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精選課堂教學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於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總結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精選課堂教學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課堂教學總結

精選課堂教學總結1

在我的心目中我們體育教師是一個很辛苦的工作,就以我們國小體育老師來說,每天我們最少是三節正課,早晨和課外活動還有二節的訓練,這樣我們一天就有五節課,這還不包括課間操的組織和參加外出比賽的時間。即然我們這樣辛苦,外界對我們的印象是什麼呢?清閒。我想,這一方面是人們對我們工作的誤解,另一方面還有我們教師自己的原因,那就是不拘小節。不拘小節原本是我們體育教師的美德,但有時候卻又是我們致命的傷。具體在教學中表現有如下六點:

1、各種計劃的'制定: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每學期開學之初各種計劃的制定,包括學年、學期、單元教學計劃、學時計劃等,不僅是我們上課必須的,也是我們檢查所必須的。可是就是這樣一些常規性的計劃,我們很多的老師卻往往不注意積累,往往在檢查之前才想起自己這樣也沒有做好,那樣還沒有打出來。這就很容易給人造成一種拖沓的印象。並且今年寫了明天說仍了。今天我教給大家一個方法。現在各學校都有老師自己使用的電腦,你可以把這些計劃建一個資料夾,如果你自己十在懶得寫,你就在網上下載一個檔案,然後再根據自己所認的學科進行修改一下,所有的教學計劃也就OK了,以後用著的時候修改一下就行了,真是一勞永逸,大家不妨一試。

備課還有一個集體備課的事。比如說上優質課,你自己的水平不行不要緊,和自己組的老師進行討論一下,這裡應該怎麼上,那裡應該怎樣講,大部分問題就可以解決,如果還是不行,我們也可以向兄弟學校的老師學習。現在不是都是聯誼校嗎?你可以與聯誼校的老師進行交流。當然交流必須是相互的,不能只等著別人去教你,你還應該主動幫助別人提高才行。比如說你上課不行,可是在訓練上有一手,你就可以把你自己的經驗也給聯誼校的老師說說,這樣才能真正的互相提高。

2、根據課時計劃。

課前要佈置好場地,備好器材,做好安全檢查工作。教師必須穿運動服、運動鞋上課。俗話說:教育無小節,處處是楷模。我們教師先換好運動服上體育課,這不僅能給學生起到榜樣的作用,更重要的也是便於我們的教學。在我的教學史上,就發生了這樣一個小故事。

3、做好學生體育骨幹的培訓工作。

充分發揮他們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學生練習時應安排好保護和幫助,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有的老師經常說:真奇怪,怎麼孩子上你的手裡都那麼聽話,可自己的學生不管自己怎麼管都不行,其實根本的原因就是這裡,你有沒有培養好自己的體育骨幹。在我們學校二年級有這樣一個班級,我不在的紀律比我在還有好,為什麼就是他們班有一個好的軍體委員和班長,比喻說有的學生違犯了紀律,讓軍體委員抓出來了,這時我讓他們進隊練習他們一定不敢,因有軍體說你回去他,他們才敢回去。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感到很納悶,學生為什麼聽軍體的現不聽我的,為此在一節室內體育課上我就和同學們進行交流,他們說:“軍體委員很厲害,你不厲害,所以我們怕軍體!”

4、體育課對學生即要嚴格訓練、嚴格要求,又要關懷、愛護,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不得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學生,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說到體罰對於我們體育教師又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學生違犯了紀律罰學生跑圈是常事,並且我們體育教師還經常打學生一巴掌,踢學生一腳。說良心話我們這樣對待生更主要的是恨鐵不成鋼,是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但是我們這種做法確得不到家長的理解。我就多次遇到過有的家告我們體育教師體罰學生的情況。在這裡我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5、體育課應以實踐為主,要保證學生有足夠時間鍛鍊。

運動量和練習密度要適當,做到科學合理。教師講解要遵循精講多練的教學原則,動作示範要美觀、準確。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有一些老師的認識上有了一些誤區,認為體育課只要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就行了,體育的技能技巧的學習和掌握就不重要了,所以一些危險的專案我們就不上了,這是不正確的,體育課必須讓學生跑起來,跳起來,不出汗的體育課絕對不是好體育課,希望老師一定要認識這一點。

6、課後應認真填寫“課後小結”。

注意積累學生考核與體質資料,並認真分析對比,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教學質量。要認真學習體育理論,注意總結教學經驗,每學期要寫出專題總結,不斷提高教學業務水平。

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形式,是一個按一定計劃和大綱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過程,以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身體,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優良的道德意志品質為任務,其特點是,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的指導下從事各種身體練習,通過身體活動與思維活動的緊密結合,來掌握體育的知識、技術與技能,並達到培養優良道德意志品質和發展身體,增強體質的實效。而體育教學的原則是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所必須遵循的準則,因為它是從體育教學長期實踐中積累起來的,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總結和概括,是體育教學過程中客觀規律的反映。

一、自覺積極性的原則

這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他們的學習成為自覺的行動。在體育教學中,為了使學生能自覺積極地學習和鍛鍊,首先必須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由於國小知識比較狹小,大道理不易理解,故應對他們進行深入淺出地講解,多用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可以結合他們的理想說明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來啟發學生的學習自覺積極性,如有的國小生長大了想當解放軍,有的想當科學家,……可以問問他們“要是身體不好,三天兩天生病能當解放軍保衛祖國嗎?能當好科學家嗎?”也可以結合我國優秀運動員刻苦訓練,為國爭光的事蹟激勵他們自覺學習積極鍛鍊。

其次,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這樣才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動性。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提高鍛鍊的積極性,根據學生的實際,在對低年級學生的興趣培養,根據他們的身心特點,利用豐富多彩的遊戲形式來完成體育教學目標。在遊戲前體育教師應先根據遊戲的內容創設一個必要的情境,把學生引入到遊戲的環境中,讓學生自己選擇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展示自己的能力,達到身體鍛鍊和心理滿足。例如:發展跳的能力練習,就可以選擇“小青蛙找媽媽”遊戲,運用青蛙跳的特徵來發展學生跳躍的能力。科學合理選擇遊戲內容,正確地運用遊戲的方法以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是體育上的有聲有色,學生愛學,教師愛教,教學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教學中,教師要在學生原有水平的基礎上,有目的地進一步提高他們水平,提出新要求,培養他們新的學習需要,使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獲得新的知識、技能和技巧,使他們的智力和體力得到新的啟發,同時也培養他們好的思想品德。

二、循序漸進的原則

它是指在教學中根據學生認識活動的特點和人體機能活動規律,正確地安排教學內容。方法和運動量。使學生能夠系統地學習和迅速掌握基本知識、技能、科學地鍛鍊身體。

貫徹循序漸進的原則。首先要正確認識和善於把握“序”的實質。“序”就是反映客觀規律的程式。正確認識和把握了“序”,教學工作就是獲得預期的效果。其次,要立足“進”在打好“雙基”的同時,逐步深化。只有按照學生認識發展的規律和人體機能活動進的特點,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少到多,由小到大,循序漸進的教學。才能使學生獲得系統的知識,提高技術和技能。

貫徹循序漸進的原則:

1、教師在安排教材時,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現行的省編國小體育課即較好地出現了這一點。但在教學中,教師還應把握住。該教材在單元教學中每課時所需解決的側重點,使該教材經過整個單元教學後,學生能較好地掌握該教材的技能和技巧。

2、運動量的安排,要逐步加大: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人體機能活動變化的規律和學生的健康狀況,體質基礎。適當安排每次課的運動量。一堂課的運動量,要做到由小到大,逐步上升,並保持一定水平,然後逐步下降,學季,學期的運動負荷量,也要遵守這一原則,逐步加大。使身體的工作能力不斷提高,這不僅對增強學生體質有積極作用,同時,有利於技術動作的鞏固提高。

三、合理的運動負荷原則

在體育教學中,合理安排學生身體所承受的生理負荷,就是使學生身體既有一定程度的疲勞,又能承受住,並與休息合理交替,以便更好地掌握,體育技術,技能,有效地發展身體,增強體質。量和強度是決定運動負荷效果的主要因素。學生在一堂課做練習的生理負荷量或大或小,對有機體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運動量過小,對促進身體發展的作用不大,對掌握體育技術,技能。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也不利,運動量過大,則容易造成過度疲勞,有損於少年兒童的健康,甚至會發生傷害事故。因為兒童時期,身體正處於迅速成長時期,機體發育極不成熟,大腦皮層神經細胞易興奮,也易疲勞,新陳代謝旺盛。氧消耗量較多,不適宜長時間的劇烈活動。只有適度的運動量才能有利於促進兒童的生長髮育和身體機能的正常發展。

根據國小許多次課的實際測量結果表明,在正常條件下,以綜合課為例。中高年級,下述的脈搏指標認為是適宜的,在課的準備部分在110——130次/分之間,平均120次/分左右,基本部分在130——150次/分最高峰達170次/分(出現在後半階段)平均140次/分左右,結束部分在130——90次/分,平均110次/分左右。由於平時體育教學中不可能對學生一一測定,一般採用觀察法,在高年級也可教會學生測量脈搏的方法,來進行監測。

四、直觀與思維相結合的原則

體育教學,主要是通過反覆進行身體練習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因此,必須綜合地運用身體的各種感覺器官來感知教材,才能取得更大的效果。學生除了用眼睛看教師的示範。用耳朵聽教師的講解來感知動作的形象,空間與時間二關係外,更多的還是通過身體肌肉的'本體感覺來感知動作的要領。肌肉用力的程度和方法。這是體育教學中運用直觀方法的一個特點,所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正確地運用直觀與思維相結合的原則,對提高教學效果是很重要的。

在體育教學中經常運用的直觀方式主要是動作示範、掛圖、模型、幻燈、錄象、還有生動形象的語言、手勢、各種標誌物等。在直觀感知教材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分析比較等積極思維過程。並進行反覆練習,才能掌握教材的規律。

貫徹直觀與思維相結合的原則,首先應注意運用各種直觀方法要有明確的目的,注意增強直觀的效果,方法應根據教學任務,教材性質決定,但無論採用什麼方法,都要求教師講得生動、形象、簡明扼要,具有啟發性,其次要使直觀的感知與積極思維相結合。運用各種直觀方式,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不要停留在一般化和單純形式的模仿上,把直觀感知與積極思維結合起來,才能深刻地感知教材,掌握動作的內在聯絡和規律,使直觀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精講多練的原則

這是指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課的任務,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用最精練的語言和最短的時間,簡明扼要地將教材的概念動作要領和練習方法講解清楚,讓學生有充分時間進行身體練習。講和練是對立的統一,為了完成課的任務,既要講,更要練。“精講多練”是根據體育教學中應遵循的動作技能形成規律所提出來的,光講不練,多講少練,都不能使學生較快,較好地掌握所學教材的技能技巧,當然,精講多練,不是說講得越少越好,練得越多越好,用多練來否定講解的重要性。

貫徹精講多練的原則,應注意以下幾點。

1、講解要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例如:前不久我在教五年級學生做(山羊)分腿騰越時,教材的重點是起跳,難點是推手,我首先把教材的全過程和重點,關鍵簡明扼要地進行講解,接著做了示範。此時一部分學生躍躍欲試。也有一部分學生存有害怕心理。我不急於去消除部分害怕心理,而是讓幾個躍躍欲試的學生出列來試做。幾個學生中高個子,矮個子都有。在我的幫助保護下一個個都順利地完成了動作。這一下,極大地增強了同學們的信心,也克服了部分同學中的害怕心理,在接著進行的練習中,教師一方面加強幫助和保護。同時對每個學生的練習給予簡短的評點指導。這樣,做到了精講多練,講練結合,以練為主。既突出了重點,又增加了學生的練習次數,提高了教學效果。

2、嚴密組織教學,增加了學生的練習次數。教師應充分備課,嚴密組織教學過程,調動隊伍,變換隊形要有目的,有計劃,在講解時,除了對共同性問題進行必要的集體講解外,一般應著重於個別指導,避免不必要的隊伍調動,以保證學生練習時間。

3、改進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場地,器材。在課的基本部分,應結合已學過的基本技術,安排一些簡易的輔助練習和發展身體素質的練習,運用迴圈練習法和流水作業法,適當加大課的運動密度,提高練習強度,以達到促進基本技能的熟練掌握和增強體質的目的。

六。全面鍛鍊的原則

實行這一原則,是由國小體育目的的任務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所決定的,全面提高身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和全面發展各種身體素質,對促進學生身體的發育和提高各種基本活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在體育教學中必須貫徹前面鍛鍊的原則,運用各種體育手段和教材,教法,全面鍛鍊學生身體,促進學生的身體全面協調的發展。教師應認真學習和領會教學大綱的精神,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經常向學生宣講身體全面鍛鍊的意義,克服單純從興趣出發,不重視全面鍛鍊思想,每堂體育實踐課。教材要注意全面性,除選擇安排一兩個主教材之外,還可以選用一些對全面發展身體素質,簡單易行,行之有效的輔助練習和手段,現在許多教師採用課課練的形式,不必調動隊伍,不須什麼器材,只用三五分鐘時間進行素質練習取得一定的實效,也可從實際出發,科學地運用迴圈練習法,以增大課的運動密度和運動量,提高全面鍛鍊身體的效果。

精選課堂教學總結2

根據教育局關於xx年開展新一輪課堂教學達標活動的意見,提出了“人人都能上達標課個個爭取創新課”的目標,從2月到到6月,先後舉行了三次課堂教學立標活動,對轄區教師進行了課堂教學達標驗收,活動精心組織,認真安排,各位教師高度重視,全員參與,各個教師認真備課,精心授課。同時活動開展本著教有所感、教有所悟、及時總結提高的原則,為本次課堂教學達標活動劃上了圓滿的句號,現簡要總結:

一、活動表現的突出特點高度重視活動開展的重要性,正確認識活動開展的必要性。為此博山開發區中心學校專門召開專項校長會議,做了精心的動員部署,要求各個學校在每人一節公開課的基礎上進入課堂教學的“立標”階段。每個教師在熟悉課堂達標標準,互相聽課、評課,互相取長補短,樹立每個學校每個科目的課堂教學“立標課”。每個教師以此觀摩學習,達到人人都能上達標課個個爭取創新課的目標,打造博山開發區一支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2、活動採取“邊立標邊達標”的措施,讓活動開展有成效。

針對轄區教師的層次不同,採取不同年齡、不同學科都立標,並實行“邊達標邊立標”的措施,把立標活動分散到各學校、各學科,讓達標成為教師互相聽課、互相取長補短的活動。督促每一個教師發展,而不是“一刀切”,教師能夠積極大膽改變原有的教路,力求使自己的授課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教學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特別是貫徹新課改理念上有較大進步,教學雙邊關係進一步趨向合理,師生關係逐步和諧,教學民主得到了體現,課堂教學結構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過去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3、教師的.教學體現了從“文字”到“人本”的理念。

不少的教師在授課時,表現為一改以教材為中心,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系統傳授和灌輸,對“人本”的忽視的缺陷,轉變到“人本”,強調了學生能力的培養訓練,情感的薰陶漸染,思想的感悟體驗。強調學生的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強調學生的習得、體味。總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4、活動開展最重要的變化體現在課堂上。

不少教師的課堂都能讓人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小綿羊”。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際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教室中再沒有陰暗冰冷的“死角”,課堂上充滿著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思維的活躍,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於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

5、課堂教學力求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不管是語文教學,還是數學教學,不管是英語教學,教師們都極力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一是課堂情境,一是討論情境。課堂情境,讓學生進入不同課所特有的情境氛圍,讓學生回到課堂中,才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因為學生只有首先入境,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以飽滿的情緒進入學習狀態。這完全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討論情境裡教師力求為學生創設一個討論的氛圍,以設疑激發興趣,引導求知慾,形成討論動力,充分調動思維的積極性。討論方式可多種多樣,或問或答,或選擇重點發言人,引導學生暢所欲言,發表不同見解,使氣氛活躍。

精選課堂教學總結3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複雜心情。

文章創作於二十年代,在表達上與現代文章有所不同,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但文章文質兼美,運用了各種修辭方法,而且大多數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適合朗讀。因而地教學設計時,我力求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課堂教學以讀為主線,以《長歌行》匯入新課,以讀激情:時間匆匆而逝的無奈之情,沒有把握好時間的惋惜之情、自責之情;以讀導練,“燕子去了,又再來的時候;??”,“洗手的時候,日子從臉盆中過去;??”,練習說話,創新運用,以表達學生讀文後的獨特感受。

在這一堂課的`教學中,我認為做得較好的是:

1.整體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基調,在讀中使讀者與作者、文字對話。

2.和學生一起欣賞、品味了文章的語言美及探究了它的表現美。使閱讀中領悟到的語言表現形成遷移到了寫作。

不足之處:

有些相關背景知識沒有引導學生去掌握。因此,語言的感悟還不是很到位。教學過程設計部分對學生自讀、自悟的學習過程設計還不夠充分。設計注意教師的引導,重視了學生讀後談理解和感受過程,而學生自讀會產生什麼問題,自悟會有什麼困難,怎樣適時機地指導、幫助他們考慮不多。對學生讀書過程和讀後發言,表達之間的輕重關係還需進一步認識。

精選課堂教學總結4

為了進一步加強國小數學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的研究,提高國小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國小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全縣將舉辦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競賽的契機下,我校也積極舉辦了20xx年國小數學課堂教學鄉級選拔競賽,3月25日3月28日根據中心校的要求,我校舉行了數學教師課堂教學競賽。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學校領導,向在此次比賽中參加聽課的老師們和參賽的老師們表示真誠的感謝,向取得鄉級參賽資格的龔春梅教師表示衷心的祝賀。

通過這次競賽,促使我校教師自覺參加課堂教學改革,增強課堂教學技能,在課堂教學中全面適應課程改革,有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效益和基礎教育質量。競賽活動得到全校教師的積極響應,通過講課、聽課、評課。我們評委組進行了認真的討論、總結,下面我將本次競賽活動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有10名老師參與競賽,一共10節課,為期一個星期,十節數學課,涵蓋了六個年級,十個班。所有教師參與聽課、評課。活動收到了預期效果。

二、本次活動的優點:

1、教師激情高,課堂教態好,感情豐富。所有老師都能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上,都能夠以笑容貫穿整個課堂,給學生以平易近人之心態,創造平等、輕鬆的和諧課堂,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效率。本次活動參賽的教師中,數學組的所有老師都能夠運用多媒體授課,遵循新課程改革提出的“大力推進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提高課堂效率”這一原則。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了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3、認真落實新課改革理念和精髓,給予學生自主空間,以發揮學生自我潛能,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體能力。本次競賽活動,所有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教師主導地位。如李秋花老師的數學課採用了導學案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討論,學生樂於參與,興趣很高。和愛瓊老師都能夠從生活實際出發,使學生自主發現比的基本性質。都體現在給予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空間。

4、自制教具、學具,把生活融入教學,讓學生體會學習樂趣。把生活中的新鮮題材引入課堂,聯絡生活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重組知識,讓學生處於一種想知而未知、欲罷而不能的心理狀態,引起強烈的探索慾望。和壽菊老師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更能讓學生髮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極大的激發學生求知的內驅力,提高了學生用數學思想來看待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了運用數學的目的。和成強老師課前利用幾何畫板製作了有關圖形中的位置與方向的課件,《位置與方向》教學的課堂上讓學生善於發現圖形中的位置與度數,方向與距離,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提升課堂教學高度,突破教材。

三、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及對策:

1、數學課中新課改理念滲透性不強。怎樣把新課改中的精髓運用到課堂上,融入傳統優秀的教學方法中,紮紮實實、行之有效落實新課改思想,是今後我校教師研究的`課題。

2、小組合作學習運用意識不強,學生參與課堂方式單一,教師不能放開課堂讓學生去做,充當組織、指導的角色。作為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中極其重要、又很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活動,真正做到“當家作主”,同時又培養學生團體的合作協作的情感意識,交際能力,增強責任意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入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小組討論的時候,教師應該深入到小組當中,瞭解學生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認知的程序等等。

總之,這次競賽活動有收穫,也有遺憾。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沒有完美的課堂,但是我們不能放棄追求完美。因為這種追求代表著一種態度,那就是努力促進我們身心專業成長的態度,所以我們沒理由不堅持!提高數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是提高數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希望我們的數學教師能以此次課堂教學競賽活動為契機,在課程改革實踐中大膽探索,摸索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精選課堂教學總結5

數學教學工作,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圍繞“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展開教學工作,跟以往進行比較反思,具體體現在:

一、摒棄舊的教學觀念,建立全新的教學理念。

在教學中,改變了自己在以往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角角色:將要講述的內容為自己編好“劇本”,然後自己在講壇上盡情演繹,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現在是給學生編好“劇本”,為學生創設學習的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充當主角,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演繹,自主、合作地獲取知識。事實證明,這一教學理念的實施,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教師講學生聽的師生各自資訊無互動的枯燥學習模式,使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大大提高,學習的效果不言而喻。如:在“有理數加減運演算法則”的教學上,常規的教法是通過“向東、向西的連續走動幾米,最終是向東或向西走了幾米並結合數軸總結出有理數加法法則,然後再學習有理數減法轉化為加法的法則,最後各自按法則計算”,而大家很清楚,課本上的有理數加法法則對於剛升上國中的學生來說是很繁、很難的:確定和的符號要分同號、異號,異號的還看絕對值誰大;確定和的絕對值又要分將兩加數的絕對值是相加還是相減。這裡學生存在著幾大困難:首先,“絕對值”是新學知識,學生並不熟練,還要要求學生用“絕對值”來總結出加減法則更難。其次,法則分類複雜:類中再分類。因此,學生要運用法則計算很難,不要說理解法則,就是要記清楚法則也不是易事。因此,我們在新的教學理念及“非線性主幹迴圈活動型單元教學模式”的啟導下,採取了用學生所熟悉的“輸贏球”的模式去讓學生學習這一主幹內容:堂上讓本班學生與鄰班學生含別代表足球賽的交戰雙方,用正、負數表示上、下半場及全場的輸贏球數,通過若干有代性的案例的計算,學生很容易理解和體會到:上、下半場一贏再贏或一輸再輸,結果必然是贏或輸得越多(數字累加);有輸有贏用輸贏抵消也很容易得出結果。有理數的加減法用“輸贏球”去理解算理學生很易理解和掌握,實踐證明,基礎很差的同學也能很快掌握。

在新課標的新理念下,數學教學要儘可能地讓學生去做一做從中探索規律和發現規律,通過小組討論達到學習經驗共享,培養合作意識、培養交流的能力、提高表達能力。如在《用字母表示數》一課,通過用牙籤棒搭正方形遊戲引入來創設學習的情境,學生分小組按要求搭正方形,然後討論回答: 1、按圖搭正方形2、找出正方形的個數與牙籤根數之間的關係

3、寫出n個正方形需用的牙籤根數(用含n的式子表示) 4、展示成果,組間交流總結給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討論發現、交流、評議,教師鼓勵、支援、啟導,但不能佔用太多時間。面對他們的研究,突出用字母表示數的簡明性、一般性,對比用文字、用畫圖讓學生體會其優越性,並指出在學習完本章書後你們就會明你們所得出的式子4+3(n-1)、2n+(n+1)、4n-(n-1)都可以化簡成為1+3n,從而為今後的學習埋下伏筆。這種開放的課堂,可以讓學生在有意義的活動中親身參與、獨立探索、合作交流,並逐步構建自己的數學知識、發展自己的數學能力和創新意識。再如,在第四章的學習中,通過學生對圖示的收集與交流、製作長方體、正方體紙盒,然後展開去展現它們豐富多樣的展開圖,再交流總結;第五章中的遊戲實驗式的教學等等,無不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新理念。

二、教師應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與共同研究者,要讓學生演好主角的角色就必須為學生設計好適合學生演繹的劇本。因些,本人認真鑽研教材,為集體備課和學習材料的設計做好充分的準備。由於本學期教的是新教材,所以本人特別注意新舊教材的對比,把握新教材的新要求、新動向,同時,還注意不同版本新教材之間在新知識的引入、內容及練習的編排上的區別與聯絡,力求使學習材料的設計更接近學生最近的發展區,而練習的編排按梯度分層。教學內容我們強調抓住主幹,如對第二章“有理數的運算”,我們級科組經過反覆的研討,抓住了“訓練學生各種運算技能”這一主幹,對全章的教材進行了整合,效果比課本的做法更好,事實證明學生對加減的演算法掌握得較好。但美中不足的是對正負數的定義過於淡化,未突出引入負數的作用或必要性,特別沒有利用溫度計等例項突出低於0的數用負數表示且負得越多數值越小,這是導致後面有理數大小比較學生出錯較多的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又如在第四章、第八章、第九章的教學,我們充分利用了課室的電教平臺,運用“幾何畫板”及教學光碟中的課件進行輔助教學,十分形象、生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

三、尊重個體差異,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是新課標努力提倡的目標,這就要求教師要及時瞭解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承認差異,要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差別,不挖苦、不譏諷,相反在問題情境的設定、教學過程的展開、練習的安排中,都要儘可能讓全體學生能主動參與,使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有所為和有所不為或有能者有大作為,小能者有小作為的練習。如在七年級第二學期,學完“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後要求學生完成一些給出方程編寫聯絡實際的應用題,並讓學生交流評議,這樣有能者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理解不深者也可以仿照例題的背景通過借鑑書本完成。

四、在課堂教學上突出了精講巧練,做到堂上批改輔導和及時的反饋。但由於人數較多,新學生的數學層次參差,有針對性的輔導還不完善。另學生學習的參與度還可以提高,體現在小組討論、新知識的舉例交流等合作學習,今後還可適當增加。七年級的學生學習方法較單一,可加強學法的指導。

五、改變單純以成績高低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的傳統評價手段,逐步實施多樣化的評價手段與形式: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與掌握,又關注學生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既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又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本學期所任教的班級學生生性好動任性,自制的能力比較差,容易形成雙差生,為此,我在反覆教育的基礎上,注意發掘他們的閃光點,並給予及時的表揚與激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如鏡威同學平時不太安份,但數學測評做得比較多,我及時在我所教的兩個班中表揚了他,使其感到不小的驚喜,並在之後的學習較為積極。班裡學生有好幾個基礎較差,接受能力較弱,我反覆強調會與不會只是遲與早的問題,只要你肯學。同時,我加強課外的輔導,想辦法讓他們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在新教學改革中,我深感在教學的理念上、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的角色上、教學的方式方法上、師生的評價體系上都發生了根本的轉變,這都給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只有在教學的實施中,不斷地總結與反思,才能適應教學的需要。

精選課堂教學總結6

數學來源於生活,實踐於生活。在國小數學教學中,要根據國小生的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學生平時的生活緊密聯絡起來。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態度和意識。更好地認識數學,學好數學,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促進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新課標明確提出:要讓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基於這一基本要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就必須改進教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變注入式的教學方法,儘量讓學生自己去了解知識,掌握知識。基於上述認識,我在教法上進行了改革嘗試。

1、組織學生看書預習,自主學習。

六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在教學中我根據有些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以及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放手讓學生通過看書,自學實踐便可學會,這時教師的適當放手無疑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平臺,讓學生自己學,自己去發現新知識的新與舊知識的聯絡,學生會感到成功的快樂。自學前,我一般出示讀書思考題。思考題的內容大體是:這部分內容包括哪些新概念?與哪些舊知識有聯絡?請舉例說明你所學到的新知識等。要求學生根據讀書思考題邊看邊想,邊寫邊劃。“寫”簡單的讀書筆記;“劃”出書中的重點。

如,在自學比時,我出示如下的思考題:

(1)什麼叫比?什麼運算時才能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稱是什麼?你能寫出幾個比指出他們各部分的名稱嗎?你發現比值的求法了嗎?你能求出你寫出的比的比值嗎?

(2)比、分數、除法之間有哪些聯絡和區別?由此可知,比的.前項還是後項不能是零?

2、組織小組討論解疑。

對於一些空間與圖形知識,比較抽象,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這時是否就一定由教師講解才好?我覺得未必如此。啟發學生思維,以小組討論解疑為主,最後得出正確的結論,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能力。

要創造活躍思維的條件,引導學生思考。“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設疑,使學生感到有問題要學。其次問題要有利於加深所學的知識。例如,在學習圓的認識後,提問:不用圓規怎樣畫圓?用一張紙能剪出一個圓嗎?怎樣在一張圓紙片上找出它的圓心?怎樣在一塊圓鐵板上找出它的圓心?通過討論,使學生對圓的知識有了深化的認識。

通過經常性的組織討論和質疑,我欣喜地感到:不少同學學習時已不滿足於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了。這正是新世紀教學發展所提出的要求。

3、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實踐。

動手操作是學習數學的好方法之一。

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因為學生對周長的意義已經瞭解,所以,探究圓的周長時,我進行了分組測量手中圓形紙片、圓形物體的周長,並將結果記錄好。在動手實踐中,有的組是用滾一滾的方法,有的小組是用繞一繞的方法,而且在活動中,能夠在組長的帶領下,有序活動,活動有效果。學生在動手操作活動中,發現了規律,正確地推匯出圓周長的公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運用眼、耳、手等各種感覺器官,從感性,從實踐到認識,印象深刻,學了也不容易忘了。

教學實踐使我深深地認識到要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必須改革教法。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學、討論,動手操作,把課堂還給學生,絕不能包辦代替什麼都“灌”給學生。當然,教師的主導作用是萬萬不能削弱的,教師不僅要講清知識,而且要設計教學方案,使學生主動學會知識,發展智慧,培養想象力、創造力和實踐能力。但在教學改革實踐中,我發現存在以下問題:

1、問題一,當課標要求不同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不同的發展時,我的課堂教學中就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如果顧及優生,學困生以衝刺的速度也趕不上,而當放慢速度時,優生又顯得無所事事,如何讓優生吃飽,差生吃好是值得去思考和借鑑,

2、問題二,在課堂教學改革中,教師角色得到了轉變,但是我發現自己在課堂上還是放手不足,常常會出現教師的包攬情況。

改進措施:

1、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或網路學習,或通過校本教研,提高自己在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的能力,確實做到人人學到有價值的數學。

2、轉變觀念,放手讓學生去做,即使失敗也能夠看到學生探究過程的成長與進步,在失敗中更能發現新知識的新,更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掌握。

精選課堂教學總結7

為推進新課改,改進教學方法,深化陽光教學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促進交流,為年輕教師做好傳、幫、帶工作,我們九年一貫制學校中學部安排全體教師開展陽光教學課程改革教學活動。在本學期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活動中,教務處充分體現了組織、指導、督查的作用,在主管教學副校長的管理下,在教務主任的組織下,全體教師認真參加此項活動,無論是集體教研、備課、上課還是評課、反思,以及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都卓有成效,活動很有特色:

1、實:

本學期在陽光課改教學活動中全體教師都本著求真務實的態度,做了充分的準備:首先是學校召開全體教師大會,趙校長組織全體教師觀看陽光課堂教學模式的解讀紀錄片,然後指導教師陽光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技巧,會後我們中學部召開教師大會進一步落實校長關於課改的指示精神,制定相應的課改工作方案,強化陽光課堂教學模式的進一步推進工作。我們中學部的任課教師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改革活動中,不論是課前集體備課,準備課件,小組指導,還是深挖教學資源,課前演練等工作做得詳實到位。在課堂上,採用陽光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紮紮實實上課、真正為學生上課、著眼於全體學生的發展,而不是隻求課堂的嚴謹、有序、生動、活潑,不求表面的熱鬧,不求聽課的人感覺有趣。在聽課中,我們看到的是實實在在的以學生為主體的陽光教學。課後,教務處組織教師開展學科教研活動,大家在一起交流,上課教師進行說課,闡述教學設計的理念,進行教學反思;聽課教師真誠地提出自己的見解,主管教學的孫校長和高主任也做了科學嚴謹的評課,教務幹事王珂珈記錄每次的教研記錄存檔。每位教師都抱有誠懇的求知態度,一心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課改推進工作活動中,每位教師都受益匪淺。大家也確實在這次活動中成長了,提高了。活動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教學效果。

2、新:

我們九年一貫制學校是由原一中、二中、一小組合在一起新學校。我們在繼承和發揚原來陽光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按照趙校長的要求要有創新,以“三公開”展示課為載體推進陽光課改的程序是我們公開課活動的出發點,於是我們教務處安排以各級骨幹教師為先導的三公開展示活動。通過教師不斷地摸索、學習,漸漸轉變了教學觀念,改進了教學方法,實現了教師角色的轉變,也促使學生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方式。在以“三三三”為主導的陽光課堂教學模式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少了,學生的發言多了;教師的分析少了,學生的發現多了;教師的批評少了,學生的積極性高了,課堂上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氛圍更濃了……在骨幹教師的帶領下,全校教師積極的.投身到教育教學改革事業中來,能充分提高認識,改進教學模式,取得了好的教學效果。

3、變:

在各門課程的教學中,大家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語文課上教師強調讀中“悟”、做中“學”,觀中“演”,尤其是利用多媒體播放課文中的場景、配樂朗誦更讓聽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美感;數學課上學具和多媒體課件使抽象的東西變得形象而生動;物理課、化學課上充分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政史地生課教師引領學生開展趣味活動,可以說在教師的引領下課堂上呈現出來的是活靈活現的、生動有趣的學習內容,這種教學上的變化帶給聽著耳目一新的感覺,帶給學生是學習上的熱情,和成績上的提高。

4、廣:

本學期,我校全體教師都能積極主動參與陽光課堂教學課程改革活動,大家非常積極和熱情,骨幹教師們上課一絲不苟,而且在新理念的指導下,課上得十分精彩,我們的陽光課堂教學開課的課程從語文、數學、物理、英語到政治、歷史、地理、生物,再到體育、音樂、美術,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全校各個年級都開展陽光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改革活動,涉及的面特別廣泛。教學校長、教務主任帶頭做陽光課堂教學展示課活動,各級骨幹教師在年級中首先做課改展示課活動,課改展示課的示範作用廣。

精選課堂教學總結8

為了全面落實市教育局課程改革會議精神,一年來,我們借鑑兄弟學校的成功經驗,立足本校實際,以新課程先進教育理念為指導,大膽嘗試構建“遞進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如今,紅杏枝頭春意鬧,蜂飛蝶舞香滿園。已不難看出金秋時節的碩果累累的可喜局面。現將我校探索新課改模式之路情況彙報如下,以期拋磚引玉,取得以“課改聚義,摟抱發展,相互借道,共同成長”的效果。

一、提高思想認識,轉變觀念是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的前提。

第一、從領導到教師,我們做到三破:一破“名校”框,反對用因循守舊,走出去,虛心向兄弟學校取經;二破“名師”觀,把敢於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師當名師;三破“考分”關,即把一張考卷的考分看淡點,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看重點。

第二、抓好學習和轉變,即轉變觀點,充分認識新課改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

中國人為什麼不能獲諾貝爾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的教育模式所致。只是一味著重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甚至阻礙了學生自主研究創新能力的生成,因此,課堂教學改革是培養新時代人才的需要。

第三、課改也是我校提高教育質量的迫切需要,我校是名校,是市教育局的樣板校,要說傳統教學模式,那是輕車熟路,好辦。然而教育政策要求學校規範辦學行為,減輕課業負擔,不改革學校就會停滯落後,不改革就沒有出路。一所學校辦得成功與否,關鍵也得落實在課堂上,因為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核心環節,課堂教學的模式,課堂教學的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因此,我們必須把建設“高效課堂”作為把我校發展成“省內一流,全國聞名”的實驗性國小的重要推手。

第四、榜樣的力量在感召著我們。山東的杜郎口中學,一所偏居鄉間,條件落後的農村中學因“改”名動天下,颳起旋風;山東樂昌二中,名聞遐邇的大學聯考名校,他們敢於否定自己長期積累下來的傳統教學經驗,放低姿態與杜郎口中學和兗州一中結成課改三架馬車,終於“改”出了“271”高效課堂模式,再一次讓樂昌二中成為同行注目的焦點,作為教育一線的我們,還能無動於衷嗎?

第五、新課改是學生內在的強烈需求。我們說,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就是說,要讓學生知道,瞭解某種知識事物,不如讓他們喜歡該項知識或事物,而讓他們從單純的喜歡變成從中得到樂趣,從而達到樂此不疲,那就能讓他們真正成為知識的迫求者、主宰者、創造者——也就是我們說的創新型人才。要讓學生成為“好之者”就必須改革傳統課堂模式,使之成為課堂的主人。要使學生從“好之者”變成“樂之者”,必須讓新課改深入持久開展,使學生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學到知識的同時,得到樂趣,故而成長為“樂之者”。可見新課改是廣大學生內在的強烈需求。

二、“遞進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構思與實踐。

認識提高了,思想轉變了,我們深入思考著:新課改到底改什麼?大家逐漸統一了思想,學校教育的核心環節歸根到底是課堂,課堂教學的模式和效果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課改的關鍵是課堂:要限度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效果好起來。而課堂教學的“改”不能隨心所欲,必須“有法可依”,—就是要有一定的模式去規範“教的方式”與“學的行為”。因此我們確定我校實施“遞進式”課堂教學模式,探求課改新路。我校“遞進式”課堂教學模式概括起了可分三層九段。

第一層:預習交流

a、要求提示:老師課前導學,提出預習要求,學習方法。

b、自學交流:可採用同桌式、分組式、全班式,師生共同參與,讓每個學生成為活躍的交流著;

c、點評小結:點評預習情況,師生採用分散式和集中式共同完成。

第二層次:探究解惑

a、質疑探究。教師組織學生,在集中學習的氛圍中,再回到新的學習內容中去,發現新的問題,然後展開討論,進行探究。

b、點播解惑。在學生質疑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成為學生中的一員,適時進行點撥,引領他們始終處在正確的思維軌道上。點撥要點面結合:個性問題,個別點撥解惑;共性問題,面上點撥解惑。學生既是被點撥者,也是點撥點,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點撥解惑氛圍。

c、評價總結。教師憑藉自身的教學經驗,巧妙地運用臨場機智,快速梳理濃縮掌握的資訊,進行準確、概括的評價總結,使每個學生都獲得質疑探究的`快樂。

第三層次:鞏固延伸

a、練習檢測。練習主要以書面形式進行,課內或課外完成。練習內容要儘量避免死記硬抄,多考慮已學知識的重溫鞏固和遷移,檢測結果不能成為獎懲學生的憑據,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到每個學生的點滴進步,教師要通過檢測反思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能力。

b、學練運用。通過課外學習這一渠道,運用學到的方法,通過大量的實踐,讓學生的才能得到鍛鍊和提高,獲取更多的新知識。

c、生活連結。要引導鼓勵學生接觸生活,用所學知識為生活服務,並從生活中學習心的知識。

接著,我們制定了“遞進式”課堂教學實施方案,成立了課改領導小組,課程改革學科組,年級學科備課組,並立即付諸實施。同時採取以下措施,促進實驗的順利進行。

1、加強師資培訓,堅持“先培訓先上崗,邊培訓邊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

2、加強教學研討,把科研與校本教研結合起來,開展“自我反思”、“同伴互動”、“觀摩學習”、“實踐體驗”,參與“教學評比”促進對“遞進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消化與吸收。

3、加強制度管理。學校在管理和指導課改實驗中建立了一系列相關制度來規範操作,以加強管理。如教研組例會制度、年級備課組例會制度、評比獎勵制度……圍繞“遞進式”課堂教學重新建立執行評價體系,配足、配齊課改所需的各項設施、裝置,保障課堂教學改革穩步有序推進……

接著一場轟轟烈烈,又紮紮實實的“遞進式”課堂教學模式探索實驗在我校開展起來了,學校的每一間教室,都是人身鼎沸的學習“超市”。學生們一會兒潮水般地聚攏來,爭先恐後地搶黑板,一會兒爭搶發言權,一會兒又各自趴在課桌上埋頭書寫;有人鎖眉沉思,有人低聲交談,有人大聲爭辯,有人手舞足蹈……課堂上“洋溢著歡樂,升騰著幸福”。

三、“遞進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成效與反思

我校深入開展“遞進式”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一年多了,如今,紅杏枝頭春意鬧,已經見到可喜的成果。

首先可見到的是教師變了!教師的教學觀念變了:人人成了新課改的贊同者,參與者;教師的身份也變了,從“知識傳授者”變成“誘導者”、“點撥者”、“合作者”,從“演員”變成了策劃組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導演;教師的教案變了,從照搬教參變成深入思考,吃透教材,瞭解學生需求的導學案;這樣教師確立了“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學生觀,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從而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感受事物,觀察分析、思考,有利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一年來,我校參加省市各種課改教學比武,共獲各種獎項20人次,其中肖映《語文的魅力》參加省語文閱讀大賽獲一等獎,趙翠、張莉君、胡雁峰、文瑛等十多名老師的分別獲不同學科市一等獎。

其次可見到的是,課堂結構變了。作為課堂,過去是老師的講堂,導演、演員均由老師包了,學生始終處於被動接收狀態。如今的課堂關注的卻是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狀態。課堂上學生通過預習交流產生疑惑,通過交流讓所有學生深化疑慮,產生疑惑感,通過探究解惑,讓學生互相啟智解疑,加上教師適當點撥,使每個學生獲得質疑探究的快樂;最後,通過鞏固延伸,讓學生實現知識的鞏固遷移,聯絡生活實際,獲取新知識。如今,我校“遞進式”課堂教學模式從學習探索、生成到廣泛展開,日臻成熟。已向省內外30多所學校,600多名教師提供了交流參觀的平臺。

第三大成效是學生變了:一是學生地位變了,變成了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通過預習、交流、使學生養成動手、動口、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了交往合作能力;學生通過鞏固延伸的訓練,不僅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而且連結生活中的問題,去思考,探究解決深層次的問題,實現知識的遷移和創新,自然也就提高了他們的探究能力與創新能力。

我們嘗試了以學生為導演的自主課堂模式,即讓學生當老師,對一節課,或對某一小部分課設計出導學提綱、引導和組織全體同學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小老師們的課也上得有聲有色,讓人讚歎不已。

我們的課改只是剛剛邁出的第一步。回顧我校新課改的歷程,我們豪情滿懷,但也時常深深反思:我們探索的路子真的是一條坦途嗎?今後的漫漫長路該如何走才會更穩妥,更便捷?才能更好地攻堅克難,高歌猛進?

我們深深體會到以下幾點:

1、我們所取得的點滴成績,應歸功於上級教育部門的正確領導和課改先進兄弟校的引導,它只是我們新長征路上的一個起跑點,新課改模式沒有“,只有“更好”,我們必須以十倍的熱情,百倍的努力投入以後的征程,爭當新課改的勇士,不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神聖職責,不負時代的重託。

2、我們探索一種教學模式,是因為它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有一定規律可循,實現“高效課堂”,目的是“高效”而非“模式”。也就是說,不能把模式刻板化、機械化,讓“模式”在教師精心導演下,根據學生及教學情境的變化而“活”起來,也就是說:“教學有模,但無定模”,鮮活的、生動的模式,才是值得我們眾生追求的。

3、教學模式探索過程中主要因素是要擺正“主導”與“主體”的關係。好比一場演出,書本是劇本,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與觀眾,傳統教學中,教師把導演、演員集於一身,學生完全成了觀眾。新課改模式的改變就是要把“演員的身份”還給“學生”,課堂實際演出的主角應該是學生;說、唱、做、作全是主角在表演,而導演是完全處於幕後的。但關鍵因素還是導演,演員的動作、表情、語言該如何表達,導演都預先設計好,做到“胸有成竹”。也就是說“遞進式”課堂教學模式進行順利與否的關鍵是處於主導地位的教師。引導自學,引起疑慮,點撥誘導,激發思考,激勵探索;問題的提出,時間的分配,難易的安排,學法的指導,點撥如何精準,步驟如何安排,教師課前都要做到心中有底。因此,開放了課堂,教師的責任更大了,擔子更重了。

4、新課改進行過程中要儘量去形式,重實效。如“導學案”,學生人手一份,當然方便,但卻累贅而且浪費,我們如果充分發揮計算機、投影、音響、實物展臺、校園網路等多媒體裝置的功能,把導學案展示出來,不是更能節省書寫時間,提高課堂效益麼?又如:合作學習中,所有學生全都以小組形式圍坐,雖然討論起來方便了,但是當老師需要板書,或出現影視畫面時,部分學生卻不便觀看,容易影響課堂效果。

5、新課改探索過程中很可能出現某些班級,部分學生考試成績下降的情況,很可能會很長時間看不到課改的明顯成果,這個時候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經受住考驗,“寧可不要一時的高分數,也要鐵心搞課改”,才能使得新課改煥發光彩。

新課改是一項事關中華民族百年大計的一項探索、創新的重要實踐,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是需要我們終生奮鬥去攻克的堡壘。“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乘著黨的十八大的浩蕩東風,在市教育局的直接領導下,不斷探索,勇於實踐,取得新課改的新的勝利!

精選課堂教學總結9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物件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通過教學反思教師可以對其教學活動進行的理性觀察與矯正,從而提高其教學能力的活動。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顯然,一個教師的成長、進步不只是教學經驗的積累,更重要是在於經常性的進行教學反思,善於從經驗中反思並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新的課堂要求我們不斷的反思,逐漸向學習型教師邁進。下面簡單談一談我的幾點看法:

1.反思課堂,注重實效

剛剛踏上講臺的教師容易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夢想著能夠有一天站在三尺講臺上侃侃而談,滔滔不絕的將自己的平生所學全都將給自己的學生聽,以為這就是以為絕對的好老師,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生物老師也不例外。因此,剛剛畢業,初為人師,便站在講臺上向自己的第一批弟子傳授自認為對他們非常有用的生物學知識,其中當然不乏含有很多課外知識。給學生補充課外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這並沒有什麼錯,但是如此這樣,生物課就只能是一節自然課,學生倒是瞭解了不少常識,但對於自己的教學任務,就很難完成,因為高中生物課程在現行教材中所佔的地位是相對較低的,即課時有限,學生在課外根本就拿不出太多的時間學習生物,補充課外知識,可以使他們對本學科產生興趣,但要適度。我們需要利用僅有的課上時間認真研讀教學大綱,教給學生課本上的知識。因此,新教師一定首先做到研讀教材、教參、大綱以及新的課程標準,將其中的精神,理念放在教學過程中。 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又要求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應利用課堂引導學生學習,所謂“授人以漁”。因此,新教師要注意不能將“備”課理解為“背”課,自己唱獨角戲,而是充分去調動學生,還課堂給學生,如此才能達到課堂的實效、高效的體現

2.把握雙基,直指大學聯考

在大學聯考“3+X”模式下,生物學科以理科綜合科目的考查,題目只有七個,很顯然僅僅七個題目無法囊括全部的高中生物知識,所以大學聯考是“以知識為載體,考查學生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實驗探究能力、獲取資訊的能力合綜合運用能力)”。生物課堂上我們首先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的學科知識,其次就是交給他們如何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在實踐、應用在解決問題上。

例如:(08石家莊質檢2理綜3題)圖1和圖2分別是反射弧和突觸的結構示意圖,圖2中的Y來自圖1中的A,圖2中的X 來自大腦皮層,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A.當感受器接受適宜刺激後,若導致效應器產生反應,則①釋放的遞質使③興奮

B.當感受器接受適宜刺激後,若大腦皮層發出的指令是對這個刺激不作出反應,則②釋放的遞質使③抑制

C.若用藥物阻斷②與③之間的聯絡,則當感受器接受適宜刺激後,效應器不能產生興奮

D.突觸後膜上有分解遞質的酶,根據突觸的功能推測,此類酶的生理功能應該是使突觸後膜及時接受新遞質的作用

本題就知識而言是在考查現行高中教材必修1中的神經調節相關內容,涉及到了反射弧、突觸等結構。但更多的是在考查學生如何根據圖示簡易結構,去判斷神經元之間的突觸聯絡,尤其是人體內兩個中樞(大腦和脊髓)的關係。我們應該脊髓作為一個低階中樞,非條件反射的中樞,控制著人們的一些本能活動,鑑於動物個體的趨利避害,一般脊髓中的神經元傳遞的興奮都是興奮類的,而大腦皮層作為高階神經中樞,功能更復雜一些,可以傳遞抑制類興奮。如此分析題目,學生就比較容易判斷B和C的說法正好相反,而且C是錯誤的。為進一步說明,我們還可以舉例,比如大腦皮層對“縮手反射”的控制:不縮或縮的更快,以及為什麼兒童會尿床(排尿反射)而大人不會,等等。

同時,我們的情感教育目標也就相應的實現了,那就是學生通過學習瞭解了生物,瞭解了生物界,當然對於自身的健康應該怎麼維護,就應該很清楚。

3.注重反思,不斷提高

教學反思能夠激發教師終身學習的`自覺衝動,不斷的反思會不斷地發現困惑,“教然後而知困”, 她的真諦就在於教師要敢於懷疑自己,敢於和善於突破、超越自我,不斷地向高層次邁進。

例如:(08石家莊質檢2理綜4題)下圖是真核生物細胞內的轉錄過程示意圖,據圖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①所示的片段正處於解旋狀態,形成這種狀態需要解旋酶

B.圖中②是以4種核糖核苷酸為原料合成的

C.如果圖中③表示酶分子,則它的名稱是RNA聚合酶

D.圖中的②合成後,直接進入細胞質中與核糖體結合並控制蛋白質的合成

這個題目學生的睜正答率相當低,很多學生直接判斷A選項錯誤,給答案A。可是正確答案是D,這個是比較容易判斷的,因為真核生物基因表達過程中需要進行轉錄後加工,不可以直接進入細胞質中與核糖體結合並控制蛋白質的合成。學生的錯誤原因源自教材、教參以及教師本身。現行教材中對於轉錄過程是否需要DNA解旋酶未置可否,教參中也沒有提到,倒是說到了RNA聚合酶可以將氫鍵開啟開始轉錄,因為其中提到了RNA聚合酶具有解旋的功能,所以我在授課中在未查其它材料的情況下,將DNA轉錄中所需要的沒僅表述為RNA聚合酶,即不需要DNA解旋酶。而當學生們因此而出現錯誤時,拉響了我的知識儲備不足的警報,立即查詢大學課本,結果為RNA聚合酶具有解旋酶的功能,但是這一過程仍然是需要DNA解旋酶參與的,還有其它的比如單鏈結合蛋白、拓撲異構酶等。

實踐證明, 凡善於反思,並在此基礎上不斷進行努力,提高自己教學效果的教師,其自身的成長和發展的步伐就會加快。

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精選課堂教學總結10

《國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會考語文命題發展的總趨勢也注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考查,一般分值都不低於1/3。要想在閱讀教學中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實現有效的教學,必須有良好的組織教學策略。

提到良好的組織,老師們各有妙招:或重視把學生零散的好奇心轉變為學習興趣的動力;或重視建立與學生和諧融洽,彼此尊重的師生關係,使教學更得以順利進行;或精心設計課堂活動,創設問題情境,誘導學生的積極思維,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加大課堂密度。並充分運用現代的學具和教具來刺激學生的各種感觀參與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學更具效力……所有這些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然而,在探索、嘗試的過程中,我總愛反思、追問自己:“什麼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學有效嗎?”“有沒有更有效的教學?”……通過不斷總結、更新、比較,我倒得到點不成熟的體會:巨集觀解讀文字不失為一條促課堂教學高效的捷徑,它能讓學生“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巨集觀解讀文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首先,教師帶領學生解讀國中語文新課標,進而明確國中學習應培養的語文素養。

其次,教師帶領學生通覽教材,分析其內容體系,進而明確學習目標。

(1)拎出“語文與生活的聯絡”這條鮮明的紅線。

可以說,學生一開啟課本,篇篇課文帶著濃濃的生活的氣息便會撲面而來,令人無法拒絕它的誘惑。這些被採擷到教材花籃中的一個個精美而又真實的生活鏡頭,或催人悟,或啟人思,或動人情,或悅人心。同時讓學生從生活走進課堂,又由課堂引向生活。

(2)明確“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三大板塊橫向組織的內容。

教材以這三個板塊來選編,共同交織成一張有關人的生存和發展的大網,涵蓋了生活無限寬廣的內涵和外延。這種的編排方式,正好詮釋了一種本質的教育觀念:教育,要以人為本。學生領悟了這點,也就知道自己應推己及人,關注自我、關注自然、關注社會。

(3)知道“兩個部分”引領了一套全新的學習方式

具體到單元編排:每個單元由閱讀和綜合性學習兩個部分組成。兩個方面在地位是並列的,並不存在孰輕孰重問題。“寫作和口語交際,與綜合性學習整合在一起,這主要是為了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這一點,其實是引領學生向一種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更為開放的學習方式上邁進。

第三,高度重視文前提示,這是最重要、最有效的促進課堂教學的方法。

文章是一個有機整體,一個詞、一個句子,一個段落,一個層次,都與整個文章有著內在的、千絲萬縷的聯絡。可是現在的語文閱讀,常常把一個活生生的文章整體肢解得零散破碎。仍只注重區域性的字詞、表達等內容的提問,只見樹木而不見森林,它會丟失許多寶貴的文章的思想和靈魂,也會使文章的區域性和碎片失去活力和生命。因此,文章碎片的融通和復原,最有效地辦法就是重視文前提示。

教材每篇課文的導讀,都一改過去冷冰冰的說教,而是用發自真心的暖語,去激盪學生的心湖,從而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使其樂於接受。在“感動”中,接受課文,感受人文思想的溫馨。如七年級上《我的信念》的導讀是這樣說的:“一位兩次榮獲諾貝爾獎的`大科學家,竟然把自己看得如此平凡。如果你想知道具備怎樣的品質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科學家,那就讀讀這篇短文吧──不僅用眼睛,還要用心來讀,用你的心去貼近這一顆偉大的水晶般的心。”真可謂情真意切,溫馨感人。

人教新版國中語文教材的文前提示極有特色:或使用描述性的語言,文筆優美,滿含深情;或使用引導性的語言,引領學生進入文章的境界;或提出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或注重學生個性化的感悟;或引導學生從自身生活經驗出發去感悟文章。教師若抓住了這一有效資源,則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濟南的冬天》的文前提示是這樣的:老舍對濟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在他眼中,冬天的濟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可愛的,真是一方“寶地”,一個“理想的境界”。反覆朗讀課文,細細品味,當一幅幅畫面浮現在你的腦海裡時,你將進入那片美的天地。文前提示語言優美,飽含深情。

讀著這篇文前提示,學生在閱讀文章之前就已經潛移默化地沉浸到文章的情感世界中去了。因此,學生在閱讀文章時深切感受到作者對濟南山山水水的深情,也便是水到渠成的。

而八年級下冊課文《列夫托爾斯泰》的文前提示則這樣寫道:列夫托爾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長相平平,卻有一雙銳利異常、能夠洞察世事的眼睛。現在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去凝視托爾斯泰的眼睛,並由此進入他那深邃而豐富的內心世界。這篇文前提示彷彿是一位耐心的嚮導,一位循循善誘、和藹可親的長者,耐心地帶領著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去凝視那雙“銳利異常、能夠洞察世事的眼睛”,去感受託爾斯泰那“深邃而豐富的內心世界”。這種引導性語言讓人倍感親切,也更富於感染力,能讓學生儘快地融入到文章的境界中去。

課文《阿長與〈山海經〉》的文前提示用兩個連問,讓學生順著問題展開思考,把思考中的無法理解的問題化為閱讀課文的動力,通過閱讀課文尋找答案。《臺階》一文的提示更是通過“這位父親是怎樣生活和勞作的?他有什麼追求?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作者是懷著怎樣的感情去敘述父親的故事的?”等一連串的問題啟發學生去思考,去進入文章的境界,瞭解“父親”生活和勞作的方式,瞭解“父親”的追求,真正在心目中勾畫出“父親”形象,感受作者敘述時滿懷的深情。這樣沒有限定閱讀目標的啟發性文前提示,充分發揮了學生閱讀的主體性,讓學生在廣闊的世界中自由翱翔,想其所想,感其所感。有的文前提示甚至營造出一種各抒己見的氣氛,讓學生從自身的經歷、感受出發去思考問題,做出選擇,形成個性化的理解。

總之,教材的文前提示彷彿是一位微笑著的長者,手把手地帶領學生走進文學的世界,又留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去發揮想像、展開聯想,創造性地、個性化地閱讀課文。重視文前提示,就可以把學生的閱讀活動變成張揚個性的舞臺,凸現學生的閱讀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在廣闊的世界中自由翱翔。

最後,精當的板書也是解讀文字後的巨集觀載體。

板書是一個藝術整體,是教師根據需要把教學的主要內容濃縮為具有邏輯聯絡的、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文結構或圖表形式,是教師在備課中構思的藝術結晶,是學生感知、理解、儲存、應用資訊的視覺渠道,是提高智力、發展能力的重要工具和橋樑。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山河表裡潼關路

景中有情

情中有景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這一板書設計突出興亡兩字,並將兩字對舉,配心箭頭符號指向文章主題“百姓苦”。三個醒目的方框,使學生深刻理解了小令的主題,體會了詞語的精練。

蘇州園林

葉聖陶

此板書設計形象展現蘇州園林總的特點,構成一幅完整的圖畫。然後分七個方面說明這一總的特點。突出了由總到分,由主到次的說明順序,板書既簡潔,又重點突出,便於學生巨集觀把握課文。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巨集觀解讀教材,有的放矢促課堂僅是我個人的拙見。我希望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能向更多同仁學習,實現教學相長。

精選課堂教學總結11

時間的沙漏悄無聲息地流失,轉眼間四個多月的實習生活即將告一段落。在頂崗支教的過程中,我一直慶幸自己能夠擁有頂崗實習的機會,並且能夠分配到這所學校——魏縣西康町中學。在這裡我得到了很多鍛鍊自己的機會,學到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和智慧,同時也更深刻地明白了“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抱著“將每一堂課都上成公開課”的態度,我珍惜每一次鍛鍊自我的機會,認真準備每一堂課,並且不斷請教、思考、摸索,使自己在課堂匯入技能、提問技能、板書技能、教學反饋技能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穫。課堂教學不僅僅是老師機械式地向學生灌輸知識的過程,而是一門需要不斷探究的藝術。真正想要將四xx分鐘的課堂上好,教師需要具備紮實的素質和高超的教育教學能力,掌握科學、有針對性的方法,同時也要注意很多細節處的關鍵性問題。我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總結了自己的方法和想法。

一、在講解新課時

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課堂歸還給學生,這並不代表著教師的任務減輕了,而是需要老師潛心研究、不斷創新,採用創造性的教學模式和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踴躍地參與到課堂思考、互動活動中,從而讓學生手動、眼動、耳動、腦筋動起來。

二、老師要關注每一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老師在關注尖子生學習情況的同時也要照顧到中等生和學困生的學習狀況,在設計課堂問題時、佈置作業時,要有針對性地、分層設計問題、佈置教學任務,從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思考中,都能有所收穫。

三、課堂管理

不時會有學生講話或做小動作,我多采用“冷處理”的方法,邊鎮靜地繼續講下去,邊往他們身邊走去。看到他們抬起頭注意到我,我便用嚴厲的眼神瞪一瞪他們。他們也立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忙地下了頭,認真聽講。對於其他課堂突發事件,我會用尊重、民主、寬容的態度,理智處理,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短暫的實習生活讓我學到了紮實的教學基本功,也讓我明白了做好人民教師絕不能只會紙上談兵,一定要實地躬行。實習生活讓我獲益匪淺,今後,我一定會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為成為一名好老師而努力!

精選課堂教學總結12

在過去的一年的教學中,我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高度的負責精神投入到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盡職盡責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注意不斷更新觀念提高自己。平時我積極投身教學改革,勇於探索實踐 , 服從領導分配。積極參加新課改,領會新的教學理念,認真參加進校及學校組織的各種學習與培訓活動,在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並能根據學生的實際較為自如的實施有效教學,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和學業成績提高。

一、做一名創新型的教師

為了適應新一輪課程改革,跟上時代的步伐,廣泛閱讀,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方法。網上學習《新課程標準》,虛心向老教師學習請教,並與同事交流實踐新課程理念的心得體會。學習的目的在於為我所用,我在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所教的學科,大膽嘗試創新教育,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並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我的教學能夠把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輕鬆的學習環境。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索發現,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學會交流,學會合作,提高學習能力。我努力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問的權利交給學生、把學的過程放給學生。

二、欣賞和激勵學生是我教學走向成功的關鍵。

(一)尊重欣賞學生

在教學實踐中,尊重、肯定與欣賞學生,堅持多鼓勵、少批評,努力打造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尋求快樂感和幸福感是人的生命的需要,學生更需要老師的欣賞,並從中感受到被賞識的快樂,獲得受人尊重的滿足,這種滿足感帶給學生積極的人生觀、自信心與不斷進取的精神,而這一切又反過來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造欲。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切體會到,要懂得欣賞自己的學生,多給他們一份鼓勵,讓他們多一份自信。

(二)激勵、激發學生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細節決定成敗。課前準備是高效教學的重要前提。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去,瞭解學生整體物理水平,已有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瞭解學生喜歡的聽課方式以及感興趣的內容,分析學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思維方式等。瞭解學生對自己授課方式的真實評判,欣賞哪方面,不喜歡哪方面,以便在課堂加以發揚或克服。因而我非常注重每堂課課前的匯入,總是精心設計新課引言,來激勵、鼓舞學生的學習興趣,力求對學生產生強烈的吸引力和求知慾望。

三、努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的活動過程。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優化課堂教學的關鍵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讓學生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因此,教師必須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主動為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創設條件、創設情境。應注意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教案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到自己所講的知識將會在學生的頭腦中得到怎樣的理解,並根據這一特點來確定教法,力爭達到教與學的統一。

四、注重教學反思

課後及時反思,逐步找出自己物理教學中的優勢、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並分析原因,思考揚長避短的途徑和方法。

教學是藝術,探究無止境,應做到深入淺出,讓學生易學。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習慾望,讓學生想學。鼓勵提出問題,強調自主探究,讓學生會學。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一無既往地以高度的工作熱情,抱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細心嚴謹的工作作風,務本求實的工作精神。紮紮實實,一絲不苟地上好每一節課,關注好每一位同學,努力通過自我的完善發展來促進學生的進步發展。

精選課堂教學總結13

我校開展了“小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充分投入到課堂中來,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實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培養。xxxx年11月20日,七年級組在七年級辦公室進行了“小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在我校的實施與發展”研討。參加了這次的研討感受很深。結合自己對課改的認識以及在學校實踐,進行以下總結。

一、採取的措施

通過培訓學習和聽示範課,提高了認識,轉變了理念,樹立了新的教師觀、學生觀、教學觀和評價觀,基本上領會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涵義。明確了問題發現、問題生成、問題解決是貫穿教學過程的三個要素,掌握了導學案的設計思路和方法。

“小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學習,展示交流,評價,全面發展。其具體形式是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組織教學,以問題為主線貫穿整個課堂教學始終,展示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學習效果。所以建立合理、和諧、民主、團結的學習小組,是開展好有效教學的前提和保證。為此,我將我們班的51名學生從成長環境、性格差異、學習能力、語言表達、習慣素養、知識積累、表現慾望等方面進行全景式的分析評價,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鼓勵學習小組成員充分發揮聰明才智,集思廣益,為小組命名,並確立小組口號。選出了各小組組長,明確了各自的職責和任務。

二、具體做法

首先,學生通過導學案,溫習與本節課相關知識,瞭解新概念,自學教材進行淺層感悟。教師通過導學單中呈現的問題,為進一步學習預先作好知識、思想、心理儲備。

其次,預習反饋,激發熱情,營造氛圍上課時教師讓學生在展示中反饋預習情況,預習中發現的疑難問題,全面掌握學生預習情況。

然後,分組合作學習、共同探究,實現教學目標突破與深化。

最後,在合作交流後,大組長合理的分配展示內容,帶領小組成員進行在展示交流環節要與臺下同學積極互動,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

1、學生合作不夠主動,沒有人說話。

小組成員接到學習任務後,不知道先幹什麼,或對某一個問題無話可說。主要原因是有的同學在沒有認真讀書的情況下,就開始小組討論。解決辦法是,為了能夠調動組內成員討論的積極性,建立小組合作學習討論記錄表。記錄發呆或走神、做小動作、牴觸或不參與,進行相應的減分。一週後統計結果。

2、學習合作參與度不均衡。

雖然小組合作學習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並能發揮出更多自主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但是合作學習時,不少同學在小組活動中無所事事,或做與小組活動無關的'事情,學習成績好的自然成了各組的代言人,而學習困難和性格內向的學生則只是其陪襯。主要原因是有的學生性格內向,不善於在人前發表意見,多數時候在合作中沉默不語。有的學生由於基礎薄弱,想參與活動卻又力不從心;有的同學基礎較好,但不善於爭取機會。小組分工不明或角色落實不到位。解決辦法是儘可能為學生,尤其是基礎較差,經常失敗的學生創造更多的成功機會,同時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進步,並及時給予鼓勵,使他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還有就是對組內成員要進行合理分工,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作用激發各人的個人責任,使得每個成員有事可做,對自己負責的那部分任務全力以赴。讓每個成員都自己的角色,讓每個成員都體會自己工作和責任,從而增強團隊凝聚力和歸屬感。

3、學生合作不充分

分組活動時間有限,在組織合作學習時,學生有時會對一道問題爭論不休,往往浪費了很多交流的時間,導致後面題沒有交流時間已經到了。進行下一環節時只能匆匆結束了。解決辦法:設計的合作學習的問題不能太難,不能超出學生的能力範圍;更不能簡單化,而應該在難度適中的基礎上,應有一定的挑戰性。,要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事先讓學生知道小組合作學習所要解決的問題,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之前有一定的準備。

四、反思

“小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在我校的實施與發展”這種教學模式是一種非常全新的教學理念,教師要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把說的權利還給了學生,增強學生自信心,讓參與合作、交流和展示,促進了教學理念的轉變。但是這種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在剛剛起步,學生最初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要靠規則的強制,等時間長了,就會內化成他們自己自覺的習慣,合作、互助、交流、展示變成了一種強烈的需要。從而使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和提高。

精選課堂教學總結14

經過我校全體師生的努力,分課型構建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順利成型,接下來我們就把改革中遇到的問題和成功的經驗總結如下:

1、把發現問題的機會留給學生。

我校教師在進行分課型構建課堂教學模式嘗試中,對課前導學精心設計,但在實施過程中發現這樣的模式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與教學實際有很大的差距。學生對於課前老師佈置的課前導學產生了敷衍和牴觸的情緒。幾位教師積極研討,摸索出把課前導學任務分化到各個小組,由小組長提前預習,給全組佈置導學問題,各個小組之間互相溝通,互相補充,達到對課文內容最大限度的自己學習和理解。這樣的課前問題導學來自學生,貼近學生的認知水平,反過來促進了老師的教學設計,使之更具有針對性和有的放矢,增強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小組長掌握了方法,繼而在全組推廣,在小組中形成了人人爭著發現問題,比比誰的問題更能把握課文核心,抓住學習重點的良好氛圍。

2、把生成問題的自由留給學生。

一提到問題生成,最讓老師頭疼地莫過於很多學生總是“敲邊鼓”,說不到點子上,抓不住重點,因而對於問題生成老師總是心有餘悸,怕學生耽誤時間,久而久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成了一句空話。問題生成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生的質疑能力需要老師逐步培養。我校實驗教師在學生自主質疑,課堂問題生成能力培養方面做了

大量的工作。一是結合具體課型教給學生生成問題的角度和方法,比如敘事文,可以從理清事情發展順序,抓住細節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找準切入點分析課文的寫作目的等;說明文重點從說明那幾個方面的內容和說明方法來分析等等。在教學中,我們總結出一套快速生成問題、精準把握教學目標的好方法:課前預習抓題眼生成問題;初讀文章抓重難點字詞生成問題;感悟課文抓重點句子生成問題;課後總結抓重點句段生成問題。二是針對學生提問的不足,採取適當補充和追問的方法,讓學生從這追問和補充中“恍然大悟”,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和成功感。教師絕不為追求教學任務的完成,粗暴地代替學生,甚至直接否定學生生成問題。

3、把展示的舞臺交給學生。

首先建立組內良好的合作機制。在組內學習討論學習中,組長的組織很關鍵,實驗班用組與組之間比賽的方式,兩週的時間改變小組內七嘴八舌的習氣;用比賽的方式培養孩子們耐心聽別人意見的習慣;用樹立典型的方式消除小組內“以個人為中心”的不良習氣。小組內的風氣正了,學風濃了,各組都在討論,但又互不干擾。組內成員有了展示自己的舞臺,這個舞臺讓學習差一點的學生感覺到自由,獲得了自信,讓學優生在幫助別人過程中獲得了快樂。

其次課堂讓每個學生充分展示。因為分組合作學習,原有的教室一個大舞臺,分成了多個小舞臺。在討論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使每一個組員充分發表自己的簡介。組內分工的不同,也使每個人在完成自

己任務的過程中得到收穫。課堂的交流反饋,組內學生學會了推薦,在課堂上經常會聽到“我推薦某某同學發言??”、“我代表某某小組發言??”,小組給了大家展示的舞臺,大家學會了把表現的機會給每個人,讓每個組員都有在全班展示的機會。因為每個人的表現都是為小組爭光。

4、學生主動學習成為現實。

傳統教學教師以講為主,學生被動接受,“勤老師”、“懶學生”隨處可見,教學效果很難保證。實施有效教學,課堂上教學的單位由學生個體變成了多名學生組成的學習小組,各小組確定的諸如“在合作中學習,再難的問題除以7也會變得簡單如一,再小的見解乘以7也會展現我們卓越的知識水平”、“ 學習是燈,努力是油,要想燈亮,必須加油 ”、“我們不怕目標遙遠,只怕沒有追逐的勇氣”等組訓、小組呼號激勵組內全體成員勤學善思、互幫互助、團結協作、共同提高,使學生的主動學習變為現實。課前的小組的交流評價促使學生在課前認真閱讀文字,完成預習評價單;課堂上的大量的'時間都是小組內的探討、交流,使原來開小差的、學習消極者也能參與其中,基礎較差的學生唯恐影響小組利益也不停的詢問;小組展示為每一位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展示本小組合作學習成果的機會,課堂發言更加積極、主動,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有了很大提升;即使以前不交作業的同學怕受到同伴的譴責,也都能按時完成作業??這樣,學生參與的深度和廣度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也就得到了保證。

5、推動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對教師的要求較低,一本書、一本教案、一支粉筆就可以上完一堂課,而有效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要付諸實踐,就必須認真學習理論,就必須在實踐中摸索創新,就必須不斷探索、不斷交流,在學習、探索、交流中教師的專業水平得到提升。

總之,新的教學模式的開展和推進時需要大家共同學習,相互交流經驗的,在分課型構建課堂教學模式的推動和實踐中,我們也在不斷的學習和總結,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師教學水平。

精選課堂教學總結15

一、立足文字,確立語言訓練點。

《我家的園子》是西師版教材第八冊一單元的一篇批讀文,這篇文章也曾出現在人教版五年級語文教材中,題目叫做《祖父的園子》。節選自著名女作家蕭紅的回憶性小說《呼蘭河傳》,蕭紅從小隨祖父一起生活,在祖父的關愛、呵護下長大。課文主要敘寫了童年的蕭紅在園子裡快樂自由、無拘無束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祖父的懷念。孩子氣十足的腔調,清新質樸的語言,詩意浪漫的景物描寫,借物抒情的寫作方法是本文表達方式上突出的特點。然而在西師版教材裡,《我家的園子》選作教材時有較大的改動,隻字未提到祖父。作為四年級的孩子來說,如果沒有閱讀過《呼蘭河傳》,是很難體會到作者內心世界,很難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在解讀教材時,我首先產生了一個疑惑:是否需要對課文的背景做增補(或者說補充教材中被刪減的內容)來填補孩子們情感體驗的需要?但很快又被我否定了,原因是編者對《我家的園子》目標的定位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園子的自由美好和生機勃勃,藉助批讀語,感受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以及作者的表達方法。”這一目標跟《祖父的園子》的目標定位有著相當大的區別,另外,根據課程標準對中段和高段閱讀教學目標的不同要求,我感覺拔高了對四年級孩子的閱讀要求。因此,我決定在本課的教學中,弱化處理學生的情感體驗,強化語言訓練。只是簡單給學生推薦課外閱讀《呼蘭河傳》,把教學的重點定位在藉助批讀語,感受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訓練學生多層面賞析句子,學會批註。下面是我在教學中的具體做法與思考。

二、循序漸進引導學生賞析句子。

即句子“寫的是什麼?(文字表層意思)——怎樣寫的?(作者的用詞,修辭手法等)——表現的是什麼?(藏在文字背後的作者意圖或情感”

案例重現:第二段教學片段

師:勾畫出你認為描寫的十分精彩,自己非常喜歡的句子。

生讀:“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蜜蜂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圓圓的就像一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

師:這句話中提到了三種動物,作者重點在描寫哪一種?

生:蜜蜂

師:為什麼你會認為是蜜蜂?

生:因為蜻蜓和螞蚱只是簡單的寫了顏色,對蜜蜂的描寫更為具體

生:描寫蜜蜂的文字更多…….

師:對,判斷作者描寫的重點,根據文字敘述的多少來判斷是一種非常簡單而實用的方法。

師:嗡嗡地描寫的是——生:蜜蜂的聲音。

胖圓圓描寫的是——生:蜜蜂的樣子。

還有哪些詞描寫了蜜蜂的樣子?

生:滿身絨毛 小毛球似的

師:把什麼比作了小毛球?你覺得表現出了什麼?讀讀旁邊的批註

生:表現出了蜜蜂十分可愛…………

師:作者非常喜歡這可愛的小蜜蜂,你喜歡嗎?一起讀讀這句話,讀出蜜蜂的.可愛。

看似簡單的引導,實則是讓學生細緻深入地讀書,讀懂句子表面的意思,讀出句子背後隱含的情感,體驗賞析句子的過程。

三、填空式補白,方法的習得點

經過以上對句子的引導品悟過程,及時呈現填空式補白訓練,及時總結多層面賞析句子的方法。

這句話用(比喻的)方法,把(蜜蜂)比作了(小毛球),寫了(蜜蜂嗡嗡的聲音和胖圓圓的樣子),表現出(小蜜蜂的可愛及作者對園子裡昆蟲的喜愛之情)。

這樣的補白練習目的在於讓學生明確從句子的表達方法,句子的表層意思,句子背後蘊含的情感等三個層面來體會句子表情達意的效果,而這三個層面單靠老師講解是枯燥難懂的,用填空式補白的方式降低了難度,易於學生接受。

四、學以致用,自主賞析批讀,體現能力的增長點。

完成填空補白練習的指導後,我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批讀後文的精彩句段,從實踐效果來看,有了前面的方法引路,學生的批讀質量明顯提高。以前不知如何寫感受和體會的學生也能下筆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課程標準強調過程與方法的指導。從學生的認知經驗來看,經歷了過程,才能提煉出方法。放棄過程,只講方法,學生缺乏體驗,空洞的說教起不到實質性的效果。注重過程,不總結方法,學生則不知道該怎樣付諸於實踐,不能形成自主閱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