完美。時時以“步步有依據”為要求規範自己的表達。每分析一個問題,都是在已知條件中得出,不能生硬地得出結論。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就能把頭腦中整個思維過程完整地表達出來。

三、強化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表達能力

1、以學習小組為陣地。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中,有一個歸納總結的過程,這一過程中每一位同學都把自己的話說出來。這時範圍小,每一位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既可表現自己,又可發現不足。在集思廣益之後,共同提煉出完美的表達過程,以待在彙報中展示自己小組的成果。

2、以專項訓練為依託。

數學語言表達的完整、系統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必須經過長期反覆訓練。因此,在明確提出要求後,要結合數學學科特點,安排專項訓練。聽後複述。這種訓練可使剛剛接受的資訊引起暫時神經聯絡得到強化,加深印象變成自己的東西。如上課時複述老師或同學講過的話:剛才老師說過的話你能再完整說一遍嗎?聽辯訓練。能從別人發言中聽出不足,並能組織語言用充分理由去反駁。在數學課上,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學生難以理解的概念、定理巧妙設計,牢牢抓住爭辯苗頭,組織引導在爭辯中發展、提高表達能力。判斷題理由闡述。針對有些同學只改“×”“√”而已。對學生出錯較多的判斷要求闡明理由。口頭講述應用題。應用題是國小數學教學的一大重點,又是難點。學生是否能順利分析數量關係,進行合理推導正確列式,口頭表達檢查是瞭解學生掌握情況的有效途徑,又能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總之,表達是學生髮展思維、形成技能的捷徑。讓學生在表達中掌握,在表達中積累,在表達中創新,在表達中成長。說出伶牙俐齒,說出聰明頭腦,說出錦繡人生。

學生培養工作計劃2

班級總體情況:

本學期,來到一年級的第二個學期。經過與學生們一個學期的相處,通過與他們之間發生的點點滴滴的事情,我更瞭解了孩子們在生活和學習上的優點和缺點。結合我在本班開展班主任工作過程中遇到實際問題和不足之處,本學期,我制定了“繼續抓好常規工作,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為主題的班主任工作計劃,以更好地計劃工作的開展。

教師情況:

經過了兩年在中年級的教育教學經驗,我非常明白對低年級學生良好習慣培養的重要性。因此,在本學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會繼續以著重培養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為自己的班主任工作重心。本學期,鄧雄銀老師將繼續擔任本班的副班主任工作。經過一個學期的搭班,我和她對學生的情況都有了更多的瞭解,加上她任教的是主科數學,也能讓我更好地瞭解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表現。再加上,本學期我班多加了劉光偉老師這一位有3年一年級帶班經驗的副班老師的加入,相信通過多與兩位副班主任的溝通交流,會讓本班的班風班貌朝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實施措施:

總結上學期我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經驗以及存在的不足,配合學校每月的班主任工作主題,在本學期,我將從班級保潔、課前準備、課堂紀律、課間管理、午休、放學、圖書管理等幾個大方面加強對學生常規行為的教育,同時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塑造班級的良好班風班貌。

一、班級衛生及保潔。

經過一個學期孩子在學校的勞動實踐,班裡的大部分孩子已經從一點家務活都不會幹長大成一個會打掃班級衛生的“小能手”。所以,本學期在班級衛生的打掃和保潔方面,我將更好發揮學生的自主管理性,每天安排好午休和下午放學打掃衛生的小組,並在組內設立小組長,專門負責本組的衛生保潔工作。

二、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對於一節課能否順利進行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那是學生從動到靜的一個過渡。上學期,越往學期中後期,學生對待課前準備越不認真,因此,在本學期,抓好學生的課前準備是我班主任常規工作的重心。

從課前準備談起,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學會聽鈴聲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比如課間操的鈴聲以及午休的鈴聲等。

二、課堂紀律。

課堂學習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抓好學生的課堂常規行為,應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身為一名班主任兼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我會繼續備好我的每一節課,抓好課堂的重難點,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結合一年級國小生的學習特點,靈活採用各種調控措施調動、調控課堂氣氛,使學生能夠在一個積極、活潑的氛圍中進行學習。

除了主科課,身為一名班主任,也不能忽視學生在專科課堂上的紀律,因此,在本學期,我將繼續加強與科任老師的聯絡,及時瞭解學生在其他課堂上的表現情況,並配合科任老師進行管理,並抽空閱讀更多有關班級管理方面的書籍,以為自己積累更多有效的間接經驗。

三、課間管理。

在對學生的課間管理上,我以為加強對學生的行為約束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對低年級的學生。因此,在本學期,在對學生的課件管理上,我將繼續多利用課間的時間對學生進行監管,同時多利用班會課、思品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除了老師對學生的約束,還可培養有管理能力的班幹部,協助老師進行課間管理。

四、午休。

午休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中午有充分、良好的休息,對學生更好地進行下午的學習是舉足輕重的,因此在本學期,我將繼續重視對學生的午休管理,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時間意識,能在指定時間吃飯、搞衛生、睡覺,使其學會更科學、合理地安排生活時間。

五、放學。

由於一年級學生的`課時量比其他年級的少,因此,做好學生的放學管理也成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為了更好地加強我班的放學管理,雖然他們只是一年級的學生,但我仍然不會放鬆對學生放學的紀律要求,包括排隊的紀律,在校等家長時的紀律,回家的作息安排等,以確保學生能夠順利地離開校園併合理地利用放學時間更好地進行學習。

六、圖書管理。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閱讀習慣,本學期,我將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包括圖書的愛護、選擇等,並通過培養圖書管理員,使班級圖書得到更好的管理。

除了加強對學生常規行為管理之外,培養班級的良好學習氛圍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本學期,我將更加註重對班級良好學習氛圍的培養,通過培養得力的班幹部協助老師進行班級管理,通過鼓勵學生多看有益的課外書籍,更多地開展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活動,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塑造班級良好的班風、學風。

除此之外,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加強與家長的聯絡時必不可少的。通過聯絡,及時與家長反映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並瞭解孩子在家裡的習慣。只有家長與老師相互的多配合,才能促進學生向更全面的放下發展。

通過不斷的努力,我相信能夠帶領本班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並且使學生朝著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的方向不斷髮展。

學生培養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課改精神,為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和審美修養,讓校園迴歸到閱讀的本真,親近書籍,閱讀讀經典,本級組以新穎活潑、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為載體,努力營造一個師生互動、愛讀書、勤讀書、會讀書的學習氛圍,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建立內涵豐富文明的“學習型”書香校園。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們喜愛讀書,讓書成為他們的朋友。

2、通過活動,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實學生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通過活動,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提高欣賞能力。

4、通過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讀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三、活動物件:

一年級二班學生

四、活動形式:

由於一年級學生的識字量有限,根據這一特點,我們把《安徒生童話》作為我們班師生的共同讀書書目,並在每週的閱讀課上共同閱讀。其他書目:《昆蟲記》、《成語故事》、兒歌、古詩、短篇童話等。

五、活動措施:

1、完善班級圖書角

(1)認真管理“班級圖書角”。學生每人至少帶一本圖書,讓學生能走進教室就讀書,並選出圖書管理員,認真管理,制定借閱制度。

(2)鼓勵學生好書要相互交換看,好書共分享,換一本書,交一個朋友。

2、利用每節語文課的一兩分鐘時間,讓學生背誦古詩,背誦一段優美的段落。讓學生充分利用中午時間進行閱讀,保證學生每天在校至少有半個小時的閱讀時間。

3、每天的晨讀朗讀文章、背誦經典讀物,也可以背一首新學的古詩或詩歌。

4、每班三人或四人為一組,開展交換閱讀,組長負責督促,及時向老師彙報讀書情況。

5、指導做好讀書筆記,每生設《我的採蜜本》,每天記4個好詞。

6、開展“我和父母共讀書”活動。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堅持每天在家半小時閱讀,自由讀,親子共讀,並作好記錄(每生髮一張讀書登記表),每天家長簽名。

7、評比“讀書好兒童”

⑴ 每週能完成老師佈置的讀書或背書任務的,獎勵一朵"小紅花"。

⑵ 自己在家讀的`書完成2本以上的(需有家長的簽字),可以評為班級“讀書好兒童”。

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聰慧,讀書使人高尚。為了進一步地營造濃厚校園的讀書氛圍,鼓勵讓學生以書為友,從小培養學生愛讀書的良好習慣,更加進一步地提高學生讀書的熱情。我們班級結合學校開展的“書香伴我行”活動,將有序地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活動,讓書成為學生的共同的好朋友,努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人文底蘊。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書香伴我行

二、活動目的: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激發學生閱讀課外書的濃厚興趣。從小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提高學生閱讀的水平和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全面的發展。

三、活動內容:熟讀背誦《國小生必背古詩70首》中的20首古詩,每學期另加15篇(段)從課外閱讀中看到的精彩片段、富有哲理的美文等。學校推薦的以及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

四、活動口號:我讀書,我快樂

五、活動階段:

(一)宣傳發動,制定計劃

1、每位學生制定個人的讀書計劃,使他們充分合理地利用課餘時間來讀書。如:安排中午的時間,晚上完成家庭作業後的時間,週六、週日的休息時間。每天讀書不得少於半小時。

2、做好家長的宣傳工作。提倡在家庭中開展親子閱讀活動,選擇合適的讀物,慢慢引導孩子擴大閱讀範圍。

(二)實施行動

1、讓學生充分利用早晨、中午的閒散時間進行閱讀,保證學生每天在校至少有二十分鐘的閱讀時間(平時,允許學生來校帶課外書)。讓學生每天晚上在家裡安排二十分鐘閱讀時間,雙休日、節假日,更要做到讀書、休息兩不誤,使讀書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樂趣。

2、開展交流活動。例如,學生選取一段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讓大家一起分享。老師和學生一起共讀一本書,談談讀書心得。

3、老師做好導讀工作,引導學生閱讀方法。提倡個性閱讀,初步教給學生讀書做記號,讀書做筆記的簡單讀書方法。要求學生將讀書活動中讀到的精彩片段、好詞好句、名人名言摘錄在“採蜜本“中,鼓勵學生多寫讀後感日記。同時,把讀書筆記貼在班級“學習園地”欄裡,供大家欣賞。

4、運用教材進行拓展閱讀,從教材擴充套件延伸。在用好教材以外,安排一些相關的讀物。

5、利用黑板報等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通過做書籤、古詩文誦讀、讀書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讀書的興趣。

學生培養工作計劃4

閱讀能力是國中生必備能力之一,在培養學生認知、理解和交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培根曾指出: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因此,決定將讀書作為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將圍繞讓孩子“喜歡讀書、學會讀書”的主題開展一系列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班級圖書館建設

家委會和班主任共同商討購置一批適合國中學生閱讀的書籍。選書根據以下幾點原則:

1、分類,書籍有類別。“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暫定分為文學和科學兩類,分別取名三鬆堂和實學館。

2、有層次,有適合基礎好和基礎一般的,有適合男生和女生的……分別選擇經典1—2本。

3、價格,正版情況下買簡版,少買套裝。關於費用問題,由家委會和班主任共同商議解決,一方面可利用其他途徑或媒介籌集書款,另一方面由班級家長共同承擔。開學之前,我會擬定出書籍清單。

二、讀書會

在建設好班級圖書館後,如何利用好成為最重要問題。與其讓書靜靜地躺在書櫃上,不如常常的翻閱他們。為了最大限度利用好班級投入,將定期組織(初步定為半個月一次)讀書活動,活動的主題和形式將在後面詳細說明。場地待定,由班主任或家長主持,學生參與。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所以,參與讀書會包括三個環節,首先利用一週讀書和寫筆記時間,學生利用一週時間閱讀讀書會指定書籍。其次利用一週讀書筆記整理和自我感想時間,利用一週將所讀書籍的內容或思想與自己生活相結合,寫出具有個人特色的讀書報告。在讀書會上交流討論,完成特別優秀者全班欣賞。

強調一點,由於讀書會時間有限,每次參與讀書會人員為1—2個小組學生及其家長。

三、其他方式

班級建設圖書館和組織讀書會交流是從整體上提高班級全體學生的閱讀能力,無法做到針對每個人,因此,作為補充提供有想法、有能力的`學生參考。

第一、利用好青島市圖書館資源。我校學區離青島市圖書館較近,喜歡閱讀的家長和學生可辦理借閱證進行相關活動,但要注意一點,選書一定要適合自己孩子的特點,切記好高騖遠,背離學生實際情況。

第二、提供青島市比較好的幾個書店,具體位置請自行百度。書城,方所書店,如是書店,西西弗書店。書城名氣比較大,大家都知道,後面三家是著名的私人書店,規模比較大,入駐青島也在證明青島濃厚的文化氛圍(非廣告)。有興趣的可以帶孩子去看看。

最後,想跟各位家長說說,閱讀是一生的事,讓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是每個家長的責任,我每次去書店總能看到好多孩子在讀書。作為一箇中國人,學會說話和寫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當然,每個家庭的背景和條件不同,還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執行。

以上是我關於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工作建議,各位家長有好的想法可以qq、微信聯絡我。

學生培養工作計劃5

指導思想:

提高優生的自主和自覺學習能力,進一步鞏固並提高中等生的學習成績,幫助差生取得適當進步,讓差生在教師的輔導和優生的幫助下,逐步提高學習成績,並培養較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語文基本能力。培優計劃要落到實處,發掘並培養一批語文尖子,挖掘他們的潛能,從培養語文能力入手,訓練良好學習習慣,從而形成較紮實基礎和較強閱讀、寫作能力,並能協助老師進行輔差活動,提高整個班級的語文素養和語文成績。

制定目標:

在這個學期的培優輔差活動中,培優物件能按照計劃提高讀、說、寫的綜合語文能力,成績穩定在“優”以上,並協助老師實施輔差工作,幫助差生取得進步。輔差物件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好,成績有一定的提高。特別是語文考試這一基本的能力。(閱讀和寫作)。制定內容:培優主要是繼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介紹或推薦適量課外閱讀,讓優生擴大閱讀面,攝取更多課外知識,尤其是散文化傾向方面,多給他們一定的指導,以期在寫作中能靈活運用,提高寫作層次,同時安排一定難度的練習任務要求他們完成,全面提高語文能力。

輔差的內容是教會學生敢於做題,會做題,安排比較基礎的內容讓他們掌握,作文至少能寫得出。逐步提高差生的寫作水平,可先佈置他們摘抄。仿寫,後獨立完成,保證每個差生有話可說,有文可寫。訓練差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堂上創造情境,讓差生嘗試說、敢於說、進而爭取善於說。

主要措施:

1.課外輔導,利用課餘時間,組織學生加以輔導訓練。

2.採用一優生帶一差生的一幫一行動。

3.請優生介紹學習經驗,差生加以學習。

4.課堂上創造機會,用優生學習思維、方法來影響差生。

5.對差生實施多做多練措施。優生適當增加題目難度,並安排課外作品閱讀,不斷提高做題和寫作能力。

6.採用激勵機制,對差生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肯定,並鼓勵其繼續進取,在優生中樹立榜樣,給機會表現,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成功感。

7.充分了解差生現行學習方法,給予正確引導,朝正確方向發展,保證差生改善目前學習差的狀況,提高學習成績。

8.重視中等成績學生,保持其成績穩定和提高。

9.必要時與家長聯絡,協助解決差生的學習問題。

學生培養工作計劃6

所謂創造力,一是對外部事物的超越,二是對自身的超越。學生的發展並不只限於尋求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而應包括用自己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方法,它不限於首創前所未有的新知識、新見解,還包括以下更多的內涵: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知識;有豐富的想象力,喜歡出“新點子”;愛標新立異和發表與別人不同的見解等。由此可見,課堂就是學生髮展創造力的肥沃土壤。

一、精心預設,引發創造動機

國小生的思維以感性經驗為主,他們不能有較強的元認知能力,只有靠外在情境因素的激發作用,促使他們產生內在的創造動機。在新課程下,課堂教學活動不再是傳統意義的認知活動,除了擔負人類文化的傳承任務之外,更多地是要關注學生個體的生命成長。前者體現在學科教學邏輯上,後者更多地要依靠在精心預設的各種情境之中讓學生去感受、去體驗。作為學生個性品質之一的創造動機存在於學生的心靈深處,也只能靠各種情境喚發出來。

1.保持好奇,引發疑問

好奇是兒童的天性,世界上許多重大的發現往往從好奇開始。好奇心使人富有追根究底的精神,樂於深入思索事物的奧妙,促進他們提出各種新奇的問題。生疑則是思維的開端、創造的基礎,當一個新穎的數學問題在學生腦海中產生之後,就會在學習內容與其求知心理之間創設“認知矛盾”,把學生引入到所提問題有關的情境中,促使學生產生迫切弄清未知的心理需求,隨著問題的解決學生就會創造出有別於常規思維的種種新思路、新方法,而這種難得的探索行動往往來自學生的某個“偏”、“怪”的問題。在教學中我們要保護這種好奇心,使學生的創造火花不時閃動。如在教學“梯形面積”時有個學生好奇地提出:“梯形面積=(a+b)h÷2,三角形面積s=ab÷2,那麼長方形、正方面積計算是不是也可以用上下底之和乘高再除以27”出現這個問題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但課前我對梯形面積與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聯絡已做了充分預設。這時就讓全班學生展開討論,並通過驗證證明這個好奇的想法是正確的,從而在原有各種面積計算方法之外,又多了一種新方法――“任何規則的平面圖形面積,都可以用上下底的和乘高再除以2來計算”。

2.原型啟發,突破定勢

由於思維方法的慣性作用,會嚴重妨礙人們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只有當學習者在特定的情境中突然感到原來思維方法存在嚴重缺陷時,才會促使他們以原有方法為起點,另闢蹊徑尋找新的方法。由於數學學習也是一個知識再創造的過程,在教學中可以依據事物的相互關係,創設一個與原有方法相似或類似、對比的情境,引發學生利用原型或逆向原型突破定勢、啟用思維,大膽創造出新的想法。

二、經歷“過程”,體驗創造實踐

國小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創造力作為思維的綜合結果必須憑藉一定的生動載體而呈現。課堂中學生的思維活動是隨著學習過程而發展的,那麼創造活動也就出現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培養。另外數學學習活動本身就是一個知識再創造的活動,學習過程就是一個創造過程。但創造是具有個性化特點的,不同的學生在獲得結果上可能出現層次、形式上的差異,這並不影響學生個體創造力的發展,因為每個學生都經歷了創造活動的真實體驗。

1.參與活動,主動探究

學生智力技能的形式常常在外部動作技能的基礎上發生、發展,是一個由外部的物質活動向內部的認知心理活動轉化的'過程。把活動原則實施於教學過程,放手讓學生通過動手、動腦探索發現是發展創造力有效的途徑。通過活動,一方面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發展,另一方面也是其自主創造的嘗試,因此參與探究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說也讓學生經歷了創造力培養與訓練的過程。

2.重組結構,引發質變

在教學中,如果我們在知識遷移的結構化、概括化、自動化上下功夫,促進學生思維的質變,使得新知識、新方法得以創造、發現,並能及時發揮同化、順應作用,就能使認知結構知識很快建立新的平衡。如“能被2、3、5整除的數”教學中,我採用由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徵遷移到探索發現“被3整除數”的特徵的教學策略。先由師生共同寫出一些3的倍數:3 12 21 30 6 1524 33 9 18 27 36……然後引導學生觀察。他們發現:用觀察個位上的數的特徵的方法去判斷能否被3整除在這裡行不通,結果發現各數位上數的和分別是3、6、9它們也是3的倍數。這時我發問:“66 69 88,它們能被3整除嗎?”“它們各個數位數字的和各是多少?”學生馬上從各個數位上數字的和這個規律去探究,很快創造出被3整除數的特徵。

三、重視指導,培養創造思維

課堂中的思維訓練是伴隨在學習活動中,落實在學習目標之中,同時它又是師生雙邊互動的結果,是學生在外在情境作用下自主發展而成的。在教學中要有目的地進行訓練、指導,讓學生掌握創造性思維活動方向與途徑。從而有效地提高創造能力。課後總結時學生都體會到如果從多角度來思考同一問題時就會創造出很多新方法。

創造不只是某些社會精英分子的專利,每個人的生活本身都是值得去創造的。所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開發其創造潛能,培養其創新素質,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核心目標,是教育發展的需要,更是人的生命成長的需要。

學生培養工作計劃7

我是在三年級接手這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的。在寫作文的教學中,我和學生遇到了難題。孩子們普遍的問題是:句子寫不通順。我的指導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孩子們怕寫作文,我更怕批那一厚摞佶屈聱牙的作文。通過一年的磨合與瞭解,我發現這個班的學生不愛讀課外書。讀書少成為他們的一個共同特點。閱讀量的缺乏,自然就影響了學生的作文能力。為了幫助學生寫好作文,我選擇了國小生閱讀習慣的培養這個課題。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就在於閱讀。莎士比亞說:“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可見閱讀對於人類的重要性。語文教學的實踐證明,要使學生學好語文,培養和提高語文能力,單憑教材內有限的課文篇章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樹立“大語文教育觀”,把“小課堂”與“大課堂”緊密結合起來。

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呢?

一、培養閱讀的興趣。

課標在閱讀目標中十分強調語言的積累,而且進行了量化,就閱讀情感態度而言,首先是強調養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閱讀有興趣,就為學生持續閱讀和提高閱讀能力提供了內在條件;不可想象,學生對毫無興趣,僅憑毅力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階段400萬字的課外閱讀量,縱然完成,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閱讀的'興趣可以激發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可以促使學生專心致志,仔細閱讀,認真思考,有意識記;還可以使學生產生充沛的精力,頑強的毅力,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使人們感興趣的事物必須直接或間接地符合人們的需要,從而使人們付出時間和精力去認識它。並且當使人們產生興趣的需要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肯定的情感。

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語文知識、拓展眼界,開發智力,培養能力。例如教學《去年的樹》一文時,引導學生根據課文中的對話,想象人物內心的感受,體會鳥兒與樹之間友情的深厚,學習鳥兒的信守諾言。又如:在《鄉下人家》一課教學的伊始,教師可以課件展示一組鄉下美景的圖片。讓學生談談對鄉下的印象和疑問,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閱讀方法的指導。

興趣雖然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但是學生光有課外閱讀的興趣,沒有正確有效的讀書方法,其意義和收效可想而知。如有的學生憑著興趣,凡有生動情節的內容就走馬觀花地讀讀;有的則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吸取技巧,用到寫作上。因此,作為讀書的指導者,我們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閱讀的方法有很多種,下面是幾種我們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閱讀方法:

1、精讀法。所謂精讀法,就是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裡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元代教育家程端禮說:“每句先逐字訓之,然後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語言雋永,引經據典,情節生動。教師可以利用這些作品為依據,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註,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2、選讀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如學習《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一課時,課前佈置學生蒐集有關自然的變化的資料,並且進行分析整理,以備課上交流。又比如,我們學習了《蟋蟀的住宅》之類的課文後,指導學生去圖書館借閱相關的資料,再選擇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於寫科學小論文,以培養摘錄資料和運用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豐富了語言積累,提高了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3、速讀法。當今科學突飛猛進,生活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隨之加快,這必然要求我們的工作和學習講質量講時效。我們的學生不光要會精讀,還要會速讀。速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資訊處理和消化。我國古代有“好古敏求”“讀書十行俱下”之說,可見早就提倡速讀能力。利用速讀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時間獲取儘量多的資訊。

4、摘錄批註法。此閱讀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註釋,寫評語。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後的作文準備豐富的語言積累。同時還可以對自己訂閱的報刊雜誌,將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來,貼上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讀與思共,思與讀隨。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學著用自己的閱歷和知識去審視、對比、評判書中的內容,並及時記下自己讀書的感受和疑點。總之讀書要做到“手腦並用”閱讀才將會變得更精彩、更有實效。

閱讀的書籍不同,而採用的閱讀方法也不一樣;閱讀的目的不同,閱讀的方法也不同。我們應該注重教會學生根據個人不同的閱讀習慣,閱讀目的、性質,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靈活使用。

三、創設條件,促進閱讀。

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造課外閱讀的條件,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要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交流。

組織圖書角。為了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教師可動員學生把個人的圖書暫時存放在班裡,組織學生自己管理借閱。圖書角設在教室一角,課間課餘隨時借還,十分方便。也可採用“流動圖書箱”的辦法,由各班幹部輪流負責圖書的保管、借閱工作。為了介紹圖書,也可以組織學生舉辦圖書展覽,把被介紹的圖書陳列出來,同時展出學生整理編寫的宣傳圖書的資料。資料可包括圖書內容提要,作者簡介,時代背景等,這樣就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閱讀條件。

幫助選擇讀物避免盲目性。國小生求知慾旺盛,但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面對浩瀚的書山文海,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思想狀況,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教育需要,認真地幫助他們選擇有益的讀物,避免他們不加選擇、不辨優劣地進行課外閱讀。課外讀物的選擇應以思想內容好,語言文字好,適合青少年閱讀為標準。堅決杜絕一些非法出版物和不健康的書刊在學生中傳閱,造成不良影響。

四、成果展示。

學校、班級經常開展有關活動,展示閱讀成果。比如組織朗誦會、圖書節、寫讀書筆記、手抄報、故事會等,創造條件讓學生廣泛地“讀”,大量地“讀”,從而更強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培養工作計劃8

一、指導思想

我校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國小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堅持教育與管理、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的準則,建立富有生機和活力的教育與管理機制,以教育為先導,以制度為保證,以檢查督促為抓手,以行為訓練為基礎,以習慣的內化與養成為目標,從基礎小事抓起,注意點滴積累,切實提高我校學生的.基礎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標

1、健全各種管理制度,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管理能力,使學生在自我檢查各項常規的落實、學習時間的安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有一個更大的提高。

2、重視學生良好思想品格培養,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導。

3、重視環境薰陶,努力建設樓層良好的風氣,使每一個學生在溫馨的大家庭裡健康、活潑、和諧、快樂地成長。

三、主要工作要求與措施

1、隨時做好家校聯絡工作,贏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援,對家長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及時處理和反饋。

2、加強班小組教師的溝通與交流,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對學生的服務意識,共同做好學生的情感溝通工作。深入學生的心裡,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與教育引導。

3、本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制定活動方案,組織實施。

第二階段:實施操作階段

(一)制定實施計劃

指導隊員們學習《國小生守則》、《小公民道德建設計劃》等檔案,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自己的計劃(克服這些陋習的具體措施)

(二)、引導隊員以實際行動向這些陋習發起挑戰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寓教於樂。各班以點帶面開設好習慣養成示範課,各年級從中挑選一節優質課參加學校《向生活陋習開戰--好習慣養成教育》示範課,可以有演示、競賽、評比、演講、故事、兒歌、小品、經驗交流等形式,引導隊員熟記自己當前最應當克服的陋習和最急於養成的10條好習慣。

(三):檢查督導,進一步鞏固成果

1、成立"告別陋習養成好習慣"小隊,在學校、家庭中爭做小宣傳員,宣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時監督同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以小隊為單位,進行"克服陋習好辦法對對碰"活動。

3、以"好習慣成就好人生"為主題,進行徵文比賽。

4、少先隊負責調查,低年級學生進行口頭、情境設定的抽查。

5、學校設立督導崗,及時糾正學生違反好習慣的行為。

6、少先隊“三個常規”(一日常規、紀律常規、衛生常規)一天一檢查,“四個規範”(語言、行為、儀表、環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師、科任老師)共同目標,“三條渠道”(學校、家庭、社會)相溝通。

第三階段:進行總結,評選表彰。

學生培養工作計劃9

一、七年級數學學困生成因分析

1. 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習意志薄弱

經過對多年來的七年級學困生的分析,發現學困生對學習數學知識普遍缺乏興趣,求知慾低,意志薄弱,特別對於某些抽象性較強的概念、定理的學習,更是難上加難。有些學困生,一遇到計算量比較大、計算步驟比較繁瑣,或者是一次嘗試失敗,甚至一聽是難題或一看題目較長就產生畏難情緒,缺乏克服困難、戰勝自我的堅韌意志和信心。

2. 學習方法、策略運用不當

調查表明,學習方法、策略是影響學業成績的又一因素。七年級學生,剛從國小升入國中,年齡小,學習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課上聽課,課後完成作業了事。沒有形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努力尋求最優解答,解題後進行總結、歸納、推廣和引伸等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注重數學的理解,偏重於課本上定義、公式、定理的記憶,對於所學的知識不會比較,不善於歸納,沒有形成完整的學習作業系統,他們尚未從國小手把手教的機械識記、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中解脫出來,無法適應七年級數學的學習,最終逐步形成了學困生。

3. 考試障礙

調查發現,不少七年級數學學困生往往在數學考試中無法得到正常發揮,這種心理障礙大體在考試中表現為:

①懼怕心理,考試時速度慢而來不及完卷 。

②心理焦急造成審題馬虎,發生各種審題錯誤,甚至漏做題目。

③處理不好,造成全題失分。考試障礙嚴重影響學困生正常數學水平的發揮,使學困生得不到滿意的數學成績,久而久之,就會對數學學習產生厭惡的情緒。

4. 教師教學方法不當

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七年級數學教學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下列情況:

(1)教師教學上要求“一刀切”。課堂教學中教師面對幾十個知識、個性差異的學生,常常發出同一個指令,很少考慮到高、中、低不同水平的情況。這種劃一的要求,必然出現大量學困生。

(2)教學方法上灌輸型盛行,教師講得過多,學生思維完全處於被動應付狀況,缺乏積極參與主動思考,忽視知識的形成,使一些知識在理解上出現片面而又得不到及時矯正的學生漸漸分化成了學困生。

(3)作業佈置過多或偏少,學生作業抄襲現象嚴重,作業有效度極低,學生普遍把作業當作“任務”對待,因此難以反饋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教師難以據此對學困生作針對性的輔導。

二、七年級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學生知識的獲得,技能的掌握,智力的發展,興趣、毅力、獨立性格的培養,都離不開教師的啟發誘導,離不開教師對學生學習活動的調控與強化。因此教師在學困生的轉化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由於農村教育的特殊性,轉化的重任就落到了教師的肩上,因此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1. 更新教育觀念,優先實現面向學困生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儘管升學客觀存在,儘管升學必然導致“淘汰”,但數學教育教學的目標決不是“淘汰”要實現數學教育教學目標,數學教師必須更新觀念,優先面向數學學困生,以此來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2. 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促進學困生轉化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對學習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教師要努力培養學困生的學習動機,促進他們轉化。

(1)激發學困生的興趣,讓學習成為一種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使大腦處於最活躍狀態,增強人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力。興趣不是天生,它是在學習中逐漸培養起來的。

(2)創造條件讓學生體味成功的樂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都具有無可估量的潛力,但只有在意識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後,才有可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如果學習總是失敗,就會喪失信心,就會產生失敗感。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創設適當難度的提問、板演、討論和測試的機會,讓他們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獨立的思考中解決問題,使學生體驗到戰勝困難後的愉悅,認識到自己的力量,增強自信心。

三、優化課堂教學,促進學困生轉化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每堂課應使每個學生都達到教學要求,做到“堂堂清”,才可以促進學困生轉化,所以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是轉化學困生的工作重點。

1.教學創新,培養學困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

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講究教學策略,改變陳舊的、不適應現代教學規律的教學方法。貫徹啟發式教學,採用生動活潑的形式,使學困生開動腦筋,積極參與,大膽實踐,在主體參與過程中品嚐成功的愉悅,激發學習數學的動機。數學教學是思維活動的教學。學生的思維活動有賴於教師的循循善誘和精心的點撥和啟發。因此,培養學生的主動性應以啟導學生思維為立足點。

2.開展探究性學習,提高學困生學習能力

現代教學觀認為:開展數學探究性學習,能有效地溝通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並讓他們學會用數學的方法去研究現實數學問題,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發展數學,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作為教師要善於為學生的學習設定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的開展探究性活動。

3. 適當開展合作學習

對於一些未定論的、需要繼續探索的問題;學習內容有一定難度,是教學的重點、難點的內容;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的、問題有一定的開放性的、學困生容易出錯的問題,應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如學生練習過程中有一判斷題“ ( -3x ) 2 =6x2” ,班上有 1/3 的學生都認為是對的,這時教師應組織學生的合作學習、小組討論,讓學生深刻理解這些容易出錯的問題。

4. 指導學習方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經常發現,有些學習困難的`學生雖然學習數學也有積極性,且他們並不比其它學生少下功夫,但是他們的數學成績卻總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缺乏數學學習策略,不會對資訊進行加工儲備,不會反思調控自己的數學認知過程與方法。陶行知曾說過:“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會學”,學生覺得易懂、好記、輕鬆。二是數形結合法:先通過畫線把各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數軸上,再看數軸上被各條線都覆蓋的那一部分所表示的數,即為不等式組的解集。學生感到這樣的方法形象、直觀,便於操作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5. 掌握反饋資訊,精心設計練習

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意掌握反饋資訊,及時採取措施,彌補缺陷以保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為此,我們在一堂課內安排兩次反饋,第一次反饋——嘗試練習。如發現問題,及時補充講解,起強化、調節作用;第二次反饋——課堂作業,如再發現缺陷,當堂就能補救。這對學困生特別有利,課內補強於課外補,大大減輕了學困生的負擔。

四、建立積極的評價機制

重視過程性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恰當與否,是學生情緒的晴雨表。如果學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師及時而中肯的評價,學生就會感到自己被賞識、重視,就會愉快、積極,增強自信心。具體策略:

1.重視“學困生”學習上的點滴進步,對在作業或考試中取得進步的同學要大力表揚,而且還給予學習與德育考核方面的加分,併發“表揚信”給家長,要想辦法讓他們保持堅持不懈的努力狀態。

2.每次測驗或一階段學習結束後,要把後進生分組進行談話鼓勵,幫助樹立目標,鼓勵他們相互競爭。

3.制定幫教計劃,定期分批確定重點幫教物件,通過樹立成功典型以點帶面,帶動全班“學困生”的學習。

4.引入小組競爭機制,把學困生轉化物件分成幾個小組,每天根據當天學習內容設計過關檢測題,利用課餘時間交換題目抽測競賽,並把小測的成績計如平時考查成績,允許考得不好的學生有第二次補測的機會。對取得好分數同學給予平時成績加分及大力表揚,促進他們重視每天的知識過關。

七年級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是國中學困生轉化的核心部分,需要全體數學教師進行長期不懈的努力。學困生轉化的關鍵在教師。新一輪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國各地開展,作為國中數學教師,應積極主動參與其中,更新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積極主動地為國中學困生的轉化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學生培養工作計劃10

審題是指讀懂題目、弄清題意。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由於受到識字量和理解能力的制約,審題過程就更加難了。那麼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一年級學生數學的審題能力呢?結合教學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嘗試:

一、在平時教學中重視學生審題習慣的培養

良好的審題習慣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教會學生讀題

一年級學生剛入學時,識字量很少,每次做作業時都需要教師讀題。教師在讀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讀題時不要添字或漏字。教師要把題目完整無誤地讀給學生聽,讓學生自己去理解題目的意思。當然有些初次碰到的題目型別,教師可以在讀完題以後,對該題目的意思進行講解以後再讓學生做。

(2)讀題時要讓學生看著題目。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學生的識字量就會提升得比較快。對於題目當中經常出現的字詞,有些雖然學生不會寫,但他們已經會認了,明白了這些字詞的意思,從而能正確地理解題目的意思。

(3)對於題目當中的重點字詞,教師在讀的時候應該要響亮一些。如在比一比的練習當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題:在長的後面打“√”。教師在讀此類題的時候應該重點突出這個“長”字。

2、放手讓學生讀題

到了第一學期的下半學期,許多學生對於題目中出現的字詞都已經認識了。這時候教師就應該放手讓學生讀題。讀題的方式可以全班讀、男生讀、女生讀或者小組讀,這樣可幫助那些後進生。到了第二個學期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讀題了。在學生讀完題以後,教師可以請某個學生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和要求,從而引導學生髮現題目中的關鍵字詞,讓全體學生清楚題目的意思。

3、要求學生正確讀題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可以對學生讀題形式和要求做出以下兩步要求:

第一步,要求學生讀題時能夠做到“字字出聲讀題慢”,用手指或鉛筆指著題目逐字逐句地讀。讀題方式可以採用集體讀,如全班讀、男生讀、女生讀。讀題時把重要的字句圈起來,提醒自己注意。比如說把幾個數從小到大排列起來,這裡的“從小到大”很關鍵,教師在學生讀完後應該引導學生把這個詞圈出來。

第二步,要求學生能夠單獨讀題,並要求學生在讀完題後再默看題目,詳細理解題目的意思,養成認真推敲、咬文嚼字的習慣。

二、通過對比練習和開放式練習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1、對比練習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注意多出一些對比練習。對比練習的好處在於比較直觀形象,可啟迪學生的思維,增強解題的靈活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如在教學兩位數的意義的時候,教師可以出一些這樣的`題:56裡面有()個十和()個一;72裡面有()個一和()個十。又如在教學人民幣的轉化時,可以出這樣的題:1張10元能換()張1元和()張2元;1張10元能換()張1元或()張2元。這些題目單獨出現時,許多學生經常會搞錯,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把這些題目一起拿出來,讓學生進行對比練習,從而讓他們明白這些題目之間的區別。在第一學期的時候,用數學這塊內容學生的錯誤率比較高,許多學生在做的時候不知道到底該用加法還是減法,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對此類題目進行反覆地比較,多讓學生說說題意(已知什麼,求什麼),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這些題目的意思,從而採取正確的方法解決此類問題。

2、開放式練習

開放式練習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設計此類習題。比如在教學計算的時候,可以出這樣的題:()+()=15;()-()=6;在學生解答完題目以後,教師要引導學生髮現其中的規律。又如在教學分類的時候,可以給出幾個算式讓學生來分類,如3+4=7,9-5=4,2+2=4,6+1=7;讓學生明白分類的標準不同,結果也不同。在複習解決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出兩個條件,如紅花有8朵,綠花有6朵,讓學生通過這兩個條件自己提出問題並解決。那麼教師在學生完成之後,可以讓學生對這些問題分類,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審題能力。

三、通過實踐操作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一年級學生的思維是直觀性占主導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維。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直觀教具的演示和學具的操作,幫助學生提高審題能力。在課堂教學和練習中,遇到有些題目時可以讓學生動手操作。如在教學排列問題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題:小明的左邊有3個小朋友,右邊有5個小朋友,問一共幾個小朋友?或者是這樣:從左往右數小明排在第四個,從右往左數小明排在第六個,問一共有幾個小朋友?這樣的題如果讓學生自己去想,恐怕很多學生會做錯。教師可以讓幾個學生到講臺上來站一站,又或者讓學生在草稿紙上畫一畫,這樣一來,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了。又如在教學比多少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題:第一行擺了8個△,第二行擺□比△少3個,要擺幾個□?這樣的題學生在第一次做的時候,如果讓學生直接做,很多學生會算成11個□。但如果在做題之前先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或者在草稿紙上畫一畫,錯誤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了。

審題能力是綜合獲取資訊、處理資訊的一種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識儲備、認知水平為依託,更需要有良好的讀題習慣、有效的思考方法為保證。而這種能力的獲得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個學習、積累、反思、鞏固、發展的長期過程。從一年級開始,教師就應關注學生審題能力的教學,採取切實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形成較強的審題能力。

學生培養工作計劃11

國小生正處於人生的起步時期,如一株株剛剛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識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壯成長。而這“甘露”的獲得,除了靠老師課堂上有限的傳授外,更需要學生依靠課外閱讀去採集。朱熹曾經指出,“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一觀點,充分說明了課外閱讀在形成學生語文能力方面,起著巨大的作用。因此,我們不能不深思:應該如何及早引導國小生去正確面對紛壇繁雜而又豐富多彩的閱讀世界,博覽群書,開拓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不斷提升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從而使學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長,潛能得以充分地發掘,就如何培養國小生良好的讀書習慣特作計劃如下:

一、讓學生與好書交朋友。

歌德有一句名言“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雨果則說:“書籍是改造靈魂的工具,它對於人類之所以必須,在於它是滋補光明的飲料。”確實一部好作品就如同是一本好的生活教科書。它能夠陶冶人的情操和氣質,教人怎樣做一個正直的人。知識就如浩瀚的海洋,一個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書都讀完,更何況書還有好書和壞書之分,這就決定了我們讀書要有選擇。低年級學生要選擇閱讀一些帶圖畫的形象生動的圖畫故事、寓言故事、成語故事。

二、培養正確的讀書姿勢。

正確的閱讀姿勢對國小生的成長非常重要。要經常觀察、提醒自己的學生,幫助他(她)們正確閱讀。理想的閱讀姿勢是雙腿與地面保持平行,背部直立。椅子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軟,椅子應該有一個直的而不是斜的靠背,椅子的高度應該足以讓大腿與地板平行或比平行稍高一點。

三、要構建濃厚的讀書氛圍。

培養國小生讀書的習慣,濃厚的文化氛圍是很關鍵的,古人云:家有餘糧雞犬飽,戶多書籍子孫賢。所以我們每個班在教室內設立圖書角,同學們自己把好書推薦給大家共同欣賞。另外,老師不要當“指揮者”,而要當“參與者”,要堅持陪同學生一起讀書,交流心得,用自己無聲的行動去影響學生。老師還可以同孩子定期舉行讀書競賽活動,讓學生在讀書競賽中體驗到讀書的樂趣,從而不斷增強學生讀書的內驅力,使之成為自覺行為。

四、掌握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閱讀的書籍不同,而採用的閱讀方法也不一樣;閱讀的目的不同,閱讀的方法也不同。教師應該注重教會學生根據個人不同的閱讀習慣,閱讀目的、性質,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靈活使用。我這裡要向學生介紹幾種我們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閱讀方法:一是精讀法,包括比較閱讀法、表達閱讀法等,要求每分鐘讀200字以上,理解率在90%以上;二是略讀法,包括瀏覽泛讀法、提綱挈領法等,要求每分鐘讀200~400字之間,理解率在80%左右;三是快讀法,包括無聲視讀法、一目十行法,要求每分鐘讀400字以上,理解率達到70%。精讀、略讀、快讀三大技巧分別反映了閱讀的深度、廣度和速度,是現代閱讀必須諳熟兼備的綜合技巧。閱讀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和速度,才能真正提高閱讀的效率。

五、引導國小生做讀書筆記。

對於國小生來說,看書尤其要做一點筆記。因為小孩子看書有個特點,喜歡看熱鬧,很快地翻,哪熱鬧就看看,沒熱鬧就過去。這樣他對書的理解是不夠的。毛澤東在回憶他的老師徐特立先生時,就總結了一個讀書的經驗:“不動筆墨不動書。”毛澤東讀過的一些書,有很多加了眉批,就是在書的邊上加了批註。我們可以要求孩子讀書時,順手記點什麼,慢慢地孩子就會形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我們將建議每位學生建立一本讀書筆記,也不要求快,也不要貪多,當然首先他要選擇比較適合他的、有價值的書讀。在做筆記時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後的`作文準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同時還可以對自己訂閱的報刊雜誌,將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來,貼上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讀與思共,思與讀隨。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學著用自己的閱歷和知識去審視、對比、評判書中的內容,並及時記下自己讀書的感受和疑點。總之讀書要做到“手腦並用”閱讀才將會變得更精彩、更有實效。

總之,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須有一個長期培養的過程。正如美國巴爾博士說的:“孩子的心是一塊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穫;播上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穫;播上習慣的種子,就能獲得品德的收穫;播上品德的種子,就能得到命運的收穫。”所以,教師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不要急於求成,要有耐心和恆心,關鍵是在孩子心靈上播下讀書的種子。教師要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積極靈活的方法,讓學生堅持每天讀書,並將這一行為堅持下去,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地就成了自覺行動。到了那個境界,學生會定時無意識地拿起一本書來,細細品讀。待習慣養成後,教師就不須為之操心了。

學生培養工作計劃12

有人說:一個好班主任就是一個好班集體。如果說每個孩子都是一顆小星星,我願用真誠,熱情為他們撐起一片摯愛的晴空,讓他們各自閃爍出最燦爛,最動人的光輝!為了讓班級充滿活力與創新,為了能更好地塑造孩子們的心靈,讓他們得到全面的發展,也為了使新學期班級上能有更新的氣息,為了使本班的管理工作和教學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特制定班主任計劃如下:

一、班級現狀分析:

經過上學期一學期的接觸,對學生的特點以及各方面情況有較深的瞭解,絕大多數的學生在守紀方面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方面。衛生習慣的養成還有待於提高,一些學生不敢大膽發言,班幹部管理能力較差,管理方法有待提高,所有這些都是本學期班級工作的重點。

二、主要工作及目標:

1、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提高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成績。

2、抓好班級紀律,重點做好“培優轉差”的工作。

3、結合“三八”等各種節日及利用班會,對學生進行愛國和尊敬父母的教育。

4、加強安全教育,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在平時多深入瞭解學生,及時發現問題,消除隱患,確保學生安全。

5、加強與家長的聯絡。學校的工作離不開家長的支援,只有取得了家長的信任,我們班主任的各項工作才能順利開展。

三、具體工作措施

(一)常規教育方面

1、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什麼行為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對錶現不夠好的學生,及時進行點撥,指導,加強教育。

2、合理利用升旗儀式,重大節日,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使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養其愛國主義情感。同時,讓學生在各種活動和勞動中學會合作,學會生活。

3、充分發揮各項活動中的教育陣地的作用,增強學生的榮譽感,使學生心中有他人,有集體。

(二)班級紀律方面

1、課堂紀律。首先師生共同制定班規班紀,並制定相應的獎懲辦法。這樣學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動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覺中遵守紀律。由於是孩子們自己制定的,這樣變被動的各種要求為主動的行為,有助於學生將文字內化為行為。我們班的宗旨是“說到就要做到。

2、課間紀律。課間是學生輕鬆休息的時間,良好的課間紀律將會給整個校園帶來活躍而輕鬆的`氣氛。然而,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就是解決課間紀律亂的法寶。使學生既健體又受教育,還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擴大交流的空間。同時,隨時提醒學生要注意的危險活動和場地,寓教於樂。

(三)衛生方面

1、個人衛生:要求衣著整潔,桌箱勤清,物品勤擺。

2、班級衛生:每天早派值日生清掃,設立衛生監督崗,進行檢查與監督。

四、班主任自我要求

1、嚴於律己,做好學生的楷模。積極進行課外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學生。

2、注意工作的方法,尊重學生的人格,重視學生心理教育,做到以理服人。

3、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使學生受到良好的影響。

總之,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使他們逐漸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有用人才。

學生培養工作計劃13

為穩步推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為農村生產建設第一線培養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術和管理人才,使他們成為發展農村經濟和農業生產的帶頭人,成為農村科技致富和發展農村先進文化的帶頭人,金平縣於近日啟動了“一村一名大學生”培養計劃,日前已有180餘人報名就讀。

“一村一名大學生”培養計劃依託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遠端教育的教學資源,由電大金平工作站金平職中具體組織實施。結合該縣新農村建設的發展需要,將開設農村行政管理、設施農業技術和農村經濟管理三個專業,主要招收村委會幹部和農村青年。該計劃學制兩年半,學員修完中央電大規定的學分後,頒發國家承認學歷的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專科畢業書。

為保證該計劃的順利實施,該縣成立了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石生為組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陸紹龍為副組長,各有關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在中央、省電大和財政等部門對學員學費進行大幅度減免的基礎上,又對學員給予每人1000元的學費補助,鄉鎮給予村委會幹部每人500元的學費補助。這樣一來,村委會幹部只需交400元,農村青年只需交900元的學費就可讀完大專。

學生培養工作計劃14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共有學生29人,學生剛從幼兒園上來,學習習慣非常不好,組織紀律性也差,由於他們年齡偏小,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持久,缺乏自制力,而且只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投入熱情,不能很好地自覺地學習。另外,由於各方面的差異,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很不一樣。還有待老師耐心、細緻地引導、啟發、教育,積極創設自主開放的課堂教學,儘可能地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把學習當成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圓滿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二、指導思想:

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力求每一個學生學習不斷進步,能力不斷提高為目的。以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究發現,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為宗旨。

三、輔導措施:

對優等生主要是訓練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探索能力,對後進生主要要採取以下措施:

1、堅持以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為前提,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2、課堂教學中要有目的地有層次地讓中下等生有發言的機會。

3、實行教師輔導,學生幫輔的雙重輔導模式。在教師指導下可以組織優等生幫助指導後進生,開展“一幫一互助活動”。

4、以平時的作業為基礎,加強學習方法的輔導。對中下等生的作業要有計劃地“面批”“面導”。

5、對差生要了解情況,分析原因,尤其是他們的不同心理因素。重視並加強其意志、情感、價值觀等非智力因素心理品質的`培養,促進智力的發展。對學習態度、家庭教育等方面因素造成的中下等生,要開展“走入學生家庭,走入學生心靈”活動,採取學生、教師、家庭相結合的辦法,統一要求,檢查督促,使之提高。

6、及時召開學生會議,總結成績,分析不足,提出要求。

7、班集體中要形成“不讓一個同學掉隊”的好班風,發揮集體的作用。

學生培養工作計劃15

一、班級概況:

本學期全班學生共計39人,男生27人,女生12人。本班學生熱愛班集體,積極向上,活撥可愛,大多數孩子有了初步的學習意識,能夠按時的完成作業,維護班級紀律,大膽參與學校班級的事情,從中鍛鍊和提升自己,可塑性極強。可是也有一小部分孩子,入學前的行為習慣不良,學習意識不足,半個學期還沒有進入入學狀態,還需要花大力氣在這部分孩子身上,雖然有難度和挑戰,但我相信在大多數同學的影響和幫助下,在老師的悉心教育下,他們本學期會有所轉變。

二、班集體的目標:

每天進步一點點。

三、主要工作和具體措施:

(一)加強學生之間的評比制度的鼓勵機制:

(1)每個月均有一次讀書交流活動—————“好書傳傳傳”。進行“讀書大王”的評比。

(2)各種評比制度不變,男女生競賽,小組競賽,大組競賽,個人競賽等。日日爭得“小紅花”,週週爭得“報喜鳥”。

(3)班級日誌,寫話,值日評比天天進行,週週進行總結,獎勵。

(4)綜合實踐活動紮紮實實進行,讓孩子們人人有收穫。

(二)行為規範教育:

1、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關心集體,自覺維護學校的環境衛生。

2、進校離校注意排隊整齊、安靜,主動與校門口的老師、同學打招呼。

3、作業認真、自覺,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4、不打不鬧,上下樓梯靠右走。

5、上課聽講認真,能積極思考,踴躍發言。

6、在教學大樓裡安靜,不喧譁。

(三)根據班級具體情況本學期工作重點:

1、加強理財和管理能力的培養:合理利用零花錢,會管理班級的事務。

2、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聽課習慣,作業習慣,作業上交習慣,訂正習慣。

3、加強學生的勞動意識的培養:整理書桌,清潔教室衛生,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學做家務。

4、加強自理能力的培養:獨立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能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能培養一定的.興趣愛好。

(四)班級管理:

1、逐步形成一支小幹部隊伍,並通過培訓和輪流助力制度,幫助每位同學有機會擔當班級幹部,參與班級管理,以提高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

2、上學不遲到、不早退。

3、逐步形成幫助互相幫助,互相競爭的好品質。

4、自己整理書包、學具、書桌。

5、逐步做到“班級事,人人管”,自己管理好自己。

6、逐步掌握協助老師管理班集體的能力。

7、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對自己提出一定的要求,並努力達成。

8、每日宣讀考勤,人人蔘與報數。

(五)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處理好個人和學習之間的關係:鈴聲響,快靜齊,專心聽,舉手勤,作業正確又整潔,誇一誇誰的學習態度好。

2、處理好個人和同學之間的關係:喜歡自己的同學,得到大家的歡迎,多交朋友,正確處理同學間的矛盾。

3、處理好個人和班級之間的關係:找一個為大家服務的崗位,找一個幫助別人的機會,為班級出一個點子,比比誰是最關心感激的人。

現在的國小一年級學生都已經是新千年以後才出生的孩子了,他們出生的環境比“80後”、“90後”還要好許多,這就決定了他們是不愁吃、不愁穿的新一代,我們教育他們的方法要更加的體現出針對性。

不過這些孩子的父母大部分有都是“80後”,知識和教育方面都有了自己見地,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已經和以前發生了變化,所以我們的新一代是不怕任何競爭的,我們的天賦就決定了我們是不可戰勝的新一代!

我要做的就是要教育好這寫學生,把他們帶上正規,走上正確的道路。只有這樣,他們的前途才不可限量,他們才是我們祖國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