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計劃

國小成教工作計劃合集6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是時候開始制定計劃了。計劃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成教工作計劃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成教工作計劃合集6篇

國小成教工作計劃 篇1

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開始,學生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必然是意志與毅力的堅持不懈,並且只有經過嚴格要求,反覆訓練和認真實踐才能形成。葉聖陶曾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現在,我們的教育物件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都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生活,他們是溫室中的花朵,經不得半點風雨,久而久之,不可避免地使學生養成一些不良習慣,這種不良習慣主要體現在“任性、懶惰、吃不得苦”,作為教師,特別是我們體育教師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和習慣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從體育課入手,結合學校對學生的行為習慣要求,逐漸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在體育課上,我著重從課前習慣、課堂習慣、課後習慣三個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一、課前習慣:

良好的課前習慣是上好體育課的基礎。所以,每一節課,我都要求學生必須將自己的課桌擺放整齊,將桌面收拾乾淨,椅子靠近課桌,然後到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排成兩路縱隊,由體育委員帶隊,整整齊齊,安安靜靜地走到操場。這些要求,都是與學校的要求相符合的,所以學生能很快地適應並按要求去做。在這些環節中,如果哪一環節沒有做好,我就要求學生回到教室重新做好了再到操場。經過上學期的努力,現在,我所任教的班級都能按照我的要求做好課前習慣,學生從教室到操場的過程中,也顯得更加朝氣蓬勃,神采奕奕。

二、課堂習慣:

課堂習慣的完善是體育課完美的保障。我把體育課的課堂習慣分為常規習慣、安全習慣、學習習慣、練習習慣四部分。

1.常規習慣:這是每一節體育課都必須完成的內容,包括體育委員集合、整隊、報數、報告人數、師生問好。除了師生問好,前面的環節都由體育委員組織完成。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能夠培養體育委員的組織能力,二是讓學生感受到體育課其實就是發揮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質。我在教學高段體育課時,就曾經實行過“一日體育委員”,讓每一個學生都輪流當一次體育委員,通過這種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一次鍛鍊的機會。並且,由於教師的提示與安排,每一個學生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在輪到自己當體育委員時都做得很好。這樣,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和感受到要做好常規必須是全班同學共同努力,積極參與,通力合作才能做好的。

2.安全習慣:室外體育課中不安全因素比較多。我在體育課上就著重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首先是生病或不舒服一定要請假,以避免加重病情。教師也要積極詢問和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並有針對性的對這些學生進行安排。其次是著裝一定要規範,體育課中活動較多,規範的著裝能減少運動時傷害的發生。特別針對國小生愛搞玩具這一特點,嚴格要求學生不許在衣服或褲子的兜裡裝長的、硬的物品如:小刀、筆、飯勺等。第三是在體育課上要有充分的準備活動,做好熱身練習。

3.學習習慣:體育課不同於其它科目之處就在於室外課較多,安全事故也比其它科目多,為避免不必要的事故發生,我在教學一些容易發生事故的教學內容時,都要求學生做到三個字:“看、聽、說”。“看”主要是看教師的示範,體育課中,我主要對一些技術、技能動作進行示範,這時,就要求學生認真仔細觀察,自己感受教師示範時的時機、位置、角度、方向、速度等方面;“聽”是在學習過程中認真聽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將自己的所看所聽有效地結合起來,以便在後面的練習中能按照要求去練習,這樣既能夠有效地進行練習,又能夠減少甚至避免安全事故發生;“說”是讓學生複述教師講解的關鍵或重點部分,這樣既有利於教師檢查學生是否認真聽,又有利於學生掌握學習內容。在體育課上,教師還要對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鼓勵和關注,因為每個班都有幾個“困難戶”,如受身體肥胖、瘦弱、膽小等身體條件和心理條件限制,往往學生自己會產生心理障礙,對體育課失去信心。作為教師應注意抓住這些學生的特點,發揮他們自身優勢,及時給予鼓勵,讓他們逐步樹立信心,同時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加強他們的身體素質訓練,教會他們一些鍛鍊方法,就能起到積極效果。如身體肥胖的學生一般力量素質比較好,在投擲課上讓他們出來做示範,就能讓他們看到自身的優勢。在一些簡單的危險性低的專案,就可以請膽小的'學生出來示範,並對他的示範給予表揚和鼓勵,逐漸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4.練習習慣:學生將理論轉化為實際的技能,還必須經過練習才能完成。在體育課上,我將學生的練習習慣分為三部分,即“重安全、守秩序、認真練”。“重安全”是指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因為練習的時候一般都是分組進行,教師必須關注全體學生,這就要求學生首先要有安全意識,既要愛護自己,也要愛護別人,每一個學生都應加強自我保護動作、保護和幫助動作的訓練。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會自我保護方法,瞭解一般運動的操作處理。練習前還必須檢查自身和場地器材的安全因素,樹立安全第一意識。在練習的時候盡力做好保護幫助,避免自己和同學受傷;“守秩序”是指在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順序練習,不要因為自己喜歡或不喜歡就多練或少練,更不要因為順序而發生同學之間的爭吵;“認真練”是指學生在練習中動作一定要規範,會正確使用器材。避免因動作不標準或因器材使用不當而出現安全事故。

三、課後習慣:

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有始有終,體育課上的習慣培養還應有課後的習慣,體育課不同於其它學科的特點決定了體育課的課後習慣也不同於其它學科,我在體育課上著重培養了學生的整理放鬆習慣和歸還器材的習慣。

整理和放鬆習慣的培養和堅持有兩個好處,一是幫助學生消除疲勞,保護身體,二是讓學生體驗到一節課的完整性,逐漸養成做任何事都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歸還器材的習慣是指在教學結束後可以有目的、有組織地安排學生收拾器材,歸還器材,保養場地、器材裝置等,培養學生愛護場地、器材的習慣。從而讓學生養成愛護自己的學習用品的良好習慣。

總之,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堅持不懈、反覆的培養和訓練。同時也要為行為習慣的養成營造一個好的集體氛圍,從而對學生行為習慣起到約束和促進作用。室外體育教學易在學生身體活動中抓住的閃光點,也很容易發現學生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針對這些問題,及時進行評價,提出表揚與批評。通過樹立榜樣、紀律約束、反覆訓練、不斷提高要求等手段達到教育目的,從而影響學生的行為。決不能輕意放過一次機會。同時注意自己的行為習慣,為學生作為表率,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才能起到潛移默化效果。

國小成教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葉老先生曾這樣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國小階段,尤其是低年級更是培養學生養成好習慣的關鍵時期,俗話說:習慣成自然。當學生養成了各種好習慣後,會使學生學習更自覺,更有效;逐步適應學校生活,使學生更主動積極地投入到集體生活中。

作為低年級的班主任,我們決定以習慣培養為目標,

通過對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為今後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養成教育內容:

1、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

2、學習習慣的培養

(1)上課習慣的培養(傾聽習慣、思考習慣、表達習慣)

(2)作業習慣的培養(仔細審題習慣、認真做作業、及時改正的習慣)

(3)閱讀習慣的培養(喜歡讀書的習慣、閱讀積累的習慣)

(4)講究學習衛生的習慣培養(用眼衛生習慣、合理安排時間習慣)

國小成教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習慣乃非意識行為,也可以說是不自覺的行為,它是在人的生存、生活實踐中經多次重複而逐漸形成的一種穩固的動力定型。國小階段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少成則若性也,習慣若自然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來說終身受益。一年級是學生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只有在良好的行為習慣的保證下,學生才能學會認知、學會合作、學會做一個合格的國小生,最終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他們必須靠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來認知世界。我堅持從實踐出發的`原則,把《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等作為確立養成教育內容的主要依據。經過大家集思廣益,初步歸納出了適合一年級學生特點需要的10種道德行為習慣,像愛國、守紀、待人、勞動、愛護公物、關心集體、助人、勤儉、刻苦奮發、團結友愛等,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質,諸如誠實、虛心、正直、寬容、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等,這些都是道德教育範圍以內的,也是國小生力所能及的。

二、具體措施

(一)學習習慣

1、課前要儘量早點進教室,擺放好學習用品,靜靜的坐在座位上等待上課。離開教室整理好桌面。

2、課堂上積極表現,大膽表達出自己對問題的想法,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經常參加集體活動,可以使自己變得更開朗、更樂觀,還可以交往的新朋友。

3、晚上臨睡前自己準備好第二天學習用品。

4、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學習。

5、要先做作業後玩耍。

6、書寫要工整,格式要規範。

7、口頭作業要認真完成,要求聲音響亮,語言標準。

8、完成作業後要細檢查。

(二)充分利用班隊會及晨會的時間

學習《一日常規》,《國小生守則》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並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什麼行為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在班級內設立"小小監督崗",專門負責監督檢查學生的日常行為,並在班會時間進行一週總結,通過監督崗的彙報,評出"最佳拇指獎"“文明禮儀之星”等,對錶現不夠好的學生,及時進行點撥,指導,加強教育.

(三)合理利用升旗儀式,重大節日,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

這學期利用勞動節,六一兒童節等重大活動舉行一些有意義的主題班隊會,使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養其愛國主義情感,同時,讓學生在各種活動和勞動中學會合作,學會生活.。

習慣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需一定時期,使其鞏固則需要更長的時間。我們必須以鍥而不捨的精神,持之以恆的毅力,結合學生實際制定“學習習慣培養目標”,以及“學習習慣培養標準”,運用“學習習慣培養標準”通過及時反饋和評價手段,時刻注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國小成教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我們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教育內容

堅持“禮儀習慣”教育,“衛生習慣”教育,“學習習慣”教育,“節儉習慣”教育,保持這四項教育,作為養成教育的基本規範。

一二年級養成教育內容

以《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學生一日行為規範》為標準,從禮儀、衛生、學習和節儉四方面,正面規範學生行為習慣。

1、通過“禮儀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師長、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

2、通過“衛生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會勞動,愛清潔的良好習慣。

3、通過“學習習慣”教育,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通過“節儉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本學期教育內容如下:

1、禮儀習慣

(1)見到家長、領導、老師要主動敬禮問好。

(2)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不在走廊奔跑,跳繩或遊戲。不在教室內大聲喧譁。

接受獎品或錦旗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幫助或受讚揚時說“謝謝”。

進辦公室先說報告,未經老師允許,不進辦公室;

(5)與老師或者客人同時上下樓梯或走在甬路上,讓老師或客人先行。

(6)週一學生必須參加升國旗,要嚴肅、莊重、穿校服。

(7)每天佩戴學生標誌

2、衛生習慣:

(1)講究個人衛生,不隨地扔東西,餐巾紙等東西及時扔進垃圾筒。保持課桌內衛生。

(2)看到地上的垃圾及時扔垃圾筒。隨時保持教室的'乾淨衛生。

3、學習習慣

(1)離開教室整理好桌面。

(2)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預備鈴響進教室,在誦讀聲或歌聲中等待老師上課;

4、節儉習慣

(1)在校不吃零食;

(2)利用水、電及時關閉開關,節約一度電、一滴水;

(3)愛護書本,節約一張紙、一塊橡皮、一支鉛筆;

(4)愛護桌椅、門窗、板擦等物;

(5)愛惜衣物,不亂丟棄;

(6)愛惜糧食,不剩飯,節約糧食;

(7)不隨便丟棄粉筆、掃帚、畚斗等教室用具;

三至六年級養成教育內容:以一二年級養成教育的內容為基礎,進一步深化養成教育的內容。

需要增加的“禮儀習慣”教育內容:

(1)同學之間見面互相問好或者點頭微笑。

(2)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分清教學區和活動區,不在教學區奔跑或踢球,不在走廊跳繩或遊戲。不在教室內大聲喧譁。

上下樓梯或者走在甬路上,遇見老師或客人讓老師或客人先行,同學之間高年級讓低年級先行;在校期間堅持佩帶紅領巾。需要增加的“衛生習慣”教育內容:

(1)看到地上的垃圾及時扔垃圾筒。看到有亂扔垃圾的同學要及時制止。

(2)注意個人衛生,常洗手,咳嗽或打噴嚏要用手捂住嘴巴,生了傳染疾病要避免傳染他人。

要求服裝整潔,臉、脖子、耳朵乾淨,男同學不留長髮,女同學不留長指甲,不化妝,

每天認真做兩操。

需要增加的“學習習慣”教育內容:

(1)加強課堂紀律。

(2)按時完成各科作業。

需要增加的“節儉習慣”教育內容:

(1)在校不吃零食;放學不在外面的小店和攤頭上買吃的東西。

(2)愛惜衣物,不亂丟棄;

愛惜糧食,不剩飯,節約糧食;

三、具體工作方法:

(一)發揮課堂教學優勢,進行“知”的教育。

“知”即提高學生道德認識,使他們懂得“是、非、善、惡、美、醜”。

1、健全學校、班級管理制度,發揮各年級自主管理功能,加強學生常規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隊、品生、晨會等課程,加強學生文明禮貌、安全衛生等常規教育宣傳,引導學生做到“三別”、“四帶”、“五無”。“三別”即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四帶”即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向社會;“五無”即地面無痰跡,室內無紙屑,桌凳無刻畫,牆壁無腳印,出言無髒話。

3、把行為規範教育貫穿在課堂教學始終,滲透在文化課教學之中,做到全員參與德育管理。

(二)組織各種班隊活動,落實“行”的要求。

積極開展有益的班隊活動,健全廣闊的少先隊活動陣地,教育學生從現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掛起鉤來,從我做起,把理論和實踐掛起鈞來;從小事做起,把平凡和偉大掛起鉤來。

1、通過知、比、糾、行教育系列開展行為養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週召開一次主題班會,教會學生什麼是良好的行為習慣,什麼是不良的行為習慣,哪些應該改正,哪些應該表揚,從思想上明確認識。

“比”:對照養成教育內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習慣,強化訓練。

“糾”:發揮同學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幫助的作用,糾正不良行為。

“行”: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始終如一。

2、堅持班會制度,本週本班養成教育工作情況,安排下週工作。每月召開一次主題班會、討論會,進行一次階段性班內

3、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利用廣播、板報等宣傳陣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行為環境。

(三)開闢社會教育途徑,突出“情”的培養。

通過正面的家庭、社會教育,使學生自覺接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教育,使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得到培養和強化。

1、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等多種形式,使家長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學習和表現,並配合學校進行教育。

2、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有益的義務勞動,提高隊員的社會服務意識與實踐能力。

(四)平時加強檢查督促,強化“意”的訓練。

制訂各項制度對學生加以約束,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建立健全監督網,強化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學生堅定的道德意志。

1、值周值日製度:值周值日人員由領導、教師、學生幹部組成,負責檢查每天學生在校的行為表現,發現問題,及時教育、矯正,並將情況及時記錄在《值週記錄》上。值周值日人員要認真做好每天的檢查、評比,兩週的小結總評等工作。“值周值日製度”的實施,從細小處抓起,把行為規範教育真正落到了實處。

2、以值日生和衛生監督員為主要管理成員,每天對各班的衛生、文明禮儀、紀律、兩操、出勤等情況進行督查和評比,充分發揮值日生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國小成教工作計劃 篇5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習慣是從小培養的,好品質就是在養成好習慣的同時形成的。本學期,我班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抓住學校建立"生命教育"特色學校的契機,以研究圍繞學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熱愛學習、熱愛讀書、熱愛勞動習慣為根本目的,制定如下習慣養成計劃。

一、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65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26人,班級安全紀律管理難度較大。此外,多數學生自制能力差,時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課時愛隨便說話或者做小動作,個別學生經常不完成作業,很多行為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

二、具體內容:

每月養成教育側重點

九月份:文明禮儀(待人接物、講究衛生、文明路隊等)

十月份:熱愛學習

十一月份:熱愛讀書

十二月份:熱愛勞動(堅持鍛鍊、積極參加活動)

三、具體措施:

1、力爭做到"明確要求,指導具體"。如學生的`作業習慣,首先要制定要求:一、書寫規範。二、正確率高。三、按時完成。四、及時訂正。用這四條要求經常指導孩子的作業,給予評判,好的在評比臺中加分,並在全班展覽,鼓勵本人,促進大家。此外,必要時需聯絡家長,教師在學校指導,家長在家裡指導,邊指導邊訓練,最終形成良好行為習慣。

2、教師堅持從語言到行動處處做學生的榜樣。如和學生一起打掃教室,撿起地上的垃圾,紙屑等。下課後把歪斜的桌椅擺放整齊,把教室的櫃子、講桌等擦乾淨、擺放整齊,使學生由無意識地模仿逐漸走向自覺的行動。

3、建立一個比較科學的管理制度,隨時督促學生,提醒學生。如培養一些課間安全小檢查員、文具擺放督促員、值日班長、學習組長等小幹部,讓他們對全班學生一天的學習、生活、文體、常規等情況進行督促,指出不良習慣,幫助改正。

4、運用各種獎勵機制,激勵孩子,調動其向上的積極性,幫助養成習慣。如利用教室的班級之星、作業展示欄等對一些行為好的學生提出表揚,對行為不規範的學生提示或批評。老以此激勵學生爭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5、堅持"每日一問制度"。引導學生下午放學前5分鐘自己問自己:今天在學習、課間生活等各類活動中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應注意糾正。以此引導學生從國小會反思自己的言行,調整自己的行為。

6、不斷強化,持之以恆地滲透。如可以在課前、課後、樓梯口、隊伍中等任何場合,都要加上一句提醒的話。如下課後說"記著收拾好自己的書包","別忘了擺放好桌椅";上課時說"擺放好學習用具";排隊時提醒說"要做到快、靜、齊";上樓下樓時說"靠右行,輕輕走";隊伍解散時說"走著,別跑"等。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本學期,我一定會下大力氣、花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他們的人生之路奠基。

國小成教工作計劃 篇6

養成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養成教育是一個長期反覆的教育過程,結合恆山區教育局國小生好習慣“七個一”活動及恆山區20xx年養成教育工作計劃,特擬訂本學期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我們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開創學校養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工作目標:

1.通過校本課程“禮儀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師長、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通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效率、講公德、有理智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通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三、教育內容

以《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及《雞西市國小生好習慣“七個一”考核評價標準》為依據,提出以下好習慣養成內容:“每日一歌”“一項體育技能” “每天一次家務”“學具整理”“讀書”“課前一分鐘演講”“課前一分鐘口算”七個方面,以此來正面規範學生行為習慣。

四、工作措施:

1.全面教育,形成共識。

利用班隊會學習《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及《雞西市國小生好習慣“七個一”考核評價標準》,明確好習慣的內容,知道在學習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樣做,並提出要求,明確目標,建立我校全面的科學的好習慣考核評價標準。我校把好習慣“七個一”活動落實到專人負責,教導處每位主任各負其職,分片落實,並制定各自的要求,如:各年段的閱讀要求,各年段的寫字要求及各年段的家務活勞動標準。

2.環境薰陶, 儒染行為。

重視班級的環境薰陶,努力創設良好的風氣,在每天的“七彩晨讀”及寫字訓練過程中有輕音樂的薰陶浸染,為學生創造輕鬆的閱讀習字氛圍。班班建立圖書角,為學生營造良好地讀書氛圍。同時,學生在團結互助、寬容謙讓、熱愛集體等方面有進一步的認知和表現,使每一個學生在溫馨的大家庭裡健康、活潑、和諧、快樂地成長。積極開展有益的班隊活動,健全廣闊的學生陣地,如國旗下講話、黑板報、手抄報等以及結合學校的“優秀班級” “文明學生” 活動,一週一評選,從學生中樹立榜樣,在學生中評選出“文明標兵”、“禮儀之星”等等。

3.強化訓練,內化行動。

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對學生進行行為規範訓練,必須持之以恆,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長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為了落實好習慣的養成,每週提出明確可行的要求。

具體措施:

(1)反覆強調、訓練,隨時檢查,經常講評,直至形成良好習慣。充分利用七彩晨讀檢查、寫字訓練檢查及每天的大隊部檢查,反覆召開會議,尋找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完善方式方法,加大評估力度,引起師生的高度重視;

(2)認真執行,持之以恆,環環相扣地緊抓下去,有一種不厭其煩、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

(3)注意抓好典型,反覆強化,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養成認真負責的態度。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完善評價,促進發展。

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建立健全監督網,有計劃,反覆抓,確實能促進好習慣養成,但相應的評價機制更能快速促使同學們養成好習慣。根據同學們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價方法的改變:班級有專人負責。根據每項內容提出的好習慣具體要求,進行檢查評比。每天有值周生進行檢查並記錄,進行不定期地抽查,一週評比一次。

養成教育儘管是老話題,但對於我們來說卻是一片新領域,只要我們同心同德,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就一定能夠開創養成教育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