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驚弓之鳥》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驚弓之鳥》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驚弓之鳥》教學反思

《驚弓之鳥》教學反思1

今天實習生鄒玖菊執教了第三單元《驚弓之鳥》一課,教態大方,教學過程流暢,學生配合默契,能較機智的處理課堂突發事件,評價有針對性,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下面就具體來談一談。

一、指導書寫,詳細有效

本課的生字不僅多,而且筆畫多,鄒老師能夠讓學生結合字形、字音方面談發現,提醒大家注意的關鍵筆畫,學生都觀察的很細緻,說得很具體,為寫好這些字埋下了伏筆。在教師範寫環節,運用了學生範寫,談評價,培養了學生認真看的習慣。

二、抓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

在教學中,鄒老師以“更羸是古時侯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為突破口,引導學生深思探究,為什麼說更羸是射箭能手?抓住第九段,進一步引導分析更羸說的話,明白課文內容之間的邏輯關係。這段話總共有四句:第一句說的是他看到和聽到的情況。看到的是──“它飛得慢”;聽到的是──“叫的聲音很悲慘”。第二句說他根據看到的和聽到的進行分析:從“飛得慢”知道“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癒合,還在作痛”;從“叫得悲慘”知道“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這兩個倒裝的因果關係句式有力地強調了“飛得慢”和“叫得悲慘”的原因。而這些原因正是更羸看見大雁飛的情形分析所得。第三、四句是他進一步的分析、推理和最終得出的結論。最後通過簡潔的`板書,進行引導,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本課的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三、分角色朗讀,以讀悟情

本節課的教學也始終以“讀”為本,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方式,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寓意。特別在學習更羸與魏王的對話時,鄒老師緊緊抓住魏王的語氣,由不信到“大吃一驚”的情緒變化,讓學生帶著語氣自讀後,再進行男女生分讀、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等多種分角色朗讀。通過朗讀不僅讓學生弄清了事情的經過,還深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明白不用箭,只拉弓就把大雁射下來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也更好地理解更羸仔細分析、準確判斷事物的能力。

不足之處:

1、課時內容安排要合理,環節用時要突出重點。第一課時的容量少,導致講完之後,還有很多時間。

2、朗讀指導有效但學習關鍵語句的過程有些顛倒。先學生讀悟,再抓關鍵詞體會,最後指導朗讀。

3、學生寫字時,老師要有效的巡視,多加指導,讓學生把字寫規範。

《驚弓之鳥》教學反思2

要上好一篇課文,首先要備好課,在備課之前,我始終無法找到一條合適的主線,讓學生沿著一條清晰的線路深入文字。直到教案最後成型,這點仍舊沒有得到突破。

在設計整體方案是,我採用變序教學,先通過學生想象,進入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研究更羸說的話,從他的話中,我們找出下一部的線索。再通過更羸說的話,引入第五自然段,看看更羸是怎樣把大雁射下來的。接著直接提出魏王的話,體會魏王語氣的變化的同時,事情也在繼續發展之中。最後,再說,更羸射下大雁的原因。感覺條理還比較清晰,對學生理解課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比如說,我在處理最後一個自然段的時候,沒有特別深入地去深入研究,因為覺得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學生早已心知肚明,所以不想把語文課上成了研究課,不想糾結在對一個簡單問題的討論,而是設計了用“因為……所以……”說話的方式來進行思維的訓練,如果學生能夠用“因為,所以”說清楚,那麼就說明他們已經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是在課堂上,我對學生學情的把握不是太好,沒有把這個訓練做得更加深入。假如多次的,多層的訓練,應該會效果更好些。

在理解兩個“直”的意思時,我是引導學生用工具書,選擇合適的意思,並會選擇意思造句。在這裡,雖然注意學生的雙基訓練。如果再加一個步驟,讓學生把意思帶到課文中去,試著讀一讀,這樣,學生也能過聯絡上下文來理解詞語的意思,這樣就兩全其美了。

關於板書設計,當時是考慮到因為“想到的”先出現在文本里,所以,沒有太過仔細地研究,現在想來,如果把“看到的',聽到的”部分放在前面,把“想到的”放在後面,就更能體現出思維的順序。

在整體設計中的“讀”,主要是想通過學習朗讀人物的語言,體會人物的心情。如:“假如你是魏王,你心裡會怎麼想,怎麼讀。”學生很自然就體會到了,也讀出了味道。學習朗讀的功夫,不僅僅在讀,還要會聽,會評。會聽,就是要聽得仔細認真,瞭解別人的優缺點,以給自己一個學習或者改正的方向。會評,就是懂得如何讀書才是正確的,同時可以幫助自己和他人。我將重點句子的提出來,專門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實實在在地利用時間充分學習。這樣,通過對“魏王的話”進行朗讀指導之後,學生們可以從中體會到,更羸射下大雁這件事情,從不可思議到有理有據的過程。

“看電視長大的孩子,是缺乏想象力的。”因此,我堅持從文字本身出發,開啟學生的想象之門,讓學生把文字在頭腦中變為鮮活的畫面。我認為應該少用課件,如果可以儘量不用課件,讓它在必須的時候發揮作用。出示文字的幻燈片可以少用,與其讓學生對著幻燈片讀,不如讓學生捧起書本讀,讀出書香味道。出示風景等需要想象的畫面可以少用,與其端給孩子一盤菜,不如讓他們自己去研究菜的做法。但我們可以在孩子們充分想象之後,再出示,讓學生加深影響。

以上是課後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以及對不足的反思。

《驚弓之鳥》教學反思3

《驚弓之鳥》是一則成語故事,講述的是古時候的一位叫更羸的射箭能手,他觀察了天上飛的一隻大雁後,只拉一下弓弦,大雁就從天上掉了下來。這篇課文語言大多是以更羸與魏王對話的形式出現的,指導好學生讀好人物對話並進一步分角色朗讀課文這是本文的情感目標。要重指導學生讀好兩個不同人物的不同語氣。讓學生找出表示魏王神態的幾個關鍵詞,體會人物從懷疑到半信半疑,再到“大吃一驚”的情緒變化,而更羸的語氣多為鎮定、胸有成竹。讓學生練習帶著語氣自讀後,再進行分角色朗讀。通過朗讀不僅讓學生弄清了事情的經過,還深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懂得只有善於觀察、善於分析,才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學習對事物進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一、以詞為線,在具體的語言環境採用多種形式品詞。

1、以詞為線。本課的學習主要以魏王神態語氣的變化(疑惑——大吃一驚——奇怪)這三個詞為主線,展開教學,先讓學生找到這三個詞,依次提出這三個詞,先理解這個詞的意思,再聯絡上下文讀懂課文,理解魏王神態語氣變化的原因,從而讓整個教學有條清晰的線索。

2、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採用多種形式品詞。“驚弓之鳥”一詞分為本義和喻義在文中一前一後理解,在整體感知時,學生說到本文主要講了更羸只拉弦就射下大雁的事,老師順勢說明這隻聽到弦響就嚇得掉下來了鳥,就叫“驚弓之鳥”瞭解了詞語字面意思,在學到課文最後一段時,分析這隻鳥為什麼聽到弦響就會掉下的.原因, “能手”之詞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理解。 “大吃一驚”一詞采用比較的方法和驚訝作比較,體會這個詞語想不到的程度更深一些。“悲慘”採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不敢相信”採用聯絡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在詞語的理解中加深了對文字的感悟,有效地指導了朗讀。

句段訓練結合,體現訓練的層次性。課文的第八自然段更羸說的一段話是本課學習的重難點。這段也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句段的訓練點。怎樣讓句段的訓練層次清晰呢?我先讓學生按照閱讀提示自讀本段話,標出本段有幾句話,對這幾句話有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再還著學生一句一句地讀懂每句話,最後把這四句話的意思串起來概況出本段的主要意思,把句和段的訓練結合起來。

二、在這個過程中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1)練習用因為……所以……說句子,理清文中的因果關係。

(2)瞭解驚弓之鳥的比喻意義。

(3)知道更羸為什麼只拉弦,大雁就掉下的原因。

(4)知道更羸為什麼有這樣大的本事的原因。在這個訓練過程中,同時注意了學生朗讀指導。我想如果每篇課文教師都能找到一兩個恰當的訓練點,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地進行詞句段的品讀,學生一定能有所獲。

三、自身不足

(1)情景創設不夠,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走進文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沒有充分調動起來,課堂顯得有些沉悶,發言學生白麵不寬。

(2)讀的還不夠落實。很多地方只是讓學生個別讀、齊讀了一下,有些語語氣沒有讀出來,教師並沒有進一步引導。教學中,我們沒有真正落實課堂民主,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充分享受主動思考、自由傾聽、相互評價的權利。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小組合作學習已被越來越多的課堂所採用。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應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與評價。,不斷比較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變化,以增強學習信心。 針對這些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還要注意給學生創設一個大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實而活。對於學生讀書的指導還要多下些功夫,特別是學生良好讀書習慣的培養。

《驚弓之鳥》教學反思4

《驚弓之鳥》是一篇淺顯易懂的寓言課文,因此我只安排了一個課時來完成。努力地突出重點,緊抓難點地上完了這篇課文,我認為還有值得反思是:

教學時間安排顯得前鬆後緊。前面正音、概括主要內容、初步感受劃分意義段的部分花費太多時間。另外,在品讀更羸射大雁時,讓學生複述課文內容時,這兩個環節太羅嗦,最主要學生能理解體會即可,不必反覆揣摩。這兩個環節就足足花費了十分鐘,實在沒有必要。所以,到後來道理的感悟和拓展部分就由於時間的'限制而顯得十分倉促。如果能夠把本節課的重心放在感悟道理上,在出示了續寫以後,給充分的時間學生討論、思考,再讓學生髮表他們的看法,從而得出道理;在得出道理後,鼓勵、引導學生聯絡實際,舉出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再次說明問題,最後進行總結,這樣安排和組織,就能夠使大部分學生明白寓言所蘊涵的道理了。

總的說來,雖然這節課能夠比較順利、流暢地完成,但是在教學設計、課堂組織、時間分配等還有十分多的需要改進的地方。

《驚弓之鳥》教學反思5

《驚弓之鳥》寓言故事,情節簡單,語言易懂。在備課時就發現指導朗讀應算得上一個重點。吸取之前講課的經驗教訓,結合反思,我決定至少要把習慣上的毛病改一改。評價語讓每一個孩子都聽到、聽清,並受到鼓勵。語言速度稍微拉慢了一點。還不定時的維持了一下課堂紀律,讓他們養成好的上課習慣。

先了解大雁,期中糾正一個問題。能排“人”字和“一”字形隊伍的是大雁而不是燕子,燕子可不會排隊飛行。否則寫作文時,孩子們容易弄混,犯常識性的錯誤。

教參上並不建議先讓孩子說出驚弓之鳥的含義。但我想讓孩子們提問題,帶著問題學習課文。所以課題的含義學生們說得還挺好,受到弓驚嚇的鳥,被弓嚇到的大雁。然後學生們提了問題:為什麼大雁會被弓給嚇到呢?

開篇,更羸的社會地位,有名的射箭能手。這一部分處理的草。應把能手強調一下,讓學生說一說。因為更羸是能手,所以瞭解大雁的習性。

之後就犯老毛病了,一味的牽著孩子。就想讓孩子達到我的點。每一步都是你從更羸的`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麼?你覺得魏王在想什麼?這一句話有什麼含義?完全走到套裡了。“笑笑”你體會到了什麼,更羸在想什麼?然後指導朗讀、說體會……

課文寫作手法上有個因果倒置關係。先寫鳥被弓驚,再寫原因。先寫飛得慢和叫的慘,再寫原因。因為時間不夠沒講完。講課的時間在哪兒都能找回來,缺失的部分何時都能補上。但講不完課,肯定是時間分配和課堂設計有關。第三單元的課文犯了疑惑,總是設計不好教學。暫時有點迷茫。

《驚弓之鳥》教學反思6

《驚弓之鳥》這是一則成語故事,講的是古時候魏國一位有名的射手更羸只拉弓不射箭,便使天上飛過的一隻大雁掉下來的事。文章的最後一個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點段,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1、 指名朗讀這段話,看看這一自然段更羸說了幾句話?

2、 其中哪些是更羸看到的,用“——”畫下來,哪些是更羸聽到的,用“~~~~”畫出來。聯絡前文中“一隻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一句想一想,句中只有一個“鳴”,更羸怎麼知道它的聲音很悲慘?引導學生結合大雁的生活習性進而體會出更贏善於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3、第二句還是說更羸看到和聽到的嗎?為什麼?(小小組討論)(1)交流,引導學生認識到這是在分析現象產生的原因。結合句子意思理解“癒合”和生孤單失群”的意思。(2)讀了這個句子,你發現了什麼?(同桌交流)(3)出示練習 “大雁飛得慢,因( );叫得悲慘,因為( )。”讓學生用這種句式來說一說強調原話,以加深對這一內容的理解。說說哪些是觀察到的,哪些是經過分析得出的?(4)再讀這句話,現在你又讀懂了什麼?引導學生在深入理解這兩句的基礎上,認識到任何分析、推測都是建立在觀察的基礎上的,使學生懂得更贏根據看到的、聽到現象進行了分析,得出“這是一隻受過箭傷的.鳥”的判斷。

4、小小組重點討論:更羸又是怎樣進一步分析的呢?出示訓練題目:“大雁拼命往高處飛,因( )掉了下來,因為( )。”學生獨立思考、分析,交流。

5、說到底這隻大雁不是射下來的,而是被更羸用弓弦聲――嚇下來的。所以我們要繼續推理探究一個問題:為什麼這隻受過箭傷的大雁聽到弦響,心裡會如此的害怕?

6、分小小組研究、交流;可提示:這隻受過箭傷的大雁前一次聽到弦響與它受到箭傷什麼關係?

7、師小結:大雁前一次聽到弦響之後,離弦而出的箭就射中了它,害得它孤單失群、受盡痛苦;而這次它又遇到了相類似的情況(板書:遇到類似情況)――弦又響了,以為又會被箭射中,所以心裡會如此的害怕,拼命往上飛,結果傷口裂開掉了下來,成了一隻驚弓之鳥。(板書:驚弓之鳥)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有沒有像這種“驚弓之鳥”的現象?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了解這兩個分析推理的過程,不僅能使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同時又培養了學生分析、推理的思維能力。這樣,把能力的訓練落在了實處。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我教得收放自如,學生學得很有興趣,課堂氣氛活躍。

《驚弓之鳥》教學反思7

首先從備課談起,備課要充分,但備課也要備到點子上。對於教師而言,從教材資料、作者狀況乃至寫作背景等各方面來熟悉教材是務必的,然而往往因為駕馭過多的資料,也讓我常常思考過多、上課追求面面俱到。這樣下來就造成了顧此失彼的後果,整節課下來,《驚弓之鳥》的教學目標不明顯,我本想借著這堂課讓學生初步瞭解課文大意,明白更羸作為射箭能手比他人更勝一籌的因素在於他善於觀察、勤於動腦而實現正確推理。然而整節課上下來,才發現自己最大的誤區是作為第一課時,這麼來上的確不適合。一邊是儘可能的讓學生熟悉教材,一邊是熟悉教材後才能做的拓展提升,我太急於求成了,乃至沒有預設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課文。備課不等於上課,我至今尚未把握好上課要有所取捨、有所側重這一要領,抓大放小、提綱挈領的功夫在我今後的備課中還要不斷加強。

在教學設計環節,我本打算設計一個以“通緝人物令”引出更羸的人物介紹並進而引導學生加深對人物形象的認識,以及透過“動物法庭”學生在書本上找出根據為更羸辯護驚弓之鳥並非死於更羸的弓箭,而是在於受驚嚇等形式來串接課文,目的在於調動學生的用心性。設想是好的',但由於備課時間倉促,我只做到大體框架的勾勒,而沒有細化如何操作以及明確每一個環節要實現什麼目標。因為自己的不以為意,讓我在課堂上顯得手忙腳亂,而學生也無法跟上我的“跳躍性思維”。這一點我要作深刻的反思,上課像拳擊賽一樣,我們不能肆意揮灑,而要拳拳命中。一個好的教學設計就應是滲透語文味兒的設計,而我們的語文課堂往往忽略了最根本的語言文字訓練。羅老師提到我們新教師一個通病就是喜好拋開文字去進行說教。

《驚弓之鳥》教學反思8

一、開門見山,初解題意

1、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生讀題) 10《驚弓之鳥》,這是一個成語故事

二、檢查自學情況,理解重點詞語。

1、師:通過預習,生字詞都認識了嗎?(出示詞語)好,先自己讀讀。

更羸 拉弦 嘣 悲慘 癒合 信不過 裂開 孤單失群

2、指名讀,①師:等等,“羸”這個字和我們學過的哪個字很相象?出示:贏

仔細比較一下,發現兩者的區別了嗎?(顯示:羊、貝)(好極了)還有什麼區別?(讀音不一樣,我們一起來讀讀。)

②師:是呀,一不小心,我們就會把這個字看成“贏”字,仔細比較一下,發現兩者的區別了嗎?

(“嘣”是後鼻音,你讀得很好,我們也來一起讀讀。)

3、請個小組開火車讀,隨機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癒合”什麼意思?(生答:傷好了!)這裡有一個詞是它的反義詞,就是——(裂開)

“孤單失群”(“失”下加點)“失”是什麼意思?我們不妨來查查字典,看看字典裡“失”有幾種解釋,為了省時間,我把字典裡的幾種解釋抄下來了,大家看看。(出示解釋)自己讀讀,想想這裡的“失”應取哪種解釋?(找不著)那整個詞就是——孤零零的,找不著大家了。

失:①丟掉; ②找不著; ③沒有達到目的; ④違背; ⑤錯誤。

3、師:很好。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些詞語。

4、師:這篇課文中有一個詞,大家很容易把它讀錯,讀什麼?(出示:大王)是呀,古時候對一國之君或強盜頭子都稱呼“dài wáng”。來,一起讀。

5、師:課文中的“大王”就是——?(出示:魏王)

6、師:“魏王”是魏國的國王,魏國是戰國時期的一個小國,離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啦!(出示:魏國)來,讀讀這三個詞。

三、質疑問難,朗讀感悟。

師:預習過課文,知道更羸這個人了嗎?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介紹介紹他?

(出示:更羸是古時候有名的射箭能手。)

師:什麼樣的人可稱為“能手”?(本領高的人。)

師:更羸的射箭本領特別高,所以人們稱他為——(顯示:射箭能手)

師:能成為射箭能手已經很了不起了,你們看,更羸還是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

師:讀讀第二自然段,哪一句話說明更贏是個有名的“射箭能手”?用波浪線劃出。

師:請讀:“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這隻大雁就能掉下來。”

師:想想更羸說話時的神態?能用一個詞來說說嗎?(信心百倍、胸有成竹、信心十足……)好,帶上你們的感受自己練練。(指名讀)

師:怎麼樣?(還可以,但不是更贏,還是他自己!)

師:我來試試?(範讀)

師:謝謝。你們再試試。(生練)(齊讀)來,我們一齊讀。

師:更羸不用箭,真的讓大雁掉下來了嗎?課文哪個自然段向我們具體描述了更羸拉弓射雁的情景?

更羸並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響,那隻大雁

直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裡直掉下來。”

師:這句話中有兩個“直”,意思一樣嗎?請你們好好讀讀這個句子,能給這兩個“直”分別換個詞說說嗎?

師:來,請把你換的詞語放到句子中讀讀,讀得通嗎?讀不通,說明有問題了,誰來幫

幫他,非常好。

師:同學們,同一個字有時所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這時,我們就得學會聯絡上下文來確定詞語在句子中的真正意思,這才是理解詞語的最根本的方法。

師:理解了這兩個“直”,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吧!先自己練練,指名讀,齊讀。

師:很好,讀了這個句子,我們來找找這句話中哪個字才真正置大雁於死地的?注意,把讓大雁送命的這個字圈出來。

師:(巡視,批改,給學生以肯定與否定的表示,對圈錯的學生示意再想想。……)

師:一齊說,哪個字?(板書:嘣)這一聲“嘣”是什麼發出的聲響?(弓弦的聲響)

師:聽到這“嘣”的一聲弦響,大雁為什麼“往上飛”?後來,又為什麼會“掉下來”了呢?

師:不著急,還是請你從課文中劃出答案來吧。

師:剛才同學們劃的詞句都在……第九自然段。哪兩句話?

“它一聽到弦響,心裡很害怕,就拼命往高處飛。它一使勁,傷口又裂

開了,就掉了下來。”

師:對,請大家讀讀第一句話。能用上“因為……所以……”先來說說大雁“往上飛”的原因嗎?(貼出:心裡很害怕) (貼出:拼命往上飛)

師:說得好!現在讀讀第二句話,誰能來說清楚大雁掉下來的原因,也請你用上“因為……所以……”。(貼出:傷口又裂開) (貼出:掉了下來)

師:是呀!因為大雁拼命往上飛,它的傷口又裂開了,此時,這隻大雁的情況糟糕嗎?糟糕成什麼樣子?(是呀!大雁一用力,原本還沒癒合的傷口又裂開了一個更大的口子,真是疼痛難忍,再也沒力氣扇動翅膀了,就掉了下來!)

師:明白了嗎?能用自己的話連起來說說嗎?別忙,看著板書,先自己練練。(指名說。說得不錯,現在說給你們的同桌聽聽。)

師:好了,大家都明白了,哪個詞置大雁於死地?“嘣”!

師:同學們,如果,你跟魏王去打獵,如果,你也拉得動這張弓,也會“嘣”的一聲響,這隻大雁會不會掉下來?

師:①那麼,這隻大雁怕的是更贏的“嘣”,而不是你的“嘣”?

②你們是說,不管誰拉弓,只要有“嘣”的一聲響,它就會害怕,對嗎?你們拉

出“嘣”響,它也會掉,是嗎?

師:那更贏有什麼了不起,把大雁嚇下來的本領,誰都有,我們也有,更贏算得上射

箭能手嗎?為什麼?別急,讀讀課文第七段,再來說說你們的理由!

師:是呀!更羸的本事不是隻會拉拉弓,最最重要的是他能看出這是一隻受過箭傷的、一聽到弓弦聲就害怕的鳥!

師:那麼,更羸又是怎麼看出這是一隻驚弓之鳥的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吧!

四、指導生字書寫

1、師:本課還有幾個生字很容易寫錯,需要我們好好來寫一寫。

2、出示:射

3、師:仔細觀察這個字,看看有什麼要提醒大家的?(一撇不能出頭)

師範寫,提醒左右要勻稱。學生書空。

4、出示:雁 看這個字,想提醒大傢什麼?(裡面是兩個單人旁,而不是雙人旁,廠字頭,上面不能加點。)

師範寫,學生書空。

師:好,這節課我們就學到這裡,下課!

課後反思:

整節課上下來,因為事先預設很充分,自己感覺挺舒暢的,學生學得也比較輕鬆、自在。在課的一開始,我就抓住“更羸是古時侯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這一句話作為教學的突破口,引導學生深思探究,通過抓更羸的言行、探大雁送命的真正原因,從中感受到了“更羸是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並在課尾預設了一個情境:“同學們,如果,你跟魏王去打獵,如果,你也拉得動這張弓,也會“嘣”的一聲響,這隻大雁會不會掉下來?”原先預想的是學生既會說“會”,也會說“不會”;讓自己意想不到的是會出現一邊倒的情況,學生都說“不會”,儘管再三提示,但學生最終只是很不自信地小聲說:“會!”課後靜下心來回想,之所以會出現試教時未出現的情況,一在於學生的不自信,覺得自己不能和更羸相提並論;二在於教師預設不夠充分,導致學生對我的設想產生了不一樣的想法,課後瞭解了一下: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嘣”一聲不如更羸的響,有的認為自己要嚇的大雁是沒受傷的。當自己的教學預設和課堂的動態生成不相一致時,自己的應變能力還是很弱。

低段的語文教學紮根於字詞教學,因此我在上課時並未忽略字詞的教學,通過給“失”選取解釋,給兩個“直”換詞並放到具體的語境中讀一讀,讓學生初步學會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教學的有效性。

當然一節課下來,還是有不少缺陷,尤其是給學生讀課文的量和時間上還不夠多。沒有很好地實現課堂的有效性。

《驚弓之鳥》教學反思9

最近,我與學生一齊研討課文《驚弓之鳥》時,有意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在大多數學生根據課文後面的思考題,對射箭高手更羸的經驗之談表示認可和讚揚後,也有少數同學談了自己的不同感受。

有的學生說,我覺得我們就應從這隻可憐的驚弓之鳥身上吸取一點教訓,那就是我們不能像這隻大雁一樣,只因為被箭射傷過,之後一聽到弓弦響就驚惶失措地墜落到地上。我們班上不是有的同學以前因為某次考試不理想,受到家長的批評,此刻一聽說考試就害怕嗎這個學生由落地的驚弓之鳥談到了當前的一個熱門話題:要注重培養青少年經受挫折的潛力;這是本課教參書上並未涉及到的資料。我帶頭為他的見解鼓掌。

還有的學生說,我覺得更羸的所作所為不值得稱讚,因為他不是一個善良的人。他明明明白那隻受傷的鳥不能再受驚嚇了,但為了在國王面前顯示自己的高明,又故意拉動弓弦,使那隻可憐的鳥又一次遭受精神上的打擊,摔落在地上。鳥是人類的朋友,更羸的惡作劇有點殘酷無情了。這位學生獨闢蹊徑,居然能從保護鳥類的'角度來談感受,體現了孩子們注重情感同情弱者的心理體驗特徵。同樣,這樣的感受資料也是教科書上沒有的。雖然有的學生認為此說法有點牽強附會,但她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獨特感受,且言之有理,這一點就值得充分肯定。我又一次帶領全班學生熱烈鼓掌。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這之後的語文課上,學生們各抒已見,不同思維的碰撞,使課堂似乎顯得有些“亂”,但我卻由衷地高興——這不正是我所期望的嗎當然,讓學生各抒已見談感受,並不等於放任自流,教師撒手不管。對於某些明顯錯誤的看法,我在表揚其大膽發言精神後,也會選取不同的方式予以糾正,其中最多的方式是啟發學生自我糾錯,教師絕不作當眾宣判式的否定。

《驚弓之鳥》教學反思10

今天執教了《驚弓之鳥》,回過頭來反思一下,這堂課有不少得失之處。

先來談談收穫。首先,今天學生的表現非常棒,完全入境了,盡情地與文字展開了對話。當我向邊飛邊鳴的大雁採訪時,雁小姐,你為什麼飛得這麼慢呢?徐寧馨悲傷地說:我上次被一支箭射中了,傷口還沒有癒合,每扇動一下翅膀都痛徹心扉。我深情的說:是啊,怪不得你飛得如此緩慢!雁先生,你叫的聲音為什麼如此悽慘呢?另一生:因為我與同伴失散了,孤零零的,我多麼需要同伴的幫助啊!我邊飛邊鳴,希望有同伴能聽見,來幫幫我,可是這麼長時間了,還是每人來幫我!我適時評價:此時,你又孤獨,又害怕,多可憐啊!你還想什麼呢?我擔心著會不會又有一支箭射上來,這下我可要完了!下次再聽到弦響,我可要快點飛高些!學生完全把自己當作了大雁,想大雁之所想,悲大雁直所悲,充分展現了孩子們獨特的感悟,同時也理解了更羸的分析,在隨後的理解更羸的兩句話,用因果句練習說話時水到渠成。

教材在更羸的分析之後戛然而止,魏王聽了之後會有什麼反應呢?這成為了教材的留白之處,運用這個空白,讓學生說說魏王可能還會說些什麼。學生思考了片刻後,精彩的點評此起彼伏,紛紛借魏王之口談出了自己的體會。更羸,你真不愧是我們魏國的射箭能手!更羸,你不但有精湛的射箭技術,還善於觀察、分析。我要封你做大將軍(真是慧眼識英才)更羸,你真是名不虛傳啊!(已經佩服的五體投地了)更羸,你是我們魏國的驕傲!學生們積極性完全調動了起來,講起來滔滔不絕。

其次,我抓住更羸是古時侯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為突破口,引導學生深思探究,為什麼說更羸是射箭能手?引導學生深入文字中,尋求答案。在為什麼說是嘣置大雁於死地的討論中,引導學生分析更羸分析的一段話,明白課文內容之間的邏輯關係。在質疑把大雁嚇下來的本領人人都有,更羸的.本事到底高明在何處的問題探究中,引導學生再次與文字進行對話,明白更羸觀察-分析-判斷的思維過程,層層深入,跌宕迴環,一次又一次地設疑,激起學生的求知慾,綻放思維的火花,揭示成語蘊涵的寓意,達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但在上課中,竟然由於緊張,時不時忘了下一個教學步驟,而不得不時時拿著教案上課,猶如那隻驚弓之鳥,心理素質如此脆弱,是我課前所為料及的,致使對學生的回答不能做到全神傾聽,適時作出恰當評價,更好地調控課堂。看來,還得多加鍛鍊,多上公開課。

其次,在課外拓展上,所選用的《戰國策》中關於驚弓之鳥的片斷,為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而選用古文段落。由於學生看不懂,而效果低下。

此時,突然想起竇桂梅老師主題閱讀的教學理念,何不由此生髮,讓學生收整合語,分層閱讀呢?如:以弓箭為線索:《杯弓蛇影》、《一箭雙鵰》、《百發百中》、《箭在弦上》;以射箭能手為線索:《后羿射日》、《紀昌學射》、《百發百中》;以成語的出處為線索:《戰國策-楚策》。