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計劃

【熱門】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四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又有了新的工作,先做一份工作計劃,開個好頭吧。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工作計劃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四篇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本學期教學內容與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對低年級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學兒童的年齡特點,著重對學生進行最基礎的社會公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深入淺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為習慣要求與於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有:第一單元(第1~4課)學做文明人;第二單元(第5~8課)春姐姐的腳步;第三單元(第9~12課)我的興趣愛好;第四單元(第13~16課)我長大了。

二、各單元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第一單元教學目標

1、愛護家庭和公共環境衛生

2、能在成人的幫助下控制下和控制調整自己的情緒。

3、願意有計劃、有目標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4、學習與生活中遇到問題時願意想辦法解決。

5、能用自己的方式愛父母長輩,積極主動做家務,樂於幫助他人。

6、懂禮貌,守秩序,行為文明。

7、初步認識規律的作用,遵守學校紀律。

8、對自然現象或生活中的問題有探究的興趣。

重點、難點:懂禮貌,守秩序,行為文明。

第二單元教學目標

1、瞭解天氣、季節變化對生活的影響,學會照顧自己。

2、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自然的美。

3、學習與生活中遇到問題時願意想辦法解決。

4、愛護花草樹木。

5、知道家鄉的.風景名勝和資源,關心家鄉的發展變化。

6、為保護周圍的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態意識。

7、會正確使用簡單的工具。

8、學習用觀察、比較、小實驗等方法進行簡單的探究活動。

9、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其他科學常識。

重點、難點: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其他科學常識。

第三單元教學目標

1、按時作息,做事用心。

2、熱愛勞動,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自然的美。

4、能欣賞自己和別人的優點與長處。

5、能看到自己的成長和變化,併為此而高興。

6、有勇氣嘗試富於挑戰性的活動,不怕苦,不怕難,不膽怯。

7、有好奇心,喜歡提問。

8、能用多種方法收集資料,並進行簡單地整理和運用。

9、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其他科學常識。

重點、難點:能看到自己的成長和變化,併為此而高興。

第四單元教學目標

1、熱愛勞動,具有料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2、在學校裡情緒安定,心情愉快。

3、能欣賞自己和別人的優點與長處。

4、能看到自己的成長和變化,併為此而高興。

5、心中有榜樣,並以此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6、學習與生活中遇到問題時願意想辦法解決。

7、能用自己的方式愛父母長輩,積極主動做家務勞動。樂於幫助別人,特別是老人和殘疾人。

8、能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動成果。

重點、難點:心中有榜樣,並以此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三、本學期課時安排

周次

課 題

課外結合的主要德育活動

1、 結合各門學科滲透思想教育

2、 結合班隊活動開展系列德育活動,明辨是非。

3、 結合晨會、夕會貫徹落實《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

4、 結合家庭、社會教育,讓學生在生活中擺正行為。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篇2

課程總目標。

1.強化德育的實效性,引導學生學會解決各種現實和生活問題,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

2.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一、學期課程總目標。

1.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競爭與合作的作用及彼此間的關係,體驗合作的快樂。

2.讓學生了解祖國新時代的新面貌,樹立為祖國自豪、為祖國驕傲的情感。

3.培養孩子們的和平意識,號召他們為世界和平貢獻自己的力量

4.通過學習,瞭解保護地球家園的重要性,培養孩子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習慣。

5.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奮鬥目標,並鼓勵他們為此堅持不懈地努力。

三.學生情況分析。

我教的六年級個班的大部分學生學習比較認真,求知慾較強,對世界充滿好奇,同學間能互相合作,共同進步。但也有個別同學由於種種原因有一些不良習慣,影響他們健康成長。

四.教材和其他課程資源分析.

1.綜合性。

本冊教材共設五個單元,每一個主題都不再是單一的學科知識內容,而是學生感興趣的一個個話題。通過這些話題,引導他們學會解決各種現實問題,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

2.開放性。

教學不侷限於課堂內,而是面向學生廣闊的生活

空間,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相結合,強調學習活動的延續性和完整性,體現學習活動在時間上、空間上的開放性。

3.情感性。

教材努力創設一種能與學生對話的文字形式,與學生共同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和煩惱,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

4.形式活潑。

教材版式新穎,富於流動感;圖文並茂,充分運用圖畫、照片、學生作品等多種形式,採用對話式的兒童語言,富有親切感。

五.教學措施。

1. 積極轉變觀念。

(1)、要樹立綜合的、開放的課程觀。

在教學中,我將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並及時關注社會中新的資訊、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以便及時地、合理地調整教學目標,增強教育的針對性、生動性和實效性。

( 2)、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3)、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觀。

(4)、結合教材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開展一些愛綠護綠活動和環保小調查,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

2.注意整體把握。

在實際教學中,我將盡力挖掘活動空間,從更多的角度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拓展,儘可能地體現一種兒童文化,讓教材真正成為學生喜愛的朋友。

六.減負提質措施。

1.為了讓孩子們輕鬆而又愉快的學到知識,增強能力,我在課堂中儘量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儘可能地創造愉快的學習氛圍來讓學生自己思考,互相討論,合作交流,從而獲取知識和技能。

2.不佈置呆板的書面作業,而是讓學生去讀報、上網查資料、做社會小調查等,來增長孩子們的見識,鍛鍊他們的能力。

七.潛能生轉化措施。

針對部分潛能生,本學期需對他們注以更多的愛心和關心,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對他們加強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的督促和指導,讓他們自信而健康地成長。另外我將多注意這些孩子接觸外界的情況,對他們的行為加以正確地引導。

八.評價措施。

本學期將採取平時評分制和期末考核制相結合,而不是靠一張試卷定成績,而且重在平時的學習情況及完成作業、處理問題的情況。再結合家長及同學們的評價情況給孩子們一個完整的評價。

九. 環境教育。

結合教材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開展一些愛綠護綠活動和環保小調查,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培養他們良好的環保行為和習慣。

十. 教學安排。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年級基本情況:

本年級共有184人,經過半年的國小生活,一年級的國小生基本上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定的課堂常規,良好的道德品質以及文明行為的習慣,但是也有一部分國小生自我控制力差,行為習慣,課堂常規表現的不盡人意。

二、本學期教學總要求:

1. 生活性

本課程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絡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遊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 開放性

本課程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課程內容從教科書擴充套件到所有對兒童有意義、有興趣的題材,其課堂從教室擴充套件到家庭、社群及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其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地嚴展,其評價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

3. 活動性

本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活動是教和學共同的中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地只講教科書,兒童更多的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構建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

三、各單元教學要求

1、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勞動習慣。學習生活中遇到問題時願意想辦法解決。

2、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有計劃有目標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4、能用自己的方式愛父母長輩,積極主動地做家務勞動。

5、懂禮貌,守秩序,行為文明。

6、能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動成果。

四、本學期教學活動設想:

本冊教材引導兒童體驗家庭生活的歡樂與幸福, 激發學生愛親敬長熱愛家庭生活的積極情感與態度,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讓兒童嘗試進行“當家”的實踐活動。單元在設計上從人手,通過小調查、小實踐、小評判、小擂臺、小討論、小製作、等各種方式,引導兒童參與家庭生活,從而完成課程標準要求的“熱愛勞動,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識”;“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能用自己的方式愛父母長輩,積極主動做家務勞動”;“選擇生活和學習用品時有自己的判斷,不盲從”;“熱愛自然、科學,去探索大自然的奧妙。”“能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勞動成果”;“能在老師的幫助下,總結、提升獲得的經驗和資訊”。培養兒童的集體意識,讓兒童學會在班集體中和諧快樂地生活。學生在自身學校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通過佈置攝影展、做遊戲、誦讀兒歌、動手實踐、聽講故事、討論等各種活動方式,感受班集體的快樂,並主動、積極地為班集體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引導學生與同伴、老師之間友好相處、團結友愛,形成開朗向上、負責進取的生活態度,感受班級生活的美好。圍繞一年級下學期兒童的學習生活而設計的。學習是學生生活中的主要內容之一,尤其是在強調終身學習的今天,從小養成愛學習的習慣,掌握學習的方法,將為孩子成功地走向社會,幸福地走向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單元在設計上以學習興趣為中心,側重對兒童進行愉快積極、負責任、有創意的生活主題教育。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 進一步明確品德與生活課的教育目的,使學生能夠遵守日常行為規範,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 以開展研究性學習及運用多種教學媒體來提高教學效率。

3、認真學習貫徹新課程的理念,並切實的應用到實際教學中。

4、 認真備課,鑽研教材,上好每一課。

5、 指導學生認真完成練習。

六、教學進度安排表

周次 時間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第一週 3/1~3 我的一家 2課時

第二週 3/6~10 我是家中小成員 2課時

第三週 3/13~17 在爸爸媽媽關心下成長 2課時

第四周 3/20~24 過家家 2課時

第五週 3/27~4/8 我掉了一顆牙 2課時

第六週 4/11~15 眼睛與耳朵的訴說 2課時

第七週 4/18~22 喝水的學問 2課時

第八週 4/25~29 在餐桌上 2課時

第九周 5/1~5 關心老人 2課時

第十週 5/8~12 他們需要關愛 2課時

第十一週 5/15~19 小手拉小手 2課時

第十二週 5/22~26 別把花草弄疼了 2課時

第十三週 5/29~12/3 雷雨來了 2課時

第十四周 6/6~10 夏天的小蟲 2課時

第十五週 6/13~17 怎樣才涼快 2課時

第十六週 6/20~24 過好暑假 2課時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實踐、學習做人,初步形成社會意識、公民意識、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為習慣,為逐步適應社會、服務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道德情感和社會責任感是《品德與社會》課最為突出的特徵。

二、教學重難點

實驗教材強調,從“學生社會生活的原型出發,多視角(地理的、歷史的、社會的、文化的)地去分析、探究社會事物和社會現象,向學生展示一個完整的社會生活,以便讓學生了解社會、適應社會、參與社會,在此過程中實現學科知識的整合,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以及參與社會的能力。”

三、教學內容

教學單元都包含“單元匯入”“學習重點”“學習內容”“學習活動”“單元練習”及“單元評價”等6部分。

1、單元匯入:在每個單元課文之前,標示提示內容,點明單元主題。為增進學習興趣,則採用藝術手段、圖文並茂(如兒童歌曲或漫畫的形式讓學生在音樂感染和理解圖文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進入到單元主題的學習。

2、學習重點: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學習的方向和重點,標明“關鍵詞”,明確將要學到的品德與社會的核心概念。

3、學習內容:即課文部分,力求淺顯平易,說理與例項並重。

4、學習活動:即活動部分,力求形式多樣,如角色扮演、辯論、演說、實地參觀、調查訪問、影片欣賞、展覽、競賽、討論等,依據教材內容加以設計。

5、單元練習:分課文練習和活動練習兩大部分“課文練習”意在掌握品德與社會知識,“活動練習”意在形成相應的態度、技能,增強社會參與和道德體驗。

6、單元評價:包括相關的品德與社會知識技能、實踐與態度,形式不拘,如書面測驗、口頭、行為觀察、問卷調查和社會生活反思均可,重在發展性評價。

四、採用多媒體的展示手段

1、歌曲:通過歌曲來匯入學習,是一條有效的途徑。教材在每個單元教學前都選用了一首歌曲。所選用的歌曲,大都是節奏輕快、內容緊扣單元主題、富於教育意義的'中外兒童歌曲。這些歌曲還附有動作,讓學生邊唱邊作,以強化學習效果。

2、故事:學生們都喜歡聽故事,適合孩子的年齡、心理及語言特點的故事,肯定大受歡迎。教材中所選用的故事包括漫畫故事、民間故事、歷史故事、生活故事、寓言、童話等。此外,教材還設計了一些益智的故事,讓學生邊學邊動腦筋深入思考。

3、兒歌:兒歌簡短、生動、形式活潑,語言富於節奏感,最適合兒童學習。

4、詩歌:教材也選用了少量適合學生讀的古典詩,在品德與社會的教學中,讓兒童接觸一下古詩,效果良好,因為我國古典詩詞中很多是具有道德教育和社會學習意義的。

此外,還有漫畫、遊戲、謎語等形式。

五、內容與時間安排

第一單元 我們健康成長 13課時

第二單元 為了建設新中國 10課時

第三單元 騰飛的中國 15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