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報社實習總結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並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總結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報社實習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報社實習總結

報社實習總結1

轉眼間,三個月的專業媒體實習就過去了,如我所願,我來到了XX,並且在XX日報的攝影部度過了這三個月的時光。相比於其他大部分同學來說,我在攝影部的實習相對來說更加的有挑戰性,因為以前的師兄師姐到攝影部實習的並不多,沒有一些可以遵循的道路或者經驗,即使是有的在新華社的攝影部,也是作為圖片編輯,更多情況下是單純和照片與文字打交道,而直接與人進行交流,參與到一線的攝影採訪的機會比較少。

三個月的實習只能是管中窺豹,並不能完全的融入到報社當中,但是這次“涉‘攝’未深”的實習經歷,已經讓我受益匪淺。在實習過程中,我覺得對我來說記憶深刻,或者說讓我對攝影、攝影記者以及圖片與報紙的理解有著重大的影響的,有幾個事件,也許這些東西對別人看來是非常淺顯的,但是這是我在實習中切實體會到的,而這些東西也是實實在在值得總結的。

一、我們要選擇什麼樣的照片?

這個思考源於一次攝影部與總編室的討論會,眾所周知,總編室的編輯們是決定最後上版的文章和圖片的“老闆”,與文字的可修改性不同,照片只能替換而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修補,而這就牽涉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選擇什麼樣的照片上版?我們選擇什麼樣的照片印在我們的報紙上?

這樣的討論其實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媒體從業人士的討論,即使是在我們清新的實踐中也存在著這樣的疑問,近些年來,“讀圖時代”被眾多媒體宣稱到來,許多的報刊雜誌也突出了新聞照片在各自的媒體當中的比重,但是照片多了,選擇照片又成了一個問題。

在我實習期間的這次討論可以說也是圍繞著這個問題展開的。討論會上,攝影記者選擇了一些自己傳回報社的稿件,將自己覺得應該見報的照片和實際見報的照片放到一起,讓大家一起品評。其中很多照片的選擇不僅僅是攝影記者與編輯產生了很大的分歧,而且在編輯中間對於照片的選擇也有很大的分歧。

在這次討論中,我雖然沒有能夠發言,但是,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我知道了大部分的編輯在選擇照照片的時候是關注什麼的,而且我感覺到隨著攝影記者水平的提高,新聞照片質量的提高,編輯對於照片的認知和評價標準也在上升,以前覺得編輯對於照片是門外漢,其實他們可以說“閱片無數”,對於新聞照片的選擇都有著自己獨到的標準。

“新聞性第一”與“畫面性第一”是這次討論爭論比較激烈的一對衝突,許多編輯認為作為一張新聞照片要有涵蓋整個新聞事件的能力,要做到“一圖勝千言”;而認為應該將“畫面”作為第一位的攝影記者和一些編輯則認為,既然已經有文字來說明新聞事件,新聞照片為什麼不能採用一些視覺衝擊力強的,特寫性質的照片,因為這些照片更能夠體現出攝影記者的攝影技術和水平。

其實我覺得這種討論的根本還是在於對於新聞圖片的理解上,不僅僅是攝影記者需要提高,編輯也應該轉換思路。作為攝影記者,我們要在儘可能的利用自己的技術,將畫面的美觀與新聞相結合,而作為編輯,應該大膽的採用一些新穎的新聞圖片,讓畫面好的照片上版,利用文字加以補充,甚至嘗試著去用文字配合新聞照片,這樣不僅僅有助於提高攝影記者拍攝好的新聞照片的.積極性,而且能夠為新聞照片與文字、版面的配合提供一個新的解決方案。

近些年來《新京報》、《新民晚報》、《新快報》等一些媒體在圖片使用上給國內的媒體樹立了一面旗幟,他們都有自己的圖片總監,對上版圖片進行把關和建議,可以說極大的促進了自己媒體上圖片使用美觀性與新聞性的最大程度的融合。

新華社的老社長穆青同志曾經這樣評價我們報刊的發展,尤其是在對待新聞圖片的使用的時候說,圖片和文字一樣都處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們的報刊和報道要做到“圖文並茂,兩翼齊飛”,我想這也應該是我們做到的,而且要為兩者尋找最優結合點,實現最大的“效益”。

二、什麼樣的條件決定你要做、能做出什麼樣的新聞照片。

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作為剛剛從高等學校裡面畢業出來的學生或者是說實習生來說,做起來比說起來要難得多,這也是為什麼所有的實習生來到報社之後都會在報社的資料室裡面翻閱一週的報紙的緣故。

最初來到攝影部,老師讓我到報社資料室看報紙,讓我去看到底什麼樣的照片適合我們的報紙刊載,然而就從這最開始,我就犯了一個錯誤,我並沒有將自己置身其中,而是單純的置身事外的評價一張片子,用學校裡面拍攝“糖水”的眼光來評判。結果一週下來,我記在自己的採訪本上的僅僅是某年某月某日哪張照片感覺不錯,而不是將照片放到一個新聞事件中。

後來攝影部的王軍主任跟我聊天的時候跟我說,其實新聞記者並非不能拍到好照片,而是在新聞事件發生的時候,你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比如報紙的定位,比如編輯的眼光,還有更重要的現場的條件。“為什麼我們說一張看上去並沒有什麼出彩的東西的片子拍得好,就是因為在新聞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們只能在有限的條件下拍攝出這種適合各種條條框框的照片的時候,攝影記者用攝影的語言把所有能夠表達的東西表達了出來。”

報社實習總結2

從蕭瑟的秋到肅殺的冬,轉眼間,來到報社已經三個多月了。三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卻足夠自然界完成一次季節更替,也足夠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些成長的痕跡。這三個月,對於我來說是很特別的,它代表了很多個“第一次”: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實習;第一次接觸新聞記者的工作;第一次完全離開學校踏入社會;第一次…… 因為是第一次,所以難免生疏迷茫;也正因為是第一次,所以感觸尤為深刻。回想這三個月的實習生活,有過不知所措的迷茫、橫衝直撞的摸索,也有過豁然開朗的欣喜、偶有所得的滿足。儘管曾經想過要放棄,儘管對自己不盡滿意,但不管怎樣,我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心靈的成長,經歷過,才會懂,我想這是最為重要的一點,也是值得用文字來記錄的。

【所得】

對於記者這個職業,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在學校時,總覺得記者是一個很風光的職業,雖然累,但很有面子。那時候以為記者並不難當,只要會寫、會看、會觀察,就可以成為一個好記者。通過實習,我才發現記者並不如我想象中那麼光鮮,實際的工作要複雜繁瑣得多。文字功底只是基礎的基礎,記者需要具備的是多方面的綜合能力,例如,豐富的知識,敏銳的觀察力,與人交往的能力,權衡利弊的能力等等。記者的“風光”背後其實飽含著更多不為人所知的辛酸和努力。對於新聞媒體,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來實習之前,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看報紙時只知挑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看,很少去思考關於報紙本身的問題,更加不知道報紙是怎樣來的。而現在,對新聞編輯的流程有了簡單的瞭解,再去讀報紙,不再像從前那樣只是“看熱鬧”,多少可以看出一點“門道”了。同時,每個星期寫報評,也加深了自己對報紙的認識,提高了鑑賞分析的能力。掌握了大量關於冷凍產業的知識。由於學習的專業是中文,平時閱讀的書籍大部分是文學作品,對食品行業的瞭解很少,至於速凍食品,基本上一無所知。這三個多月的時間裡,通過看報紙、瀏覽新聞以及向老師和周圍的同事請教,瞭解到很多關於速凍食品的知識。比如,冷凍產業的上、中、下游都有哪些企業,速凍食品的發展歷史及現狀,業內有哪些知名企業,企業的經營理念等,這都是在學校環境中無法學到的知識。新聞寫作能力有所提高。作為中文系的學生,寫文章是再平常不過的事,論文、散文、小說、詩歌,或多或少都有所涉獵。而說到新聞,除了新聞寫作課的考察作業,卻基本沒寫過。

儘管大二時,當過一段時間網站通訊員,寫了一些校園新聞,不過,這種新聞的含金量很低,實際上是新聞的內容散文的形式。新聞,一直以來,都是我並不擅長的文體。來到這裡之後,經常閱讀報紙,對新聞的寫作格式有了大概的瞭解。通過平時的一些寫作練習和老師的指導,我的新聞寫作技巧嫻熟了很多。另外,把自己寫的稿件和老師最終發表的文章進行比較,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並加以改正,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儘管這種進步只是相對的,比起專業的記者,還有很大差距;儘管還沒有獨立在報紙上發表過文章,但不管怎樣,這些進步之於自己,都是一份可貴的收穫。

【所憾】

其實相比於收穫,我更在意的是那些“遺憾”,因為它們帶給我更多的思考,它們讓我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還欠缺些什麼。都說實踐出真知,經過實習,我發現了一些以前不曾發現的的缺點和不足。首先,做事沒有計劃性,太過隨意。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許久之前就聽過的`道理,現在才真正理解。因為沒有明確的計劃,每天來到報社,都不知道要做些什麼,瀏覽新聞也是漫無目的的感覺。看著身邊的人都在忙碌地工作,自己卻無事可做,茫然感隨之而生。錯過了許多學習的機會不說,還浪費了不少的時間和資源。

其次,工作缺乏主動性,典型的“被學習”一族。不會主動尋找學習機會,老師安排什麼就做什麼,不安排,就不知所措無所事事。不懂得主動去尋找新聞線索,遇到問題,往往是以旁觀者的角度隔岸觀火,而不是以業內人的身份積極參與,例如,在經銷商會議上沒有主動去發現新聞,參觀完各種會議沒有主動寫稿。總是認為很多事情自己還做不了,其實,卻在這想當然的“認為”中錯失了很多鍛鍊的機會。再次,擺脫不了學生的青澀稚嫩,處理問題不夠理智成熟。典型的情況就是,一遇到複雜些的狀況,便手足無措,不知從何下手。比如,美食品嚐團買水餃時,事先沒有考慮充分,走了許多冤枉路。而且不會察言觀色,很多工作老師不指出,自己就看不到。工作時有欠周到和成熟,並且經常慢半拍,總是事後才想到應該怎麼樣、不應該怎麼樣。

【所悟】

如果說收穫代表著結果,那麼遺憾和不足就代表著過程。而我一直覺得人的幸福感來自於過程,努力過,認真過,掙扎過,喜悅過,便算成長過,結果,只是一個美麗過程的附屬和點綴。生活中,真正讓我們成長的往往是過程。回首三個多月的實習生活,收穫讓我找到自己的價值,而不足教會我成長,正是在這些遺憾和不足中,我找到了今後努力的方向。

對於今後的實習或工作,我給自己制定了三個詞語:主動,勤奮,思考。主動,代表著一種積極的態度。可能這種態度並不能決定什麼,但它卻可以讓一個人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己的價值。接下來的實習生活中,我要努力從各個方面培養自己的主動性:主動尋找新聞線索;主動嘗試多寫稿子;主動與老師交流,請教問題;主動把握鍛鍊自己的機會……不再像窩在巢裡的雛鳥一樣嗷嗷待哺,而是展開自己的翅膀去飛翔。勤奮,是天道酬勤之勤,也是勤能補拙之勤。不是每個人都有幸成為被上帝選中的天才,我們大部分人都是芸芸眾生中普通平凡的一個,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卻一定會失敗。記得來實習的前一天,胡老師就對我們說過,實習生一定要勤奮。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當時並不知道這“勤奮”該怎樣去落實,所以一度很茫然。

今後,我要盡力找更多的事情來做,多行動,多思考,多練筆,多學習一些實際有用的知識及技能。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不管有怎樣的理由,不會思考的學生都不是一個好學生。真正的學習應該是與思考相生相伴的。其實,仔細想想,我從未真正學會獨立思考,接受了十多年灌輸式的教育,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逐漸失去了好奇和疑問,也是很可悲哀的一件事。從現在開始,做一個懂得思考的人,是我給自己的忠告。看報紙的時候,不再單單隻看內容,還要思考作者為什麼這樣寫,寫得有沒有道理,可不可以換種方式去寫;做事情的時候,不再機械地做,而是要思考為什麼做這件事,可以從中學到什麼;犯錯誤的時候,要思考出錯的原因及得到的教訓,以便下次改正。

【後記】

其實,剛來實習的時候,心裡是很害怕的,怕不知道怎麼和同事相處,更怕被老師罵(呵呵,以前經常聽別人講實習時捱罵的事)。結果發現實際情況根本沒有自己想像的可怕,同事人都很好,老師也很和藹,並且很多時候給了我不少的感動。比如,基本上每次出去辦事的時候老師都會請我們吃飯,不讓我們自己花錢;學校那邊有事請假都很容易,說一下就可以;老師們跟我們相處時就像朋友一樣,一點架子都沒有;印象特別深的是那次武老師出差前特地給我打電話讓我坐在她的座位上,讓我特別感動……

這些或許都是小事,但卻實實在在溫暖了我有些惶恐和不安的心。也許多年以後,我會忘記自己在這裡做了什麼,學到了什麼,但想起這些人,相信心裡依然會是溫暖的。最後,我想對這裡每一個幫助過我的人表達自己的感謝:感謝胡主編給予我這難得的實習機會;感謝王主任對我們的教導和指點;感謝那些實際上更像是哥哥姐姐的老師們;感謝給予我溫暖和友愛的同事們。謹以此文紀念我三個多月的實習生活。

或許,將來你會留在這兒工作;或許,你會在其他單位找到更好的工作……無論如何,我們都覺得你是一個聰明、懂事而富有靈氣的姑娘,相信你將來一定會獲得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地。接下來,簡單說兩句建言和祝願吧!第一,找份適合自己的工作。這個工作首先自己要有興趣,對於不感興趣的事情,人們往往都不願過多為之付出,如此便很難有所建樹。同時還要考慮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理想等諸多因素,所謂量力而行,別人光鮮也行,辛酸也罷,都只是一個參照物,關鍵是要找準自己的位置。第二, 塑造好性格。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最重要的就是性格,好的性格能助你一臂之力。第三, 養成好習慣。習慣是一種積累,通常都不會立竿見影,但往往會在你真正用到的時候顯出它的作用。

最後,私自代表一下這裡的其他老師,感謝三個月來你對我們工作的幫助,提前祝願你和家人,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報社實習總結3

一、前言

習慣了每天從教室到食堂再到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習慣了從小到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習慣了春去秋來四季輪迴的運動??可如今的我們正處於學生時代與社會生活的過渡階段,所以,我們必須要學著去離開那些我們已經習慣了的一切,學著去獨自面對外面世界喧囂的一切。實習,對我們這些大學生來說是鍛鍊自己能力的機會,也是步入社會前重要的歷練,更是尋找人生又一個起點的開始。

眨眼間,大一就過完了,以至於我還沒來得及顧暇周圍的事物,所以在今年的這個暑假我要抓住大一的尾巴,去追逐青春的腳步。不能讓時間白白虛度了。7月25日,我懷著一顆忐忑的心,一份虛心求學的態度,走進了報社,開始了自己人生當中第一次實習生活。

二、內容

我進的是社會新聞部,這裡每一個記者都有自己負責的任務和地理區域。我跟的老師,是負責體育新聞和新聞評論方面的。回想自己到報社的第一天,是那樣的緊張,那樣的膽怯。初來乍到的我,完全不知道應該做些什麼,同在一個辦公室的前輩們,似乎各有各的事情,報社的工作似乎不同於其它,靈活性和獨立性更強,而老師給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看報紙,要我在看報紙的同時培養自己的新聞敏感度與新聞的價值感,當時,我心裡想怎麼會有這樣簡單的任務呢?還真是看過了才知道,原來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報紙一看就是一上午,先不說精神集中了,腦袋裡還得不斷地在思考老師所提出的問題。越是看著,就越覺得昏昏欲睡,我強忍著自己不打瞌睡,心裡想著,“這才第一天,我怎麼能這樣沒出息呢?”最終在頑強地堅持下,看完了報紙,也領悟到了什麼叫認真。就在這樣的練習下,我開始對於新聞有了初步的瞭解。

1、一個人做事情必須要有計劃,不能盲目地去幹一件事情

從第二天起,我每天都會按時到報社,而且要比老師早到。等到了報社,就安靜地坐在一旁看報紙,這樣才能給老師留下好的印象。在邊看報紙的時候,邊 思考著“什麼新聞具有價值?怎樣才能具有是新聞的敏感度?”做到有的放矢。 終於在第三天結束了整天看報紙的生活,老師給我安排了一個任務,要我和一個大二的姐姐去弄個關於“書信漸漸淡出我們生活”內容的深度報道。剛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我有點不知所措,但想到什麼東西都要經歷一個從無知到有知的過程,所以不管前方的路有多困難,我都會勇往直前。就這樣,我跟著這個大二的姐姐好好地開始了我們的任務。

首先,我們要圍繞主題擬定一個採訪提綱,然後根據這個提綱佈置採訪的內容,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採訪人物,記錄他們所提供給我們的資訊。我們採訪的'物件是從身邊的人入手,還有關於內容比較權威性的機構,我們這次所要找的就是市郵政總局。作為新手的我任務是記錄,那個學姐就負責詢問問題。等到採訪完,再把兩個人記錄的訊息彙總,整理,刪除,就開始寫新聞稿。記得那幾天,我滿腦子都是這篇報道,一心就想做好給老師看,每天晚上忙著整理稿子到凌晨,大清早地又爬起來趕去報社和學姐商量著下一步怎麼做。為了有好的新聞由頭,我們還跑到了市郵政總局去採訪了相關領導。終於,在三天後我們稿子成功地交到了老師的手裡,真是“黃天不負有心人”,在老師的修改下,幾天後我們稿件在晚報上發表了,這是多麼有成就感的事情啊

從這次的任務中,我學到了很多平常的生活中學不到的東西,從這此任務中,我體會到一個人做事情必須要有計劃,不能盲目地去幹一件事情。這個星期也就這樣過去了,但是我的知識,無論是在人際交往的方面,還是專業技能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2、一個人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有多能耐

第二個星期了,我又開始在報紙上尋找最初老師提出來的問題,看了好多的報道,好多的訊息,好多的通訊,內心深深地感覺到了做一名記者的不容易。就在我沉思之際,另一位老師叫住了我,她交給我一個任務,要我在下午3點前把一些資料,變成一篇具有價值的新聞稿,接過任務後的我表示很有壓力,因為這又是一次新的嘗試。

我不敢怠慢,中午吃過午飯後,馬上跑到辦公室把那篇稿子認真的弄起來,最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任務,接下來就得看老師的評價了,當時我心裡很沒譜,害怕自己沒做好會使老師失望。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老師說我的稿件雖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但是思路還比較清晰,聽到這,我如釋重負。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將進一步完善這篇新聞稿,接下來的任務也是最重要的,打電話去詢問當事人的一些情況並記錄下來,再將這篇稿子圍繞一個主題去寫。說實話,膽小的我很害怕和陌生人打電話,心裡很是糾結,矛盾了好長一段時間。但為了完成任務,我終於鼓起勇氣拿起了話筒??還好當事人很友好,雖然他的回答和我的提問有點牛頭不對馬嘴,從我們的對話中還是獲得了不少資訊。回家後,拿著資料我又忙到凌晨1點,這篇新聞稿好不容易才完功。第二天把這篇稿子交給老師時,我看到老師滿臉的微笑,心裡又一次的如釋重負。

看到晚報上再一次地出現了我的名字,我的稿件,滿滿的成就感又一次的瀰漫在心頭。隨後的幾天裡,也許因為自己的持著,又或許是自己的認真,老師又給了我一個重大的任務,我也如實如果地完成了。在這個星期裡,我深深感受到了寫新聞稿的辛苦,也從中也領悟到了許多關於人生的道理:“一個人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耐。”

3、沒有什麼事情小到不值得我們去揮汗,也沒有什麼事情我們盡了全力還不能做好。

時間在不停地奔跑,不知不覺中我在報社已待了兩個星期,而在第三個星期裡,我接過熱線電話並進行記錄,接待過求助者並進行了採訪,跑過新聞並做了一回暗訪。在此期間,如果發現有價值的新聞,老師便會帶我一起去採寫。這使我真正感受到了報業生活的壓力,以及記者們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由於我們平時在學校只進行理論課的學習,所以初到記者的職位上,很多東西都不很熟悉,對社會知識的瞭解也很欠缺。但是,老師卻十分耐心,每次有新聞線索時,都帶我們到現場,回來後讓我們自己寫稿子,然後給我們修改稿件,並且不斷地告訴我們應該注意的問題。在不斷的採訪中,也讓我的膽子逐漸大了起來,思維上也活躍了不少。

這段時間裡,讓我明白了什麼是嚴謹,一篇最簡單不過的300字的訊息,卻也包含著5W: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5個要素缺一不可。這簡單的訊息也不能忽視掉她最起碼的格式:一要註明“本報訊”,後面緊跟著是記者的名字,二是記者的名字一定要用括號“括”起來。我在這裡闡述這一點,只是想說明,不管一篇新聞稿是大是小,他的嚴謹性都是不變之處,這讓我堅信一句話:“沒有什麼事情小到不值得我們去揮汗,也沒有什麼事情我們盡了全力還不能做好。”所以我會盡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去揮霍青春的汗水。

三、總結

通過在報社期間的實習,不僅讓我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實踐能力得到了增強,而且自己做到了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結合起來的效果。在這實踐過程中,我逐漸熟悉了文化傳媒方面的一些知識,並進一步體會到了做記者的辛苦,我還學會了怎樣與其他人建立融洽的合作關係,在和諧的氛圍中共同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收到良好的經濟效果,也強烈地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記者必須具備各方面的素質,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高超的技能,較強的隨機應變能力,較高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而且還需要有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精神。

在這裡的三個星期的實習期間,感獲頗多且受益匪淺。這次實習雖不是我的正式工作,但卻為我的暑假生活增添了精彩的瞬間,也為我的人生積累了一筆寶貴的財富。不是說自己收穫了多少,而是覺得這是對自己成長的一種幫助。我很幸運地走進了這裡,也很幸運地認識很多老師和同學,在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有些可以用實際行動表現出來,有些可以用情感表達出來,那樣的感覺有時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很感激報社裡的老師對我的幫助,同時,也很感激報社對我的培養。在將來的日子裡,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做一個為了自己的理想敢於搏鬥的勇者。

報社實習總結4

20xx年8月——9月對我來說,是一段難忘的回憶。我們在珠江時報實習,可以說這是我們第一次正式與社會接軌踏上工作崗位。剛開始時有期待也有忐忑。我明白工作與學校的學習生活有很大區別,我們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一方面,要將自己歸零,還原空瓶狀態;另一方面,要獨立,不能再依賴別人,就像指導老師所說:出來社會,你傷心難過了,如果別人不顧及你,那是正常的事,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如果別人顧及你了,你應該視為驚喜,並且滿懷感激之情。我們就在這樣一種心態下,走向工作崗位,開始為期6個星期的實習生活。

我被安排到南海新聞部。說是安排,其實是報社根據我們的興趣愛好進行調配的,相比其它部門,如社群報和新媒體,我更希望學會寫最常見的新聞體。帶我的記者老師是x老師,第一天她跟我說,接下來有個綜治大行動系列報道,她負責三電和教育專版,任務將會很重。當時我心想:任務重好啊,我們正式來報社學習的,而且實習時間只有6個星期,任務多可以學到多一點東西。在往後的日子裡,正如老師所言,忙得不可開交。當別人休息時,我經常外出採訪;當別人上網時,我在辦公室寫稿;而週末,難得休息,我也在加班,對我而言,每天已沒有星期之分,這樣充實的日子正式我所企盼的。我相信鑽石是在壓力下造成的。

在報社裡,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外出採訪、寫稿件,有時聽聽採訪時錄下的錄音,把錄音整理成文字。除了綜治行動的專題報道外,日常一般都是寫訊息,大約800——1000字左右,比專題要好寫很多。

下面我將通過做人與業務兩方面寫我在珠江時報實習的體會和收穫:

做人方面:

要有禮貌。禮貌是處理人際中最基本的要求,我在報社時稱呼帶我的記者為老師,其它認識的記者就叫姐、哥,不認識的直接用“您好”,說實話,我連搞衛生的阿姨都不遺漏。見面打個招呼,那才比較有可能有後續。

要懂得感恩。我很幸運,我跟的'記者對我非常好,經常帶我去改善伙食,空閒時間也去逛逛街,更重要的是教了我很多東西。我也一直懷著感恩之心,臨走時,我給她送了一盆可以防輻射的花(目前還沒發芽),花名叫勿忘我,希望老師能明白我的心意。

要察言觀色。作為實習生,我們可能缺乏社會經驗,但是我們多的是學習的機會。處處留心皆學問。要學習別人是怎麼做的,下次自己該如何做。比如在實習期,搭乘電梯時,我會走在前面按鍵;在飯桌上,我會端茶倒水,(剛開始時經常在猶豫是不是坐錯位置了,還有也猶豫自己有沒有資格倒水,中午老師要休息了,我會關燈,並把窗簾拉上;要是有人打噴嚏,我也會將空調調到一點溫度。我認為做這些並不是奉承,而是表達真誠。

要有內涵。這是人際關係中要求較高的一點。如果自己肚子裡沒有內容,如何來吸引別人來和你聊天、交朋友?所以我們一定要學習更多知識、增長更多見聞,做一個有墨水的人,將身邊的人吸引過來。

業務方面:

要學以致用。記得第一天的工作時將PDF中的文字打出來,整理完後我才發覺我們在課堂上學過用軟體轉換格式,但是在實際運用中,往往忘記了這一技能。這說明學習得還不夠紮實!後來寫稿中,我也發現我們的理論學習與現實操作確實有一定的差距,這是不爭的事實。課堂上學的一般都是通識的,在工作中,每一個公司、每一個崗位、甚至每一個職員都會有自己的風格,雖然如此,但不代表我們不需要學理論知識,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只能盡力學好通識,讓它日後與實際工作接軌,學以致用,發揮它的價值。

要做好準備。要寫一篇好稿件,少不了材料。要拿到好材料,記者在採訪之前要好準備怎麼寫?這樣寫要用到什麼材料?我的記者老師經常是在去採訪之前就已經構思好了。這樣到達現場時就會有目的性,而不會啞口無言,還要注意大膽地詢問,把材料問到位不僅是記者的職責,也是對讀者負責。

要寫得出色。作為新聞人,報道最重要的是遵循客觀性和真實性,但也要為讀者考慮一下,不能把乾巴巴的稿件讓讀者看。我的老師就教我要學會“編”,但這個編並不是天馬行空,而是合情合理地編。比如去採訪市民,有些市民說話的水平有限,不能夠一針見血,也有些是隻說了表面的,深層次的煤油說出來,這樣記者就要發揮編寫的能力,幫助市民把他們沒有說出來的話說出來,但是,如果是領導說的話,那就不可以隨意改動啦。所以,在寫稿時除了要保持客觀,還要生動一點,要讀者有親臨其境的感受。

要終生學習。我一直都以為找到工作後,就可以把學習放一邊了,但記者老師卻告訴我,在寫稿之前要看看網上別人寫這類稿時時如何寫的,可以向別人借鑑一下。老師經常寫一篇稿件要瀏覽幾十個稿件,寫專題時更甚,瀏覽上百個。後期我在寫稿時,也經常上網瀏覽別人寫的,我發現同樣的題材,卻有非常多風格,而且有的寫的真的非常不錯。現代社會,知識日新月異,無論是做哪個行業,都必須學習。保持終生學習,才能時時進步。

注意細節。人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我想這句話可以用在各行各業。記者在寫稿時也得注意細節。往往精彩的細節描寫能讓讀者讀出故事性和趣味性。這就要求我們在採訪時,不僅要聽內容,還要留意環境、表情、眼神、動作等細節。比如慰問特困老人,記者就要留意老人住的環境是怎樣的?慰問百歲老人,要留意老人的樣貌和精神狀態。老師曾經發了一篇她以前領導寫的稿件給我借鑑,那篇稿件實在有太多細節描寫了,雖然是一篇政治稿,但我看著卻像在看故事。很不錯。

要主動。學東西是為自己而學,不是學給別人的。主動一點才能學到更多東西,比如到報社後,如果沒事幹,可以問問記者今天有什麼安排,又比如一天的工作做完了,但還沒到下班時間,也應主動問記者還有什麼可以幫忙的。主動一點,就意味著向前一步。

善於總結。總結時最後的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學習之後不總結往往會前功盡棄。自己寫的稿對比老師寫的,總結之後你會發現自己有了質的飛躍。有時我覺得寫稿的過程還不如總結的過程重要。

實習的6個星期,我一共發了30篇稿件。到後期,經常能聽到記者的表揚,她說我寫的稿件有些不用改動就可以發表了。實習最後一天,同一個辦公室的另一個記者也說我事業心強,而且工作認真、細心。他們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但我深知自己在寫稿上還有很多不足,比如如果有太多材料的話,我往往會邏輯混亂,不知道如何安排內容;另外專版也無法統籌。往後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

報社實習總結5

從7月13日開始,截至8月30日,我在南方日報東莞站實習了45天。我的專業是國小英語教育,但來到報社實習做文字記者,我並不覺得矛盾,反而發現兩者有許多共性。比如,教育是一種傳播,新聞也是一種傳播。搞教育要因材施教,考慮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特點;做新聞也要“因材施教”,搞黨報的時刻記著自己在對黨和領導說話,辦都市報的總想著老百姓關注什麼。

45天,洗去了我的書生意氣。新聞對我而言已不再是純粹的文字功夫,而是對社會現實的記錄和反映。新聞有地域之分;新聞人有國界之分;新聞機構不可能不考慮公共利益、民族利益和社會影響。從新聞線索的獲取,到根據報紙的定位和風格判斷新聞價值,再到.寫編評,每個環節都要考慮周全。

但是,作為一名實習記者,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寫好新聞。令我感受更深的是,如果沒有博爾特般的行動速度,就趕不上日報的出版進度;如果新聞敏感性不強,就會因錯失新聞而捶胸頓足;如果沒有駕輕就熟的.訪技巧,就算找到了知情人,也可能無功而返;如果社會經驗和閱讀經驗不足,就會影響記者的創造力。

截至8月24日,我發表了28篇文章,近4萬字,涉獵了許多題材,如現象、會議、報料等。會議現場我跑了許多次,如東莞擬增加出租車聽證會、特約研究員會議等,慢慢跳出了對會議的膚淺認識,即某某單位召.某某人在某某地就某某事開某某會,然後打個腹稿,在會議訊息主體部分寫上某某領導說,或某某與會人說。

工作後跟會,我會先把工具箱備好——若干支不同顏色的筆、筆記本、錄音筆、名片、膝上型電腦等——然後思考為什麼突然召開這次會議,發生什麼事情了,會議中有哪些新聞,新聞背後有沒有新聞。一方面,我會盡量..全面的新聞材料,另一方面,寫作時根據事實本身,.用最優處理方法。這種工作模式或許有些.想化和完美主義,但是記者的大腦每天都在激盪,不就是為了做好新聞嗎?

除了會議新聞,這些日子還接觸了現象報道,如《公路綠化樹過高竟引來車禍?》、《買本雜誌真的好難》、《暑期學生打工頻遇陷阱》等。

現象報道曾一度令我倍感頭疼,因為我不單無法像報道會議一樣輕易獲知何時何地何人做了何事,還時常懷疑它的真實性。如在.寫《酒店影樓不搶“七夕”蛋糕》一文時,我撥打了幾個酒店和影樓的電話瞭解“七夕”和“九九”婚宴和婚紗攝影預訂的情況的。最後發現,這些酒店影樓並不重視這兩個傳統節日。當段老師打上“酒店影樓不搶‘七夕’蛋糕”的標題時,我立馬困惑了。因為我覺得它的真實性是模糊而不嚴謹的。東莞可能有上百家酒店影樓,而我只.訪了不到十家,這可能只是區域性事實,而非.體事實。沒有任何一個權威的調查告訴我,酒店影樓真不搶。隨後,在與段老師的交談中,我第一次認識了微觀真實和巨集觀真實,也更堅信新聞真實性是做一切新聞的出發點。

當然,在實習中,我發現自己讀的書太少了,社會經驗太淺了,.寫編過程留下了一些遺憾。比如,

跑報料新聞時,一次遇到珠寶店盜竊事件,我像一艘航行的船迷失在茫茫的霧海中,四周圍找知情人,最後得到的是殘缺的事實。

這次實習讓我增長了業務知識,體會到了新聞.編的艱辛,自己的新聞敏感性和社會責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真心的感謝報社的每一位前輩,尤其是帶我的郭老師,曾指導和幫助過我的馬老師、譚老師、歐老師、段老師、劉老師等。這段難得的經歷,讓我看到了今後的奮鬥目標,必將充實我今後的人生。

報社實習總結6

大學生暑期社會時間活動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途徑,是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重要舉措。作為大一生活學習的總結,我也參加了社會實習活動。得到了實習單位領導的讚譽,而且在實習活動中拓展了自身的綜合素質,增了知識,長了才幹。

很快的,署假又過來了,面對最後一年的校園生活,想著剛剛過去的最後一個署假,緊張沉默之後更多的是感慨,印在腦海裡的每一個足跡都是那麼的深,真的說不出是什麼感覺,伴著時間,就像是在和自己的影子賽跑,不可能從真實的兩面去看清它,只是經意不經意的感受著有種東西在過去,也許更適合的只有那句話:時不待我,怎可駐足

xx工人日報的新聞中心最大的特點就是一般沒什麼人在辦公室,以至於我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在辦公室見過每個人。他們一般都在外面跑新聞,只有趕稿的時候才會出現在辦公室,或者說,只是來交稿的時候出現在報社。跟著“來無影,去無蹤”的老師們學習,確實有點難度。

每天上班,辦公室是我開門,總是要等很久才有記者來上班。初來的幾天,我每天第一個去,坐著看半天報紙,然後上網找料,經常找不到新聞線索,我心裡很著急,幾乎都是老師給我一個電話,聯絡一下,就開始出去或者電話採訪。很多時候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彷徨。

1、高溫系列採訪

才來了一天,也還不認識什麼老師,帶我的老師又常年不在辦公室。史老看我們有點小空,於是,讓我和另外一個實習生去外面採訪一下高溫下的務工人員。我們在九蓮社群門口發現了一個縫衣服的阿姨和兩兄弟的修鞋鋪。一翻生疏的招呼後,就開始和他們聊了起來,雖然他們都不願意多講,更不願意我們把他們寫到報紙上去,但最後也勉強地瞭解到了我們需要的資訊。回來努力寫稿,直到下午一點多才記得還沒吃飯。

2、稿件不能發

夏老師常跟我說:“自己去找找有什麼好寫的,然後發到我郵箱。”由於我還沒有自己的訊息網,所以,我經常去論壇找還沒被髮掘過的訊息。突然被我發現了有關移動集團彩鈴的帖子——“我的彩鈴都被和諧了!”心想著終於找到可寫的了,於是我打電話去了移動的人工服務檯,以辦業務為由取得了一些資訊,也寫了一篇稿子,心裡很喜。第二天,夏老師就來辦公室說這篇稿子不能發,因為報社的領導和移動的.老闆關係很好。這樣的理由我很無語,不得不接受,也算是一種體會。

3、電話採訪

電話採訪是採訪中經常會用到的,而最經常用的號碼就是114查詢臺。在這期間,我電話採訪過游泳池的水質檢查、救救白血病小孩和康師傅“自來水事件”。電話採訪最容易吃閉門羹,打過去不接或者告訴你應該找哪個部門,採用迂迴戰術是常常碰見的。“康師傅”的事件我不知道打了多少電話去各個公司,比如統一,都只有“嘟嘟”的聲音,看來還是要平衡下自己的情緒。

4、實習生出差

據說,我們報社實習生是不能出差的,而我卻偷偷地去了,還是代表整個報社,說來心裡也挺慌的。我們報社和杭州電臺、電視臺聯合主辦了一個“和諧中秋”的活動,主要是在全省評選最感動的外來務工人員。夏老師突然有事,我戰戰兢兢地一個人去了,什麼都不知道的小菜鳥,就這樣跟著他們一行人去了台州和溫州,跟著採訪了三個人,一切還算順利。這種處在初級階段的人,還是在旁邊多學習老師們才是對的。

報社實習總結7

20xx年的x月對於我來說,的確是一段難忘的回憶。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正式與社會接軌踏上工作崗位,因此心情很忐忑但也很開心。我明白自己要開始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生活:要認真準時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不能草率敷衍了事,還要與報社的老師溝通好,與其他的實習生協調好人際關係,去面對種種未知的困難和挑戰……

我被安排到了採訪中心部門。負責帶我的陳老師告訴我,法治快報就是作一些貼近百姓民生的調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反映百姓心聲。他負責的是民生維權那一板塊。本以為老師會慢慢教我,誰知一來就得自己上手,一切自己做。實習第一天就被分配了一個新任務——售水機街頭擺放存衛生隱患,自己獨立找選題、聯絡採訪、寫稿。我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蒐集售水機在南寧的分佈及其工作程式,我的計劃是熟悉這種供水方式的管理要求,其日常維護管理和水質衛生安全。我花了半小時,在網站上搜尋了許多活淨水站資訊。我開始瞭解無人服務自營業的售水機的.一系列知識,瞭解它的構成,瞭解它的國內與國外市場行情等。第二階段,我需要做一份市場調查和分析。我在xx路和xx路不同地點售水機附近採訪了各年齡層和職業的市民以及他們的態度。接下來是生產廠家負責人和衛生部門調查瞭解,我尋找了自治區衛生食品監督所有關人員,請他們談談如何加強現制現售水衛生監督等,這些實質性的內容是以往學校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相當寶貴。在發給老師看後,還得到了他的讚賞。

近年來,一些小區居民的維權行為由於缺乏組織化的渠道,自己的權益無法得到組織性力量的有效支援和保護,越來越多地演變成群體性的衝突事件。在我實習的兩個月間,老師和我相繼報道了“凶吉號碼”、“治理狗患還應以人為本”、“我區全面貫徹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學雜費政策”“住宅小區廣告收益”“民辦高校為搶生源亂髮錄取通知書”“售水機衛生隱患”“巨大保姆市場處於監管“真空”等等與市民利益密切相關的變化或問題:房屋拆遷、安全生產、環境保護以及教育、醫療、食品等。有新聞性,也有一定深度,在廣大市民中引起了強烈反響。通過操作多篇調查性報道,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新聞業務水平和獨立操作深度報道的能力;瞭解了稿件的製作流程,學會了進行電話連線。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在這樣優秀的欄目實習的經歷,有幸和幾位老師合作,向她們學習。在實習中與老師相處得很融洽,老師給了我許多鍛鍊的機會和經驗指導,對此十分感激。沒有采訪任務的時候,我就看放在那裡的舊報紙,那也是一種學習。

在報社實習的2個月裡,我總共發表了20多篇新聞作品,這段實習經歷使我受益匪淺。雖然一開始不適應,因為大家的工作進度都很快,效率都很高,凡事都要儘快做完,緊接著又是另一個任務。在兩個星期後,我才慢慢適應,也慢慢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相信這對我將來的發展一定是有好處的。另外我感到所學的知識相當不足,以我現在的水平在社會上沒有競爭力。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參加工作後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課本上學的理論知識用到的很少很少。想象和現實確實有差距,學習是個漫長的過程,現在的我真的還有許多要學習的,工作的忙碌、心態的調整、與人交往、溝通技巧等等。再者,我認識到在建設和諧社會的程序中,要達到各個集團之間的利益平衡和良性互動,不但需要一個民主、法治的政府;也需要廣泛的社會自治與合作網路。這將有利於有效地組織起公民社會的分散性管理力量,保障公民的正當權益,以及化解無可避免的社會矛盾。“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擺在記者面前的維權工作,依然任重道遠,不能有絲毫懈怠。最後,讓我對記者這個職業有了新的認識和感觸,我深深的體會到記者這個職業的光榮與使命,讓我懂得了我們要積極主動的適應社會,去面對競爭。

報社實習總結8

在這次實習期間,從一個從未接觸過報紙媒體採訪到漸漸熟悉採編業務,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同時,也發現了自身的很多不足之處,這些難得的收穫使我受益匪淺也必將有力支援自己以後的實踐和工作。因此,我很感謝學院安排這次實習,感謝報社眾多老師給我們的辛勤指導和熱情幫助。現在,我把自己實習情況簡單的總結一下。

一、收穫

從9月10日開始我和其他幾名同學在學院安排下進行了為期四個月的實習。

在這近四個月的實習期間,前一週時間基本是在熟悉情況。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熟悉了報社的採編系統和基本工作流程,通過指導操作,自己學會了如何在採編系統撰寫稿件、如何上傳新聞照片,並知道了稿件應該傳給誰。對於新聞採編業務,大家都表現出了相當濃厚的興趣和極高的積極性,並表示一定要積極參與新聞採訪,努力完成實習任務。

作為一名文學專業的學生,雖然經常和文字打交道,但對於新聞體裁文章的操作還是第一次,怎麼寫、如何寫、新聞眼在哪,這些都是以前不曾遇到的情況。對於新聞這個熟悉的陌生事務,我還是認真看每一份報紙,看那些記者是如何尋找新聞線索,是如何把普通的事情寫出故事來。面對螞蟻般的新聞作品,分析新聞寫作的套路,自己也漸漸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新聞稿件的寫法,直到該到哪裡去尋找新聞。

在以下的日子裡我就和同學一起到大街小巷或者社群公園裡尋找新聞線索,從具體現場找一些事情來寫。第一週基本在熟悉環境,第二週之後大家就開始獨立策劃採訪。

在學院指導老師的耐心輔導下,每週大家都會進行一次總結,談談自己在工作中的收穫體會。因為某些因素的限制,剛開始的時候自己在採訪方面做得很不順暢。通過總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然後解決問題,指導老師也積極和報社方面溝通,爭取給大家創造一個良好的實習環境和條件。這樣我們在以後的實習中有了方向,有了動力,有了做下去的信心。由於缺乏報社記者的指導,自己在實際採訪中有時候找不準新聞點,只是盲目地溜大街,對於策劃也缺乏正確的認識,無法做到有觸而發,往往落實不到實處。這些都在指導老師的疏導下得到了一定的解決,為以後更好的開展工作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雖然也遭到了別人的質疑和踢皮球,說你們採訪是不是要錢的,還說你們到哪個部門該他們負責,總是困難不少,但收穫也頗多。自己切實在實際採訪中受到了真實的體驗,通過和採訪物件的接觸,通過實習操作,對新聞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對記者職業的定位又了更明確的理解。同時,自己在採訪中也真正體驗了作為都市報在地方生存的艱難,感到了記者間的競爭與壓力,以及編輯記者們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報社沒有具體給每個人安排指導老師,但有些記者還是主要在採訪時帶上我們,甚至有在實習的`記者也積極帶著我們去採訪。

由於自己平時在學校只進行理論課的學習,對新聞專業也不甚瞭解,只是停留在淺層次的理解上。所以等到自己承擔記者的角色時,很多東西都不很熟悉,對社會知識的瞭解也很欠缺。但是有學院指導老師耐心的指導和提示,有些報社領導和記者的支援,不斷告訴自己在採訪寫作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在實習中,自己的努力贏得了老師和領導的信任與認可,應該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和鼓勵。自己在以後的工作中更應該積極去做,努力去做,力求做得更好,做得更深刻。

二、成果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一共完成了四期報紙製作

三、體會

在這次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在理論課上學不到的東西。這既包括理論在實踐方面的運用,又包括在工作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通過四個月的實習,通過到大街小巷和市民接觸,通過牧區四天兩千裡的追蹤採訪,總計還是有一些較為深刻的體會。

第一,第一次要把事情做好,對待工作不僅僅把它當作一種謀生的手段,更應當作一種藝術來做。做就要爭取做到體現自己程度的最好。在都市報的實習中,對新聞稿件的質量要求並不是很高,也沒有硬性的要求和規定,但自己還是認真對待自己寫的每一件稿件,爭取做到消滅錯別字,努力把標題想得儘可能吸引讀者的眼球,做到有題目有內容。並不是想報社有些記者那樣,只是簡單地把採寫稿件作為謀生的收到,為了保證基本工資,隨意採寫些沒有任何新聞價值的東西,對稿件的質量缺乏嚴格的自律自求,要嚴於律己,通過踏實的工作,儘可能做好每一件事,同時積極向別人學習,逐步提高自己的新聞業務水平。

第二,當記者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要準備隨時在路上。通過和記者下牧區採訪牧民和運輸公司衝突事件,我第一次切身體會到做記者的辛苦和勞累。以前都是看別人看著攝像機、拿著採訪本奔波與各種場合,和各色人等接觸,有時候也看到作為一名記者出入各種場合的風光。但輪到自己親自作為一名記者,親自下到基礎採訪時,才發現記者的風光決不是輕易贏取的,記者的辛苦也不像畫面上描述的那樣。三天的扎魯特旗牧區之行行程近一千公里,和政府官員、公司老闆、鄉下牧民、詩人作家都有過正面的接觸,知道了採訪一件事的不易,常常遭到各種採訪物件的各種理由的推託或質疑,給你“踢皮球“。這也讓自己真實體會到新聞工作在社會上所承擔的責任和所遭受到的非議。同時,由於這一職業的特殊性,需要記者必須腿勤,嘴勤,筆勤,往往一個新聞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後組織稿件

記者並不是每天都在報社,朝九晚五的按班照點的工作,隨時都要準備到現場去,到基層去,而不是呆在辦公室看報喝水。作為實習生雖然沒有必要加班加點,但看到那些記者每天都忙裡忙外,甚至連週末都沒有,在還是體會到作為記者,不是在採訪的現場,就是在去採訪的路上。

第三,做記者要有嚴肅的職業道德。記者首先是一項工作,工作代表自己的一份責任。而作為記者,至少應該把這項工作做完,最好把它做好。要有嚴肅的職業道德,把記者工作當作自己生命當中的重要的一部分來對待。要對得起自己手中的筆,要對得起群眾期盼的目光,要對得起老闆付給自己的那份工作。當然不能為了那份工資而忘了職業操守忘了職業道德。作一個普通的記者如此,作一名好記者更是如此。在實習中也遇到一些據說實力較強的記者從別的報紙上一字不改地抄襲別人的報道,或者把別人的稿子署上自己的名字發表。

第四,作記者要敢於和群眾打成一片,要體會民眾的心聲。實習期間,時常遇到有群眾到記者部找記者要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比如找失去聯絡的孫子,比如幫買藥的老人向藥店詢問情況。有些記者對這些事情都表現很高的熱情,盡力幫他們解決問題。簡單而言,就是作為記者的一種職業道德,是記者體驗民生最生動的體現。很多群眾自己無法辦的事或者不知道怎麼辦的事,通過記者的幫助,就能比較快捷比較及時的解決。這也切實體現的報社三貼近原則。當然為老百姓說話就會得罪很多當權者和地方惡勢力,甚至會遭到他們的打擊報復。但是,作為一名記者,憑自己的職業良心,佔到民眾這邊,不僅要讓一小部分人滿意,更得讓大部分人滿意。

第五,要認清自己的位置。在實習中,應該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學生,自己什麼都不熟悉,都要積極向其他記者學習,雖然他們或者沒有上過大學,或者沒有較為專業的理論知識。但作為出入茅廬的實習生,他們的敬業,他們的工作熱情,他們的積極作為,都值得自己去學習。用業餘的知識去做專業的事,這也是一種很偉大的精神。對於一個自己陌生的環境,一邊自己要主動去靠自己的力量去熟悉,另一邊也要通過熟知的人去了解。他們都給自己提供了這樣一個條件。作為實習生,在做新聞時,一定要把自己當成一個正式的工作人員,像他們那樣尊師各項規章制度,愛崗敬業,嚴於律己,端正自己的態度,爭取多寫新聞、多發新聞、寫好新聞,維護新聞的客觀、公正。

第六,要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使自己的理論知識和相關知識更加系統廣泛。作為記者需要廣泛接觸社會的方方面面,這就需要自己的知識應該有更大的接觸面,需要對相關方面知識的全面瞭解直至熟悉。光有專業的新聞知識和寫作技巧是遠遠不能解決好工作遇到的眾多問題,遇到的深刻的東西是自己就現出了知識的空白。在本科階段的教育還基本屬於通識教育階段,知識比較雜比較散,缺乏一個系統,因此需要強化訓練,使之形成一個系統,乃至形成自己的專業特色。這就需要自己在以後的學習中多讀,多想,多學,為將來投身做更職業的事情打好堅實的基礎。

四、問題

自己在實習中收穫頗多、受益匪淺,但也出現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有:

(1)缺乏主動。記者這個職業應該是積極主動的,勤快是第一要素。但我個人在實習中缺乏主動,比如報社沒有安排指導記者,自己就幹做著等著安排,而不去主動找記者聯絡或者自己親自去熟悉情況。這種缺乏主動性的滯後思想讓自己浪費了一段寶貴的實習時間。所幸的是,在緊接著的幾天後,自己和同學就主動找記者要求一起去採訪,主動去找新聞線索,去發掘新聞體裁,去主動聯絡採訪單位。

(2)缺乏理論修養。由於本身不是新聞專業學生,對新聞業務採訪還是一種主觀上的熱情,只有熱度沒有深度,不知道該去做些什麼,做什麼事情能夠把新聞價值體現出來。這就需要以後加強理論學習,對新聞知識要有進一步的認識,要多學習,多讀些相關書籍,補充自己理論知識的缺乏。

(3)缺乏一定的新聞敏感。這需要慢慢培養,需要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來提高。

五、建議

對於自己的收穫和不缺點,自己也給自己提出了一些改進的意見。在新聞寫作方面,第一,新聞一定要真實,要有價值。因為有些記者會因為這種原因而不去求真求實,只是簡單把別人說的話記錄下來。第二,要深入群眾,關注民生,替老百姓說話,做大眾的喉舌,作為都市報記者尤為如此,這是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新聞。同時,也是一個記者的職業道德所在,也是自己所應承擔的責任體現。第四,對自己要有新的突破,要敢於去創新。

總之,我在這次畢業實習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使自己在新聞業務上得到的一定的熟知和鍛鍊,自己在實習工作也漸漸成熟,認識了很多純樸的朋友。同時我在實習中發現自己有很多不足之處,這些都會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努力加以改進,使自己更適應新聞工作的需要,更有利於進行深層次的新聞採編工作,努力在以後的新聞工作中表現出真正的記者的素質和魄力。

報社實習總結9

今年暑假,我有幸去了太原《生活晨報》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習。再此之前,我在學院報社學習已經兩年,對報紙的屬性,流程,有一定的瞭解。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我不僅對專業知識更加的瞭解,也學到了很多有關新聞採訪,寫作等方面的實踐經驗,對於即將畢業的我來說,無疑是一次很大的幫助。

一、實習簡述

第一天去報社,報社的李總安排我進入記者部,由記者部的李主任帶我。報社和我想象中的並不一樣,沒有那種整天掛在網上,愁眉苦臉對著電腦寫稿的記者,反而人員很少,聽主任說,每日的生活晨報,講求效率與質量並存。報社的習慣就是每天上午去採訪,下午回來寫稿,第二天發出去。眼前的報社,一切顯得很乾練。我來到報社的首要任務就是熟悉報紙,熟悉《生活晨報》的屬性。日子一天天過去,主任並沒有安排任何的採訪給我,本以為就這樣一天天混過去了,並且有了退卻的打算。就在實習的第四天,報社的一位王老師打電話給我,讓我和他去採訪。現在必須奔赴現場。當時聽到這個訊息讓我既興奮又忐忑,一是因為我可以真正的去進行一次現場採訪,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難以準確的把我現場資訊。

到達現場後,王老師告訴我這次來的目的:城市管理局執法人員待會會來此地,對當地的佔道經營燒烤攤進行取締。我的任務就是將現場情況寫一則新聞。不一會,執法人員開始行動,我有點慌亂,不知道該怎麼做。老師告訴我,作為一名記者,首先要做到講求事實,其次就是用眼睛來觀察現場,詳細填充事實內容。有了新聞思路的穿梭,我將現場的情況一一在小本記錄,時不時當起攝影記者拍攝現場畫面。

執法人員執法接近尾聲時,老師讓我立馬在手機上寫一則現場新聞,我頓時懵了,以前在學校時,老師寫新聞會給很長的時間來寫,第一次要現場組織語言,編寫,覺得著實為難。王老師說,沒事,你先寫,完了我補充。我硬著頭皮在手機上開始寫現場情況,寫了將近300字時,只能向老師求救。不愧是幹了十幾年的記者,不一會的功夫就將700字的新聞稿編纂完成。我接過手機一看,突然覺得自己學了兩年的新聞,之前連最基本的時間,地點等都沒有寫到。而且對此次行動的執法人員隊伍名稱都沒有詳細問過。看著老師的稿子,裡邊除了對現場執法的詳述之外,還有在執法到場之前與之後的對比,可謂是這個稿件的亮點,在看之前自己湊得200多字,心裡頓時不是滋味。回家後,認真看了老師的稿子,記下了這稿件的寫法,用語,內容提取以及段落邏輯。自己有很多地方還很缺乏,要想作為一名記者,除了尊重事實,第一時間之外,還要多方面瞭解現場情況,將公眾模糊的資訊內容加以肯定;深度挖掘現場的潛在資訊;才可以將記者這份職業之前,安放一個好字。

當然,任何事情都需要邁出一小步,從第一次跟王老師出去現場採稿,到後來一次次獨立完成寫稿,看著報紙上作者一欄有自己的名字,心想著自己真的可以做到。

進入報社的半個月後,我被調到校對部門,因為這邊的一位老師請假,這邊缺人手,所以調我過來幫忙。校對部門不像記者部,記者每天都在外邊“追著新

聞跑”。校對部門可以說是一個安靜的角落。每天的工作就是將自己所負責版面的文字,符號,日期等進行確認,工作看起來輕鬆,卻也考驗著我的耐心。校對部門有幾位畢業幾年的大哥哥,對我很是照顧,告訴我哪些內容,文字需要重點去“審查”。

二、實習單位介紹

《生活晨報》創刊於19XX年,山西省一級報紙,綜合都市報。國內統一刊號CN14-0030,全國公開發行。發行範圍包括太原、大同、陽泉、長治、晉城、朔洲、晉中、忻州等地。涉及國內,國際,都市,旅遊,法治等20多個文字領域。

三、實習感悟 在這次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在理論課上學不到的東西。也讓我懂得了如何將理論知識,更好融於實踐當中。

1.此次實習中,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善於觀察。作為黨的“耳目喉舌”,記者首先要觀察現場,儘可能詳盡的將事件的原委一一道來。更不可忽略細節,很有可能,一些事件的重點往往不在於本身,而是與其相關的東西。

2.事件類的新聞事件中,往往需要有耐足夠耐心。在第三次寫關於小店區佔道經營燒烤攤,我出去看現場情況時,很少有燒烤攤出來經營,看來執法局查處結果不錯。但在晚上10點鐘我又回到原地之後,燒烤攤卻濃煙四起,為了躲避執法車,燒烤攤主打起了游擊戰,作為記者,你要將現場之前的情況,現在的情況,以及撥打執法舉報電話後現場的情況一一進行比對,陳述。這樣新聞稿件才顯靈活,充實。但是,想要出色完成稿件,你就得有足夠的耐心在現場等待,反應情況。

3.多看,多寫。新聞專業的學生,肯定少不了有自己的喜歡的新聞欄目,從事新聞事業的偶像。這時候,就需要像多多瞭解,學習。並不是簡單的'看完一檔節目,聽完一則評論就完事,而是要將新聞事件中值得學習的地方借鑑給自己。去了報社的前幾天,主任說,除了看報紙之外,要多寫,每天至少超寫一篇好的新聞稿件,從模仿,借鑑中,慢慢形成在即的東西。

4.認真,仔細。這是我從小就記憶深刻的兩個詞語。國小時候就開始寫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寫這幾個字雖易,但要做到,著實不易。在報社校對那幾天,剛開始還帶有一種新鮮感,但後來,看著整版密密麻麻的文字就開起了“瀏覽模式”。草率的把改好的版面交給負責老師時,卻被老師一眼看了正著,一句“出生人於**地人”,這麼簡單的一句話都沒有校對出來,滿是羞愧的我拿回去重新校對一遍。不光是這件事情上,任何方面,任何時候,我們都馬虎不得。

四、實習收穫

在《生活晨報》實習的一個月裡,這讓我認識到我以前不曾注意到的優點和缺點,並且讓我在新聞工作上得到一定的熟知和鍛鍊。在新聞寫作方面,第一,事實要準確。一定要把事實弄清楚,並且核對無誤。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之所在。第二,採訪要快,寫作要快,講究時效性。講究訊息的時效性,就能在競爭中贏得主動權。第三,篇幅要短,容量要大,也就是說,要提高訊息的“含金量”。應力求短而有豐滿內容,短而實。第四,要寫得通俗、生動、形象,具有可讀性。初到報社看到《晨報》的報紙,覺得文章很有趣味,沒有絲毫枯燥乏味,我想正是這一點,讓報社成立至今。

要收穫到很多很多,最重要的我收穫到了報社幾位老師對我的關心照顧,不論是學習中,還是工作中,都給了我很大肯定,讓我知道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如何定位自己。感謝他們對我的照顧,讓我一個“初出茅廬”的實習生,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報社實習總結10

這次認識實習主要是去了博大企業集團以及解放日報集團旗下的《XX報》。

我們先是去了博大企業集團,博大企業集團是一家多元化投資的公司,包括數個子公司和分公司,其主營業務為石材,核心公司為金博石材建設有限公司。公司的辦公樓從外面看就好像是用一整塊大石頭雕成的,大門旁邊的公司名稱“博大集團”也是刻在石頭上的,公司裡的桌子、牆壁裝飾畫、垃圾箱等也都是石頭做的,這些都充分表現了公司的特徵。我們先是在公司的會議室裡開了個會,看了一段介紹公司的視訊,商量了一下接下來的安排。然後由公司的負責人領我們參觀了一下公司的各個部門,大體的瞭解了一下公司。

接下來的三天裡,我們被分到不同的部門進行實習。我和其他六個人被分到了上海卡絲通化學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博大集團的一個子公司),幫助他們做一些文案方面的工作。在這裡,我更深切的感受到了公司內部的工作氛圍,每個人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計劃,工作都是井井有條,一環扣一環的,感覺緊張有序。同時也更深入的瞭解了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公司以“博大精深,博愛天下”為經營理念,在公司的會議室及辦公室的牆上隨處可見的'“假如我們是羚羊,停下腳步我們就會被獅子吃掉;假如我們是獅子,停下腳步我們就會被餓死”的警示語更是記在每個員工的心裡。他們公司的內部報紙《博大報》也是辦的非常出色,而且裡面特別注重對員工的關懷,每期上面都會有刊有近期過生日的員工名單以及其他員工對他們的祝福。

結束了在博大企業集團的實習後,我們又去了解放日報報業集團,公司負責人領我們參觀瞭解放日報旗下的《XX晨報》。我們先是在樓下參觀了他們的排版過程,發現他們排版時使用的也是方正飛騰排版系統,但是排版人員使用的都極其熟練,用的基本上都是快捷鍵,我們雖然也學過方正飛騰排版系統,但是看他們排版的時候只看到電腦螢幕上的圖文速度飛快的變換著,根本就看不清楚他們做了什麼,就好像自己完全沒有沒有學過這軟體一樣。

看完了排版後上樓參觀了他們的XX部以及編輯部。他們的XX部劃分為時政XX部、民生XX部、國際XX部、理財XX部、社群XX部、教育XX部、視覺XX部、環境XX部、國內XX部、評論研究部、社會XX部、互動XX部、體育XX部、文藝部、週刊部等非常細化的部門。編輯部主要劃分為上海編輯部(主要負責上海方面的XX的編輯)、要聞編輯部(主要負責頭版及前面幾版的XX編輯)、圖片製作中心等部門。在行政管理上他們是相互獨立的,但是在工作上他們又是相互配合的。

參觀完以後我們開了一個研討會,負責人倪主任又給我們大體介紹了一下解放日報集團的情況,然後就是大家提問了。在倪主任的介紹中,有幾點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第一,《XX晨報》的定位是思路走在大家的前面;第二,《XX晨報》不是通過擴大發行量來贏取利潤,而是通過控制發行量追求精確發行,吸引精確投放的廣告商來達到盈利的目的。

這次實習最主要的收穫,第一是對公司和報社都有了一些比較直觀的認識。以前對企業、對報社的瞭解都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面上,一般就是書本上學的知識,或者是根據在網上或電視報紙上看到的部分報道來做的想象。這次實習是我第一次進入到一個企業和報社的內部去看他們怎麼樣工作,怎麼樣與同事之間相處,感覺對自己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會有很大的幫助。第二是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在想這個專業畢業以後可以從事的工作以及工作的環境,也曾在在網上、課堂上看到聽到過很多關於這方面的問題以及解答,但自己卻只能是憑著這些來想像。而這次實習終於讓我有機會親身感受一下未來有可能會面臨的工作環境,我想這是讀再多的書也不能得到的結果吧。

另外通過這次實習,我也意識到了很多平常沒有注意到的問題。

例一,在博大的時候,有一個姐姐問我們“你們誰的平面比較好?會使用photoshop等軟體?”我一聽就愣了,這個photoshop吧,要說不會,我們可是專門學過的;要說會吧,我也就會一點兒簡單的操作,如果說人家讓我做個什麼效果而我又不會做的話,多難看啊,人家心裡很有可能想“你不是說會嗎,怎麼又不會了呢?”我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結果就給碰上了。唉,今後一定要學好軟體,到時候可以很自豪的說“我會!”

例二,還是在博大的時候,發展中心的人讓我們幫忙想一個珠寶的創意,就是給一件已經做好的珠寶起一個名字。平時感覺自己讀了挺多的書的,但是那時候卻搜腸刮肚,抓耳撓腮都想不出一個好的來,連個比較恰當的都想不出來,還是學編輯做文字的呢,真是感覺好羞愧啊,突然之間真真切切的領會到了“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句話的含義,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所以呢,得出結論:第一,一定要多讀書,無論是什麼時候。唉,其實這一點幾乎所有的人都給我們強調,但自己領悟來的真的是跟別人和你說的不一樣啊!第二,要讀活書。書本知識和實踐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這差距只能通過實踐去彌補,光說不做,說得再好聽也沒用。

關於這次實習,去解放日報那塊兒感覺非常好。不過整體時間安排上感覺有點兒不太合理,在公司裡有時候是閒著的,可能是由於距離上海太遠導致準備不是非常充分造成的吧。建議下次實習時儘量多聯絡幾個點,使同學們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

報社實習總結11

20xx年xx月,我在報社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實習。因為我是新聞媒體專業的,所以這次實習對我十分珍貴,實習的時間裡,我受益匪淺,不僅熟悉了報社工作的各個環節,掌握了記者採寫的工作方法,而且在發現自身不足的同時加深了對社會的認識,深化了我理論知識,下面就是我的實習鑑定。

實習期間,我被安排到機動部跑突發(社會)新聞。從此,我開始了和大學生活迥異的記者生活:準時上班,有時上午在賓館採集會議新聞,但下午已經在農村採訪鬥毆的雙方;加班更是家常便飯,有時候晚上10點鐘還有采訪任務……

由於我們平時在學校只進行理論課的學習,所以初到記者的職位上,很多東西都不很熟悉,對社會知識缺乏一定的瞭解。但是,每次有新聞線索時,我的指導老師都帶我到現場,回來後讓我自己寫稿子,然後耐心給我修改稿件,並且告訴我應該注意的問題。到後來,老師就讓我自己去採寫新聞,自己找新聞點。我的實習指導老師也經常幫我分析解決實習中遇到的問題。有付出便有回報,實習期間,我發表各類稿件共計52篇,同時我的新聞敏感性、職業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的素質。

實習的一個月很短暫,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我開始親身體會到做一個好記者究竟該需要哪些素質。

首先,實習時要給自己定好位。在實習中,在態度上要把自己當成學生,虛心請教;但是在做新聞時,一定要把自己當成報社一員,愛崗敬業,嚴於律己,爭取多寫新聞,多發新聞,維護新聞的客觀、公正。

其次,在以後的學習中要拓展知識面,使自己的知識系統化。由於新聞需要接觸社會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識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專業的新聞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多想,多讀,多學,為將來投身新聞業做好準備。

再次,做一個好記者必須要有職業道德。做一個記者不難,難得是做一個好記者。在報社實習期間,常常有群眾到讀者接待室找我們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他們總是十分熱心卻極其無奈。很多老百姓辦不了的事情,比如說包工頭廠拖欠工資,消費者權益沒有得到保障,記者只要一句話一個電話就能給他們解決。我發現,為老百姓說話就會得罪很多單位,但是,記者是個需要愛心的工作,只讓小部分人說好不是好,只有讓老百姓說好才算好。

最後,做好記者需要有很強的時間觀念,尤其是機動記者。當有緊急事件發生時,如果你的節奏很慢,那麼當你到達現場也許已經人去樓空,一無所獲。這樣,一條重要新聞的現場性就會變得很淡。甚至,報社會在和同城對手的競爭中落在下風。

這次實習時一次理論和實際的結合,是我深入社會、體驗社會的最好經歷,不管對我以後的學習和將來的工作,都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非常感激在實習過程中幫助我的每一位同事!

報社實習總結12

實習,是把你放在“戰場”上,讓你看一看你想象的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讓你學會獨立、學會承擔,學會正確的進步、正確的成長,報社實習總結。XX年2月到5月,幾個月的實習讓我感慨非常也唏噓非常,作為沒有畢業的大學生,我們帶著一種天然的優越感帶著天然的輕鬆心情帶著年輕的資本去進行了一次實戰蛻變。

XX年2月23日,我一本正經的來到了大眾日報社找到了我的實習老師張國棟,他簡單的問了我一些新聞寫作的經驗並在網上搜了一下我以往的寫作成果,對我說:“咱們報社稿子並不多,你得多加加油。”就這樣,我的實習生活開始了。2月28日,我接到了新的一年裡第一個新聞報道任務——關於農民工求職觀察的3000字通訊稿。回想起來,對濟南的`公交、地圖毫不瞭解的我,為了完成一篇稿子,一個人跑遍了在濟南市召開的每一場招聘會。當我拿著手機百度怎樣到達人才市場的時候,當我自己迷路在天橋區小樑莊街手機又沒電的時候…突然所有簡單的事情都開始有了跟我對著幹的苗頭,我開始怯懦了,我懷疑我能不能堅持下去。就這樣一步步走來,當我將第一篇稿子交給老師並得到肯定,當我隨即又接到了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然後慢慢地習慣一次一次的壓力,並且千方百計去攻克每一個難關。當所有的困難都再沒有最初時那麼堅不可摧的時候,真慶幸,當我想放棄的時候,我又堅持了一下。我曾經以為自己學了三年半的科學文化知識,足夠撐起一片天來拯救全世界,才發現,那些我們曾經引以為傲的所謂“豐富的文化知識”,對於完成一次採寫任務來說,並不是主要武器,問題的關鍵,反而是最基本的生存技巧——人與人的交流。

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需要充分的磨合,我們是去學習的,要主動與同事交流,瞭解單位和行業情況。也並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會有回報,也許你奔波勞碌了許久後卻徒勞無功。不要氣餒,其實你的每個付出、每個行為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讓你有所收穫,不知不覺。

3月11日,我被老師安排跟著省紀檢委去出差報道厲行節約的情況,同行的還有齊魯晚報和山東衛視的記者。5個半小時的車程,剛開始我不知道該和大家聊什麼也插不上話,我坐在車裡,好像很突兀,後來我厚著臉皮主動跟我身邊的齊魯晚報的x靜說話,打開了話匣,從記者的薪水、記者的無奈到新聞理想、做新聞的初衷,一路上嘻嘻笑笑很輕鬆的過去了。到了乳山已經是下午兩點,簡單休息了一下我便被叫去開會商量怎麼報道,因為都是平面媒體,所以我跟齊魯晚報記者郭靜一直商量怎樣切題,郭靜很熟練很自然的跟我商量說可不可以從公車的使用入手並問我的意見,由於在路上聊天也算是挺熟悉了我也很隨意的指著檔案回答道,“可以說一下公車從定點維修、定點保險這種做法上節約。”就這樣我很自然的加入了這個很專業的會議。兩個小時後我們定下了所有的方案,所以第二天的採訪進行得很順利。遺憾的是,這篇我以為很用心的3000多字的稿子沒有發表,老師老師說稿子宣傳氣濃、不客觀,給pass了。我們都知道新聞要真實客觀,“真實”容易做到,但“客觀”卻難以達到,經歷過挫折,你才會發現原來自己差的還很遠。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需要充分地磨合。有時候一兩次的失敗挫折反而是好事。沒發稿子雖然遺憾,但是我從這次的事情及時發現了自己的不足,而且我也結識了很多其他領域的記者並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一些關於新聞的知識。

報社實習總結13

在學校裡原本以為學習理論知識就夠了,可是在暑假期間經過十天的報社實習,才發覺了理論與實踐是有代溝的。深深體會到將理論用於實踐的重要性,而且還要知道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是否相關,也只有真正在實踐中知道所學習的是否實用。

短暫的十天實習,讓我感覺到理論與實踐會有代溝,怎麼樣才會讓代溝越來越小呢?最好的辦法在實踐中不斷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更新,進行補充。

實習的第一天,我滿懷好心情去報社。走進編輯室,遇到的是一張張新面孔,我的難題來了:如何和同行相處融洽?幸好在學校期間,人際交往還算不錯,懂得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原則。實習老師叫我熟悉環境,先把工作組的人交流交流。當然,我的實習一天,就在和報紙排版組的人員交談中結束。我的收穫就是,人際關係處理好的話,為我接下來的實習會帶來方便。

實習的第二天,熟悉環境後,今天我就要真正進入排版工作。可是,實習老師又拿出一大堆的報紙和有好幾本關於排版的書放在我面前,囑託我半這些資料看了,不要那麼心急做排版工作。看來我的工作量還是蠻大的,我也沒有怪老師的理由,於是耐心地看起她所給我的資料。看完那麼多的報紙,我才發覺原來排版並不是我想象中簡單,這些都是一些排版出錯的報紙,應該總結,避免歷史性重複錯誤。關於排版的書我以前根本沒有接觸過,通過閱讀初步瞭解排版的流程。

實習的第三天,我認為應該可以讓實習老師讓我操作排版的過程。老師佈置我的任務是要我自己瞭解計算機排版的初步知識。令我可喜的是我業餘所學的計算機知識終於派上用場了。所以今天任務提前完成,由於我對計算機的操作較熟練,老師非常欣賞我就把明天要我做的事情今天也做了。我耐心地看著我的老師和其它的工作組人員在計算機上精心的製作、排版,我如果不用心的話,明天自己上場會出醜的。時光在我看著他們不斷地敲擊鍵盤,移動滑鼠中流逝,這天又過了。

實習的第四天,我才真正開始我的主旋律報紙的排版。我將自己近來幾天所學的知識運用到今天的報紙排版中來。老師說我的統籌觀念還是比較好,有一定審美情趣,尤其是對一篇文章的整個擺放結構有獨特的視角。頭版,第二版,第三版,……最後一版的內容報道也沒有出現偏差。但是毛病也不少,圖片與文字沒有處理協調,對新聞稿的主次性沒有很清楚。這一天我就在不斷的改進中度過的。

實習的`第五天,我看到了自己的成果,一份報紙是通過自己的手出來的,無比的喜悅。今天我的主動性也比昨天強了,在同一工作組的人員們也都特別照顧我,幫助我度過一些難關。今天的工作量明顯要比昨天大,因為這是週末版特刊。我的工作不是佔主要的,但是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在一旁向他們講講我的意見與建議,而且有寫時候計算機操作還需要我的光顧。整天下來,人比較累呀,可是學到了許多新知識,這是對我辛勤耕耘的回報。

接下來的幾天都是重複著類似第四、五天的工作。

在短暫的十天實習,我唯一的感覺:自己現在做的書本上都沒有遇到過的。像我新聞傳播專業最適合幹報社的工作,這是我當初的觀念。但是我進入報社實習的不是去採訪,也不是寫報道,而是報紙排版。這是一份比較燙手的工作,我剛開始還想以沒有學過報紙編輯為理由拒絕實習。可是實習的機會是通過關係層才爭取到的,怎麼可以放棄呢?再者,不會的事情慢慢學就會了。於是我硬著頭皮開始了自己的實習生涯。

報社實習總結14

從7月7號開始到8月1號,近一個月的時間,我在杭州日報社記者部做了一名實習生記者。想到7月6號那天得知訊息之後便開始興奮。後來更是得知我是將兩名大二新聞專業學生給踢掉,自己搶到了那個實習崗位時,更加的覺得自豪。那天晚上坐在人民廣場想,明天我一定要行為得體到位,注意細節。沒有經驗不要緊,但一定要讓人家覺得有潛力。

但是有一句話是怎麼說的來著?對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一天回來了,怪累的,但總的感受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挺無聊。那天早上七點四十五我就到了,但人家拿工資的八點四十五才陸陸續續的來。哦,對了,那天是星期一。早上中午我還忙了一陣,但到了下午就變得十分太平,記者部沒有一通電話打入,所以在那麼涼快的屋裡,坐在副主任的舒服椅子上,邊和某人發簡訊,邊靠著背椅這麼靠著,從來不午睡的我一下就睡了一個小時。到後來,就是早上九點去報社,中午吃好午飯回家,下午兩點半上班,傍晚五點準時下班。然後去街上買些東西,五點二十準時在某人實習的公司門口等著,然後送某人上車回家。如此迴圈往復一月。

雖說我在報社裡的活動粗略來說就是——採訪、撰稿、發表……過程挺無聊的,但細數一下,感受還是有一些。

先說點好玩的吧。以前經常聽到電臺騙人,比如虛假新聞、虛假廣告一類的,但很少想過電臺也很容易被人騙。今天一早就接到一通電話,說人民商場處有一女孩要從高架橋上向下跳。聽到這一訊息,記者們興奮得不行,連忙帶了攝像機奔出門去。哎,記者的本性,就是唯恐天下不亂。可不到半小時就回來了。原來他們在橋上轉了兩圈,也沒看到一個女孩的影子。(其實我到認為,他們應該到橋下看看,說不定已經跳下去了呢)後來又有一通電話說是一河邊上有人要跳河,結果大家又是興奮地(造孽啊)出發,沮喪的歸來。今天我算是得出了一個結論:記者像農民一樣好騙啊!

接下來的便稍有些沉重了。今天我一共出去陪同採訪了兩次,結果兩次被拒。第一次是在一家保姆公園,僱主家丟了一個價值四萬塊錢的攝影機、但我們就是剛進那保姆公司大門,才說明了來意,就被一箇中年男子不大禮貌的往外趕,還說“誰讓你們來的!”第二次就更嚴重了。有一個女孩被騙了錢到公安局報案,我們就是到公安局瞭解點情況,竟被很粗暴的轟了出來。一個滿身肥膘、滿臉橫肉、滿眼蔑視、滿口官腔、滿嘴嚼著中午飯的胖公安逛出來,一口標準的土話“走走走,快走!”說著還推了一下拿相機的大二的實習生哥哥。我當時很是氣憤,出門就對那個哥哥說:“什麼態度阿,又不是曝光!”可他好像很平靜:“咳,這種事多了,現在這些人想得太多。”

我一直覺得自己待人比較真心,所以至今幾乎沒有被惡意拒絕過。今天的被拒,雖然有所準備,但當它真正到來時心裡還是不大舒服。社會上的人不比身邊的熟人和朋友知道你的真心和好意,所以你的初衷並不一定被人家理解,你的心意也不一定能取得別人的信任,付出亦未必有回報。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我們這些要踏入社會的人卻不好接受。

那位哥哥,雖然他已習慣了被拒,但他坦言,被拒的滋味每次都不好受,到現在還會很鬱悶。作為一位新聞記者,尤其是社會新聞記者,看到老百姓因為你幫他們解決了問題而真心感謝你時,你會為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改變現狀而高興。但相反,當你一次次粗魯的被拒之後,你又會感到自己的.渺小與單薄。更多的時候,是一種輿論的無助。

開心的事也有,記得是實習後才沒幾天,接到同學電話說在在報紙上看見我人了(我同學表達有些問題,我人是不可能在報紙上看見的,只有我名字……),心中頓時一陣竊喜。其實前幾天就有我的報道,只不過不知情的人沒仔細看。

杭州雖然是個省會,可帶我的老師說,我們這一類記者忙碌的只有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這不,今早我們就為了一通電話風塵僕僕的趕到了會展中心附近的一個農村。

說簡單,這件事真不復雜,就是老頭子和兒媳婦之間關係不好,老頭跑了,兒媳煩了,最後誰都不管了;可說複雜,還真挺亂人。剛到村裡,看見老人在地上躺著,好心的村民給了他副破毯子蓋著,還家家戶戶輪著送點吃的。他說兒媳打他罵他,兒子也不敢幫他。看著老人痛苦的表情,我還真為他難過。可後來一位熱心的村民自費打車(離著好遠呢,我們坐車走了三十分鐘)去找了他的兒子和兒媳,這會悄悄給我們說,這位老人自己行為不好在他的村裡是有名的,所以根本不是子女的問題。為了解決問題,我們大中午的去了他兒子家。敲他兒子家的門沒人開,後來我們才知道剛才惡言批評的“鄰居”原來就是兒媳。她在那罵時鄰居附和著,可她一走那些人便捏捏我的手,悄悄告訴我他兒媳平時是對他不好。但最令我迷惑的是那個兒子,他陪著妻子一起罵自己的父親,我們苦口婆心的勸了一個多小時,他們才跟我們下山,可他妻子一句“咱不去領他回來,他愛去哪去哪!”他竟又回去了!這時我豁出去了,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扯著嗓子咋呼:“你們真得不去了?真得不去了?那可是你爹!不去誰的錯可就說不清了!”這幾句話嚇了旁邊一直說我聲音太小的大哥一大跳。哎。

一個月來,每天往外面跑。當然跟著報社出去每次都有專車接送,有時還有奧迪作為自己的座車,待遇很高啊。當然我也總是忙裡偷閒,或者乾脆先放一下手頭的稿子,跑一趟某人的公司,送一下報社每天分給我的報紙,或者某人肚子餓了什麼的去送點吃的。說到吃的,不得不提一下報社每天送來的所謂的“快餐”,10點半網上訂餐,一般都要到12點多才能送來。名副其實的“慢餐”啊。有時候還會少幾份快餐送來,而少筷子,那更是經常有的事了。

在日報社實習的日子長了,真的感覺自己已經進入角色了。最簡單的一篇天氣新聞的稿件,嚴格到標點符號都需要審查。還是一篇天氣預報的稿件,倘若當天報道有雨而實際上未下雨,便會有讀者打進記者部的電話,一頓斥責報社“無能”。每當我接到這個電話,真是心中喊冤啊——這天氣預報是杭州市氣象臺提供的,不是我來預報的啊……

真的,做什麼都不簡單,比想象的複雜太多。我們認為的一切輕鬆的成功,只是因為我們太少了解。做記者寫新聞,是一項工作;做一名好記者寫一篇好新聞,是一項辛苦的工作……不過,還是要說,要做,便是要做當代的普利策!

報社實習總結15

已經念“大二”了,這以前看著班上的同學們一個個似有所獲地實習歸來,我終於也下定決心去報社實習。在喻老師辛苦的奔波下,我很幸運地得到了一個實習的機會。期末考試結束後,我便帶著忐忑的心情來到XX實習,理論知識固然都明白,但真槍實彈的參與新聞活動,對於從來沒什麼經驗的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出乎我意料的是,在進報社的第一天,帶我的報社記者邱老師便安排我獨自出去採訪,本以為老師會帶我一段時間再讓我自己實踐,不想剛來她便安排我上手。沒有任何經驗的我茫然的衝到新聞線人提供的地點進行採訪,拿著一個小本子,一個照相機,開始了我新聞實習的第一次採訪。比較幸運的是,採訪的物件十分的友善與合作,大大緩解了我的緊張和不安。回來編寫完稿子給老師之後,發現自己的稿件被改得面目全非,有點受打擊的感覺。

在實習生活當中,常做的事情除了採訪寫稿看報紙,還有很重要的一件工作就是接聽群眾的熱線電話。每天都有很多是市民撥打報社的熱線,有的是買賣糾紛的,有的是關於城市環境的,還有的是商業投訴,我感覺在我接過的電話中,關於拖欠民工工資的熱線是最多的。從這些熱線中,我看到群眾越來越重視媒體了,媒體已經成為了他們維護自身權利的一個有力武器。而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在除了能為群眾傳達所發生的事實之外,還能利用媒體的公信力維護群眾的權益,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出一分力,這讓我對記者這個職業的喜愛又多了幾分。然而,也有很多的熱線線索老師都只是讓我記下,並沒有按照承諾答應得去為群眾反映,她告訴我,這些線索的'價值都不怎麼大,所以不必太在意,開始我都不知道如果撥打熱線的群眾來問,我該怎麼答覆他們,慢慢的,最終也學會了敷衍推託,原來記者也不是萬能的。

通過這次實習,給我感觸很深的是,作為一個報刊記者,工作並不如我之前所想的那麼有趣輕鬆。在我實習期間,剛好xx省兩會召開,帶我的老師負責跑兩會,那段時間經常看她晚上兩三點睡,早上六七點起床,她告訴我,她早上吃早餐的時候都會睡著了。以前聽說過記者是個很辛苦的職業,通過這次實習,我很真實的看到了作為一個記者的辛苦。而每天大部分的時間是看到報社的記者老師們匆忙的出去採訪,不論颳風和下雨,在我實習的那段時間,南部地區遭遇了罕見的雪災,南昌的天氣十分的惡劣,報社裡的記者老師們依然不斷的外出,甚至因為出現罕見的惡劣天氣而更頻繁辛苦的奔波於冰雪中。

因為天氣的關係,原本一個月的實習時間縮短了很多,年前的26號就回家了。雖然這次實習的時間不長,見識的只是作為一個記者的情況的冰山一角,但我認為,這次實習教會了我很多東西。離開報社的時候,邱老師很抱歉的跟我說因為這段時間她負責兩會的原因,沒時間教我更多的東西,希望我明年還能來。經過這次實習之後,我明白了自己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在以後的大學生中,我希望還能到不同的新聞單位中去歷練學習,努力獲取更多的實踐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