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課題研究階段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總結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題研究階段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課題研究階段總結

課題研究階段總結1

我校在課題研究準備階段的基礎上,從20xx年7月20xx年8月是課題實施研究的第二階段。近兩年來,由於領導的高度重視,學校按照課題實施階段的研究計劃的步驟,採取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務實的工作,使課題研究能夠順利地開展,達到了預期研究效果。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從組織上保證課題的順利實施。

“質量立校,科研興校”,在校長的倡導下已成為全體教師的共識。

學校成立了由吳國民校長任組長,副校長趙正祿、王子陽任副組長,何志向和田兵為課題負責人,以及由書法骨幹教師組成的課題領導小組,他們具有較高的教育理論素質和實際工作經驗,有獨立承擔科研課題研究的能力,能具體指導教師開展課題研究。

明確職責,落實任務,確立實施方案,形成工作計劃,制定各項制度。帶領實驗教師要學習寫字教學的理論,收集、整理國內報刊寫字教學的理論,組織教師學習、研討,吸收其有益成分為我們所用,設立書法室,要求每週每位教師練習一篇鋼筆字和一板粉筆字,每學期進行一次書法比賽,在校內外都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二、建立開展各項活動的常規制度,從措施上為課題研究提供保障。

課題各項活動的開展,是對課題研究的具體實施。只有精心開展好課題研究中的各項活動,課題研究才會有所成效。因此,課題組要求各課題研究人員在開展課題活動前必須精心準備,認真開展,活動後用心整理材料,及時總結分析,撰寫相關的文章,對活動及時反思、小結,分析研究活動中反映的問題、活動策略、實施過程的的得與失。以便在下次活動中改進、提高,更好地開展課題研究。在活動開展中對研究出有重要價值的研究人員,課題組要給予獎勵。

三、各類研究活動有序開展,達到了預期的研究效果。

在課題的實施階段,課題的研究活動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20xx年7月20xx年12月為“學習校本書法教材”階段。第二階段:從20xx年1月20xx年6月為“開展社會用字調查和學生書寫活動調查”階段。第三階段:從20xx年7月20xx年12月為“課程活動的開展”階段。第四階段:從20xx年1月20xx年8月為“以書法活動為載體的活動拓展”階段。

1、學習校本書法教材

學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了《墨軒人生》校本教材,供我校學生書寫使用,為學生學習書法提供藍本,學生通過學習這套教材,瞭解一些著名書法家學習書法的故事,同時通過欣賞和書法練習,掌握各種書法體的書寫特點及書寫技巧,從而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達到以字立人的效果。

2、開展社會用字調查和學生書寫活動調查

為了進行這次課題研究,開展社會用字調查和學生書寫活動調查很有必要,全校學生開展了一系列的調查活動。課題組老師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及時、具體的指導,使學生順利完成了各項調查活動。在這次調查活動後,同學們從思想意識上認識到漢字書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課題組成員對活動材料進行整理,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了反思小結。課題組主持人李林老師寫了《社會調查用字的反思》,宋猛老師寫了《規範書寫情況調查反思》,敬舒涵老師寫了《關於學生書寫用字情況的調查反思》。從不同角度對課題開展的調查活動及時反思、分析、總結。通過這次調查課題組成員和參加課題的學生明確了目標,瞭解了課題的內容和研究思路,學會了開展課題的方法。從思想意識到行為習慣上對正確應用漢字有了正確的認識,對漢字書寫也重視起來,在校內外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漢字書寫質量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3、課程活動的開展

學校堅持以活動為載體,理論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採用“三定”方式,即:定人---每班定課題實施教師;定時---仍然採用把每天下午第三節40分鐘定為書法練習課;定量---大的方面指每學期規定每生兩本量的練習,小的方面指每週星期一至四是書法教師指導學生練習時間,星期五是書法教師培訓和佈置下週練習內容時間。同時通過師生書法比賽、書法知識擂臺賽等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和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形成,並制訂各類評價、獎勵細則,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這些活動均收到較好的效果。

4、書法活動的拓展

通過書法活動的教育和開展,促進了學生人格的培養,班風學風明顯好轉。並在期末開展評比“六星”(學習之星、孝順之星、節約之星、禮儀之星、健康之星);開展文明班、衛生先進班、優秀中隊等評選活動,從而對學生各種行為習慣的養成起著導向作用。讓學生踐行“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教育理念。

四、研究過程紮實開展,書法教育實踐課題研究成果顯著。

1、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

形成了一支既掌握了書法教育理論又具有較高書法技能,工作踏實有開拓進取精神的師資隊伍,培養了一批書法教育骨幹,學科新秀和學科帶頭人。

2、學生培養方面取得的成果

全校學生書寫工整,學生掌握了很多的書法知識和書法技巧,能力得到了鍛鍊,良好品質得到了內化。通過書法教育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鑑賞能力、審美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提高。養成了良好的品德習慣,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學校的校風和學風明顯好轉。在研究期間,學生參與書法競賽以及各類學科競賽均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獲得獎勵,我校鄭霖霏同學的硬筆書法在“閬中市藝術節”書法比賽中獲得二等獎。總之,學校所有學生綜合素質有大幅度提高。

3、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

校園文化的主要基調是以潔淨、整齊、有序、合理、規範,並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在研究期間,學校建立了以《弟子規》為內容的書法教育文化長廊,校園內到處可以感知書法文化,師生和諧共處,積極進取的文化氛圍。

4、科學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

通過實施階段的研究,學校形成了一些研究報告和以書法教育為載體對學生智力的開發、能力的形成、品質的內化、強身健體等方面的經驗小論文,為課題的進一步深化研究提供借鑑。

五、存在的問題與探討

(一)可以在進一步拓寬書法實踐教育校本課程的途徑上進一步探索。

(二)教師的綜合素質制約著書法藝術教育的發展。

師資素質一直是教育科研的瓶頸問題。就本課題而言,教師的文化素養、藝術素養、審美情趣、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同時,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師的積極性也是影響本課題研究的關鍵因素之一。

(三)進一步規範書法藝術課題管理和制度的建立。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教師參與的廣度和力度都有待於進一步發展。

如何有效地調動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促進研究的深入、良性的發展還需要在今後的研究中予以探討。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還要把新課程理念下書法實踐教育課題繼續深入探索下去,把育人之“道”寓於新課程理念書法實踐教育之中,使新課程理念下書法實踐教育不斷深入發展,弘揚光大。

課題研究階段總結2

針對“課堂教德育實踐研究”這一課題,一個多月以來,課題組成員圍繞課題研究,做了一些前期準備工作,為了使我們的課題在下一個階段的研究中更有成效,達到預期的研究目的,現將開學學以來的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一、學習課堂教德育研究理論,認真制訂好課題研究計劃

開學初,在研討的基礎上,制定了本課題的研究實施方案,填寫了課題申請書,根據學校總課題的安排,又修訂了實施方案與申請書。以改革課堂內容、教學方法和課堂德育管理入手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拓寬德育教育方式,突出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在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在此基礎上制定了課題組成員研究方向和計劃。

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科研水平

根據課題實施方案,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查找了一些參考文獻,我們先後組織了兩次集中的研討,通過校園網上論壇推薦文章,組織課題組理論學習與研討,組織老師們認真學習課題有關理念,瞭解課題提出的背景、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課題界定與支撐性理論。

三、抓好教學常規管理,突出課題研究的實效性

1、通過監控和隨機抽查進行課堂研究,總結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建議,堅持每天公佈結果。

2、進行教案檢查,指導教師教學設計,在教學目標中突出課堂德育目標。

3、開展骨幹教師示範課、青年教師彙報課、分小組的'聽課評課活動,通過課堂教研活動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理論聯絡實際,深化課題研究。

4、徵集收集了課堂教學中教師常用語和禁語,即將出臺。

5、設計了學生學習現狀情況調查表,準備下周對學生學習情況摸底調查分析。

6、出臺了《教師課堂德育的考核辦法》與《教師課堂德育考核表》提請全體教師研討,經過研討,最後形成學校教師課堂德育考核辦法。

在今後的研究過程中,我們還將進一步學習研究理論與方法,結合學校課堂教學的實際,突出研究實效性,明確研究目標,理清研究思路,加大研究力度,通過強化課題管理與實效性研究,使課題研究逐步深入,確實提高課堂德育的實效性。

課題研究階段總結3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課題在我校領導的帶領和支援下,在一次次學習、實踐、研討、交流、改進、調整等實實在在的工作中,我們真實地聽到了自己成長的腳步聲。

本學期我們憑藉一線教師的有利條件,以課堂為實驗基地,通過學習交流及在課堂教學上進行探索和實踐,找到與新課程最為和諧的交匯點,從而更好地開展新課改,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本學期我們進入了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如何結合新課程教學理念,以更多方式深入地進行課題研究,從多方面具體地體現和展示本課題的實驗情況和效果,是我們這個學年課題研究的工作重點。我們工作雖緊張,可卻感覺很充實,雖然很忙碌,可我們卻在不斷成長,成功的喜悅與研究的困惑並存著。現將我們課題組的工作進展及成果、課題組活動做法及體會彙報如下:

一、課題研究工作情況及進展

(一)理論與實踐並進

理論是實踐的航標。因此進行理論學習是我們課題組一定要堅持執行的工作重點之一。由於前期做好了專門充分的理論學習,因此,本學期我們將理論學習滲透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培養課題組成員做學習型教師的思想意識,養成學習的習慣。我們課題組教師長期堅持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並在組內實現知識共享。在校領導的支援下,我們積極爭取機會讓教師們得到外出學習機會或是鍛鍊展示的機會,促進課題組成員的快速提高。聽課的`老師回校後都能熱心地向組內其他老師介紹學習內容與經驗。傳播新學到的教學科研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對課題研究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困惑提出一些經驗和建議,全組老師一起積極探討,對改進教學水平有很大程度發啟示和幫助。

(二)制定課題計劃,例行課題組常規

每個學期一開學就制定實驗計劃,明確了本學期實驗的重點、要求與程序。然後各組員再根據總計劃,有針對性地制定出具有個人特色的課題計劃,以便於每個人都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不同的角度或不同層次來開展實驗。

(三)研究活動進展

本學期將課堂合作學習活動的片段作為研究的關注點,通過這些教學片斷來對該活動是否有效作出分析和判斷。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們能突出關注點,常常深入合作小組中進行觀察,從而發現造成合作學習無效或效率低下的原因,及時地修正我們在合作學習中的一些不妥的教學行為。我們發現,以往很多的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都忽略了幾個相當重要的方面:如教師沒有引起學生要合作需要的意識;教師沒有參與意識,沒有發揮自己的指導、調控作用,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置身事外;教師沒有培養學生良好合作行為的意識;教師的褒獎意識仍然停留在個人身上,使小組合作中困難生成為陪襯,失去興趣。本學期我們的實踐重點就是按照所發現的內容,對照自己的教學實踐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再次有針對性地制定自己的訓練目標與教學策略,以課堂為基地,深入細緻地實施有效的教學活動,不但注重教師在合作學習活動中的作用的發揮,而且全面地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品質,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度,提高教學質量。

本課題的研究初見成效,課題組的老師們都相當樂意將自己的成果對同事們進行展示,同時接受同事們的建議或意見,以求更加完善。我們利用課題組活動的機會將各自己的資料進行整理、展示和交流、互價,在比較與觀摩中,彼此都覺得很受啟發。研討課,既為大家提供了教研的平臺,又為自己提供了鍛鍊的機會。

課題研究階段總結4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有不斷學習,不斷髮展的能力。我的“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這一課題正是順應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目的就是讓每一位學生能夠“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為每一位學生的終生學習打好基礎。

一、課題進展情況:

在教科所,實驗學校及教師的大力支援下,自20xx年起提出並進行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的實驗和探索。此課題被列為大興安嶺地區“十一五”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20xx年3月9月,以調查性研究為主,重點查閱相關資料,制定實施方案。為切實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奠定基礎。20xx年9月開始,以行動研究為主,輔以問卷調查法,邊實踐邊研究,逐步形成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從不同班級實際出發,課題組成員各自制訂每個階段的實施計劃,邊研究邊積累資料,做好階段小結,定時交流研討。教師在本課題研究中,通過學習大量的教育理論、課改經驗,促進了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的改變。在課題實施中,改變了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觀念,建立了教育民主化思想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生探究學習和教師有效指導相結合的教學過程。傳統權威式的師生關係轉變成平等的、互相尊重、相互負責的交往方式。通過本課題的實施,教師親身感受學生隱藏著的巨大潛能,充分認識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可能性,因此把更多的教學活動留給學生,打開了一條“讓學生主動走向知識的通道”。在對待不同學生的方式與態度上,也向尊重學生差異、符合學生個人特點的方向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實現由原來的課堂“主人”變為一位“組織者”和“合作者”。

二、教師對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的認識:

國小數學研究性學習,主要指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用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課堂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班級集體的環境中進行的,它有別於個人在自學過程中自發的、個體的探究活動,而教師的主要角色則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用“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方式”,即讓學生通過“進行觀察、比較、發現、提出問題,作出解決問題的猜想,嘗試解答並進行驗證”的規律去揭示知識規律,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質是讓學生學習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從而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研究達到以下目標:

1、培養學生處理資訊的能力:即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作出解決問題的設想,嘗試解答,檢驗結論,交流思想的能力。

2、學生通過親身參與探索的實踐活動,去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逐步形成一種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喜愛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

3、發展學生獨立探究與合作的精神,學會通過同伴之間的積極的相互影響來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培養學習合作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充分發揮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

三、課題研究的實施情況與基本做法:

(一)改變呈現方式,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行為的變化來源於觀念的`變革。

課題實施的第一步就是幫助數學老師更新教育觀念,讓教師積極主動地“介入”到課題的研究中,教師們在課題研究中自身也獲得了發展。課堂教學時,教師改變了以往的授課方式,“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成了他們授課的主要呈現方式。

經過半年多的課題研究,現在教師已經基本有了自己的授課方式,講授新課時,大多按照“學生進入問題情景學生獨立思考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學生歸納學習收穫”的過程出現,同時採用圖片、對話、活動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機會,促使學生方式的多樣化。我們驚喜地發現,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探究、討論、交流等過程中,有了親身體驗,那麼,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有了很高的學習熱情,不但自己積極思考,還能與同伴合作,相互幫助。這樣的探究性學習方式已是滲透在本課題的研究中。我們沒有把課題研究流於形式,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教師所做的已經不是表面上的只注重形式,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獲得對數學的理解,獲得數學的思想和數學學習的方法。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教師能站在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來讓學生重新審視在課堂上的“探究學習”,讓他們構建知識體系,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服務,同時,在學生的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與發展。

(二)引導大膽猜想,讓學生進行知識建構。

從學生認識發生、發展的規律來看,傳統數學學習中,教師講授、學生練習的單一方式已不能適應學生髮展的需要了。通過這一課題的研究和實施,讓學生在觀察後進行大膽猜想,然後進行求證,這樣實現了數學的再創造,學生在猜測、求證過程中,經過一番爭論,探討,學生始終在“愉悅”的心情下學數學,數學的魅力照射到了每個孩子的心靈,完成數學知識的構建,並主動在知識的構建中獲得滿足感。

這一課題的研究,從以往數學學習重結果轉向了重過程,但是這樣無疑是增加了教師的備課時間,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他們有了具體的課題研究的教學實施步驟:1、課前學生和教師做好充分準備,有些內容要佈置學生帶好工具;2、學生要有明確的探究目標;3教師對難點要早作準備,查好資料;4、讓學生觀察一種物體或一種現象,或者操作某些學具;5、學生們所觀察的物體或現象的過程中進行思考,與同伴進行交流和討論,以彌補他們的單純的觀察和操作活動中的不足;6、每個學生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活動的過程;7、教師和學生共同歸納,對此次活動作出結論或評價。

(三)活動方式改變,由個體走向合作。

探究性學習的目的在於藉助直觀的活動來實現和反映內部的思維活動,是學生深度思維的表現。由於學生自身的發展存在差異,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也不同。同樣的要求,活動的能力不同,活動的質量也不同,活動的質量也是因人而異。《新課標》打破了傳統的單個學生與文字的對話方式,明確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合作學習。通過本課題與《新課標》的整合,教師們逐漸意識到課堂教學中活動執行的方式由個體走向合作具有以下優越性:

1、節省活動的材料;

2、節省活動的間;

3、可以發揮“小能人”的作用,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共同學習;

4、學生能夠多項交流;

5、易於教師組織和管理;5易於對活動過程進行評價。由於活動方式的改變,幫助學生加強了學生與同伴合作交流,合理競爭,較為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別人,逐漸使學生形成數學特有的思想和方法,並且能夠通過數學問題的引發對其他問題的思考,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

(四)規範研究制度,保證課題有效進行。

為了保證“國小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實踐研究”這一課題的深入開展,我們綜合以往課題經驗的基礎,進一步規範了課題研究的制度。課題組建立、健全備課制度,分為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兩種形式;根據教師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備課,認真寫好教案;課題組的實驗教師每月進行一次集體備課活動,實驗教師要對備課及其實施情況進行小結,不斷積累經驗,努力建立起本實驗課題的備課庫,提高實驗的層次。

我們為實驗教師搭臺,組織實驗教師每學期開展一次專題教學觀摩活動,具體展示課題的實驗成果;組織參加實驗的學生每學期開展一次數學學習成果的展示,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推進實驗程序。

四、預測研究成果:

1、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積極體驗。

數學教學中應當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這一觀點早已被多數教師所接受。但在以往的教學中,強調過程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知其所以然,為了促進理解或掌握結論。而探究性學習對過程的關注,就不僅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結論,還在於過程的本身。為此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學生通過自主參與類似於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了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激發探索和創新的慾望。

2、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基於問題、任務驅動的學習,通常圍繞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展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培養也有利於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以及通過觀察、分析、實驗、嘗試、糾錯等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本課題的研究,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養成的質疑問難、多角度思考問題等意識和思維策略也促進了他們在課堂中的主動學習、探究學習。

3、學會合作與交流。

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是現代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通過探究性學習課題的研究,使課堂成為一個創新性的學習社群,特別是當採用小組學習、小組討論的形式之後,就更為直接地提供了一個群體互動的空間,使學生在其中學會相互配合、相互學習、相互啟發,學會了傾聽和表達,在這個過程中發揚了樂於合作的團隊精神,學會交流和分享探究的資訊、創意和成果。

4、培養科學態度。

探究性學習使學生成為科學真理的探索者和追求者。學生儘管都樂於參與探究,但在探究實施過程中,必然會碰到各種問題和困難。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使學生學會從實際出發,通過積極嘗試探究,認真驗證,實事求是地得出結論。在這個過程中養成熱愛科學、尊重科學的態度,並且在這個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那不斷進取的精神,一絲不苟的態度,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都得到很好地鍛鍊和發展。5、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學習成績得到提高。

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由於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學生敢說敢問,敢於發表與眾不同的意見,思維能力得到培養,

五、課題實驗中的困惑。

1、自從課題成立以來,由於多種原因,課題研究進展有些滯後,實驗老師也有困惑,課題中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合作,所有這些教與學的方法,與傳統的接受學習比較,教師面臨著更為巨大的、艱辛的勞動,而且目前教學時間上與原來沒有變化,使教師覺得時間不夠用。

2、本課題的研究強調過程,強調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是注重學生可持續發展,具有長遠的目標,但也有可能造成短期內學生成績的下降,這樣,來自社會、家長的壓力,將對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這一課題的研究,已經進入了研究階段,正在進行“國小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操作樣式的研究”,並對前一段時間的課題研究進行反思再實踐。在今後的課題研究中,我們課題組所有成員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將繼續搞好課題研究工作,使這一課題圓滿結題。

課題研究階段總結5

20xx年3月,我校國中物理、化學組申報了合肥市有效教學課題研究。我們課題組便在市、校教研部門的組織領導下,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全體實驗教師分工合作,不斷探索與積極實踐,該課題已取得初步成就。下面就整個課題研究做階段總結。

一、研究體會

我們研究內容首先是學習相關課題理論。我們通過網路平臺和專業雜誌瞭解有效教學教育研究的最新進展與動態。

其次我們開展教師培訓,統一思想。加強對每一位教師參與課題的使命感、責任感教育。我們認為做課題研究不是塑料花和花瓶僅僅供擺設的。我們要做專家型教師,要培養高素質人才必須要通過嘗試與創新來實現。由於特色校的緣故,我校國中學生素質相對較好,因而我們有義務和責任多做一些新的嘗試與創新。

我們把研究與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課題研究計劃注重與教研組、備課組及學校的科技節等活動計劃聯絡起來,成為其中有機組成部分。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日常工作就是課題研究,為了提高課題研究的研究性我們明顯的特色在於

1、加強相關理論的學習與培訓力度。

2、課題組進行比較明確課題任務的分工、責任明確。

3、課題組成員人人學會總結與反思並注重團隊分享。

4、有意識地進行過程性資料的收集。

我們的研究的範圍不僅侷限於課內,我們的教育資源的利用也不僅侷限與校內。具體內容如下:

1、圍繞學生物理、化學小製作來展開,主要以學生動手操作為基本特徵,在製作中學習,在製作中體會。在小製作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關心學生小製作的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製作過程中的收穫與體會,關注學生在“做中學”中的心情愉悅程度,還關注學生自主評價能力的培養。我們的理念是“今天小製作,明天大手筆”。學生的小製作成果也的確讓我們感到興奮與意想不到。我們的特色在於:

(1)使小製作系列化,有序化;

(2)重視交流評估與展示;

(3)兼顧普及與提高;

(4)製作主題與教學同步;

(5)既有規定主題製作,又有適當比例的自主創新課題製作;

(6)倡導自主評價,標準多元。

2、在理化課堂教學中滲透有效教學理念。

物理、化學是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課堂教學滲透有效教學理念是課題研究內容的主渠道。我們通過革新課堂,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質疑探究、動手創新、觀察思考、查閱資料等各方面的能力,讓學生在實驗中學習,在實驗中體會。對學生在實驗中所發現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和點評,或鼓勵學生通過網路、圖書等多種形式獲取答案和有用資訊。我們的理念是“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真正的主人”。此外還通過課內外的結合與互動,讓學生在課內學習理論,課外進行調查研究、創新發明、資料收集等並通過製作板報、 課件、 圖表、寫心得等多種形式研究體會

二、研究經驗:

1、團結協作、加強學習

課題研究必須依賴團隊的力量,而我校物理、化學組新教師偏多。許多教師有工作熱情、研究興趣,但教學經驗、研究經驗缺乏。所以開展校本教研,立足校本,以課題研究為載體,突出開展新老教師結對子,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尤為重要。課題組利用有限的課題經費,購置數十本與課題研究相關的理論與實踐書籍供全體課題組教師輪流參閱。這也促進所有課題組教師理論與實踐技能的提高。

2、突出學生主體,調動學生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

“做中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所以實踐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是本課題研究成敗的關鍵。我們除了採用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做的意義外,還將培訓學生參與小製作作品的'評價作為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式之一,並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我們在評價方式上將學生在課題研究中的表現與成果以適當比例量化成考試成績,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課題的積極性。

3、認真反思,大膽探索

“做中學”在國中物理化學中的應用,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課題。我們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行動研究。所以有了想法,必須進行周密計劃進而大膽實踐。我們堅信“做中學”儘管會耽誤學生一些課餘時間,但是科學教育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就會得到很好的達成。所以,從這一點上看,“做中學”對學生的學習是有利的。這一點在這一兩年的全市統考中也能看出。

4、研究過程能較好的處理兩對關係:

(1)處理好課程與課題的關係。我們按教學內容順序安排學生課題研究活動的主題,使課題研究對學生學習有促進作用。豐富學生的體驗從而有助於他們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2)處理好普及與提高的關係。做中學課題的核心理念之一是面向每一個學生。因此我們課題的任務針對每一個學生,進入門檻較低,要求標準多元。但是我們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還重點關注少數優秀專案,通過挖掘家長、社會資源予以專業指導和提高並通過每年度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平臺讓少數優秀專案脫穎而出。

5、注重細節,提倡“小題大做”

要把先進的理念落實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就必須腳踏實地,紮紮實實的去做。我們十分注重案例的編寫與實施後的總結交流。例如對於案例內容課題組提出了統一的標準,要求至少包括:

(1)相關資源整理(有關課件、視訊、相關小實驗、小製作等)。

(2)在資料收集的基礎上,至少選取兩個典型案例進行開發。

(3)案例要體現目的意義、實驗原理、準備條件、過程安排、安全要求、注意事項等。

(4)案例實施過程一定要有過程性的記錄。如實驗報告、相關活動視訊等。這樣針對一個案例往深處挖掘。使案例設計更具體,操作性更強。從而保證活動的有效性。

三、不足之處:

1、外出交流較少。

由於教學工作繁忙和經費有限的緣故,所以外出活動無法進行。

2、課題組整體性成果偏少。

許多年輕教師基本處於學習和消化階段。總結和反思方面做得不夠。課題成果的取得往往依賴於一些老教師。課題組希望今後有一批年輕教師以課題為依託積極實踐,脫穎而出。

3、課題管理制度化有待加強。

課題活動時間原本與教研組、備課組活動時間同步,雖然較為定期,但活動主題往往會被日常工作事務所沖淡。課題研究相關的獎勵制度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此外,還要在用好用足課題經費上下功夫,發揮它的最大效益。

四、下一階段推進策略

我們今後要努力的方向:

1、加強反思與總結。課題組今後每學期開展一次徵文活動。收集與課題研究有關的論文成果、案例、教學設計等。同時要求課題組成員每人每年至少開設一節與課題研究相關的公開課。並及時將經過教學實踐形成的相關案例,相關科技創新大賽獲獎作品和其它成果彙編成冊,固化成果。

2、建議學校支援建立學生作品展示櫥窗,不定期的舉辦學生作品展覽。加強交流與推廣。

3、進一步細化分工、明確職責、各盡所能,加大課題管理力度。

建立課題學習例會制度,注重專業引領和團隊分享。

4、積極開展理化綜合的課題研究活動,探索跨學科領域的做中學滲透。

課題研究階段總結6

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快節奏的日常生活,過重壓力下的學業現狀,不可預測的天災人禍,時常相遇的生活困難,撲朔迷離的青春騷動,難以如意的人際交往等各種各樣的矛盾、困惑、疑慮、納悶、壓抑等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導致心理失衡。有的突然會一反常態,變得孤僻古怪,與群不合;有的脾氣暴躁,常常頂撞父母和老師,甚至逃學拒讀、離家出走,或出現暴力行為;有的焦慮抑鬱,甚至產生悲觀厭世和自殺意念等,給家庭和社會造成負擔。所以,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走出心理困境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盡的責任。

關於中學生心理疏導的課題是從20xx年3月份開始啟動的,課題共分三個階段,即準備發動階段,實驗實施階段,成果總結階段。現在正處於第二個階段當中。從開始實驗到現在已過去將一年了。在課題組全體成員的積極努力下,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有一些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完成,在這裡做一下簡單回顧。

一、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評價

根據課題的實施方案,我們的課題主要面對三個層面確定科研目標開展研究。

1、面對教師隊伍建設層面,建立了逐層深入的教師研訓模式;

2、面對學生層面,要構築一個學校、社會、家庭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網路;

3、面對學生家長,要找到一條幫助家長提高教子能力的有效途徑,使家庭教育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根據上述目標,我們開展了相應的工作,下面分三個層面加以論述。

(一)教師隊伍建設層面

為了使全體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足夠的認識,我們組織教師統一學習有關資料、根據不同學科特點,購進相應教研材料等形式,展開了深入的學習研究,使大家統一了認識,摸清了心理疏導的基本原則及途徑,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方法及手段,為我們順利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礎。

(二)在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1、實現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統一

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正確理解了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係。既沒有相互代替,更沒有把二者機械地隔裂開來,而是相互滲透,相輔相成地把二者有機地統一為一個整體。尤其是當學生思想行為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沒有把它當成一個簡單的“品德”問題來處理,而是遵循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青少年心理髮展的客觀規律,幫助學生挖掘思想根源,找到“病因”,並給予切實可行的幫助,以“助人自助”為原則,通過改變學生的內因以達到改變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為最終目的,使得學生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身心得到發展,心理素質得到提高。

2、充分發揮心理諮詢及心理輔導作用

開辦心理諮詢室,為解決個別心理問題提供了可能。為使諮詢室發揮更好的作用,我們組織骨幹教師對如何進行心理諮詢做了專業性研究,建立了諮詢工作的領導機構,使諮詢工作具有實效性,改變了諮詢室形同虛設的局面。

3、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於每一個教學環節之中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只靠一個心理老師,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的做法是建設一支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隊伍,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每一個教育教學的環節中去。我們不僅在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及班主任工作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同時也注重結合不同學科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運用到課堂中去,運用到課外活動中去,運用到個別學生的轉化中去。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到實處,尤其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下,運用心理健康更顯得極為重要。

4、環境陶冶

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還要充分發揮隱性教育資源的作用。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使他們心靈得到淨化,情感得到陶冶,身心得到鍛鍊。如:營造良好的群體心理氛圍,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使學生在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中,,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使學生在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陶冶心理品質;充分發揮隱性教育資源的作用,在校園景點、環境佈置上,都用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暗示,幫助學生調適自己的心境。

5、創設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

教育不僅要傳授書本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團隊合作精神等。在本學期,定期開展各種興趣小組,如合唱隊、美術組、足球隊、籃球隊等多個小組,參加人數達全校總人數的二分之二,讓學生在各自喜愛的活動中學有所長,獲得成功的體驗。又如定期開展班隊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在各種有意的活動中瞭解自己,調控自己,接納自己,實現自己。

(三)干預家庭教育,幫助家長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

1、建立家長學校,組建家長學校的領導機構,同時邀請家長參與學校的管理及教育教學工作。

2、通過開家長會,搞家長輔導講座,定期為家長髮放學習資料等形式,幫助家長提高教學能力,轉變教學觀念,建立高素質家長的新理念。

二、結論和觀點

課題組成員通過幾年的理論學習、調查研究和教育實踐,逐漸認識到:

1、在我校開展中學生心理髮展特點的研究是構建中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2、行動研究法是基層教師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方法。

3、在開展研究活動中,師生必須在尊重、平等、民主的氣氛中進行,做到預防和發展相結合。

4、專業師資、資訊科技、研究方法的組合協調是課題研究成功的條件之一,學校的大環境是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基礎。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我們對繼續做好中學生心理疏導的研究充滿信心。教育部頒發的《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使我們有章可循,激勵我們把這項事業做好、做實,造福於我們社會和家庭,為每個孩子的成才貢獻自己的力量。

課題研究階段總結7

段研究以來,我校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研討交流,整體的教學理念得到了提升,教學思路更加清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主學習願望空前高漲,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研究目的。現就第二階段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不斷深入理解課題,強化課題的研討交流與踐行

學期初,課題組將課題研究列入計劃中,把課題研究作為教師業務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徑之一,使教師進一步樹立新理念,感悟新課程,將新的教學觀有效地運用到教學實踐當中,積極穩步推進教育教學工作。在課題研究氛圍感染下,各學段的教師以課題組的研討重點為基本方向,積極開展教學探索課。通過聽課、評課、學習、講座等活動,不斷拓展了教師教學的方法和途徑,使廣大教師在研討與交流中,及時總結經驗,把好的經驗運用到教學實踐當中,促使了課程標準、教材運用、課題研究有效融為一體,同步進行,相得益彰,取得成效最大化,也符合“實踐——理論——實踐”的認知規律。

二、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了寶貴的經驗

1、營造生活氛圍,引領學生快樂交流。

隨著課題研討的不斷深入,各學段教師逐漸自覺地把課題與本人特

長、班級實際、和新課程標準聯絡起來,使課題成為優化教學結構、改進

教學方法的有效載體,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極大地豐富了課題研討的內涵。

我校課題組成員通過認真研究,極力從營造富有情趣的生活化的教學氛圍入手,在樸實自然的“生活氛圍”中,引領學生放鬆情緒,快樂交流,使寫作指導課充滿情趣,從而開啟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激發他們的靈感,使孩子們愛學習,寫出好作品。

2、拋磚引玉,開啟學生思路。

贊可夫說過:“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中,才能產生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而這些氣氛必須靠老師來營造,情緒必須靠老師來喚起。怎樣喚起呢?離不開作為基礎的生活。老師必須用生活素材,通過對它們的描摹與渲染,拋磚引玉,開啟孩子們的思路,喚醒他們對自己相關生活的回憶,產生情感共鳴,從而產生了強烈的表達慾望。這種強烈的表達慾望會促使學生對自己生活的理解,會產生一種強大的內驅力,使學生產生極大的興奮,使他們把生活與表達方式聯絡在一起,產生很強的創造力,從而更好地表達真情

三、大膽嘗試,積極實踐

《“少教多學”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的策略與方法研究》在我校開展以來,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教師的作文指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師們敢於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積極實踐以發展學生自主作文為重點的作文指導課。特別是在探索以生為本的新教法上,課題組的教師共同探討,認真實踐,並以街道性公開課的形式,由潘若霞老師上了一節發展學生自主

寫作能力的寫作指導課,贏得了聽課者的一致好評,學生們也從中感受到了寫作的快樂,相互激勵,形成濃郁的表達、寫作熱潮。

四、撰寫課題研究論文,豐富課題研究成果

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為了更好地與同行們交流課題的研究成果,分享研究經驗,推動研究工作向縱深發展,豐實課題研究成果,我們課題組的老師把工作中的經驗進行總結,寫成了論文與案例,並積極在各種教研活動中進行交流。其中,王少蘭校長根據潘若霞習作指導課撰寫的案例《開啟樂說話匣 激發寫作潛能》,從激發學生的心理需求,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內在寫作潛力,激發富有個性,充滿真情實感表達方式的作文指導理念入手,對迴歸生活的自主寫作指導模式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成為了課題研究的一大亮點。

課題研究階段總結8

一、課題研究的意義和目標。

1、意義

通過研究探索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的方法和策略,有利於更好地實施新課程,全面提高素質教育的目標體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通過研究,促進教師從研究的視角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落實三維目標體系,改善教師自己的教學行為,實現自身專業發展。

通過研究,有利於教學評價多元化,既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運用,又關注學生對過程的體驗和方法的掌握,還要關注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態度的端正。

通過研究更好地確立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索,去學習、去領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也為教育教學理論研究提供新的視角。

2、目標:

(1)通過對三維目標理解,從新的視角整合三維目標之間的聯絡,使之真正意義上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去,更新教學觀念,把握教學規律,豐富當代教學理論。

(2)研究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的具體途徑和策略,使教師的教學行為真正體現知識、能力、態度的有機整合,實現結論與過程的統一,認知與情感的統一,構建充滿生命力的課堂教學執行體系,優化學生為主的人文性,促進學生健康和諧發展,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二、課題研究進展情況。

自《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落實“三維目標”的研究與實踐》課題被第三屆全區基礎教育教學課題研究立項來,我們首先成立了下馬關中心學校課題領導小組,使課題研究有了人員的保障和物質保障。抽調在語文教學中的骨幹教師組成課題研究小組,課題研究小組集體對語文課堂上“三維目標”的落實情況進行了梳理,完成了本課題的實施方案。

課題研究小組收集大量關於本課題的相關資料集體學習,並郵購了《國小語文xx新課程三維目標教學操作叢書》一書,把本書進行復印保證課題組成員人手一書,加強了理論學習與研究。

20xx年3月11日進行了課題開題會,課題組成員對近幾個月的.理論學習在會議上交流,並聘請縣教研室專家現場對本課題指導。通過本次開題會,使我們的研究思路更加明確,研究方向準確定位。

制定了《下馬關中心學校學校課題研究過程管理實施細則》,使課題研究工作制度化,明確了課題領導小組和課題研究小組的職責和任務。制定了獎懲辦法,提高了課題研究工作的積極性。

根據課題組的分工,課題組成員對影響在語文課堂中落實三維目標的因素,在語文課堂中落實三維目標的有效策略、途徑的方法,落實三維目標的評價方法等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探究。形成了研究的理論基礎。

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的論文被《寧夏教育》等刊物登載。課題組對研究過程的心得體會、研究材料、研究工作制度等彙編成冊,形成了《下馬關中心學校在語文課堂中如何落實“三維目標”課題研究資料彙編》。

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中如何落實“三維目標”進行了具體的案例研究。如對一年級《胖乎乎的小手》課堂教學的研究,爸媽的雙手能工作,姥姥的雙手會做飯,蘭蘭也有一雙手,能畫畫,能寫字,能給爸爸拿拖鞋,能給媽媽洗手絹,能給姥姥撓癢癢,肯定還能做別的許許多多的尊敬長輩、體貼父母的事情。這就是全家人喜歡蘭蘭那雙胖乎乎的小手的原因。課文小中見大,通過一張畫巧妙地誇獎了蘭蘭從小愛勞動、關心長輩的好品德。整篇課文充滿了家庭的溫馨情感,內容和語言都貼近兒童生活實際,對學生有很好的啟發和教育作用。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認字和朗讀課文。要讓學生自讀、自悟,懂得文中蘊含的道理。首先由課題組制定了本課的三維目標:

1.認識“胖、喜”等13個生字。會寫“看、著”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養成尊敬長輩的美德,有幫助長輩做事的願望和行動。讓授課教師在課堂上去落實制定的目標,課題組成員根據各自的分工在聽課中去觀察落實的情況及影響落實的原因。課後授課教師進行了教學反思。課題組對課堂中對“三維目標”的落實進行了總結,對影響落實三維目標的情況深入探討,形成了研究資料。然後再在其他班級繼續教學,針對存在的問題在課堂上重點注意,課堂效果比第一節課明顯提高。

三、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新教材實施至今已有一段時間,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我們同樣也發現常態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存在著不少問題:

(1)三維目標割裂,不明確,不符合學生實際。

(2)教學內容單薄,結構鬆散,零敲碎打,置語文內容的整體性於不顧。

(3)過分注重朗讀與感悟,弱化語文的“工具性”,訓練不紮實,不到位。

(4)為體現學生的主體,刻意追求課堂的熱鬧,花裡胡哨,卻只留於形式。

(5)過分張揚語文的“人文性”,東拉西扯,與其他學科的內容過度整合,非語文的東西“越俎代庖”,削弱了學科特點。

這些正是造成當下國小語文教學效率不太高的主因。因此,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行之時,研究、掌握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也是我們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四、下階段課題研究計劃

課題研究階段總結9

《農村中學學困生轉化工作研究》課題於20xx年10月申報,20xx年12月被徐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批准為徐州市“十一五”立項課題。自申報以來,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課題組成員採取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務實的工作,使課題研究能夠順利地展開、推進。為了把課題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開展下去,現將這一階段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成立中心課題組

在校教科室的組織下,經過自由報名及學校推薦,成立了一支熱愛學困生、在學困生轉化方面有一定經驗的教師組成的課題隊伍。確定徐立民為課題組主持人,曹豔玲、李青、王景安、張永、宋宗向、彭新龍、趙興亮等為課題組成員。

二、制定課題研究方案

學困生研究在國內外已有悠久的歷史。我校是一所偏遠農村初級中學,每年的生源較差。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有許多教師致力於學困生的研究,其中湧現出一批有豐富差生幫教經驗的教師。為此,我們確立《農村中學學困生轉化工作研究》課題,並做一些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分析思考,力爭積累一些有效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案例,為農村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提供幫助,最後達到教育“以學生髮展為本,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宗旨。本課題主要研究的內容:

學困生的表現、特點及成因‘學困生課堂教學研究對策;師生情感;教育管理;教育評價;心理輔導和家庭教育。研究方法:

⑴文獻研究法-從多學科角度開展對學習困難學生教育轉化研究資料進行比較分析,借鑑已有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把握研究發展趨勢。

⑵調查研究法--是在調查的基礎上,進行對比研究,使轉化學困生的措施更有效;

⑶行動研究法--課題組協作人員不斷實踐,不斷修正,不斷完善轉化學困生方法,以形成一套轉化學困生的理論框架;

⑷個案研究法--主要是通過對一些學困生的跟蹤分析,摸清他們學習困難的成因,及轉化效果,為我們的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三、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提高課題研究教師的思想認識,使他們能夠從心裡贊成課題研究,願意課題研究,這是做好課題研究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做好這項工作的最為關鍵的一環。為此,學校組織課題實驗教師及輔助課題研究的其他全體教師集中進行了座談和理論學習,通過學習和座談,使全體教師更加深刻地認識了課題研究的深遠意義以及課題研究的緊迫性,同時也明確了自己肩上的重任,從內心接受了課題研究,認同了課題研究。這樣,就為我校能夠順利地實施課題研究打下了比較堅實的思想基礎。

四、理論學習

我們按照課題研究方案,採取集中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認真學習了教育學、心理學原理;新課程標準;新《義務教育法》;“賞識”教育;陶行知思想研究等一系列理論知識,理論學習為課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五、積極參加課題培訓,走出去、請進來

課題組成員積極參加區教科室、市教科所、市教育學會組織的課題培訓:3月17日參加賈汪區教育科學“十一五”課題開題報告會,市教科所李燕主任、候集高階中學教科室主任、特級教師柳方平給我們作了精彩的報告,為課題研究指明瞭方向;3月24日又參加了徐州市“十一五”規劃課題開題大會,鄭飛所長、成尚榮院長對課題主持人進行了系統的培訓,我們收益匪淺;我校還邀請區教科室主任張榮遠給教師們進行教科研知識的培訓。

六、收集整理資料

為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全體實驗教師查找了與本課題研究有關的學習資料及以前相關的`研究成果,為課題研究是實施起到了幫助和促進作用,我們將綜合利用這些豐富而寶貴的資料,做好開題研究的一切準備。

七、建立課題管理辦法,建立課題研究制度

為了保證該項科研課題研究的科學性,促使課題研究順利進行,取得有實際應用價值、有理論突破的高水平研究成果。課題組制定了課題管理辦法,建立課題研究的過程檔案。檔案內容包括:

工作記錄;2.研究過程記錄,相關的原始資料存檔;

3.會議活動記錄(包含文字、圖片);

4.成績與獎勵記錄;

5.教師研究材料(教案、課堂教學隨筆,學生反饋意見,相關業務領導部門的評價、錄影、圖片、報道)等等。我校建立了符合學校實際的課題研究制度,如理論學習制度,教學觀摩制度,綜合考評制度。

八、設計調查問卷,開展成因調查

為了解目前學生的思想、學習及家庭情況,分析學困生學習困難成因,為本課題的開展提供第一手詳實資料,課題組設計調查調查問卷,對我校七、八年級全體學生進行調查。調查以問卷調查為主,共向學生髮放調查問卷500份,收回有效問卷482份。從中抽取200份進行資料統計分析。經調查,學困生造成的主要原因有家庭因素、社會因素、學校因素和學生自身因素。

九、存在的問題:實驗教師整體認識有差異,致使部分教師還沒有明顯

的行動,還在初期的探索。

十、努力方向:

1、繼續加大培訓、指導力度,不斷優化實驗教師隊伍。

2、深入進行課題實驗,鼓勵課題組教師,大膽實驗,努力探究如何轉化學困生。要反覆實踐、反覆研究、對比分析,總結課題研究的經驗教訓,在實踐中勇於探索。

課題研究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我們將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課題的實施階段。在準備工作中,我們也存在著一些失誤和不足,今後我們一定會不斷地改正和解決,加倍努力,圓滿地完成課題實驗任務!

課題研究階段總結10

前言:走上教師崗位以來第一年擔任班主任,我對這份工作抱有滿腔熱情和美好的憧憬,幾乎將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撲在上面。現在回想一年來的班主任工作,有成功,也有坎坷,有喜悅慰藉,也有苦惱、困惑。和其他班主任一樣有這種感覺,對學生教育有時好心不得好報,學生以怨報德。我的苦心實際上做了不少無用功,多走了不少彎路。儘管我廢寢忘食、苦口婆心、忙忙碌碌,一心想使學生勤學、守紀、文明、上進,得到的回報是什麼呢?動機與效果不成比例。儘管我運用現代教育理論使學生在平等、民主、和諧的環境中得到生動、活潑、向上的發展。但這些理論在這幫學生前毫無說服力,往往事與願違。我知道這是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問題,也是方法問題。思來想去,我覺得我對他們缺少一種教育的吸引力。研究即將告一段落,我認真反思一年的些許的成功和不少的遺憾,得出這些文字。這裡面有我成功運用的經驗,也有現在才從現實的教訓裡總結出來的可能“方法”。

班主任的工作其實就是一顆心與多顆心的碰撞、磨合,互動、對話的不斷重組、提升過程。用心教育管理學生,這是一個永不落伍的話題。然而,班主任的用心果真能換來超值的教育效果嗎?答案是不確定的。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問題:用“心”也要有“度”。

一、處理師生關係──親和度

親其師而信其道,沒有愛的教育肯定是不成功的教育。但是,如果處理不好師生之間的親合關係,也會落入幾個誤區。

誤區一:親密無間型。有的老師對工作滿腔熱情,卻忽略了自己的角色,企圖和學生成為真正親密無間的朋友,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學生之間。時間一長,又發現學生不是那麼聽話了,等忍不住了就發脾氣,鬧得師生間很冷淡、很尷尬。

誤區二:唯我獨尊型。我們心裡總有一個念頭──我是老師,就是來管你的,總是板著臉,端著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容不得學生冒犯。

誤區三:偏好正差型。沒有公平、公正,就沒有信服與和諧。有時,老師帶著偏見看待學生,偏愛“好”學生,疏遠“差”學生,這對差生構成了一種傷害,對進步生的身心發展也產生影響,從而使學生慢慢地遠離我們。

教育界有種觀點:好的關係勝過“好”的教育。教師要想方設法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信任的關係,才能使我們的教育卓有成效。

策略一:把握好距離。距離產生美。近中遠則疏;遠中近則密。我們應該讓學生逐漸認同我們是他的教師的身份,而後才樂於於我們成為朋友;而不應先是和學生打成一片而後再去讓學生接受我們是他的老師──高雅的交往方式,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是具有感染作用的。

策略二:樹立起服務意識。班主任的職能就是服務。服務於學生的學習、服務於學生的生活、服務於學生的成長。在服務中實現管理,在管理中更好地服務──到這一點,我們一定會獲得最廣泛的認可與尊重。

策略三:把陽光撒向每一個角落。關愛每一個學生是我們的職業道德準則。只要我們真正做到這點,就一定會贏得所有學生的掌聲。如果有時很難把一碗水端平的話,那我們就把微笑、鼓勵與掌聲多留給那些學習不好的、紀律差的、邋里邋遢、笨手笨腳的孩子吧,其實他們內心很孤獨、很失落、很自卑,與其他孩子比,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愛──同情弱者也會讓我們贏得強者的尊重。

策略四:學會示弱。老師不是事事都能幹的,也不是時時都正確的,有時我們需要向學生示弱,給自己找臺階下:老師也有不能做的事,老師也有老師的難處,不要讓老師為難,好嗎。這樣往往能喚醒學生的良知和成人感,從而聽從我們的教誨和要求。策略五:讓學生體會老師的愛。愛每一個學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班主任的愛更是難上加難,因為獨生子女佔多數的班級,他們往往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無需怎樣,我想幹啥就幹啥。只有良好家教的學生才能體會到這一點。因此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愛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中這重,為什麼?因為愛是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與班主任有了感情,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班主任往往是敬而遠之,有時你批評他他甚至咬牙切齒反擊。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就要設法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的批評也是一種愛。

二、班級管理──自由度

班級管理,最忌諱的是分工不明,人浮於事。有的老師對班內事務每每事必躬親,無微不至,結果,學生那裡沒事幹,甚至不買老師的帳。這種老師忽略了學生作為主體的“人”字。學生沒有了獨立的人格和行為自由,他們從心理上游離於集體之外,感覺不到作為集體成員的責任和義務。

喚起人實現自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給學生以信任、以尊重,是教育主體性原則的體現。自由不是散漫,不是放任、更不是放縱。班主任要學會“用人,不管事”。聰明的老師,首先要學會權利下放,在班裡建立起完整有效的民主管理機制,把決策權和組織管理權交給學生。如果有誰想在班級中開展什麼活動,可直接把提議交給班委會討論。經過班委會論證,認為該活動對集體有益、不影響教學,並考慮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制訂詳細的活動計劃,即可實施。這樣的班級往往都能表現出高度的自主自律和集體榮譽感。和老師的包辦代替相比,學生依靠自身努力取得榮譽,哪怕一點都是沉甸甸的。

其次,自由應該是讓每個人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揮主體作用。一些聰明而又紀律散漫的學生,不好管理的原因就是他們的潛能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失敗的教育往往把天才或大才當作另類來約束,而使他們淪落成沒有創造力的庸才或成為走到集體對立面的叛逆。成功的教育則是要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為他們搭建充分挖掘自身潛能的平臺,讓他們更多地參與班級管理、活動組織,學生們會在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開始慢慢融入集體,並且充分認識到集體對個人發展的價值,從而提高自制力。

教育的目的不打造神,而是培養人。只要學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在集體活動中有所收穫,老師千萬不要苛求結果。事必躬親,不是好事,我們不要讓學生做藏在翅膀下的小鳥,要做空中飛翔的雛鷹。

三、處理問題學生──靈活度

過去有人把老師“治”學生的“招”,總結為一擰、二按、三罰站;四抄、五寫、六採磚,第七總把家長傳,不來孩子跟著太陽轉。隨著社會文明的程度越來越高,法制越來越健全,這些都已成為城南舊事了。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的學生享受著比過去好多少倍的教育,但他們的心靈卻依然表現出越來越強的去學校化傾向,甚至走到了老師和學校的對立面,這是為什麼?原因就在於整治和征服的觀念在一些老師心裡根深蒂固,其教育方法依然簡單粗暴。我們應該在真正樹立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採用靈活務實的方法來處理問題。

自然冷卻法。學生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生爭執,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對此有的老師採用自然冷卻的方法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老師對他們說,你們如果相信我,就各寫一份詳細的說明,明天我一定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覆。第二天學生交上來的材料頂多寫著:“老師,我錯了”幾個字。人就是這樣,氣頭上眼裡只是別人的不是,事後冷靜下來,他會認識自己的不足的。我們應該學會等待,學會給學生自我反省的時間。

真情感染法。問題家庭的問題孩子,是目前班級管理中最讓人頭疼的。他們致差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缺乏愛的關懷;二是家庭教育的簡單粗暴。對這樣的學生,愛是醫治他們心理疾病的良藥。老師要真誠的面對這些學生所出現的'問題,而不是簡單地交給學校、交給家長或推向社會。相信老師愛的關懷,使他們的行為和精神品質得到了徹底的轉變。自我反省法。人非聖賢,老師任何時候都不能讓心中的“我”膨脹起來。我們因好心未得好報而感到委屈時,是否考慮到實施過程出現了問題或偏離了初衷;我們因自尊受到傷害而感到震怒時,是否考慮到事先不經意的言行傷害了學生而削弱了老師的威信。學會自我反省和自我檢討,才能更好的要求別人。自省是一種自信、一種力量、一種智慧。自省能讓我們勇敢地面對問題,不斷地提高育人能力。

四、評價孩子──賞識度

鮮花因讚賞而美麗,學生因賞識而奮進。人的生命中存在著自信與自卑兩種角色。肯定和表揚可以激發生命奮進的勇氣和力量,而否定、嘲諷則會澆滅希望的火花。人生挫折,不要讓批評把學生埋沒。面對學生的失敗,如果我們看中結果,而漠視了他曾為此付出的努力,那麼哪怕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他也會因自卑而裹足不前。請你在學生失敗之時對他說:失敗是成功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失敗的越多,你就會離成功越近。在集體活動中學會賞識學生,應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應讓他們感到老師的信任與期待。有位老師接手每一屆新生,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學生一個座右銘──行守謙勤,志存高遠。讓他們知道老師希望他們成為一個謙虛勤奮志趣高遠的人,踏踏實實的學習,踏踏實實的工作,等到有一天機遇忽然降臨到身邊,他們會自信的說:我有以待。他還告訴學生:“我將和你們一起建立一個團結、和諧、上進的班集體,這個集體會因你的努力而精彩,我的生命會因你們的成就而精彩。”這樣,老師讓學生從自己的眼睛裡讀出了關切、期盼和信任。在學生遇到挫折時,老師說得最多的是:你能行──站直了別趴下──失敗給了你目標──愛拼才會贏。這些看似不經意的話,卻是此時孩子們心中的暖流啊,它能消除恐懼感,激發求知慾,喚起孩子對生命的自信與熱愛。

其次,賞識學生不要一味等待奇蹟的出現,要給學生設計適當的門檻。人只為可能達到的目標而努力。如果目標過高,就會使學生失去自信;而如果目標過低,他們則會不感興趣。要為學生設定恰當且分解為階段性的目標,並建立一套保障機制,使學生每實現一個目標,就能得到一次進步。讓學生持續地保持獲得成功的自信力,他們會因成功而努力,因努力而更加成功。

再次,把握讚賞與批評的“度”。賞識是賞識學生的優點和進步,而不是忽視學生的缺點和弱點。我們讚揚學生可以力爭充分,但不能言過其實,不切實際的表揚是會“捧殺”學生的。批評更要實事求是,不能誇大,客觀的分析和中肯的建議是最容易讓問題學生接受的。相反,吹毛求疵,以偏概全是很容易使他們產生逆反的心理。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教育成功的基礎,靈活的方法是班級關鍵,賞識的目光則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動力源泉。我們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才會在班級管理中實現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

課題研究階段總結11

自20xx年7月針對我校實際情況提出研究課題以來,經過了長期的準備和等待於20xx年10月順利的舉行了開題儀式,這標誌著我校的課題正式進入實際操作階段,在準備期中,我校課題組成員和廣大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群策群力,為課題的順利開題和以後的研究做好了一個良好的鋪墊,具體如下:

一、反覆論證,申報立項。

我們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深入瞭解分析實驗物件的具體情況,擬定和完善實驗方案,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評價方式和實施策略,進行反覆論證和修正,使其完善和合理化,更具操作性。在各種條件具備和資源充足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下,我們的課題《中國小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評價研究》向黑龍江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申請並被立項。

二、進一步加強了對課題的宣傳力度。

在廣大教師中著力宣傳課題開展的必要性,其內涵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課題研究是我校發展的必經之路,是科研強校的重要策略之一,二是學會做課題是每個教師成長的必經之路,是當代教育發展對教師提出的要求之一,三是能夠正確準確地評價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水平是開展當前學校有效開展中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證,也是學校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保證。對於學校的德育工作乃至教學工作都會提供有力的支援。

三、更新觀念,明確目標。

中國小生心理健康問題是教育界和全社會的熱點,焦點.因為現代社會變得十分複雜,價值觀多元化,家庭不穩定,還有各種社會思潮無不影響著廣大中學生的健康成長,適應社會,學校環境對於一些學生來說,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從各方面調查來看,中國小生心理健康的情況令人擔憂.據加拿大,日本學者估計,中學各年級學生中,約有15%的中國小生學生具有各類的心理問題,其中男生高於女生,城市高於農村,包括情緒障礙,不良習慣,性格問題等.心理健康的需要為廣大教師提出一個時代的命題。

四、建立健全相應的實驗管理制度和資訊流通渠道。

學校制定了“課題管理制度”、“學習培訓制度”、“科研資料管理制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校本教研製度”等,從制度上保證課題實驗的.順利實施;制定了“教育科研課題組組長工作職責”、“教育科研課題人員職責”等等,使廣大教師明確了自己在課題研究中的任務和工作方向,在具體實驗研究中,我們將課題分解成若干子課題分頭實施,強化過程研究和原始資料的收集管理,堅持每個階段完成“四個一”,即一份研究報告、一份教案、一堂研究課、一篇總結。

五、制定課題實施方案,研究計劃,並進行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概要設計。

課題組經過討論研究,確定了課題研究中的重心,預測了課題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結合我校教師和學生實際制定了課題實施方案,為下階段的順利實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六、確定了每個課題小組分擔的子課題任務

第一課題小組分擔子課題為《中國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調查》小組成員為康少卿、孔大偉、陳巨集、劉珊、王華俊、邱波、鄒巨集鳳、李德臣、王學東。第二課題小組分擔子課題為《中國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評價標準的研究》小組成員為李晶玉、唐永強、郭秀豔、謝豔春、孫桂芝、姚芳、王曉霞、孫桂娟、陳慧敏。

第三課題小組分擔子課題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具體表現及原因的調查研究》小組成員為才榮麗、張欣、於淑清、張麗娟、高素蘋、孫柏勝、曹希彤、趙麗、孫瑞、劉丙銀、李新福。

六、根據各課題小組分擔的子課題研究內容,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理論學習及研討,為課題的實施做好理論準備。

課題研究階段總結12

巴南區課題

“科學教具製作使用對學生小製作小發明興趣培養的研究”

20xx-2012學年上期階段總結

該課題於20xx年6月立項,20xx年12月22日開題,至今已開展了一年的時間了,在校區領導的關心支援下有效的開展活動,現將本期活動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 明確意義

1、組織學習相關書籍

組織學習了劉劑昌、張國成編著的《自制教具的理論與實踐》;龔春燕、何小云等編著的《創新學習論》;教育部教學儀器研究所組編的《第六屆全國自制教具獲獎專案彙編》;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組編的《重慶市基礎教育科研管理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主辦的《實驗教學與儀器》;教育部教學儀器研究所主辦的《教學儀器與實驗》等,上期科學課題研究階段總結。夯實理論,堅定思想,提高認識。

2、明確自制教具意義

自制教具在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學儀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非常重視自制教具工作,多次召開了全國自制教具評選表彰大會。在會上指出:“自制教具是教師或教師指導學生根據教學實際需要而自行設計製作的教學器具,它對於促進教學、教法改革,發揚創新精神,提高教育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教育科研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教學儀器研究開發的深厚基礎”。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全社會對教育的重視。“普實”工作已基本完成。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已配齊了相應標準的教學儀器裝置。但是從自制教具的功能來講,由師生自己動手設計製作的教具不僅是單純地為了對教具損壞、丟失的補充,而是為了適應教研、教改工作的需要。目前,課改工作的重要任務是實施新的課程標準。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必然要涉及到實驗教學與實驗儀器的改革,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有的實驗方法已經比較陳舊,實驗器材已經比較落後。需要對他們進行比較系統地改進。否則就不能滿足教育發展的要求。再從自制教具的作用來講,師生自己設計製作的教具不是一個單純節約經費的問題,而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動腦動手能力,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措施。

二、深入研究 尋找規律

國小科學教學不在於使學生積累多少科學知識,主要在於通過學生自己的動手實踐,動手操作,仔細觀察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創造能力。科學教具在這期間為學生創設了更為主動的發展空間,在這其中學生是能動的和創造的主體,科學教具通過其自身的獨特特點激發著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使他們產生新奇的想法和做法。通過他們自己去觀察、測量、實驗、記錄收集第一手的科學材料,在自身的研究當中去體驗、感受、發現、創造,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科學的樂趣,培養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工作總結《上期科學課題研究階段總結》。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合理利用教具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操作、討論、研究的參與過程中,自主探索新知,發展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我們開展自制教具的運作模式是:鑽研教材→確定專案→設計方案→製作實驗→教學應用→學生髮展。在課題的實驗過程中,我們通過試驗、執行、總結,逐漸形成了以上的運作模式。參研人員首先是認真鑽研教材,對課標教材進行系統地學習、比較和研究。並結合各自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實踐,提出研究的內容和要解決的問題。選定專案以後,進行方案設計。包括實驗設計和教具設計。由課題組分別對各個專案進行討論和可行性分析後,確定為正式方案。隨後進行加工製作和試驗過程。這一過程完成以後,再由課題組進行檢查驗收,並提出修改意見,重新進行修改和試驗以後,才用於課堂教學使用。特別是對學生實驗的改進方案審查更加嚴格,不僅要考察其科學性、實用性,還要考慮安全性、耐用性和經濟性。

三、提練過程 認真總結

我們通過認真學研究結合有關自制教具的理論,提練出了一套適合學校自身特點的自制教具的設計原則。我們認為自制教具應遵循以下設計原則:

1、教育性原則。自制教具要體現正確的教育思想,正確的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在教法方面,要體現啟發式教育

2、科學性原則。自制教具要體現科學原理。在設計上應有充分的科學根據,教具的演示過程正確,演示結果真實可靠,能正確反映客觀規律,要善於利用物理現象和化學性質的自制教具來揭穿偽科學的東西,有利於學生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培養。

3、簡易性原則。自制教具要做到結構簡單,製作方法簡單,就地取材,因陋就簡,便於操作。在設計用材上既要考慮採用簡單易得的材料以降低成本,同時還應顧及教具的.規範性和演示效果所要求達到的程度。

4、直觀性原則。自制教具在設計時既要考慮其形體和可見度儘可能大一些,重點觀察部位要能看得清楚,演示和實驗現象明顯,層次分明。又要顧及材料、用品的消耗量大小和保管的方便.。

5、實用性原則。自制教具要有針對性,“做以自用”,不追求形式。在設計上要符合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所要求的程度,要符合學生的認識能力。在質量上,要求牢固耐用,實驗的重複性好。易受機械磨損,化學腐蝕的部件應採用耐磨、防腐的材料。在環保和安全效能上要做到安全可靠,增強環保意識。特別是製作易燃、易爆、有毒、通電(高壓)實驗的教具,在設計結構上和選擇材料上應有安全保護功能和環保功能。

6、創新性原則。自制教具的結構設計要注重新穎性、創新性以突出特色。注意應用新材料、新技術,適當地把新的科學思想、新的技術成果引入到自制教具中去,使自制教具適應於教育創新和現代化教育的需要。

四、激發興趣 碩果累累

我們研究實踐過程中,堅持以自制教具為基礎,教學改革為主導,實驗改進為重點,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益。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學生的科學興趣得到了激發。

1、研究教具成果:“指標顯示式熱脹冷縮實驗儀”、“蒸汽機演示儀”、“投光式多用太陽測高儀”、“讓學生感悟的聲學學具”、“便於拆裝的揚聲器”、“熱傳遞的演示儀”、“電磁鐵的磁力探究演示儀”、“電動機的結構及原理演示儀”、“電動機、發電機逆向工作演示版”、“槓桿的作用演示儀”等12件教具。

2、科研論文成果:(1)研究“投光式多用太陽測高儀”獲第26屆重慶市科技創新大賽教師科教製作一等獎;(2)撰寫論文《注重實驗培養動手能力》獲重慶市論文比賽榮獲一等獎;(3)撰寫論文“換種方法做熱傳導實驗”發表在教育部主管的《教學儀器與實驗》刊號(ISSN1003-3416)雜誌20xx年9期上;(4)撰寫論文“科學課中的小製作對培養學生能力的作用”發表在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主辦的《實驗教學與儀器》刊(ISSN1004-2326)雜誌20xx年11期上;(5)撰寫論文“加大科普教育增強創新意識”發表在中國少年科學院院刊《少年發明與創造》刊號(ISSN1009-8305)雜誌20xx年10期上;(6)撰寫論文“從觀察中創新”發表在中國少年科學院院刊《少年發明與創造》刊號(ISSN1009-8305)雜誌20xx年8期上;(7)撰寫論文“淺談實驗在科學教學中的作用”發表重慶市教委主管《電教世界》雜誌20xx年3期上。

3、激發學生興趣成果:20xx年我校賈智程、羅浚洋、左邃伶、郭思釩等學生分別參加全國創新大賽榮獲金獎1個、銀獎3個、銅獎5個。學生參加區市模型大賽榮獲區級一等獎2個、市級二等獎2個。學生羅浚洋榮獲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學生賈智程、羅浚洋、左邃伶、郭思釩榮獲首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區獎,學生學生3篇小論文發表於中國少年科學院院刊《少年發明與創造》雜誌上。

魚洞四小科學課題組

20xx年12月26日

課題研究階段總結13

本課題自20xx年9月被市課題評審組立項以來,課題組成員始終以國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指導研究工作,強化學習,更新觀念,積極探索實驗探究教學的教學策略,促進國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的開展,既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思維能力與創造精神,又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教學質量。結合課題實施方案和計劃,我們在課題實施與探索方面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課題論證、啟動工作

召開課題論證啟動工作會議,就我縣及我校實施物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情況進行交流討論,尤其對物理實驗探究教學的開展情況進行了認真分析研究,從而確立了課題的研究方向、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等。根據課題要求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明確組織、管理、科研等課題任務分工,並且要求每位實驗教師要結合課題的要求,積極做好實施過程中的材料積累。

二、課題調查、準備工作

1、根據課題要求課題組成員就物理實驗探究教學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準確瞭解物理實驗探究教學中課堂、教師、學生的現狀,為課題的制定與實施做好充分鋪墊。

2、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實施課題研究的水平。主要採取自主學習、集中交流等方式進行理論學習,如學習交流一些有關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及課程改革理念,以及與本課題有關的物理探究教學理論及經驗材料。同時,我們還積極組織實驗教師的校內外聽課學習、觀摩培訓等,交流經驗,獲取資訊,站在教育改革的高度,努力提高任課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促進課題的有效實施。

3、在前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完成課題研究方案的制定。

三、課題研究、實施工作

依據課題方案和實施計劃,20xx年9月-20xx年2月為課題實施的第一階段,注重研究八年級上學期物理實驗探究教學,由於學生剛開始學習物理,學習和研究物理的方法基本不瞭解,所以學生這一階段的探究活動基本由教師示範引導進行。一學期來,在學校各位領導和老師的熱心幫助下,我們課題組的全體老師認真做好各項工作,順利地開展了這一階段的課題研究。

1、抓好常規,充分發揮備課組功能

為了紮實開展課題研究工作,我們由備課組為單位,將該課題的研究與常規的教學研究有機地結合,利用有效的教研製度作保證,充分發揮好備課組的研究、指導、服務功能,使備課組的職能得以充分發揮,把課題研究與集體備課同時落到實處。

2、突破教研,落實課題研究

我們以典型課例研討為課題研究工作的重點,以教研組、備課組、課題組三級網路模式,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課題研究活動,抓住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和能力培養要求,把探究創新式教學落到實處。如認真組織教師聽課題研究的優質課,講課教師在活動中把自己積澱的理論應用到課堂中,聽課教師發現別人的閃光點,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3、轉變觀念,積極開展實驗探究教學

新的`物理課程標準根據科學探究的一般要求,結合國中物理課程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將科學探究分為七個要素,並對每一個要素提出了探究能力的要求。這七個探究要素是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蒐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在課題研究的初級階段,要想在新課程的課堂教學中落實好物理實驗探究教學,必須注重循序漸進,從簡單的探究活動入手,根據不同的內容分別安排出不同環節的探究活動,使學生能各個擊破,從而引導學生逐步熟悉科學探究的全過程,最終達到靈活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來進行探究式學習。

例如對於第三章聲現象,由於學生才開始接觸到物理,其實驗探究活動應該從最簡單的環節開始,如第一節探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條件,其探究重點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做各種活動使物體發聲,觀察、思考、總結出物體發聲時的共同特徵。讓學生經歷簡單的設計實驗和進行實驗這個環節,在第四節探究噪聲的汙染和防治的途徑進,其探究的重點是通過引導學生調查蒐集和處理有關資訊,創新性地提出自己的見解。主要讓學生經歷蒐集證據和評估這兩個環節。

4、拓展空間,切實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國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中由於器材和課時的限制,必須拓展教學空間,開發和利用其它教學資源,注重學校、家庭和社會的緊密聯絡,將課內探究和課外探究有機結合起來,課內探究為學生提供範例,課外探究使學生有一個模仿的機會,把課堂上學到的方法用來探究一切他們感興趣的問題,這對於培養他們探究的興趣和能力都將取到一個很好的推動作用。

四、本學期課題研究的收穫

(一)學生的探究能力明顯增強

通過物理實驗探究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學科的興趣和學生的探究熱情,更好地訓練學生的實驗技能,並在實驗探究中構建知識的形成,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思維能力與創新精神。

(二)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明顯提高

通過物理實驗探究教學探究創新式教學,提高了教師研究學法的熱情和能力,在探究式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要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熱情,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和體驗,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研究每節課教什麼,怎麼教,還要研究學生怎麼學。

五、存在的問題

1、認識的模糊化,有些教師對課題研究認識不深,還不能真正成為科研型教師。

2、過程的形式化,有些教師教學研究只看數量不問質量,而忽略研究過程,這絕不是教科研的初衷,形式化的研究只能使教師更繁忙,還會干擾正常的教育教學。

3、實驗探究教學的教學策略有待改進,探究式課堂教學形式上變得熱鬧,但不夠務實,還不能把握好探究精髓。

總之,問題就是課題,實踐就是研究,發展(師生共同成長)就是成果。相信只有積極投入研究,發展自己的專業水平,會更快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課題研究階段總結14

我校《國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這一研究課題,自20xx年6月開始啟動研究到現在,經過課題組全體成員不懈的努力,已經完成了階段性的研究。一年多來,由於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的支援,課題組成員的孜孜不倦的工作,使課題研究能夠順利地推進,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回顧一年以來的研究過程,我們既有成功的喜悅,也有某些問題的困惑,為了我們課題研究能夠更有成效的開展,現對這一階段的研究工作做一總結,並向各位領導彙報:

一、領導重視,提供保障

為使課題研究工作順利地實施,學校領導多次開會動員所有教師為課改組成員積極提供方便,給與大力支援。學校領導在我校資金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積極為課題組添置了電腦,印表機,充實了物理實驗儀器的配備等硬體設施,並準備了研究經費,為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提高認識,加強學習

提高課題組成員的思想認識,是做好課題研究的前提。為此,課題組首先組織實驗教師進行了一次座談會,使他們從內心接受和認同課題研究,為課題研究的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後,我們又組織教師參加兄弟學校的課題研討會、理論講座等。課題組訂了有關資料讓課題組成員在理論上豐富自己,在實踐中加強學習,在學習中提高自己。

三、制度建設,有章可尋

課題實施前我們就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驗研究制度。1、嚴抓“三落實,四要素”

三個落實:

(1)落實時間和班級,每週一次對一個班級進行實驗研究。

(2)落實主題:每個班級都應先確定一個實驗。

(3)落實實驗教師:每部分的主講人由全體組員輪流進行,主要交流近階段的實驗進度,實驗內容和實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四大要素:

(1)研究《學科新課程標準》,熟記新課程標準中對實驗的要求。

(2)研究教材。深入鑽研教材,準確把握教材中的實驗內容,實驗方法,做到用好教

材又要超越教材。

(3)研究學生。要把學生放在第一位,通過多種途徑,全面深入瞭解學生對實驗的態度,實驗方法,主要從中發現實驗存在的問題,從而改進。

(4)研究實驗教師。教師在實驗中同樣是組織者,他們對實驗的態度、掌握的程度、教學的方法中存在的問題也是重中之重。

2、開展經常性、全面性的實驗研究活動。按照研究計劃組織專題講座、專題沙龍,就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研究討論。挖掘實驗中存在的問題要全面要廣深,如對實驗室中儀器的配備情況,師生對實驗的態度、師生實驗的方法和實驗習慣等。對某一方面的研究,每個實驗教師都把各自發現的問題進行交流,開展“互動式”的研究策略,發揮集體的智慧。

3、不斷改進實驗方法。隨著物理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的教學方式與方法在不斷更新,新課標、新理念不斷衝擊著教師的頭腦,尤其在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實驗的內容和要求更高,採取多渠道的研究方法更是必行的。自開題研究後,我校在實驗教學方面就提出要求,要求每個年級的每個班都要安排實驗教學,對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都進行研究,對學生和教師都進行研究,從中去發現存在的問題。在挖掘問題的過程中做到一個實驗一清理,一個班級一清理,對清理的問題都要進行專題研究報告。

另外,課題組積極為教師搭建展示舞臺,讓教師一邊實驗一邊成長。我們每學期堅持開展“一人上好一節公開實驗課”活動,要求課題組成員都以論文的形式報告所發現的問題,使這項活動成為一項制度,推廣下去。教師在活動中,展示了才華,練就了武藝,一天天成長起來,成為學校的骨幹。

四、實驗紮實,效果明顯

1、教師業務素質不斷提升。實驗中存在的問題的研究,為全校教師提供了一次良好的發展契機。在一次次的專題沙龍中崩發出靈感火花,在一節節課堂上磨鍊了自己。教師理論水平提高了,實驗能力增強了。他們充滿了自信,對自己能從事的工作進行了新的評價,思想認識的昇華使它們認真學習,大膽實踐,積極投身到研究中來;使自己經受磨鍊,逐步成長起來。一年來,我校先後有2名教師被評為泰山教學新星,3名教師獲市優質課一等獎,8名教師獲縣優質課一等獎,10多名教師被評為縣學科優秀教師。教師撰寫的論文,經驗總結獲省、市、縣、鎮各級各類獎的50多篇。

2、學生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研究中,我們改變了實驗課教學的模式,改變了實驗的方法,發現了存在的問題。使學生實驗中不斷地提高了自己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實驗做得越來越順利,越來越完善,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的同時,也激發了動手操作實驗的興趣,從而使自身的'整體素質提高了許多。

3、學校辦學的品味不斷提升。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我們探索出了一套新的實驗教學模式,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模式,這都是課題研究帶來的成果。我們邊研究邊實驗,並把成果向學校其他年級其它學科輻射推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師整體業務水平不斷提升,學生的素質不斷增強,學校的知名度也因此有了很大提高,逐步受到了兄弟學校的讚賞和社會的認可。

五、感悟頗深,思路漸析

1、敢於打破舊傳統,才能找到新思路。

通過課題研究,使教材中的物理實驗不再在按許多年不變的方法去做,而是不斷地把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找出,並不斷改進,使物理實驗進一步完善,並很好的為教學服務。

2、眾人划槳方可開大船。

課題研究中,每個成員都有明確的分工,並能把自己發現的問題加大討論交流,做到了共同提高。研究中不只是教師去挖掘問題,同樣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做到師生共同努力,使研究成效更高。

3、只有在問題中才能得到磨鍊提高。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不斷的發現實驗各方面的問題,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教師通過研究也豐富了自己的教學經驗,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增強了業務素質。

為進一步鞏固和擴大研究成果,結合本校實際,我們對今後的科研工作做了以下幾點思考:

1、思考如何將發現問題向全校輻射,尤其生物、化學科學等帶有實驗的學科,真正發揮科研優勢,達到資源共享。

2、思考隨著課改的進一步深入,如何使我校的實驗教學能靈活機動的開展,體現課改精神,不讓模式成為定勢和套路。

3、思考如何從鼓勵學生設計開放性實驗,以便實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理念。

我欣喜地看到,通過十幾年的努力,州城二中這古城新校已煥發出勃勃生機。我們也堅信,在上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援下,在我校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隨著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我校將迎來教育事業的絢爛春天。

附課題研究成果:

一年多來,在學校各位領導、老師的大力支援和熱心幫助下,我們課題組的全體成員,認認真真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積極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任務,加快教研教改的步伐,課題研究取得了階段性的豐碩成果:

一、通過該課題的研究,對物理實驗教學起了很大的改進作用,收到了預期的效果。我們把我校從20xx年至20xx年實驗技能測試成績作了統計對比如下表:

優秀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參加測試人數120xx8136118103及格人數889010710998及格率優秀人數率二、伴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課題組成員發表市、縣級教科研論文數篇:陳強:市級論文1篇;縣級論文2篇鞏向鳳:市級論文1篇;縣級論文1篇孟憲文:縣級論文1篇肖學金:縣級論文1篇王兆法:縣級論文2篇

三、伴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課題組成員撰寫的部分優秀教案被推廣使用,並多次推出公開課,得到師生和專家的認可:

陳強:《第十四章第一節壓強》、《第十四章第五節浮力》;孟憲文:《第五章第五節探究串、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鞏向鳳:《第九章第二節磁場》;《光的折射》王兆法:《第二章第三節平面鏡成像》

肖學金:《第三章第三節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第四章第三節汽化和液化》

四、為發揮集體的力量,在課題研究中對每一堂課中的實驗設計都反覆推敲,講了改,改完再講,直到完美為止。因此,鞏向鳳老師的《磁場》這一課反覆的在鎮、縣作為公開課來講,並在“泰安市物理優質課”比賽中榮獲一等獎,這就是集體的智慧、課題研究的成果。

五、在課題研究中每個成員明確分工,對於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都有詳實的記載和部分教學實錄,學校和個人都作為寶貴的資源,用它指導著教學工作。開展課題研究以來,我校的物理成績每次都有新的突破,有多人次獲得縣級“學科優秀教師”的榮譽。

對於以上在課題研究中取得的階段性的部分成果,我們課題組的成員並不感到滿足。我們還會克服種種困難,孜孜不倦的將課題研究進行到底,爭取圓滿結題,獲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課題研究階段總結15

“留守兒童人際交往問題”課題研究的是學校教育與社會、家庭聯合起來,意在通過多方面的教育資源與機構的有機整合,最終目標指向於父母雙方或一方長期外出的留守農村的那些心理、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差異學生的和諧心理健康發展,為這些留守兒童的進一步成長奠基。留守兒童與普通兒童一樣,具有享受教育與發展的權利。學校及其工作者有責任使留守兒童享受教育權利,獲得各自獨有的進步與發展,使留守兒童能更好的完善人格,形成良好品質,以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

自20xx年10月縣教育局把《留守兒童人際交往問題》作為個人課題立項以來,課題組成員充分認識到留守兒童在學校所佔比重給教育教學帶來的深層次的思考,一直認為開展此項課題研究是迫在眉睫的、責無旁貸的、意義深刻的。自課題開發研究至今已近一年,現將階段性小結如下,以便在下面的研究工作中揚長避短,不斷創新,取得更大研究效果。

一、認識研究“留守兒童人際交往問題”之價值取向

該怎樣使“留守兒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使他們和同齡人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怎樣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形成合力和系統放大效應,促進“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長呢?筆者首先認為要做好這三方面的工作:1、留守學生狀況調查。2、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3、留守學生學習習慣存在的問題。其次是研究此課題的目的和意義:1、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是我國社會轉型時期不可迴避的一個重大問題,本課題研究成果具有比較廣闊的'應用前景和良好的社會效益。2、“留守兒童人際交往問題”課題研究的是學校教育與社會、家庭聯合起來,意在通過多方面的教育資源與機構的有機整合,最終目標指向於父母雙方或一方長期外出的留守農村的那些心理、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差異學生的和諧心理健康發展,為這些留守兒童的進一步成長奠基。最後是開展此項課題研究的策略與方法:1、研究我校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對不同年齡、不同型別、不同地域的留守兒童心理現狀進行科學的測查分析,掌握基本情況,進行心理現狀比較,提出相應的教育對策。2、探尋在我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積累切合我校實際的、有自己特色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經驗。3、對個別有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諮詢與輔導(與家長一起),一方面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擺脫心理障礙調節自我;另一方面,積累個案為個案研究提供素材。4、通過課題研究,培養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幹教師,搞好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廣大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和推進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開展。

二、細緻開展“留守兒童”調查並情況分析

峰山中心國小“留守兒童人際交往問題”課題組根據20xx年10月份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就讀的510多名學生中,留守兒童150左右,佔了總人數的30%。有的是父母全部外出打工,依靠爺爺奶奶撫養的隔代撫養留守;有的是父母全部外出,親戚撫養留守;有的是父母全部外出,有的是父母一方在家的半留守。另還有外來民工子弟20餘人。這些孩子們在學業、行為、心理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學業方面,部分學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作業質量不高;社會實踐、閱讀等需要家長參與引導的作業完成很難;學習困難不能及時得到家長幫助;作業無人監管,成績滑坡;學習自覺性低,學習習慣較差等。行為方面,課堂紀律鬆懈;衛生習慣較差;放學後不按時回家,在外玩耍到很晚;迷戀遊戲;長時間看電視;和同學衝突,說髒話;不懂尊重他人,行為散漫等。心理方面,逆反心理較強;退縮冷漠;孤僻內向,不善於交流;脾氣暴躁,衝動易怒;任性,過分淘氣等。當前的現狀迫使我們必須解決這一系列問題。

課題組8人依據“留守兒童人際交往問題”課題實施意見,於10月22日開展了“峰山中心國小留守學生情況調查”,今將調查情況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

課題組發放表格80份,現收到調查表69份,其中男生35人、女生34人,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學生來源為1—6年級,現居住地為峰山中心國小施教區範圍內(其中非本地籍貫的有8人)

二、調查專案與內容:

(1)、屬何種型別留守

留守型別 留守人數 此項比例(%)

父親外出打工 25 36.23

母親外出打工 7 10.14

雙親外出打工 37 53.62

此表中可看出:雙親外出打工的佔了一半以上,屬於全留守型,也就是這些學生平時的生活、學習主要是靠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過著典型的“隔代撫養”的日子,這對學生“五自”能力(自學、自理、 自護、自強、自律)的培養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的。這需要我們課題組老師的精心策劃與備加關注,為這些學生的健康成長擔負起我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2)、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 留守人數 此項比例(%)

優秀 26 37.68

良好 21 30.43

良好以下 22 31.88

此表中可看出:三種學習習慣的比例懸殊不是很大,但相對整個班級來說,良好以下的學生在留守學生中還是佔多數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為他們平時的作業缺少監督和檢查,且錯誤率相對較高,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又缺少些文化基礎,對孩子的作業輔導存在一定困難。

(3)、行為習慣

行為習慣 留守人數 此項比例(%)

優秀 34 49.27

良好 15 21.73

良好以下 20 28.98

此表中可看出:平時行為習慣優秀和優秀以下的各佔了一半,這與非留守學生的比例相比不是很大,是因為父母在家時,也是對自己的子女溺愛的,通常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知道珍惜、不知道孝敬、不知道關愛,這與一定的社會背景和家庭影響是有一定關係的。但平時老師的說服、教育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心理方面

心理方面 留守人數 此項比例(%)

逆反心理較強 9 13.04

孤僻內向 14 20.28

脾氣暴躁 8 11.59

過分淘氣 16 23.18

其它心理 22 31.88

此表中可看出:前四項心理特點是因為在長期缺失親情的情況下,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孤僻、膽小等性格特點,容易出現偏執、冷漠、自私等不良人格特徵。與正常的孩子相比,他們少了幾分天真、坦城,多了幾分精明與世故;少了幾分樂觀開朗,多了幾分緘默和孤獨;他們變得更敏感、更固執、更好強等等。

三、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是多渠道的

1、舉行“留守兒童中秋聯歡會”。根據課題《留守兒童人際交往問題》的研究計劃安排,課題組首先安排在08年中秋來臨之際,舉行“留守兒童迎中秋聯歡會”。我校課題組在充分醞釀,認真組織下,在學校會議室舉行“留守兒童中秋聯歡會”。課題組成員按照“留守兒童”調查表名單來參加活動。活動要求每一課題組成員必須在本人研究名單中組織一個節目,參加聯歡(也可合排,但幾人合排就幾個節目)。另參加完活動人員必須每人上報一份“留守兒童中秋聯歡會”後的心理感受或體會。從他們的一份份體會與感受中,我們課題組成員與留守兒童一起分享到了快樂。

2、及時完成“留守兒童人際交往問題”個案分析。班級中的大部分留守兒童得到了老師的關愛,心理流露出的喜悅已初見端倪。此時課題組及時安排課題研究人員在學期結束前,必須完成自己研究物件的心理健康發展的案例分析,要求案例中關注本班個別或多個留守兒童的學習與生活現狀,找出他(他們)的個性心理特徵或學習生活習慣,有針對性進行引導,並取得階段性成果,然後以教育故事、案例分析、經驗總結等形式,上傳至課題組成員的個人部落格和學校建立的課題網頁。

3、開展“留守兒童家庭茶話會”。春去春又來,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春節後,留守兒童的爸爸、媽媽又要各奔東西,算計著又一年的經濟效益。趁大部分家長即將踏上遠去的列車之前,課題組於2月17日下午1:30(學生報到當天),在學校階梯教室開展“留守兒童家庭茶話會”。活動要求每位課題組成員和研究的留守兒童及其父母均需參加,然後每位留守兒童以“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為主題,寫一份體會,每位課題組成員在其中選擇一名學生上臺交流;每位家長都以“留守的孩子,我想對你說……”為主題,寫一份體會,並以年級為單位,選一名家長交流。

4、開展“我給留守兒童家長髮條簡訊”。新學期伊始,我校課題組組織了70多名留守兒童及其家長,召開了新春茶話會,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為使“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的延續性,經“留守兒童人際交往問題”課題組研究決定:我們又在3月開展了“我給留守兒童家長髮條簡訊”活動。活動要求:(1)、以簡訊的形式向留守學生家長彙報開學近一個月來的學習與生活情況。(2)、簡訊內容須署名自己的身份,語句表達要委婉,在發給家長的言語中要體現人文化。(3)、留守學生家長髮回的簡訊最好保留幾天,並儘可能把所發簡訊呈現給留守學生,體現父母的牽掛與關愛。(4)、所發簡訊要精心組織,並以文字形式摘錄下來。課題組將根據摘錄內容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並頒發證書。(5)、可以使用“校校通”。4月前將簡訊內容交課題組後在學校教研網中的本課題中上傳。

在課題組老師收到的一份份簡訊中,我們收到的是家長的一份份艱辛與困苦;純樸與信任;真誠與感動。此項活動目前還在不斷延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